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中的运用与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5
思维导图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目前我国正在施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制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是我国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它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医学教育标准、全面提升医学院校教学质量。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在医学生五年的学习进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利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增强记忆效果,允许学习者产生无限制的联想,这使思维过程更具创造性。
近年来,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教学辅助工具,已经引起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在多种学科的教学中得到应用。
在医学类专业,周洪昌等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陈英华等在医用物理学教学过程中也引入了思维导图;冯金梗探索了思维导图在医科类院校推广应用的情况。
思维导图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本研究在现行的课程教学基础上,对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把思维导图引入多媒体理论教学,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思维导图,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速度和效率,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意,让学生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的习惯,实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1.研究对象。
于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分别在两个学期对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临床医学系2013级和2014级学生进行思维导图试验性教学,2013级5―12班和2014级9―12班为试验组(594人),2013级1―4班和2014级1―8班为对照组(592人)。
两个组均由同一位教师用44个学时进行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程授课,所不同的是试验组采取思维导图教学法进行教学;而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多媒体法授课。
期末考试后两个组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思维导图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2.数据统计。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卷卷面成绩”是有可比性的,例如平均成绩的高低,及格率,各分数段人数的分布比例,都能反映思维导图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中医药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分析【摘要】中医药教学中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中医药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从思维导图在中医药教学中的原理和作用、具体运用方法、优势和局限性、案例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分析。
通过对思维导图在中医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探讨,强调了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最后提出了需要推广和应用思维导图的建议,以期能更好地提升中医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思维导图在中医药教学中的运用,将为传统中医药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并推动中医药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中医药教学,思维导图,分析,应用现状,原理,作用,运用方法,优势,局限性,案例分析,发展趋势,重要性,必要性,推广,应用建议。
1. 引言1.1 中医药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分析的重要性思维导图在中医药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中医药知识体系的结构和脉络,帮助他们建立起知识的框架,并辅助记忆和理解。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点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体系,有助于深化对中医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压力。
在纷繁复杂的中医药知识中,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将知识点分类整理,帮助学生一目了然,轻松理清思路。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可以减轻学习压力,使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知识。
中医药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该充分重视思维导图在中医药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断完善和推广该方法,以促进中医药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1.2 思维导图在中医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思维导图在中医药课程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教师们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整合和展示中医药的各个知识点,将抽象复杂的知识以图形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思维导图在中医药知识点梳理和总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思维导图及案例教学法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教育深入的推进,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许多教学方法被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其中,思维导图及案例教学法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1. 提供自由组织与表达思维的载体人体寄生虫学知识繁杂,涉及面广。
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将知识点条理化,并且让学生能够自由组织并表达思维。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组织对知识点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2. 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人体寄生虫学知识点较为复杂,学生单纯地背诵知识点会大量消耗学生的脑力与时间。
而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知识点,则更加符合大脑的运作习惯,能够对现有知识进行理解并快速记忆。
3. 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思维导图不仅是知识点的阐述,也是创新思维的展示。
学生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思维的拆解与重组,进而培养创新思维。
1. 提高学生兴趣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与经历与课堂相结合,通过实际性的例子来演示理论知识的应用。
在人体寄生虫学中,许多疾病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的形式,将同一症例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内容加以综合分析,使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不再只是简单的理论讲解,而是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带来学生浓厚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案例教学法一般通过真实的个案来演示理论知识的应用,教学效果显著。
而在分析实例中,学生既需要掌握所学的医学知识,还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如生物学、化学、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生态学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教学法的精髓是来源于个案发挥出的创新思维。
通过个案分析,先要从各方面收集信息,整合信息,深入创新思路,使得学生逐渐习惯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主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因此,结合思维导图及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得人体寄生虫学的知识更加深入易理解,并且能够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思考【摘要】现代医学免疫学教学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医学领域。
本文从现状分析、改革方向、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资源整合和评估体系建立等方面进行思考。
在现状分析中,指出传统医学免疫学教学存在教学内容过时、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
提出了改革方向,包括强化基础理论学习、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
在教学方法创新以及教学资源整合部分,探讨了引入互动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新方法,以及整合各类资源进行教学。
建议建立全面的评估体系,以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结论部分对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
这些思考将为医学免疫学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现状分析、改革方向、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资源整合、评估体系建立、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思考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思考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话题之一。
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和社会对医学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医学免疫学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需求。
对医学免疫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在进行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思考时,首先需要深入分析当前的教学现状。
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可以为后续的改革方向提供有效的参考。
在确定改革方向时,需要结合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提出更加贴合现代医学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教学技术和工具,积极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除了教学方法的创新,还需要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打破传统的教学壁垒,搭建起一个开放、共享、互动的教学平台。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也是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
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水平,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思考应该紧密结合医学教育的发展需求和趋势,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促进医学教育的创新和提升,为培养更加优秀的医学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思维导图在医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方式展示知识结构和概念之间关系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更清晰地理解和记忆信息。
在医学组织学和胚胎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组织结构和发育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重点探讨思维导图在医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使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1.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结构医学组织学和胚胎学涉及的知识繁杂而复杂,包括各种细胞结构、组织器官的形态和功能,以及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和相关机制。
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这些知识进行简洁明了的整理,将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和逻辑。
2.提高学习效率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和记忆知识。
通过思维导图的整合和梳理,学生可以更容易地把握知识点的主干和重点,减少重复记忆和思考的时间成本,提高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和概括,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的逻辑结构和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
二、如何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医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在医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使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概念整合2.知识关联3.重点突出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知识点。
在医学组织学和胚胎学教学中,知识点繁多,很多内容都是重点。
通过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将重点知识用不同颜色、字体等进行标注,帮助学生更容易地识别出来,从而更加关注和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
4.案例分析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案例分析。
在医学组织学和胚胎学教学中,实际病例和相关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材料。
通过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将相关病例和研究成果图文并茂地整合到一个图表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病变的机理和发育异常的原因。
5.课堂互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参与思维导图的制作。
思维导图在中医学习以及教学中的应用“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被誉为“瑞士军刀”般的思维工具已经在全球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各个方面。
本文旨在讨论并示范将其应用于中医知识学习以及教学的心得以及体会。
以期能在中医各科学习和教学中为同学和老师们提供一条创新有效的思路及方法。
标签:思维导图;中医学习;中医教学正如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所说:“思维导图能够将众多的知识和想法连接起来,并有效地加以分析,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创新。
”所以面对中医学知识复杂繁多,中医学校学生普遍感到中医学习吃力、难记的现状,如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思维导图,定能大大的增加老师们的授课成效和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以及积极性。
1.思维导图简介1.1思维导图的定义思维导图是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1]。
他可以把我们大脑中所呈现的图像和逻辑反映到纸张或电脑中。
大脑的潜能是无限的,正常人的脑细胞约140亿~150亿个,但只不足10%被开发利用,其余绝大部份在休眠状态。
传统的学习思维方式中只有左半脑处于部分激活状态,而负责色彩节奏以及想象等的右大脑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
思维导图的出现正是克服传统学习中单调的文字以线性笔记,以丰富的色彩和图像激活右半脑,使大脑的潜能得以更大程度的发挥。
思维导图具有以下4个基本特征:一是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二是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三是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
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四是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
[2]1.2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分为手绘和计算机软件绘制两种。
手绘需要准备各种颜色的笔和空白的纸张。
运用图像和网络般的联想,用一幅图表达自己的中心思想,然后围绕中心思想发散出主要分支、二级分支、三级分支等,再用非直线的线条将其链接起来。
要注意在绘制的过程中始终使用颜色和图形。
计算机绘制需要使用相应的软件,常用的用于绘制思维导图的软件有imindmap、Mindmanager、iMindMate、mindmapper、FreeMind 等。
如何在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摘要:目前,医学免疫学是生物医学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学科,因此,作为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的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本文就如何在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学生思维方式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226-01实验教学是医学免疫学当中重要的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完善学生的思维。
1 引导学生自觉形成个性化的思维在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思维,如果只是一味的向学生灌输医学免疫学知识,那么就会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因此,在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方法,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有效的提高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2 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在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当学生对某一个问题产生疑问的时候,才会去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从而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留下深刻的记忆,完善学生的知识面。
因此,作为医学免疫学教师应该在每节课前的几分钟,根据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来设置相应的问题,突出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以此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启发。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去主动的思考问题,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平时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来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实验方法,以此来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提高实验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得到完善。
3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能力所谓批判性思维能力主要是指运用唯物辨证法的基本法则,来完善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以形成。
使用思维导图工具提升医学知识学习效率作者简介:王麟尧(1992-),男,汉族,山西人,2011级本科临床专业在校学生。
通讯作者:孙建永(1979-),男,汉族,内蒙人,实验师,从事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人类的大脑具有思维的能力,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發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通过感官刺激,在脑海中将这些有内在联系的点串联记忆,形成一个牢固的知识体系,从而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
1、提升思维效率的必要性现在的社会是一种学习型社会,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创新的频率加快,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在学习型社会,尤其对于需要大量理论知识的医学生来说,面对接踵而来的大量信息,没有一个有效率的思维方式来处理信息,无法获得满意的成果。
2、提升思维效率的理论支持2.1 脑科学理论人类的大脑是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组成,神经元的末端突起之间相互辐射连接,形成了非常复杂的网状结构。
这个结构网可以接受、传递、储存和整合大量不同信息。
20世纪50年代,美国神经生理学家罗杰?斯佩里教授和他的学生进行了著名的“裂脑实验”。
通过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左右脑分工”理论。
他们认为:人类的右脑主要负责形态、想象、空间和颜色等行为,左脑主要完成逻辑、顺序、语言、条理等行为。
我们平时使用更多的是左脑的功能,而右脑的功能则很少使用。
仿照神经元的生理结构,英国著名学者托尼?巴赞提出了思维导图法[1]。
2.2 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有意义学习就是语言文字或符号所代表的新的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
相对于孤立零散的知识,人们对系统知识的接受和记忆要容易得多。
在中医(TCM) 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概念可视化: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化和理解中医中复杂的概念和关系。
这可以使学习和保留信息更容易、更有效。
结构化组织:思维导图提供了一种结构化和组织化的信息呈现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中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
促进创造力:思维导图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并从不同的角度处理信息,从而加深对中医的理解。
增强批判性思维:思维导图要求学生分析和评估信息,这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提高记忆力:通过使用视觉辅助工具并以有意义的方式组织信息,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并帮助他们更轻松地回忆信息。
总之,在中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和理解的有效工具。
通过提供复杂概念和关系的可视化表示,思维导图可以使学习和保留信息更容易、更有效,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并提高记忆力。
思维导图融入医学免疫学课堂教学初探韦红玉;唐华英;杨珊;谢振锋;韦连登;陈源红;李晓华;曾怡【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用于思维﹑记忆﹑创新等各种活动的思维工具.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主要从课堂内容导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教学内容总结三个方面贯穿灵活运用思维导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通过学生反馈可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维导图,对于医学免疫学的教学是有效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期刊名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9)004【总页数】3页(P322-323,328)【关键词】思维导图;医学免疫学;课堂教学【作者】韦红玉;唐华英;杨珊;谢振锋;韦连登;陈源红;李晓华;曾怡【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医学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其知识具有整体性、系统化,但较抽象,如“适应性免疫应答”是一个涵盖众多知识点的复杂应答机制,前后知识点联系紧密,内容枯燥抽象而且较难理解,如果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不但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影响学生对医学免疫学的整体理解能力[1]。
多种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展示方式的多样性,调动学生更多感官参与学习过程[2]。
思维导图是一种用于创新﹑思维﹑互作、记忆等各种活动的思维工具,其通过为学生提供可视化的思维框架进行放射性思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3]。
而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果在医学免疫学课堂教学的设计中,结合课程内容引入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组织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利于学生形成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4]。
65060 医学论文思维导图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中的运用与思考医学微生物学属于基础医学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与临床紧密联系,尤其是感染性疾病的学习与研究。
然而,医学微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诸如知识点琐碎繁多,系统逻辑性较差的特点[1]。
因此,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帮助学生系统性掌握相关知识,并且较难使学生较好地对相关知识进行比较与记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现代教育尤为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将思维导图引入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正是顺应这一要求而进行的教学手段改革。
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提出思维导图这一理念,并通过不断地改进与演变而形成为一种思维工具并被广泛运用。
思维导图强调综合运用图像、文字、色彩以及节奏等元素来梳理相关知识点,进而形成网络性知识架构,辅以放射性思维及发散性思维模式来提高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2]。
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归纳总结零散的知识点,进而发现事物内在联系与区别,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理解与记忆。
一、思维导图运用于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基础作为被广泛应用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具有良好地生理及心理优势,尤其是在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方面。
思维导图通过运用多种元素来反映知识点之间的动态关联,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思维中心”,由此再次发散形成知识点关联[3]。
充分地掌握思维导图的特点将有利于其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1.思维的形象化与具体化信息在大脑中的记录与呈现方式称为知识表征,表征形式由知识类型所决定,不同的表征形式被称作编码,而编码反映的信息被看作是表征的内涵。
思维导图在形成过程中,结合了图片、色彩、节奏及文字符号等元素,目的是将零散及抽象的对象以形象、直观地方式进行呈现,进而提高知识的可接纳度与可被理解程度,增强理解性记忆[4]。
2.有助于思路的理顺与逻辑的合理化思维导图形成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是中心思想的确立,通过确定中心思想有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导向形成,避免由于零散知识点过多而无从下手的情况出现[5]。
思维导图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探索思维导图是将关键字、图像、颜色和连接方式等多种信号同时作用于大脑,可极大提高理解能力和记忆力,对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培养都有巨大帮助。
将思维导图引入医学教育,通过变学为思、化零为整、突出重点及有效析因展示其必要性;从基础老师的微观化和交叉性深入,临床老师的回顾性及宏观性拓展显示可行性,达到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在医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Abstract] It is a method that Mind mapping will contact many kinds of signals as key word,image,color and connection mode so as to act on the brain in the same time.It can greatly improve comprehension and memory ability,and improve logical thinking and creative thinking.Introducing mind mapping into medical education,we can show its necessity through learning to think,comrades,focused and effective factorial.From the basical teachers’in-depth exploration of microscosmic and cross,as well as the clinical teachers’expansion of retrospective and macrosc opic ,the mind mapping can show its feasibility to stimulate students’ potential and interest in learning,help for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review.The mind mapping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medical education.[Key words] Mind Mapping;Medical Education;Necessity;Feasibility进入21世纪,人们对健康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新的疾病层出不限,这就需要高质量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
本科生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的体会与思考作者:贺晓燕孙永苹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32期[摘要]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一门重要的主干桥梁课程,作为医学院校的本科生,学好此门课程至关重要。
但医学免疫学学科本身具有难“学”和难“教”的特点,特别是对初学者的本科生而言,文章结合教研室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从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教授方式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医学本科生[基金项目]遵义医科大学2018年博士启动基金(F933)[作者简介]贺晓燕(1982—),女,湖北咸宁人,博士,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基础医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分子免疫及肿瘤免疫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2-0168-02 [收稿日期] 2020-03-09医学免疫学是医学临床、口腔、影像、药学及护理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的规律和效应、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疾病及其发生机制、预防与治疗的免疫学措施等。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医学免疫学已经成为多学科相互渗透性极强的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但医学免疫学学科本身具有难“学”和难“教”的特点[1]。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我们教研室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教研室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医学免疫学所涉及的知识点众多且抽象,刚刚接触医学免疫学的本科生,在面对这些枯燥的、单一的、抽象的新知识点时,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但这些单一的知识点又是医学免疫学整本教材的基础,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医学免疫学课程的学习及后续其他临床专业科目的学习至关重要。
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医学免疫学知识点相关的生活现象、科研故事及免疫学相关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科研成果,让本科生在接触新知识点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的目的[2]。
思维导图在兽医免疫学复习中的应用作者:雷程红安卡尔江·吾买尔江张九歌刘向阳克力木江·艾山江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1年第12期[摘要] 为让学生把众多的概念和抽象的内容内化为系统性的免疫学知识,切实提高学习效率和专业技能,分别以免疫学的概念、理论和应用为例,详细介绍了学生在课后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情况,指出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确实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法。
思维导图之所以能提高学习效果,在于学生主动学习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复习时要阅读书本和思维导图互相结合。
[关键词] 思维导图;兽医免疫学;复习;应用[作者简介] 雷程红(1967—),女,安徽六安人,博士,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兽医微生物和免疫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2-0029-04 [收稿日期] 2020-07-30在多年的理论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兽医免疫学的学习效果并没有随着教师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而提升。
虽然表面上学生考试成绩有所提高,但是深层次里学生并没有真正将免疫学知识内化,学过的知识并不能很好地与后续的专业课学习衔接。
为解决这个困扰多年的难题,我们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后复习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思维导图在课后复习中的应用(一)概念章节的思维导图应用我院选用全国高等院校兽医专业教材创新系列《兽医免疫学》(第二版)为教材。
该教材以科学、系统为原则,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指导性和实用性。
教材前六章除“绪论”之外,都是介绍免疫学基本概念的,每一个概念单独为一章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免疫学的基本概念,我们在教学中增加了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
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是围绕基本概念展开的,多是概念具体而灵活的应用。
这种教学方法虽然使得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和易于理解,但是要让学生把这些理解了的抽象概念掌握并巩固下来,仅有课堂学习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课后复习。
思维导图在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中的运用
与思考
摘要:医学免疫学学习对于医学本科学生较为困难,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尤为重要。
利用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形成工具,通过将知识点可视化、丰富的信息处理手段、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免疫学繁杂的知识点,同时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帮助教师提高了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中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在现代医学中,其理论与相关技术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学科与领域之中,成为推动现代医学发展的马车之一[1]。
但是,医学免疫学学习对于医学本科学生而言较为困难,医学免疫学在基础医学学科中相对独立,概念繁杂,内容前后联系紧密且抽象,语言相对晦涩,学生较难理解。
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相关理论与知识,如何提高学生积极性及主动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思维导图由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创立,随后形成为一种思维工具并运用于各方面学习中,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充分利用了文字、图像、色彩与节奏等元素,通过将知识点梳理形成系统性模块,并以放射思维模式和发
散联想模式为基础的图示形式辅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2]。
将思维导图引入医学免疫学教学与学习,对于帮助学生学习免疫学系统繁杂的理论来说,的确为一种较好地手段,同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思维导图运用于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基础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其在大脑储存加工信息方面有较好地心理与生理优势,同时可通过不同形式反映大脑节点间的动态联系并形成不同结构与模块的“思维中心”,并进一步发散出更多地联接点。
分析及研究其特点将更有效地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进行运用。
1.思维可视化。
信息记载与呈现于大脑的方式被称作知识表征,知识类型不同决定了其表征的形式,不同表征形式即为编码,编码所表示的共同信息被认为是表征内容。
思维导图利用图示、文字等元素形象地将抽象事物转变为直观图像,形成可直接被感观接受地外在表现形式,促进知识的接受,增强创造性思维与记忆力[3]。
2.思路清晰化,逻辑合理化。
思维导图强调主线的寻找,并以此为中心,进行知识的发散,并注重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与逻辑关系。
通过绘制“中心”与“卫星”间的联系图,进而理顺事物内在逻辑,有利于琐碎繁杂地知识点记忆与理解,也能促使学生学
会知识点的归纳与整理,提高其综合素质[4]。
3.信息综合化,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在形成思维导图的过程即是综合教材知识点的过程,并有序地将知识点形成网络,并提高其发散思维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力。
创新力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发现问题以及问题间相互关系,传统教学过程中难以培养这种能力,而思维导图的重要特点就是易于发现问题,尤其是事物内化关系等,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极其重要。
二、医学免疫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体会
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的目的是为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并且帮助学生在学习免疫学理论过程中,面对大量琐碎、晦涩的概念与知识能够更为直观地进行知识点理解与记忆,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通过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促使免疫理论系统化。
医学免疫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相关前后章节理论知识联系紧密,通过将各章节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一方面,可帮助教师对讲授内容形成系统观念并创造整体图,增强其对课程内容的宏观把控。
另一方面,学生在利用思维导图学习时,能更充分地掌握各种知识概念、机制的联系,容易发现其中的区别与联系,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
2.促进课堂交流,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课堂运用思维导图,采用互动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共同完成导图的绘制,解答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而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更为广泛,同时促使学生能够学习如何进行信息归纳与整理,将各章节免疫学知识进行比较与联系,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刻地理解与认识,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
三、展望
目前,医学免疫学教学仍多数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更为强调知识点的灌输,在于培养学生的知识纵深发展,而学生对知识系统框架与结构并不能有较好地把握,最终学生可能在学习结束后,学生只能对部分零散知识点有所了解,而其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却知之甚少,对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是无从谈起。
思维导图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运用正是利用了其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知识架构的特点,思维导图的建立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在培养学生自主制图的同时,培养了其思维习惯与整体观,促使其归纳与理解繁杂琐碎的免疫学知识,做到细节与整体兼顾,培养其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其学习主动性,为将来地医学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祝传贵,郑素玲,张小青,等.思维导图在护理专业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4,(11): 170,228.
[2] 龙泉. 基于思维导图促进免疫学教学的实践应用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0): 1464-1465.
[3] 祝传贵.应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学习免疫学兴趣的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5): 283-284.
[4] 金岩.思维导图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1,(8):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