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无线电测向系统抗干扰能力评估方法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4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357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技术发展趋势◎胡占平摘要: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在无线电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推动下,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沟通和交流方式的改变,人们对通信的便捷化和即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是在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当中,由于其自身的信号传输是依赖电磁波实现的,所以其自身会受到磁场影响,进而影响传输信号的传输效率和传输质量。
因此,抗干扰技术研究无论是对于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技术应用,还是对于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技术;发展趋势一、超短波无线电通信的干扰源及抗干扰技术(1)干扰源分析。
①共道干扰.共道干扰是超短波无线电通信主要的干扰源之一,也就是常说的同频干扰。
当多个电台使用同一频率进行信号传输时,将会导致不同的信号传输到接收机中,使得载频频差、相位及调制频偏等出现同频干扰问题。
②互调干扰.互调干扰是超短波无线电通信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干扰源之一,一般出现在传输信道的非线性部件当中,从而导致各频率组成成分产生,互调干扰也就出现在新频率成分之中。
发射机互调和接收机互调现象是导致实际移动通信系统出现干扰的两大原因。
③邻道干扰.邻道干扰也是影响超短波无线电通信的重要因素,主要存在于相邻频道之间。
尤其在跳频信号频谱较宽的影响下,频谱信号的频分量较多,这就导致边频分量会落入邻道接收机的通带内,从而产生邻道干扰。
(2)抗干扰技术。
在超短波无线电通信系统中,要想有效避免干扰问题,需要合理选择和应用抗干扰技术,保证超短波无线电通信质量。
常见的抗干扰技术主要有扩频技术和调频技术,其中较为常用的是直接序列扩频技术,通过直接高码序列的科学应用实现发端扩展信号频谱优化。
通过对相同扩频码序列的解扩,得到扩展后的扩频信号,实现转换,得到原始信息,提高超短波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二、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技术发展分析(1)跳频技术。
浅谈航空无线电的基本类型及常见干扰源摘要:无线电在航空飞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线信号的传输对于环境要求相对较高,如果周围存在干扰因素,那么就会导致无线电信号质量下降,严重的可能会对航空飞行安全造成威胁。
文章分析了航空无线电基本类型与常见干扰因素,并提出了有效的干扰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航空无线电干扰源防范措施1航空导航无线电装置基本类型1.1 航空通信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成分为机载电台,各种电台的功能不同。
短波调幅功能,一般用在远距离空地通信;而超短波功能,则通常用在空地指挥通信。
处于无线电装置运用环境,需借助多种装置来协作,以达到理想通信网络功能。
优质的通信网络,需要具有这些方面特征:调谐形成的噪音不大;发射装置具备较好自动性,能够达到自动检查,同时适应性理想,可以应用于大部分通信环境,需要确保信号接收不间断性。
1.2 航空导航系统它属于综合性系统,涉及到多类装置,进而来实现不一样功能。
比如无线电罗盘,无线电罗盘接收机主要用来接收和处理环形天线和垂直天线接收到的地面导航台的信号,将处理后的方位信息送至指示器,显示出飞机与地面电台的相对方位角,并分离出地面台的音频识别信号,送至飞机的音频系统。
无线电罗盘不仅可以接收地面NDB台的信号,也可以接收中波民用广播电台和商用电台(900kHz和999kHz)的信号,并在应急情况下利用这些电台为飞机定向导航,基于该系统为飞行提供的位置信息支撑,保证飞机在规定航线内飞行,确保飞行航线无误。
2 通信系统无线干扰种类2.1 互调干扰此问题的发生为非线性线路导致,出现频率较少,不过可能引起通讯失真情况,甚至会引起事故。
通过探究与分析,可把该干扰分成两种,也就是接收机以及发射机干扰。
前者一般出现于混频器,并且接收多信号时出现;而后者一般出现于各个信号发射存在矛盾、彼此碰撞,其中发生与具体信号彼此矛盾的频率。
2.2 交调干扰针对实际、干扰信号,一旦二者发生同步,而装置非线性能影响到信号,在变化突出的情况下,干扰难以得到清除。
无线电测向技术(参考件)一、无线电波与其传输特性1.1 关于无线电波的一些基本概念1.1.1 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种从物理含义上讲,电磁波包含无线电波、光辐射和光子辐射。
电磁波中波长小于0.1mm,或者说频率低于3000GHz的波,叫无线电波。
把电磁波和无线电波视为同等概念,严格说是不确切的。
但从当今应用目的看,习惯叫法也是可以的。
1.1.2 无线电波的分段和名称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第二条(Article 2,20δ,Geneva,1982)频带命名如表示:表1.(2)频带命名关于无线电波的频带划分与命名,需补充几点:①国际电联频带划分时规定,每个频率范围含上限而不含下限;②实际工作中常有这样一些情况:仅使用频带的一部分,比如战术通信台工作频段为30~88MHz,这时仍称VHF电台;边沿垮接相邻频带,如2~30MHz的接收机,因其主要工作频率处于高频,这时仍称高频(HF)接收机;当工作频率范围跨接两个频带,又都为主要工作频段时,如25~1000MHz的测向机,这时,则惯称甚高频/特高频(VHF/UHF)测向机等。
③国内一些部门习惯用短波、超短波、微波等称谓。
显然短波与高频等效。
超短波包括甚高频(VHF)和特高频(UHF),但界限含混,微波一般指频率高于300MHz 的众多频带。
1.1.3 无线电波的一般传输特性在2.1节介绍有关述语的函义中,已讲到无线电波的一些特性,为使读者便于理解后面的内容,现就电磁波传输的一般特性归纳如下:●电磁场中电场和磁场具有确定的方向和数值,即S(t) = E(t) . H(t)E=-ZH●传输中的电场和磁场都具有极化特性;●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输时,其传输平面是一确定的大圆面,其传输方向不变,且相速度和群速度相同;●电磁波在界质中传输时,将受到界质的影响。
在各向同性的色散界质中传输时,使相速与群速不等;在各向异性的色散界质传输时,还会使极化和方向发生变化;●电磁波传输时会产生衰减。
磁偏角影响无线电测向结果的技术分析监测检测Monitoring&Detection磁偏角影响无线电测向结果的技术分析■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深圳监测站王心尘刘恒杨淑艳摘要从无线电测向的角度出发,介绍磁偏角的定义,补偿方式以及修正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软件仿真论证磁偏角对短波,超短波干扰定位的影响.经验证,磁偏角的精确度直接关系到测向定位结果的准确度.关键词:磁偏角短波超短波1磁偏角的定义磁偏角(GeomagneticDeclination)又称为地磁偏角,是地磁场总强度所在垂直平面与地理子午面之间的夹角.磁偏角应用非常广泛.世界各国一直把磁偏角作为航空,航海,石油钻井等领域最基本的导航定向手段.地球的地磁极接近于南极和北极但并不重合.地磁北极的位置大约为72.N96.W,距地理北极大约1500km:地磁南极的位置则约在70.S,150.E处.地磁极处,磁偏角为90..磁偏角因地理位置不同而不同,且由于地磁极不断运动,磁偏角随之不断改变.2磁偏角的补偿和获得磁偏角的方法精确的无线电交会定位必须以准确修正测向机的磁偏角为前提.其具体的做法是向西减磁偏角或向东加磁偏角:磁子午线北端在真子午线以东为东偏以西为西偏j且东偏为正.西偏为负.一般说来东经25.地区.磁偏角通常在1.~2.之间,北纬25.以上地区.磁偏角则大于2.;在西经低纬度地区,磁偏角则为5.~20..西经45.以上的地区.磁偏角为25.~5O..在我国,除部分磁力异常的地方外,磁偏角一般为西偏2.~3..最大可达6..磁偏角的数据信息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向测绘部门咨询,在专用测绘地图上查找基准数值并由内插法得到,在磁方位基准台上用地磁经纬仪测量并计算得到以及通过互联网查找.由于地球磁场具有多变性和不稳定性采用少量取点的单时测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工作量也较大,因此通过实测得到磁偏角的方法并不理想. 本文主要推荐两种做法.2.1使用权威机构提供的软件进行计算我们采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I OceanicandAtmosphericAdministration,NOAA)提供的软件进行磁偏角计算.NOAA为隶属美国商业部的科技部门提供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其相关计算网页如图1所示.只需在计算界面中输入所在地的经纬度以及海拔高度就可以求出该位置的磁偏角.通过计算得到深圳站2009年的磁偏角为一24..与深圳磁偏角的历史数据基本一致.0,hFd,tF(-'42j (299)}帅F,£a2"0,t'….一.tutK^一*…舢一刊……,£}6婶…1日e……:等:?=:慧,i"……一tHmD】IPssE-dn】lDavI储,errD,I●,吩Mev■~M【to",3¨,I,lR'E.20ol0~一些皇图1NOAA计算磁偏角网页界面中国无线电2009~1157监测检测Monitoring&Detection2.2对地磁场数据进行插值拟合根据NOAA提供的资料我们编写出相应位置附近的磁偏角图表.需要时.我们可先将当地经纬度周围的4个值查找出来再用线性内插方法计算出当地的磁偏角,如图2所示.C(N+a.E)D(N+a,Ea,A(N,E)B(N,E+a)图2计算任意点磁偏角示意图图2中,假设E点周围的四点A,B,C,D点的经纬度已矢口分另lJ为A(NE)B(N.E+a),C(N+aE),D(N+a.E+a).磁偏角分别为DA,DB,Dc,DD,E点的坐标(NE)已知EUE点的磁偏角D为.;.+=1+!兰(一f11通过式(1)便可以计算出E点的磁偏角.由于磁偏角不断变化,资料数据可能不够精确,因此需对计算得出的磁偏角进行修正,即加上时间引发的磁偏角变化量.表1提供的是中国境内不同经纬度的每年的磁偏角变化率.则最终的磁偏角D为:D:D+ae(2).其中o是式(1)计算得到的磁偏角a为年变化率.t为时间.表1中国磁偏角的年变化率E()Nl.)708090100110I20130140600一d9107—313500—3687一d01401—157—7—4—1O301O3—5—5d202010-2一d43—2I10101—2—32—1一10200一I1I一10为保持资料的可信度我们还需更新磁偏角数据和年变化率模型.IAGA(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58中国无线电2009年第l1期Geo-magnetismandAeronomy)每5年更新一次地磁模型IRGF(InternationalReferenceGeo—magneticField).美国建立的WMM(WorldMagneticMode1)模型每5年更新一次,目前公布的是2005~201O年版本.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每10年出版一次《中国地磁图》,目前是2000 年版本.及时更新数据可以使计算结果更真实可信.3无线电监测工作与磁偏角国内各短波监测站的测向天线大多采用R&S公司开发设计的九元测向天线阵.在设置该天线阵时先使用罗盘定位磁北随后减去当地的磁偏角得到真北方向. 之后将天线阵的9个天线元平均分配到圆周上并使第一个天线元放置于真北方向.无线电监测技术人员常常在野外使用地图.地图所指示的北方是地理北方.磁偏角就是地磁北极与地图所指示的地理北极的夹角.一般地,我们将当时磁偏角的实际测量值标在地图上.由于磁偏角不断变化.使用地图时要注意出版年限导致的磁偏角误差.4磁偏角对超短波干扰源位置计算结果的影响在超短波监测中,我们一般通过无线电测向来确定干扰源的位置,即将相同信号在不同监测的地点得到的示向度标绘在地图上,其交会点即为发射电台的位置.此时修正磁偏角与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巨大,如图3所示.实线所示为未修正磁偏角时得到的交会结果.虚线则表示修正磁偏角后得到的正确交会结果磁偏角为6.图中A,B两点为监测站.以监测站B为原点建立坐标.由于两站的坐标已知,A,B站之间的距离'为常量设为L,且与x轴的夹角为(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和丽的方位角可分别由测向机测得,为.则设(监测站A至干扰源C的距离)为,(监测站B至干扰源C的距离)为,,易得向量和×轴的夹角以为亏一丽向量和x轴的夹角..一为二2一.//\,\,Bf修J』磁编伯后1l冬会定f得到j图3磁偏角影响超短波干扰交会定位示意图这样可以得到^(cos~o2+sin~p:)一(cosq~+sinq)1)=(cose+sintp)(3)整理得到:.二=一L..cossi(4)nsintpLsin~pI'一f2,='即c,:co!=:—L~cos(2~—-02-q))sin(cpI一(p2)sin(O2—01)5(5).L.cos(q)1一(P)一L..(2-0t一'p)的长.丽的长确定之后,结合两站给出的干扰源示向度就能通过交会得到未修正磁偏角时,干扰源在坐标轴中相应位置C的相关向量,即:一E£cos(:一一纠c—AC=』fc0s(一1+isin(¨=—————L—icos(~一d)+isin(~z1l'22 sin&一q)22(6)(.Lcos(~一一1,BC='fc0s一剐+isin(~z—Jl=一【cos(~x一0,)十isin(~一刚】2'2sin(0,一a122'修正磁偏角6后.得到干扰源在坐标轴中的真实位置C的相关向量为:'.c0s(:—一一).Ac'=f,恤0s(:一口一)+isin(~x一8一州=~—上一——f∞一d一0】+fn(一一洲" !一(7).一一£c0s(:一一—dJ{一Be'.?fcos(x一8一+isin(.T——d】]一一一,[cml二一—)+jsin(~'s—一d"'22sin(&一)22此时通过向量运算就可以求出两点之间的距离.我们运用华日公司提供的软件模拟修正磁偏角前后的超短波信号定位结果.如图4所示.图中A和A分别对应于磁偏角修正前后短波信号的交会定位结Monitoring&Detection果.经比较得知两定位结果相距2km.考虑到超短波的覆盖范围大约在几十公里且超短波信号的干扰源有时位于闹市区.磁偏角的修正对减少不必要的误差显得十分重要.图4软件模拟超短波干扰交会定位示意图5磁偏角对短波干扰源位置计算结果的影响与超短波监测相比,磁偏角对短波信号定位工作影响更大.这是因为短波的传输距离更远,如果磁偏角修正不准确.在几千公里外就将造成几十公里的偏差.如图5所示.假设A点为固定监测站,B点为未修正磁偏角前所得的干扰源所在位置.C点为磁偏角修正之后的真实干扰源所在地.0为和丽之间的夹角.即磁偏角.固定监测站A与未修正磁偏角的干扰源所在位置B之间的距离为L.干扰源的真实所在位置C之间的距离也为L.计算得BC之间的距离为:Lc=:!!±!:!:.2R360(8).其中.为监测站所在地的磁偏角,p,Y分别为固定监测站A与修正磁偏角前后的干扰源所在位置B,C的之间的大圆距离L所对应的圆心角,R为地球的半径(约6378km).当地球的半径R相对于BC之问的距离很大时.式(8)可近似简化为:中国无线电20o9年第11期59监测检测Monitoring&DetectionB●Af】~●一图5短波定位干扰源示意图由式(g)可知,当干扰点距监测站的距离超过500km而监测站所在地的磁偏角超过5.磁偏角造成的偏差就会超过43km.考虑到多站定位的情况磁偏角造成的偏差则更大.此外,地形地貌因素造成的磁偏角偏差不容忽视.由此可见.忽略磁偏角的影响将给干扰源的确定带来较大的误差.我们运用华日公司提供的软件模拟比对修正磁偏角前后的短波信号定位结果如图6所示.图中A和A分别对应于磁偏角修正前后短波信号的交会定位结果.若北京站和深圳站共同定位一个日本附近的短波信号,修正磁偏角前后定位结果相距193km.图6软件模拟短波干扰交会定位示意图6总结磁偏角的准确修正与否对无线电测向定位工作的影响很大.本文主要介绍了磁偏角的定义,补偿及计算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和软件仿真验证了短波和超短波交会定位信号源过程中,磁偏角修正的重要性.无线电监测单位,有必要不断更新地磁偏角的数据信息以保证磁偏角数值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保障无线电监测工作顺利进行.园参考文献[1】朱炳海,王鹏,束家鑫.气象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J2黄维彬.近代平差理论及其庸ffl[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l992f3】胡鹏,游涟地图代数[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4】王家耀.空间信息系统f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徐予久,韩俊英无线电{赠向体翩概述【Jj.中国无线电,2002第3期[6】周鸿顺等频谱监铡手册[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短波电台电磁辐射干扰分析作者:北工大电磁防护与测量实验室王群1 引言短波广播由于在跨国界、远距离传输信息时的经济性和有效性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发展。
我国原有的短波广播天线,大部分是60年代建成的,基本上都是同相水平天线,最大的功率等级为150kW,相对功率比较低,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也较小。
但是,随着空中短波频率越来越拥挤,背景场强越来越大,为确保覆盖效果,增大天线的发射功率已经势在必行,对外广播开始采用500kW的发射机。
随着发射机功率的增大,短波电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即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2 短波传播特性和电磁干扰短波发射的频率范围为3-30MHz,波长约为10-100mm。
短波广播靠天波传播,天线靠辐射网和反射网通过一定的仰角将电磁波辐射至空中,利用空中电离层对天线电波的反射,使覆盖区在数百至数千公里。
由于短波发射的主要电磁波向空中辐射,沿地面传播的电磁波是少量的,且损耗很快,传播距离极短。
因此,短波广播周围的场强分布特性体现为随高度升高,电磁辐射影响程度增强,而地面的场强不是很大,且随距离的增大迅速衰减。
但是,随着短波发射机功率的加大,虽然短波天线产生的电磁场评价的环境敏感点地区内场强未超标,但会对各类电器产品造成一定程度的电磁干扰。
尤其是附近居民家中的电视和电话。
3 电磁干扰实际测试3.1测试仪器电磁干扰测试的测试仪器采用北京科环公司生产的KH3925型EMI测试接收机,配有ZN30900A环型天线,频率范围9kHz-300MHz,测量范围0~120dB(pv/m)。
3.2测试对象为了探讨大功率短波电台电磁辐射干扰对周围产生的影响,本次测试选择的目标是某新建短波电台,电台内部天线为同相水平天线,单塔辐射功率为500KW。
具体测试对象是电台内部招待所和附近村庄居民家中的电视和电话。
招待所距离最近天线为150m,所选附近三个村庄分别为A村、B村和C村,A村和B村距最近天线距离约为600m,C村距最近天线距离约为1500m。
短波天波通信场强估算方法与模型李雪红;李法忠;韩龙;陈立军【摘要】目前短波天波通信场强估算的研究仍然集中在对传输损耗的估算,而实际天波场强的估算还包括电波传播距离计算、天线方位水平方位角和水平方位增益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基于此,本研究以无线电传播理论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短波天波传播损耗计算模型、球面几何与天线理论,建立了一套短波天波通信场强估算的方法与模型。
该模型能够对短波通信效能、短波通信干扰能力以及短波通信干扰效能进行评估,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Field strength estimation of HF sky-wave involves the calculation of radio wave propagation dis-tance, horizontal azimuth, horizontal azimuth gain and others, while currently most studies are merely fo-cused on the estimation of transmission loss. In light of this, based on radio propagation theory,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existing propagation-loss calculation model of HF sky-wave, spherics and antenna theory, a set of method and model for field strength estimation of HF sky-wave is established. This model could effectively evaluate HF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HF communication interference ability and jam-ming capability, and this is of fairly great application value.【期刊名称】《通信技术》【年(卷),期】2016(049)004【总页数】5页(P418-422)【关键词】天波;场强;传播损耗;天线增益【作者】李雪红;李法忠;韩龙;陈立军【作者单位】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训练部,辽宁大连116018;北海舰队司令部军训处,山东青岛266071;装备研究院信息装备系,北京101400;92474部队64分队,海南三亚572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1天波通信具有传播距离远,传输损耗小,通信质量不受收发双方间地质类型的影响等优点,因此成为短波通信的主要传播途径。
0 引言随着目前各种通信电子设备使用越来越广泛,而每种通信设备工作的无线频段可能也会越来越拥挤,因此各种通信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导致的影响也相应的越来越显著。
Wi-Fi 接入产品是每家每户都必须使用的日常通用电子设备,为了满足无线上网要求,无论是PON 接入产品、DSL 接入产品或者是以太网接入产品都会直接集成Wi-Fi 功能或者在次级接入Wi-Fi 产品。
Wi-Fi 用户在使用手机终端或者无线笔记本终端上网冲浪过程中很有可能就会受到其他无线信号的干扰从而影响用户体验,甚至产品出现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
因此,在产品研发阶段就有必要针对主要存在的各种干扰源进行模拟测试,发现产品的实际抗干扰能力,从而针对性提高产品的实际抗干扰性能。
Wi-Fi 产品的工作频段根据802.11b/g/a/n/ac/ax 的标准共有两个频段,一个频段是2.4G 频段,频谱范围是2400MHz ~2495MHz,一个频段是5G 频段,频谱范围是5000MHz ~ 6000MHz。
而目前空间中还可能存在的主要无线通信信号可能有GSM、WCDMA、LTE 等无线蜂窝网络,以及同2.4G 频段同频段的蓝牙、Zigbee 等,在欧洲等地可能还存在DECT 无绳电话信号等。
分析各种无线信号的频谱可以发现,与Wi-Fi 两个频段可能会重叠或者接近的频段始终是2.4G 频段部分,因此,我们只需要重点模拟外部信号对Wi-Fi 2.4G 频段信号的干扰就可以满足大部分时候的需求。
1 理论分析1.1 干扰评估过程根据802.11标准,Wi-Fi 产品设备采用一种叫载波监听的方式来判定信道是否空闲,从而避免数据冲突。
也就是在发送数据之前,通过在物理层的空中接口进行载波监听,通过收到的相对信号强度是否超过一定的门限值来判定信道是否空闲。
当检测到802.11帧且接收强度低于-82dBm,视为介质空闲。
当检测到非802.11帧且接收强度低于-62dBm,视为介质空闲。
超短波通信常见无线电干扰特点及排查方法摘要: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提高人们对于电子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相关的技术人员在研究电子技术的时候,发现影响电子技术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无线电对通信的干扰。
针对无线电对通信的干扰问题,技术人员在了解无线电干扰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排查方法减少其对通信的影响。
关键词:超短波;通信;无线电干扰PENG Haidong 1,YI Wen 2, WU Pengyu 3(1. No.30 Institute of CETC,2. No.30 Institute of CETC,3. Naval Equipment Department)Abstract:[M帐1]With the increase of China‘s economic strength, people’s r equirements for electronic technology are also increasing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levant techni cal personnel in the stud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found th at there a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electron ic technology, the biggest factor is the interference of radi o to communic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adio interference to communication, technicians use investigation met hod to reduce its influence on communication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dio interference.Keyword:ultrashort wave communication radio interference引言: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电子产品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电子产品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了,例如电视、电脑以及手机等。
超短波通信系统干扰问题分析和抗干扰方法超短波通信又称米波通信,它是利用30MHz-300 MHz的超短波频段的电磁波进行的无线电通信。
它的波长范围在1米到10米之间,主要依靠地波传播和空间波视距传播,其频带宽度是短波频带宽度的10倍之多。
因其具有频带较宽,传输性能较强等方面的优势,超短波通信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电视、调频广播、雷达探测、移动通信等领域,而且成为我国军事通信中的主要手段之一,在部队战术通信、部队现场通信指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用频设备日益多样化,各种干扰现象也随之增多,直接影响通信的效果及其日后的发展。
因此,对超短波通信过程中产生的干扰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干扰来源并最大限度的对其进行抑制和防范,从而进一步优化通信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1、主要干扰来源分析(1)邻道干扰邻道干扰是指在两个相邻或相近的波道,所传输的信号超过了波道的宽度,从而对临近波道所传播信号造成的干扰。
我们认为,这种干扰来源主要有两方面形成:一方面来源于紧随的若干波道的寄生辐射,包含发信边带扩展、边带噪声、杂散辐射等等。
另一方面则来源于移动通信网内一组空间离散的邻近工作频道。
(2)发信机噪声干扰除了邻道干扰之外,发信机噪声干扰也会直接影响到通信质量。
所谓发信机噪声干扰是指以载频为核心,分布频率范围相当宽的噪声。
其频率大小可在在数十千赫到数兆赫的区间,从而对其他发信机所造成的干扰。
这种干扰噪声的大小主要由新频器以及调制器等因素决定。
(3)互调干扰互调干扰通常产生于传输信道中的非线性电路。
当我们在非线性电路中输入两个或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时,在非线性器件的作用之下,会有很多谐波和组合频率分量产生。
这时,接近于所需要的信号频率ω0的组合频率分量就会顺利通过接收机,从而形成互调干扰。
我们认为,互调干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分别是发信机互调、接收机互调和外部效应引起的互调。
①发动机互调发射机互调干扰是基站使用多个不同频的发射机(频分多址(FDMA)系统)所产生的特殊干扰。
无线电监测中多站测向交叉定位精度研究摘要:针对无线电监测展开分析,总结多站测向交叉定位原理与工作内容,其次分别从多站测向交叉定位精度与仿真实验分析两个方面进行讨论,总结影响测向交叉定位精度的因素,最后总结启示,实施无线电监测工作,应该要重点分析周围环境,保证测向交叉定位精度。
关键词:无线电监测;多站测向交叉定位;电磁环境;空中电波无线电监测领域测向交叉定位是一项重要技术手段,用于日常信号监测、确定干扰源与不明信号。
随着当前无线电业务的创新,台站数量越来越多,致使无线电频谱资源越来越有限化,增加了电磁环境复杂性。
无线电监测有利于空中电波秩序管理与维护,一般会运用无线电定位系统,该系统在干涉仪测向体制交叉定位系统基础上运行。
如果排除信号监测覆盖、监测站站址测量误差等条件,通过几何稀释精度可以达到超短波监测网精准定位的目的。
基于此,下面重点围绕无线电监测领域的多站测向交叉定位精度展开讨论。
一、测向交叉定位实施无线电监测需要实时监督无线电管理范围信号特征与工作特征,例如敌方无线电信号频率、调制方式与工作特征等。
展开测向定位测定对象是无线电管理范围无线电信号来波方位,通过定位明确被测无线电辐射源所在地理位置[1]。
获取被测无线电信号的特征参数与工作特征之后展开分析,确定被测无线电通信网结构、通联规律,了解设备分布与类型等重要数据,采集无线电干扰设备的具体位置信息[2]。
无线电监测设置监测站,负责目标信号源的侧向交叉定位,检测获取目标信号示向度。
按照监测站和目标信号源位置关系便可以总结方程,经过简化之后获取目标信号源位置坐标。
如果采用多站测向交叉定位,在设置监测站时数量通常设定为n个,全部参加到测向交叉定位中。
选择监测站所在位置,若系数矩阵可逆,需要运用最小二乘法,获得目标信号源位置坐标[3]。
例如监测站设置为S1(x1,y1)、S2(x2,y2),目标信号源设置为T(x,y)。
S1、S2监测得到目标信号示向度是φ1、φ2,得出监测站、目标信号源位置关系的方程如下:①,经过简化之后,得出目标信号源位置坐标,即X=H-1Z。
谈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1. 引言1.1 引言在医疗领域,超短波治疗仪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频率的增加,这些设备可能会出现偏差,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有安全隐患。
定期对超短波治疗仪进行校准是非常重要的。
校准是指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操作,使仪器的测量结果符合给定的标准或规范。
对超短波治疗仪进行校准,可以确保治疗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过程中的风险。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包括校准前的准备工作、校准步骤、常见校准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校准结果的验证。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正确、有效地进行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工作,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此处可以根据需要扩展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或引用一些相关的文献来增加内容的长度】。
2. 正文2.1 谈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超短波治疗仪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仪器,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
为了确保治疗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定期进行校准。
校准是指通过比较设备读数和真实值,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准确显示。
下面将介绍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
校准前准备工作在进行校准之前,首先需要确认超短波治疗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设备的外部是否有损坏,电源线是否完好,各个按钮和控制面板是否灵活。
确认设备的工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温度、湿度等方面。
校准步骤1.连接校准仪器:将校准仪器连接到超短波治疗仪器,并确保连接稳固。
2.校准仪器设置:按照校准仪器的使用说明,设置好校准参数,包括频率、功率等。
3.调整设备:根据校准仪器显示的真实值,调整超短波治疗仪器的读数,使其与真实值一致。
常见校准问题及解决方法1.校准过程中出现误差:检查连接是否稳固,重新调整设备。
2.校准仪器故障:更换校准仪器或联系厂家维修。
校准结果验证完成校准后,需要进行验证,以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比较校准后的设备读数和真实值,确认校准是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