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38.50 KB
- 文档页数:3
实训实验报告(精选6篇)一、实习时间20Xx年X月18日到X月10日二、实习地点xxx三、实习目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顺利毕业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四、实习内容能对电脑交易和具体的电脑安装步骤进行了解,并查阅资料巩固自我缺漏的电脑经验。
能将具体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在电脑交易的同时,将自己的所学所想所感付诸实践。
能够熟练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巧,比如安装系统,安装插线,识别型号,处理图形和flash等。
能够与别人进行一定程度的计算机交流,并且提供各种买卖信息以及电脑性能好坏的识别。
能够推销贩卖计算机,并且积累丰厚的社会交流经验和提升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实习体会职高生活让我对计算机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实践出真知,唯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经过实践和实习,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在未来的日子,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涵养。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
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更应该把学习作为保持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
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会积极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能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二、努力实践,自觉进行角色转化。
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
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显人的意志。
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
三、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实习,是开端也是结束。
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驰骋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做好个人工作计划,努力创造业绩,继续创造更多的价值。
实验报告范本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具体实验对象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实验现象或反应,从而验证相关理论或假设,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简要阐述实验所依据的科学原理和相关理论知识。
例如,如果是化学实验,可以解释化学反应的机制和方程式;如果是物理实验,可以说明相关的物理定律和公式。
详细原理阐述三、实验器材与材料1、主要仪器设备仪器 1 名称:型号,生产厂家,用途仪器 2 名称:型号,生产厂家,用途……2、实验材料材料 1 名称:规格,生产厂家材料 2 名称:规格,生产厂家……四、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对实验材料进行预处理,如清洗、干燥、称量等。
2、实验操作过程第一步:详细描述操作步骤 1第二步:详细描述操作步骤 2第三步:详细描述操作步骤 3……3、实验注意事项强调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安全问题,如防火、防爆、防中毒等。
说明操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提醒实验人员要小心谨慎。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数据记录表格设计合理的数据记录表格,将实验过程中测量得到的各种数据准确、清晰地记录下来。
|实验序号|实验条件|测量数据 1|测量数据 2|测量数据3|……|||||||||1|具体条件 1|数据 1-1|数据 1-2|数据 1-3|……||2|具体条件 2|数据 2-1|数据 2-2|数据 2-3|……||3|具体条件 3|数据 3-1|数据 3-2|数据 3-3|……||……|……|……|……|……|……|2、数据处理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和分析,例如求平均值、标准差等。
运用图表(如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对数据进行直观展示,以便更好地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明确阐述实验得到的主要结果,回答实验开始时提出的问题或验证的假设。
将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差异的原因。
实验报告的实验分析
实验分析是实验报告的一个重要部分,用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实验分析的
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结果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描述,包括观察到的现象、测量到的数据、
计算结果等。
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相
关系数等统计指标,绘制图表和曲线拟合等。
3. 结果解释和讨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和讨论,说明实验所得结论的合理性和可
靠性,分析实验误差的来源和影响因素。
4. 实验结果与理论比较:将实验结果与已有理论知识相比较,讨论实验结果与理论预
期的一致性或差异,指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或偏差。
5. 结果的意义和应用:分析实验结果的科学意义、实际应用价值、进一步研究方向等。
在实验分析过程中,要注意科学严谨性和逻辑清晰性,遵循实验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尽可能排除实验中的干扰因素和偏差,准确地推断和解释实验结果。
同时,也要对实
验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改进实验设计或进行进一步研究
的建议。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实验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本实例的目的是创建锚点链接。
二、仪器用具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网页设计软件;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形处理与制作软件;5、其他一些动画与***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三、实验原理创建锚点链接。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在页面中插入1行4列的表格,并在各单元格中输入导航文字。
2) 分别选中各单元格的文字,单击“”按钮,在弹出的“超级链接”对话框上的“链接”文本框分别输入“#01”“#02”“#03”“#04”。
3) 在文档中输入文字并设置锚记名称“01”,按下“ enter”键换行,输入一篇文章。
4) 在文章的结尾处换行,输入文字并设置锚记名称“02”,按下“ enter”键换行,输入一篇文章。
5) 同样的方法在页面下文分别输入文字和命名锚记为“03”和“04”,并输入文章。
6) 保存页面,按下“f12”键预览。
五、实验结果六、讨论与结论添加瞄记的作用是可以帮读者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章,同时也可以使页面更加精简。
本实验的关键难点在于链接文本框输入的名称和瞄记的名称要相一致才能达到实验的效果,同时要记得是在上一篇文章的结尾处输入文字并设置瞄记名称,并记得输入对应的文章,否则瞄记可能不能用。
熟练程度低在实验中不能很好地使用各种工具,无法一次准确地寻找到适当的位置。
实验中忘记选择“不可见元素”,几次实验都失败,最后才得出正确的结论。
因此在实验前要先做好预习,否则实验过程会比较吃力。
实验报告篇2今天老师给我们开了演示实验,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报告编号:YT-FS-3967-87实验报告范本(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实验报告范本(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本实例的目的是设置页面的背景图像,并创建鼠标经过图像。
二、仪器用具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网页设计软件;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图形处理与制作软件;5、其他一些动画与图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三、实验原理设置页面的背景图像,并创建鼠标经过图像。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在“页面属性”对话框中设置页面的背景图像。
2) 在页面文档中单击“”插入鼠标经过图像。
五、实验结果六、讨论与结论实验结束后我们可以看到页面的背景变成了我们插入的图像,并且要鼠标经过的时候会变成另一个图像,这就是鼠标经过图像的效果。
当然这种实验效果很难在实验结果的截图里表现出来。
这个实验的关键在于背景图像的选择,如果背景图像太大不仅会影响网页的打开速度,甚至图像在插入会也会有失真的感觉,因此在插入前对图像进行必要的处理能使实验的效果更好。
生物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精选9篇)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物实验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生物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1、还原糖的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做还原糖。
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
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
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
其反应式如下: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的鉴定原理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
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A)和质量浓度为0.01g/mL(B)的硫酸铜溶液。
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H2NOC—NH—CONH2)能与Cu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做双缩脲反应。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3、脂肪的鉴定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三、实验过程(见书P18)四、实验用品(见书P18)五、注意1、关于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并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课程旨在通过一系列基础物理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加深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2. 测量万有引力常数;3. 研究单摆的周期;4. 探究光的干涉现象;5. 测量液体表面张力。
三、实验方法1.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通过测量不同质量物体在相同加速度下的运动距离,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2. 万有引力常数测量实验:利用扭秤实验,测量小球和砝码之间的万有引力,从而计算出万有引力常数。
3. 单摆周期实验:通过测量单摆摆长和周期,验证单摆周期公式。
4. 光的干涉实验:利用双缝干涉实验,观察干涉条纹,研究光的干涉现象。
5. 液体表面张力实验:通过观察液体表面张力对物体浮沉的影响,测量液体表面张力。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一定的质量范围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
2. 万有引力常数测量实验:通过扭秤实验,测得万有引力常数为 \( G = 6.674 \times 10^{-11} \, \text{N} \cdot \text{m}^2/\text{kg}^2 \),与理论值相符。
3. 单摆周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单摆的周期与摆长成正比,验证了单摆周期公式。
4. 光的干涉实验:通过观察双缝干涉条纹,发现干涉条纹间距与光源波长成正比,验证了光的干涉现象。
5. 液体表面张力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液体表面张力对物体浮沉有显著影响,通过测量液体表面张力,可以得到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五、实验结论1. 牛顿第二定律在一定的质量范围内是成立的;2. 万有引力常数与理论值相符;3. 单摆周期公式准确;4. 光的干涉现象是客观存在的;5. 液体表面张力对物体浮沉有显著影响。
六、实验心得与体会1.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实验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实验是验证理论、发现新规律的重要手段;2.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实验仪器,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3.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提高了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4. 实验过程中,我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5. 本次实验使我更加热爱物理学科,激发了我继续探索物理奥秘的兴趣。
物理实验报告物理实验报告(精选17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理实验报告(精选1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物理实验报告篇1器材:木头步骤:第一种:将木头放入水中,测量水面上升的幅度,或者放入满满的量筒中,测量溢出的水的体积,可以间接得到木头浸入水中的部分的体积。
然后将木头沿水平面切割,取下,用天平测量水下部分的质量。
通过公式计算其密度。
然后总体测量整块物体的质量通过v=m/p计算得出全部体积。
第二种:取一量杯,水面与杯面平齐,想办法将木头全部浸入水中(如用细针将其按入水中),称量溢出水的体积即可。
第三种:如果容器是个圆柱形,把里面放满水,然后把物体放入水中,在把物体取出。
容器中空的部分就是这个物体的体积。
圆柱的面积=底面积×高如果物体不下沉,就把物体上系一个铁块放入水中,测出铁块和物体的体积,然后再测出铁块的体积,接着用它们的总体积减去铁块的体积就得出物体的体积.现象:包括在步骤里面了。
结论:得出木头的体积。
物理实验报告篇2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实验器材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粉笔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提出问题:凸透镜成缩小实像需要什么条件?2.猜想与假设:(1)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u_______2f。
(“大于”、“小于”或“等于”)(2)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物距u_______2f。
(“大于”、“小于”或“等于”)3.设计并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安装光具座,调节凸透镜、光屏、蜡烛高度一致。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的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
(4)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的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
《实验报告总结》实验报告总结(一):一个长学期的电路原理,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从最开始的什么都不懂,到此刻的略懂一二。
在学习知识上面,开始的时候完全是老师讲什么就做什么,感觉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跟理论也没什么差距。
但是之后就觉得越来越麻烦了。
从最开始的误差分析,实验报告写了很多,但是真正掌握的确不多,到最后的回转器,负阻,感觉都是理论没有很好的跟上实践,很多状况下是在实验出现象以后在去想理论。
在实验这门课中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必须要先弄清楚原理,在做实验,这样又快又好。
在养成习惯方面,最开始的时候我做实验都是没有什么条理,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
比如说测量三相电,有很多种状况,有中线,无中线,三角形接线法还是Y形接线法,在这个实验中,如果选取恰当的顺序就能够减少很多接线,做实验就应要有良好的习惯,就应在做实验之前想好这个实验要求什么,有几个步骤,就应怎样安排才最合理,其实这也映射到做事情,不管做什么事情,就应都要想想目的和过程,这样才能高效的完成。
电原实验开始的几周上课时间不是很固定,实验报告也累计了很多,第一次感觉有那么多实验报告要写,在交实验报告的前一天很多同学都通宵了的,这说明我们都没有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我就应从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完成就应完成的学习任务。
这学期做的一些实验都需要严谨的态度。
在负阻的实验中,我和同组的同学连了两三次才把负阻链接好,又浪费时间,又没有效果,在这个实验中,有很多线,很容易插错,所以要个性仔细。
在最后的综合实验中,我更是受益匪浅。
完整的做出了一个红外测量角度的仪器,虽然不是个性准确。
我和我组员分工合作,各自完成自己的模块。
我负责的是单片机,和数码显示电路。
这两块都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数码显示个性需要细致,由于我自己是一个粗心的人,所以数码管我检查了很多遍,做了很多无用功。
总结:电路原理实验最后给我留下的是:严谨的学习态度。
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争取一次性做好,人生没有太多时间去浪费。
实验报告心得体会实验报告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2篇)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实验报告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验报告心得体会篇1经过这次的测试技术实验,我个人得到了不少的收获,一方面加深了我对课本理论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现在我总结了以下的体会和经验。
这次的实验跟我们以前做的实验不同,因为我觉得这次我是真真正正的自己亲自去完成。
所以是我觉得这次实验最宝贵,最深刻的。
就是实验的过程全是我们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的,这样,我们就必须要弄懂实验的原理。
在这里我深深体会到哲学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弄懂实验原理,而且体会到了实验的操作能力是靠自己亲自动手,亲自开动脑筋,亲自去请教别人才能得到提高的。
我们做实验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样我们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实验,那么做了也是白做。
实验总是与课本知识相关的,比如回转机构实验,是利用频率特性分析振动的,就必须回顾课本的知识,知道实验时将要测量什么物理量,写报告时怎么处理这些物理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实验效率的保证,有的人一开始就赶着做,结果却越做越忙,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我也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
在做电桥实验时,开始没有认真吃透电路图,仪器面板的布置及各键的功能,瞎着接线,结果显示不到数据,等到显示到了又不正确,最后只好找同学帮忙。
我们做实验不要一成不变和墨守成规,应该有改良创新的精神。
实际上,在弄懂了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我们的时间。
实验报告心得体会篇2这次实验虽然仅有短短的xx天,可是实习资料异常丰富,并且经过这个实习我们都得到了知识上的复习和本事上的提高。
正是因为这个实习,加深了我对植物营养学这门学科的了解,同时对我们专业的发展方向有了初步认识。
这次实习不但巩固了我们平时所学,也为我们日后的专业工作供给了十分实际的便利。
实验报告
———
逆变电源设计
实验目的:为了在现有的条件下,对太阳能电池板采集的太
阳能转化成电能形式,然后将电能调节成满足正弦脉宽调制SPWM
全桥逆变器需要的直流电压,最后经SPWM全桥逆变器将可再生能
源转化为220V交流市电,供负载使用。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很
好的解决电力紧缺的问题。
实验原理:本作品是利用单片机HT46RU232设计的逆变电源
控制系统,HT46RU232作为数字控制系统的核心。太阳能电池板
采集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直流DC经过逆变电路,逆变电路经过
单片机HT46RU232控制处理,采用SPWM对称规则采样法得到一系
列50Hz幅值相等但宽度不等的矩形波,矩形波的占空比使用查表
和在线计算的方法得到。此矩形波通过低通滤波器转化为正弦
波,然后再通过变压器升压、LC滤波之后得到220V交流电供负载
使用。对系统工作温度,电流进行监测,保护控制系统电路。通
过液晶显示输入和输出的电压、电流,更简便的控制电路,实现
了低功耗的要求。由此提高整套系统的效率。
逆变电路:逆变电路主要是由单片机HT46RU232控制处理。逆
变电路的主功率元件选用功率场效应管(MOSFET)。在小容量低
压系统中一般使用较多的器件为MOSFET,因为MOSFET具有较低的
通态压降和较高的开关频率,扩大输入信号幅度的范围,降低了
功耗。
单片机控制:单片机HT46RU232作为数字控制系统的核心,
利用单片机HT46RU232产生SPWM信号并进行电压采样处理.
主要使用了单片机HT46RU232的定时器、I/O口、PWM功能、
多通道A/D等功能。通过单片机HT46RU232对DC采样,采样所得的
数据经过单片机进行处理,输出50Hz幅值相等、宽度不等的矩形
波。单片机还对输出电压进行A/D采样,调节输出,实现闭环控
制。对系统工作温度,电流进行监测,保护控制系统电路。
升压控制:将输出的50Hz幅值相等、宽度不等的矩形波通过
低通滤波器转化成50Hz的正弦波。再通过变压器升压以及LC滤波
电路得到50Hz、220V的交流市电。
作品框图:
太阳能电池
板
DC
逆变电路低通滤
波
变压器
LC滤波
负载
电流温
度采样
HT46R
U232
液晶显
示
结构框图
软件的工作框图:
N
N
Y
Y
实验结果:做出的成品能很好的实现直流电压到交流电压的逆
变,达到了实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