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6届高三3月高考诊断性测试语文
- 格式:docx
- 大小:37.11 KB
- 文档页数:15
山东省烟台市2016届高三期末自主练习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和答题纸。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O.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座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非网上阅卷的,请将第I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l~3题。
积雪很坝上的雪有时候下得很认真,有时候又猛烈得忘忽所以....深,能(没/漫)了行人的膝盖。
雪花由无数冰晶构成,所以什么颜色的光照在上面,就是什么颜色的反射光.结满雾淞的树林,随着太阳..的升起、落下,(变幻/变换)出五彩纷呈的景致。
晨间,阳光映照在落叶松上,光线的反射作用就让树林披上一层绛红。
随着太阳的..升高,光线的色温也跟着变化,树梢的颜色也渐渐变成淡黄,最后(呈的雪白。
傍晚,____,直至天际最后一缕蓝紫现/显示)出晶莹剔透....的暮光消失。
无论是晨间或者傍晚,光线让人们享受着一场梦幻般的视觉盛宴,如同置身童话的世界,____。
?谁言冬日的荒原都是一片肃杀景象....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雾凇忘忽所以B.绛红晶莹剔透C.映照视觉盛宴D.置身肃杀景象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漫变幻显示B.没变幻呈现C.没变换显示D.漫变换呈现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广袤的雪原则被阳光染上一层浅浅的橙红以至于沉醉其中而不愿醒来B.阳光则把广袤的雪原染上一层浅浅的橙红沉醉其中的人们不愿再醒来C.广袤的雪原则被阳光染上一层浅浅的橙红沉醉其中的人们不愿再醒来D.阳光则把广袤的雪原染上一层浅浅的橙红以至于沉醉其中而不愿醒来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座谈会上,大家就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____,积极踊跃,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烟台市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2001.6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媲.(bì)美戏谑.(nüè) 昏愦.(kuì)无能毁家纾.(shū)难B.奇葩.(pà) 缜.(zhēn)密虚与委蛇.(yí) 骁.(xiāo)勇善战C.攻讦.(jié) 粗犷.(ɡuǎnɡ) 为.(wèi)渊驱鱼心广体胖.(pán)D.靓.(liànɡ)女悭.(qiān)吝博闻强识.(shì) 一无长.(chánɡ)物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黯然神伤兴利除弊圆滑世故以儆效尤B.合睦相处和中共济根深蒂固斐然成章C.暴殄天物流言蜚语犯而不校焕然冰释D.无耻之尤陈词烂调金块珠砾蔚然成风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赵明十分诧异地问:“难道他到现在还没有拿定主意考文科______________考理科?”(2)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________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3)李白赠别杜甫的诗歌亲切动人,充分_____________李白与杜甫的深厚友谊。
(4)目前的一些农村小说,差不多没有描写,偶尔有,也只就农村生活取喻,既___________了当,又新鲜有味。
A.还是逐步表明简捷B.或者逐步标明简洁C.还是逐渐标明D.或者逐渐表明简洁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美德两国首鼠两端....,但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可以在意见不合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朋友关系。
”B.目前,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条分缕析....,教师过分的讲解,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山东烟台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烟台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诊断性测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①中华民族自古以文化为族群认同的纽带,而不是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认同纽带。
这一本质特征远在统一的秦朝形成前就已定型。
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传承具有决定性的建构作用。
文化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接受的,以文化作为维系族群的纽带,既为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使“统一”成为华夏族群的本能驱动——自有周一代,“统一”就是中华世界唯一的理想形态,也是最终形态。
②除了以文化为族群纽带,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形成甚早、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向心”与延续,那就是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温柔敦厚”的追求。
“温柔敦厚”,语出《礼记>,其指的决不仅是人的性格或态度,还是个人对于大道的追求,对民众、家国、集体的深厚感情和悲悯,或者可称为“集体性考量”“整体性思维”等等。
在四海升平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与邻为善、乐于助人:在天灾人祸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为了他人、家国可以慨然赴死。
“温柔敦厚”的文化基因依然可追溯到中华文明的源头时期——先秦时期的文献典籍中。
华夏传统中一些鲜明的文化特质,如好仁、不武、中庸等等,甚至诗歌的声韵对偶、楷书的端正庄严等艺术倾向,无不生发于“温柔敦厚”。
③是什么塑造了华夏历史的这种文化基因?我以为,文化的问题,最终还是要从文化中找寻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烟台市高三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78分。
1.D2.C3.D4.A5.C6.B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一)必考题(共129分)29.(10分)(1)光照强度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缺一不得分) 27.3(2分)小于(2分)(2)无水乙醇(或丙酮)叶绿素a 增加叶绿素含量(2分)30.(9分)(1)①②③(2分)下丘脑和垂体(2分)(2)④抗利尿肾小管和集合管(3)遗传(基因)体液免疫和细胞(特异性)(2分)31.(9分)(1)直接生产者样方法(2)N2、P2(2分)(负)反馈(3)物质和能量(2分)丰富度32. (11分)(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A_B_dd(2分) 7(2分)(2)用已有的白花甲(aabbdd)与该白花植株杂交,观察子代花色(2分)。
若F1的花全为白花(1分),可知待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出现的原因是杂合子的后代隐性基因纯合的结果(1分);若F1的花白花∶红花=1:1(1分),可知待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出现的原因是纯合子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1分)。
(二)选考题(共45分)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5分)(1)促性腺激素透明带桑椹胚(2)滋养层(2分)引物(2分)滋养层细胞的DNA(2分)女(2分)(3)卵细胞膜(2分)透明带(2分)2016年高考诊断性测试理综化学参考答案7. A 8. B 9. B 10. C 11. B 12.C 13. D(单选,每小题6分)26.(16分)(1)①bcd (2分)② 2Na2O2 + 2H2SO4= 2Na2SO4 + O2↑+ 2H2O(2分)偏大(2分)aedfgh(或aedh)(2分)(2)偏小(2分)Ⅰ(1分)碱性条件(2分)(3)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m),加热到733~873K使之分解,使用量气装置测定常温常压下生成O2体积(V),然后进行有关计算。
山东省烟台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2016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二卷两局部,共8页。
总分值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前须知: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二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一、(每题3分。
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l~2题。
时间愈久,愈爱这一室虚白,像画面上的大片留白,情味隽永..。
世界至繁,天地至简,这小小的一室,容得下一个人的万千思绪....,独品一刻之....。
坐在这简单的四壁之间,心无旁骛(闲/静)。
我们需要的生活,其实比想象的更加简单,所谓“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身无长物....,是一种让人(羡衫/艳羡)的状态。
也许我们本来就无须为太多的念头埋单..,美丽的风景,看过就好。
庞杂的愿望中往往夹杂着太多的不切实际,付账时常常随着别人的风向,有时忘了自己的。
加法生活里充满了太多多余的比照和(奢想/向往),不如试试减法生活,如这四壁白雪,保存自然给予..的一点天真和质朴。
放轻松,抛开重负,世界还是一样美好。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隽.(juàn)永万千思绪B.给.(jǐ)予心无旁骛C.身无长.(zhǎng)物付账D.广厦.(shà)千间埋单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闲羡慕向往 B.静羡慕奢想C.静艳羡向往 D.闲艳羡奢想3.以下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要解决长假出行拥堵问题:一是修路架桥并开发更多的旅游资源;二是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让错峰出游成为现实,事实上,后者远比前者效果更快更好。
山东省烟台市2016届高三3月高考诊断性测试(一模)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冬雪、温泉“五绝”著称。
其中,①;而云海在冬季出现的概率也远远高于夏季,其时,峰、石、松(隐现/隐没)于云海之中,影影绰绰,..亦真亦幻,恍如人间仙境.冬日,皑皑白雪,遍铺峰峦.,处处冰雕玉砌.(qiè),千姿百态,令人仿佛置身童话世界.雾凇、冰挂等也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道亮丽风景。
“一夜寒风起,万树银花开。
"百里黄山,一夜之间玉树琼枝,分外妖娆.(ráo).棵棵黄山松婉.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有声,怒放。
满树满枝的雾凇、冰挂,仿佛珠帘长垂,风吹树动,万籁..②。
冬天的黄山云海气势磅.(páng)礴,比其他季节显得更加奇绝壮观。
清晨雪霁.(qì),红日东升,霞光万道,(辐射/映射)在云海之上,霎时间(云谲波诡/色彩斑斓),鲜艳夺目,形成了奇妙壮观的霞铺云奇景.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影影绰绰雪霁(qì)B.峰峦.冰雕玉砌.(qiè)..有声妖娆.(ráo)D.婉.若气势磅.(páng)礴C.万籁..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隐现辐射云谲波诡B.隐现映射色彩斑斓C.隐没辐射色彩斑斓D.隐没映射云谲波诡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只有在冬季才可见到冬雪②和谐有节,清脆悦耳,如闻仙乐B.①冬雪只有在冬季才可见到②清脆悦耳,如闻仙乐,和谐有节C.①只有在冬季才可见到冬雪②清脆悦耳,如闻仙乐,和谐有节D.①冬雪只有在冬季才可见到②和谐有节,清脆悦耳,如闻仙乐【答案】1.C2.B3.D【解析】1.试题分析:A“霁"读jì;B“砌”读qì;D“婉”应为“宛”。
二、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零分。
14. 在一平直路段检测某品牌汽车的运动性能时,以路段的起点做为x轴的原点,通过传感器发现汽车刹车后的坐标x与时间t的关系满足x=60+30t-5t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大小为30m/s,加速度大小为10m/s2B.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大小为30m/s,加速度大小为5m/s2C.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大小为60m/s,加速度大小为5m/s2D.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大小为60m/s,加速度大小为2.5m/s2【答案】A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5. 如图所示,在竖直面内固定一光滑的硬质杆ab,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在杆的上端a处套一质量为m 的圆环,圆环上系一轻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与a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O点,O、b两点处在同一竖直线上。
由静止释放圆环后,圆环沿杆从a运动到b,在圆环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弹簧一直处于伸长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环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弹簧对圆环一直做负功C.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大D.圆环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几何关系可知,当环与O点的连线与杆垂直时,弹簧的长度最短,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所以在环从a到C的过程中弹簧对环做正功,而从C到b的过程中弹簧对环做负功,所以环的机械能是变化的.故A 错误,B 错误;当环与O 点的连线与杆垂直时,弹簧的长度最短,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C 错误;在整个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所以圆环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D 正确;故选D.. 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16.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为降压变压器,原线圈通过灯泡L 1与正弦式交流电相连,副线圈通过导线与两个相同的灯泡L 2和L 3相连,开始时开关S 处于断开状态。
山东省烟台市2017届高三语文3月诊断性测试(一模)试题(扫描版)2017年高考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15分,每小题3分)1.C(A“份”应为“分”;B“帖”应为“贴”;D“载”应读zài。
)2.C(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苍凉:凄凉。
闪现:①一瞬间出现;②呈现。
涌现:人或事物大量出现。
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
虽然: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3.B4.D(付诸东流:把东西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
分庭抗礼:指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
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花拳绣腿:指姿势好看而搏斗时用处不大的拳术,比喻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价值的做法。
)5.C(A搭配不当,将“问题”改为“状况”;B表意不明,应将“数十个著名寺庙的画师”改为“来自数十个著名寺庙的画师”或“来自著名寺庙的数十位画师”;D成分残缺,在“相结合”后添加“的方式”。
)二、(9分,每小题3分)6.C(“反对沿袭传统,反对形式技巧”表述绝对化,原文指出邵雍的创作原则是“无意于遵循传统诗歌规则”,“重意识甚于重技巧”。
)7.B(A“远宗班固的《咏史》诗和东方朔的《诫子》诗”的分析于原文无据。
C与原文中的“儒道两家在修身、养心问题上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否定感性自我来实现精神超越,而邵雍则强调在个体生命的感性存在中实现内在超越”的表述不符。
D“在语言风格上刻意模仿陶渊明”与原文中的“其浅近的语言和陶诗的简古风格也不相同”相悖。
)8.A(“系统科学的梳理归纳”分析有误,作者认为四库馆臣“对哲理诗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的考察显得粗略而欠准确”。
)三、(12分,每小题3分)9.D(委:交付,托付。
)10.C(均为连词,表转折。
A①助词,的;②代词,代土地。
B①副词,于是,就;②副词,竟。
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抚恤/畜养亲家/沁园春啮噬/罪孽深重B.蜷伏/痊愈按捺/百衲衣譬如/穷乡僻壤C.孱弱/潺滠戏谑/血淋淋宿营/夙兴夜寐D.踟蹰/汤匙泼辣/梁山泊证券/隽语箴言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诀窍拖沓流览器耳鬓厮磨B.颓费敦请摄像机分庭抗礼C.跌宕晋级荧光屏寥若晨星D.宵禁爆裂绘图仪矫往过正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经过细致的摸查暗访,焦作警方彻底捣毁了生产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黑窝点”,了大量的生产原料和上千件成品。
②近日,有日本媒体曝出自民党新总裁安倍晋三与日本最大的黑社会组织——山口组有,同时还刊登了安倍与山口组成员一起拍摄的照片。
③如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都忙里偷闲,选择养宠物来生活,因此养宠物正在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
A.扣压瓜葛调节 B.扣押纠葛调节C.扣压纠葛调剂 D.扣押瓜葛调剂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作为学者,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静下心来研究学问,做到心无旁骛,对外界的喧嚣纷扰充耳不闻,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
B.由于该企业职工不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在经济补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要求过高,提出许多不情之请,导致企业的破产清算工作进展缓慢。
C.受海拔高度和地形影响,山东临朐沂山的槐花开放时间较晚,且花期较长,所以每年都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养蜂人接踵而至地涌来。
D.美国墨西哥湾发生的有史以来最大的原油泄漏事故说明:亡羊补牢不如曲突徙薪,油气开发企业必须具有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日前,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就叙利亚目前局势发表讲话,提出了包括停火、对话、制定宪法和组建民主政府等内容的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倡议。
B.美国底特律市的人口已经由鼎盛时期的185万人下降到71万人,成为美国近60年来人口减少最多的城市,这反映出该市的经济已经陷于低迷状态。
山东省烟台市2024年高考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数千年的中国思想发展史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从根本上把客观世界当作镜子来反观自己、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努力,而总是看见把人的内心当作平静的湖水,认为真正的本心是“虚静”“无事”“空”。
中国人更多地用镜子来比喻人心而不是外界对象,镜子的作用不是用来认识自我,而是用来反映世界、“玄览”万物、呈现宇宙本体的,即是说。
镜子(人心)本身是看不见的,在镜子里看见的都是外界事物:人们从镜中反映的外界事物得知镜子的存在,但却不能把握那独立于一切外界事物的镜子实体的形象。
进入现代,我们热烈地讨论“自由”“人性”和“独立人格”,但看上去轰轰烈烈的时代思潮如果不涉及“人之镜”的根本颜倒,终将只是过眼烟云。
所谓根本的频倒是指:不再仅仅把人心看作被动而平静地反映外界的“明镜”,而是要能动地从外部世界中去获得自我的“确证”。
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通过“洞喻”,以理性贯通人性和对象世界,认为人只要运用他的“理性之光”反观自身,对自己的固有本性加以“回忆”(洞中囚徒回转头,发现了真实事物),就能触及并把握客观的世界本体。
从这里产生了西方哲学源远流长的“反思”学说。
“反思”(reflexion),也就是反映、反射,它与中国古代“吾日三省吾身”的那种反省不同,不是直接检查自己干净的心地上沾染了哪些灰尘,而是从对象上回过头来思索自己的本性。
中国传统的反省是以人的“心性”为出发点的,人心被假定为已知的、人人相同的、平静一色的,但这恰好使人心本身成了视觉上的一个“盲点”。
西方的反思则是从对象出发的,人心被看作有待于认知的,这就使得人不断地从外面转回头,不是为了“返本归原”,而是要对人性、人心做步步深入的探索。
这种从外向内不断深入的过程表明,人先要认识对象,然后才能认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心性有真正的“自我意识”。
山东省烟台市2016届高三3月高考诊断性测试(一模)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冬雪、温泉“五绝”著称。
其中,①;而云海在冬季出现的概率也远远高于夏季,其时,峰、石、松(隐现/隐没)于云海之中,影影绰绰,亦真亦幻,恍如人间仙境。
冬日,皑皑白雪,遍铺峰峦,处处冰雕玉砌(qiè),千姿百态,令人仿佛置身童话世界。
雾凇、冰挂等也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道亮丽风景。
“一夜寒风起,万树银花开。
”百里黄山,一夜之间玉树琼枝,分外妖娆(ráo)。
棵棵黄山松婉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
满树满枝的雾凇、冰挂,仿佛珠帘长垂,风吹树动,万籁有声,②。
冬天的黄山云海气势磅(páng)礴,比其他季节显得更加奇绝壮观。
清晨雪霁(qì),红日东升,霞光万道,(辐射/映射)在云海之上,霎时间(云谲波诡/色彩斑斓),鲜艳夺目,形成了奇妙壮观的霞铺云奇景。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影影绰绰雪霁(qì)B.峰峦冰雕玉砌(qiè)C.万籁有声妖娆(ráo)D.婉若气势磅(páng)礴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隐现辐射云谲波诡B.隐现映射色彩斑斓C.隐没辐射色彩斑斓D.隐没映射云谲波诡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只有在冬季才可见到冬雪②和谐有节,清脆悦耳,如闻仙乐B.①冬雪只有在冬季才可见到②清脆悦耳,如闻仙乐,和谐有节C.①只有在冬季才可见到冬雪②清脆悦耳,如闻仙乐,和谐有节D.①冬雪只有在冬季才可见到②和谐有节,清脆悦耳,如闻仙乐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只有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才能阻止劣质食品甚至有害食品登堂入室,真正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B.政法委领导要求政法干部守住底线,坚定信念,面对党内出现的歪风邪气,必须敢于亮剑,坚决与之斗争,绝不能听之任之。
C.活跃于北京各大医院的“号贩子”倒卖专家号的行为被媒体曝光后,挂号的患者和家属都对“号贩子”敬而远之,医院就诊秩序明显好转。
D.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这种中国地方戏曲已在全球戏剧艺术界崭露头角,有望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好的推广。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发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春节档期不像往年那样,“陪同家人、朋友观看”是观众进入影院的主要原因。
B.在今年的两会现场,安保部门首次使用名为“智能单警”的新型警用自平衡电动车,以帮助警务人员扩大巡逻范围和巡视效率。
C.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生动的冰雪运动姿态与书法艺术巧妙融合,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和中国文化的魅力。
D.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在借鉴西方城市规划经验的基础上,城市封闭住宅小区的内部道路被要求逐步对外开放。
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朴素之美陈望衡大力推选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当下我们追求的目标。
生态文明时代的审美形态在尊重生态这一前提下应该拥有诸多形态,但朴素是其中标志性的美。
距今两千多年前,中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首倡“朴素”观。
“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是没有染色的丝。
老子用它们代表事物原本的状态即自然的状态。
老子从哲学的高度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精神所应追求的极致,“见素抱朴”是“道法自然”的美学表达。
朴素观首创于道家学派,亦为儒、墨等学派采用并融入自身学说。
在现实生活层面,朴素观与主要由墨家、儒家创立的节俭观结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道德观、审美观。
中国农业社会倡导由道察创立的朴素观,在精神上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崇真尚善臻美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本色观。
崇尚天然、崇尚纯真,以本色为真、以本色为美。
二是恬淡观。
不慕繁华、不贪名利,以清廉为贵、以平淡为美。
三是清新观。
不繁复、不艳丽,清雅、简洁,充满生气,以清廉为贵。
《庄子》云:“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诚”为真、为信,以诚为尊、以信为美。
此外,朴素观还导出重实质轻修饰、重内容轻形式等观念。
就中国传统美学来说,朴素是最高的美。
这种美灵动而无限,既是美之极致,又是美之根源。
其实,视朴素为美不独中华民族为然,世界各民族也大都如此。
进入工业社会,朴素观被工业社会追求财富、追求享受的价值导向排挤,奢华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香饽饽”,奢华生活也成为个人炫耀的资本,进而腐蚀人心、催生腐败,引发严重社会问题。
以大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奢华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工业文明发展之“殇”。
基于工业文明掠夺资源造成环境严重破坏的现实,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文明与生态共生的生产方式诞生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提出来了;与之相应,一种新的审美观念——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更受推崇了。
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既是对工业社会那种严重破坏生态的奢华美的批判,又是对农业文明时代具有生态意味的朴素美的回归,但回归不是复旧,而是否定之否定的升华,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与农业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有着实质不同。
在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中,虽然也类似农业文明时代朴素审美观那样尊重自然、奉自然为美,但实际上这种尊重的立足点是生态,因而可以说,不是自然而是生态才是朴素美的灵魂。
朴素作为生态文明时代标志性的美,必须是资源节约型的,也就是说它必须是低碳的,任何高耗能的生活方式都谈不上朴素;必须是环境保护型的,任何生活方式如果产生诸多垃圾或者垃圾不易回收,这种生活方式就与朴素无缘;必须符合生态公正原则,这种公正一是体现为对动植物生存权利的尊重,二是体现为在精神上尊重动植物自身的价值。
从人类利益出发,我们所希望的生态不是与人类利益相敌对的生态,而是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
然而,生态自有其规律,完全不会迎合人类。
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调节人与生态的矛盾,尽量实现文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就建构在这一宏伟的历史使命中,作为一种审美精神,它又反过来促进这一宏伟历史使命的实现。
(选自2016年1月18日《人民日报》)6.下列有关“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与农业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二者尽管有相似之处,但实质不同,前者将“生态”视为“朴素美”的灵魂。
B.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要求人们奉行低碳环保的理念,远离高耗能的、奢侈浮华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
C.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要求我们遵守生态公正的原则,这种公正是指否定人的主宰地位,尊重其他动植物生存的权利及价值。
D.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要求人们保护自然环境,正视当前人类社会出现的垃圾问题,反对产生过多垃圾,倡导对垃圾进行回收利用。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的朴素观最早由老子提出,继而得到了诸子百家的肯定响应和丰富完善,最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审美观。
B.在老子看来,“朴”指没有雕琢的木,“素”是没有染色的丝,“朴素”是事物的极致,“见素抱朴”体现了道家的审美追求。
C.朴素观是道家在自家学说的基础上,借鉴并吸取儒家、墨家等学派观念的精华内容而不断向前发展的。
D.中国农业社会循导的朴素观在精神上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内容包含本色观、恬淡观等。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可以改变资源被浪费、环境被污染的现状,彻底解决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B.在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的指引下,人类要注意在尊重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与生态相互容让,避免矛盾,协调发展。
C.在中国传统美学之中,朴素备受推崇,被视为美的根源,“崇尚朴素”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美学元素。
D.当前我们倡导的朴素审美观,是对工业社会严重破坏生态的奢华美的批判,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追求低碳绿色生活的必然选择。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至言贾山臣闻忠臣之事君也,言切直则不用而身危,不切直则不可以明道,故切直之言,明主所欲急闻,忠臣之所以蒙死而竭知也。
地之硗①者,虽有善种,不能生焉;江皋河濒,虽有恶种,无不猥大。
昔者夏、商之季世,虽关龙逢、比干②之贤,身死亡而道不用。
文王之时,豪俊之士皆得竭其智,刍荛采薪之人皆得尽其力,此周之所以兴也。
故地之美者善养禾,君之仁者善养士。
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今人主之威,非特雷霆也;势重,非特万钧也。
开道而求谏,和颜色而受之。
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
又乃况于纵欲恣行暴虐,恶闻其过乎!震之以威,压之以重,则虽有尧、舜之智,孟贲之勇,岂有不摧折者哉?如此,则人主不得闻其过失矣;弗闻,则社稷危矣。
今陛下念思祖考,术追厥功,图所以昭光洪业休德。
使天下举贤良方正之士,天下皆 ③焉,曰将兴尧、舜之道,三王之功矣。
天下之士莫不精白④以承休德。
今方正之士皆在朝廷矣,又选其贤者使为常侍诸吏,与之驰驱射猎,一日再三出。
臣恐朝廷之解弛,百官之堕于事也,诸侯闻之,又必怠于政矣。
陛下即位,亲自勉以厚天下,损食膳,不听乐,减外徭卫卒,止岁贡;去诸苑以赋农夫,出帛十万余匹以振贫民;平狱缓刑,天下莫不说喜。
是以元年膏雨降,五谷登,此天之所以相陛下也。
刑轻于它时而犯法者寡,衣食多于前年而盗贼少,此天下之所以顺陛下也。
臣闻山东吏布诏令民虽老羸癃疾扶杖而往听之愿少须臾毋死思见德化之成也。
今功业方就,名闻方昭,今从豪俊之臣,方正之士,直与之日日猎射,击兔伐狐,以伤大业,绝天下之望,臣窃悼之。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臣愿少衰射猎,以夏岁二月,定明堂,造太学,修先王之道。
风行俗成,万世之基定,然后唯陛下所幸耳。
大臣不得与宴游,方正修洁之士不得从射猎,使皆务其方以高其节,则群臣莫敢不正身修行,尽心以称大礼。
如此,则陛下之道尊敬,功业施于四海,垂于万世子孙矣。
(节选自《汉书·列传第二十一》,文字略有删改)【注】①硗(qiāo):地坚硬不肥沃。
②关龙逢:夏朝末年的大臣,因忠谏两为君王桀所杀。
比干:商朝忠臣,直言进谏,被纣王剖心。
下文的孟贲(bēn)是战国时卫国的勇士,传说能生拔牛角。
③ (xīn):欣喜。
④精白:精诚,纯洁。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有恶种,无不猥大猥:众,多。
B.图所以昭光洪业休德休: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