装饰画的艺术特性
- 格式:wps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8
装饰画艺术特征与价值意义的研究一、装饰画的概述装饰画起源于战国的帛画艺术,是我国早期的绘画,古代装饰画多见于陶器、青铜、漆器与石刻上,绘有丰富的几何纹样、动物纹样等图案,图案的造型、题材等独具特色,富有艺术感与层次感。
装饰画与素描、油画等绘画有着不同之处,它是随着社会与科学的发展,以及当下人们在精神与审美上的追求,逐渐产生的多元化的绘画呈现方式。
不管是创作题材的选取,还是创作材料的选择,它更注重于装饰性,对于内容的写实程度是次要的,重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与装饰美感的表达。
比如画面的构图、造型、色彩等基本是以夸张、重组等艺术手法呈现,重在通过装饰画愉悦人们的身心。
当今生活中诸多领域都能看见装饰画的影子,以及通过装饰画内容延伸出来的周边产品,这些给人们一种美好和谐、温暖幸福的感觉,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与意义,在当今社会中有着重要地位。
二、装饰画的艺术特征装饰画不仅是一种绘画的表现形式,也是一种艺术语言,包含了抽象语言、具象语言与意象语言等,是大众思想情感的升华,也是创作者的情感寄托与真善美的表达,以及每个时代的审美情趣与精神追求的体现,会因时代、社会的变化而改变风格或是产生新的风格,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满足时代,满足人们的艺术需求,使人赏心悦目。
装饰画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其艺术特征之中,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可以将任何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概念等元素通过简化提炼、变形夸张、抽象扭曲、重复对称等方法进行创作,并结合任何材料,比如颜料、毛线、塑泥等进行创作。
装饰画源于生活,但又回归于生活,它可以是充满秩序与规律的,也可以是打破平衡充满冲击力与节奏感的,所以说装饰画是多元化的,同时也是独具特色的。
(一)装饰画的构图特征对于透视、比例的把握方面,装饰画在构图上比起其他绘画更加的灵活与自由,讲究画面的动与静、对比与统一、平衡与旋律、节奏与变化、对称与发散、秩序与多变等等。
一般来说,将点线面、矩形、圆形、球体或是生活中、自然界中以及想象中的元素整合在一个画面中进行重组,可以是平面构图,也可以是半立体构图。
浅谈装饰画的艺术表现性装饰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早在人类的原始时期就已出现,史前东、西方的岩画、洞窟壁画,可以说是至今发现最早的绘画,画中的人物、动物造型都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从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人物造型到明清年画和民间剪纸中的表现形式,都凝聚着东方民族独特的审美智慧。
一、装饰画的起源我国装饰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洞窟壁画及新石器时期的彩陶艺术,以及后来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秦、汉时期的瓦当及画像砖纹样;汉唐丝织品上色泽瑰丽、工艺缜密、花形丰满的图案;宋明时期的瓷器纹样和敦煌莫高窟的佛教壁画以及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等等,举不胜举。
这些都充分反映出东方传统装饰艺术强劲的生命张力和独特神韵。
在我国的传统装饰艺术中,没有不写实的变形,也没有不变形的写实。
它是在自然物象的基础上,注重精神、气韵、神似、概括的装饰变形手法的再创造,使形象无论在色彩还是造型上都具有十分生动的形式美感。
新石器时期马家窑类型的彩陶盆上的舞蹈图案,是我浅谈装饰画的艺术表现性国装饰艺术中最早的作品之一。
舞蹈纹样作为图案的主题,五人一组,手牵手,单体造型简洁,面向一致,排列有序,舞者手臂刻画为两道直线,表现出舞者的群舞动感。
另外,整体纹饰图案中的平行线、斜行线及弧形线,构成了和谐、稳定、舒展、欢快和优美的画面。
这一彩陶纹饰,生动地表现出先民在刀耕火种时期的欢愉场面。
它所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使我们欣赏到了简约而生动的原始装饰美。
这种精神、气韵在我国唐代的装饰艺术中也有较为明显的反映。
唐代社会由于经济繁荣、国力昌盛、社会生活稳定,因而形成了我国古代装饰艺术的高峰。
如那时的敦煌壁画气势恢宏,场面浩大,画面构图饱满,其中的“飞天”婀娜多姿,线条圆润、流畅,四肢舒展,彩带似云飘拂,表现了一种冉冉上升或缓缓下降的动势,“飞天”的形态丰满、端庄、大度,画面色调华丽典雅。
总体构图、造型上显示出这一时期所特有的风格样式。
装饰画在创作上有其特有的艺术规律、表现语言和表现方法,它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传达人们的审美情感,在继承学习传统的基础上,以现代人的思维和观念,去引导和陶冶人们的心灵。
沥粉装饰画的艺术特色沥粉装饰画是一种特殊的绘画形式,其独特的特点使其成为了许多艺术爱好者青睐的对象。
本文将介绍沥粉装饰画的艺术特色,探讨其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和重要性。
一、独特的表现力沥粉装饰画以炭笔沥青为主要材料,通过涂抹、刮擦和擦拭的方式,将颜料涂散在画布上。
这种绘画方式使得画面呈现出独特的质感和纹理,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炭笔沥青在画布上的不规则分布,使得每一幅沥粉装饰画都有着独特的风格,艺术家可以通过调整沥粉的浓度和颜色,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效果,增加了作品的表现力。
二、丰富的色彩层次沥粉装饰画的色彩层次丰富多样。
炭笔沥青具有浓重的黑色,可以用来表现深度和质感。
同时,艺术家可以通过擦拭和涂散的方式,将不同颜色的沥粉叠加在一起,形成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
这些沉默的色彩层次使得沥粉装饰画更加富有魅力和韵味,吸引着观众深入观察和思考。
三、模糊而神秘的笔触沥粉装饰画通常不以清晰的线条和勾勒为主,而是通过模糊而柔和的笔触来表达形象和情感。
炭笔沥青的轻微渗透和扩散效果使得线条变得模糊,虚化了边界,创造出一种神秘而独特的视觉效果。
这种笔触的运用,使得沥粉装饰画更具有浪漫主义情怀和诗意,引发观众对画面的想象和思考。
四、独特的材料表现沥粉装饰画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材料的表现形式。
炭笔沥青具有强烈的质感和粘性,以及独特的光泽感。
当沥粉沉积在画布上时,会形成一种自然、纯粹的材料质感。
这种质感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还为观众提供了触觉上的享受,使作品更加具有触动人心的力量。
五、情感表达的载体沥粉装饰画适合表达抽象、情感和心灵世界等主题。
沥粉的模糊笔触和色彩叠加,能够更好地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感知。
艺术家可以通过调整沥粉的层次和渲染的方式,创造出充满诗意和抽象感的作品。
观众在欣赏沥粉装饰画时,也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和想法,与作品产生共鸣。
总结:沥粉装饰画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材料特性,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
它独特的表现力、丰富的色彩层次、模糊的笔触、材料的独特表现以及情感表达的载体等特点,使得沥粉装饰画成为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装饰,《辞源》解释为“装者,藏也,饰者,物既成加以文采也。
”是对器物表面添加纹饰、色彩以达到美化的目的。
装饰绘画也正是表达美的一种绘画形式,相对于真实性绘画而言,真实绘画重客观世界物象的真实描绘,而装饰绘画是一种具有具象、抽象、意象并介于绘画和装饰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它的艺术语言特征是艺术夸张,最显著的特点是非自然形态的主观造型变形,色彩夸张、形态夸张。
比如在古代附属在彩陶、青铜等器皿上图案纹样的动物纹、人纹、几何纹都是经过夸张变形、高度提炼的图形。
目前这种装饰性的绘画形式也经常用于年画、壁画、招贴等,形成了一种具有民族特色、有图案规律的绘画形式。
在装饰绘画的风格上经过绘画长期的历史发展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趋势,其内容承载着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审美情趣,在创作过程中一般多采用合理的夸张、生动的比喻、巧妙的想象,甚至全是幻想进行构思创作。
在表现形式上,它讲求多空间多形式的组合,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将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情节故事、不同的季节变化组合在一起构思创作。
因此可以看出装饰绘画具有可变性,它有它独特性,本文试图从造型、构图、色彩、材料等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装饰绘画的艺术特征。
一、装饰绘画的造型特征装饰绘画中的造型来源于生活,选择的题材多样化,造型的手法与尺度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装饰绘画的造型特征一般讲究规律美、秩序美、平面美、空间美以及结构美。
它是在一种可视的形象中讲究秩序、规律,以产生视觉上的韵律感、节奏感,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它如律诗中韵脚、平仄、对仗所构成的音乐般的和谐美;但是在归纳新的艺术造型过程中也要讲究艺术秩序,在造型上体现平面化,这不仅为了更好地表现对象的手段,选取富有形象特征的角度去造型,而是通过平视的造型方式,抓住外轮廓线所形成的剪影,从而形成具有现代气息的装饰艺术形态。
另外考虑到装饰绘画造型的整体性,艺术家在创作时也要体现空间美和结构美,其艺术形象是有形无象的抽象形也是自然形象的结构美。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绘画的门类和特点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绘画的门类繁多,包括壁画、屏风、卷轴、对联、花鸟虫鱼等。
每一种门类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壁画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绘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以墙壁为载体,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装饰和表现。
壁画的特点是色彩鲜艳,构图丰富,富有立体感。
在壁画中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图案和人物形象,如山水、花鸟、人物等,这些形象都是通过作者的想象和创作来表现的。
壁画通常被用于装饰府邸、寺庙、宫殿等建筑物,给人一种豪华和庄重的感觉。
屏风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绘画中的另一种形式。
它是由若干折叠的屏板组成,可以随意摆放在室内,起到隔断空间和装饰的作用。
屏风的特点是造型独特,色彩鲜艳,富有装饰性。
在屏风上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图案和人物形象,如山水、花鸟、人物等,这些形象都是通过作者的想象和创作来表现的。
屏风通常被用于装饰室内的客厅、餐厅、书房等空间,给人一种雅致和舒适的感觉。
卷轴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绘画中的又一种形式。
它是由一段长条形的画纸或者绢帛制成,可以卷起来便于携带和收藏。
卷轴的特点是形式独特,构图丰富,富有韵律感。
在卷轴上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图案和人物形象,如山水、花鸟、人物等,这些形象都是通过作者的想象和创作来表现的。
卷轴通常被用于装饰室内的书房、卧室等空间,给人一种安静和深沉的感觉。
对联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绘画中的另一种形式。
它是由两幅对称的文字或图案组成,常常用于门楣、墙壁等场所。
对联的特点是简洁明了,意味深长,富有艺术性。
在对联中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文字和词句,如吉祥的寓意、美好的祝福等,这些文字和词句都是通过作者的巧妙组合和设计来表达的。
对联通常被用于装饰室内的大门、墙壁等场所,给人一种喜庆和祥和的感觉。
花鸟虫鱼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绘画中的又一种形式。
它以花、鸟、虫、鱼等自然界的生物为题材,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表现。
装饰画的特征装饰画其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方法,有别于其他绘画艺术表现形式,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
绘画重“形”,装饰画强调“神”,其构成的核心是夸张与理想化。
一、装饰画的构成——形式美装饰画的艺术特色表现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构成形式美。
与写实绘画不同的是,装饰画的构图往往是将内容、形象、表现形式组织在一个整体画面中进行设计,注重画面的构成,讲究画面的形式美感,与传统写实绘画的构图在艺术处理上有很大区别。
写实性绘画,尤其是西方古典绘画通常借助于透视学的知识,立足于表现三维空间的严密而完整的焦点透视理论,而装饰画常常在构图上不拘泥于固定的视点、透视方法,构图和形式显得灵活、多样,画面的表达强调作者主观感受和意念的表现。
可以说,装饰画艺术表现形式更能自由地让人去联想、理解、补充、发挥,从而极大地丰富画面有限的具象空间。
作为装饰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装饰形象的塑造显得十分重要。
经过对客观世界的形象加工改造,通过装饰性的夸张、变形等艺术主观处理后,原先现实生活中有些真实的东西不一定好看,可能会比原来更有趣味。
由此可见,在作品构思表现过程中,首先要在客观世界中发现可供装饰的因素,进而根据着眼点的不同,取舍的不同,按照创作者自己的意图创造形象。
当然,装饰造型的形式法则是灵活多样的,只有在具体运用时根据表现目的,画面通过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比例与节奏等艺术处理,最终呈现不同的艺术形态。
从总体来看,装饰画的构图、造型与表现手法之间互相牵制、彼此补充。
因此在装饰画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协调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加强艺术的表现力。
表现手法是构图的深化,是造型的继续,是进一步完善装饰画构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二、装饰画的色彩——夸张寓意美大自然中的色彩呈现给人们的是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视觉效果,它是一种自然美。
虽然人们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但这种自然色彩是一种无序的美。
而装饰色彩是在自然色彩的基础上,以客观色彩为依据,以主观情感为出发点,研究物体色彩间的对比、调和关系,它是按创作的要求在观察自然生活的色彩基础上,经过概括、提炼、归纳、夸张、对比、统一、重复、象征等手法,非客观地整理而成的一种主观色彩,它是一种有序的美。
论中国传统装饰画的艺术特点中国传统装饰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特点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它既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表现形式,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文将从色彩、构图、题材等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装饰画的艺术特点。
一、色彩方面中国传统装饰画的色彩是非常鲜明的,色调丰富多彩,运用的颜色不仅丰富而且精细。
这与中国古代文化中所注重的五行颜色有很大关系。
中国文化认为,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五行各有固定的颜色,分别为白、青、黑、赤、黄。
因此,中国传统装饰画的色彩应该符合相应的五行颜色,使人们在观看装饰画时,能够感受到来自自然元素的气息。
此外,中国传统装饰画还会在色彩方面运用一些柔和的颜色,如浅黄、浅绿等,使画面更具细腻感、柔和感和亲和力。
二、构图方面中国传统装饰画的构图有着独特的风格,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两种构图:纵向构图和横向构图。
纵向构图是中国传统装饰画的一种典型的横幅画法,通常在画面的中央呈现主体,上下衔接起伏,极富层次感。
这种构图方式既可以表现视觉上的宽度,也可以表现出深度感和立体感,使观众在视觉上感受到一种跨度感和氛围感。
横向构图则是一种以水平线为主的构图,适用于表现沿水平线发生的事情,例如古人居住的麻草房和土坯房,一般用屋顶和天空的横线将画面分为两个部分,平衡和谐,富有灵动感。
三、题材方面中国传统装饰画的题材十分广泛,例如写意、山水、花卉、禽鸟等各种题材,其中山水和花鸟是最为常见的题材。
在这些题材中,各种元素的表现都有着一定方法和规律,中国传统装饰画对元素的表现崇尚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往往在取材和表现中寓意深远,有很强的中国文化内涵和情怀。
例如,山水画中的山石、水流、树木等元素都有着严格的表现方式和规律,强调画家的笔法要尽可能地表现出自然的气韵和意境。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装饰画的艺术特点包括丰富多彩的色彩、层次感强的构图和严谨的表现方式等,这些特点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也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创造力和审美水平。
装饰艺术的特点
装饰艺术是一种注重美学价值和实用性的艺术形式。
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是,装饰艺术强调的是艺术作品的装饰和美化功能,同时也要考虑其实用性和功能性。
装饰艺术的特点包括:
1.注重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装饰艺术作品不仅要具备美学价值,还要能够实现一定的实用功能,在实用性和艺术性之间取得平衡。
2.强调材料和技术的选择。
装饰艺术作品的材料和技术对其艺术性和实用性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
3.追求独特性和个性化。
装饰艺术作品强调独特性和个性化,追求通过艺术手段来表达作者的独特思想和审美情趣。
4.多样性和丰富性。
装饰艺术作品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包括不同的风格、题材、材料和技术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
总之,装饰艺术是一种注重美学价值和实用性的艺术形式,具有材料和技术的选择、注重统一、追求独特性和多样性丰富等特点。
- 1 -。
一、装饰画的概念定位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装饰” 一词。
人类艺术的起源与原始的装饰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
装饰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彩陶器身上的装饰性纹样,如动物纹、人纹、几何纹,都是经过夸张变形、高度提炼的图形;更确切的说,装饰画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帛画艺术。
原始社会的洞窟壁画、岩画,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战国的漆器、秦瓦当、汉铜镜、唐三彩、宋瓷到明锦、清金银器等,饰物造型无不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或许早期的装饰纹样不一定为了美而创作,作为初期装饰的纹样也显得很稚朴,却足以表明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它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与独特的审美观,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智慧结晶,更是人类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遗产。
在中国,装饰是指依附于某一主体的绘画或雕塑工艺,使被装饰的主体得到合乎其功利要求的美化。
装饰艺术与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广泛,结合紧密,如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日常用品装饰等等。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美术卷对装饰画概括如下:“装饰画的内容特点是侧重于欣赏的,其形式特点表现在造型上有一定幅度的图案化夸张,在色彩上表现为平面空间的对比关系,一般不强调三维空间的真实光影和透视等因素”。
装饰画属绘画范畴,却不同于油画、国画,更趋于实用性,材料也更加多元化;而图案则只是构成画面的组成元素。
装饰画与绘画的区别可以从功能上来划分,凡是用来装饰器物或建筑的,无论其选题、构图、色彩、造型、不管其运用什么手法只要以被装饰对象的要求为准绳,并使之与装饰物统一于一体者,都应属于装饰画的范畴;从艺术特点上看,它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加程式化,强调奏、韵律;另外,装饰画由于使用功能上有从属性,生产上有工艺性,而装饰部位、装饰面积对所画内容形式又有所要求,有所制约,有所规范,从而给装饰画规定了造型、布局、变化的规律,进而促成了装饰风格的产生。
装饰画作为一种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一直在民族的艺术土壤中成长,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从美学观点上看,不管是歌颂性、装饰性、实用性,它们都是表现大自然中美好的、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事物,皆源于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装饰画的艺术特性“装饰画”属于绘画的一种。
不过其造型表现形式,艺术处理以及自身构成的规律方面,有别于写实风格的绘画。
它的命名并非以材料工具,使用功能为依据,而是由其本身艺术特点来确定的。
因此装饰画所包含的范围极其广阔,而且越来越普遍地被人们所重视和运用。
装饰画起源于附属在彩陶、青铜等器皿上的图案纹样,后来被门贴画,砖刻画以及带有装饰形式的绘画吸取采用,才逐渐独立出来的。
现在已广泛地见于壁画、年画、招贴等许多装饰性画种,形成一种带有图案规律影响绘画样式;或者称之为介于给和图案之间的造型艺术。
装饰画的产生,首先是由于人们爱美的心理。
生活中的物品和建筑,人们都想去美化。
人们在美化它们的过程中发现,要达到美化的目的,不能简单使用写实性绘画而需要专门具有装饰效果的绘画。
其次是因为社会及审美需要的因素。
社会的发展,主要是科技的进步和交流形式的广泛以及交流节奏加快,引起了各方面的变化。
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审美心理的变化和创造力的提高。
人们在传统写实性绘画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绘画形式和绘画语言。
工艺美术、建筑美术和其他以适应生产、生活为目的的艺术领域空前扩大,这些都为装饰画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如何分辨如油画、国画等绘画形式与装饰画的差别是认识装饰的一个重要问题。
时至今日,只要分析一下风格不同的装饰画就可以看到,其实装饰画与油画、国画等绘画形式之间已没有明显的界限。
这是因为装饰画反映着某些绘画形式的特征;装饰画的作用和使用范围,需要借用某些绘画形式的特性;油画、国画等绘画形式也出现了装饰风格的倾向。
没有明显的界限是不是就没有了差别了呢?当然不是。
我们知道,没有特征的东西,在艺术领域之内是不能长久而独立存在的。
装饰画也有着与油画、国画等绘画形式不同的、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
装饰画的艺术特征之一——构思装饰画非常讲究形式美感,所以在处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时,理所当然的有自己独特之处,这就是要将形和色与自然形象的距离拉开。
装饰画归纳总结特点装饰画是指通过绘画艺术表达情感和美学观念的作品,它在家居装饰中起到美化环境、凸显个性的作用。
各种不同风格的装饰画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它们各自独具特色和特点。
本文将对常见的装饰画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装饰画的魅力。
一、题材丰富多样装饰画的题材来源广泛,可以涵盖自然风景、人物肖像、抽象艺术等多个方面。
其中,自然风景是最常见的题材之一,以其壮丽景色、恬静氛围吸引人们的目光。
人物肖像描绘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可以是现实中的真实人物,也可以是艺术创作中的虚构形象。
抽象艺术则更注重表达一种情感或者理念,通过形状、色彩等元素的运用,将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传达给观者。
二、色彩鲜艳夺目装饰画在色彩运用上往往更为大胆和鲜明,不同的题材和风格也会采用不同的色彩搭配。
一些花卉装饰画常使用明亮的色调,如红色、黄色、粉色等,给人以欢快和活力的感受。
而风景画则更注重色彩的层次感和自然过渡,运用大量的蓝色、绿色以及自然界的色彩变化。
抽象画则更加自由,运用鲜艳的色彩表达情感和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三、线条构成独特线条在装饰画中起到了组织结构和表现形式的作用,不同的线条运用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装饰画中的线条可以是柔和的曲线,给人以温柔和柔美的感觉。
也可以是直线、斜线等硬朗鲜明的线条,带来一种凌厉和冷峻的视觉冲击力。
线条的选择和运用能够有效地表达装饰画所要展示的主题和情感。
四、构图独特且富有层次感装饰画的构图是指画面内各个元素的安排和组织方式。
好的构图能够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引导人们观看并产生共鸣。
常见的构图形式有对称构图、交错构图、逆向构图等。
对称构图使画面看起来平衡和谐,给人以安定感;交错构图则能够表达出动态和生命力;逆向构图则能够引起人们对画面的关注和思考。
通过不同的构图方式,装饰画能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
五、材质和形状多样化装饰画的材质可以包括绘画、丙烯、水墨、油画等多种材料,每一种材质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
论装饰绘画的艺术特征【摘要】装饰绘画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其定义和重要性在艺术领域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通过对其历史演变的研究可以了解到装饰绘画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轨迹,同时探讨其主要表现形式和艺术特征,揭示其在艺术领域中的独特魅力。
了解装饰绘画的技法和材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艺术形式的制作过程和艺术价值。
而对装饰绘画的影响则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其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探讨装饰绘画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艺术魅力,可以让我们对这一艺术形式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欣赏。
通过对装饰绘画的全面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赏识和推动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装饰绘画、艺术特征、历史演变、表现形式、技法、材料、影响、未来发展方向、艺术魅力1. 引言1.1 装饰绘画的定义装饰绘画是一种通过装饰性元素来表现艺术美感的绘画形式。
它强调对色彩、形状、线条等视觉元素的处理,以实现空间美感的最佳效果。
装饰绘画的特点是注重整体美感和装饰效果,追求对画面的装饰性加强,使人们在观赏时能感受到一种愉悦和美好的情感体验。
装饰绘画在艺术表现上多以抽象、图案、花草等元素为主题,通过独特的构图和色彩运用,使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通过装饰绘画,艺术家们能够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融入作品中,使观众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装饰绘画是一种以美学为基础,强调视觉冲击和装饰性表现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1.2 装饰绘画的重要性装饰绘画在当今艺术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装饰绘画,人们能够为空间增添美感和情感。
装饰绘画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居住环境,让人们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魅力。
装饰绘画也是一种表达个性和品味的方式,可以反映出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背景。
装饰绘画还可以传递人们的情感和思想,让观者产生共鸣和感悟。
通过欣赏装饰绘画,人们可以获得愉悦和启发,提升心情和情绪。
装饰绘画在建筑、家具、服饰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性。
4之风盛行的背景下出现的,是汉代非常重要的墓室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创作方法和技巧上可以说代表了当时汉代装饰艺术的最高水平。
所表现的内容涉及当时社会现实的诸多方面,如宴乐、舞乐、狩猎、耕种、采摘、捕鱼、攻战等,画面表现雄浑大气。
汉代的作者已经开始尝试利用平视体、立视体的构图规律去艺术地加工取舍内容,运用影像效果使画面造型简洁鲜明,从而构成了汉画像石、画像砖的装饰艺术特点。
(五)帛画帛画是画在丝织品上的一种绘画,与古代的丧葬礼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画面多为描绘引领死者灵魂升天的内容。
汉代把帛画称之为“非衣”,又作”飞衣”,是死者送葬出殡时用的“魂幡”,最后盖在内棺上。
因此,帛画是一种具有实际使用功能和象征意义的装饰画作品。
现存于世的帛画作品主要出土于战国和两汉时期的贵族墓葬,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图”帛画和“人物御龙图”帛画、西汉时期的马王堆汉墓的“升天图”帛画等。
(六)壁画壁画是绘于建筑物表面用来装饰美化的绘画作品,它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富有装饰性,是传统装饰画的一个重要类别。
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壁画出现,之后秦汉至明清的历朝历代,都有大量优秀的壁画作品。
这些装饰壁画因其装饰建筑的不同功能,而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形式和风格。
中国传统装饰壁画一般按照绘制场所的不同来分类,可分为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寺观壁画、殿堂壁画、民居壁画等类别。
其中享誉中外的敦煌壁画和永乐宫壁画分别是石窟壁画和寺观壁画的杰出代表。
2一、装饰画概述(一)装饰画基本概念“装饰”一词在西方最早出现于18 世纪,泛指艺术修饰,稍后才出现了装饰艺术、装饰画等术语。
什么是装饰画?“装饰画是一个极为广阔的领域,凡是从属于环境、装饰环境的画,凡是从属于器物、装饰器物的画,凡是从属于工艺制作的画,以及某些注重形式的装饰性的画都属于装饰绘画的领域,都是装饰绘画,或属于装饰风格的画”。
从这里我们明显地感到“装饰画”一词外延的宽泛性。
【1】装饰画是人类运用审美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通过圆满、和谐的画面,影响着人们的情绪,陶冶着人们的性情。
装饰画的艺术特性“装饰画”属于绘画的一种。
不过其造型表现形式,艺术处理以及自身构成的规律方面,有别于写实风格的绘画。
它的命名并非以材料工具,使用功能为依据,而是由其本身艺术特点来确定的。
因此装饰画所包含的范围极其广阔,而且越来越普遍地被人们所重视和运用。
装饰画起源于附属在彩陶、青铜等器皿上的图案纹样,后来被门贴画,砖刻画以及带有装饰形式的绘画吸取采用,才逐渐独立出来的。
现在已广泛地见于壁画、年画、招贴等许多装饰性画种,形成一种带有图案规律影响绘画样式;或者称之为介于给和图案之间的造型艺术。
装饰画的产生,首先是由于人们爱美的心理。
生活中的物品和建筑,人们都想去美化。
人们在美化它们的过程中发现,要达到美化的目的,不能简单使用写实性绘画而需要专门具有装饰效果的绘画。
其次是因为社会及审美需要的因素。
社会的发展,主要是科技的进步和交流形式的广泛以及交流节奏加快,引起了各方面的变化。
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审美心理的变化和创造力的提高。
人们在传统写实性绘画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绘画形式和绘画语言。
工艺美术、建筑美术和其他以适应生产、生活为目的的艺术领域空前扩大,这些都为装饰画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如何分辨如油画、国画等绘画形式与装饰画的差别是认识装饰的一个重要问题。
时至今日,只要分析一下风格不同的装饰画就可以看到,其实装饰画与油画、国画等绘画形式之间已没有明显的界限。
这是因为装饰画反映着某些绘画形式的特征;装饰画的作用和使用范围,需要借用某些绘画形式的特性;油画、国画等绘画形式也出现了装饰风格的倾向。
没有明显的界限是不是就没有了差别了呢?当然不是。
我们知道,没有特征的东西,在艺术领域之内是不能长久而独立存在的。
装饰画也有着与油画、国画等绘画形式不同的、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
装饰画的艺术特征之一——构思装饰画非常讲究形式美感,所以在处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时,理所当然的有自己独特之处,这就是要将形和色与自然形象的距离拉开。
换句话说,不必完全依照自然物象进行模拟的描绘,而应强调作者主观感受和意念的表现从而达到寓意、象征、夸张的艺术境界,从具体认识上升到抽象的认识。
人类的社会生活千姿百态,人们的需求和爱好多种多样。
纵使艺术来自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但艺术不等于生活再现。
一般地说,写实绘画留给人的印象是真实的、立体的、精确的,无限的,甚至是朦胧的。
比较而言装饰绘画更能驱使人们联想,去理解,去补充,大大丰富其有限的具象。
这种绘画表现形式运用得体时,就能求得内容和形式,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这点在装饰画中是重要的一点,当然并不是说装饰画中就不含有限写实因素;而写实画中就不会含有限装饰的成分。
对于创作者和欣赏者来说他们始终都是辨证的统一。
装饰画的艺术特征之二——构图装饰画与写实画的构图在处理时有很大区别。
写实性绘画尤其是西方古典绘画都借助于透视学的知识,立足于表现三度空间的严密而完整的焦点透视理论。
但装饰画往往就有许多不同。
在构图上不拘泥于固定的视点、透视方法显得灵活、多样。
中国画的构图理论,有很多方面对装饰画构图学习存在着启示。
例如《韩熙载夜宴图》就是将不同地点的人与事处理在同一个画面上,借环境物体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构图形式是既有分割又有连贯的整体。
研究装饰画的构图形式最丰富,最集中的素材当数敦煌的壁画,在这些壁画中层层交错的时空混为一体的构图互相套接。
有的象辽阔的天空,飞天在其中飘舞,有的又象苍茫的大地,异兽在其上奔驰,旋转着的花朵和动辄长达数公尺的彩带与壁画非常和谐地结合着,显然是经过了古代画工周密思考后的结果。
敦煌艺术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殷、商的表铜器;战国的漆画;汉代画像以及墓室壁画、帛画等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们是学习装饰画极好的素材。
装饰画的构图应该是将内容、形象、表现形式组织在一个整体里进行设计。
而构图真正的内核在于从具体作品的实际情况出发,“法”中求变,得到生动,自然的独特处理,这就是“无法得法”了。
规定构图的方法是困难的,下面要谈的装饰画构图过程中的四则规范只是依据人们生活中的可视形体和人们感受的经验而得的。
是“法”等待着你去求“变”。
第一:装饰画追求构图的平面感,注意整体画幅面积的经营位置。
有的利用画面中间切割,把画面平分成上、下、左、右四个部分,主要是出于四个方位的呼应、平衡,一般不去刻意求得画面的纵深立体效果。
第二:装饰画的构图为了表现形式的需要而突破自然、服从视觉的美感。
这种自然原貌的再现、重形式与表现是常常可以见到的。
例如:贵州腊染中的双鸳鸯、双凤、双鱼的对称构图形式就是最好的夸张范例,它表达人类爱慕与友好的感情,这种浪漫的寓意,体现着情与物的融合。
艺术需要想象,没有想象就显得苍白无味,构图的处理也下是为之服务的。
第三:装饰画的构图要从表现主体出发,使是主次分明。
人们年画实际上视线是局限在边框所限定的空间里。
装饰画要突出所表现的装饰主体,就要严格考虑这限定空间时主次的安排。
如运用放射状、金字塔形、曲线交错形等种种图式。
第四:装饰画的构图必须先作减法,对画面所要的物象进行大胆的弃舍。
不要使层层叠叠的表现形式有繁琐感觉。
战国时期的《采桑宴乐水陆攻战纹壶》装饰,采用了平视体的构图,只用了为数不多的人物却反映了当时人们采集、狩猎、宴乐、水陆攻战等数项内容,这种精简的合理安排是学习构图的可取之处。
装饰画的艺术特征之三——造型作为装饰画的组成部分,对于探讨装饰形象的塑造也是十分重要的。
客观世界的形象通过装饰性的艺术处理、形式装饰的形象过程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夸张变形过程。
在自然界中有的东西本身具有装饰造型的模样,如参差不齐的楼群,弯弯曲曲的河流和晚霞照的彩云,所有这些无不给人产生装饰美的联想。
但有的东西就不那么鲜明,也不可能符合装饰画的形象造型。
因此需要对其形态加工改造,加强其装饰韵味,这是一种典型化的处理手法。
即夸张突出形象的鲜明特征,用变形让其符合装饰形式的需要,将自然原形加工改造。
有些真实的东西画出来不一定好看,把它改一改,凭自己的想象画出来倒有味道。
比如处理人物造型常常是要有眼无珠,有珠无眼这样的以假代真的方法反而感到好看。
因为画的人比真实的人简单得多,眼睛也要画得简单。
活人装假眼,假人装活眼都有是令人不舒服的。
又如画鸡难在脚。
将鸡脚底画得像朵花,比直接画鸡脚要好看得多,也容易与整体鸡身形成协调。
夸张变形的实质就是发自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由此可见,首先要在客观世界中发现可供装饰的因素,进而根据着眼点的不同,取舍的不同,按照创作者自己的意图创造形象。
问题在于是否发现了夸张变形的因素。
造型的形式法则是灵活多样的,只有在具体运用时加其目的的不同各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所说的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比例与节奏等都是原则性的抽象的又无处而不在的。
法则的运用通过实践才能深刻地理解和认识。
装饰画的艺术特征之四——色彩色彩,在一般美感中是最为大众化的形式,也是最容易激发人们感觉的因素。
对于色彩的装饰性,仍然是来自客观世界和人们的实践感受。
如果说色彩的某些法则自古以来就已被人类所掌握,并且渗透到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去,这一点古今中外的无数例子都能加以说明。
如服装、室内陈设以及生活用品上的色彩配置都反映出人们对色彩的认识和审美要求。
色彩在装饰画中有其重要的地方,运用得当将是形与色结合完美的优秀作品。
装饰色彩和写生色彩的区别在于写生色彩是以色彩塑物象的固有色、环境色与光源色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之间所构成的丰富色彩变化。
装饰色彩则着重研究物体固有色之间的关系;研究固有色的色相、颜色纯度、明度之间对比调和的规律。
强调人们对色彩的感情联想和色彩的象征寓意。
与此同时必须注意这种象征在各区域、各民族的传统习惯上对色彩的不同欣赏。
只有如此,才能使装饰画色彩与整体结构形成统一。
综合这些因素而形成的色彩处理手法就是其与写生色彩的区别之处。
色彩装饰中的感情因素同样显得重要,色彩的本身没有感情,但是由于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感受和经验产生某些联想,将自然景色“拟人化”,于是产生感情色彩。
不同的人由于性格、经历、情绪甚至所处的环境、时间的不同。
对客观事物产生不同和看法,对自然色彩的感受也就不同。
所以人们比喻色彩给人的感受又是各色各样的。
如冷色具有凉意,暖色含有温暖。
明度高的色彩使人感到活跃,灰调子色彩使人安静。
这些通过视觉给人产生次序、动静的感觉,是人们的心理作用。
深刻地认识这些特点是装饰画中运用象征性色彩的前提。
装饰画的艺术特征之五——工艺手段各种绘画形式都有着自己较严格的材料、工具、手段的限制,只有遵循这种限制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特征。
例如:油画,必须使用油画颜料和可选择的工具和手段,国画也是如此。
这些材料、工具、手段既是限制和约束,又是形成它们本身艺术特征的物质基础。
装饰画不是以材料和工具来命名,所以它可以由丰富的材料、工具以及手段来表现,从而产生千变万化的视觉效果。
因此除去绘画因素以外,装饰画的工艺手段也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点。
它包括在什么材料上画、用什么材料画、用什么工具画等等。
科技的发展使新材料不断涌现,也为装饰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
现在可以进行装饰画创作的材料很多,例如:各种纸、布、塑料、编织物、墙壁都可以被用来当做创作的基础附着材料。
绘画材料也很多。
例如:各种绘画颜料、油漆、工业用颜料、布、纸等,其他材料的剪贴拼接、塑料、水泥、大理石、钢铁、玻璃、贝壳、胶、竹木也都被用来做各种装饰画的绘制材料。
绘制工具也不局限于毛笔了。
各种笔、刀子、剪子、喷枪、锤子等都被作为可使用的工具。
绘制手段也是多种多样,涂、喷、贴、拼、织、编等。
在国外的一些大型室外壁画中还运用建筑手法和板金工艺。
这些都是装饰画可任意选择的物质因素和工艺手段。
通过实物举例就可以看出装饰画的工艺手段是多么的丰富多彩,这也是装饰画丰富多彩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总之,装饰画无论是作为独立艺术样式存在,还是结合生产工艺制作的工艺绘画。
它的构思、构图、造型、色彩装饰以及工艺手段的完整性都应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要求。
它是一种缘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理想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人们思想感情的升华。
它不仅在过去、现在更会在将来为我们的生活添姿增彩。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赵辉,1975年生于江苏宜兴,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美术系,现江苏省宜兴丁蜀职业高级中学任教,兼任教江苏马可画室联盟南通总部。
江苏省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