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名词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1、斗彩:先用青花颜料在胎底上勾出纹样的轮廓,再罩透明釉,经高温烧成青花瓷,然后在青花轮廓线间填色,后加温烧彩,取得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绘斗艳争奇的艺术效果。
2、青铜器以铜为主加锡铅合金,用蜡或泥模铸造的器具。
主要产于夏商周三代。
3、联珠纹是在团纹的四周边饰以若干小圆圈,如同联珠而得名。
4、彩陶答:中国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
彩绘颜料以赤铁矿为主,多饰以几何图案和动植物花纹。
在造型装饰、图案纹样的处理上,体现了当时审美能力和工艺制作已达到可观水平。
5、仕女画答:中国古代人物画之一种。
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
代表画家又张萱、周昉等。
民间木板年画中的“美女画”,亦称“仕女画”。
6、刺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预先设计好的花纹在织物上刺缀运针,以锈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制作,俗称“绣花”。
7、马踏匈奴答:西汉霍去病墓前群雕的主体雕刻。
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矫健的战马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匈奴将领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赞颂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
这是具有纪念碑性质的雕刻艺术作品。
8、画像石答:中国古代祠堂、墓室、石阙、石碑、棺椁等石刻装饰画。
盛行于东汉。
其具有绘画性、雕塑性和建筑性。
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构图富于变化,艺术价值很高。
代表作有武梁祠画像、沂南石墓画像等。
9、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答:中国画术语。
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犹如刚从水中出来。
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其势圆转而衣服飞扬,富于运动感、节奏感。
故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说。
10、昭陵六骏答:唐太宗陵墓前浮雕。
刻划李世民征战时先后骑乘过的六匹骏马,即: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什伐赤。
分别选取侍立、徐行、奔驰等动态,风姿英武。
作品具有强烈的体积感。
11、帛画答:古代画在丝织物上的绘画。
其表现主题是引魂升天。
人物造型带有风俗画性质,线描规整劲利,色彩绚烂谐调,具有装饰风味。
美术里的专业名词解释美术是一门充满创造力和表达力的艺术,涵盖了绘画、雕塑、摄影等多种形式。
在美术中,有许多专业名词被用来描述艺术作品、艺术技巧和艺术概念。
本文将以深度解读的方式介绍一些关键的美术专业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美术的世界。
1. 色彩理论色彩是美术作品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色彩理论探讨了颜色的属性、相互关系和应用方式。
其中最基础的概念是色轮,它将颜色按照不同的属性组织起来,为艺术家提供了选择和搭配颜色的指导。
色彩还可以通过色彩对比和色彩斑点等技巧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2. 绘画技法绘画技法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运用的各种绘画技巧和方法。
素描、写生、水彩、油画等都是不同的绘画技法。
素描是一种通过画线和阴影来表现物体形状和空间感的技法。
水彩则是使用水溶性颜料来绘制的一种技巧,具有透明度和渐变效果。
油画则使用油性颜料,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饱和度。
3. 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指具有相似特点和风格特征的艺术作品类型。
不同的时代和文化都有各自的艺术风格,如印象派、现实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
每种艺术风格都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观念,艺术家可以选择运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4. 教育美术教育美术是指通过教育方式将美术作为一种学科来学习和教授的领域。
它涵盖了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观。
教育美术包括绘画教学、美术史研究和美术理论等。
5. 雕塑技艺雕塑是以造型和雕刻的方式来表现立体形象的艺术形式。
雕塑技艺包括素描、塑像和雕刻等技术。
素描在雕塑过程中起到了描述和构思的作用,而塑像是通过软性材料(如黏土)制作的雕塑作品。
雕刻则是切削或凿削硬性材料(如木头或石头)以形成立体形象。
6. 视觉艺术视觉艺术是指通过眼睛来感知和欣赏的艺术形式,如绘画、摄影和装置艺术等。
视觉艺术依赖于视觉刺激和感知,艺术家可以通过线条、形状、颜色和纹理等元素来传达情感和观点。
7. 艺术作品解析艺术作品解析是一种对艺术作品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的方法。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1. 画像石(砖):是指汉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石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砖石上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2. 黑①黑工业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工艺美术取得的杰出成就之一。
②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遗址中常有发现。
③其烧制工艺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器渗炭而成,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
④其中龙山文化黑中的蛋壳以黑、光、亮、薄而著称于世。
3. 彩①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美术中。
②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做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使橙红色胎地呈现各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
③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是彩的杰出代表。
4. 人面鱼纹彩盆①半坡②仰韶文化③图案装饰于盆壁,展现人面与鱼的简练造型和生动组合④图案被认为与半坡氏族的原始信仰有关⑤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绘画杰作和典型器物 5. C 形玉雕龙①1971年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它拉村遗址出土②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③玉龙为墨绿色软玉制成,龙身光泽,蜷曲如勾,龙首做猪嘴形,长吻修目④是目前发现的体形最大,制作最精,形态最逼真,年代也最久远的碧玉龙形象6. 泥塑女神像①出土于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②头像与真人等大,似为全身像的头部。
塑像面呈方圆形,颧骨突出,平鼻阔嘴,眼角高挑,眼窝嵌圆形玉片,目光深邃,具有神秘感③塑造技术成熟,水平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其涵当与原始巫术或信仰有关,是生殖女神和丰收女神的象征7. 舞蹈纹彩盆①中国原始美术中马家窑文化彩艺术的杰作,出土于大通上家寨。
②壁画着原始人舞蹈的图像,有学者认为这是表现了氏族成员分组围猎野兽的场景,也有人认为是载歌载舞庆祝丰收或祭祀神灵。
③在技法上,这件作品紧紧抓住人物的动态和整齐的队形,以极其精练的笔墨进行描绘富有抒情的意念。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金兴终极版名词解释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彩陶它距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是新石器时代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
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
绘有抽象几何图案的占多数。
黄河流域文化遗址已有表现人群体和人与动物混杂的,还有大量水波纹。
岩画描绘或摩刻在崖壁石块上的图画。
我国世界上最早记录岩石画的国家,密集程度十分高,气势恢宏。
主要内容有传授知识的记事图画,表达宗教情感的神灵崇拜图像,寄托生活理想的生殖崇拜绘画,宣泄娱乐情绪的舞蹈图画。
饕餮纹是青铜器上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
它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者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
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
饕餮纹凶猛庄严,结构严谨,制作精巧,境界神秘,是青铜器装饰图案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代表了青铜器装饰图案的最高水平。
金文青铜铭文即金文,作为中国书法艺术史第一个里程碑,具有永久的历史价值。
多见于西周,主要用途就是祭祀典礼、征伐记功、赏赐锡命、书约剂的、训告臣下、称扬先祖。
书体庄重严谨,结构平时稳定,行距,间距错落有致。
画像石(砖)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内容有表现墓主生产活动的场景的,有表现墓主官宦经历和身份车马出行的,有表现墓主人享乐生活的场景,有宣扬儒家伦理道德,强调人身依附关系的,还有表现神话故事的,在天人感应理论的影响下产生的神物,还有表现天相类的场景的。
迁想妙得西晋顾恺之的绘画理论主张。
接触到了形象思维的特点,是指作者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把胸中所得到的变为艺术形象,其中不仅人物、动物是有生命的。
吴带当风吴道子是盛唐最杰出的画家。
他在宗教画上成就突出。
他用笔技法上,他创造交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
名词解释:1.多利亚式1.理解的循环 1.理解的循环是解释学一直讨论的问题,其内涵是:整体只有通过理解它的部分才能得到理解,而对部分的理解又只能通过对整体的理解。
在理解艺术作品时,接受者必须理解作品中的部分,比如历史文化背景等,才能进而了解作品整体。
在艺术接受理解活动中,没有人能逃避这一理解的循环,所不同的是谁能有效地进入并充分地利用这一循环,从而达到真正地、深刻地理解美术作品的目的。
2.优美与崇高 2.优美与崇高的关于主体和客体审美关系中一对基本范畴。
优美指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中呈现出来的自由,它在形态上体现为小、光滑、柔和等;崇高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在矛盾冲突中克服矛盾所呈现出的自由;它在形态上体现为巨大、坚硬、突跳等。
优美与崇高的第一次严格区分是由英国美学家博克进行的。
他认为优美和人的快感有关,而崇高和人的自我保存原则相联。
康德遵循了博克的方向,认为优美是建立于对象的形式,“崇高却是也能在对象的无形式中发现”。
优美和感性相关,崇高和理性相关。
3.美术世界2. 4.格调 4.格调是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
艺术作品的格调有高下雅俗之分。
首先体现在作品的思想内容方面。
高格调的作品一般来说有着健康的内容,深刻的思想,能触及生活的本质,展示生活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体现艺术家的独立人格和严肃认真对待社会、人生与自我的态度。
格调高的作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作品中能看出艺术家深厚的传统功力,并能恰如其分地用它们来表达相应的思想感情;另一种是富有探索性和独创性的作品,从这类作品中能看到艺术家对传统的艺术观念的批判和所开辟的新的艺术领域。
母神雕像样式主义伦敦印象派新客观社1.人化的自然.“人化的自然”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观点,即指经由生产劳动实践,自然界从与人无关的、敌对的或自在的状态,变为与人相关的、统一的、为我的对象,其结果使人逐渐认识到客体对象的美并掌握了美的规律,从而发展起人的审美能力。
第一章1、红山文化雕塑红山文化,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
红山文化雕塑,是中国原始雕塑,大体分为人像雕塑和动物雕塑两大类。
红山文化陶塑与泥塑女神像的出土,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重要的美术考古新发现之一。
1982年,在辽宁红山文化祭祀遗址中,首先发现一批小型陶塑孕妇像;1983年,在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发现一件与真人等大的泥塑女神头像,五官清晰,造型逼真,目光炯炯,嘴唇掀动,颇具神秘色彩。
附近还有更大的女性塑像残块出土。
研究者一致认为它们是丰收女神或地母神的形象。
红山文化玉龙已在多处发现,其中尤以内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龙刻划的最为栩栩如生。
这条玉龙墨绿色完整无缺,呈C字形。
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有鬣(音列)。
龙背有对称的单孔,经试验此孔用于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1971年,被考古界誉为红山文化象征的“中华第一龙”。
2、良渚文化玉琮是一支分布在中国东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类型,良渚文化玉琮出土于该区域。
浙江余杭反山出土了一件大玉琮,宽博厚重为目前所知良渚玉器之首,有“琮王”之称。
上面刻画的神徽图案,可能是多个氏族图腾符号组合、演变而成。
良渚文化玉器多用减低平雕加阴刻线的手法作器表装饰,工艺水平更高,其上的兽面纹饰与后来商代青铜器表面的饕餮纹可能有渊源。
3、龙山文化黑陶黑陶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炭而成的,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
山东龙山文化以轮制技术制成的薄胎蛋壳黑陶以器形别致、工艺精巧而着称。
潍坊姚官庄出土的蛋壳黑陶盘口花柄圈足杯,轮廓曲折多变,造型稳健俊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黑陶与彩陶代表着我国古代美术创造的第一次高峰,在技术上、造型上都为青铜器的出现做了准备,也为以后陶瓷器的发展奠定的基础。
第二章1、三星堆铜塑(13)广汉市是古代蜀国的都城之一,70多年来,那里一直是考古工作者探索古蜀文化的重要目标。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1、拜占庭艺术:欧洲中世纪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基督教艺术。
将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东方波斯艺术融为一体,在欧洲居统治地位达1000年之久。
其建筑运用拱券、穹顶,以彩色琉璃砖做装饰,内部有金色的镶嵌画。
其绘画主要是非写实性的抽象艺术式样,如抑制对空间各深度的表现、热衷于线条与色彩的运用等。
2、罗马式建筑:欧洲中世纪中期的基督教建筑样式。
罗马式建筑朴素、坚实,广泛采用半圆形拱券,石墙厚重,窗户小且高,内部昏暗,有高大的塔楼。
代表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等。
3、哥特式、哥特式建筑: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基督教艺术,源于法国,遍及全欧洲,代表了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高峰。
其建筑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广泛运用尖券、肋拱,以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取代墙壁,使得内部空间宽敞、明亮。
总体感觉高耸挺拔,充满强烈的向上动感。
代表建筑:法国巴黎圣母院。
4、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
在欧洲的历史上,实际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其实质是以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为出发点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最先萌芽于南部的意大利,随后推及北部的尼德兰和中部的德国地区。
5、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是与基督教神权及其禁欲主义相对立的,基本内容是他的世俗性。
人文主义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崇尚科学、颂扬人的力量,高扬人与自然的美。
6、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画家,他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发明了“渐隐法”(用模糊的轮廓与柔和的色彩使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状之中),成功地表现出人物微妙的内心活动,作品含蓄,充满哲理思考。
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
7、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他的作品充满英雄主义、被压抑的力量与悲壮的激情,充分发挥了人体的表现力。
雕塑名作有《大卫》《摩西》,绘画有《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建筑有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
中国美术史部分(一)原始及古代美术1《书吏凯伊像》:埃及古王国时期写实主义的杰作。
这座雕像不仅表现了典型的书记官的动作,而且表现了这个书记官富有个性的面貌特征。
2方尖碑:古埃及的艺术杰作,也是除金字塔以外古埃及文明最富有特色的象征。
方尖碑外形呈尖顶方柱状,由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形似金字塔尖。
以金、铜货金银合金包裹,当旭日东升照到碑尖时,它像耀眼的太阳一样闪闪发光。
这种石碑具有宗教性、纪念性、和装饰性。
3正面律:古埃及艺术具有严格的程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正面律。
正面律表现在圆雕中,即人物无论站立或坐姿,都须正面直对观众,头部和躯体保持笔直状态。
表现在浮雕与壁画中,即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肩和胸围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
4《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莫拉比所颁布的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石碑上,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楔形文字。
5爱琴美术:欧洲从氏族社会到奴隶制社会初期的美术,包括季克拉基斯美术、克里特美术和迈锡尼美术。
克里特和迈锡尼为爱琴美术前后期的两大中心,故爱琴美术又称“克里特—迈锡尼美术”,它是古希腊美术的前源。
6古希腊瓶画:希腊人绘制在陶瓶上的情节性绘画。
共有五种风格:几何风格、东方风格、黑绘风格、红绘风格和白底彩绘风格。
7古希腊柱式:希腊神秘建筑的典型是围柱式,建筑周围用柱廊环绕,形成于古风时期。
希腊三柱式:多利克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
8帕特农神庙:又称雅典娜神庙,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
神庙的形制是希腊神庙中最典型的长方形的列柱围廊式。
列柱采用朴实而浑厚的多利克柱式,屋顶为两坡顶,东西两端形成三角形山花,是古典建筑风格的基本形式。
整座神庙尺度合宜,饱满挺拔,简约庄严,并应用了视差矫正手法以加强效果,是希腊人追求理性美的杰作。
神庙东三角楣上的《命运三女神》处子希腊雕塑家菲迪亚斯之手。
9《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即断臂维纳斯,约创作于公元前 1 世纪,是希腊同一题材中最受赞美的一件杰作。
越窑窑址在浙江绍兴、宁波一带,是东汉至北宋的重要窑场;主要烧造青瓷,鼎盛于晚唐至北宋初;釉面追求玉的质感,器物常带各类装饰;作品被茶经形容为“类冰”、“类玉”;夹缬唐代开始流行的一种丝绸等织物的印染方法;做法是,以两块图案相同的镂空花版,将按幅宽对折的织物夹住,从两面施染,花纹对称;有的作品因多次施染,能形成多种彩色的图案;顾绣明清的一种着名刺绣;明后期,住在上海露香园的顾氏女眷多擅长刺绣,其绣称“顾绣”或“露香园绣”;绣针、绣线极其纤细,配色自然,绣稿多取自绘画,作品以欣赏品为主;韩希孟是顾绣的代表人物;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以铜为胎,经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花纹精巧,风格富丽华贵,是明以来重要的工艺美术品种;髹饰录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漆艺专着,作者为明代新安的着名漆工黄成;详细记录了制作漆器的工具、材料和方法,也涉及了漆器的创作原则和漆器史;明末,嘉兴的杨明为它逐条作注;珐琅彩清康熙时创始的彩绘瓷品种;基本为御用器,一般先在景德镇烧成白瓷,运到北京后,由宫廷画师以珐琅料绘制图案,再入窑第二次焙烧;作品精细华艳,富有宫廷艺术气息;雍正、乾隆时的水平最高;彩瓷是指在唐代创造和发展的一种彩釉瓷,彩瓷的制作,为以后的色釉和彩绘装饰开辟了新天地;彩瓷又称“花瓷”,即在黑釉的基础上加入铜、锰、磷酸钙等物质,烧出像彩霞、浮云、树叶一类形状的彩斑,简朴自然,深为民间所喜爱;唐三彩是非陶非瓷又兼有陶、瓷之长的奇特绚丽创新名产,始创于唐高宗时期,繁盛于唐玄宗时期,它不仅在我国陶瓷史中别开生面,而且在世界陶瓷宝库中也无与伦比;“唐三彩”是用瓷士作胎,施以不透明的色釉早期为“一彩”、“二彩”,继以“三彩”为主后期增多彩,统称“三彩”实为纸温铅釉并综合陶瓷特性所创制的独一无二的特殊名品;明式家具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明式家具讲究选料,多用紫檀、花梨、红木等,也采用楠木、樟木、胡桃木及其它硬杂木,又通称硬木家具;明式家具的造型安定,简练质朴,讲究运线,线条雄劲而流利;造型显得线型简练、挺拔和轻巧;明代家具的最大特点,它擅长将选材、制作、使用和审美巧妙的结合起来;椅子的靠背和扶手的曲度都基本适合于人体的曲线,触感良好;明代家具采用木构架的结构;结构科学合理;明代椅子由于造型所产生的比例尺度,以及素雅朴质的美,使家具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家具整体的长、宽和高,整体与局部的权衡比例都非常适宜;有的椅子座面和扶手都比较高宽,这是和封建统治阶级要求“正襟危坐”,以表示他们的威严分不开的;青花,是在白色瓷器上绘有青色花纹的一种瓷器;青花的原料是一种钴盐类的金属元素,呈色性很强,鲜明而稳定;我国自元代以来制成了青白瓷,瓷色白里泛青,装饰以青色花纹,显得十分协调、优美;青花虽只用一种色彩,但是由于调料的浓淡,用色的层次,而能呈现出极其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宣德炉”:明朝工部招聘名师研究一批多种金属铸造合金铜器,多为“炉式”而称“宣德炉”;宣德三年1428年,工部组成专门机构由名匠吴邦佐、李澄德等60多人选用中外30来种珍贵原料,反复掺混配合多次冶炼,并仿照古铜器与瓷器及漆器等造型优点,终于创造出铜质细腻、色泽精美、造型新颖的特殊独创的铜器器皿,主要有“素炉”、“华炉”创制出造型上百种;景泰蓝:据史所载,至少元代已有大食今阿拉伯及大秦古罗马经西域传入一些“大食窑”;这是“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它又与“佛郎嵌”相似;明代新兴的铜胎蓝底掐丝填彩色釉所烧成的这类特种工艺品,在明宣德年间已有相当成就;当时称“珐蓝”或“珐琅”,因景泰年间的产品增多,蓝色最佳,便统称“景泰蓝”,是北京的着名特产;清代“景泰蓝”生产规模更大,花色品种更多,制作技艺更精;由于它技艺精湛、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性,对欧洲“巴洛克”装饰有很大影响;1904年曾在美国获世界博览会金奖,至今仍在世界享有盛名;何稠北周至唐初的工艺美术家;祖籍应为中亚,长期主持宫廷营建、制作;隋代,他仿造的波斯金线锦袍比原作更精美,又以绿瓷仿制玻璃,效果“与真不异”;窦师纶初唐着名丝绸纹样设计家;设计的瑞锦、宫绫“章彩奇丽”,常以对鸡、斗羊、翔凤、游麟为题材,图案多取对称形式;因窦爵封陵阳公,故他设计的图案被称为“陵阳公样”;夹缬唐代开始流行的一种丝绸等织物的印染方法;做法是,以两块图案相同的镂空花版,将按幅宽对折的织物夹住,从两面施染,花纹对称;有的作品因多次施染,能形成多种彩色的图案;联珠纹中国6世纪中期到7世纪后期流行的装饰题材;由连续的圆珠构成,典型为丝绸上的联珠圈纹,应受经中亚传入的萨珊波斯影响;8世纪初,逐渐退出中心地区的装饰主流;金银平脱唐代流行的高档装饰方法,由汉代的贴金银片发展而来;做法是,将金银片剪刻成花纹,粘贴在漆地上,拼成图案,再涂漆、研磨,使图案与漆地平齐;用以装饰漆器、铜镜,以至瓷器;雕漆相传始于唐的漆器品类;做法是,在器胎上涂以几十道、以至上百道大漆,再于漆地上雕刻图案;分剔红、剔黑、剔犀、剔彩等多种;元以后,以剔红为典型的雕漆成为中国漆器的代表;磁州窑窑址在一带,是典型的民间窑场;宋金时代繁荣;装饰手法丰富,以白地黑花最为典型,图案往往简洁潇洒;在中原影响很大;影青宋元称“青白瓷”,釉色白中泛青;器物多带刻花、划花、印花等装饰,大量烧造于宋元时南方,景德镇的产品最具代表性;皮囊壶辽代最有代表性的陶瓷器形,又称“马镫壶”、“鸡冠壶”;有多种样式,造型和装饰常模仿皮质容器;造型的演进体现了契丹民族的生活从游牧到半定居的转变;戗金银传统漆器品种;做法是,在漆地上刻划出图案,于刻纹内上漆后,再填以金银箔;源头可上溯到西汉的针刻,宋代作品已极精美;满池娇表现“池塘小景”的绘画性图案;池塘中,莲荷盛开,并常配鸳鸯等水禽;图案因元文宗的御衣刺绣而定型,是元青花等的重要装饰主题,并延续到后世;渎山大玉海现存最大的古代玉容器;造成于1266年初,是蒙元重要的宫廷贮酒器;呈色青黑,杂以白斑;外壁碾琢波涛中的海龙、海马等;形象丰满,造型雄武硕大,重约3500千克;斗彩明以来的一种彩绘瓷器;装饰以釉下的青花和釉上的彩色组成;创始不晚于宣德年间;成化斗彩最负盛名,产品多为秀雅的小型器;“宋代五大名窑”的艺术特点:①、汝窑特点:以“天青”为佳;大多“素面”无纹饰,蟹爪纹,香灰色胎,满釉支烧,有“芝麻挣钉”;②、官窑特点:以天青为上;紫口铁足;有蟹爪纹,以粉青为代表;造型多仿商周秦汉青铜器和玉器;③、哥窑特点:“紫口铁足”、“金丝铁线”、“冰裂状开片”;④、钧窑特点:釉厚粘稠、“窑变”、“蚯蚓走泥纹”、“底款刻数字”;⑤、定窑特点:“芒口”、“金银铜扣”刻“官”款最多,创造了“支圈覆烧法”,器体薄、早期多为素地,后多刻花或画花;“明式家具”的定义及特点①、明式家具准确定位应该是我国明代至清代早期生产的一批优质硬木家具;因主要制作年代为明代,因此习惯上被称为明式家具;②、明式家具的用料很讲究,多用紫檀、红木、花梨木、楠木、樟木、胡桃木等硬木;③、明式家具的另一种特殊工艺就是不用钉钉,也不用胶粘,只是采用严密的榫卯工艺;④、明式家具很重视人体工程学;比如,总结出桌椅之比例:“尺七,二尺七,坐着正好吃;”以此种比例制作家具;⑤、明式家具上极少附加装饰,偶尔有一二雕饰,也都是附着在一些辅助构件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总结唐代雕塑艺术的特点;①、在唐代造型艺术雕塑中,以皇帝陵墓前那些气势雄浑华丽的大型纪念性群雕最能显示时代的风格;②、其艺术造型也由雄浑转向庄重,到唐太宗时代在前代造型风格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时代雄浑风格的特征;代表作是昭陵六骏;③、唐代雕塑装饰艺术成就反映在陵墓石刻,宗教雕塑,佣像雕塑,小型陶瓷雕塑;④、在陵墓石刻装饰艺术方面主要表现加强了细部刻画;⑤、在宗教雕塑方面典型反映在佛教造型艺术上;⑥、在佣像雕塑方面唐代的装饰艺术最突出的表现早色彩的使用方面;⑦、在小型陶瓷雕塑品方面,唐代主要流行小型瓷器,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均很突出;江西景德镇元瓷的发展特点:元瓷在胎、釉、纹饰、造型等方面都较多地体现了汉民族的传统艺术风格在某些方面也具有蒙族的特点;元瓷造型古朴敦厚胎骨厚重大件器物比较多另外元瓷的装饰方法改变了以往以划刻、印为主的技法而以绘画纹为主;元代的青花、釉里红等器物全部是绘画而成的花纹图案它的题材除了以往的花草、缠枝花卉、花鸟以外还出现了八宝纹、云头纹等少数民族的花纹及图案;明代漆工艺专注髹饰录主要谈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漆工艺的创作方法是什么主要谈了四个方面:其一材料性能其二历代工艺与易产生的弊病及修补方法其三装饰工艺;其四,胎骨种类及其工艺技法; 创作方法主要是“巧法造化质则人身文象阴阳”;明代家具的制作特点和艺术风格明代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黄金时代;1;明代家具源于民间家具,它的做工精巧采用硬木,以黄花梨、紫檀木最为常见2 、结构方面采用小构建拼接,使用榫卯 3 、造型上注重功能的合理性与多样性,既符合人体生理特点,又富有典雅之美,使艺术和实用相结合4 、名家具极少髹漆,也没有过多的装饰,突出木色纹理,体现材质美,形成清新雅致、明快简洁的风格;具有这种特色的家具称为“明式家具”5 、明式家具的种类很多可分为椅凳,几案,箱柜,床塌,台架,屏座等6大类 6 、明式家具在于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可用简造型简练、厚敦厚有分量庄重大方精做工精巧、雅典雅四字概括7 、在制作上,表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意匠美②材料美③结构美④工巧美; 总之,明式家具是我国古代家具的典范,是环境艺术中园林和室内陈设的精华;元青花和蒙古族的关系中国的青花瓷起源虽早,但长期低靡;元代,骤然繁荣,这与蒙古族文化关系密切:蒙古族尚蓝尚白,青花瓷恰为白地蓝花或蓝地白花效果;蒙古族饮食豪放,元青花中大型器物数量众多;蒙古族恶七重九,元青花的装饰带没有七层的,而九层的为数不少;蒙古族习惯于迁徙,元青花中便于携带的造型颇多;角端、云肩等一些题材也同蒙古族有关;多数元青花又烧造于浮梁磁局所在的景德镇;唐代在我国封建历史阶段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体现在:1.人的意识的解脱,人的价值的发现;原始社会,人们处于因自然的超人力量而产生的原始宗教观念中;商周时期,是崇奉并依赖于天神而维护其思想统治;汉代儒学的神化;六朝时期的宗教统治等等,人的意识是在长期的被制约中;而唐代,人开始认识了自己,并使周围的事物服从于自己的活动;2. 在装饰方面,一反过去那种神秘、拘谨、威严的艺术气氛,而多种装饰技法的应用表现出自由、舒展、情趣的特色,美丽的花朵,卷曲丰满的卷草,自由飞翔的禽鸟,翩翩起舞的蜂蝶,是常用的装饰题材,它广泛采用了人们现实生活中所关注的一切美好事物,面向生活,面向自然;卷草是唐代装饰纹样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卷草在汉代装饰中就有,唐代卷草则更加繁复华美,多以牡丹为主花,到明代中期以后,渐变为以莲花为主体的串枝花;3在工艺美术创作上,使传统工艺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力,并广泛汲取外来工艺文化的滋养,创造出唐代工艺美术的新的时代风貌;在这些方面,就显得十分可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总之,唐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具有博大清新、华丽丰满的特点,可以用满字形容:由于它富于情趣化,所以也可用情字来形容;唐代创造了灿烂的盛唐工艺文化,不仅对国内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较远的影响,也在世界工艺文化史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宋代的工艺美术,具有典雅平易的艺术风格,不论陶瓷、漆器、金工、家具等,都以朴质的造型取胜,很少有繁缛的装饰,使人感到一种清淡的美;和唐代相比,正好形成两种不同的特色;1如果把唐代的工艺美术风格概括为情,宋代则可概括为理;唐代华丽,宋代优雅;唐代开廓宏伟,宋代严禁含蓄;2从美学的角度看,宋代工艺美术的艺术格调是高雅的;3唐代的工艺美术,以材料的珍贵和做工的精巧为其特色,反映出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而宋代绘画则直接进入了工艺美术领域,不少工艺品种以表现绘画为其目的;一定的政治经济,以及由此形成的哲学、文学思想,影响着工艺美术的审美要求和创作思潮;宋代是十分软弱的朝代,反映在工艺美术风格上,它缺乏宏博的雄伟气魄;2宋代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因而也是一个文治的时代;文学艺术的发达,强烈影响着工艺美术制作,装饰题材走向文学化和绘画化;一部分工艺美术产品脱离实用而向纯欣赏方向发展;3、在哲学领域里宋代崇尚理学,所以这是一个理性的时代;反映在工艺美术风格上,它具有内蕴、恬淡的特点,端庄大方;色调多用冷色,有宁静感;装饰常采用富于理性的规则的几何纹,更多的是素朴无华;3、在文学思想上,要求的是平淡自如,条达舒畅的目标;文化的渐趋平民化,工艺美术生产也走向商品化;大量生产,力求降低成本,以扩大工艺美术的社会效能,在这一点上,宋代的工艺美术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宋代的工艺美术,还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了它的一些特点;至此,工艺美术明显的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结合实用的生活用品,一是专供欣赏的工艺品;它虽未能成为主流,却对明清的工艺美术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元代时我国强盛而统一的时期,在历史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改变了自宋代以来积弱不振的政治局面,这种社会背景,必然影响着元代的工艺美术发展;1、和宋代相比,如果说宋代是“崇文”的,那么元代则是“尚武”的;在工艺美术上形成了元代工艺美术的粗犷、豪放、刚劲的艺术风格;像陶瓷器皿的厚重、粗大,丝织品流行加金技术而显得富丽辉煌;2、元代贵族统治者十分重视加强思想方面的统治,利用宗教麻痹各族人民的反抗意识;元代最盛行的是佛教,尤其是西藏传来的喇嘛教;道教也盛行一时;这些反映在工艺美术的制作上,一些宗教内容的装饰题材和为宗教所用的器皿,都常有所见;3、元代版图的扩大,交通的发达这些条件密切了国内各民族的联系,也加强了对国外的交往;这些;对于促进中外文化和经济的交流,对于发展工艺美术,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明代的工艺美术,织锦、棉纺、陶瓷、漆器、金工、家具、雕刻以及建筑装饰等,都得到较全面的发展;其艺术风格,达到了十分精练的程度,具有端庄、敦厚的特点;可以用健、约等字来形容;所谓健,是充实而不浮艳,所谓约,是概括而不赘疣;无论造型还是纹样,装饰性都很强,使人感到美的样式化、程式化、图案化;缠枝花是明代最流行的一种装饰纹样;它以近于固定的格式,卷曲相环,通常用宝相花和牡丹花;在明代,绘画已经较普遍的应用在装饰上;明代在工艺上采用的绘画,往往注意结合器物的形体,因而使绘画适应了装饰的要求;明代的工艺美术明显的形成了宫廷工艺和民间工艺两大体系;宫廷工艺是为少数封建贵族统治者服务的,它的作法细巧严谨;民间工艺则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质朴、豪放自然、健康等特色;前者侧重在技术上,后者侧重在艺术上;明代的工艺美术,是我国工艺美术民族风格发展的成熟时期,基本上具备了近代特色的主要特征;1、从整体看,清代的工艺美术,在艺术上缺乏较高的美学境界,把艺术和技术等同起来,虽然技艺精绝,使人赞赏,但不能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在科学上其制作水平远远超过前代,使技术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从而使人在工艺美术的创作中,逐步由被动转入两人主动;2、清代工艺美术的艺术特点是繁缛、精巧;绘画式的装饰,占主导地位;3、清代工艺美术,不仅品种得到极大发展,在工艺技术的综合应用方面,也具有时代特色,这样不但可以使某一工艺多用化,还可取长补短,提高效益;4、在清代工艺美术领域中,已经逐渐形成了民间工艺和宫廷工艺两个体系,产生各不相同的艺术风格,为不同对象服务;前者淳朴自然,富于生活气息,后者矫饰造作,具有匠气和雕琢气;5、清代中期以后,由于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一些工艺美术品在装饰上明显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表现出对外来文化的生搬硬套,全盘接受;这在当时文化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现今,当人民掌握了一切文化的所有权以后,就应当取人之长,为我所用;隋唐五代的工艺美术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三彩陶器,在继承了汉代釉陶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釉色同时施饰的处理方法, 在器物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唐三彩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彩绘分多色釉、釉面装饰的运用;二是多种形象的创造与陶塑工艺结合;经过精练的白粘土制胎,两次烧成烧胎1200度,烧彩釉900度左右以黄、绿、褐等彩釉为主色,色彩之间相互晕染,模仿丝织印染的效果,形成唐三彩班驳淋漓的独特艺术风格;制作地点:分布在长安和洛阳;简述唐三彩及其制作方法: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三彩陶器,在继承了汉代釉陶传统的基上,创造了多种釉色同时施饰的处理方法, 在器物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唐三彩所制物品甚为丰富,除有几乎包括当时生活用品各个方面的器皿外,还有大量优秀的三彩陶塑作品,陶俑采用模制;唐三彩的装饰手法很多,主要有贴花和釉面装饰等方法;唐代青瓷最着名而有代表性的是浙江地区的越窑;从商、周、战国、秦、汉、六朝以来,一直以烧制青瓷为主被称为“诸窑之冠”;白瓷:具有代表性的白瓷瓷窑是与越窑齐名的邢窑;唐代着名的印染法:夹缬、腊缬、绞缬、碱印、拓印;金银平脱:以金或银捶成薄片,按装饰花纹要求,剪成图案粘贴在漆器上;然后加漆两三层,最后经过研磨,使显出金银花纹,花纹和漆在一个平面上;宋代工艺美术北宋五大名窑指的是定窑、汝窑、官窑、均窑和哥窑;宋代南方的建窑、吉州窑是着名的黑瓷产地;磁州窑的刻划花装饰技法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剔刻画、剔刻填花黑釉剔白花梅瓶是磁州窑烧制的;龙泉窑瓷器与哥窑瓷器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无开片、用浮雕效果装饰;宋代诸瓷窑有什么不同特色定窑,景德镇之清秀;汝窑、耀州窑、龙泉窑之浑厚;官窑、哥窑之典雅;钧窑之绚丽;建窑之纯朴;磁州窑、吉州窑之民间风采;窑变:属原始青瓷系统,由于有料中含有铜元素,经还原焰烧制而呈现绿或紫红斑,使在青瓷上打破一色釉的单调,形成了对比妍丽的艺术风格,这是陶瓷工人的一大贡献;犀皮:是一种斑纹漆;先用稠厚的色漆在漆胎上涂出凹凸不平的漆层,待干后,再用各种对比鲜亮的色漆分层涂漆,形成多层多色的其层,最后用磨炭打磨;缂丝是宋代新兴的丝织品;试述宋代各窑场的特点:汝窑青瓷,其烧制的青瓷,含铁量适当,烧制过程中火焰控制适度,釉色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天青色,它不以装饰为重,仅以釉色作为美化器体的手段;哥窑青瓷,哥窑瓷器釉色有粉青、米色、灰青色等,以粉青色为正色,其特征是釉面布满龟裂的纹片,称“开片”;官窑青瓷,官窑釉色以粉青为主,色调淡雅含蓄,一般很少施加纹饰,除了有蟹爪纹开片,还有“紫口铁足”的特点;钧窑青瓷,突出的釉色变化就是复色釉的烧制,即通常所说的“窑变”;龙泉窑青瓷,以粉青釉和梅子青形成独特的瓷器风格;耀州窑青瓷,耀州窑青瓷胎厚,花纹深刻,纹饰有坡度,具有浑厚、粗放的民间艺术特色;定窑白瓷,瓷釉层薄,滑腻滋润,釉色白中透着微黄,定窑的刻印装饰纹样在白釉中掩映生辉,别具一格,定窑瓷器的装饰题材以花卉为主;磁州窑,所烧白釉黑花瓶最有特色,磁州窑瓷器装饰手法多样,有刻画、剔花、剔刻填花、珍珠地、“铁釉画花”等;建州黑瓷,以兔毫釉为代表;吉州窑黑瓷,釉色上往往有黑、褐、黄等深浅变化,即所谓“玳瑁斑”、“油滴斑”等;元代工艺美术釉里红:釉里红瓷器是元代景德镇工匠们继青花瓷之后,运用铜金属在釉下进行彩绘的又一新的工艺成就;它是在宋代钧窑窑变红釉氧化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元代釉里红瓷色泽纯正鲜明,釉色凝重华丽,表现手法丰富多样;雕漆:雕漆是在漆器胎骨上涂漆数十层或上百层,待漆稍干后,在漆器上雕刻出各种装饰花纹,达到浮雕效果;雕漆以宋元最有代表性;青花:是釉下彩瓷,在白色瓷器上用钴盐类金属元素在釉下绘制青色花纹,然后上透明釉,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瓷器,显出一种清雅、幽静,蓝色图案永不褪色;它是陶瓷工艺中,自元代以后形成的一个主要品种;代表窑,景德镇创新明代工艺美术妆花:“妆花”是一种多彩的丝织品,分段换色提花,配色考究,色彩异常丰富,花头大而醒目,有“走马看妆花”之说;斗彩:在胎上先用“苏泥勃青”青花釉料画出部分花纹,又在釉上与之相适应的加以彩绘,使青花和彩绘形成变化统一的装饰效果;上下斗合,构成全体,称为“斗彩”;。
2、多立克柱式 是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中出现最早的一种源于古希腊。在希腊,多利克柱式一般都建在阶座之上,特点是柱头是个倒圆锥台,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着名的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3、科林斯柱式 是希腊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之一。科林斯柱式的柱头是倒钟的形状,并且倒钟的四周有装饰性的锯齿状叶片,一般用的是忍冬草的叶子,有时中间还有成对的涡卷。其优点是,在华丽美观之余还可置于建筑物的任何部位,柱头图案呈环绕状,因而适应各种观赏角度,从而在日后的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倍受欢迎,成为三大柱式之一。如雅典的宙斯神庙。 4、爱奥尼柱式 源于古希腊,是希腊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之一。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又被称为女性柱,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 5、罗马式艺术 罗马式艺术起止时间约为10世纪至12世纪。主要表现在教堂的建筑,以及装饰教堂的雕刻作品。为了追求更壮观的效果,建筑普遍采用类似古罗马的拱顶和梁柱结合的体系,并大量采用希腊罗马时代的“纪念碑式”雕刻来装饰教堂。因此,这个时代的风格被称为“罗马式” 6、罗马式建筑 欧洲中世纪中期的基督教建筑样式。罗马式建筑朴素、坚实,广泛采用半圆形拱券,石墙厚重,窗户小且高,内部昏暗,有高大的塔楼。代表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等。 7、哥特式艺术 意大利文艺复兴学者把12世纪到15世纪之间的艺术称为“哥特式”。哥特式艺术源于法国。开始于建筑方面,而后才逐渐波及到雕刻和绘画。哥特式艺术是整个中世纪艺术发展的一个顶点。 8、哥特式 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基督教艺术,源于法国,遍及全欧洲,代表了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高峰。其建筑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广泛运用尖券、肋拱,以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取代墙壁,使使得内部空间宽敞、明亮。总体感觉高耸挺拔,充满强烈的向上动感。代表建筑有法国巴黎圣母院。 。 13、浮雕 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浮雕一般是附属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经常可以看到。由于其压缩的特性,所占空间较小,所以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装饰。近年来,它在城市美化环境中占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浮雕在内容、形式和材质上与圆雕一样丰富多彩。浮雕的材料有石头、木头、象牙和金属等
6. 拜占庭艺术 欧洲中世纪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基督教艺术。将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东方波斯艺术融为一体,在欧洲居统治地位达1000年之久。其建筑运用拱券、穹顶,以彩色琉璃砖做装饰,内部有金色的镶嵌画。其绘画主要是非写实性的抽象艺术式样,如抑制对空间各深度的表现、热衷于线条与色彩的运用等。圣索菲亚教堂 7. 威尼斯画派 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以威尼斯为中心形成的着名画派。十分强调色彩的运用,画面绚丽,宗教题材作品中的人物完全世俗化了,具有享乐主义的情调。代表画家有贝尼尼、乔尔乔内、提香、丁托雷托等人。 8. 巴洛克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后流行于全欧洲,其主要特征中:(1)服务于教会上层和宫廷贵族,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2)极力打破和谐与平静,饱含激情和强烈的运动感。 激情 豪华(3)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讲究光线的运用,追求戏剧性效果。(4)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结合。贝尼尼,鲁本斯,伦勃朗,委拉斯开兹
9. 洛可可 10. 18世纪上半叶在法国居统治地位的艺术样式,也成“蓬八杜风格”。它以上流社会贵族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描绘全裸或半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的装饰。追求轻盈纤巧,精致细腻的风格,趣味甜俗,充满脂粉气。洛可可艺术表现在造型艺术的所有方面,绘画上以让.华托、布歇、弗拉贡纳尔为代表。。 11.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其特征是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代表人物:大卫和安格尔 12. 印象主义 1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兴起后遍及欧美各地的美术流派,因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其特点:追求瞬间的视觉印象,以自然景象和当代日常生活的片断入画,注重偶然和率真的效果。主张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来表现明亮、微妙的色彩变化,其中特别注重对外光的表现,提倡户外写生。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使绘画语言自身的表现力得到充分发挥。德加 马奈 雷诺阿 13. 后印象主义 广义的指继承印象主义并加以变革的各个不同流派,狭义的指塞尚、高更、凡·高等人的创作方法。他们接受印象主义的用色方法又加以革新,不满足于印象主义对自然的客观描绘,而强调主观感受的再创造,一般不表现光,而注重色彩的对比关系、体积感及装饰性等,对立体主义、野兽主义和表现主义影响很大。 14. 拉斐尔前派 19世纪40年代,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一批学生,为了反对当时美术学院的陈腐画风,提出要以拉斐尔以前的早期文艺复兴艺术为榜样,真实的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忠实于自然,发挥艺术的社会道德作用,为此他们组织了拉斐尔前派兄弟会。拉斐尔前派具有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内涵,代表画家有罗塞蒂、米莱斯。 15. 立体主义 以毕加索为代表的一群青年画家在法国推出的美术流派。立体主义否定传统绘画中的定点透视,试探以动点透视多方向去观察和表现物体,将一个对象分解成多个视角的几何切面,然后再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组合,从而彻底摒弃了物体的自然形象。《亚威农少女》是立体主义的开山之作。莱热 布拉克 16. 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艺术流派。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代表人物:杜尚。 17. 超现实主义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广为传播的文艺运动。以弗德洛伊的的潜意识理论为指导思想,从儿童、精神病患者、梦境汲取灵感,长将一些毫不相干的事物硬凑在一起,组合成各种奇怪的意向,造成荒诞的心理幻境。代表画家有西班牙的达利、米罗、,马格利特 。 47、巴黎画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一些活跃在巴黎的画家虽然没有参加任何流派,但与现代艺术运动联系密切,对20世纪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人们称他们为“巴黎画派”。巴黎画派的画家来自世界各地,各具独特的风格与个性,其作品大多有着浓厚的抒情性,力图表现无根、思乡、贫困和忧愁等内心感受。代表画家有意大利的莫迪利亚尼、卢梭、夏加尔等。 50、野兽派/野兽主义 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1905年产生于法国。该派画家不满于如实地描绘对象的传统画法,更多地追求自我体验和表现上的单纯化、概括性,注重表达对象的内在精神。代表人物有马蒂斯、鲁奥等。 51、佛罗伦萨画派 佛罗伦萨画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经济和文化中心佛罗伦萨形成的一个重要画派,它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影响最大的美术流派之一。它把中世纪的平面装饰风格改变为用集中透视,有明暗效果,表现三度空间的画法,注重素描和用线造型,注重理性,追求严谨、崇高的风格,在以宗教神话为主的题材中,把抽象的神象画成世俗化的合乎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理想的人,成功地创造了人物画新风格。代表画家有: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53、尼德兰画派 初期绘画有比较浓郁的宗教气息,严肃、静穆、板滞。受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影响,初期以后描写现实主义世俗生活绘画渐渐增多,最终形成尼德兰风格画和早期团体肖像画。出现摹仿意大利艺术风格的"罗马派"。代表画家及其作品:扬·凡·埃克 54、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的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主题欢快的表现主义作品很少见。一般来说表现主义仅限于20世纪的作品。 代表画家及其作品:蒙克代表作《呐喊》 56、学院派 学院派十分重视基本功训练,强调素描,贬低色彩在造型艺术中的作用,并以此排斥艺术中的感情作用。指通过学院严格训练、师生相传、层层因袭而具有一种保守性质的绘画。代表画家及其作品:大卫——《荷拉斯兄弟之誓》 63、象征主义 自1885年起一种以象征主义为名,对理想主义倾向的逆反在文学和造型艺术领域同时发展起来,画家和作家不再致力于忠实地表现外部世界,而是要通过象征的、隐喻的和装饰性的画面来表现虚幻的梦想以启示于人。象征主义绘画是一种以感情为基础对新内容的探索,不是以理智或客观的观察为基础,而是超越外表的直觉的内在力量和想象。这时期具有象征主义的代表画家主要是莫罗 夏凡纳 雷东 69、照相写实主义?/超级写实主义 20世纪70年代兴起,该派认为艺术作品应类似客观,逼真的摄影效果,不带任何主观感情地对现实物象加以真实再现,艺术家以人物形象、城市风光、静物、动物等作为主要表现题材,注意细节刻画,其以假乱真的效果常给人以冷漠、缺乏人情味的感觉。照相写实主义在绘画和雕塑两个领域的成就都非常突出,以克洛斯、安德列和汉森为代表。 71、卡拉瓦乔主义? A贫民写实主义也称卡拉瓦乔主义,b敢于真实反映自己的时代,不加粉饰地描绘生活,多直接选取下层人物的生活作为题材,作品表现出一定的民主色彩和社会批判因素c一般具有朴素写实严峻深沉多使用明暗对比法等特点,追求真实生动和内在感情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