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破裂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子宫破裂发病原因1、梗阻性难产是引起子宫破裂最常见的原因。
骨盆狭窄、头盆不称、软产道阻塞(发育畸形、瘢痕或肿瘤所致)、胎位异常(肩先露、额先露)、巨大胎儿、胎儿畸形(脑积水、联体儿)等,均可因胎先露下降受阻,为克服阻力子宫强烈收缩,使子宫下段过分伸展变薄发生子宫破裂。
2、瘢痕子宫剖宫产或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子宫肌壁留有瘢痕,于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宫腔内压力增高可使瘢痕破裂。
前次手术后伴感染及切口愈合不良者再次妊娠,发生子宫破裂的危险性更大。
3、子宫收缩药物使用不当分娩前肌注缩宫素或静脉滴注过量缩宫素或使用前列腺素栓剂、其他子宫收缩药物使用不当,均可导致子宫收缩过强,造成子宫破裂。
高龄、多产、子宫畸形或发育不良、有多次刮宫及宫腔严重感染史等的孕妇若应用子宫收缩药物不当,更易发生子宫破裂。
4、产科手术损伤宫颈口未开全时行产钳或臀牵引术,暴力可造成宫颈及子宫下段撕裂伤;有时毁胎术、穿颅术可因器械、胎儿骨片损伤子宫导致破裂;强行剥离植入性胎盘或严重粘连胎盘,也可引起子宫破裂。
近年来随着人流率及剖宫产率的提高,植入性胎盘的发生率也有上升趋势,植入性胎盘并子宫破裂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胎盘植入后由于子宫内膜以及肌层组织的改变,子宫破裂更易发生并且症状更不明显。
疾病分类按发生原因分为自然破裂及损伤性破裂;按破裂部位分为子宫体部破裂和子宫下段破裂;按破裂程度分为完全性破裂和不完全性破裂。
临床表现子宫破裂可发生在妊娠晚期尚未临产时,但大多数发生在分娩期,表现为产程延长,胎头或先露部不能入盆或受阻于坐骨棘平面或以上,通常是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子宫破裂多数可分为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两个阶段。
先兆子宫破裂常见于产程长、有梗阻性难产因素的产妇。
在临产过程中,当胎儿先露部下降受阻时,强有力的阵缩使子宫下段逐渐变薄而宫体更加增厚变短,两者间形成明显的环状凹陷,此凹陷会逐渐上升达脐平或脐部以上,称为病理缩复环。
授课章节第十章第三节授课方式理论课□√实践课□理实课□其他□授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授课内容子宫破裂产妇的护理计划课时 2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掌握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熟悉子宫破裂的护理评估,病因及辅助检查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独立的对子宫破裂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关心爱护产妇的人文情怀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难点:子宫破裂的护理措施处理方法:讲授与多媒体相结合教学资源多媒体、教材、黑板教学过程主题/任务/活动教学方法/教具时间分配(分)复习,案例分析导入新课提问、案例分析10 病因、护理评估讲授/多媒体15 临床表现、护理诊断讲授/多媒体30 护理措施讲授/多媒体35 小结提问、讲授10作业/技能训练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教学评估学生测评,老师自评教学设计子宫破裂: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于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破裂称为子宫破裂一、病因1.胎先露下降受阻为主要原因。
由于骨盆狭窄、胎位异常等导致梗阻性难产。
2.子宫收缩剂使用不当不正确使用子宫收缩剂,导致宫缩过强。
3.手术损伤多发生于不恰当或粗暴的阴道助产手术。
4.子宫因素瘢痕子宫、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手术损伤二、临床表现1.全身表现评估产妇临产后腹部疼痛的程度、性质,有无口渴、疲乏、精神差、烦躁不安,呼吸急促,脉搏加快,产程延长的表现。
若子宫已破裂则伴随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2.局部表现腹部拒按,有明显的病理缩复环,或突然感到一阵下腹部撕裂样疼痛,随后腹痛缓解,很快出现全腹痛。
3.子宫下段压痛明显,有血尿出现,胎心变快或不规则。
子宫完全破裂后,全腹压痛、反跳痛、腹壁下可清楚扪及胎体。
三、护理诊断1.潜在并发症休克。
2.疼痛与剧烈子宫收缩,或子宫破裂后血液刺激腹膜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多次阴道检查、宫腔内操作及软产道开放性伤口、大量出血、胎盘剥离创面导致抵抗力下降有关。
4.预感性悲哀与子宫破裂后胎儿死亡,大量出血濒死感有关。
(理论教学)课程名称:妇产科学课程类型:( 1 )1、必修;2、选修;3、其它授课对象:临床专业(本科)04级1、2、4、5、6班授课时间:2007至2008 学年下学期计划学时:102 学时(其中:理论55 ,实验:48 )任课教师:所属学院:临床学院课程管理部门(教研室):妇产科课程名称:妇产科教材:《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出版社),乐杰编著,20XX年第6 版讲授人: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学历:本科学位:学士讲授题目:子宫破裂所属章节:第22章、第3节计划学时:1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预防措施。
2、熟悉子宫破裂的原因。
教学重点: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诊断。
教学难点:1、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诊断。
2、先兆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诊断。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使用教具:多媒体思考题:1、先兆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
2、子宫破裂的原因。
参考资料:《实用产科学》子宫破裂妊娠晚期及分娩期子宫体部或下段发生破裂称子宫破裂。
为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
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因素。
一、病因(一)分娩梗阻(二)手术损伤(三)子宫肌层薄弱如前次剖宫产(四)分娩时滥用催产素不注意使用催产素的适应证和使用的方法,致产生强烈宫缩,而宫口一时不能扩大或先露下降受阻,亦可造成子宫破裂。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绝大多数破裂发生在临产时,常因分娩梗阻引起,破裂部位多在子宫下段。
妊娠期破裂少见,多因子宫有疤痕或畸形存在,故破裂部位常在宫体部。
由于致病因素不同,破裂发生的过程及临床表现不同。
临产期间发生分娩梗阻导致的破裂,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先兆破裂产妇产程延长,自觉下腹剧痛难忍,脉细数,呼吸急促,排尿困难。
检查腹部,在腹壁上可见病理性缩复环,随每次阵缩缩复环可逐渐上升至脐以上,子宫下段隆起,压痛明显。
由于过强的宫缩致胎儿缺氧,胎动频繁,胎心率或快或慢。
由于嵌顿于骨盆入口的先露压迫膀胱,损及膀胱粘膜,导尿时可见血尿(二)破裂先兆破裂,如未及时处理,即可造成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近年来,子宫破裂事件在妇产科手术中时有发生,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医疗安全问题。
为了提高临床医师对子宫破裂的认识和预防能力,同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医疗水平,本院特制定了子宫破裂培训计划,以便及时有效地做好预防和处理子宫破裂事件。
二、培训目标1. 了解子宫破裂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2. 熟悉子宫破裂的紧急处理原则及常见处理技巧;3. 掌握预防子宫破裂的方法和措施;4. 提高医务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5. 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责任心,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三、培训对象1. 临床妇产科医生;2. 护士、助产士等辅助医务人员;3. 其他相关专业人员。
四、培训方式1. 理论学习:专家讲座、学术讨论、案例分析等;2. 实际操作:模拟演练、实地实操、技能培训等;3. 为期一周,每天安排4-6小时的培训时间。
五、培训内容1. 子宫破裂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2. 子宫破裂的危害及处理原则;3. 子宫破裂的预防措施;4. 如何正确使用宫缩剂、止血药等药物;5. 子宫破裂的手术处理技巧;6. 急救技能的训练和应急处置演练;7. 各类子宫破裂案例的观摩和分析。
六、培训安排1. 第一天:开班仪式,专家讲座,学员自我介绍;2. 第二天:子宫破裂基础知识及预防措施的理论学习;3. 第三天:急救技能训练和实际操作演练;4. 第四天:手术处理技巧的训练及操作演练;5. 第五天:子宫破裂案例观摩和分析,结业典礼。
七、培训效果评估1. 课后考核: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2. 培训问卷:向学员发放问卷,以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和效果的满意度;3. 实操考核:对学员在实际操作中表现进行考核,并给予指导和改进意见。
八、培训师资及外请专家培训师资主要由本院资深的妇产科专家和护士组成,外请专家根据培训内容和实际需求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和指导。
九、培训保障1. 提供专业的培训场地、设备和教学材料;2. 提供食宿和交通补贴;3. 常规培训期间,由医院安排专人负责学员的日常生活服务和健康保障。
一、预案背景子宫破裂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母儿死亡,甚至造成终身残疾。
为提高产科救治能力,保障母婴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医务人员对子宫破裂的预警意识,及时发现、识别和救治患者。
2. 优化抢救流程,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3. 降低子宫破裂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三、预警与识别1. 高危因素:有剖宫产史、产道异常、胎儿过大、胎位异常、胎盘植入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加强监测。
2. 临床表现:产妇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考虑子宫破裂的可能性:- 腹痛加剧、撕裂样剧痛;- 胎心不规律或胎动消失;- 出现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 阴道出血量增多。
3. 检查方法:- 视诊:观察腹部形态、子宫紧张度、有无压痛等;- 听诊:胎心不规律或胎动消失;- 肛查:宫口扩张、宫颈松弛、胎儿先露部下降不明显;- 超声检查:宫腔内无胎儿,宫旁可见异常包块。
四、应急措施1. 立即通知医生,启动应急预案。
2. 确保患者安全,避免移动,减少疼痛。
3. 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维持血容量。
4. 面罩吸氧,密切监护患者生命体征。
5. 评估病情,决定治疗方案:- 若为子宫先兆破裂,立即采取措施抑制子宫收缩,如肌注哌替啶100mg,或静脉全身麻醉,立即行剖宫产术。
- 若为子宫破裂,就地抢救,启动危重孕产妇抢救预案。
下病危通知书,手术准备,专人取血、抢救休克的同时,无论胎儿是否存活,均尽快手术治疗。
6. 术后密切监护病情变化,记录病情,及时完成抢救记录。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孕妇健康教育,提高孕妇对子宫破裂的认识。
2.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
3. 优化产程管理,减少产程延长、产道损伤等高危因素。
4. 加强高危孕妇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先兆子宫破裂。
5.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对子宫破裂的预警意识和救治能力。
六、预案评估1. 定期对预案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预案。
2. 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理论教学)
课程名称:妇产科学
课程类型:( 1 )1、必修;2、选修;3、其它
授课对象:临床专业(本科)04级1、2、4、5、6班授课时间:2007至2008 学年下学期
计划学时:102 学时(其中:理论55 ,实验:48 )任课教师:
所属学院:临床学院
课程管理部门(教研室):妇产科
课程名称:妇产科
教材:《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出版社),乐杰编著,2004年第6 版
讲授人: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
学历:本科学位:学士
讲授题目:子宫破裂
所属章节:第22章、第3节计划学时:1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预防措施。
2、熟悉子宫破裂的原因。
教学重点:
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诊断。
教学难点:
1、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诊断。
2、先兆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诊断。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使用教具:多媒体
思考题:
1、先兆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
2、子宫破裂的原因。
参考资料:
《实用产科学》
子宫破裂
妊娠晚期及分娩期子宫体部或下段发生破裂称子宫破裂。
为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
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因素。
一、病因
(一)分娩梗阻
(二)手术损伤
(三)子宫肌层薄弱如前次剖宫产
(四)分娩时滥用催产素不注意使用催产素的适应证和使用的方法,致产生强烈宫缩,而宫口一时不能扩大或先露下降受阻,亦可造成子宫破裂。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绝大多数破裂发生在临产时,常因分娩梗阻引起,破裂部位多在子宫下段。
妊娠期破裂少见,多因子宫有疤痕或畸形存在,故破裂部位常在宫体部。
由于致病因素不同,破裂发生的过程及临床表现不同。
临产期间发生分娩梗阻导致的破裂,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先兆破裂产妇产程延长,自觉下腹剧痛难忍,脉细数,呼吸急促,排尿困难。
检查腹部,在腹壁上可见病理性缩复环,随每次阵缩缩复环可逐渐上升至脐以上,子宫下段隆起,压痛明显。
由于过强的宫缩致胎儿缺氧,胎动频繁,胎心率或快或慢。
由于嵌顿于骨盆入口的先露压迫膀胱,损及膀胱粘膜,导尿时可见血尿
(二)破裂先兆破裂,如未及时处理,即可造成子宫破裂。
根据破裂程度可分为完全和不完全破裂两种类型。
1.完全破裂子宫全层裂开,羊水、胎盘及胎儿的一部或全部被挤入腹腔。
发生破裂时,产妇突感腹部一阵撕裂样剧痛,然后阵缩停止,腹痛暂减轻。
随着羊水、胎儿、血液进入腹腔,出现持续性,全腹疼痛及产妇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浅表、脉细数、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体征,阴道有少量流血。
腹部检查: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在腹壁下可清楚地触及胎儿肢体,胎心音消失,子宫外形扪不清,有时在胎体的一侧可扪及缩小的宫体,若腹腔内出血
多,可叩出移动性浊音。
阴道检查:可发现胎先露上升,宫口缩小,有时可在宫腔内扪及破裂口。
2.不完全破裂子宫肌层部分或全部裂开而浆膜层仍保持完整,子宫腔与腹腔不通,胎儿仍留在宫腔内。
如裂口在子宫侧壁下段,可于阔韧带两叶间形成血肿,如子宫动脉被撕裂,可引起严重腹膜外出血和休克。
腹部检查:子宫仍保持原有外形,破裂后压痛明显,并可在腹部一侧触及逐渐增大的血肿。
阔韧带血肿亦可向上伸延而成为腹膜后血肿。
如出血不止,血肿可穿破浆膜层,形成完全性子宫破裂。
三、预防
(一)加强产前检查。
纠正胎位不正,估计分娩可能有困难者,或有难产史,或有剖宫产史者,应住院分娩,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根据指征及前次手术经过决定分娩方式。
(二)第一、二产程中,严禁滥用宫缩剂。
(三)手术助产或剖宫产应掌握适应征与条件,尽可能不作体部剖宫产,内倒转或毁胎术后应探查宫缩,以便及时发现破裂,进行处理。
四、治疗
(一)发现破裂先兆,不论胎儿死活,应立即行剖宫产。
在准备手术的同时可给宫缩抑制剂以缓解宫缩,防止破裂发生。
(二)破裂后,应立即建立多条通道输血补液抗休克,同时准备手术。
出血不止,全身情况难以纠正的严重休克者可就地在局麻下手术以止血。
手术可视裂口的部位、大小、有无感染以及产妇对生育的要求等,决定修复或行子宫切除。
如裂口整齐,创面新鲜,无明显感染征象者,可行修补术,否则应作子宫次全或全切术。
术后积极防止感染及纠正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