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西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7.13•【字号】定政办发〔2020〕101号•【施行日期】2020.08.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西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定西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已经6月29日市政府第9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7月13日定西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健全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移交、管理机制,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幼儿就近接受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推动全市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是指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住宅小区或进行旧城改造(包括棚户区改造、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时应配套建设的幼儿园(以下简称配套幼儿园)。
第三条配套幼儿园建设、移交、管理坚持“政府划拨土地、企业配建移交、公办普惠为主”的原则。
政府无偿划拨配套幼儿园建设用地。
开发建设单位按要求建成配套幼儿园并无偿移交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第四条县区政府是配套幼儿园建设、移交、管理的主体。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市区中心城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移交、管理工作由安定区政府负责,市级相关部门协调配合。
第五条建立健全发展改革、自然资源、住建、教育等部门联动管理机制,做好配套幼儿园规划、土地出让、园舍设计建设、验收、移交、办园等环节的监督管理。
规划、建设等相关审查、验收环节要将教育部门列为成员单位。
第六条配套幼儿园属于公共教育资源,未经当地政府批准,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拆改或闲置,严禁以出租、出售、转让、抵押等方式改变用途。
小区配套幼儿园的管理规定_小区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制度----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小区配套幼儿园的管理规定一、总则(一)为建立健全我市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保障机制,理顺配套幼儿园管理体制,合理有效使用学前教育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浙江省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浙教学前〔2016〕82号)、《衢州市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与管理实施意见》(衢政办发〔2011〕183号)文件,以及教育部、省、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的精神,并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二)配套幼儿园建设纳入教育设施布点规划,市规划、教育、发改、国土、住建等部门,要根据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市域总体规划、城镇发展、人口增长和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编制我市学前教育设施布点专项规划。
布点规划编制应根据规划标准和区域居住人口测算的生源数量,规划预留出学前教育用地;住宅小区独立配建的,应按照不少于12生/百户住宅的标准(人口集聚的地区可适当提高“百户指标”)落实建设用地,配套建设幼儿园。
市规划局组织编制或者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时要落实学前教育设施布点专项规划的相关内容。
配套幼儿园建设根据城乡开发进度同步推进,建设形式可单独进行或结合小区开发由土地受让方配套建设。
江山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规模标准百户指标户数(户)班级数(班)用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备注合计生均合计生均12生750--150********.86224212.4630人/班1501--22509465517.24318711.802251--300012601016.69404211.233001--375015751016.69505311.23注:以上指标根据浙江省建设厅发布的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建设发〔2007〕293号)核定。
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的管理,保障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小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项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确保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设施完善、师资优良、教育质量高,为小区居民提供优质学前教育服务。
二、规划与建设第四条小区配套幼儿园应纳入小区整体规划,其选址、规模、设施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五条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应严格按照规划审批,确保建设质量,确保幼儿园在投入使用前符合国家标准。
第六条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资金应专款专用,确保幼儿园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管理职责第七条小区配套幼儿园的管理由小区物业管理部门负责,其主要职责包括:(一)负责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幼儿园的正常运营;(二)负责幼儿园的卫生、安全、消防等工作,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三)负责幼儿园的招生、收费、退费等工作,确保幼儿教育的公平、公正;(四)负责幼儿园与小区居民的沟通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第八条小区配套幼儿园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一)财务管理制度;(二)人员管理制度;(三)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四)卫生保健制度;(五)安全管理制度。
四、师资队伍建设第九条小区配套幼儿园应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确保幼儿教育质量。
第十条幼儿园应严格执行教师招聘、培训、考核、晋升等制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第十一条幼儿园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五、教育质量保障第十二条小区配套幼儿园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
第十三条幼儿园应定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十四条幼儿园应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情况。
六、监督与考核第十五条小区配套幼儿园应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小区居民、社会各界的监督。
普惠背景下我国小区配套幼儿园的政策定位与文本分析——以ROST数据挖掘系统为基础孙琬琰,邱恬,付小鑫,宁瑶瑶,黄榕华,李琳(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200062)摘要:建设普惠性小区配套幼儿园是拓展学前教育资源的重要举措。
针对各级政府颁布的52份相关文件,根据政府治理配套园的主要环节,将政策文本划分为“规划”“建设”“移交”“办园”“保障机制”维度,并利用ROST数据挖掘系统对文本进行分析,归纳出小区配套园治理的现实困境和解决措施,并以社会语义网络图和措施表格阐释。
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健全配套政策,明晰规定标准;精细管理机制,加强监督惩处;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金分配。
关键词:小区配套幼儿园;政策文本;ROST挖掘系统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70X(2021)03-0096-10PDF获取:/ch/index.aspx doi:10.11995/j.issn.2095-770X.2021.03.013The Policy Orientation and Text Analysis of Chinese Residential District’sKindergartens under Inclusive Background—Based on ROST Data Mining SystemSUN Wan-yan,QIU Tian,FU Xiao-xin,NING Yao-yao,HUANG Rong-hua,LI Li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062,China)Abstract:Building inclusive district’s Kindergarte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expand preschool education resources.Taking 52policy texts of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s as research object,we classify the policy textsinto five dimensions including“planning”,“construction”,“transfer”,“running”and“guarantee mechanism”according to key links of supporting kindergartens by government. Through the ROST data mining system,we analyze the policy texts,summarize the plight and solutions of district kindergarten manage⁃ment and illustrate them by social semantic network and measure form.Related political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including establish⁃ment and specification of related policies,refinement of regulation system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strengtheningsupervision and punishment,increasing in fiscal investment and optimization in fund allocation.Key words:residential district’s kindergarten;policy texts;ROST data mining system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目前学前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普惠性资源不足。
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幼儿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9.01.30•【字号】•【施行日期】2019.0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幼儿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教育局、财政局,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现将《幼儿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各市、县(市、区)要成立工作专班,细化实施方案,建立任务台账,按时完成任务。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雄安新区要将本地实施方案和工作专班名单,于2月20日前报我厅基础教育处,将电子版发送至****************附件:1、幼儿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工作专班名单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财政厅2019年1月30日附件1幼儿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按照全省“双创双服”活动总体部署,为实施幼儿园建设工程,扩大全省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满足适龄幼儿入园需求,特制定2019年幼儿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贯彻落实《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不断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着力解决幼儿园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问题。
二、年度目标2019年,全省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00所。
各市要按照建设任务分解的数量(见附表),组织实施幼儿园建设工程项目,并根据本市实际增加建设数量。
三、重点任务和分工(一)重点任务1、合理布局科学规划。
各市、县(市、区)要与本地城乡总体规划相衔接,以县为单位制定2019—2022年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合理确定幼儿园发展数量和区域布局,切实做到“一县一方案”。
2、加快乡村幼儿园建设。
按照“一乡一公办(中心园)”“一村一园(点)”的原则,在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的乡村,集中新建、改扩建一批安全适用、办园规范的农村幼儿园。
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使用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规范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使用管理,保障幼儿园的正常运营,促进小区幼儿教育的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幼儿园管理机构1.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管理机构由小区业主委员会组织成立。
管理机构应根据幼儿园的规模和需要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负责幼儿园日常管理、运营和安全监管等工作。
2.幼儿园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1)制定幼儿园使用管理规定,并向业主公开;(2)组织招聘合格的园长、教师和保育人员,加强幼儿园的教育质量管理;(3)建立健全幼儿园的运营机制,包括幼儿报名、收费、日程安排、课程设置等;(4)定期组织家长会议,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幼儿园的工作情况和方案;(5)负责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包括消防、防盗、防溺水等措施的落实;(6)建立幼儿园的档案管理制度,包括幼儿档案、教师档案、教育资料等。
三、幼儿园的使用与管理1.幼儿园的使用范围仅限于本小区业主及其子女。
其他非本小区业主的幼儿需通过特殊审批方可入园。
2.幼儿园的使用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点至12点,下午2点至6点。
3.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应经过小区业主委员会审批并公示,收费用途应明确,并接受业主监督。
4.幼儿园在招聘教师时应有正规的招聘程序,并对教师进行严格的考核和培训,确保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
5.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教育要求,教学活动应安排合理,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6.幼儿园应建立健全幼儿健康管理制度,包括健康检查、疫苗接种、疾病防控等,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7.幼儿园应建立家长反馈机制,定期与家长开展交流和沟通,解决家长关注的问题。
四、幼儿园的安全管理1.幼儿园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
2.幼儿园应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包括火灾、地震、逃生等应急预案,提高幼儿和教师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3.幼儿园应配置相应的防护设施,包括防盗门、防火墙、防跌倒设施等,确保幼儿的安全。
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廊坊市中心城区新建住宅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廊坊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9.02•【字号】廊政字〔2017〕28号•【施行日期】2017.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廊坊市中心城区新建住宅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廊政字〔2017〕2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廊坊市中心城区新建住宅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廊坊市人民政府2017年9月2日廊坊市中心城区新建住宅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廊坊市中心城区新建住宅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以下简称教育设施)建设管理,保障教育设施规划建设与市中心城区社会发展、人口增长相适应,促进市中心城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共河北省委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河北省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建设导则》、《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等有关政策文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廊坊市中心城区(包含主城区、廊坊开发区、万庄及九州组团)新建住宅区(包含棚户区改造项目)配套教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市城乡规划部门会同市教育、国土资源等部门负责编制到2030年的市中心城区教育设施专项规划,依法批准后实施。
市教育部门要积极与市城乡规划、市国土资源部门对接,统筹推进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实施,按照市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好教育设施建设、管理工作。
第四条根据市中心城区适龄人口与居住人口比例,确定住宅区配套教育设施的设置规模。
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促进城镇住宅小区的发展,满足居民对幼儿教育的需求,提高城市幼儿园的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的规划要求,具有合法的用地手续和教育资质。
第三条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由居住小区的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或有关企事业单位负责。
他们应当按照规划要求,在建设小区内设立幼儿园场地,配备相应的教育设施和器材。
第四条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管理应当严格按照幼儿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
幼儿园应当成立工作机构,配备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每个班级应当配备足够数量的教师,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五条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应当注重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
教育内容丰富多样,符合幼儿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特点。
第六条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应当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定期举办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和幼儿的学习情况,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第七条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确保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
教师应当进行定期培训,提高自身教育能力和专业素养。
第八条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应当加强与相邻幼儿园的交流合作,开展联合教育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育质量。
第九条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管理和教育工作,应当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有关部门应当定期对幼儿园进行考核评估,保障幼儿园的正常运作和教育质量。
第十条违反本办法,建设、管理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不符合要求的,由教育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以罚款,并可能吊销幼儿园的教育资质。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是满足居民对幼儿教育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城镇小区的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确保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和管理达到规范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促进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在上述基本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以下内容。
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加强我省城镇居住区幼儿园配套建设,进一步扩大公益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有效解决城镇“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幼儿园建设标准》(建标175-2016)、《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2016)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是指城市、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进行旧城改造或新建住宅小区所应配套建设的幼儿园(以下简称“配套幼儿园”)。
第二章基本原则第三条公益普惠。
坚持公益普惠学前教育发展方向,配套幼儿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
第四条合理布局。
足额依标配建与小区服务人口、服务半径相适应的配套幼儿园,满足适龄儿童就近接受学前教育需求。
第五条同步推进。
确保配套幼儿园与首期建设的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第六条联动管理。
各级发展改革、财政、教育、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机构编制、民政等相关部门联动管理,协同分工,共同推进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工作。
第三章科学规划第七条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综合考虑老城区(棚户区)改造、新城开发和居住区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撤村建居等因素,科学编制幼儿园布局规划,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
幼儿园布局规划应按照每千人45名学前教育儿童、每班平均30人测算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数量和规模,保证幼儿园的规模、数量与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相适应。
第八条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将经批准的幼儿园布局规划确定的学前教育设施及相关配套要求纳入详细规划。
对于幼儿园数量和规模普遍不足的老城区,以及未达到服务人口3000人的零星开发地块,县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根据幼儿园布局规划测算的配套幼儿园数量和规模,在合理服务半径范围内,结合近期开发建设时序,统筹规划确定幼儿园配建要求,也可在具备单独供地条件时,由开发建设单位根据幼儿园生均建设成本,依法与县级人民政府或政府明确的部门签订配套幼儿园代建协议,由当地政府统筹配建幼儿园保障学位需求。
中心城区住宅小区配套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中心城区住宅小区配套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中心城区住宅小区配套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居民子女的教育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心城区指的是城市规划中核心地段的范围,包括市区内人口密集的区域。
第三条中心城区住宅小区应当依法建设配套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满足居民子女教育需求。
第四条配套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应当贯彻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注重教育公益性。
第二章建设要求第五条中心城区住宅小区应当在规划设计阶段就预留教育用地,并确保适当的建设规模和用地面积,以满足居民子女的教育需求。
第六条配套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教育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和装修,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教育环境。
第七条配套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应当配置充足的教育资源,包括教育人员、教学设备和教材,确保教育质量。
第八条配套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应当配备足够的学位,以保证居民子女的入学机会。
第九条配套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应当注重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交流活动,促进居民与教育机构之间的紧密联系。
第十条配套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应当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三章管理机制第十一条中心城区住宅小区配套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应当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该机构由城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设立。
第十二条专门机构应当负责配套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规划、建设、装修、人员招聘、教学管理等工作。
第十三条专门机构应当定期组织评估配套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并对不达标的进行整改。
第十四条专门机构应当建立配套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教师队伍的考核和奖惩管理。
第十五条专门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配套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处理居民的投诉和举报。
第十六条专门机构应当组织开展中心城区住宅小区配套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居民对教育的理解和认同。
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18〕39号)精神,建立健全我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机制,拓宽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途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幼儿园建设标准》(建标175)等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以下简称配套幼儿园)是指城镇进行旧城改造、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的幼儿园,包括商品住宅小区开发和政府投资建设保障性住房(含安置房)中按规划要求配套建设的幼儿园。
第三条城市、旗县人民政府应统筹考虑城乡一体化发展、两孩政策实施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政策等实际,由同级教育部门按照城市、旗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科学编制学前教育专项布局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规划主要内容要纳入所在城市、镇详细规划。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要强化责任,统筹自然资源、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教育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验收和移交工作,确保配套幼儿园与新建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第五条城市、旗县自然资源部门应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在城市、镇详细规划中明确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规模、用地面积等。
同时根据城市、镇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依法审查住宅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中配套幼儿园的规划位置、用地规模、建筑规模以及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对于不符合城市、镇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的,不予审查通过。
第六条城市、旗县人民政府应组织自然资源等部门做好区域统筹,合理规划幼儿园配建项目,发展改革部门按程序及时办理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
每5000人口或1500套住宅须设置1所6班及以上规模的标准化配套幼儿园。
对规模不足5000人口或1500套住宅的居住街坊或零星住宅区域,城市、旗县人民政府应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合理布局配建幼儿园。
石家庄市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2024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石家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11.30•【字号】•【施行日期】2024.12.31•【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城乡规划正文石家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石家庄市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已经2024年10月29日石家庄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24年11月28日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现予以公布,自2024年12月31日起施行。
石家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11月30日石家庄市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2014年8月28日石家庄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年11月28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2024年10月29日石家庄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2024年11月28日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管理第三章用地保障第四章建设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保障教育设施规划建设与社会发展、人口变化相适应,促进全市教育事业优先、均衡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教育设施的规划、建设及其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教育设施,是指用于举办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专门学校的场地、建筑物、构筑物及附属配套设施。
第三条教育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应当遵循政府主导、科学规划、统筹建设、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筹安排教育设施的基本建设用地和建设资金,协调解决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河北省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9〕41号)、《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河北省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冀政办字〔2019〕30号)精神,建立健全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机制,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幼儿就近接受普惠、良好的学前教育,根据有关法规、标准和相关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是指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老城区改造、新城开发、居住区建设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项目建设时,按照相关规划和标准要求,应当配套建设的幼儿园(以下简称“配套幼儿园”)。
第三条发展改革、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教育、行政审批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做好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相关工作,确保配套幼儿园与首期建设的居住小区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第四条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等部门,依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幼儿园建设标准,结合城镇发展、人口增长和学前教育发展实际,科学编制学前教育布局规划。
第五条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和地方配建标准,统筹规划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将配套幼儿园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当结合学前教育布局规划,明确配套幼儿园的位置、规模等管控要求。
第六条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或行政审批部门在发布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时,应当在规划条件中明确配套幼儿园管控要求和配套幼儿园建设、移交等内容,并作为土地使用条件予以公布。
第七条土地成交后,教育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指定的部门应当依据职责分工与土地使用权竞得人按土地出让合同相关约定签订配套幼儿园建设协议,明确建设标准、开(竣)工期限、交付标准、移交使用、违约责任等内容,其中独立用地的配套幼儿园应当在首期开发建设并同步实施。
关于印发《河北省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局)、教育局、发展改革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行政审批局,雄安新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改革发展局、公共服务局:现将《河北省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自然资源厅2019年6月27日河北省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9〕41号)、《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河北省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冀政办字〔2019〕30号)精神,建立健全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机制,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幼儿就近接受普惠、良好的学前教育,根据有关法规、标准和相关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是指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老城区改造、新城开发、居住区建设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项目建设时,按照相关规划和标准要求,应当配套建设的幼儿园(以下简称“配套幼儿园”)。
第三条发展改革、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教育、行政审批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做好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相关工作,确保配套幼儿园与首期建设的居住小区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第四条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等部门,依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幼儿园建设标准,结合城镇发展、人口增长和学前教育发展实际,科学编制学前教育布局规划。
第五条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和地方配建标准,统筹规划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将配套幼儿园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当结合学前教育布局规划,明确配套幼儿园的位置、规模等管控要求。
第六条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或行政审批部门在发布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时,应当在规划条件中明确配套幼儿园管控要求和配套幼儿园建设、移交等内容,并作为土地使用条件予以公布。
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18)39号),建立健全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使用管理机制,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幼儿就近接受普惠、良好的学前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幼儿园建设标准》(建标175)等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以下简称“配套幼儿园”)是指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旧城改造、新城开发和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的幼儿园,包括商品住宅小区、公租房、安置房和易地扶贫搬迁等住房建设中按照规划要求应配建的幼儿园。
第二章规划与布局第三条充分考虑人口变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以县(区)为单位科学制定幼儿园建设布局专项规划,在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居住区建设时,将配套建设幼儿园纳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并按照标准和规范予以建设。
城镇居住小区人口规模达到5000人以上(或超过1500套住宅)的独立区域或由支路及以上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的达到5000人以上人口规模或住宅数的联合区域,应配套建设1所6班及以上规模的标准化配套幼儿园。
对规模不足5000人或1500套住宅的居住街坊或零星住宅区域,地(市)、县(区)人民政府应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合理布局配建幼儿园。
纳入幼儿园建设布局专项规划但没有达到配套建设标准要求的,采取单独选址建设、改建、扩建等方式配置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幼儿园,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解决幼儿园用地和建设问题。
第三章管理部门及职责第四条按照“谁开发建设、谁完善配套”的原则,开发建设单位是配套幼儿园建设的责任主体。
各地发展改革、教育、民政、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实施联审联管机制,共同做好配套幼儿园立项、规划、用地、设计、建设、验收、移交、办园等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配套幼儿园与首期建设的居住小区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合理引导社会舆论和群众预期,营造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㊂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冀政办字 2019 30号2019年3月14日各市(含定州㊁辛集市)人民政府,各县(市㊁区)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河北省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㊂河北省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为规范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 2019 3号)和‘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冀发 2019 2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㊂一㊁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㊁全省教育大会部署,按照 政府主导㊁部门联动㊁属地负责㊁分类施策㊁长效治理 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履行政府责任,依法落实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定,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聚焦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㊁建设㊁移交㊁办园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水平,有效增加城镇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切实办好新时代学前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㊂二㊁工作任务(一)确保依标规划到位㊂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 B50180)和‘河北省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建设导则“(冀建规 2015 22号),老城区(棚户区)改造㊁新城开发和居住区建设㊁易地扶贫搬迁应将配套建设幼儿园纳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明确建设内容和规划条件㊂(牵头单位:各市(含定州㊁辛集市,下同)㊁县政府,省自然资源厅,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对于没有规划配套幼儿园,但已达到配建规模标准且已建成的城镇小区,市㊁县(市㊁区)政府要通过补建㊁改建或就近新建㊁置换㊁购置等方式予以解决㊂教育部门负责提出已建成城镇小区需要配套幼儿园学位数量㊁建设规模需求;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对需要补建㊁改建㊁新建的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项目,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按程序和相关规定及时办理规划手续㊁划拨建设用地㊂(牵头单位:各市㊁县政府,省教育厅㊁省自然资源厅,责任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㊁省发展改革委㊁省财政厅)对于没有规划配套幼儿园,但已达到配建规模标准且正在建设(含已批复尚未开工)的城镇小区,市㊁县(市㊁区)政府要抓紧查找问题原因,制定补救措施,从规划㊁土地㊁建设等方面着手,明确责任主体,责令限期整改,按规划设计标准落实配建幼儿园㊂(牵头单位:各市㊁县政府,省自然资源厅,责任单位:省教育厅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㊁省发展改革委㊁省财政厅)对于已规划配套幼儿园,但规划不足的城镇小区,市㊁县(市㊁区)政府要通过依法调整规划㊁扩增配建幼儿园规模予以解决㊂对于规模未达到配建幼儿园标准的城镇小区,市㊁县(市㊁区)政府要在周边区域统筹安排,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㊂(牵头单位:各市㊁县政府,省自然资源厅,责任单位:省教育厅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㊁省发展改革委㊁省财政厅) (二)确保园舍建设到位㊂严格按照批准的城镇小区规划条件㊁建设手续及相关建设标准和规范进行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㊂对于有幼儿园完整配建规划但未按规划要求开工建设,或未列为首期建设项目的,市㊁县(市㊁区)政府要约谈开发企业,责成其限期按标准完成配套幼儿园建设;对于缩减少建的,通过改扩建㊁补建等方式予以解决;对于在幼儿园建设用地上进行其他项目建设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置;对于已建成尚未竣工验收或在建城镇小区,在摸底排查过程中发现配套幼儿园存在缓建㊁缩建㊁停建㊁不建和建而不交等问题的,在整改到位前,相关部门不予办理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备案㊂对于违反规划要求和建设条件且不按时落实整改要求的开发企业,要将其记入不良信用记录,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㊂(牵头单位:各市㊁县政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㊁省自然资源厅,责任单位:省教育厅㊁省发展改革委)(三)确保如期移交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已经建成的,应依据有关法规㊁政策规定或合同约定移交辖区政府,未移交的由市㊁县(市㊁区)政府责成开发企业限期移交㊂对于开发企业已将配套幼儿园违规出租㊁出售的,市㊁县(市㊁区)政府要责成开发企业限期收回;对于闲置不用的,或已办成民办园但尚未移交的,要限期办理移交手续;对于已挪作他用或部分挪作他用的,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收回㊂有关部门要按规定对移交的幼儿园办理土地㊁园舍移交及资产登记手续㊂(牵头单位:各市㊁县政府,责任单位:省教育厅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㊁省自然资源厅) (四)确保规范使用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后,由市㊁县(市㊁区)政府统筹安排,优先举办为公办园,条件不具备的,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㊂办成公办园的,市㊁县(市㊁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教育部‘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教师 2013 1号)配备教职工,切实落实省定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按程序做好涉及的机构编制㊁配齐补足教师㊁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等方面的工作;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的,要做好对相关机构资质㊁管理能力㊁卫生安全及保教质量等方面的审核,明确补助标准,加强对普惠实效及质量方面的动态监管㊂对于没有取得办园许可和没有进行法人登记的普惠性民办园,按相关规定及时办理办园许可证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㊂(牵头单位:各市㊁县政府,责任单位:省教育厅㊁省委编办㊁省财政厅㊁省民政厅)三㊁工作措施(一)摸底排查㊂以县(市㊁区)为单位,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针对规划㊁建设㊁移交㊁使用不到位等问题,分别列出清单㊁建立台账㊂各市于2019年4月底前完成该项工作,并向省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提交摸底排查情况报告㊂(牵头单位:各市㊁县政府,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㊁省教育厅)(二)全面整改㊂各县(市㊁区)要按照 一事一议 一园一案 的原则,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逐一进行整改,实行销号管理㊂对于已经建成㊁需要办理移交手续的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原则上于2019年6月底前完成;对于需要回收㊁置换㊁购置的,原则上于2019年9月底前完成;对于需要补建㊁改建㊁新建的,原则上于2019年12月底前完成相关建设规划,2020年12月底前完成项目竣工验收㊂各市要按时将各阶段工作进展情况报省治理工作领导小组㊂(牵头单位:各市㊁县政府,责任单位:省教育厅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㊁省发展改革委㊁省民政厅㊁省自然资源厅㊁省委编办㊁省财政厅)(三)监督评估㊂省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市㊁县(市㊁区)自查㊁摸排㊁整改等环节加强督导㊁监督和评估,定期通报各地进展情况,并针对关键环节适时组织抽查,对落实不力㊁未按照要求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市㊁县(市㊁区)进行约谈㊁通报㊂(牵头单位:各市㊁县政府,责任单位:省教育厅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㊁省发展改革委㊁省民政厅㊁省自然资源厅㊁省委编办㊁省财政厅)四㊁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㊂成立河北省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㊁协调㊁推进全省治理工作㊂领导小组联合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㊂各市㊁县(市㊁区)政府要成立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教育㊁住房城乡建设㊁发展改革㊁民政㊁自然资源㊁机构编制㊁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领导,确保治理工作任务如期完成㊂(牵头单位:各市㊁县政府,责任单位:省教育厅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㊁省发展改革委㊁省民政厅㊁省自然资源厅㊁省委编办㊁省财政厅) (二)落实责任分工㊂按照部门职责分工,根据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㊁土地出让㊁园舍设计㊁建设㊁验收㊁移交㊁登记㊁办园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明晰各项工作的主责部门及配合部门,建立联审联管机制,切实把摸底排查㊁全面整改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㊂教育部门要参与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㊁建设㊁验收㊁移交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并做好移交幼儿园的运行和管理工作㊂发展改革或行政审批部门要参与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项目规划布局,对需要补建㊁改建㊁新建的项目按程序及时办理审批㊁核准或备案手续㊂自然资源部门要根据国家和地方配建标准,统筹规划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将小区配套幼儿园必要建设用地及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按相关规定划拨建设用地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筑设计㊁施工建设㊁验收㊁移交的监管落实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后举办为公办园的,机构编制和教育等部门要按程序做好机构编制㊁事业单位法人登记㊁教师配备等有关工作㊂民政部门依法做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后举办为普惠性民办园所涉及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㊂财政部门要做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和正常运行所需的资金保障工作㊂在治理工作中,需要其他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的,各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㊂(牵头单位:各市㊁县政府,责任单位:省教育厅㊁省发展改革委㊁省自然资源厅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㊁省委编办㊁省民政厅㊁省财政厅)(三)强化治理保障㊂各市㊁县(市㊁区)政府要认真制定本级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工作分工,压实部门责任,明确治理步骤,完善治理举措,确保治理工作顺利推进㊂加强社会监督,及时向社会公布治理工作实施方案㊁整改措施及治理结果㊂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治理政策,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诉求㊂畅通群众反映意见渠道,设立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和信箱㊂建立健全部门工作联动㊁形势研判和应急反应机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坚决维护社会稳定㊂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情况瞒报漏报的,要追究相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对在治理工作中发现的造成学前教育资源严重流失等失职渎职行为和违法违纪案件,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㊂各地要积极借鉴有益经验,及时总结本地治理情况㊂健全完善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机制,2019年6月底前,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制定出台我省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各市㊁县和雄安新区要及时制定实施细则,形成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㊂各市治理工作实施方案㊁反映意见渠道要及时报省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办公室㊂(牵头单位:各市㊁县政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责任单位:省教育厅㊁省发展改革委㊁省民政厅㊁省自然资源厅㊁省委编办㊁省财政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冀政办字 2019 31号2019年3月13日各市(含定州㊁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河北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㊂河北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2018 118号)精神,指导各地各部门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㊁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㊁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以下统称 三项制度 ),经省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㊂一、总体要求行政执法 三项制度 聚焦行政执法的源头㊁过程㊁结果三个关键环节,对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具有基础性㊁整体性㊁突破性作用,是全面依法治国㊁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抓手㊂(一)指导思想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㊁三中全会精神,着力推进行政执法透明㊁规范㊁合法㊁公正,不断健全执法制度㊁完善执法程序㊁创新执法方式㊁加强执法监督,全面提高执法效能,推动形。
关于印发《河北省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局)、教育局、发展改革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行政审批局,雄安新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改革发展局、公共服务局:现将《河北省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教育厅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自然资源厅
2019年6月27日
河北省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9〕41号)、《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河北省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冀政办字〔2019〕30号)精神,建立健全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机制,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幼儿就近接受普惠、良好的学前教育,根据有关法规、标准和相关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是指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老城区改造、新城开发、居住区建设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项目建设时,按照相关规划和标准要求,应当配套建设的幼儿园(以下简称“配套幼儿园”)。
第三条发展改革、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教育、行政审批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做好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相关工作,确保配套幼儿园与首期建设的居住小区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第四条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等部门,依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幼儿园建设标准,结合城镇发展、人口增长和学前教育发展实际,科学编制学前教育布局规划。
第五条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和地方配建标准,统筹规划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将配套幼儿园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当结合学前教育布局规划,明确配套幼儿园的位置、规模等管控要求。
第六条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或行政审批部门在发布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时,应当在规划条件中明确配套幼儿园管控要求和配套幼儿园建设、移交等内容,并作为土地使用条件予以公布。
第七条土地成交后,教育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指定的部门应当依据职责分工与土地使用权竞得人按土地出让合同相关约定签订配套幼儿园建设协议,明确建设标准、开(竣)工期限、交付标准、移交使用、违约责任等内容,其中独立用地的配套幼儿园应当在首期开发建设并同步实施。
第八条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或行政审批部门在审定修建性详细规划或总平面设计方案时,应当会同教育等有关部门,对配套幼儿园位置和规模等内容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并监督落实。
第九条开发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土地、规划、建设等相关规定进行配套幼儿园建设。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经施工图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
第十条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永久性标牌、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对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行为的,严格依法
依规处理。
第十一条开发建设单位对符合竣工验收要求的配套幼儿园工程,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未组织竣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二条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将竣工验收报告、有关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依法报送住房城乡建设或行政审批等有关部门备案。
对存在幼儿园缓建、缩建、停建、不建和建而不交等问题的,不得组织综合验收(联合验收)。
第十三条开发建设单位依法移交配套幼儿园时,应当提供配套幼儿园建设有关的前期手续、竣工图等材料。
配套幼儿园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优先举办为公办园;条件不具备的,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不得办成营利性民办园。
第十四条在质量保修期内,开发建设单位按有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实施保修;超过质量保修期后,由接收单位按照相关规定负责维护、管理。
法律法规对工程质量保修做出专项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对开发建设单位擅自调整配套幼儿园规模和位置、擅自改变用途、不按约定移交及其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有关部门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