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美学设计方法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240.40 KB
- 文档页数:2
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要求剖析近年来,桥梁不再只是简单的交通工具,更成为了艺术品和城市地标。
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要求愈发凸显。
本文将从桥梁的形式美、结构美和材料美三个方面对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要求进行深入剖析。
一、形式美形式美是桥梁设计中最直观、最容易感知的美学要求。
桥梁的形式应该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融入自然或城市景观中。
首先是桥梁的曲线美。
弯曲的桥梁线条更能吸引人的眼球,给人以柔和、流畅的美感,例如伦敦塔桥的悬臂和拱形结构。
曲线设计还可以增加桥梁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优化桥梁的结构性能。
其次是桥梁的比例美。
设计师应根据桥梁跨度、长度和高度等要素合理确定桥梁的比例关系,不宜过度庞大或细小,保持桥梁整体的和谐美感。
最后是桥梁的色彩美。
选用适宜的涂料和颜色,使桥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例如,黄石大桥的金黄色与周围的山水相得益彰,打造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二、结构美结构美是桥梁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美学要求。
桥梁的结构应该合理、稳定,并展示出美感。
首先是桥梁的稳定性。
桥梁作为载重交通工具,其结构设计必须保证足够的稳定性。
合理的桥梁结构设计能够承受预期负载并抵抗外来力,使桥梁长时间保持稳定。
例如,钢拱桥的结构设计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具有优雅的外观。
其次是桥梁的流畅性。
桥梁设计中,流线型结构能够减小空气阻力,降低风压对桥梁的影响,并增加桥梁的美感,例如苏通大桥无锚段斜拉桥结构的非线性外形。
最后是桥梁的透明感。
通过使用透明材料和开放式结构设计,可以营造出桥梁轻盈透明的美感。
例如,水立方钢结构体育馆外立面的通风网络结构给人一种空灵的美感。
三、材料美材料美是桥梁设计中常常被忽视的美学要求。
合适的材料选择能够提升桥梁的美感,并保证桥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首先是桥梁的材质选择。
桥梁的主要材质通常包括钢、混凝土、木材等。
设计师应根据桥梁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质,使桥梁的结构性能、外观和寿命得到平衡。
例如,赛尔福大桥的钢结构使其具有高强度和轻盈的外观。
现代桥梁设计中的美学与功能桥梁,作为连接两地的重要建筑结构,不仅承载着交通运输的实用功能,还在很大程度上展现着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桥梁设计中的美学与功能的融合愈发重要。
从功能角度来看,桥梁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安全、高效地承载交通流量。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对桥梁的跨度、荷载、通行能力等进行精确的计算和规划。
比如,在跨度较大的江河湖海上建造桥梁,需要考虑采用何种结构形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材料用量,同时保证桥梁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桥梁结构有梁桥、拱桥、斜拉桥和悬索桥等,每种结构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势。
梁桥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适用于中小跨度;拱桥则能够充分发挥材料的抗压性能,在中等跨度的桥梁中表现出色;斜拉桥通过斜拉索将主梁的荷载传递到桥塔上,适用于较大跨度的桥梁;而悬索桥凭借其巨大的跨越能力,成为跨越宽阔水域的首选。
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地理条件、交通需求和工程预算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桥梁结构,以实现桥梁的功能性要求。
然而,仅仅满足功能需求是远远不够的。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桥梁的美学要求越来越高。
一座美观的桥梁不仅能够成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还能够提升周边环境的品质,给人们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
桥梁的美学设计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是整体形态。
桥梁的轮廓应该简洁流畅,比例协调。
比如,一座优美的拱桥,其拱圈的曲线应该自然优美,与主梁和桥墩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整体的和谐形象。
其次是细节处理。
桥梁的栏杆、路灯、桥头堡等细节部分的设计也能够为桥梁增添美感。
精致的栏杆雕花、独特的路灯造型以及富有特色的桥头堡建筑,都能够让桥梁在细节之处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色彩也是桥梁美学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
合适的色彩搭配能够使桥梁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或者成为环境中的亮点。
例如,在青山绿水之间,一座白色或淡蓝色的桥梁能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而在城市中心,一座色彩鲜艳、富有现代感的桥梁则能够为繁华的都市增添一抹亮丽的风景。
浅析桥梁美学浅析桥梁美学一座桥梁,一般都有使用和欣赏两个方面的功能。
从满足使用功能的方面而言,他是供车辆和行人跨越障碍的工程建筑物;但从欣赏功能的角度而言,他又是一件艺术品,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所以说,设计一座桥梁,既是工程设计,也同时是一次艺术创作。
这就要求技术和艺术必须结合起来,使建筑师不仅有工程师的头脑,也要有艺术家的思想。
美学是一门研究美及创造美的科学。
随着桥梁技术及造型设计的发展,在美学领域逐渐形成一门专业实用的美学——桥梁美学。
桥梁美学是研究以美学为原理、结合桥梁的自身特性、得出桥梁建筑在设计是应遵循的和在评价中应依据的理论和法则的科学。
这一科学的发展,有利于工程和艺术的更好结合。
几千年来,建筑艺术(包括桥梁美学)的发展做走过了技术与艺术的“合一”、“分家”、“再结合”的过程。
在古代,建筑艺术,包括桥梁在内,并没有技术与艺术之分,各国文学中的艺术一词如拉丁文Ars,英文Art,德文Kunt,法文Lart 等都包含了技艺的意思。
在中国古代则被称为“匠”,当时的桥梁建设者集技术与艺术于一身,既是工程师,也是艺术家。
这些都说明在当时技术和艺术是融为一体的。
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使整个物质生产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科学有了明细的分工,多数人开始信奉纯理性主义,使科学与艺术、专业技术与艺术分了家。
技术与艺术的疏远,美和用的分离,导致本来含有艺术概念的技艺被局限于只讲技术。
被称为所有丑陋的顶点样品——英国福斯桥,就是这个时期的畸形产物。
19世纪,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包括桥梁在内的建筑不能只简单追求实现使用价值,还应使他给人们带来美感,基于此种情况,1941年英国工程师学会通过一项决议即美学处理必须是土木工程师的职能范围。
从此,技术和艺术开始再次结合。
桥梁建筑的审美与一般的文学艺术审美不同,它是以一个的使用价值极高且位置固定的结构实体作为审美对象。
景观桥梁设计美学与实用性研究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景观桥梁作为城市交通和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连接城市的功能性需求和美学设计的双重使命。
本文将探讨景观桥梁设计中美学与实用性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在设计中平衡这两方面的考量。
美学与实用性的平衡
景观桥梁的设计旨在兼顾美学表现和实际功能需求。
美学设计使桥梁成为城市的地标和文化符号,增添城市景观的魅力;而实用性设计则确保桥梁的结构稳固、通行流畅,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如何在设计中平衡美学与实用性,是景观桥梁设计的关键挑战之一。
美学设计元素
在景观桥梁的美学设计中,常涉及到桥梁的外形、材质、色彩等方面。
桥梁的外形设计应当符合城市整体风貌,体现创新和个性化;材质选择应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耐久性;色彩设计则可以通过灯光效果等手段增强夜间的视觉效果,提升桥梁的美感。
实用性设计考量
除了美学因素,景观桥梁的实用性设计同样至关重要。
在桥梁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通行车辆和行人的安全、便利性;在桥面宽度、坡度等方面的设计上,要保证桥梁的功能完善,满足日常交通需求。
景观桥梁设计既要具备美学价值,又要具备实用性,这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当综合考虑美学与实用性的需求,通过创新性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打造出既具有艺术感又具有实用功能的景观桥梁,为城市增添魅力,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景观桥梁设计中,美学与实用性的平衡是设计师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只有在二者兼顾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真正优秀的城市景观作品。
桥梁设计与环境协调的美学思考摘要:桥梁设计中体现与环境的协调和统一是体现设计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桥梁设计美学品质的重要参考。
本研究以美学作为出发点,展开桥梁设计与环境协调的深层次研讨,在分析美学视角下桥梁设计与环境协调的重要价值的基础上,提供了做好桥梁构造部分的设计,做好桥梁人工绿化工程的设计,做好桥梁环保功能的设计等措施,希望为在美学背景下实现桥梁设计与环境协调的目标提供可行性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美学;桥梁设计;环境协调;构造部分;绿化工程;环保功能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美学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增长,桥梁是交通体系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实现美学背景下的桥梁设计工作创新,更好地实现桥梁工程与环境的有机协调成为设计工作的突破口和方向。
现代桥梁设计人员应该有美学的底蕴和认知,要立足于桥梁设计,倡导设计中桥梁与环境的和谐与统一,使桥梁设计工作能够与社会、自然和环境协调起来,做到对美学思想、美学理念的深层次应用,真正体现美学背景下桥梁设计与环境协调的主导思想和目标,做到对桥梁设计工作艺术化、系统化、环保化的大力支持和保证。
1 美学视角下桥梁设计与环境协调的重要价值桥梁设计是建设桥梁的前期重要工作,在美学视角下桥梁设计实现与环境的统一和协调是必然的基础性要求。
特别在设计与艺术全面融合的今天,现代化的建设和生活更加强调对美学的应用,也更加注重与环境的协调。
因此,桥梁设计中讲求与环境的融合与统一,力主通过科学的设计创作桥梁工程的精品,在优化交通环境、美化交通工程的前提下,更为全面而彻底地服务于社会和发展,使桥梁更好地体现美学价值,做到对环境、安全、建设等各主要目标的保证,这是桥梁设计与环境协调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2 桥梁设计与环境协调的主要美学表现2.1 桥梁设计的统一与多样多样和统一是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是构建桥梁设计与环境协调合理关系的基本途径,在美学视域下,多样性中求统一是实现桥梁与环境协调的基础,一座桥中的各部分,或一组桥中的各座桥,宜是多样的才更加美观,但不应使各组成部分呈现出离散、混乱、毫无秩序以及没有互相呼应的状态,或呈现多元中心的局面。
美学视角下城市景观桥梁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桥梁的景观功能,使得城市景观桥梁的建设发展需求越来越大。
本文从桥梁美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景观桥梁的设计原则,从桥梁造型、桥梁色彩、桥梁灯光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城市景观桥梁的设计要点和方法。
关键词:景观桥梁;桥梁美学;造型设计1.引言随着现代城市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创新设计理念的不断推出,桥梁对于城市来讲不仅仅是城市连接、跨越障碍的单一建筑,更是可以作为城市的大型标志性建筑物。
在设计上不仅要满足基础的交通功能和工程科学,也要融合桥梁的周边环境和地区的文化背景等因素,创造更好的休闲观赏环境。
将技术、美学、文化等有机整合到城市桥梁当中,达到更高的视觉效果以及审美价值,使居民获得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
故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在美学视角下的城市景观桥梁设计。
2.城市景观桥梁的概念在现代城市视角来看,城市中的桥梁首先要担负起交通以及承载功能,而景观桥梁是在满足结构力学的实用基础上,桥梁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景观价值,充分融入当地的地理特色以及人文背景,必要时可以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使桥梁既可成为景观中的主体建筑也可以成为景观环境中的载体建筑,在承担着基础交通功能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桥梁。
能够给予当地居民以及游客更好的观感体验。
由此可以出,景观桥梁在此基础上形态上的体现来源于美学的设计,从桥梁自身和周边环境出发,具备象征性和观赏性。
因此与其他城市桥梁相比,城市景观桥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形式美,桥梁造型符合美学法则(二)协调美,形式功能与环境相整合(三)文化美,体现城市特色人文元素3.城市景观桥梁设计原则3.1实用性原则桥梁的实用性就是必须确保桥梁最基本的跨越、交通的功能,这是桥梁设计的初衷。
桥梁建设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工程,也是与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建筑。
可以优化或作为城市中的重要节点,提升居民以及游客的观感和体验。
因此,要将桥梁工程与桥梁美学紧密结合,在保证桥梁的基础交通功能和安全需要的前提下,打造桥梁景观。
桥梁美学课程设计一、前言作为桥梁工程师,我们通常关注桥梁的设计、建造、安全等方面。
但是,在日常的工作中,不少桥梁工程师对桥梁的美学价值缺乏了解和认识。
事实上,桥梁不仅是一项功能性的工程,在美学层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桥梁美学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桥梁美学的理解,并将桥梁的美学融入到桥梁设计中。
二、桥梁美学的概念桥梁美学是指桥梁设计、建造、使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美学价值和美学特征。
它包括桥梁的形象、色彩、纹理、曲线、音响、光感等方面。
而桥梁美学的评价标准又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性标准:桥梁在结构、用途、安全等方面的标准,例如承重能力、通行能力等。
2.艺术性标准:桥梁在美学设计方面的标准,例如桥梁的线条、造型、比例等。
3.历史性标准:桥梁在历史价值方面的标准,例如古建筑类桥梁在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价值。
三、桥梁美学课程设置为了将桥梁美学融入桥梁工程设计中,我们需要从教育入手,为工程师提供桥梁美学知识的培训。
下面是本人的一些想法:第一阶段:基础阶段在第一阶段,我们将介绍桥梁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定位,重点围绕桥梁美学的概念、标准、基本美学语言和表现形式等进行讲解。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1.桥梁美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桥梁美学的定位和意义3.桥梁美学标准的分类和评价方法4.桥梁美学与其他美学领域的关系第二阶段:设计阶段在第二阶段,我们将介绍桥梁美学在设计阶段所发挥的作用,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讲解。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1.桥梁美学在桥梁设计中的角色2.桥梁美学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3.桥梁美学在桥梁材料选择中的应用4.桥梁美学在桥梁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第三阶段:管理阶段在第三阶段,我们将介绍桥梁美学在管理阶段所发挥的作用,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1.桥梁美学在桥梁材料维护中的应用2.桥梁美学在桥梁养护中的应用3.桥梁美学在桥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4.桥梁美学在桥梁旅游中的应用四、结语作为桥梁工程师,我们的工作不仅要关注桥梁的结构和功能,还需要关注桥梁的美学价值。
设计中桥梁建筑美学的体现方式分析李伟摘要:如今,桥梁建筑已经不局限于用作交通建筑物,同时也是一种建筑艺术的体现,作为可用来欣赏的建筑艺术品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而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人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对桥梁建筑的设计观赏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对桥梁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考虑其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以及自身的美学性。
接下来,本文就以提高桥梁设计与环境协调的美学性为主要目的,对其设计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设计;桥梁建筑;美学;体现方式1桥梁美学的基本要素1.1设计的均衡稳定美这里强调的均衡,包括对称均衡和非对称均衡。
对称是美学的基本元素,物体的对称均衡性,符合人的生理要求与心理习惯,属于传统的美,这种美极易造成浪费和呆滞。
现代美学中的非对称结构,具有动态感强,不呆板,但需在力学和视觉上保持均衡,但很容易使人产生不安全感和不规则感。
所以设计师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对桥梁美学的影响。
1.2设计比例的协调美比例协调是指桥梁各部分的结构比例均衡和谐,包括总体或局部的规模、尺寸协调,但这个协调应首先满足其结构关系和力学原理,在稳定坚固的基础上的协调。
1.3设计韵律美韵律是起伏变化的统称,桥梁的韵律美是通过连续、渐变、起伏、交错的设计结构,来体现其观赏性,来获得韵味和情趣。
2桥梁设计中桥梁建筑美学的体现方式2.1桥梁功能与美观相结合在我国工程界中一直倡导桥梁建设要经济适用,保证安全,在尽可能的条件下保证桥梁美观,所以桥梁建筑在桥梁设计中的体现要与桥梁建设的功能相结合。
桥梁的主要功能是跨越交通建设中遇到的自然障碍,保证交通的通行,在进行交通桥梁设计时,桥梁结构应该具备稳定、连续以及跨越等能力,保证桥梁功能。
另外注意桥梁建设周围的环境,在桥梁设计中根据周围环境进行设计,保证桥梁的造型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2.2环境协调桥梁建设的施工地点是固定的,所以桥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与其他建筑等要构成一个整体景观。
基于结构化美学体系的道路桥梁设计3篇基于结构化美学体系的道路桥梁设计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建设也成为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道路和桥梁作为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联系和便利城市的作用。
而这些基础设施的设计与建造也是需要严格把关的。
如今,人们对建筑美学的追求已经不仅仅是追求数量和质量,更多地是在追求建筑本身的美感和逻辑性,这就要求道路和桥梁的设计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美学水平。
对于道路和桥梁的设计来说,结构化美学体系是一种重要的设计原则。
这种美学体系是指,建筑物的形式和结构应该合理、紧凑、协调,并且是为功能服务的。
而在道路和桥梁的设计当中,这种美学体系同样可以得到应用。
基于结构化美学体系的道路和桥梁设计,在原有的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加上了美观度和逻辑性的设计思想。
而一旦采用了结构化美学体系的设计模式,不仅仅是提高了改造和建设的品质,更进一步满足了建造项目与承包商之间的关系。
这种设计模式首先需要考虑到道路或桥梁的功能要求,因为这些交通设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交通问题。
但是,针对不同类型的交通问题,设计需要的功能也有所不同。
比如,城市道路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能容纳包括机动车辆、自行车、行人以及交通信号在内的所有元素。
而桥梁的设计,则需要考虑到桥梁的承重能力、桥面的结构和美观度等因素。
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提出不同的设计构想。
其次,基于结构化美学体系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物单元之间的关联性和协调性。
这些单元包括桥面、支座与墩台、道路雨水排放系统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追求每一个单元的美观和功能上的完美以及整个建筑结构的协调性。
而且还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精细化等细节方面,这些都是设计过程中不可小视的重要因素。
此外,基于结构化美学体系的设计还需要注意到整个建筑物的视觉效果。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风格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设施是否容易被察觉等视觉因素。
相对于简单的设计模式,这种基于结构化美学体系的设计模式能够表达出设计方案更加宏观和全面的示范效果。
现代桥梁设计美学考虑在现代社会,桥梁不仅仅是跨越障碍、连接两地的功能性建筑,更是城市景观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象征。
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日益提升,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考量愈发受到重视。
一座设计精美的桥梁,不仅能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还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桥梁设计美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能够增强桥梁的视觉吸引力,使其在众多建筑中脱颖而出。
在城市环境中,桥梁往往处于显眼的位置,如果设计缺乏美感,可能会破坏整个城市的景观风貌。
反之,一座造型优美的桥梁可以与周围的环境相互融合,甚至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提升城市的形象和魅力。
其次,良好的美学设计能够提高人们对桥梁的接受度和喜爱程度。
当人们面对一座美观舒适的桥梁时,会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更加愿意使用它。
这对于提高桥梁的交通功能和社会效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再者,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桥梁设计美学可以体现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
通过巧妙地运用当地的建筑风格、材料和文化元素,桥梁能够成为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那么,在现代桥梁设计中,有哪些美学因素需要考虑呢?形态与比例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桥梁的形态应该简洁流畅,线条优美。
比例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桥梁的视觉效果。
比如,梁桥的梁高与跨度之比、拱桥的拱高与跨度之比等,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计算和设计,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与和谐。
色彩与材质的选择也不容忽视。
合适的色彩可以使桥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或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桥梁的存在。
材质的质感和光泽度同样会影响桥梁的外观效果。
例如,使用钢材可以展现出现代感和力量感,而使用木材则能营造出自然温馨的氛围。
此外,桥梁的装饰与细节处理也能为其增添美感。
栏杆的造型、路灯的布置、桥身的雕刻等细节,都能够体现设计师的用心和品味,提升桥梁的整体艺术价值。
在实际的桥梁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
桥梁应与周边的自然景观、建筑风格相融合,不突兀、不冲突。
桥梁美学设计原则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1. 引言桥梁作为连接不同地域的重要交通设施,不仅具备功能性,还要具备一定的美学价值。
桥梁美学设计原则是指在设计和建设桥梁时,注重结构、比例、材料、色彩等方面的和谐统一,使桥梁不仅能满足交通流量需求,还能美化城市景观、凸显地域文化特色。
本文将介绍桥梁美学设计的原则,并以实际工程案例展示其运用情况。
2. 桥梁美学设计原则2.1 结构美学原则桥梁的结构美学原则注重桥梁的形态和视觉效果,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 比例协调:桥梁的长宽高比应符合正常的审美标准,不过分夸张或不协调。
同时,桥梁与周围环境的比例也要统一,避免突兀感。
- 2.1.2 曲线设计:桥梁的曲线能够增加桥梁的柔美感,人们在行进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桥梁的流线型美感。
- 2.1.3 对称平衡:桥梁的左右对称是美学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它能够增加桥梁的稳定感和均衡感。
2.2 材料美学原则桥梁的材料美学原则注重材料的质感、色彩、光泽度等方面: - 2.2.1 质感选择:桥梁常用的材料有钢、混凝土、石材等,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质感,应根据具体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 2.2.2 色彩搭配:桥梁的色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可以通过选用适当的色彩搭配来提升桥梁的美感。
- 2.2.3 光泽度控制:桥梁表面的光泽度要符合实际需要,既不应过于明亮,也不应过于暗淡。
2.3 地域文化融入原则桥梁的美学设计应融入当地的地域文化,体现地域特色: - 2.3.1 传统元素融入:桥梁设计可以融入当地的传统元素,如民族特色、传统建筑风格等,以展示地域文化。
- 2.3.2 时代元素结合:桥梁设计要结合现代时代要素,使设计更具时代感和创新性,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桥梁美学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3.1 葛洲坝长江大桥葛洲坝长江大桥是中国的一座大型斜拉桥,它在设计上充分注重结构美学原则。
桥面使用铁灰色混凝土,与长江水面的颜色比较相近,看上去相当和谐。
设计美学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原则与策略研究摘要:完善桥梁美学设计的工作就是桥梁工程事业发展的必要一环 , 本文对现有桥梁美学设计和工程案例进行大量调研分析和总结对比;其次基于上述调研成果结论,进行设计美学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和策略的初步探索的总结;并且通过参加2018届“中交公规院杯”世界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进行初步的理论实践。
关键词:桥梁工程;设计美学;应用原则;应用策略一、研究背景及价值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进入空前的发展期,尤其是在桥梁公路建设方面更是创下多项世界的记录,甚至于领跑于世界先进水平。
桥梁作为联系河谷两岸的重要节点,必然也是地域的重要标志性设施。
其工程的安全性、技术性与美学设计的结合工作就显尤为迫切。
在技术条件日渐成熟的同时,如何在满足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和技术需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桥梁美学设计的工作就是桥梁工程事业发展的必要一环。
如今,随着设计美学的多维度的高度发展,更多的美学设计经验和技术渠道可以应用到桥梁的美学设计工作中。
笔者对国内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桥梁工程案例进行了美学应用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见下表):除此之外,国内外桥梁领域对于桥梁美学设计的应用途径也存在一定差异:西方国家的美学应用在人文价值方面,美学的客体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积极意义,它使得桥梁美学设计实现了美学设计理念的理论化,技术化和可视化。
西方国家在桥梁美学倾向大致分为古典和现代两个方向。
古典方向比较突出的案例是英国的伦敦塔桥。
应用现代美学的桥梁工程案例更为丰富一些,如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
我国古代桥梁工程在美学设计注重与水文条件、结构设计紧密结合,比较突出的案例------赵州桥,赵州桥的设计在尊重结构技术与水文调节需求的基础上,利用传统的美学设计方法:比例,构建出一座集安全性、科学性和美学性的优美桥梁。
我国现代桥梁工程中大多也秉承了这种尊重环境和技术条件的设计理念,设计美学的方法和元素则一定程度上受西方桥梁美学设计的影响偏向现代和简洁的美学倾向。
桥梁美学赏析桥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不仅是交通运输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学的追求。
桥梁的美学赏析旨在探讨桥梁作为人类智慧和艺术的结晶,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伟大的建筑结构。
首先,桥梁作为人类技术的杰作,展示了人类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方面的高超能力。
无论是古代的石拱桥还是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桥,桥梁都展示了人们对于建筑材料和结构力学的深刻理解。
通过合理的力学设计和结构布局,桥梁得以稳定地横跨河流、峡谷或道路,实现人类之间的连接。
桥梁的美在于它们能够表现出坚固和稳定的特点,同时又不失优美、轻盈的姿态。
其次,桥梁也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
设计师们常常通过桥梁的造型、构造和装饰,展示出对于美学的追求和创造力。
桥梁的形式多样,有拱桥、梁桥、悬索桥等多种类型,每一种桥梁都有其独特的美感。
比如,古代的石拱桥常常采用对称的造型和精美的雕刻,展现了古人对于协调和秩序的追求;而现代的悬索桥则通过曲线和线条的流畅性,展示了现代建筑的创新和现代性。
桥梁的美学还体现在其功能与环境的融合中。
好的桥梁设计通常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相融合,使人们在欣赏桥梁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周围的美景和文化氛围。
一座桥梁所处的位置、横跨的河流或峡谷,都为它赋予了独特的景观价值。
桥梁所呈现的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使得人们不仅仅欣赏到桥梁本身的美,同时也能够享受到景观的美好。
此外,桥梁的美学还通过材料和颜色的运用得以体现。
不同的桥梁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和颜色会赋予其独特的外观特点。
比如,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桥常常呈现出灰色或白色的外观,给人一种简洁、大气的感觉;而古代的石拱桥则以灰、青、红等多种颜色的石料构建,展现出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桥梁美学在于能够将建筑材料和颜色的运用与形式美、结构美相融合,使人们在欣赏桥梁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不同材料和颜色所带来的视觉愉悦。
综上所述,桥梁美学赏析旨在探讨桥梁作为人类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从桥梁的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力、艺术表现形式、与环境的融合以及材料和颜色的运用等方面,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伟大的建筑结构。
桥梁建筑造型的美学设计探讨作者:高毅鑫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8年第15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桥梁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并且得到民众的广泛重视。
桥梁除使用功能外,人们越来越重视其外观美化效果,尤其是城市道路中,很多桥梁已成为经典景观的重要成员。
因此,桥梁美学观念在桥梁建筑中油然而生。
本文着重从桥梁造型的美学理论、美学设计原则以及与桥梁经济效益关系等方面阐述桥梁建筑的美学设计,希望能对其它待建桥梁设计有所参考。
关键词:桥梁建筑,美学设计1 引言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因此人们对桥梁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桥梁建筑的工程质量可靠安全,而且要求桥梁建筑的美学质量有所提升。
这使得桥梁美学这一学科日益兴起,其相应的理论体系也变得愈加完善。
桥梁建筑对于人们的贡献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交通运输的构造物,还作为一种空间艺术结构物出现,丰富人们的生活。
现代文化背景下,桥梁设计人员运用美学原则进行综合考虑,使桥梁具有线形优美的结构造型、合适的建造比例以及和周围环境相互协调的特征。
随着人们对文化品的品质要求的提升,桥梁美学的发展必然是桥梁建筑的一大趋势,并将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道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 桥梁建筑造型的美学理论在桥梁美学设计中,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设计人员都有不同的理论依据和创新方式,但是出发点却大同小异,都是将桥梁设计的工程技术和美学观点相结合,使得桥梁建筑在满足人们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更好的适应当地环境。
其中,桥梁美学大师唐寰澄曾多次提出桥梁美学最高的三个表现形式:(1)感性和理性的统一;(2)客观和主观的统一即人与自然的协同一致;(3)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即桥梁结构造型和功能的统一。
这些观点无疑提出了关于桥梁建筑结构的基本要求:在桥梁建筑结构的形式上保持多样性,在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协调上保持一致性,在满足桥梁建筑结构功能的前提下使得桥梁结构造型具有对称美或是韵律美。
桥梁美学的设计与研究一座著名桥梁,往往以其雄伟壮丽或精巧隽秀而显示出人的创造力,以其先进的技术和精湛的工艺反映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以其磅礴气势和雄健深厚标志着时代的精神,因此成为人们鉴赏和赞颂的艺术杰作,并得以广为传颂而扬名于世,千秋不衰。
桥梁美如同其它人工结构物的建筑美一样,兼容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作为人工构造物,它体现着设计与建造者的结构构思、施工工艺、审美意识,以及对于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执着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艺术美的特点。
建筑主要属于视觉感觉的艺术,因而桥梁的形象和外观更多的是以自然美中相对独立的形式美作为审美的主要对象。
桥梁的形式美,就是适当地处理空间、外形、线条、色彩、质感、光影等形式问题。
同时,还要讲究用什么形式去表现功能、技术、经济等问题,以达到形式简洁、美观,功能明确、可靠。
要善于利用一些形式美的特点,比如曲线线形是波动的,柔和的;波形线(反向曲线)线形优美舒畅;平行线是连续的、流畅的;放射线形是开朗的、舒展的;方形是安定的、刚直的。
桥梁形式处理得当,便会巧夺天工设计和建造出诸如长虹卧波的梁桥,高耸入云的悬挂、斜拉桥,玉带飞天的拱桥,为江河添彩,为山川增辉,给人以美的享受。
2.设计原则2.1 总原则桥梁的美,要在设计中体现出来。
首先在总体布置惊工上把关,其次考虑所选桥型与周围景观协调,第三才是结构的局部美化,原则是简洁明朗。
2.2 从大处着眼,使桥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桥梁美的核心就是协调、融合自然。
要想获得优秀作品,应从实际出发,量体裁体,灵活、准确地运用造型法则,精心构思、精心设计。
1)美化设计美化设计是桥梁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所需有关资料也应当在勘察、测量阶段一并取得。
首先取得较大范围的桥位环境所处的地形图,如平原地形、山区地形、丘陵地形,乡镇、集镇或有较大建筑物的城市以及地貌景色等。
其次,了解人们对美的要求,调查欣赏者可能的立足点位置等。
城镇市区的桥梁,应注重近距离的视觉效果,因为城镇市区建筑密集,欣赏者只能在桥梁附近观看,尤其人行天桥更是如此。
桥梁美学设计方法探讨
张杰;孙建光
【期刊名称】《公路交通技术》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桥梁美学是建筑类艺术的一部分.对桥梁美学设计手段进行探讨,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以期能对今后桥梁景观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总页数】4页(P150-153)
【作者】张杰;孙建光
【作者单位】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400067;中交一公司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22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2.5
【相关文献】
1.桥梁与环境相互协调的重要性以及桥梁美学设计的要点 [J], 彭宜强
2.桥梁美学设计的现状和发展 [J], 俞志国
3.道路桥梁施工美学设计和经济性探讨 [J], 吴榕芝
4.关于桥梁美学设计的认识与探究 [J], 李力
5.桥梁建筑美学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内涵——以南昌市桥梁为例 [J], 许涵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桥梁美学设计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18-11-15T20:28:29.0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作者:占锋杨培森罗照鑫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城市化发展,美观性在桥梁设计中也越来越重要。
西华大学四川省成都市 61003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城市化发展,美观性在桥梁设计中也越来越重要。
分析了桥梁的功能特点和美学特点,说明了桥梁形式美学与技艺美学的综合。
总结了我国桥梁美学设计的现状与问题,并开展了原因分析,从而总结出在现有阶段开展桥梁美学设计的方法及其前景。
最后通过城市独塔斜拉桥的设计,阐明了如何应用美学要素开展桥梁的设计应用。
相关结论可供其他桥梁美学设计方案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桥梁设计;美学;优化设计
人类的自然观和发展观在持续不断的进步,从目前桥梁建筑领域来看,其中的美学理念也越来越明显。
人们除了关注桥梁的实际应用之外,对桥梁的美学设计、文化内涵的引入以及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也越来越重视。
在过去,我们只关注桥梁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完全忽视桥梁的审美功能,或者为了外部美学和新颖性而花费大量资金,所有这些行为都应该被理性地拒绝。
近年来,桥梁优化设计理论的快速发展无疑是技术方面的突破。
如何创造新的桥梁形式,使结构更合理,形状更加丰富多彩;如何减轻结构重量,提高横跨能力,桥梁更美观;如何安排结构材料的分布和状态参数的比例,以达到目标的最佳性能是优化设计的研究范畴。
如果我们能够建立桥梁美学的评价标准并量化它,我们就可以直接用优化方法来对桥梁进行美学设计。
一、桥梁的美学特性
(一)桥梁的功能特点
桥梁的美学从诸多方面进行体现,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观性,还有技艺上的美学价值。
(1)形式美学特点。
桥梁的形式美学与其他工艺美学特征相同,都是通过色彩、纹理、光泽等变化形成美学要素和符号,例如通过建造材料的粉饰形成美学要素、通过结构外形形成美学要点,或者通过光照特性等。
(2)技艺美学特点。
桥梁是承载荷载的结构形式,力学特点及受力传力形式共同构成了桥梁的技艺美学,这方面结构传力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美学优异性,如果桥梁设计外形很独特但是不符合力学特点则达不到美学的标准。
二、桥梁美学中的基本要素分析
(1)同异性
桥梁的美学设计首先要注意的是其与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整体布局要符合“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理念,整体结构要符合桥梁审美的多元化。
桥体结构的设计要和所在环境遥相呼应,桥的其他各个结构也要整齐统一,不可出现突兀的设计,桥墩、灯柱、栏杆的设计要也与整体风格呼应。
(2)形态美
桥梁的形态美主要体现在其外形的整体平衡,具有完整的空间形态。
其中的各个影响因素包含对称性、协调性和韵律性等等。
1)对称性:主要包括平移对称性、体量对称性、镜面对称性和旋转对称性等等,桥梁的对称与否给人的整体视觉就有很大区别,对称完整与否造成的视觉效果各不相同。
2)比例性:主要是包含桥梁整体与其他各部分的三维关系、桥梁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关系等等,科学的空间三维比例会营造整体的和谐感,能增强美感。
3)韵律性;一般来说韵律是属于声音范畴的名词,但是桥梁的韵律性是桥梁美学的最高标准。
桥梁的设计如果像音乐一样给人丰富、动人的感受,就达到了桥梁美学设计的至高境界。
4)协调性:通过上面几点的运用,桥梁基本上实现了自身以及与环境的协调统一,这也是美学设计最基本的要求。
三、桥梁美学设计方法
根据桥梁的功能特点和美学特点,其设计方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选择优异的结构形式,采用仿生理念进行结构形式的创新,桥型的选择应该力求安全稳重和坚固轻盈,即以受力安全为主体同时考虑美学设计,这种设计方法要求桥梁的基本外形与结构受力和传力特点吻合,不能有明显的力流断层和转折,体现受力的流畅性与平稳性。
(2)进行美学要素重构,目前美学思想中的形态、比例、色泽和纹理等思路也在不断地应用于桥梁的美观设计中,例如斜拉桥和悬索桥的索塔就是考虑纹理问题采用清水混凝土或者其他美观性外部粉饰形成景观效果,桥梁的景观照明就是根据色泽配合形成整体设计。
(3)体现人文历史特点,根据桥梁建设所处的文化与历史背景,应该在桥梁关键构件的设计中融入相关元素,例如桥塔的设计或者主梁形状的设计等,引入历史文化因素。
(4)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桥梁的设计应该与周边环境进行很好的融合,使得桥梁结构与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例如武汉长江大桥与龟山和蛇山的呼应,澳大利亚悉尼大桥和悉尼歌剧院的呼应,布鲁克林大桥与曼哈顿的呼应等。
(5)注重灯光设计元素的应用,许多桥梁的美主要表现在夜晚环境中很重要,因此灯光设计对于美学体现非常重要,通过设置不同的灯光路线和色彩,使桥梁结构彰显生命力和活力。
此外,仿生学的概念是桥梁美学设计的重要方法。
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结构的形状,使设计对象具有类似或者相同的特征,仿生学的理念能帮助设计师创新设计思维,能让设计师整合新的概念和工程设计方法,仿生学设计目前有不同程度的分类方法,分别为宏观仿生和微观仿生两个方面。
宏观仿生是针对生物的外部形状、结构和纹理的研究和设计。
它还包括生物行为、运动和外部形象的研究和设计。
主要内容包括形态仿生、图像仿生学和力仿生等。
微仿生是对微观系统的研究,如结构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
研究内部系统的反应机制和信息传递方式,然后进行设计研究。
主要内容包括功能的仿生、材料的仿生和神经的仿生。
所有这些都可以用于桥梁设计中的参考。
四、结语
经过长期的桥梁美学发展,从一开始就纯粹追求建筑结构或建筑外观,到现阶段的多层次、多维设计学科,所以在桥梁设计过程中也需要设计师来掌握大量各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设计工作中将美学原则发挥最佳效果。
此外,在进行桥梁设计时,必须对新桥梁施
工材料、桥梁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和掌握,保证桥梁设计工作能够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刘海洋.桥梁美学在生态区桥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7(32).
[2]宋润生.桥梁设计中桥梁建筑美学的体现方式分析[J].四川水泥,2017(7):106-106.
[3]吴榕芝.道路桥梁施工美学设计和经济性探讨[J].交通世界,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