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高考模拟试题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固化B.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D. 限制了文化的发展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宝物D. 军事征服4.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哪些后果?A. 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B. 促进了与西方国家的交流C. 阻碍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D. 增强了中国的国力5.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其主要意义是什么?A. 推翻了清朝统治B. 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C. 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始D. 标志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始6.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A. 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B. 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完成C. 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D. 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强国7.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望远镜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商朝的建立B. 周朝的建立C. 秦朝的建立D. 汉朝的建立9.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最早开始于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10.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1-5 B,B,B,C,C;6-10 C,D,B,A,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_________。
2. 唐朝的首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当时__________的中心。
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庞大,其中最大的船只被称为__________。
4.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__________上的差距逐渐拉大。
2024届高考历史冲刺模拟卷(福建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l考古发现:距今约8000年的湖南洪江高庙遗址出土的陶器纹饰图案中,“太阳被描绘为有着硕大的头、外展双手且连着身躯的人格化的神;凤鸟随处可见,大头长喙,伸展着宽大的翅膀,负载着太阳或撩牙性;怪诞的狼牙性,或乘千凤鸟的翅膀,或张展双翅凭借高耸的天梯和山峰飞向天界”。
上述考古发现( A.表明长江流域出现了早期国家B.佐证了母系氏族公社社会风貌c.折射了先民对自然的虔诚崇拜D.凸显万邦时代公共秩序的构建2.西域地区曾长期存在“悖逆侮老”的“蛮夷之性"。
但在西域都护府设覃之后,该地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思想蔚然成风。
这一变化表明(A.儒家思想影响社会习俗B.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c.边疆商品经济迅速发展D.宗法分封制影响社会风气3.下表为唐朝中晚期人口分布状况和变化统计表(官方数据)。
出现表中各地户数统计情况和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户数升降百分比(开元为道别开元户元和户100)关内道710352 283778 39.9河南道1436461 158710 11河东道723367 249160 33.9河北道1084856 185783 17. I山南道491917 214719 43.69江南道1334988 791736 59. 3湖南道300666 177612 59. 1剑南道739145 159860 21.6岭南道285456 146139 522陇右道上64060 无统计数据陇右道下56376 无统计数据淮南道186541 无统计数据A.政治局势的动荡导致人口锐减c.赋税制度的变革导致人口减少B.经济重心的南移影响人口分布D.中央集权的弱化影响人口统计4.下表所示为宋代出口商品的种类。
这说明宋代(纺织品,有绢、帛、锦缎、五色茸(丝线)等蚕丝产品,还有蕉布、葛布、生芒布等麻织品陶瓷品,有碗、坛、瓮,罐、盆、钵等。
历史高考模拟简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属于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A. 白起B. 王翦C. 廉颇D. 李牧答案:B2. 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以下哪项不是其措施之一?A. 焚书坑儒B. 车同轨C. 推行郡县制D. 实行科举制度答案:D3. 唐朝时期,开创了“开元盛世”的皇帝是: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宗D. 唐中宗答案:B4. 以下哪个事件是导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A.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B. 虎门销烟C. 广州贸易体系的建立D. 《南京条约》的签订答案:B5.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民主主义答案:ABC二、填空题1.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鼎立”时期指的是魏、________和吴三个国家并立的局面。
答案:蜀2. 宋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__来管理财政。
答案:三司使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的________。
答案:东海岸三、简答题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措施及其意义。
答: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政权,实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书写文字、修建长城、推行郡县制等。
这些措施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政权的集中,有利于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描述清朝末年的“戊戌变法”及其失败的原因。
答: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在1898年由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在光绪帝的支持下进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振兴中华,摆脱外国的侵略和国内的腐败。
然而,由于改革触动了保守派的利益,加之改革派缺乏实际政治经验,改革最终在慈禧太后的干预下失败。
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保守派的强大阻力、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矛盾激化以及改革措施的急进和不切实际。
四、论述题1. 论述明朝海禁政策的背景、实施情况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023年高三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完整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殷本纪》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
殷商后期,兄终弟及制为父子相承制代替,王位传承趋于严格。
如帝乙的长子微子启,生在“微”,封为子爵,名启,因启的母亲非正妻,因此启虽为长子却不能承袭王位。
帝乙的小儿子辛(即纣王),因其母是正官,嫡出,故继承了殷商的王位。
这说明殷商(D)A.王位继承始终嫡庶不分B.以兄终弟及避免幼主执政C.注重依据才能传承王位D.末期已出现嫡长子继承制2.《哈佛中国史》中指出:“秦朝的第一个改变是为统治者设计一个新的制度,成为大一统需要的一种能够超越地域联系的制度和价值观,这种制度和价值观的绝对权威是半人半神的统治者。
”这种制度是(C)A.文官制度B.三公九卿制度C.皇帝制度D.郡县制度3.韩非子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论述:“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社会才能安定。
”材料说明(B)A.中国法律体系比西方法律体系更加完善B.中西方法律都以维护社会稳定为重要目的C.西方法律对近代法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D.中国法律十分严苛并且极力维护君主专制4.朱熹认为通过格物致知,可以让人找到道德之善;王阳明认为通过知行合一,可以致良知。
由此可知(C)A.格物致知才能发现天理B.知行合一可实现人生理想C.两者都强调人性之善D.朱熹与王阳明思想完全不同5.如图所示,蒙古各部经过休养生息,已成明朝边患。
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太师也先寻衅发兵进攻大明,太监王振怂恿英宗集结五十万军队御驾亲征,结果士兵死伤过半,英宗被俘,王振为乱军所怒杀,史称“土木堡之变”。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铁犁牛耕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B. 古代农业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C. 古代农业注重精耕细作D. 古代农业完全依赖自然,没有水利设施答案:D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推行分封制D. 废除货币制度答案:A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 削弱了士族势力D. 以上都是答案:D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包括:A. 宣扬国威B. 促进海外贸易C. 寻找建文帝D. 传播佛教文化答案:A5. 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A.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 建立了中华民国D. 完成了土地改革答案:C6.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提倡民主和科学B. 反对封建礼教C. 强调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D. 促进了中国思想解放答案:C7.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包括:A. 维护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B.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C. 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 以上都是答案:D8. 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是一场政治运动B. 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C. 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D.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答案:C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A. 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B.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C. 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D. 以上都是答案:A10. 下列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是中国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B. 旨在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C. 完全由中国主导,其他国家无参与权D. 推动了全球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了______王朝。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总统______ 提出了“十四点”和平计划。
A.威尔逊B.罗斯福C.特朗普D.奥巴马2.1921年7月至1922年1月,英美日法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表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经济会议是______ 会议。
A.华盛顿B.维也纳C.巴黎D.洛桑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下列关于相互轰炸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1940年7月德国空军轰炸了英国的港口和机场,英国空军对柏林进行了报复性轰炸。
B.1941年6月德国发动猛烈轰炸,试图摧毁苏联的重要城市列宁格勒,但未能如愿。
C.1942年4月日本大举对达尔文、布里斯班等地进行轰炸并大胆试图在澳大利亚登陆。
D.1945年2月美军空军对东京进行了大规模轰炸,实施的是恶性破坏性轰炸。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中苏两国曾在1969年恶性冲突,发生中苏边界战争。
B.1969年印巴爆发冲突后,中印两国全面破裂。
C.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航天器成功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艾德林登月并返回。
D.1969年3月14日,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依靠欧洲力量维护世界和平的“欧洲独立方案”。
5.抗日战争时期,联合舰队取得的有关我军主力舰艇的最重要战果是______。
A.击沉了“长江号”B.击伤了“太原号”C.击伤了“山东号”D.击沉了“平海号”6.在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曾呼吁的法律主张是______。
A.“驱逐鞑虏,恢复中华”B.“宁可草野跑生,不愿官府生熟”C.“废除科举,推行选举”D.“改天换地易主席,恢复中华立统席”7.中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抗击美国这类先进国家的原因是______。
A.伟大领袖的指引下B.领袖和指挥部的英明决策C.广大人民的英勇斗争D.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技术手段8.湖南出现的早期资本主义农民起义______。
A.白莲教起义B.太平天国前期起义C.张献忠大西南起义D.崇祯年间李闯起义9.洛阳起义爆发时间是______。
历史模拟试题高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政治家领导了明朝的建立?A. 刘邦B. 项羽C. 朱元璋D. 李自成答案:C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A. 唐朝B. 明朝C. 清朝D. 汉朝答案:C3. 中国最早使用火药的文明是?A. 希腊B. 罗马D. 埃及答案:C4. 下列哪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帝?A. 武则天B. 康熙C. 乾隆D. 雍正答案:A5. 唯一成功发动过文明进程的是?A. 青铜器时代B. 商朝C. 战国时代D. 明末清初答案:B6.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秦始皇的政治对手?A. 李斯C. 蒙恬D. 蒙毅答案:B7. 最早以皇帝名称为年号的朝代?A. 汉朝B. 灵武帝C. 玄武门之变D. 一世一元答案:A8. 秦汉时代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是?A. 孟尝君B. 田文C. 儒鲁D. 曾扬答案:D9. 自东周时期以来的隋唐文化运动,最长时间,最有排挤力的关系为?A. 自南北朝以来融文人哲学于中国B. 曹操三分天下,三国时代,赵云三场大战高顺C. 唐宋之际荆轲刺秦王,元末蓝文明避难雁门关D. 春秋战国时代以来中国文化历程答案:D10. 下列哪位军事家开创了“君主部落联盟”?A. 秦嬴政B. 孙武C. 不武D. 张仪答案:B11. 下面关于历史文化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 文物不能过度修复B. 文物可以自己私自保护C. 文物不需要每年全部检查D. 文物保护全靠地方政府答案:A1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A. 艺术、名著、音乐、戏曲B. 青铜器、青瓷、金属镜、网行C.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车D. 秦陶、楚器、汉织、宋画答案:C13. 唐朝盛期对外对涵的时代是?A. 秦汉盛世B. 唐宋明清C. 隋朝新春D. 日月童子同宿答案:B14. 唐玄宗时期文字丝路辉煌时期是?A. 唐贞观文化B. 唐科举制度全盛时期C. 商业繁荣风彩D. 韦讽草书睽违答案:A15. 明清文学具代表性的作品是?A. 《木兰辞》B. 《青莲上下》C. 《朱砂泪》D. 《三十六计》答案:A16. 中国古代文学屈身的名著作品是?A. 《资料楼》B. 《凤求凰》C. 《儒林外史》D. 《一笑误船》答案:C17. 新还旧翻唐宋词句的作品是?A. 《吕让坛王集》B. 《古牧野文》C. 《错杂歌辞》D. 《散情诗录》答案:C18. 打开地狱历史大门的文化之旅是?A. 唐玄宗派沈仕鉴俘虏突厥第一步B. 西域佛教传入软连接演变为新兴佛教文化C. 秦汉以来中国地理、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蹯扞捔链件的影响D. 像武则天清明国广发一般的历史文明血腥活动答案:B19. 自然现象和农耕文明文化的交融是?A. 鄂伦春族的文化传扬妙法弟子们多为外家产业B. 中国壮族的售火柴的女孩贫穷农民家的子弟C. 商业文化面对不同地域艺术氛围的文化交流D. 《征服者的背影》源于同一地域居住商文化的文互作用答案:C20. 中国文化与国际文明互惠互融的先进文化是?A. 全球各地孔子义学儒学专家学者文化旅人的文化交流B. 孔子君子文化日新月异的友好风气基本原则共主文化C. 文化大革命高潮中毛泽东思想文化年代企业回头反对右派文化D. 新文化组织创造力集自民间文学文化国家特殊文化之一二三郎君答案:A二、问答题1. 请简述明朝的建立过程和朱元璋的统治特点。
2024年贵州省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据《尚书·洪范》载,王“有大疑”,除问于卜筮外,还须询及卿、七、庶人的意见。
只有“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
这反映了()A.君主专制受到削弱B.共和行政影响深远C.监督机制较为完善D.原始民主遗风尚存2.如图为江苏睢宁县出土的汉代画像砖,画面可见田间耕作场面,一农夫扶犁扬鞭呵牛耕田,近处一儿童提篮播撒种子,远处一农夫挥锄松土,一人挑担送水送饭;画面右侧停放一辆运送肥料的牛车。
该画像砖可用于研究()A.多种经营方式的兴盛B.租佃生产关系普及C.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D.封建剥削较为沉重3.唐中后期,刘崇望及其兄弟四人登进士第,其“昆第四人同幕府,世以为才”的美谈广为流传;北宋苏洵、苏轼、苏辙三苏父子“文章擅天下”,其“一门三进士”的佳话为后世所景仰。
这反映了()A.科举入仕成为风尚B.选官被舆论操纵C.世家大族垄断官途D.贵族政治的弊端4.《东京梦华录》记载:“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
以东街北曰潘楼酒店,其下每日自五更市合,买卖衣服书画珍玩犀玉。
”这说明北宋开封()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B.商品经济繁荣C.市镇商业功能凸显D.经济重心南移5.明末清初不少思想家主张“勿事空言”,注重“事功”实践。
如顾炎武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任。
王船山也呼吁:“匡维世教以救君之失,存人理于天下者,非士大夫之责乎?”据此可知,这些思想家()A.倡导经世致用B.承袭陆王心学C.抨击君主专制D.提倡个性自由6.1900年6月21日清廷发布对外宣战诏书,南方督抚拒不承认。
五天后,上海道台与各国领事举行议谈,双方均承认“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
这()A.推动中外反动势力开始联合B.体现了清政府外交的灵活C.遏制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发展D.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7.1916年,李大钊大力提倡英式民主政治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相结合的“民彝民主”。
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统一度量衡D. 所有以上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文化繁荣B. 增强了社会流动性C. 强化了皇权D. 所有以上3. 以下哪项不是明朝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方式?A. 海禁政策B. 郑和下西洋C. 丝绸之路贸易D. 朝贡体系4. 清朝末期,哪次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中法战争D. 甲午战争5. 五四运动的主要意义是什么?A. 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B. 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 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6.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7. 宋朝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______的兴起。
8.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
9. 清朝乾隆年间,中国与欧洲的贸易中,中国主要出口的商品是______。
10.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汉武帝时期对外扩张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
12. 简述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及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3. 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演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15. 论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五、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16.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材料: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革命运动。
它不仅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而且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和文化更新。
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C4. A5. D二、填空题6. 李渊7. 纸币8. 锦衣卫9. 瓷器、茶叶 10. 中华民国三、简答题11. 汉武帝时期对外扩张的主要措施包括:开辟丝绸之路、设置西域都护府、征服匈奴等。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基础B. 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体是地主土地所有制C. 农民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D. 封建社会土地制度在不同朝代有所变化2. 明朝时期,科举考试中最为重要的科目是:A. 诗赋B. 经义C. 策论D. 算术3. 以下关于戊戌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 戊戌变法是清朝末年的一次全面改革B. 戊戌变法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C. 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D. 戊戌变法得到了广泛的民众支持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布在:A. 东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华东地区D. 西南地区5. 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文化大革命”是一次政治运动B.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经济遭受重创C. “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的D. “文化大革命”得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支持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0分)6. 请简述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0分)7. 论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原因。
(10分)8. 请结合历史事实,分析“一国两制”政策的提出背景及其对香港、澳门回归的影响。
(10分)三、材料分析题(本题共20分)9.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材料中提到的“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10分)材料一: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主义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材料二:五四运动期间,广大青年学生走上街头,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10.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材料中提到的“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
(10分)材料一: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礼教和旧道德。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期间,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关注社会问题,提倡文学革命,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中国现代历史高考模拟试题中国现代历史高考模拟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主要依据是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开始了社会主义新时期D.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2.下列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表述不准确的是A.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C.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D.开始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3.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4.下列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表述,正确的有①“过渡时期”是指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③实质是建立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④主体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体现的基本特征是A.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B.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并举C.发展生产力和培养人才D.发展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兼顾6.中共“八大”前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①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②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④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7、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民主政治建设上也有过一些失误,1957年反右倾斗争扩大化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极大挫折,它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使中共中央对当时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估计B、逐步导致了政治上阶级斗争的扩大化C、使大量人才受到压抑,给国家的建设事业造成巨大损失D、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共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8、“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
2024届天津市新高考高考历史仿真模拟试题(2022年真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1.考古研究表明,在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海岱地区出土了具有代表性的鬻、觚等陶质酒器,这种器型的酒器后来也出现在五帝后期中原地区文化遗址中。
这可用于说明()A.良渚文化的传承B.红山文化的传承C.龙山文化的传承D.巴蜀文化的传承2.汉武帝时期,“以均输调盐铁助赋”,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但武帝常年对外用兵,还前后巡游二十余次,仅一次巡游“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
这一时期国家财政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主要是由于()A.朝廷过度干预经济B.国家经济资源枯竭C.盐铁官营不合时宜D.只重开源未能节流3.北宋以紫色为尊贵颜色,宋太宗曾下诏禁止民间服紫,然“冒法者众”。
当时的人们以“巧制新妆,竞夸华丽”‘愈厌而好新,月异而岁殊”为荣。
这种好新求奇的风尚主要得益于宋代()A.中央集权日益加强B.社会环境相对宽松C.海外贸易繁荣发展D.封建等级不复存在4.辽都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组成,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贵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内除宫城外还有官署、孔庙和佛寺;汉城为汉人、商人、使节等居住之所。
这样的都城布局体现了()A.因俗而治的统治思想B.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C.儒家文化的全面影响D.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5.1897年,因听闻科举欲求变新,浙江很多人纷纷购买主张维新的《时务报》,以备应试,但很少有人“真能潜研精讨以究中西治乱、强弱之故”;当年科举考试“犹然故辙”,购报者遂意兴索然。
此现象说明当时的科举()A.侧重选拔时务人才B.极大促进西学传播C.尚未发生实质变化D.深刻推动制度革新6.我国很多省份出版过论述20世纪初某一历史事件的著作,其核心内容包括各省革命团体的民族民主革命宣传活动、武装斗争和各地新政府的建立等。
这些著作主要反映了()A.义和团运动的社会影响B.辛亥革命的发展特点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D.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7.如表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部分活动。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汉朝实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C. 唐朝设立东厂,加强了皇帝对地方的控制。
D. 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加强了皇权。
2.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尼布楚条约》3. 关于中国抗日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全民族抗战。
B.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C.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 抗日战争的胜利完全依靠中国自身的力量。
4.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第一次土地改革是:A. 1950年土地改革B. 1953年土地改革C. 1956年土地改革D. 1959年土地改革5. 以下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B.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政权遭到极大破坏。
C. 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D.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中央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
6-20. (略)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10分)22. 论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及其特点。
(15分)23. 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15分)24. 描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10分)25. 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变化。
(10分)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C4. A5. C6-20. (略)二、非选择题21.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主要内容有: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儒家经典、诗赋等。
英语第二部分阅读(共两节,满分5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37.5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 和D 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School-based Vocational(职业的)Training in GermanyIf you want to do vocational training in healthcare,social services or technical professions,you can do school-based vocational training in Germany.What is it?School-based vocational training does not take place partly in a company,but only at a vocational school or a vocational college.Here you are not an apprentice(学徒)in a company,but you learn practically full-time at the school desk.What does it teach you?You will find a variety of professions that you can learn at a vocation al school or a vocational college.Offers are available for professions such as nurse,kindergarten teacher and medical-technical assistant.Many—but not all—of the more than 350 officially acknowledged vocational training programs in Germany are school-based.How long does it take?School-based vocational training in Germany is usually full-time.The duration and the curricula are fixed for the individual professions,but there are different vacation periods from school to school,which interrupt the training periods.How much does it cost?In contrast to in-company training,you will not usually receive a monthly training allowance for school- based training;in many cases,you will even have to pay for this training.If you go to a state vocational school or a college,there are usually no fees.However,this may not be the case with privately run vocational colleges or schools.Germany's vocational training system is known for its strong focus on practical skills and employability. According to a study by the German Federal Institut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around 78%of students who completed a vocation al training program found employment within one year of graduation.21.What can most probably be learnt in school-based vocational training?A.Planting cropsB.Taking care of the elderly.C.Driving a vehicle.D.Mastering a foreign language.22.What should a student do to enjoy the fee-free policy?A.Attend a state college.B.Receive an offer.C.Have a full-time course.D.Apply for a private school.23.In which section of a newspaper can this text be found?A.Sciencecation.C.Business.D.Entertainment.BHalloran has loved mountains since she was five or six,when her mother took her to Ireland during thesummer holidays.They lived overlooking Annascaul lake on the Dingle peninsula."It's a lovely viewpoint.I used to sit there as a child.I loved the freedom of going up the mountain alone,when I was nine or ten.I cried for days before going back to London because I felt I would be in a rabbit hutch(窝). ”For Halloran,life had settled into a comfortable rhythm.But then her four-year-old son died in a car accident; six years later,her husband also passed away.After the loss,she became a workaholic.She went into the office at 5 am,and worked until 10 pm,which was her stability.And it was time to make a change.One day last September,Ann Halloran made her way to her nearest bus stop in Hove,East Sussex.She had done plenty of travelling but,at 65,was setting off alone on her first backpacking adventure.Somewhere between her first stop in Turkey and her final destination—a yoga retreat(静修)in Mazunte,Mexico—she found a new perspectiveIn Nepal,climbing the 5,400 m Gokyo Ri in the Himalayas,Halloran broke her walking stick.She has osteoporosis(骨质疏松症),which makes bones more likely to break,so the stick was essential in the mountains. Losing it was a blow,but she found reserves of inner strength.Now,she says:“Whenever I get scared,I think of myself on top of that mountain,looking out over Lake Gokyo—and beyond that,Everest.I say,if you can do that,you can do anything."Since the backpacking adventure,she understands more fully the role that work played in her life for so long. “Work was reliable.I knew what I was doing.I'm a workaholic to this day,"she says."Ive just realised on this yoga retreat that I have to let go of all that. The penny is dropping for me now."24.Why did Halloran cry before returning to London?A.Because she didn't enjoy living alone.B.Because she was unwilling to live with rabbits.C.Because she wasn't used to travelling for a long time.D.Because she couldn't bear to part from the freedom in the mountain.25.What made Halloran a workaholic?A.Her desire to earn more.B.Her goal to settle comfortably.C.Her wish to overcome sorrow.D.Her plan to save money for travelling.26.What can we draw from Halloran's experience in Nepal?A.It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B.An idle youth,a needy age.C.East or west,home is the best.D.Success belongs to the persevering.27.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last paragraph mean?A.Money is not necessary for Halloran any more.B.Halloran has realized something more meaningful.C.Halloran will make a tighter budget for her next trip.D.Nothing can be equal to Halloran's salary from work.CFor all of human history,eating meat has meant killing animals.But scientists behind lab-grown meat say that's no longer necessary.They produce meat by growing cells obtained from an animal's body.Lab-grown meat,also called "cell-cultivated"or“cultured"meat,is made by feeding a mix of nutrients toanimal cells in steel tanks in labs.The idea is to create an alternative to agriculturally raised meat.And unlike other meat substitutes which are made from plant proteins and other ingredients,lab-grown meat is real meat. When ready,the meat is formed into shapes such as sausages or nuggets(块),and looks,smells and tastes like any other grocery store version,Recently,the U.S.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USDA)has given two companies approvalto sell lab-grown chicken.The approval launches a new era of meat production aimed at eliminating harm to animals,and reduc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grazing(放牧)and growing feed for animals.Scientists warn that the typical way meat is produced now,in concentrated animal feeding operations,is a risk factor for the emergence of b-grown meat is more sustainable and can be produced without antibiotics,and without produc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linked to animal agriculture.“Everything we know about how meat can be made is going to change.But don't expect to see cultivated meat in grocery stores just yet,"said Uma Valeti,CEO of UPSIDE b-grown chicken is much more expensive,because it cannot yet be produced on the scale of traditional meat.“To make cultivated meat,energy use needs are high,”said Bruce Friedrich,president and founder of the Good Food Institute,a nonprofit group that promotes alternative proteins.However,the disadvantage of high energy needs will be offset by the reduction in land and water use and other benefits.If cultured meat is produced on a large scale,it could also offer a solution to feeding the world's growing population.28.What do we know about lab-grown meat?A.It is abundant in plant proteins.B.It can be bought in grocery stores.C.It is generated from animals'cells.D.It tastes more delicious than traditional meat.29.What is the potential benefit of lab-grown meat?A.Higher safety for eating.B.Lower costs for restaurants.C.Improvements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e.D.Positive impacts on climate change and animals.30.What problem does the author mention in paragraph 4?A.It is hard to produce lab-grown meat in quantity.B.The USDA doesn't approve the sale of lab-grown meat.C.Many people raise doubts about the safety of lab-grown meat.b-grown meat can disturb competition in the meat industry.31.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 ord“offset”in the last paragraph mean?A.Balanced.B.Satisfied,C.Increased.D.Exchanged.DIt's a race against time,as generations of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ors at the Dunhuang Academy make a great effort to protect the artistic charm of the Mogao Caves,a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despite erosion(侵蚀)by sand and wind.The team is dedicated to protecting the 45,000 square meters of murals(壁画)and more than 2,400 paintedsculptures of the 735 caves of the site,the construction of which spans about a thousand years,from the 4th century to the 14th century.The cultural relics are the product of the cultural exchanges that took place over centuries on the ancient Silk Ro ad.“Our work,repairing murals and painted sculptures,is to better preserve the caves,which promotes the great Dunhuang spirit of inclusiveness to the world and inspires modern people,"says Su Bomin,director of the Dunhuang Academy.Commonly seen“diseases”affecting the murals include cracking and flaking(剥落),as well as erosion that is caused by changes i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the caves,and the deposition of salts.To restore a mural requires an all-rounder.Restorers should know painting,master the skills of a mason and have some knowledge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to be able to recognize the problem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causes and deliver a solution. They must also select proper materials and tools,and conduct experiments,before formally carrying out the restoration and evaluating the effect afterward.The restoration should respect the original work and aim to maintain the status quo of the murals rather than repainting them.When the restorers find some parts of murals missing or fading away,they never repaint them to create a“perfect”appearance in restoration.“Cul tural relics are witnesses of history,"explains Su."When you pursue the so-called intact(完好无损的)look for artistic reasons,you will lose their key meaning.”Cave conservation is about continuously solving problems.“It needs a long-term research to better preserve the caves,over a much wider time span that goes beyond our lifetimes,"Su says.But at least,they can keep the existing look of the murals for as long as possible.32.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paragraph 2?A.To show the popularity of Dunhuang murals.B.To explain the history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C.To stres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toration work.D.To present the ways of protecting cultural heritage.33.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the restoration work?A.Creative.B.Well-paid.C.Interesting.D.Demanding.34.What should restoring murals focus on according to paragraph 4?A.Spotting the faded murals in time.B.Fixing the missing parts of murals.C.Making preservation of the murals as they are.D.Repainting to perfect the appearance of murals.35.What can be a suitable title for the text?A.The Artistic Charm of Mural Paintings.B.The Mural Restoration in the Mogao Caves.C.The Successful Experiment on Cave Conservation.D.The Role of the Dunhuang Spirit in Chinese Culture.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12.5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郡县制B. 推行封建制C. 建立科举制D. 推行分封制2. 唐朝时期,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A. 经史子集B. 诗词歌赋C. 儒家经典D. 法律条文3. 明朝时期,哪一位皇帝实行了“海禁”政策?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厚照D. 朱由校4. 辛亥革命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什么?A. 武昌起义B. 保路运动C. 五四运动D. 义和团运动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主要在哪个地区进行抗日斗争?A. 华北B. 华东C. 华南D. 西南6. 下列哪一项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A. 提倡民主B. 提倡科学C. 提倡儒家思想D. 提倡新道德7. “文化大革命”期间,哪一位领导人被错误地打倒?A. 毛泽东B. 周恩来C. 邓小平D. 刘少奇8.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是在宋朝时期发明的?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9. 下列哪一位不是“戊戌变法”的领导者?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孙中山D. 谭嗣同10. 清朝灭亡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主革命是?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B. 义和团运动D. 太平天国运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_________。
12. 唐朝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指的是唐太宗_________的统治时期。
13.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_________七次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14.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鼎立”指的是魏、蜀、吴三个国家。
15.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曾平定了_________的叛乱。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清朝晚期的“洋务运动”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7. 简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宁波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考与选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中国考古学家曾在湖北郧县发掘出3个头骨化石和300多件石制品,距今约100万年。
其中,2022年发掘的“郧县人”3号头骨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由此可知,“郧县人”()A.头骨最为完好,最早迈进文明时代B.从事渔猎和采集,成为食物生产者C.过着群居生活,进入氏族公社阶段D.使用打制石器,处于旧石器时代2.“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这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茂陵》中的诗句,描述了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景象。
该景象的出现缘于()A.汉武帝设中朝B.张骞出使西域C.汉设西域都护府D.甘英出使大秦3.据《北京历史地图集》记载,金中都城从南门——丰宜门向北,过龙津桥、宣阳门(丹凤门)、千步廊御道,直抵宫城南门——应天门;过应天门,便进入宫殿群,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大安门、大安殿、宣明门、仁政门、仁政殿、昭明宫、昭明门,一直到宫城北门——拱辰门;出拱辰门外又是一条笔直的大街,一直通向中都城北门——通玄门。
由此推断,金中都城的“轴线”()A.体现女真族吸收中原王朝文化B.具有行政、防御、商业的功能C.适应女真族草原迁徙生活习俗D.成为元、明两朝北京的中轴线4.有史家认为,及至清代,总督、巡抚成为省级正式的行政长官,几经调整后定型为18行省,8总督、15巡抚的格局。
高考文科历史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事件对于中国近代史尤为重要?a. 五四运动b. 五四运动c. 五四运动d. 五四运动答案:a. 五四运动2.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符合以下哪个阶级的利益?a. 工人阶级b. 农民阶级c. 资产阶级d. 科学家阶级答案:a. 工人阶级3. 中国历史上的"文革"是毛泽东发动的一场运动,它的目的是:a. 打倒资产阶级b. 推动社会主义革命c. 打击反动派d. 强化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答案:c. 打击反动派4. 下面哪位中国历史人物是明朝的创始人?a. 刘备b. 曹操c. 马克思d. 朱元璋答案:d. 朱元璋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 辛亥革命b. 反腐败运动c. 抗日战争胜利d. 建国战争答案:d. 建国战争二、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历史上的井冈山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
答:井冈山整风运动是毛泽东领导的一场革命运动。
该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批判腐败现象、整顿纪律,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整风教育,打击反革命势力,巩固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通过该运动,井冈山地区的革命队伍逐渐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西方殖民主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答:西方殖民主义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殖民主义的侵略使中国的领土遭到侵占,使中国一度失去了国家主权。
其次,殖民主义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剥削了中国的资源和劳动力。
此外,殖民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也是不可忽视的。
最后,殖民主义对中国社会、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了社会体制的动荡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三、大论述题请以"中国历史上的思想文化变革"为题,阐述中国历史上的思想文化变革对中国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影响。
文化思想变革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中国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拟题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张书林
一.选择题: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医学是人类战胜疾病、延长寿命的智慧结晶。
分析回答1-3题:
1.“中医”是中华特色文化之一,以下关于“中医”历史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后世尊奉春秋时期的扁鹊为“脉学之宗”
B.西汉问世、东汉编定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
C.东汉末年华佗发明的麻沸散较西方同类药物早出现1000年
D.唐初成书的《千金方》全面总结了医药学成果
2.李时珍和哈维大致处在同一个时代,二人医学成就的主要区别是
A.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B.研究病人同时研究动植物
C.摸索出许多验方
D.研究动物的解剖学特征指导行医
3.20世纪初,对诊断疾病具有革命性意义的重大发现是
A.德意志科学家创立动物细胞学说
B.英国科学家建立血液循环学说
C.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D.德国科学家发现放射现象
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国际关系。
请分析回答4-6题:
4.下列事件,哪些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A.鸦片战争
B.北美独立战争
C.拿破仑战争
D.日俄战争
5.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产生复杂的影响,下列叙述符合20世纪20年代前后状况的是
A.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B.日本打败亚洲大国挤入世界强国之列
C.美国开始武装侵略亚洲国家
D.英国侵略势力被迫开始从东亚撤退
6.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开始时期是在两个平行市场中进行的,其中起关键作用的两个国家是A.中国和日本
B.美国和苏联
C.德国和英国
D.日本和德国
经济全球化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分析回答7-10题:
7.经济全球化渊源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发展,国际市场的发端应该是
A.新航路开辟
B.英国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8.1857年和1929年经济危机都是世界性经济危机,之所以成为世界性的是因为A.经济大国向各国转嫁经济危机以减轻对自己的破坏性作用
B.这是机器大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规律性现象
C.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互相依存的程度
D.霸权国家制造出来以破坏其他国家经济的一种谋略
9.20世纪后期,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契机主要是指
A.第三次科技革命
B.两大阵营的形成
C.苏东剧变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当代的主要影响是
A.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统一国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日之间在19世纪和20世纪各发生了一次大的战争,对双方产生了重大影响。
分析回答11-12题:
11.两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持续不断的反日运动
B.日本经济对市场和原料需求的驱动
C.日本军国主义的策划
D.日本转嫁经济危机的需要
12.中国一败一胜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是否超过日本
B.中国在国际上是否有大国支持
C.中国是否团结抵抗到底
D.中国是否推翻了封建帝制
二.问答题:52分,其中13题32分,14题20分。
13.农作物品种的培植、优化与交流,是人类生存状况改善的必要条件之一。
中国秦汉以来,农作物品种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增加,一次本质性的培植优化,这些都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大规模增加是在什么时候?(2分)增加的主要作物品种有哪些?(2分)增加的条件是什么?(6分)
(2)第二次大规模增加是在什么时候?(2分)增加的主要作物品种有哪些?(2分)增加的条件是什么?(6分)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3)一次本质性的培植优化是指什么?(2分)有什么积极作用?(4分)
14.三民主义是近代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伟大成就之一,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吸收了中外哪些优秀文化成果?(4分)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吸收了中共的什么思想?(2分)
(2)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吸收了中外哪些优秀文化成果?(6分)
(3)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又吸收了中外哪些优秀文化成果?(4分)
(4)三民主义对辛亥革命起了什么作用?(2分)新三民主义对国民大革命又起了什么作用?(2分)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答案
1.D 2.D 3.D 4.A 5.D 6.B
7.A 8.C 9.C 10.D 11.B 12.C
说明:
1.A错误,因为扁鹊是战国时期人。
B错误,因为《黄帝内经》是战国问世、西汉编定。
C错误,因为麻沸散早西方1600多年。
D正确。
2.哈维经常解剖动物,创立血液循环学说,应该选D。
3.注意时间是“20世纪初”,是指伦琴发现“X射线”,应该选D。
4.选A。
BC是工场手工业产生的影响,D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5.A是在19世纪40年代,B项日本打败中国是1895年、打败俄国是在1905年,C项美国开始侵略亚洲国家是1898年美西战争侵略菲律宾,只有D符合条件。
6.两个平行市场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市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市场,应该选B。
7.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将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应选A。
8.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含义就是一国爆发经济危机马上波及其他国家,反过来说,就是各国经济相互联系非常紧密,牵一发而动全身,表明世界市场的存在和发展。
应选C。
9.经济全球化要求打破两个平行市场,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社会主义国家开始融入世界经济,应该选C。
10.ABC都是属于政治方面的事件,只有D是经济方面的。
11.一个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往往是经济原因,只有BD是经济原因,而D只是一个临时性原因,答案应该是B。
12.一个民族如果高度团结,就会无往而不胜。
答案选C。
13.(1)西汉武帝时期。
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胡麻、胡瓜、胡桃等。
西汉国力强盛,打败匈奴;张骞通西域;中国内地与西域出现经济交流频繁的局面。
(2)明朝后期。
玉米、甘薯、烟草、花生等。
新航路开辟,亚洲和美洲的直接间接经济联系形成,美洲作物传到亚洲;明朝是当时亚洲经济交流中心之一;郑和下西洋后,华侨开发南洋成为风气,中国与南洋经济联系加强,将南洋的美洲作物带回国内。
提高了粮食产量,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为养活更多人口提供了可能,推动了人口的大规模增长;腾出更多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3)1974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缓解了中国人口高速增长的粮食压力;推动了世界粮食种植业的发展。
说明:
注意张骞通西域和新航路开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体会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14.(1)各民族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汉唐民族和睦相处的政治理想。
吸收了中共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的民族思想。
(2)黄宗羲、顾炎武等制约君主专制的思想;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卢梭人民有权革命、人民主权的思想;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度。
(3)李自成、洪秀全“均田”思想和王夫之“耕者有其田”的思想;马克思剩余价值思想。
(4)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理论基础,是推动国民大革命的思想根源。
说明:
注意运用世界史和中国史的思想文化成果说明三民主义的思想来源,体会继承与创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