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偶联剂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表征
- 格式:pdf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4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杨宏伟许立新*摘要:综述了近年来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制备改性的方法,着重讨论了有机硅单体种类及用量、乳化剂,功能单体等因素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聚合及其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有机硅,丙烯酸酯,微乳液,研究进展前言微乳液是由油、水、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组成的各向同性、热力学稳定的、透明或半透明的胶体分散体系。
自1943年Hoar等用油、水和乳化剂以及醇得到透明均一微乳液体系以来[1],由于微乳液聚合机理的特殊性、聚合手段的多样性及其应用的广泛性,微乳液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的研究热点领域之一。
丙烯酸酯乳液具有优良的耐候性、成膜性和粘结性,在涂料、粘合剂等方面应用广泛,但同时存在有耐水性、透湿性及耐粘污性差等缺点;有机硅氧烷主链为Si-O-Si键,具有高度的柔顺性、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耐候性和耐水性和良好的透气性。
将丙烯酸酯类和有机硅氧烷这两类极性相差很大的单体进行微乳液聚合改性,制备兼有两者优异性能的新材料,在理论和应用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1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制备方法目前有机硅对丙烯酸酯微乳液改性方法一般分为两种:物理改性法和化学改性法。
物理改性分为两种:一是将有机硅氧烷单体作为偶联剂或改性助剂直接加入丙烯酸酯微乳液中改性;二是将有机硅氧烷制备成有机硅微乳液,再将其与丙烯酸酯类乳液共混进行改性。
有专利报道[2]将交联型含氟丙烯酸酯乳液和有机硅微乳液共混可以作为运动器械或工具的涂层。
化学改性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有机硅氧烷引入到丙烯酸酯分子链上,使得极性相差很大的有机硅氧烷和丙烯酸酯聚合物分子间形成化学键,化学改性明显提高了两相之间的相容性,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有机硅分子的表面迁移和有机硅的微观形态,从而比物理共混的性能优越,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有机硅化学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1.1硅氧烷环单体开环制备的硅氧烷预聚体与丙烯酸酯单体的接枝共聚孔祥东等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74)为有机硅单体改性丙稀酸酯,认为随有机硅含量的增加,D4与A174的缩合交联度增大,降低了有机硅聚合物与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相容性和体系的稳定性;*通讯联系人许立新alexxu1@同时胶膜的吸水率降低[3]。
有机硅改性常温自交联丙烯酸乳液合成探讨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涂料被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虽然提供了美观度,但也带来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故需对涂料进行改进与优化。
本文将丙烯酸单体、乙烯基硅烷偶联剂、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作为原料,采取乳液聚合工艺进行自交联型硅丙乳液的制备,并探讨了有机硅单体及硅烷偶联剂用量对乳液性能所具有的影响,望能为此方面的应用研究带来一些参考。
关键词:硅丙乳液;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硅烷偶联剂丙烯酸酯类乳液具有附着力强、成本低及耐老化优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在皮革涂饰剂、内外墙涂料等领域中;但针对热塑性丙烯酸酯类漆膜而言,其具有冷脆、热黏及防水性能差等不足,而有机硅改性后所得到的丙烯酸乳液便能够较好的克服此缺点。
本文将丙烯酸单体、乙烯基硅烷偶联剂、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当作原料。
对于乙烯基硅烷偶联剂来分析,其一端当中含有乙烯基不饱和键,而另外一端则含有硅氧烷结构(能够水解成硅醇)。
将适量的乙烯基硅烷偶联剂加入,不仅能够其分子当中的丙烯酸单体与乙烯双键共聚,从而形成所需要的嵌段化合物,而且其另外一端的硅氧烷结构能够与D4(低表面能)共聚,从而形成接枝链段,促进二者相容性的增加,抑制微观分相。
于室温固化时,硅烷偶联剂经过水解而得到的硅醇,能够与丙烯酸功能单体(2-HEA)在常温状态下自交联,最终形成网络结构,促进乳液性能的提高;硅醇还能够与无机底材相结合,建立起氢键结构,促进附着力的提高。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就常温自交联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具体合成思路探讨如下。
1.试验方法1.1原料甲基丙烯酸(MAA)、2-HE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均由北京东方化工公司提供;D4(江西星火化工公司);乙烯基三乙氧基硅氧烷(A-151,美国康普顿公司)。
乳化剂:OL-1(非离子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S);过硫酸铵引发剂(北京益利精细化工厂)。
硅烷偶联剂在丙烯酸乳液中的应⽤2硅烷偶联剂在丙烯酸乳液中的应⽤蓝天硅烷偶联剂的应⽤于丙烯酸乳液产品1、硅烷偶联剂在涂料中的应⽤涂料中含有少量硅烷偶联剂,在其成膜后,硅烷偶联剂会迁移到底材的界⾯,与⽆机表⾯上的⽔分反应,⽔解⽣成硅醇基,进⽽与底材表⾯羟基形成氢键或缩合成⼀si—oM(M为⽆机表⾯),同时硅烷各分⼦间的硅醇基⼜相互缩合形成⽹状结构的膜覆盖于底材的表⾯,使得涂层在各种⽆机底材表⾯具有良好附着⼒,交联⼜能提⾼漆膜的各项性能。
硅烷偶联剂在涂料中的应⽤主要集中在三⽅⾯:⼀、⽤于底涂层增强底材与涂层间的粘合性,也就是提⾼附着⼒提⾼耐⽔性、耐盐雾性、耐久性、耐热性、抗湿性等:⼆、⽤于改善颜料或填料在溶剂性涂料或⽔性涂料中的分散性稳定性耐⽔性刷洗性等;三、⽤于涂料树脂的改性,以制成新的功能涂料,使得树脂本⾝就有更好的交联度,有更好的附着⼒,耐盐雾,耐⽔性,耐热性等性能。
丙烯酸乳液树脂中加⼊硅烷偶联剂,乳液颗粒表⾯的偶联剂⽔解⽣成的硅醇键,可起交联作⽤,从⽽提⾼树脂对⽆机底材的附着⼒耐⽔性等性能。
⽽硅烷偶联剂改性的树脂本⾝所含的硅醇键或羟基都能形成氢键或者缩合,使得乳液颗粒之间相互缩合形成⽹状结构,从⽽提⾼树脂的交联,增强漆膜的内聚⼒,从⽽提⾼树脂漆膜的性能,如附着⼒、耐⽔性、耐盐雾性、耐摩性、硬度、耐热性、抗湿性、耐溶剂性等性能。
乳液成膜机理乳液⾃⼲或者低温成膜后还是涂层还是以颗粒堆积形成的,相互之间都是颗粒表⾯粘结,所以在这些过程能起到提⾼交联作⽤的基团,都是在乳液颗粒的表⾯才能起作⽤。
同样道理,硅烷偶联剂在乳液中能起到最好的作⽤就是聚合到乳液颗粒的表⾯上,要达到这个最好效果,有两点很重要。
⼀是要硅烷偶联剂的聚合基团,也就是含的双键能很好的和丙烯酸单体之间的共聚性好,才能使得更多的偶联剂能聚合到分⼦链上,所以在这⽅⾯含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基团类偶联剂⽐⼄烯基类偶联剂共聚性要更好。
所以570在丙烯酸乳液聚合中就⽐171或者151共聚性要好。
可交联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的开题报告
一、背景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是一种在水介质中的乳液,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是一种具有热稳定性、化学惰性、低表面张力、高光泽、防爆性等特性的材料。
可交联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可以通过交联反应进一步提高其化学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能。
因此,合成可交联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论文旨在合成一种可交联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并研究其基本性质和交联反应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三、研究方法
1、在实验室中合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
2、制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水性乳液。
常用的乳化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氧乙基磺酸钠等;
3、合成可交联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水性乳液。
加入交联剂,例如N,N'-二乙烯基氨基甲酸酯(DEAEMA)等,调整交联剂的用量及交联反应条件等;
4、对所合成的乳液进行基本性质测试及交联反应条件对乳液性能的影响测试。
包括粘度、固含量、稳定性等;
四、预期结果
1、合成一种稳定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水性乳液;
2、通过改变交联剂的种类及用量,探究其对乳液交联反应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的交联反应条件;
3、对乳液进行基本性质的测试,并分析交联反应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五、意义及应用前景
可交联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具有独特的特性,例如化学惰性、高光泽、低表面张力、防爆性等。
在表面涂料、胶粘剂、密封材料、电子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该项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生产提供新型材料,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张宝莲1,于双武2,魏冬青1,柯知勤1(1.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材料工程系,天津300384;2.天津市永盛岩土有限公司,天津300381) 摘 要:以S DS 、OP -10为乳化剂,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研究,比较不同工艺条件对乳液聚合及其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硅后加工艺得到的乳液性能优于有机硅先加工艺得到的乳液。
采用红外光谱表征硅丙共聚物的组成、结构,表明用不同工艺均能成功地在丙烯酸酯聚合物上引入有机硅。
透射电镜表明得到的硅丙乳液为核壳结构。
关键词:乳液聚合;有机硅改性;氧化还原体系;硅丙乳液;核壳结构中图分类号:T Q 63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12(2008)02-0001-05[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041001)作者简介:张宝莲(1970—),女,副教授,主要从事乳液合成及建筑涂料应用研究。
Study on Syn thesis and Performance ofS ili cone M od i f i ed Acryl a te Em ulsi onZhang Baolian 1,Yu Shuang wu 2,W ei Dongqing 1,Ke Zhiqin1(1.D epart m ent of M 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ianjin Institute of U rban Construction,Tianjin 300384,China;2.The Prosperous Foreve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rp .,Tianjin 300381,China ) Abstract:The title silicone modified acrylate e mulsi on poly merizati on was studied using ani onic s odiumdodecyl sulfate and non i onic OP -10as surfactants and potassiu m persulfate /s odium bisulfite as redox initi 2ati on syste m.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 reparati on technol ogy on e mulsi on poly merizati on and p r operties are studied .It has shown that the p r operty of the e mulsi on was much better when silicone was added at the end .The I R showed that the silicone was copoly merized with acrylates .The trans m issi on electr on m icr oscope sho w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silicone acrylates e mulsi on was core -shell . Key W ords:e mulsi on poly merizati on;silicone modificati on;redox initiati on syste m;silicone modified ac 2rylates e mulsi on;core -shell structure0 引 言丙烯酸树脂是一种粘结性强、成膜性好的高分子材料,原料来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目前在涂料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3],但其耐热性、耐寒性、耐溶剂性等不够理想,同时,树脂具有回黏性,漆膜存在耐沾污性能差等缺陷,这些都影响了它在外墙涂料和其他条件苛刻领域中的应用[4]。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丙烯酸酯聚氨酯乳液的制备及表征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丙烯酸酯聚氨酯(PUA)是综合了聚丙烯酸酯(PA)色泽光亮、耐候性及附着力好等优点和聚氨酯(PU)耐腐蚀、耐溶剂与耐低温等优点的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皮革、涂料、塑料和纤维等行业。
随着材料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综合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受制备传统PUA 材料的限制,其性能(如硬度和耐候性)改进余地越来越小,而引入纳米材料则为改善性能提供了新途径。
在聚合物体系中引入纳米SiO2可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及力学性能等[6-9]。
然而由于纳米SiO2粒径较小,表面能较大,很容易团聚,影响性能的充分发挥,甚至破坏体系的稳定性。
因此,解决纳米SiO2的分散问题,最大限度提高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的稳定性目前仍是关键之一。
本文为解决团聚问题,选用硅烷偶联剂KH570 改性气相纳米SiO2制得改性纳米SiO2水溶液,并引入合成PUA 的乳化聚合反应中,制得改性纳米SiO2–PUA乳液。
1 实验1. 1 主要原料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元醇(N210)、二羟甲基丙酸(DMPA),工业级,广州金团贸易有限公司;三羟甲基丙烷(TMP)、丙烯酸羟乙酯(HEA),分析纯,天津市红岩化工厂;三乙胺(TEA)、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丙酮、N–甲基吡咯烷酮(NMP)、偶氮二异丁腈(AIBN),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分析纯,广州市东红化工厂;二丁基二月桂酸锡(DBT),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工业级,阿法埃莎(天津)化学有限公司;气相纳米SiO2,工业级,德国迪高萨公司;去离子水,自制。
1. 2 实验过程1. 2. 1 改性纳米SiO2水分散液的制备取g 的乳化剂SDS 溶于去离子水中,快速搅拌15 min,加入一定量的纳米SiO2,室温超声( W/cm2)分散30 min 后转入三口烧瓶中,滴加g KH570,升温到65 °C,反应7 h,降温即得改性纳米SiO2水分散液。
丙烯酸酯的乳液合成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苯丙乳液合成的基本方法和工艺路线;2.理解乳液聚合中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和乳液聚合的机理;二、实验原理在乳液聚合过程中,乳液的稳定性会发生变化。
乳化剂的种类、用量与用法、pH值、引发剂的类型、搅拌形状与搅拌速度、加料方式、聚合工艺等都会影响到聚合物乳液的稳定性。
功能性单体如硅烷偶联剂、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等作为交联单体参与共聚,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乳液的稳定性,但因其具有极强的亲水性,聚合过程中若在水相发生均聚形成水溶性大分子,会产生絮凝作用,极易破乳。
因此选择合适的乳化体系和聚合工艺对乳液聚合过程的稳定性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聚合物乳液承受外界因素对其破坏的能力称为聚合物乳液的稳定性。
在乳液聚合过程中局部胶体稳定性的丧失会引起乳胶粒的聚结形成宏观或微观的凝聚物,即凝胶现象。
凝胶多为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块状聚合物,有的发软、发粘,有的发硬、发脆、多孔。
在搅拌作用下凝胶分散在乳液中,可通过过滤法或沉降法除去,但有时也会形成大量肉眼看不到的、普通方法很难分离的微观凝胶,使乳液蓝光减弱颜色发白,外观粗糙。
严重时甚至整个体系完全凝聚,造成抱轴、粘釜和挂胶现象。
凝聚物的生成在乳液研究和生产中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它不仅降低单体的有效利用率,增加聚合装置的停机时间和处理的费用,而且还会加大各釜和各批次间产品性能的不一致性,污染环境。
目前比较权威的用于解释聚合物乳液稳定性的理论是双电层理论和空间位阻理论。
乳胶粒子的表面性质与吸附或结合在其上的起稳定作用的物质有关,酸性、碱性离子末端以及吸附在乳胶粒表面上的乳化剂在一定的pH值下都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使乳胶粒子表面带上一层电荷,从而在乳胶粒子之间就存在静电斥力,乳胶粒难于互相接近而不发生聚结。
当乳胶粒表面吸附有非离子型乳化剂或高分子保护胶体时,其稳定性则与空间位阻有关。
乳化剂的选择是决定乳液聚合体系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乳化剂虽不直接参与反应,但乳化剂的种类及用量将直接影响到引发速率、链增长速率以及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系乳液的制备及性能徐锦锦;邹栋;朱晓丽;孔祥正【摘要】通过半连续预乳化法,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苯丙聚合物乳液进行改性.探讨D4开环聚合催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的加入方式和引发剂、KH570、D4及丙烯酸羟乙酯(HEA)的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当催化剂DBSA全部加入到底料中时,有利于稳定乳液的制备.确定了制备稳定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最佳组分,对乳胶膜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进行了表征.【期刊名称】《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28)003【总页数】4页(P161-164)【关键词】预乳液;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作者】徐锦锦;邹栋;朱晓丽;孔祥正【作者单位】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济南250022;上海保立佳化工有限公司,上海201405;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济南250022;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济南25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38聚丙烯酸酯乳液具有良好的成膜性、黏结性及高强度等特点,但也有耐水性差及低温变脆、高温变黏失强等不足[1],这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
聚有机硅氧烷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和突出的耐水性[2]。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乳液聚合法是合成有机硅丙烯酸酯复合材料的重要手段之一[3]。
目前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聚合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用带烯键的硅氧烷进行改性[4-5];二是单独使用环体硅氧烷或者将其与含烯键硅氧烷同时使用制备改性丙烯酸酯乳液[6-10]。
在丙烯酸酯乳液中引入有机硅可以增强胶膜的耐水性[11-14]。
当用乙烯基硅氧烷和环体硅氧烷(D4)共同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时,常将催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与乙烯基硅氧烷和D4混合预乳化[15-16],通过半连续法进行乳液聚合[17]。
DBSA 的存在使预乳液显酸性,可能会使部分硅氧烷在预乳液中即发生水解及缩合[18]。
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制备研究2009/9/1/11:03 来源:涂料与涂装资讯网作者:黄洪,林劲冬,陈焕钦【慧聪涂料网】摘要:以分子链一端为巯基的聚乙烯醇(PVA-SH)为保护胶体,合成了空间稳定的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
在微碱性乳液聚合条件下,成功制备出异丙氧基硅烷含量高达11.2%(质量分数)的硅丙聚合物。
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证明,在种子乳液聚合阶段,PVA-SH与MMA单体发生了接枝反应,形成具有PVA-S-PMM结构的线型两亲接枝聚合物。
TEM观察显示,所得到的乳胶粒大小均匀并且PVA-SH对其包覆均匀完整。
凝胶渗透色谱(GPC)的测试结果表明,PVA-SH ffi (或)PVA-S-PMMA急定的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可以控制在60000〜70000之间。
在水解性能十分稳定的异丙氧基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成膜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pH值到微酸性,催化硅氧烷基团的水解反应,提高聚合物膜的交联速率和密度。
PVA-SH稳定的异丙氧基硅烷改性P(MMA-BA共聚物乳液能够经受24000r/min(约62m/s)的高速剪切作用而保持粒径的稳定性。
这种聚合物乳液能获得性能良好的涂膜,是潜在的新型建筑涂料的成膜物质。
关键词:硅氧烷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空间稳定;乳液聚合0引言通过有机硅氧烷的脱醇或水解后脱水进行催化缩聚是有机硅涂料常温交联成膜技术之一[1-8]。
含有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酸酯结构的硅氧烷化合物能够很容易地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从而在聚合物链段上引入各种各样的硅氧烷基团。
已经采用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含有不同硅氧烷基团的水性分散体(乳液)[2-8]。
由于硅氧烷单体视烷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水解活性,所以,不同的硅氧烷单体参与乳液聚合的难易程度各不相同。
异丙氧基硅烷衍生物和丁氧基硅烷衍生物因为有明显的空间位阻效应,能够经受常规的乳液聚合条件而不发生明显的水解反应。
基础研究有机硅材料,2007,21(4):193~197SIL ICON E MA TERIAL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的合成3冯见艳1,高富堂2,刘 敏1,奔 毅1,杨婷娟1(11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西安710021;21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9) 摘要:采用过硫酸铵热引发体系、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烷基醚复合乳化体系合成了皮革涂饰剂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讨论了有机硅用量、乳化剂配比及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对乳液合成及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较佳工艺为:采用预乳化全连续滴定法,有机硅质量分数6%~10%,阴/非离子型乳化剂配比2∶1~3∶1的复合乳化剂的质量分数2%~3%,引发剂的质量分数019%~110%。
差热分析证明有机硅的引入使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明显降低。
关键词:耐候性,有机硅,丙烯酸酯,皮革涂饰剂,热粘冷脆中图分类号:TQ2641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4369(2007)0420193205收稿日期:2007202226。
作者简介:冯见艳(1978-),女,讲师,主要从事皮革化学品和合成革化学品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电话:(029)36820958。
3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基金(07J K184);陕西科技大学创新教育基金(CX/06232011)。
丙烯酸树脂因具有优异的成膜性、良好的透明性、卓越的机械性能及环保性而广泛应用于涂料领域;但其分子多为线形结构,缺少交联点,所以耐水性、耐候性和抗热性较差(即热粘冷脆),影响其应用范围[123]。
有机硅材料的出现为克服这些缺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聚有机硅氧烷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低的玻璃化温度和表面张力,特殊的耐温、耐候性等[427]。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就是利用聚硅氧烷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和耐水性来改善丙烯酸酯的性能,合成出兼备二者优异性能的新材料。
目前,国内外制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的工艺可分两种:一种是通过聚硅氧烷上的活性基团(羟基、氨基、烷氧基或环氧基)与丙烯酸树脂上的官能团的缩合反应;另一种是利用带乙烯基的有机硅单体与丙烯酸酯单体的共聚反应,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