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考古661考古综合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3
历史学类专业及主要院校简析一、专业与就业1.专业简析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历史学类专业包括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和文物保护技术、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6 个专业。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它是以人类历史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主要学习和掌握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生、发展的过程,理解和弄清历史上重要人物、重大事件以及相关史实的原委、作用和影响,并力图发现和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天的社会生活提供借鉴。
关于历史学专业的考生应具备的素质,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吴义雄教授指出,学好历史学必须要有博学之思、敬畏之心。
博学之思是指学生必须了解天文、地理、文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等知识,只有以上学科作为基础,才能在学历史学的过程中有深刻的体会;敬畏之心是指对历史上人物与故事必须“理解之同情”,切不可以今日之标准来随意臧否古人的得失。
学历史的人要善于独立思考,仰望历史的星空,胸怀人文情怀,治学严谨,积极利用各类图书资源和数据库资源,重新梳理历史知识体系。
目前,拥有历史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北京大学,南开大学。
拥有历史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的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其他历史学专业较好的院校有: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2、就业分析目前,很多人都把历史学看成是冷门专业,认为就业前景冷淡。
其实也不尽然,该专业学生凭着大学所学到的广博的知识,就业时只要不期望过高,就业并不比其他专业差。
近年来“历史热”却在升温,从《万历十五年》到《明朝那些事儿》《新宋》,从严格的史料考证到“细说”“穿越”,有关历史的书籍屡屡登上畅销书排行榜。
山东省大学专业排名2017山东省大学专业排名2017山东省大学中国五星级以上学科专业业跻身中国顶尖学科专业报告显示,在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公布的'中,中国海洋大学有2个中国六星级学科专业、2个中国四星级学科专业、3个中国三星级学科专业,高居2014山东省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榜首。
中国石油大学名列第二,有1个六星级学科专业、1个五星级学科专业、3个四星级学科专业、15个三星级学科专业;山东大学居第三,有2个五星级学科专业、26个四星级学科专业、10个三星级学科专业;山东农业大学列第四,有4个四星级学科专业、7个三星级学科专业;山东中医药大学居第五,有2个四星级学科专业;山东师范大学列第六,有1个四星级学科专业、15个三星级学科专业;青岛大学居第七,有1个四星级学科专业、9个三星级学科专业;鲁东大学列第八,有7个三星级学科专业;烟台大学居第九,有4个三星级学科专业;青岛理工大学位居第十,有3个三星级学科专业。
2017山东省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下面列出2017山东省高校荣获2017年中国三星级学科专业以上的学科专业名单:1、中国海洋大学6星级学科专业(中国顶尖学科专业):海洋科学、水产4星级学科专业(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3星级学科专业(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光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2、中国石油大学6星级学科专业(中国顶尖学科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工程5星级学科专业(中国一流学科专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4星级学科专业(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安全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学3星级学科专业(中国知名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软件工程、化学、数学、统计学、物理学3、山东大学5星级学科专业(中国一流学科专业):中国语言文学、数学4星级学科专业(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考古学、中国史、外国语言文学、哲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光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化学、生态学、生物学、统计学、物理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3星级学科专业(中国知名学科专业):社会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世界史、电子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口腔医学4、山东师范大学4星级学科专业(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3星级学科专业(中国知名学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学、体育学、心理学、理论经济学、世界史、中国史、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音乐与舞蹈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生态学、生物学、物理学5、山东农业大学4星级学科专业(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生态学、兽医学、园艺学、作物学3星级学科专业(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农林经济管理、风景园林学、农业工程、生物学、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6、山东科技大学3星级学科专业(中国知名学科专业):机械工程7、青岛大学4星级学科专业(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系统科学3星级学科专业(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基础医学、药学8、曲阜师范大学3星级学科专业(中国知名学科专业):数学、统计学9、济南大学3星级学科专业(中国知名学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10、烟台大学3星级学科专业(中国知名学科专业):法学、民族学、物理学、药学11、青岛理工大学3星级学科专业(中国知名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土木工程12、山东中医药大学4星级学科专业(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中药学、中医学13、山东建筑大学3星级学科专业(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土木工程14、鲁东大学3星级学科专业(中国知名学科专业):世界史、中国史、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生态学、物理学【2017山东省大学专业排名】。
山东大学专业设置情况(最全)
山东大学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朝鲜语、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软件工程(设2个专业方向)、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临床医学、历史学、生物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药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
及控制工程、工商管理、金融工程、法学、自动化、护理学、财政学、生态学、口腔医学、土木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
山东大学介绍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 类)。
学校规模宏大,实力雄厚。
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含青岛校区约3000亩),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威海、青岛)八个校园(济南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趵突泉校区、千佛山校区、软件园校区、兴隆山校区及威海校区、青岛校区)的办学格局。
现有4所附属医院,3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实习医院。
全国各高校文博专硕简介首先说一下浙大和南开。
浙大基本上都是只招保送生,或者对外只招一个。
南开只招在职,并且自己解决住宿问题。
厦大赞一个,虽然考古系实力只能说是地方军阀的实力,但财大气粗,文博专硕的奖学金全额覆盖。
不像某些学校,借招专硕敛财。
一、实力按照考古方向排,文博专硕考古方向的排名根据实力与资源大体这样:一档: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二档:西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三档:郑州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档:其它开此专业的高校,四档自费建议不要去读,浪费青春。
不过以混学历为目的,可以无底线。
注重实践的可以考虑郑大和西北大学,这两个学校工地特别多。
吉林大学的边疆考古及体质人类学,山东大学的聚落考古,四川大学的美术和宗教考古,厦门大学的水下考古,人大的北方民族考古都很具有特色。
博物馆方向最核心的是博物馆陈列考这个方向的学生最苦逼,因为这个方向几个权威的老师要么招生严格,要么学校变态。
复旦的陈宏京老师最近身体不太好,系主任职务都辞了,现在基本上半退了,而且方向转向数字化博物馆;复旦的陆建松老师,一般只招收本校生或其它重点大学特别优秀的保送生;浙大的严建强老师,前面我已经提浙大排外了,基本上没可能性;南开的刘春雨老师,谁愿意读在职的而且不提供住宿呢;北大的宋向光老师,注重理论研究,北大又不好考。
所以推荐想做博物馆陈列方向的,可以考虑一下中央民大和四川大学。
民大的刘莲香老师和国博首博做陈列的专家共同指导博物馆陈列方向的硕士,四川大学的周静老师与四川省博的陈列部专家共同指导学生,两所大学又非常好考。
文物学方向其实考古学和博物馆学都必须懂文物,所以在考古学和博物馆学中,文物学也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但文物学真正能够上升到一定高度,这样的高校比较少。
在文博专硕里明确开文物鉴定的只有社科院和南京大学,这两个学校毫无疑问都具有实力。
南开的文物学和复旦的文物学也非常强,比如说南开的刘毅(陶瓷方向),朱凤瀚(青铜器不过应该退休了),复旦的朱顺龙(陶瓷方向),复旦的高蒙河(青铜器不过据说比较水),复旦的杨志刚(文化遗产方向)科技考古和文物修复方向建议文科生如果想做学术研究,最好不要报这个方向,很多实验和修复材料和化学结合很紧密,不过纯粹想学门技术找份工作,文科生还是可以学的。
【江苏高考志愿讲堂2020--走近985】山东大学的优势学科和高分专业山东大学是中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在综合性大学中具有代表性。
国家级重点学科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产业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文艺学、中国古代史、粒子 物理学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物理化学、微生物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妇产科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双一流建设学科:数学、化学具体介绍:数学与数据科学:以数学学科为核心,涉及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主要有基础数学、运筹学与控制科学、概率论与统计学、金融数学、信息安全、大数据计算理论与应用、海洋碳汇等重点研究方向。
目标是到2020年,数学学科整体实力稳居国内前列,进入世界50强。
化学与物质科学:以化学学科为核心,涉及物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主要有合成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化学、粒子科学、凝聚态物质科学等重点研究方向。
目标是到2020年,化学学科在保持ESI世界排名前 1‰的基础上,位次进一步前移。
材料及加工制造: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核心,涉及机械工程等学科,主要有晶体材料物性、制备与器件,材料液固结构及成形技术,特种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与节能技术,材料高效精密加工及装备等重点研究方向。
目标是到2020年,材料学科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
中国古典学术:中国古典学术学科是对中国传统学术进行整体性研究和创造性转化的学科,涉及中国史、考古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主要有中国文化的文献载体研究、中国文化的社会基础研究、中国文化的思想精华研究、中国文化的审美范式研究等重点研究方向。
目标是建成中国人文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平台、中国文化研究的国际重镇、中国古典学术人才培养的国家级基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战略智库。
临床医学与重大疾病:以临床医学学科为核心,涉及基础医学、生物学等学科,主要有生殖发育与出生缺陷、心血管病发生与防治、肿瘤发生与防治、微生物与药物研发等重点研究方向。
中国有哪些考古学家考古学家是专门从事挖掘古迹、古生物化石等一些与地层有关或是与古代历史文化有关的成功人士,是运用考古学知识进行研究的专家。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有哪些考古学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国有哪些考古学家一安志敏安志敏,山东烟台人,1924年生,中国著名考古学家,1948年毕业于中国大学史学系,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研究部,师从裴文中、梁思永、夏鼐等著名考古学家,1950年9月起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
他曾任黄河水库考古队副队长、东北考古队副队长兼第一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主任等,长期致力于田野考古工作。
安志敏至今共发表各种考古论述一百数十篇。
重要的有:《中国新石器时代论集》(1947~1981),以及《碳-14断代和中国新石器时代》、《略论华北的早期新石器文化》等论文,《一九五二年秋季郑州二里冈发掘记》、河南安阳小南海旧石器时代洞穴堆积的试掘等考古报告。
还与他人合作编写了《辉县发掘报告》、《洛阳中州路(西工段)》、《庙底沟与三里桥》等报告。
中国有哪些考古学家二童书业童书业,教授。
安徽芜湖人。
曾任《禹贡》编辑,光华大学教授,上海博物馆历史部、总务部主任。
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历史系副主任。
九三学社社员。
专于先秦史,兼治中国绘画史、瓷器史和历史地理。
着有《春秋史》、《中国疆域沿革史略》、《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先秦七子思想》等。
20世纪30-40年代,倾慕顾颉刚及其“古史辨”理论和史学成就的童书业,将唯物史观视为教条的“公式主义”,从朴素的“经济史观”出发,在《春秋史》一书中也提出了他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认识。
他说:“中国真正的封建社会在时间上是限于周代”,“从西周到春秋前期,一般经济情形大致是自给自足的”,“在自给自足的幼稚的农业经济的条件之下所产生的是什么样的社会组织呢?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这个名词的正确的定义,就是名义上在一个王室的统治下,而实际上土地权和政治权却被无限制的分割:每方土地上都有他的大大小小的主人,支配这一切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权利,形成一种地主与附属土地的农奴对立的现象。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说明一现行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在全面分析研究当时考古学的现状、学术发展方向以及学科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的,1984年5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布试行。
《规程》自颁布以来,得到普遍和认真的执行,对整齐各地田野考古工作的质量,总体提升中国考古学的田野考古水平,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20年来,中国考古学得到极大发展,学科所处的客观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颁发执行一部适应新形势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有鉴于此,国家文物局研究决定对原《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进行修订,于2002年组织了《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订完善的前期研究》,进而于2005年春,将修订《规程》任务正式下达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自接到国家文物局项目委托书即日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立即组织力量,启动项目。
根据计划,整个项目将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自接到委托书后至2005年9月,我们即组织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教师为主的相关人员对原《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及相关国家政策法规、有关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订完善的研究成果进行认真研讨,根据学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从不同角度提出修改建议。
在综合大家意见,并参考国外有关田野考古操作规程或操作手册的基础上,于2006年初形成《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正式条文部分的修订稿。
第二阶段,2006年1月至7月,将《规程》正文修订稿送国内各主要考古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广泛征求意见,同时报国家文物局审查。
第三阶段,在对《规程》正文修订稿广泛征求意见的同时,我们开始编写规程附录,至2007年暑期完成。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以下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1992年4月30日国务院批准,1992年5月5日国家文物局令第二号发布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7号4,《考古发掘管理办法》(报审稿),国家文物局5,《田野考古奖励办法》,国家文物局6,《优秀考古报告奖评奖励办法》,国家文物局7,《田野考古学概论》,北京大学课程讲义8,《田野考古学》,于海广等,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9,《田野考古工作手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82年10,《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克林.伦福如等著,(中译)文物出版社2004年11,《地下文物发掘调查手册》,日本文化厅文物保护部,(中译),文物出版社1989年12,《考古学调查研究ハンドブックス》,雄山阁出版株式会社,1984年(《考古学调查研究手册》)13,Archaeological Site Manual, Museum of London, Archaelogy Service, Third edition-1994.(《考古遗址工作手册》,伦敦博物馆考古部,1994年第三版。
2013年第7期山东社会科学No.7总第215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215大遗址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唐仲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大遗址是我国文物考古学界在新时期创造的文物保护新理念,是符合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现状的新概念。
本文首先界定了大遗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内涵。
其次,通过对我国大遗址资源保护现状的分析,指出其面临的严峻挑战。
再次,在借鉴国外保护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建议确立资源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在完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保护。
最后,根据我国大遗址资源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几种利用与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大遗址;资源;保护;发展[中图分类号]K8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3]07-0072-05一、大遗址概念的界定针对“大遗址”,目前学术界还没有非常明晰准确的定义。
①根据国家文物局与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将其定义为:“主要包括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历史文化信息,具有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
”规划中还指出,在已经公布的两千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符合大遗址条件的约有500余处。
“大遗址”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原有“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保护方针受到新的挑战。
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文物博物馆学界通过对“大遗址”概念的不断完善和深化,把以前比较单纯的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精华部分,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进行整体性、全局式的保护。
大遗址概念的提出和广为传播,反映了我国对文化遗产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化和保护管理观念上的进步。
③概括地说,大遗址就是由我国先民所创造的具有重大文化价值、蕴含丰富文化内容、涵盖较大面积的遗址或遗址群,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古代聚落(群)遗址、古代城市遗址(包括宫殿及其他建筑遗址)、古代墓葬遗址(群)三大类。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pale blue copper corrosion products formed on metal objects
in museum collections
作者: 王全玉[1]
作者机构: [1]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山东青岛266237
出版物刊名: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页码: 117-125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6期
主题词: 金属腐蚀;浅蓝色锈蚀物;有机酸;化学残留物;玻璃腐蚀
摘要:不同于新出土青铜器上的锈蚀物,博物馆藏金属器物上经常可见浅蓝色铜的锈蚀物。
为辨别和探析其成因,通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X)、X射线衍射仪(XRD)和激光拉曼光谱仪(Raman)进行元素成分和物相综合分析,发现其为铜的有机盐。
这些有机盐包括简单(或碱式)的甲酸铜和乙酸铜,也包括复杂的含有钠离子和碳酸根的乙酸铜NaCu(CO3)
(CH3CO2)、含有钠离子和氧离子的水合甲酸铜Cu4Na4O(HCOO)8(OH)2·4H2O。
这种浅蓝
色铜的有机盐形成根源主要有两种:储存或展览环境的不当;用于除锈的化学试剂的残留。
要杜绝这类锈蚀物的形成需要确保储存和展览器物的环境低湿度且无有机酸释放材料的存在。
对经过
化学处理的器物应确保将化学试剂清理干净且无任何残留以绝后患。
对复合材料器物的处理更
应谨慎,因为对不同材质的处理和保存环境要求不一样,要个例对待。
自编实验指导书之——植物大遗存分析与鉴定方法靳桂云陈雪香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2006年5月目录一、概论 3二、植物大遗存处理和鉴定方法 6三、植物大遗存数据的分析与解释14一、概论(一)植物大遗存的种类大植物遗存包括种子、果实、木材、块茎、根茎、球茎、茎秆和纤维等,对这些植物遗存的观察,一般用肉眼、手持放大镜或低倍解剖镜即可进行。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考古遗址出土的大植物遗存约为176种,隶属70科。
其中,粮食作物类18种,蔬菜及调味品类33种,可食果类植物37种,纤维植物类3种,药用植物类14种,油料作物类2种,绿肥植物类2种,林木类15种,野草类52种。
卜慕华将我国史前或土生栽培植物列出237种。
其中已在我国考古中发现的植物遗存有64种,仅占总种类数的27%。
这些已发现的遗存种类,无论从发现的地域或是次数,都远远不能满足对该种栽培植物研究的需要。
而大多数种类,即占73%的种类还没有任何遗存发现,这就预示着在未来考古工作中,植物遗存的发现将有很大的潜势。
只要考古工作者在发掘过程中对植物遗存给予充分的关注,并采用先进的收集方法,就有可能获得包括种子、果实类在内的更为丰富的植物遗存材料。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统计的植物遗存中,其遗存物为种子或果实(整粒或残粒)的种类约占遗存种类总数的95%,其他器官,如根状茎(姜、藕)、块茎(芋)、鳞茎(荸荠、葱、蒜)、纤维(麻、棉)、叶和茎秆等约占5%。
因而种子、果实成为植物遗存中的主要研究对象。
究其较多的原因,主要因为:1. 我国植物种类丰富,植物产生大量的种子并广泛传播。
根据《中国植物志》,我国现存种子植物有28592种,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在种子植物发生以来的2亿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做为植物生活周期最终产物的种子,会以化石(古植物学研究对象)、炭化粒(考古学研究对象)或现代新鲜状态(种子生物学及相关应用领域的研究对象)被保存下来。
植物为繁衍本物种,而产生大量种子以传宗接代。
走进山大历史文化学院,感受史学风采文/王庆梅史学通来往,史韵承古今。
学习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天的实践。
素以“文史见长”而誉薄海澨的山东大学,是历史研究领域的学术高地。
历史学科是山东大学的一个旗帜性和标志性学科,始于初创时的1901年。
117年来,无数的历史学大师和知名学者云集于此,筚路蓝缕,风雨砥砺,让山大历史文化学院厚积而薄发,不仅开创了令人向往的“八大教授”(或称八马同槽)的历史学科盛况,更形成了“独断之学”与“考索之功”并重的学术风气,奠定了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办学传统。
走进新时期,山大历史文化学院在前辈学人严谨治学风气的熏陶下,脚步依然清晰而铿锵:学术研究亮点纷呈,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明清王朝对外关系史、史前及青铜时代考古等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拥有一大批站在学术前沿的学者,共同举起山大史学之风采。
Appreciating the Charms of History Study at the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of Shandong UniversityCITY/读城 |百年山大 文史见长|“八大教授”的史学素养和人文品德长久地激励着一代代学子。
图/刘悦琛Historical attainments and morality quality of the “Eight Respectful Professors” have always been an inspiration to generations of students.百年史薮,源远流长山大历史文化学院是一个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的学院。
1901年开设历史课程,很长一段时间中,都与中文同属文学院,后几经分合,直至1950年11月组建山大历史系,由历史大家杨向奎担任主任。
自此,历史系作为一个独立系科建制一直延续下来。
这一时期历史系得到迅速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引进,著书立说,很快成为全国高校历史学科的影响高地。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4.28•【字号】鲁政办发〔2021〕8号•【施行日期】2021.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4月28日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部署,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做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我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现制定如下措施。
一、全面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山东省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条例》,每年开展山东省“红色文化主题月”活动。
2021年建立省级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协调机制,制定我省红色文化遗存认定办法,县级以上政府自2021年起分级分批公布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名录。
编制实施《山东革命片区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牵头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省委党史研究院、省发展改革委、省退役军人厅)二、擦亮“海岱考古”品牌实施焦家遗址、岗上遗址、城子崖遗址、两城镇遗址等考古项目,完善山东史前文化谱系。
2025年完成海岱地区古代文明化进程研究等“考古中国”课题阶段目标。
实施东平湖、威海湾、庙岛群岛等水下考古项目,2021年启动水下文物数据库建设,公布首批山东省水下文物保护区。
2021年完成大运河、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等重大工程文物资源调查。
亳都地望小结(第一节)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与博物馆学系韩旭辉《墨子》﹑《孟子》和《尚书序》等古代文献均说汤居亳,而有关亳都地望,自古至今争议甚为激烈。
综合来看主要有西亳说、南亳说、北亳说、杜亳说、垣亳说及郑亳说等六种说法。
经过近代以来的考古发掘,南、北、杜、垣诸亳说均已被大多数学者所否定,唯余西亳说和郑亳说仍然保存着强大的生命力。
支持两种看法的学者借助文献、田野考古的实践展开空前活跃的论战,几乎成为泾渭两派。
本人在课堂上稍稍学习了三代考古的一些知识,对亳都地望这一课题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特查阅了一些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希望能够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目前,基本被学术界认可为具备王都规模的商城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郑州商城三处。
这三处城址都应是有明确历史记载的都城,因此要想解决亳都归属的问题就应明确、妥当地给出三者以合理解释。
于是,学术界的看法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1)偃师尸乡沟商城为汤都西亳,二里头遗址为夏都。
持此观点的学者,有的认为郑州商城后来是仲丁所居的隞都,还有少数学者认为郑州商城应是太甲新建的都城。
(2)二里头遗址和偃师尸乡沟商城都是西亳,郑州商城是仲丁所迁的隞都。
(3)二里头遗址是夏都,郑州商城为汤都亳,偃师尸乡沟商城为汤之别都或伊尹放太甲之桐宫。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并为亳都,也有一定道理。
以上三种主要观点可以大体分为“郑亳说”和“西亳说”两种,下面我将简洁地阐述两种基本观点。
(一)西亳说与郑亳说简介“西亳说”以安金槐、赵芝荃等学者为代表,其大体上认为偃师商城为西亳,而郑州商城为仲丁之隞都;二里头文化三、四期为商代早期文化,二里岗期商文化为商代中期文化,殷墟文化为商代晚期文化;而“郑亳说”以邹衡等学者为代表,认为二里头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为夏文化,偃师商城为太甲桐宫,二里岗期商文化为商代前期文化,郑州商城为汤都亳,殷墟文化为商代后期文化。
简单来说,两种学说的矛盾点在于偃师商城的性质,一是汤都亳,另一即太甲所居桐宫;关于郑州商城的性质,一是仲丁之隞杜,另一是汤都亳。
浅谈考古学的价值和意义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浅谈考古学的价值和意义考古有承先启后的作用。
了解历史、了解过去的文化,让你更能看清楚现在。
现代人不断重复的犯上历史性的过错,就是因为不了解历史。
人们多读一点历史,客式他同样不可避免的犯了历史性的错误。
如果不关注考古、不关注历史,所犯的错误将更严重。
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
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
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
考古学的产生有长远的渊源,但到近代才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近代考古学发祥于欧洲,以后普及到世界各国。
北宋以来的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以田野调查发掘工作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才在中国出现。
作为一门近代的科学,考古学有一套完整、严密的方法论。
它包含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等分支,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的许多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考古是为了了解从古到今的文化,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
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
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
近代考古学发祥于欧洲,以后普及到世界各国。
北宋以来的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以田野调查发掘工作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才在中国出现。
作为一门近代的科学,考古学有一套完整、严密的方法论。
它包含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等分支,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的许多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考古学史与考古学理论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俞伟超《考古学是什麼:俞伟超考古学理论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严文明《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年。
张忠培《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考古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杜斗城、段小强:《中国考古学通论》,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
马鸿藻《考古器物绘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周大鸣《考古学理论导论》岳麓书社,2005年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三联书店1997年栾丰实、方辉、靳桂云《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文物出版社2002年俞伟超《古史的考古学探索》文物出版社2002年冯恩学《田野考古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王仁湘《中国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俞伟超《古史的考古学探索》,文物出版社,2002年宿白《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张忠培、许倬云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科学2000.01旧石器时代考古王幼平《旧石器时代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王幼平《中国远古人类文化的源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高星侯亚梅《20世纪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新石器时代考古张江凯、魏峻《新石器时代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苏秉琦主编《中国通史• 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1年硕士生招生书目
山东大学2012年起不再提供参考书目,请参照2011年。
661考古综合:《考古学通论》,蔡凤书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考古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栾丰实、方辉编,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
同等学力加试: 1.中国历史文选 2.中国考古学在职申请/攻读硕士学位加试任选一门
661-考古综合
《考古综合》是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考古综合》考试大纲根据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了解考生对于考古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制定。
本考试科目由考古学理论方法、史前考古、夏商周考古和汉唐考古四部分内容组成,各部分分值约占25%,满分为300分。
一、考古学理论方法
1.考古学史
1)中外考古学史上的名家及其主要贡献(蒙特柳斯、柴尔德、梁思永、李济、吴金鼎、夏鼐、苏秉琦、安特生等);
2)金石学及新考古学的内容与特点;
3)考古学分支学科的内容(史前考古、历史考古、社会考古、聚落考古、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田野考古、公众考古等)
2.考古学理论
1)考古学文化及区系类型学说的内容及意义;
2)考古地层学及类型学的内容及作用;
3)酋邦理论的内容及特点;
4)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的概念。
3.考古学方法
1)文化因素分析法的内容及意义;
2)区域系统调查方法的内容及意义;
3)碳十四测年法及树木年轮法的内容及意义。
二、史前考古考试
1.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存的重要发现(元谋人、北京人、金牛山人、丁村人、下川文化、许家窑人、山顶洞人等)
2.旧石器的制作方法(砸击法、碰砧法、压剥法、细石器等)
3.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存的主要发现(仙人洞、玉蟾岩、小黄山、上山、南庄头、于家沟、东胡林、泥河湾等)
4.黄河中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及重要遗址(大地湾文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中原龙山文化、陶寺文化、客省庄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
5.黄河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及重要遗址(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等)
6.长江中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及重要遗址(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宝墩文化等)
7.长江下游及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及重要遗址(跨湖桥文化、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薛家岗文化、凌家滩文化、龙虬庄文化等)8.燕山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及重要遗址(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等)
9.其它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及重要遗址(昙石山文化、昌都文化、小珠山文化、台湾地区文化等)
10.中国史前城址的主要考古发现(城头山、良渚、西山、王城岗、陶寺、城子崖、两城镇等)
三、夏商周考古考试范围
1.二里头文化的分期、年代、意义及重要遗址(二里头、大师姑等)
2.夏代中原以外地区考古文化或遗址的主要发现(四坝文化、老虎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岳石文化、马桥文化等)
3.商文化的分期、年代及意义(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等)
4.商代中原地区重要城址的考古发现(偃师商城、郑州商城、洹北商城、殷墟等)5.商代中原以外地区考古文化或遗址的主要发现(吴城文化、三星堆文化、珍珠门文化等)
6.西周文化的分期、年代及意义(丰镐、周原等)
7.西周有铭铜器的主要发现(史墙盘、虢季子白盘、大盂鼎、利簋等)
8.东周列国都城遗址的主要考古发现(洛阳王城、新田晋国遗址、郑韩故城、邯郸赵故城、临淄齐故城、曲阜鲁故城、燕下都等)
9.东周金属货币的主要考古发现
10.周代中原以外地区考古文化或遗址的主要发现(辛店文化、寺洼文化、西团山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等)
四、汉唐考古考试范围
1.秦汉都城遗址的主要考古发现(咸阳、长安城、汉魏洛阳城及洛阳伽蓝记、明堂辟雍、瓦当等)
2.秦汉帝陵的主要考古发现(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西汉帝陵等)
3.秦汉诸侯王陵的主要考古发现(满城汉墓、马王堆汉墓、双乳山汉墓等)
4.秦汉墓葬及其设施、随葬品之特点(画像石墓、画像砖墓、壁画墓、刑徒墓地、武氏祠、孝堂山墓祠、黄肠题凑、玉衣、镇墓兽、谷仓罐、买地券、帛画等)5.汉代手工业遗存的主要考古发现(铜镜、货币、冶炼遗址及工艺等)
6.秦汉简帛及石刻的主要考古发现(云梦秦简、汉简、熹平石经等)
7.隋唐都城的主要考古发现及意义(长安城、洛阳城等)
8.魏晋隋唐时期重要陵墓的考古发现(南朝陵墓、唐代帝陵、永泰公主墓等)
9.魏晋隋唐时期佛教及西域遗存的主要考古发现(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高昌古城等)
10.魏晋隋唐时期手工业遗存的主要考古发现(铜镜、货币、金银器、瓷器、釉陶、唐三彩、釦器、金银平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