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骨肿瘤中介入治疗的应用进展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66•常州实用医学2021年第37卷第1期11 (2) :79 -88.[6]纪立伟,纪立农.新型降糖药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抑制剂的临床疗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24):253-256.[7]纪立农,郭立新,郭晓蕙,等,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临床合理应用中国专家建议[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 (24): 865-870.[8] HANSEN HH, JEISING J, HANSEN CF,et al. Thesodium glu- cose cotransporter type 2 inhibitorempagliflozin preserves cellmass and restoresglucose homeostasis in the male zucker diabeticfattyrat 0[J].J Pharm Exp Ther,2014 ,350 (3) :657-664.[9] FERRANNINI E, MUSCELLI E, FRASCERRA S,etal. Meta—bolic response to sodium glucosecotransporter 2 inhibition in type2 diabetic patients[J] .J Clin Inuest, 2014, 124(2):499-508.[10] Hermansen K, Mortensen LS. B odyweight changesasso- ciated with antihyperglycaemic agents in type 2diabetesmellitus[J |. Drug Saf, 2007,30(12): 1127.[11] B olinder J,Ljunggren 0,Johansson L,et al. Dapaglli-flozin maintains .glycaemic control while reducingweightand body fat mass over 2 years in patients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adequately controlledOn metformin[J].Diabetes Obes Metab,2014,16(2):159. [12] DalamaB,Mesa J. Neworal hypoglycemic agents andcarrdiovascular risk, crossing the metabolic border [J].Rev EspCardiol (Engl Ed),2016,69( 11): 1088-1097.[13] Cefalu WT,Stenlof K, Leiter LA,et al Effects ofcanagliflozin onbody weight and relationship to HbAle and blood pressure changesin patients with type 2diabetes [J].Diabetologia, 2015,58(6) : 1183-1187.[14] Maliha G , Townsend RR .SGLT2 inhibitors : theirpotential reductionin blood pressure [J].J Am SocHypertens,2015,9(l):48-53.[15] Kanzaki G, Tsuboi N, Haruhara K.et al. Factorsassociated with aviciouscycle involving a low nephron number, hypertension andchronic kidney disease [J].Hypertens Res, 2015, 38 (10):633-641.[16] Neal B, Perkovie V, Mahaffey KW, et al. Canagliflozinandcardiovascularr and renal events in type 2 diabetes [J].N Engl JMed ,2017.377(7) :644-657.[17] Sarwar N, Gao P, Seshasai SR, et al. Empagliflozin,Cardio- vascular outcomes, and mortality in type 2 diabetes[J]. N Engl JMed, 2015,(373): 2117-2128. [18] Rastogi A, Bhansali A. SGLT2 Inhibitors through thewindows of EMPA-REG and CANVAS trials: a review [J]. Diabetes Thera-py ,2017,(8): 1-7.[19] Kohler S, Zeller C, lliev H, et al. Safety andTolerability ofEmpagiflozin in +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 Pooled Analysis of Phase I- I Clinical Trials [J] . Adv Ther, 2017,34(7): 1707-1726.[20] Taylor S I, BlauJ E, Rother K I. SGLT-2 inhibitorsmay predispose to ketoacidosis [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5,100(8):2849-2852.[21] Kum-NjiJ S, Gosm anov A R, Steinberg H, et al.Hyper— glycemic, high anion—gap metabolic acidosis in patientsreceiving SGLT2 inhibitors for diabetes management [J].J Diabetes Complications,2017,31 (3): 611-614.[22] Neal B, Perkovie V, Mahaffey KW, et al.Canagliflozin and cardiovascular and renal events in type 2 diabetes [J].N Engl J Med,2017,377(7):644-657.•继续教育园地-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介人医学是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磁共 振成像、超声等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通过导丝、导管等专用器械对病变组织或器官进行诊断及治 疗的新兴学科,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等优势。
肿瘤介入治疗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摘要】肿瘤治疗的方法是一个系统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的方法仅仅是进行综合治疗的方法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还需要和具体的心理治理、生物治理等方法进行结合,进而导致预期的治理效果。
本文对肿瘤介入治疗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肿瘤介入;治疗;问题【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0-0088-02肿瘤介入治疗在我国发展时间较长,已经成为我国各大医院临床治疗中重点进行研究的对象,肿瘤的介入治疗占据了介入治疗的大部分。
肿瘤介入治疗皮穿刺分为皮穿刺治疗以及供血动脉栓塞治疗两大类。
目前,我国在肿瘤治疗上采用了介入治疗的方式,已经成为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方法,但目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需改善。
本文通过对肿瘤介入治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问题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1.肿瘤介入治疗现状肿瘤介入治疗可以细分为经过血管进行治疗以及不经过血管进行治疗两种方法,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
在临床医学上,如果采用了动脉灌注的方法进行肿瘤的局面肿瘤,可能比进行静脉化疗的方法更具有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而且对人体的所能造成的伤害较小。
但如果采用实质性的治疗方法,那么动脉进行灌注的方法可能不及静脉化疗的方法,因此,在进行具体疗效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治疗效果较差。
在临床上采用栓塞治疗的方式,目前其主要的缺陷表现为进行栓塞后肿瘤血管的再通以及再生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1]。
肿瘤治疗的方法是一个系统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的方法仅仅是一个重要方法,还需要和具体的心理治理、生物治理相结合,进而导致预期的治理效果[2]。
2.肿瘤介入治疗的问题2.1 介入性治疗新技术运用不足目前,化疗并提升肿瘤的疗效可能有效的对动脉塞进行有效的控制,治疗的具体疗效,不仅可以实现肿瘤的血供的切断,还能让药物在具备病灶区域得到缓释。
如果采用穿刺的方法,可能对患者的脏器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
2021年介入方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全文)一、肿瘤诊断技术二、肿瘤治疗肿瘤动脉灌注化疗可通过选择性动脉插管或皮下置入动脉药盒将化疗药物注入肿瘤的供血动脉,以提高药物在肿瘤内的浓度,从而获得更好的肿瘤反应,同时降低化疗药物对全身其他脏器的毒副作用。
目前最常用的为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
研究显示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接受HAIC (FOLFOX方案)的中位生存期为7.6~17.6个月。
2.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在动脉插管灌注化疗的同时,使用各种栓塞材料阻断肿瘤供血血管,从而在阻断肿瘤血供的同时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以获得更好的肿瘤控制效果。
目前TACE已成为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的首选治疗,在肺癌、肾癌等肿瘤的治疗上亦有较好的效果。
近年来药物洗脱微球TACE(drug eluting beads-TACE,d-TACE)、球囊阻塞性TACE(balloon occluded TACE,b-TACE)等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疗效和安全性。
3.肝动脉放射栓塞术(transarterial radioembolization, TARE)即经动脉放射栓塞术,是一种选择性经动脉注射钇90(90Y)的技术,可通过栓塞及近距离内照射治疗来使肿瘤坏死,提高客观缓解率。
多项研究已证实了TARE在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和结肠癌肝转移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放射性肝段切除术的肿瘤局部控制率高于TACE。
4.肿瘤消融消融治疗是通过微创手段局部灭活肿瘤,从而达到根治性治疗的效果。
根据原理和作用机制不同,大致分为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化学消融、不可逆电穿孔、低温等离子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HIFU)等。
消融治疗目前已成为不能接受手术切除的早期肝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根据肿瘤的大小形态、部位等不同可针对性的使用不同消融方法。
肿瘤介入治疗优缺点肿瘤介入治疗是一种利用影像学引导下,在肿瘤灶内或周围进行的药物注射、物理治疗、射频消融等治疗方法。
相比于传统手术和化疗,介入治疗具有以下优缺点。
优点:1.微创:介入治疗一般只需要在体表插入细小的治疗器具,通过影像学引导进行准确治疗,因此大大减少了对患者身体的创伤,避免了传统手术需要大幅切口的情况出现,降低了手术风险和术后疼痛。
2.准确:影像学引导下的介入治疗能够直接定位肿瘤,避免了手术时因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提高了治疗的精准度,在保证肿瘤疗效的同时可降低手术损伤对身体的影响。
3.有效性高:介入治疗可以将治疗措施直接送达癌细胞所在的部位,并更大概率激发细胞凋亡,从而有效地杀死癌细胞,表现出优良的治疗疗效。
4.持续性强:某些介入治疗还可有效地阻止血液和氧气在癌细胞的供给,从而防止其继续生长,更好地控制肿瘤的范围和生长,使肿瘤复发风险降低。
5.适用性广:介入治疗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癌症,可以对内脏器官和组织进行切除、放、射、联合治疗,提高了治疗多样性,更好地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1.术前检查要求高:介入治疗需要进行X线、CT、MRI等各种影像学检查,检查费用较高,因此给患者增加了不小的负担。
2.耗时:当前肿瘤介入治疗已经达到较高的技术水平,但术中仍需较多时间进行准确定位和操作,因此其时间成本也可将在人体中毒物消耗较大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所使用的时间之上。
3.患者费用高:高技术品质的介入治疗通常必须在先进的医疗设施环境中进行,医疗费用会较传统治疗费用略高。
4.局限性:某些患者的肿瘤位于身体深部或毗邻重要血管,在介入治疗时不易直接到达,且治疗容易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和副作用。
5.技术要求高:介入治疗需要由高水平的医疗技师和医生进行操作,操作难度较大,需要在长时间的实践和培训之后才可达到业内棒极高的标准。
总体而言,介入治疗是一种利用影像学引导下,精准、微创、持续性好、副作用小的肿瘤治疗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医疗市场中对手术治疗方式的需求;与此同时,介入治疗的高昂费用和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仍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与推广的两大瓶颈。
论文题目:骨肉瘤的介入治疗技术与方法摘要骨肉瘤是一种高恶性的原发性骨肿瘤,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
尽管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由于骨肉瘤的高度侵袭性和易于转移,治疗的预后仍不理想。
近年来,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技术,在骨肉瘤的治疗中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全面综述骨肉瘤的介入治疗技术与方法,包括动脉内化疗、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经皮骨水泥成形术以及其他新兴介入治疗技术,探讨其原理、应用现状及临床效果。
引言骨肉瘤(osteosarcoma)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骨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快速生长的长骨干骺端,尤其是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
骨肉瘤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然而,因其高侵袭性和早期转移的特性,传统治疗方法常常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介入治疗技术作为一种微创、精确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在骨肉瘤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骨肉瘤的介入治疗技术动脉内化疗动脉内化疗是通过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从而达到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同时减少全身毒性反应。
其主要优点包括:1.高局部药物浓度:直接将药物送达肿瘤部位,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治疗效果。
2.降低全身副作用:减少药物在全身的分布,降低全身毒性反应。
临床应用与效果研究表明,动脉内化疗在骨肉瘤新辅助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
与传统的静脉化疗相比,动脉内化疗可显著提高肿瘤的坏死率,缩小肿瘤体积,为后续的手术切除创造更好的条件。
同时,动脉内化疗还可用于治疗肿瘤复发和转移病例,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射频消融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是一种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热量,直接烧灼肿瘤组织的技术。
其主要优点包括:1.微创治疗:通过微小切口或经皮穿刺,操作简便。
2.局部消融:精确定位肿瘤区域,局部消融肿瘤组织,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临床应用与效果射频消融在骨肉瘤治疗中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不可手术切除的肿瘤:对于位置特殊或手术风险高的骨肉瘤患者,射频消融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案。
肿瘤介入治疗优缺点肿瘤介入治疗是一种针对恶性肿瘤的现代综合治疗方法,它通过血管进入体内,直接作用于肿瘤部位,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肿瘤介入治疗具有以下优缺点:优点:1. 微创性强:肿瘤介入治疗采用穿刺技术,无需手术直接切开肿瘤,几乎不留瘢痕,术后疼痛小,恢复快,对患者的身体损伤小。
2. 治疗效果好:肿瘤介入治疗的特点是直接注射药物、放置放射性粒子、灌注化疗药物等,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从而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治疗效果好。
3. 治疗成本低:肿瘤介入治疗的费用比传统手术低得多,且术后疗效好,患者出院时间短,病情也得到了更好的控制,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4. 适应症广:肿瘤介入治疗可以针对肝、肺、肾等多种脏器的肿瘤进行治疗,对于不适合手术的恶性肿瘤,肿瘤介入治疗可以成为一个良好的选择。
1. 操作风险较大:肿瘤介入治疗需要紧密的协作步骤,操作难度较大,一旦手术失误,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包括出血、肺大泡等。
2. 器械成本较高:肿瘤介入治疗需要使用特定的显影剂、射频切割器、微波治疗器等器械,这些器械的使用成本相对较高,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3. 治疗范围受限: 是高度依赖血管供应的治疗方法,如果肿瘤不是由血管供应,效果会偏低。
4. 有复发风险:肿瘤介入治疗只能通过杀死肿瘤组织细胞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无法保证接下来肿瘤的稳定。
如果初始治疗不完全,复发和转移的风险会比较大,需要及时进行随访和治疗。
总之,肿瘤介入治疗的优点在于微创性强、治疗效果好、治疗成本低,并且适应症广,但操作风险较大,器械成本较高、治疗范围受限和有复发风险等缺点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于患有肿瘤的患者,应该根据病情特点,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最终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骨科疾病的最新治疗进展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骨科疾病的治疗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介绍一些骨科疾病的最新治疗进展,包括骨折、关节炎和骨肿瘤等方面。
一、骨折的最新治疗进展骨折是骨头发生断裂的情况,常见的有腕部骨折、髋部骨折等。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外科手术复位固定,但这种方法存在伤口大、恢复慢的缺点。
而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逐渐成为骨折治疗的主要方法。
微创手术通过小切口,将内部修复材料植入骨折部位,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恢复时间。
二、关节炎的最新治疗进展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常见的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和关节内注射等。
然而,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且存在不良反应。
近年来,生物制剂的出现为关节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生物制剂可以靶向关节炎的病理机制,减轻炎症反应,并改善关节功能。
同时,关节镜手术也成为关节炎治疗的重要方法,通过微创手术对关节进行修复和清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
三、骨肿瘤的最新治疗进展骨肿瘤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和放疗,但这些方法对于一些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有限。
近年来,靶向治疗的出现为骨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靶向治疗可以通过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介入治疗也成为骨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包括射频消融和栓塞等方法,可以使肿瘤萎缩或阻断肿瘤供血,达到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骨科疾病的治疗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微创手术、生物制剂和靶向治疗等新技术的应用,为骨科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信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骨科疾病的治疗会更加安全、高效,为患者的康复带来更多福音。
肿瘤介入治疗优缺点肿瘤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丝、导管等放入肿瘤血管内进行治疗的方法。
相对于传统的手术切除肿瘤,肿瘤介入治疗具有许多优点,也有一些缺点。
肿瘤介入治疗具有微创性。
相比传统的手术,肿瘤介入治疗可以通过小切口或者穿刺,将导丝、导管等器械送入肿瘤血管内部进行治疗,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切口较大、创伤较重的缺点。
这对患者而言,能够减轻手术创伤,术后恢复较快。
肿瘤介入治疗具有定位精确性。
利用影像学技术和导引器的帮助,医生可以准确地定位肿瘤血管的位置,并将治疗器械送达至其内部。
这种定位精确性可以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伤害,提高治疗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肿瘤介入治疗对于一些无法手术治疗的肿瘤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些肿瘤如深部肿瘤、复杂的肿瘤结构或者已经扩散至其他器官的肿瘤等,传统手术往往难以进行切除,而肿瘤介入治疗可以通过导丝、导管等器械直接作用于肿瘤血管,达到治疗的目的。
对于一些高龄或有严重合并症的患者,传统手术的风险较高,而肿瘤介入治疗则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肿瘤介入治疗也存在一些缺点和局限性。
肿瘤介入治疗依赖于影像学的精确性,因此医生在进行治疗时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如果缺乏任何一方面的经验和技能,可能会导致治疗失败或产生不良后果。
肿瘤介入治疗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无法完全切除肿瘤。
由于肿瘤的血供复杂多样,有时候不同的血管内有多个分支和供血动脉,导致肿瘤血管的形态复杂多变。
在进行肿瘤介入治疗时,有可能无法彻底切除所有的肿瘤血供,导致肿瘤复发或继续生长。
肿瘤介入治疗的长期效果尚待研究。
尽管肿瘤介入治疗在许多病例中获得了良好的疗效,但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和复杂性,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因素,肿瘤介入治疗的长期治疗效果尚不清楚。
需要进行更多的长期随访和研究,以确定肿瘤介入治疗在长期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肿瘤介入治疗具有微创性、定位精确性和适用于一些无法手术治疗的肿瘤等优点。
肿瘤介入治疗依赖于医生的技术水平,有时无法完全切除肿瘤,且其长期治疗效果尚待研究。
肿瘤介入治疗新进展:骨的良性肿瘤及转移瘤
王焕军(译);初建平(校)
【期刊名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年(卷),期】2012(21)5
【摘要】影像引导下经皮消融术已被证实能有效治疗良性骨肿瘤及缩小肝/肺之外累及骨及软组织的转移瘤,影像介导下射频消融术现已是骨样骨瘤的标准治疗方法,其实施成功率高,致残率低且费用较外科手术低。
来自美国波士顿的一些学者在Radiology杂志3月份出版的期刊中.对影像学引导下消融治疗骨的良性肿瘤以及骨原发性恶性肿瘤进行了总结,指出采用若干种消融方法已经有效缓解了患有局部骨转移的疼痛。
【总页数】1页(P398-398)
【关键词】良性骨肿瘤;良性肿瘤;转移瘤;介入治疗;原发性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影像学引导;有效治疗
【作者】王焕军(译);初建平(校)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8.1
【相关文献】
1.颅底骨源性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MRI诊断 [J], 范新华;黄震;金利盛;黄祥龙;沈天真
2.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MRI对肝脏转移瘤与非实性良性肿瘤的鉴别意义 [J], 王颖杰;袁涛
3.眶骨良性肿瘤与瘤样病变的CT诊断 [J], 朱绍成;冯敢生;史大鹏
4.软组织和骨的假恶性病变(Ⅱ):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J], 朱雄增;张仁元
5.肿瘤介入治疗新进展:骨的良性肿瘤及转移瘤 [J], 王焕军(译);初建平(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肿瘤介入治疗的优势与不足
肿瘤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方式,在当今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特征是
可以精确到肿瘤细胞,以最大程度治疗恶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肿瘤介入治疗的优势及不
足分析如下:
1.准确性高:肿瘤介入技术比较于常规治疗方式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它可以将治疗集
中到肿瘤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组织,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2.功效显著:肿瘤介入技术不仅能够精确治疗肿瘤细胞,而且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蔓
延和复发。
3.治疗可调:通过肿瘤介入技术,我们可以有效调节治疗的方式,并减少不必要的化
学治疗、外科手术和放疗等副作用。
1.技术门槛高:肿瘤介入技术是一种复杂而昂贵的技术,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学习
曲线陡峭。
2.介入安全性较低:由于介入设备和手段是介入腔的重要部分,并不是无风险的,可
能会发生意外。
3.成本高:肿瘤介入治疗法涉及大量的昂贵设备,尤其是有一定高级设备技术的介入,成本非常昂贵。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肿瘤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肿瘤细胞的方法,具有准确性高、功效显著、治疗可调等优势;但也存在技术门槛高、安全性较低、成本高等缺点。
基
于肿瘤介入治疗的不足,未来可以针对相关不足进行改进,改善肿瘤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
成本等,从而使肿瘤介入技术更加完善,发挥更大的作用。
什么是肿瘤微创介入治疗
张江旭;李晓光
【期刊名称】《保健医苑》
【年(卷),期】2024()1
【摘要】当前恶性肿瘤(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的首位。
肿瘤微创介入治疗是新技术条件下医学方法突破与创新的体现。
具体而言,介入治疗是医生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借助医学影像设备(如B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核磁共振成像等)实时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精细工具(如穿刺针、造影导管、球囊、支架等)作为介入器材,巧妙地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切口将特定器械直达体内病灶,对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或微创治疗的一门学科。
【总页数】1页(P39-39)
【作者】张江旭;李晓光
【作者单位】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中国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西医结合微创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肿瘤治疗开启中西医结合无创、微创新时代
2.CT引导下肺肿瘤微创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
3.《肿瘤微创介入治疗护理学》出版:导管室护理在胃癌晚期介入化疗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4.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5.肝脏恶性肿瘤的局部微创介入治疗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肿瘤介入治疗优缺点肿瘤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通过导管等介入器械将药物、化学物质或物理能量直接送到肿瘤部位进行治疗。
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1.微创性:肿瘤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通常只需一个小切口或者直接穿刺,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2.局部疗效好:介入治疗可以直接送药物到肿瘤灶部位,使药物浓度高于全身浓度,从而增强治疗效果。
还可以直接使用高能量射线、射频等物理能量破坏肿瘤细胞,提高治疗效果。
3.多适应症:肿瘤介入治疗适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包括肝癌、肺癌、肾癌、骨肿瘤等。
不同类型的肿瘤可以选择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更加精确地对肿瘤进行治疗。
4.可重复性:肿瘤介入治疗可以多次实施,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多次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症状,还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5.术后恢复快:由于创伤小、术后痛苦少,患者术后可以更快地恢复,可以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减少对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缺点:1.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并发症:肿瘤介入治疗虽然是微创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出血、感染、内脏损伤等。
尤其是在操作技术不熟练的情况下,风险可能更高。
2.治疗效果不稳定:肿瘤介入治疗的效果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的患者可能对治疗没有明显的效果,甚至可能出现复发。
由于肿瘤介入治疗无法全面清除肿瘤,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3.适应症限制:肿瘤介入治疗并非所有肿瘤都适用,例如肿瘤已经转移到远处器官,或者患者身体状况较差的情况下,可能不适合进行肿瘤介入治疗。
4.技术要求高:肿瘤介入治疗需要医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术,对于一些复杂病例,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由于技术要求高,可能存在技术水平不一致的问题。
5.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有一定的不适感:由于需要进行切开或穿刺,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不适感,例如疼痛、不适等。
由于每个患者的耐受性不同,可能会对治疗产生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压力。
肿瘤介入诊疗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肖湘生【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01(010)001【摘要】@@介入放射学已与内外科并列称为临床医学三大技术,而临床介入诊疗中肿瘤介入诊疗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国的介入放射学就是从肿瘤的介入诊疗起步的。
80年代初陈星荣、刘子江、林贵教授等引进支气管动脉灌注技术治疗肺癌,然后各种肿瘤介入诊疗旋即蓬勃开展,而最为成功的是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肝癌。
目前此疗法已成为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
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介入治疗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虽然,肿瘤的介入诊疗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发展极不平衡,存在的问题也甚多。
① 学科之间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归口。
肿瘤介入诊疗长期由放射科医师掌握和操作,但近年来,许多临床学科如肿瘤科、消化科、呼吸科、胸外科、普外科、泌尿科甚至妇产科也在涉足这一领域,使诊疗操作规范不易统一,正因为如此,使肿瘤介入诊疗疗效评定困难,缺乏统一的由循证医学来判断疗效及预后,因而难于掌握适应证;② 介入放射科医师不重视临床能力的培训,以至在介入治疗中也表现出临床知识不足。
如在肺癌治疗中,有的介入放射科医师不知道根据肿瘤的组织类型和分期来选择化疗药的种类和剂量;在肝癌的治疗中,不知道在治疗肿瘤的同时,如何保护肝功能和病人的免疫机能;③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什么单位都开展,什么人都上,介入技术本身也无规范,如在肝癌的治疗中,有人还是将管子插至腹腔动脉打点药就结束治疗,因此,半天可以做8个甚至10个病人;④ 宣传缺乏力度。
“介入技术”在国内开展近20年,多数病人还不知道“介入”是怎么回事,看病常先去临床科而不是放射科。
因此,我们的病人不少是“二手”的。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介入放射”的形象,阻碍“介入放射”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克服这些弊端。
【总页数】1页(P1)【作者】肖湘生【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第二届全国非血管性与血管性介入新技术学术研讨大会(第三届河南省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第一轮征文通知 [J], 河南省肿瘤介入诊疗专业委员会2.第二届全国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暨国家级介入诊疗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通知[J],3.第八届全国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第一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护理专业学组会议 [J],4.第八届全国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第一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护理专业学组会议 [J],5.第八届全国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暨国家级介入诊疗继续教育学习班)第一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护理专业学组会议会议通知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恶性骨肿瘤中介入治疗的应用进展探讨
摘要骨肿瘤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对其进行治疗的传统方法有手术、化疗与放疗,然而这些传统治疗方法都很难取得非常有效的治疗效果。
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对骨肿瘤进行治疗,并保证治疗效果,研究人员以传统治疗方法为基础,研究出了原发病灶供血动脉内灌注化疗及动脉栓塞等方法,并使其成为了综合治疗骨肿瘤的重要构成部分。
本文是以研究骨肿瘤介入治疗进展为主,重点对动脉内灌注化疗和动脉栓塞等两种骨肿瘤治疗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骨肿瘤;介入治疗;进展研究
在骨肿瘤治疗中,介入治疗在影像引导下可以实现微创、安全、高效等目标,这种治疗方法在骨肿瘤治疗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其研究也越来越受临床医师的重视。
骨肿瘤介入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血管内介入与非血管介入[1]。
其中,血管内介入包括动脉内灌注化疗与动脉栓塞;非血管介入是指经皮穿刺行肿瘤消融术。
本文重点对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该治疗方法所取得的进展。
1 动脉内灌注化疗
1. 1 优点分析在骨肿瘤介入治疗中,动脉内灌注化疗较常被应用在对血供充足的原发性与继发性恶性骨肿瘤的治疗中,而对该治疗方法所提出的技术要求也与其他介入治疗方法相同。
动脉内灌注化疗是指利用动脉内插管至骨肿瘤的供血动脉干造影,以便使医生能够对肿瘤的位置、大小、轮廓及动静脉瘘状况等有详细的了解,然后再采用科学的方法将导管头端移至供血动脉最远端,从而确保动脉内灌注化疗能够取得更好地效果[2]。
利用动脉内灌注化疗对骨肿瘤进行介入治疗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的控制肿瘤的生长,降低肿瘤边缘由于手术引起种植危险的几率;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效果对术后化疗药物的选择也有很大帮助;同时也能够提高肿瘤手术切除率及保肢率,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存率的目的[3]。
1. 2 灌注方法动脉内灌注化疗较常使用的灌注方法是大剂量冲击化疗方法。
这种灌注方法的实施是在影像监视下,治疗医生将导管插入骨肿瘤供血血管,并在一次性灌注大剂量化疗药物后拔掉导管,间隔1个月后再重复实施。
而大剂量冲击化疗较常使用的化疗药物是氟尿嘧啶1000 mg、顺铂120~200 mg、阿霉素30~50 mg及丝裂霉素10~20 mg,这些化疗药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假如是对药物进行综合使用,则需要降低药剂量[4]。
大剂量冲击化疗的优点在于一次插管成功就可以完成1个疗程的治疗,而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也比较短,只需要24 h就可以下床活动,同时通过每次进行插管,医生也可以了解肿瘤变化情况及化疗所取得的成效。
然而,大剂量冲击化疗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在术后还需要接受保肝、保肾治疗。
1. 3 疗效评价在骨肿瘤介入治疗中,动脉内灌注化疗的应用能够取得较好
的效果。
在患者接受动脉内灌注化疗后,患者的病情也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变化,主要包括:①临床症状得到改善;②肿瘤变小、包膜形成;③碱性磷酸酶降低;
④肿瘤血管减少,肿瘤染色变淡;⑤肿瘤内许多小血管内皮坏死、血管闭塞、肿瘤组织缺血坏死及肿瘤细胞肿胀等状况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5]。
这也充分体现了动脉内灌注化疗在骨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可以很好地提高骨肿瘤治疗成效。
2 动脉栓塞
在骨肿瘤治疗中,动脉栓塞是指利用血管插管技术向骨肿瘤供血动脉内注射栓塞剂,以便对骨肿瘤血管进行栓塞,并使骨肿瘤因缺血而坏死[6]。
对良性骨肿瘤进行治疗,动脉栓塞治疗方法可以独立实施,且能够达到微创治愈目标;而对恶性骨肿瘤进行治疗,动脉内栓塞应与动脉内灌注化疗方法结合使用,这不仅能够缓解术中出血现象,对手术保肢率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2. 1 动脉栓塞应用材料在骨肿瘤治疗中实施动脉栓塞治疗方法,需要使用栓塞材料,而较常使用的材料有明胶海绵、聚乙烯醇微粒等。
动脉栓塞治疗方法在骨肿瘤治疗中要想取得更好地效果,则栓塞材料应依据栓塞治疗目标及栓塞剂特性等进行选择,以便保证动脉栓塞方法的应用效果[7]。
在骨肿瘤治疗中,术前栓塞较常使用的材料是明胶海绵;介入治疗中较常使用的栓塞材料是明胶海绵无水乙醇等;而原发性肝癌较常使用的末梢栓塞剂是碘油,其也常被应用在骨肿瘤的栓塞治疗中,特别是骨盆肿瘤与四肢骨肿瘤。
碘油属于一种液体栓塞剂,其能够被应用到肿瘤内的微小血管中。
而碘油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避免微循环中的侧支循环形成,同时也可以与化疗药物进行结合使用,有效延长化疗药物的作用时间。
2. 2 疗效评价在骨肿瘤治疗中,动脉栓塞较常被使用在良性骨肿瘤治疗中,比如骨血管瘤、骨巨细胞瘤等,而且所取得的疗效也比较好,甚至部分小肿瘤不经过手术也有完全治愈的可能。
然而,部分学者认为单纯栓塞作为一种术前辅助治疗方法,无需在良性骨肿瘤的治疗中使用,只需要在血供充足估计出血多的肿瘤治疗中使用即可,如骨巨细胞瘤等。
而在恶性骨肿瘤的治疗中,单纯栓塞的使用不仅能够减少术中出血,也能够提高手术切除率和保肢率[8]。
在骨肿瘤临床治疗中,动脉栓塞较常被使用在恶性骨肿瘤的介入治疗中。
在此过程中,动脉栓塞的实施是在一次插管成功后灌注化疗药物,并对肿瘤血管进行栓塞处理。
由临床试验可以看出,血管栓塞与局部高浓度化疗药物的结合使用,在骨肿瘤治疗中所取得的疗效要好于单纯灌注治疗效果。
在当前骨肿瘤介入治疗中,动脉栓塞方法的使用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①在恶性骨肿瘤治疗中,术前动脉栓塞的应用不仅能够促使肿瘤缩小、包膜形成,也能够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保肢率[9,10];②对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恶性骨肿瘤患者而言,动脉栓塞的应用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并缓解化疗、放疗等无效治疗产生的顽固性疼痛,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3 小结
在骨肿瘤治疗中,多种介入治疗方法的使用已经得到了临床认证,且被广泛的应用在骨肿瘤治疗中,如动脉内灌注化疗及动脉栓塞等。
在临床试验中,对恶性骨肿瘤的治疗一般是采用动脉内灌注化疗结合动脉栓塞的方法进行介入治疗。
例如对椎体血管瘤的治疗是在栓塞的基础上,向其中注入骨水泥,以便使其能够实现椎体成形。
同时,动脉内灌注化疗结合动脉栓塞这种介入治疗方法的使用,也能够达到姑息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晓光.肿瘤介入治疗进展与研究方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10):2555-2558.
[2] 周玲玲,袁冬平,张良,等.复方莪术油微球肝动脉栓塞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增效减毒作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6):447-449.
[3] 许开元,邹英华,齐宪荣,等.阿霉素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对兔肝VX2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2):217-220.
[4] 单婵婵,石亮荣,朱一蓓,等.肿瘤射频消融裂解物致敏树突状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研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4,31(8):1745-1748.
[5] 王任飞,谭建,董峰,等.放射性微球内照射联合化疗栓塞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中国肺癌杂志,2009,12(6):635-636.
[6] 袁惠燕,张苑,范田园.离子交换型栓塞微球及其载平阳霉素的制备与性质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1(2):217-220.
[7] Sangro B,Inarrairaegui M,Bilbao JI. Radioemboliz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J Hepatol,2012,56(2):464-473.
[8] Ahmed M,Brace CL,Lee FT Jr,et al. Principles of and advances in percutaneous ablation. Radiology,2011,258(2):351-369.
[9] 张鋐.肿瘤的介入治疗.中华养生保健,2013(9):3-14.
[10] 张丽云,陈克敏,王忠敏.骨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研究进展.介入放射学杂志,2009,18(5):395-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