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思修考点背诵: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1
思修精讲3官方笔记目录一、章节思维导图二、知识点三、配套练习题一、章节思维导图二、知识点第三章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于热爱【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1、爱国主义概念: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热爱、忠诚和报效自己祖国的一种感情、思想和行为。
2、爱国主义具体内容: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选择)首要表现:热爱故土河山;集中表现:热爱骨肉同胞;深层内容:热爱灿烂文化;基本政治要求:热爱自己的国家。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选择,简答):内统一: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外抵御: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创文明: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系百姓: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简答):1、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2、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
3、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
【明确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一、明确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简答,论述):1、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主题: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选择)2、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3、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4、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5、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更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核心是改革创新。
(选择)【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一、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选择,简答):1、情感是基础——培养爱国情感,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
2、思想是灵魂——树立爱国思想,增进国家团结、统一和安全。
3、行为是体现——实践爱国行为,以实际行动和贡献报效祖国。
二、国家安全观人民安全为宗旨;政治安全为根本;经济安全为基础;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三、配套练习题1、我们的祖国之所以可爱,不仅因为她拥有辽阔的土地、壮丽的河山、丰富的物产,更因为她拥有世世代代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亿万人民。
这段话说明的是()A 、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首要表现B 、热爱骨肉同胞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C 、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D 、热爱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2、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A 、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B 、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C 、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D 、热爱骨肉同胞3、中华民族富于爱国主义光荣传统。
政治知识点1.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够永不泯灭?1)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继承性,伟大的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前赴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创新性,中华民族精神既能够继承传统,又能因时而变,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3)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青少年应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大力培育和增强自己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使自己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1)要主动接受民族精神的教育。
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进一步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外延,感悟民族精神的伟大。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行动中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养自尊自信品质、求知精神、科学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中汲取营养,使民族精神在头脑中生根发芽。
(4)积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精华,使中华民族精神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5)树立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自己言行,以实际行动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
3.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2)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过程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2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3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三个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浅谈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在我心中,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
爱国,也就是爱自己的祖国。
一般而言,祖国这一概念包含着三层意思:第一,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山河、海洋等自然风貌和矿产、森林、物产等自然资源所构成的国土。
第二,由共同的经济生活、语言文化、社会心理、历史传统等纵横交织的社会关系紧密联成一体的人民或国民。
第三,为了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秩序、安全、主权和稳定而建立起来实施阶级统治的强力政治机构――国家。
由此可见,祖国是一个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为一体的综合概念,是由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上,一定区域的国土、国民和国家机器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人类生存的社会共同体。
从情感的主体来讲,爱国情感是个体对民族和国家的一种心理上的依恋、归属和态度上的认同。
它主要表现为个体从幼年起逐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依恋,对自己同胞和亲人的热爱,对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共同语言的酷爱和尊重,对自己民族光荣历史和本民族对人类所做贡献的珍惜和自豪;在深切感受国家兴衰荣辱和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基础上,把祖国的生存发展、繁荣富强作为自己的责任、应尽的义务和神圣的使命。
具体体现为: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坚定的民族自信心。
一个名叫李立的中国留学生.讲述了他在美国留学时的一段经历。
李立的邻居是一位靠卖艺为生的吉卜赛人,男主人叫阿普杜拉。
他开朗乐观、为人诚恳很快就和李立成了好朋友。
一个休息日,李立和阿普杜拉一边喝咖啡一边聊.谈到吉卜赛人四海为家的习俗,李立真诚地对阿普杜拉说:”我很钦佩你们吉卜赛人的才华和生存能力,无论世界的哪个角落,几乎都有你们吉卜赛人。
”阿普杜拉也高兴地说:“不错,我们吉卜赛人无论到哪里,都能被那里的人民所接纳。
”但突然,阿普杜拉的声音变得低沉了许多:“但这也正是我们吉卜赛人的悲哀,因为我们没有祖国。
”说到这里,一向乐观粗犷的阿普杜拉,眼里噙满了泪水。
考研政治复习之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来源:文都图书
爱国主义是思想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一条内容,也是《宪法》等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还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这一部分在2016考研政治中的地位也是很重要的。
下面就来说说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浓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同学们可以找来2016《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形势与政策热点剖析及命题预测》做做题,紧扣考纲,热点突出,对同学们的复习很有帮助。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在当今社会中,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成为人们思考和讨论的重要话题。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我们是否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我们是否应该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本文将探讨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含义、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以及如何培养这些价值观。
一、爱国主义的含义与意义爱国主义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国家有深厚的情感和忠诚,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奋斗的精神追求。
爱国主义体现了一个人对国家尊严、民族利益和人民福祉的高度关注。
爱国主义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爱国主义能够激发个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个爱国主义者会积极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国家的进步贡献力量。
其次,爱国主义能够提升个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爱国主义者会为自己祖国的发展感到骄傲,并与其他同胞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和情感纽带。
最后,爱国主义能够塑造个人的价值观和品质。
爱国主义者通常秉持着诚信、勤奋和团结的原则,这些优秀的品质对个人的成长和成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爱国主义对社会也有重要意义。
首先,爱国主义能够凝聚社会力量。
当一个国家的公民都拥有爱国主义的精神时,国家将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次,爱国主义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爱国主义者会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事务,推动国家的科技、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最后,爱国主义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和文化。
一个拥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国家会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民族精神的含义与意义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集体对自己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的认同与热爱,以及对身份认同、自尊心和凝聚力的塑造。
民族精神强调了一个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民族精神对个人有重要意义。
首先,民族精神可以增强个人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
一个拥有强烈民族精神的个体会对自己的民族身份感到自豪,并为自己所属的民族文化而自豪。
其次,民族精神可以塑造个人的人格魅力和性格品质。
传统的民族精神通常强调忠诚、勇敢、坚韧和智慧等优秀品质,这些品质对个人的发展和成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2017考研政治真题分析之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考点】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解析】超纲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中心内容,故A正确。
BCD属于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要求,与题意不符,故不选。
2.【答案】A【考点】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解析】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故本题选A。
3.【答案】C【考点】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解析】中华民族精神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具体体现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为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新等与时倶进的精神,故本题选C。
4.【答案】C【考点】时代精神及其主要体现【解析】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带领人民在继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立足新的时代条件,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故C正确,其它选项皆不符合题意。
5.【答案】B【考点】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解析】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体现在: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题干个人成功的果实之所以应该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表明爱国主义是个人成功果实的源泉,故本题选B。
A选项错在直接、C选项错在决定性、D选项错在根本,故不选。
6.【答案】C【考点】爱国主义的特性【解析】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
ABD本身说法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择C。
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BCD【考点】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解析】科学无国界,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知识是无国界的,但科学知识的运用却不可能离开具体的国家,故选项A正确。
思修第一章重点总结一、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与作用(1)理想的含义: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类型:从性质和层次上划分,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3)信念的含义:信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4)理想和信念的关系:理想和信念相互依存。
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
(5)理想信念的作用与意义: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二、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1)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
(2)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
2、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1)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
个人理想的确立要以社会理想为引导,个人理想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理想的实现。
(2)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
社会理想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并体现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具体实践中。
思修第二章重点总结一、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1)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2)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时事热点专题一.精神类(关键词:长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等)九年级第五课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1.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含义)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70-71(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重要意义)(1)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2)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3、在今天为什么要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请你谈谈中学生当前应如何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青少年应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①我们应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②增强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③自强不息,团结协作;要有坚强的意志,勇敢面对挫折;④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理智面对学习压力,学会担当;⑤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做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共同谱写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篇章。
结合自身实际的具体做法有: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树立崇高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②自强不息,有坚强的意志战胜挫折,增强社会责任感,报效祖国。
6.时代精神的意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既使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又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第九课艰苦奋斗精神1.艰苦奋斗精神的作用、意义。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2017考研政治思修考点背诵:民族精神
和爱国主义
考研政治科目背诵知识点很多,冲刺阶段,大家要注意整合分类,进行专题化复习,对
于重要知识点要巩固和强化,凯程网考研频道分享思修与法基重要知识点,大家注意复习。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命
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
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我们在参与经
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更需要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表现在:爱国主义是中
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动力;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这样一
些观念。第一,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第二,科学没有国界,
但科学家有祖国。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服务。科学
无国界,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知识是无
国界的,但科学知识的运用却不可能离开具体的国家。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
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担负着重大的责
任。第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三)做忠诚的爱国者
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
行为是体现。爱国情感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爱国思想是人们对祖国的
理性认识;爱国行为是指人们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
归宿。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在当代中国,爱国
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
和态度。而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
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在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
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