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下填空题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6
初中历史总复习(世界史)1、亚非四大文明古国是、、和。
2、汉谟拉比制订的《》是世界现存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等级是、、、。
4、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缠身的宗教是,其创始人是。
5、欧洲文明源于。
6、公元前27年,独揽大权,建立罗马帝国。
7、公元前1世纪,教在巴勒斯坦地区产生,其创始人是。
8、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9、伊斯兰教创立于世纪初,其信徒为,经典是《》。
10、阿拉伯人把数字符号加以改进,传到欧洲,称为数字。
11、阿拉伯文学最著名的的代表作是《》。
12、14--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首先从萌发,其实质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13、1492年的船队横渡洋,到达今古巴海地,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线。
14、但丁的名著《》,揭露了教会的腐败,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
15、达.芬奇的名画《》和《蒙拉丽莎》,是世界美术史上的杰作。
16、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等。
17、1689年,英国议会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通过了《》。
它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的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18、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并颁布了《》,庄严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19、美国独立战争的领袖是,他在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
20、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攻占关押政治犯的,法国大革命开始,其纲领性文件是《》,核心内容是。
21、1861年,,当选为美国总统,他主张废除。
为扭转美国北方军队连连失利的战争局势,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和《》。
22、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理论,于年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的诞生。
此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2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国际歌》的词作者是·,曲作者是·。
24、欧洲文明源于,古希腊的文学名著是《》,阿基米德发现了原理和原理。
25、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年代,是哈格里夫斯发明开始;改进蒸汽机,人类进入“”。
高中历史填空题专项训练高中历史填空题是历史考试中的一种常见题型,需要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并能正确填写相关内容。
下面是一些专项训练,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填空题的正确率和解题速度。
一、古代文明填空1. 汉朝的创始人是刘邦,他在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
刘邦,他在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
2. 中国四大古代文明之一的是商朝,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之一。
商朝,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之一。
3. 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这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长安,这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二、近代历史填空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这场战争是由于欧洲各国之间的冲突而引起的。
1914年,这场战争是由于欧洲各国之间的冲突而引起的。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西德分治的事件发生在1949年。
1949年。
3. 在1949年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三、中国历史填空1. 五四运动是发生在1919年的一次爱国主义运动,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开始。
1919年的一次爱国主义运动,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开始。
2. 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是溥仪,他于1912年宣布退位。
溥仪,他于1912年宣布退位。
3. 长征是1934年至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
1934年至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
以上是一些高中历史填空题的专项训练,希望能够对学生们提高填空题的能力有所帮助。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结合历史知识和题目的提示,多进行思考和推理,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
祝愿学生们在历史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笔记重点大全单选题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西方国家“福利经济”却开始步入困境。
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被资本看作“单纯的成本因素”,都会促使资本“外逃”,于是形成了“强资本、弱国家、弱劳工”局面。
这说明()A.经济全球化阻碍国家福利制度发展B.西方国家工人的地位被进一步降低C.西方国家的政府职能受到一定程度削弱D.垄断资本进一步控制了西方国家的政权答案:A解析: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愈来愈可以在全球自由流动,因此“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导致企业福利、交税的成本增加时,资本会转移至别国,资本自由度的增强,使得政府通过增加税收以提高福利规模、工会通过谈判提高工人福利水平的难度增加,因此形成了“强资本、弱国家、弱劳工”的局面,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工人的地位,排除B项;材料强调全球化的影响,而不是针对政府的职能,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故选A项。
2、如图是冷战时期的一幅漫画,肯尼迪对赫鲁晓夫说:“我们给这个玩意加把锁吧!”对此漫画理解正确的是A.是美苏零和博弈的结局B.危机达到局部热战程度C.苏联发起美国妥协告终D.美国不再处于突出地位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和漫画内容可知,虽然美苏两国都有核武器,但他们又千方百计要把核武器进行限制,说明美苏之间最终形成了零和博弈,A项正确;美苏之间没有直接爆发热战,排除B项;漫画内容不能体现是苏联发起,美国妥协,也不能说明美国不再处于突出地位,排除D项。
故选A项。
3、如表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A理论是手工工场时期的主流经济理论B.B理论崇尚自由放任引发经济危机C.A理论与罗斯福新政一脉相承D.B理论在五六十年代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繁荣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及所学知识可知,A为自由资本主义理论,它由亚当斯密提出;B为凯恩斯主义,它主张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人教版初中世界历史(下)一至四单元填空题第一单元1、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
二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掌握着主要权力。
2、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是,取得了武装起义的胜利。
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当选为主席。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3、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促进了国名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最初加入的有、、和。
后来扩大到个加盟共和国。
5、在斯大林的领导下,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基本实现。
与此同时,苏联加快实现农业的步伐。
在此基础上苏联在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国家。
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称为。
第二单元1、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而召开的会议是。
参加会议的有个国家,其中会议的三巨头是法国总理,英国首相,美国总统。
2、1916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
对德国的、、、、等问题做出规定。
该条约规定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由日本继承,引发了中国的运动。
3、巴黎和会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他被、两国控制。
4、一战后,东亚太平洋地区争夺激烈的两个国家是、,为此美国倡议召开了会议,会上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使中国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5、巴黎和会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统治的新秩序。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地区的统治秩序。
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6、年间,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但繁荣的背后孕育危机,年经济危机首先在国爆发,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是:、、。
7、为对付经济危机,美国实施,实施新政的目的是在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以消除经济危机。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知识汇总笔记单选题1、如图是1950一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统计图。
对图表内容理解正确的是A.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增长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发展C.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较为均衡D.美国失去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数据反映了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与采用凯恩斯主义理论关系密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发展,B项正确;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关系密切,排除A项;材料数据反映了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地位相对下降,但美国并未失去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排除D项。
故选B项。
2、1951~1955年,苏联肉类的年平均产量为570万吨;1961—1965年,年平均产量达到930万吨,增长60%以上;1955年的农庄庄员平均月收入为25卢布,1965年达列51.3卢布。
这一现象表明苏联A.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效B.集体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新经济提高了农业产量D.经济模式的突破改变农业落后局面答案:A解析:根据“1951~1955年,苏联肉类的年平均产量为570万吨;1961—1965年,年平均产量达到930万吨,增长60%以上;1955年的农庄庄员平均月收入为25卢布,1965年达列51.3卢布。
”可得出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农副产品产量增加,A项正确;集体化没有积极性,排除B项;当时推行的不是新经济政策,排除C项;当时并没有突破原有的经济模式,排除D项。
故选A项。
3、如图是1951-1981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单位:%)。
其中代表日本的数据柱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由于美国独占日本,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铲除了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世界历史第二册一、填空题1、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资产阶级阶级临时政府,另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
2、1917年11月7日,列宁指挥彼得格勒起义取得胜利。
于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3、1921年俄共(布)根据列宁的意见,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探索。
4、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1922年苏联成立,1991年苏联解体。
(苏联存在了69年)5、《凡尔赛和约》规定: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超过10万,拆除莱茵河以东50公里内的防御工程;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6、巴黎和会由英、法、美三国首领操纵,英国的劳合·乔治;法国的克里孟梭;美国的威尔逊。
7、《凡尔赛和约》连同协约国与其他同盟国签订的和约;建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
8、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于是1921年有九国代表参加的华盛顿会议召开,美国处于会议的主导地位。
会议上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体系。
9、《九国公约》的签订,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有利于美国对华的进一步扩张。
10、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的帝国主义列强分割世界的新体系,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1、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这次危机的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12、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新政,中心措施是调整工业。
13、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且在上台后制造了“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进而取缔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还严密控制文化教育,疯狂迫害犹太人,实行恐怖统治非军事区。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常考点单选题1、有学者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欧洲联盟将变成“色拉欧洲”。
欧洲联盟既不是联邦,也不是邦联,同时也不是地区欧洲,而是联邦与邦联的一种结合。
据此可知,欧盟A.成员国间的矛盾激化B.政治一体化遥不可及C.民族性与统一性相融D.主权国家的影响减弱答案:C解析:根据“欧洲联盟既不是联邦,也不是邦联,同时也不是地区欧洲,而是联邦与邦联的一种结合”可知欧盟的发展要迎合各成员国的国情和现实需要,因此是民族性与统一性相交融,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欧盟的发展,并不能说明成员国间矛盾的激化,排除A项;“遥不可及”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项;D项无法体现,排除。
故选C 项。
2、下图是1961年英国《卫报》上刊登的一幅漫画,画中象征英国的老人在试水温。
该漫画反映出当时英国A.滞胀现象阻碍经济复苏B.国力的衰退制约贸易理念C.福利政策拖累国家发展D.传统外交观束缚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报纸《卫报》刊登的讽刺漫画,代表英国的老人不光左脚在小心翼翼地试水温,右脚更是绑着一个沉重的船锚。
可以看到英国事实上对于融入欧洲依旧是怀有疑虑的,反映了传统外交观束缚经济发展,D项正确;滞胀危机是70年代,排除A项;材料信息反映不了英国国力衰退、也反映不了英国福利政策拖累国家发展,排除BC项。
故选D项。
3、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
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上的认同度不断提高,根本上是由于A.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C.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扩大D.合作与共赢的发展需要答案:D解析: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目的是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因此,根本上是由于合作与共赢的发展需要,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国际层面,排除A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不是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上的认同度不断提高的根本原因,排除B项;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扩大不是在国际上的认同度不断提高,排除C项。
世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是:A. 尼罗河B. 幼发拉底河C. 印度河D. 黄河2. 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是:A. 凯撒B. 奥古斯都C. 尼禄D. 君士坦丁3. 中世纪欧洲的宗教中心是:A. 罗马B. 君士坦丁堡C. 巴黎D. 伦敦4.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在:A. 15世纪B. 16世纪C. 17世纪D. 18世纪5.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年份是:A. 1789年B. 1791年C. 1793年D. 1795年6.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美国7.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是: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 巴黎公社的建立C. 十月革命的胜利D.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8.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是:A. 欧洲B. 亚洲C. 非洲D. 美洲9. 联合国成立于:A. 1941年B. 1945年C. 1947年D. 1950年10. 冷战时期两大阵营是:A. 北约与华约B. 欧盟与东盟C. 联合国与国际联盟D. 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包括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________。
2. 罗马法的基础是________法律。
3.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________。
4.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发明了蒸汽机的科学家是________。
5. 20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者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 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启蒙运动对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影响。
2. 分析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对抗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分析二战后联合国的作用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重要性。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重点知识归纳单选题1、下图是不同时期美、欧、日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变化图,下列选项中解读正确的是①美国经济增长减慢但仍是世界霸主②西欧走向联合,经济迅速发展③日本经济发展,成为世界政治大国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中的数据可知,1955到1976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下降,反映经济增长减慢,但仍是世界霸主,①正确;西欧走向联合,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上升,②正确;日本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大国,但不是政治大国,③错误;资本主义经济领域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挑战美国霸权,冲击两极格局,④正确。
①②④正确,B项正确,③错误,排除ACD项。
故选B项。
2、下图为中美德日四国1980-2009GDP 增长趋势图。
日本所对应的曲线序号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根据折线图结合所学知识,美国经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①为美国;1987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②为日本;进入21世纪,中国赶超德国,③为德国,④为中国;综上,日本所对应的曲线序号是②,B项正确;排除A项、C项、D项。
故选A项。
3、下图为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后世界部分主要经济体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增长情况。
这反映了A.中国同欧美间的贸易顺差扩大B.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困境C.外贸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D.东西方力量对比发生逆转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后,除中国以外的世界部分主要经济体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都出现了大幅的负增长,说明世界部分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受挫,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困境,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中国同欧美间的贸易顺差的信息,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对外贸易增长下降的幅度是超过GDP 的,可见外贸反而拖累了经济增长,排除C项;从材料信息并不能得出东西方力量对比发生逆转的结论,表述夸张,排除D项。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常考点单选题1、下列关于当代中国外交的表述,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A.AB.BC.CD.D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进一步开展亚非各国合作创造了条件,B项正确;“肃清了”的表述错误,排除A项;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改善,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形成是在新时期,排除C项;“一带一路”的国家并不是都是周边国家,排除D项。
故选B项。
2、1946年英国通过了《国民健康服务法案》,该法案的基本原则是:为所需者提供免费医疗。
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民医疗服务体系屡经修改,规定某些医疗项目实行收费服务,不过基本的医护费用仍然由国家负担,这个原则并没有改变。
这一变化反映了英国A.采取立法手段推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B.基本医疗费用并未加大国家财政负担C.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政府调整统治政策D.政府重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完善答案:C解析:英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修改,是由于70年代经济危机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国家的财政负担,C项正确;采取立法手段推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不能反映出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基本医疗费用并未加大国家财政负担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英国政府是迫于形势而改变医疗服务体系,排除D项。
故选C项。
3、下表为1962- 1993 年日本基尼系数(收入差距)的变化情况。
对其解读合理的是(根据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在0.2- -0.3 表示比较平均;03- -0.4 表示合理;04- -o.5 表示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差距悬殊)A.80年代中后期泡沫经济未影响收入差距B.国家干预经济一定程度抑制了分配不平等C.经济发展黄金时代的日本收入差距在扩大D.福利政策的调整实现了收入的平均分配答案:B解析:80年代中后期再次分配相对于初次分配的改善度在不断提高,说明虽然80年代后期日本初次收入分配差距在扩大,但包括社会保障、税收在内的再分配政策对初次分配不平等化的抑制作用不断增强,从而将日本国民实际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B项正确;80年代中后期泡沫经济使日本初次收入分配差距在扩大,排除A项;1962年-1972年,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实现了相对低位的基尼系数值,收入差距在不断缩小,排除C项;“实现了收入的平均分配”表述错误,排除D项。
世界历史(下)一至四单元填空题第一单元1、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
二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掌握着主要权力。
2、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是,取得了武装起义的胜利。
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当选为主席。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3、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促进了国名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最初加入的有、、和。
后来扩大到个加盟共和国。
5、在斯大林的领导下,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基本实现。
与此同时,苏联加快实现农业的步伐。
在此基础上苏联在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国家。
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称为。
第二单元1、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而召开的会议是。
参加会议的有个国家,其中会议的三巨头是法国总理,英国首相,美国总统。
2、1916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
对德国的、、、、等问题做出规定。
该条约规定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由日本继承,引发了中国的运动。
3、巴黎和会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他被、两国控制。
4、一战后,东亚太平洋地区争夺激烈的两个国家是、,为此美国倡议召开了会议,会上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使中国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5、巴黎和会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统治的新秩序。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地区的统治秩序。
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6、年间,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但繁荣的背后孕育危机,年经济危机首先在国爆发,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是:、、。
7、为对付经济危机,美国实施,实施新政的目的是在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以消除经济危机。
新政中心措施是对的调整,颁布了《》。
8、为对付经济危机,德国、日本建立起专政,对内镇压人民反抗,对外侵略扩张。
9、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1933年上台,德国法西斯统治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形成。
为打击德国共产党,法西斯制造了“”。
10、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是年,人物是。
日本法西斯建立的标志是日本主张建立法西斯政权的控制政府,标志着世界大战的形成。
11、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勾结起来,形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个集团称“、、”,又称集团。
第三单元1、希特勒上台后,德国首先吞并了,之后又将侵略的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在德国的签订协定,规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等地割让给德国。
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
2、英、法等国家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称这种政策为,把这一政策推向顶峰。
3、二战爆发的时间是,标志是。
4、1941年6月,德国掉头向东,发动了对的战争,苏德战争爆发。
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保卫战的胜利。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
至此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到这场战争中来。
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时间是,地点是,标志是个国家代表签署了《》。
为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
会议还决定成立,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3个月内,参加对法西斯的作战。
6、第二次世界的转折点是战役,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是战役,北非战场的转折点是战役。
7、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时间是,地点是法国的,经过的海峡是。
8、欧洲战争结束的时间是,标志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是,标志是。
9、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的和分别投下一颗原子弹第四单元1、二战后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是,(时间)该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地区)发展尤其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2、20世纪70年代由于中东产油大国提高,引发(时间)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
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美国经济回升,但受到的困扰,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调整经济政策,经济有所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
3、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在进行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大发展和的力度,促进了以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这一时期,人们认为美国进入了时代。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和。
4、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对成员国发展和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将统一使用的单一的货币,该组织成立以后各成员国之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5、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是,该国80年代以后实行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1964年,该国成功举办了。
问答题:1、英国宪章运动的时间、政治纲领、主要内容、影响。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间、标志、作用。
4、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时间、导火线、颁布的文献、意义。
5、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事件、人物、内容、性质、影响。
6、日本明治维新内容、性质、影响。
7、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时间、标识、主要的发明、带给我们的启迪。
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时间、标识、主要战役、性质、影响。
9、十月革命的爆发的原因、时间、性质、革命任务、意义。
10、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事件、人物、目的、措施、意义。
1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时间、标志、主要战役、结束的时间、标志。
12、二战胜利的原因、性质、影响。
13、二战给我们的启示。
14、如何避免战争。
15、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16、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第五单元6、年,斯大林逝世后,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改革。
7、年,戈尔巴乔夫上台,首先把作为重点,没有取得成果,后来又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方面,此后苏联的政治体制急剧变化,主要表现为,,。
8、1991年苏联在新联盟条约即将签署之际,为阻止联盟解体趋势而引发事件。
之后下台,俄罗斯领导人控制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年底,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标志着二战后形成的美苏争霸的格局结束。
9、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
他们先后进行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其中改革较为突出。
试图摆脱苏联控制的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称为,后被苏联镇压。
10、从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东欧剧变之后,一分为五;一分为二;与合并,实现统一。
第六单元11、二战后印度出现民族独立运动高潮,年,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和两个国家,实行。
12、二战后,亚洲的和经济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
13、二战后,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年,埃及爆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以为首的武装力量发动起义,赢得埃及的独立,1956年,埃及宣布将收归国有。
14、非洲独立年是指年,这一年非洲先后有个国家取得独立。
15、年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世纪的历史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16、1959年,通过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府,走上道路。
17、年,巴拿马从国手中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
18、一战后,国获得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
二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和国家的决议,1948年犹太国家建立。
19、以色列建立后至1973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发生四次战争,史称。
20、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第七单元21、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1946年3月英国首相发表的演说被称之为。
该演说成为即将开始的政策的信号。
22、1947年3月,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他提出的、、加紧控制其它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称之为“”。
他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是破裂、的开始。
23、为推行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美国出台,在经济上推行援助西欧的,在军事方面建立。
苏联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在军事上成立,从此美苏争霸的由此形成。
24、美苏争霸开始于20世纪年代,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五六十年代,这一时期爆发了著名的事件是,说明国在争霸中占据优势。
第二阶段是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高潮。
因美国深陷战争之中,尼克松实行战略收缩政策。
而此时苏联随着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采取积极进攻战略,在1979年12月出兵占领,直到年才撤出军队。
这一阶段优势在国。
第三阶段80年代,长期争霸使苏联负担沉重。
苏联领导人采取全球缓和战略。
此时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也同意实现有限的缓和。
1991年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25、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的局面,世界格局正朝着的方向发展。
、、、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26、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7、冷战结束后,、、,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威胁世界和平。
战争就是一例。
28、1999年3—6月,以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这就是战争,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3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
29、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主题)是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趋势加速发展。
30、年1月1日,成立,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该组织希望通过和,实现世界是贸易的自由化。
31、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了会议,中国正式成为的一员。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蒸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八单元32、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时间是,标志是。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的广泛使用,而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的社会。
33、生物工程是在、、、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其核心是,而技术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
问答题:1、战后美国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出现的时间及其特点。
(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西部南部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七八十年代出现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债务负担等,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九十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3、战后欧洲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欧盟成立的时间、前身、货币、作用各是什么。
5、战后日本崛起的主要原因。
6、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说出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