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放射治疗技术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93.06 KB
- 文档页数:6
食管癌放射治疗中功能磁共振的应用【摘要】功能磁共振是一种影像成像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能够提高放疗靶区的准确性,能够提高预测放疗治疗的疗效,也可以为放疗治疗后的效果评估提供依据。
本文对功能磁共振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希望能够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磁共振;食管癌;放射治疗食管癌疾病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属于恶性肿瘤之一。
食管癌患者的症状在早期并不明显,可能在吞咽粗硬食物时具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胸骨后烧灼感等,患者进食后,食物通过食道的速度会变得缓慢。
具流行病学统计,全世界每年会约有30万人死于食道癌。
导致患者患上食道癌症状的成因有多种,如饮食因素,饮食过程中,食入较多量的亚硝胺类化合物;生物真菌因素、遗传因素等。
医疗机构在治疗食道癌疾病时,多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目前放射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针对放射治疗手段而言,常规的CT影像技术并不能够满足对食道癌患者的放疗需求,基于此,一种功能磁共振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对功能磁共振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分析,相关分析过程如下。
1.功能磁共振成像在食管癌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价值对恶性肿瘤患者实行精准放疗一直是临床医师追求的目标,而其关键是准确勾画肿瘤靶区。
肿瘤靶区的准确勾画可以进一步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的生存获益,然而既往食管癌的放射治疗主要根据CT检查进行临床靶区勾画,但通过三维重建的CT图像清晰度及分辨率均不高,而且还受临床医师专业水平及扫描层距等因素影响,临床上不同医师勾画同一病人的放疗靶区范围常存在较大差异,故单纯的CT检查已不能满足食管癌放疗患者临床需求。
磁共振功能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已在临床诊疗上应用多年,通过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多的经验。
fMRI主要包括常规序列、动态增强序列(dynamic contrast-enhanced,DCE)、弥散加权成像序列(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及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等,其中T1加权像(T1 weighted image,T1WI)、T2加权像(T2 weighted image,T2WI)及DWI应用于食管癌靶区勾画,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第39卷第6期2021年6月CHINESE HEALTH CARE中华养生保健食管癌,也被称为食道癌,指的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
食管癌的典型症状为吞咽梗阻,即在进食食物时有异物感、哽咽感,或胸骨后有明显的疼痛感等[1]。
食管癌的致病因素比较繁多复杂,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抽烟喝酒、家族性遗传或服用过亚硝胺类化合物都是食管癌的诱因。
临床上,食管癌的恶性度较高,而且往往治疗效果也较差。
对于食管癌患者来说,最常见的伴随症状就是身体消瘦,体重明显下降。
如果患者不加以重视,中后期食管癌可能会蔓延至胃食管结合部,会感染和侵犯其他身体部位。
比如,食管癌蔓延至喉部,引起声嘶;侵犯气管,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或出现咯血的情况,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死亡[2]。
因此,老年患者若是检查出食管癌,必须予以重视,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1放射治疗老年食管癌的实践放射治疗是借助电离辐射破坏患者体内细胞核里的DNA,使细胞丧失繁殖的功能,以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
在我国,放射治疗是治疗癌症的一大重要手段,60%的癌症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3]。
随着老年人数量逐渐增加,老年食管癌患者越来越多,相关数据显示,70岁以上的群体患上食管癌的概率已高达97%,老年食管癌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癌症[4]。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及质子治疗等放射治疗新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并广泛运用于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中[5]。
2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简称SRT,分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和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FSRT )两种形式。
SRS 是以聚焦的方式对病变部位进行多角度和单次大剂量的照射,临床上,脑膜瘤、脑转移瘤及听神经瘤等颅内病变都能利用SRS 进行治疗[6]。
与传统的手术相比,SRS 不仅能够避开开颅手术的风险,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但是该方式可能不能快速消灭肿瘤,肿瘤可能需要数月后才能消退。
小剂量5-氟尿嘧啶联合放射治疗老年食管癌
老年食管癌是指发生在60岁以上的食管上皮恶性肿瘤。
它常
常因为病情进展快而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小剂量5-氟尿嘧啶联合放射治疗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种治疗方法的具体情况。
小剂量5-氟尿嘧啶是一种抗癌药物,主要用于肝癌、结直肠
癌等。
它是一种细胞周期相似的药物,所以可以在肿瘤细胞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
而且,小剂量5-氟尿嘧啶还可以通过抑
制DNA和RNA的合成使肿瘤细胞死亡,具有抑制肿瘤细胞
增殖的作用。
放射治疗是一种利用高能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的方法。
它可以使肿瘤细胞的DNA损伤,从而抑制细胞分裂的进程。
在治疗
老年食管癌时,放射治疗对于控制病情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小剂量5-氟尿嘧啶联合放射治疗老年食管癌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降低化疗的剂量和毒性,从而减少患者的副作用。
其次,它可以增加疗效和预后。
最后,它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负担。
不过,小剂量5-氟尿嘧啶联合放射治疗老年食管癌也有一些
不足之处。
比如,治疗期限较长,需要患者接受长期的治疗。
同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疲劳、面部潮红等。
总之,对于老年食管癌患者来说,小剂量5-氟尿嘧啶联合放
射治疗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
如果患者接受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负担。
当然,这种治疗方法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显然更为突出。
食管癌放疗技术有关定位研究进展摘要】食管癌是我国常见肿瘤之一,临床上患者多数已属中晚期,根治手术难以实行,而其病理>90%为鳞状细胞癌,对放射线较敏感,故放射治疗是目前食管癌主要的、有效的和安全的手段之一。
【关键词】食管癌放疗进展综述定位【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4-0184-02食管癌的放疗方式从传统的放疗方法到3D-CRT,出现了很多种方式,其中很多新技术的诞生都与食管癌的定位有很大关系[1],本文就食管癌的放疗技术中的定位技术进行综述。
1 常规定位食管的走向呈反“S”形并随脊髓而弯曲,常规模拟定位仅能以食管腔病变中心为参照设定照射野的范围,采用钡餐透视下肿瘤上下各3~4cm,放射野宽6~7cm,有可能导致部分靶区遗漏,其漏照率可达到32%左右。
这就导致部分病灶照射的脱漏及剂量的不足和食管周围重要器官受照射体积的增加。
这是以往食管癌放疗局部控制率低和复发的主要原因[2]。
2 3DCRT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产生了以CT模拟定位为基础更为精确的3D-CRT,即是利用CT图像获得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的位置关系和三维空间形状,准确勾画靶区范围,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射野的形状应用MLC(多叶光栅)适形,通过多个共面或非共面不规则野进行分次照射,使高剂量区在三维方向上与病变靶区一致,从而增加放射治疗的准确性及其治疗效果,并保护了周围局部正常组织及重要器官,提高局部控制率[3]。
3 PET/CT国外有研究者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评估了PET/CT在计划设计中的作用在21例患者中对比了单独依据CT图像和PET/CT图像确定的靶体积 PET提供的信息改变了8例患者38 的临床分期4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4例患者有确定的区域淋巴结转移PET表现使其中5例患者24的治疗原则由积极的放化疗变为姑息减症治疗 PET提示的病变在16例患者中超出了GTV的范围[4]。
食管癌的放射治疗进展作者:尹雷明曹辉范玉林王金玲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1期【摘要】对于食管癌的患者首先选择的治疗方法是进行手术治疗,对于那些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或者是因为内科的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可以选择应用放射治疗的方法。
食管癌的放射治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已经有十几年了,但是疗效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是否需要进行淋巴结的预防照射是目前讨论的比较多的问题。
PET/CT的检查是早期评估食管癌放化疗疗效的比较有益的手段,对PET/CT有效的患者可以避免没有必要的手术,从而食管得以保留。
靶向药物并联合放化疗是目前治疗食管癌的热点方向,EGFR拮抗剂体现了初步的疗效。
【关键词】食管癌;放射治疗;进展目前食管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非常高,目前大多仍然选择手术方法给予治疗,食管癌的患者在早期不是很容易被发现,即使是中晚期的食管癌的患者也只有20%的可以被切除,做完手术之后也有大约80%的患者需要进行放射治疗。
因此,选择放射治疗对食管癌的患者非常的重要。
随着生物学研究以及放疗技术的发展,食管癌的放射治疗以及放射治疗参与的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步[1]。
下面将相关进展报道如下:1食管癌的三维适形放疗食管癌的三维适形放疗和二维技术相比,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能够更加准确地对放射损伤的概率以及正常组织的放射剂量进行评估,能够减少正常组织的放射剂量以及提高靶区在计量学上的适形性,能够达到部分二维技术不能达到的放射治疗的计划等等。
目前在许多国内的比较大的医院,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技术逐渐取代了二维的技术。
肖泽芬等许多学者在对CT进行扫描报告以后,又应用三维治疗的计划系统对常规的三野、肿瘤剂量的分布以及扩大野进行了系统的评估。
以胸段食管作为例子进行说明:①常规的照射技术,先选择好定位中心,用体膜上显示的标记点作为定位中心,将模拟机已经定位好的条件直接输进治疗的计划系统;②将照射的视野进行扩大;③适形放疗:用三维的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计算,计算达到正常组织以及靶区(GTV、CTV和PTV)的剂量分布,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
放射性食管炎治疗进展综述摘要】对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通过相关文献复习以及总结,并观察其治疗以及实验研究的进展。
放射性食管炎是肿瘤患者在放射线辐射治疗下,所致的一种食管黏膜损伤,属于剂量限制性毒性之一。
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为在放疗治疗期间或者治疗后一段时间内,出现吞咽困难、吞咽疼痛以及伴有烧灼感等。
对于急性反射性食管炎,需要住院治疗,提供鼻饲营养支持以及支持性治疗。
对于放疗结束后继续发展的食管晚期损伤,则容易出现狭窄、溃疡甚至穿孔的病症发展,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中,主要分析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探究其治疗进展。
【关键词】放射性食管炎;放射线辐射治疗;发病机制;治疗进展【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1-0006-02对于食管癌、头颈部恶性肿瘤或者胸部恶性肿瘤患者,临床一般采用放射治疗[1]。
当放射治疗时,照射治疗1~2周后,其剂量达到10~20Gy时,患者照射区域的正常食管黏膜即可出现水肿、充血情况,引起吞咽困难症状[2]。
当照射剂量进一步增加时,则可加重充血和水肿,并出现局部疼痛、胸骨烧灼感,患者进食困难加重,即为放射性食管炎。
作为肿瘤患者放疗的剂量限制性毒性,放射性食管炎在临床中具有较高发病率,其临床表现并不具有特异性,且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式,极易引起较为严重的并发症[3]。
若患者存在高强度放射性食管炎的倾向,则不得不中断放疗治疗,标志着治疗效果降低。
由此可知,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对影响患者放射剂量的主要因素之一[4]。
鉴于此,对放射性食管炎进行正确诊断、治疗以及预防对肿瘤的治疗和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中,就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情况等方面进行相关分析与阐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放射性食管炎提供有效依据。
相关综述如下。
1.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病情况对于放射性射线对患者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损伤,其主要原理在于,放射线可使得正常食管组织中水分子分解。
最新治疗食道癌方法
目前最新的治疗食道癌的方法包括:
1. 手术治疗:通过切除食道癌病灶来治疗。
可以选择行部分切除、全切除或根治性切除等手术方式。
手术通常结合化疗和放疗进行综合治疗。
2. 化学治疗:使用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通常采用多种抗癌药物联合应用,如顺铂、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等。
3. 放射治疗:使用高能射线照射和杀灭癌细胞。
可以单独应用或与手术和化疗联合应用。
4. 靶向治疗:通过靶向信号通路或分子靶点,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传播。
包括使用靶向药物,如厄洛替尼等。
5. 免疫治疗: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帮助身体自身清除癌细胞。
包括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T细胞重组治疗等。
需要指出的是,每个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都是不同的,最合适的治疗方法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食管癌放射治疗技术的选择与应用葛秀红;李前文【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年(卷),期】2015(000)005【摘要】Radiotherapy is one of the radical treatments of EC. We reviewthe chose and apply of radiotherapy in e-sophageal cancer,include 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X knife,γ knife,three - dement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 (3D - CRT),id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therapy( IMRT),imaging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IGRT);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adaptive radiation therapy(ART)and internal exposure after - loading therapy.%放射治疗是食管癌的根治性手段之一。
随着医学影像学、计算机技术及放射物理学的快速发展,放疗技术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从常规放疗迈进精确放疗时代。
现综述放射治疗技术在食管癌放疗中的选择和应用,主要包括常规放射治疗、X 刀、γ刀、三维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图像引导调强放疗、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自适应放疗及内照射后装治疗等。
【总页数】4页(P695-698)【作者】葛秀红;李前文【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研究生部,安徽蚌埠 233000; 南京军区第八二医院放疗科,全军放疗中心,江苏淮安 223001;南京军区第八二医院放疗科,全军放疗中心,江苏淮安 22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1【相关文献】1.食管癌放射治疗技术的进展 [J], 张富利;王雅棣2.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治疗食管癌的治疗反应和近期疗效观察 [J], 颜金明3.两种放射治疗技术治疗食管癌疗效观察 [J], 袁堃;刘文其4.食管癌不同放射治疗技术的急性黏膜损伤对比研究 [J], 李敬霞;穆双锋;高社干;张晓辉;穆立祥5.50例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 [J], 丁秋娥;王思阳;孔梅;程志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管癌的放射治疗最新非手术食管癌的临床分期T的分期:(按照GTV的体积)T1 ≤30 cm3T2 31~50 cm3T3 51~100 cm3T4 >100 cm3结合病变对周围组织器官的侵及程度(如主气管或支气管受侵、椎前三角消失、主动脉夹角≥90°等),规定若有侵及者则将GTV 分级下降1级(如≤30 cm3 为T1 期,如果有外侵累及器官则降为T2 期)N的分期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 食管床纵隔区域淋巴结转移,食管胸中、下段癌贲门胃左淋巴结肿大食管颈段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N2 胸上、中、下段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胸颈段、胸上段癌贲门胃左血管区淋巴结转移任何段病变腹腔淋巴结转移。
Ⅰ期: T1N0M0Ⅱ期: T1N1M0、T2N0M0Ⅲ期: T1N2M0、T2N1M0、T3N0-1 M0、T4N0M0Ⅳ期: T2N2M0、T3N2M0、T4N1-2 M0、任何M1 期放疗适应症1 根治性放射治疗全身状况中等以上,能进半流质或顺利进流质饮食,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气管侵犯、无声带麻痹,病灶长度<10cm、无穿孔前X线征象、无显着胸背痛、无内科禁忌证者,以及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或纵膈淋巴结转移,或术后残段有肿瘤残存者均可行根治性放射治疗。
2 姑息性放射治疗全身状况较好,但局部病灶广泛,长度>10cm,有食管旁或纵膈淋巴结转移或有声带麻痹,有气管受侵或受压但未穿透气管者;有明显胸背部沉重、疼痛感但无穿孔前症状体征者;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膈下胃左血管区淋巴结转移,为缓解食管梗阻,改善进食困难,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期,可进行姑息性放射治疗。
姑息性和根治性放射治疗之间,除非已存在远处转移、严重并发症以及全身衰竭者,二者并无绝对界限。
对开始计划姑息放射治疗者,根据病灶消退情况和患者耐受能力,治疗显着者应及时调整治疗计划,尽可能给予足量放射治疗,争取达到根治目的。
食管癌的全身治疗进展一、引言食管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道肿瘤,常常由于并发症而导致晚期确诊。
治疗食管癌所面临的挑战包括局部和远处转移病灶的处理。
在过去几年中,全身治疗作为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将回顾最新的全身治疗方法,并讨论其应用前景。
二、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全身治疗1. 化学药物治疗化学药物是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常规接受的全身治疗手段之一。
包括靶向药物和化疗药物的联合使用,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预后。
近年来,调控PD-1/PD-L1信号通路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局部晚期食管癌中取得了较为令人鼓舞的结果。
这些药物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在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全身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高能量X射线或粒子束的照射,可直接杀死食管癌细胞,同时减少肿瘤负荷。
然而,放射治疗也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和毒副作用。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合理控制剂量和选择性照射,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转移性食管癌的全身治疗1. 靶向药物治疗靶向药物是一种针对特定分子或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可以干扰癌细胞生长和转移过程。
对于转移性食管癌患者,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赫赛汀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并显示出较好的疗效。
这些药物不仅可以减小肿瘤体积,还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2.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食管癌全身治疗的重要突破之一。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如DC-CIK细胞治疗等,可以提高转移性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被广泛应用于转移性食管癌的治疗中。
这些药物可以调节PD-1/PD-L1信号通路,并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四、新型全身治疗手段的前景1.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一种针对特定基因进行干预的手段,通过改变癌细胞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实现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控制。
近年来,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食管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能。
包括基因编辑、CAR-T细胞疗法等在内的新型基因工程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上消化道肿瘤诊治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目录一、 ESD围手术期护理 (1)二、食管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3)三、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操作技巧与护理配合要点 (5)四、上消化道肿瘤靶向药研究进展 (7)五、超声内镜 (9)六、晚期胃癌的药物治疗进展 (10)七、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 (12)八、 ESD规范化操作及进展 (14)九、 ESD手术操作技巧 (16)十、早期食管癌内镜下诊治进展 (18)十一、内镜色素染色在消化道早癌中的应用 (20)十二、高效完成ESD剥离的关键 (21)一、ESD围手术期护理1.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的适应证()A.明确有淋巴转移的早期胃癌B.肿瘤侵犯固有层C.正在服用抗凝药的患者,D.有严重心肺疾病,无法耐受麻醉的患者E.直径≥2cm的息肉参考答案:E2.单发性息肉摘除后()年随访内镜检查1次,阴性者()年1次,再阴性者()年1次,如发现息肉则重新开始A.1;3;5B.2;3;5C.1;2;5D.1;1;2E.1;2;3参考答案:A3.根据病变大小,ESD术后给予禁食()小时,情延长A.6B.8C.12D.24E.36参考答案:D4.ESD术后迟发出血和穿孔通畅发生于术后()A.1小时B.6小时C.12小时D.24-48小时E.1周左右参考答案:D5.关于食管黏膜特点叙述有误的是()A.上皮层薄B.黏膜下层组织少C.血管分布多D.术中出血多E.食管肌层厚参考答案:E二、食管癌的放射治疗进展1.我国食管癌的病理多为()A.腺癌B.鳞癌C.小细胞癌D.腺鳞混合型癌E.腺棘癌参考答案:B2.肿瘤中心位于食管胃解剖交界以下()以外的胃部区域按胃癌进行分期A.1cmB.2cmC.3cmD.4cmE.5cm参考答案:B3.根据第8版UICC/AJCC的TNM分期系统,食管癌pTNM分期预后分组因素包括()A.T,N,MB.TNM和组织学类型C.TNM和部位D.TNM和部位,组织学类型E.TNM和部位,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参考答案:E4.食管癌血行转移常见转移部位是()A.肝脏和脑部B.肝脏和骨C.肺部和脑部D.肺部和骨E.肝脏和肺脏参考答案:E5.目前食管癌化疗常用一线方案()A.顺铂+氟尿嘧啶B.多西他赛C.紫杉醇D.伊立替康E.铂类+熊去氧胆酸参考答案:A三、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操作技巧与护理配合要点1.下消化道内镜诊疗操作时宜用针长()A.2mmB.3mmC.4mmD.5mmE.6mm参考答案:C2.ESD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什么疾病的手术()A.胃癌B.胆结石C.胰腺炎D.脑出血E.宫颈炎参考答案:AESD手术中使用的止血钳的工作原理是()A.牵引组织B.输送药物C.使蛋白质凝固,阻断血液循环D.分离粘膜层E.测量组织厚度参考答案:C3.ESD手术前,对于上消化道病变患者,需要禁食禁饮()A.2到4小时B.4到6小时C.6到8小时D.8到10小时E.10到12小时参考答案:C4.关于内镜下止血夹止血方法叙述有误的是()A.属于化学方法使黏膜组织的凝固变性B.损伤小C.止血速度快D.再出血发生率低E.并发症少参考答案:A四、上消化道肿瘤靶向药研究进展1.关于分子靶向治疗叙述有误的是()A.特异性强,毒副作用小B.与放化疗协同作用C.对化疗及放射治疗失败的病人无效D.具有细胞调节和稳定性作用E.不同靶点的新药合用可产生抗癌协同作用参考答案:D2.下列关于食管癌的内镜检查及评估不正确的是()A.白光内镜检查可以观察黏膜表面病变,如糜烂、溃疡、结节等B.白光内镜检查可以提高病变检出率,指导活检部位选择C.染色内镜检查可提高病变检出率,指导活检部位选择D.超声内镜检查可评估病变浸润深度、周围淋巴结情况E.活检技术包括钳取活检、针吸活检等,以明确诊断参考答案:B3.下列对于胃癌靶向药物治疗描述不正确的是()A.胃癌靶向药物研究众多,目前在中国获批适应证的限于抗HER2药物曲妥珠单抗和维迪西妥单抗B.曲妥珠单抗是靶向作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单克隆抗体,最初用于治疗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C.雷莫芦单抗是靶向作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单克隆抗体,多项药物临床试验证实其有助于延长一线化疗耐药的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D.阿帕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靶向作用于VEGFR2的小分子化合物E.玛格妥昔单抗是一种具有高亲和力的抗HER2抗体参考答案:C4.目前,针对HER2的主要治疗药物是()A.帕尼单抗B.曲妥珠单抗和拉帕替尼C.吉非替尼D.尼妥珠单抗E.西妥昔单抗参考答案:B5.HER-2过表达、PS评分≤2的食管及EGJ腺癌一线推荐()A.曲妥珠单抗联合氟尿嘧啶+顺铂B.安罗替尼C.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D.安罗替尼+免疫治疗E.雷莫西尤单抗+紫杉醇参考答案:A五、超声内镜1.超声内镜下消化道管壁至少分()A.3层B.4层C.5层D.6层E.7层参考答案:C2.关于食管癌超声内镜检查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A.可观察局部淋巴结大小B.可判断肿瘤侵犯深度C.可观察局部淋巴结内部结构D.可观察食管周围组织有无受侵E.可适用于各种食管癌病例参考答案:E3.胃窦部0.8*1.0cm隆起性病变,表面光滑,超声内镜检查该病变起源于粘膜下层,呈均匀高回声,首先应考虑()A.平滑肌瘤B.间质瘤C.异位胰腺D.脂肪瘤E.囊肿参考答案:D4.胃癌T2表现为()A.侵犯至粘膜肌层,粘膜下层基本完整B.侵犯至粘膜肌层,局部粘膜下层显示不清C.粘膜层至粘膜下层增厚,固有肌层局部增厚D.病灶与奇静脉间的高回声界限消失E.胃壁全层结构消失、增厚,病灶外缘呈锯齿状向腔外突破参考答案:C5.以下关于超声内镜描述正确的是()A.超声内镜不适用于消化道粘膜下病变的检查B.超声内镜不适用于胰腺及其周围血管的检查C.超声内镜适用于胆道疾病的检查D.超声内镜不适用于胃周围病变的检查E.超声内镜不适用于纵膈内病变的检查参考答案:C六、晚期胃癌的药物治疗进展1.抗HER-2代表药物()A.曲妥珠单抗B.帕尼单抗C.依维莫司D.替雷利珠单抗E.雷莫芦单抗参考答案:A2.综合考量疗效、安全性和治疗费用,对于IHC2+晚期胃癌人群三线治疗的优选药物()A.维迪西妥单抗B.恩沃利单抗C.替雷利珠单抗D.斯鲁利单抗E.帕博利珠单抗参考答案:A3.目前,下列晚期胃癌靶向治疗研究结果成功的是()A.曲妥珠单抗-ToGAB.拉帕替尼-LOGiCC.贝伐珠单抗-AVAGASTD.拉帕替尼-TYTANE.西妥昔单抗-EXPAND参考答案:A4.HER2阴性胃癌2024年新增的一线免疫药物是()A.舒格利单抗B.帕博利珠单抗C.信迪利单抗D.替雷利珠单抗E.奥那妥珠单抗参考答案:A5.晚期转移性胃癌应采取()A.化疗药物B.以全身抗肿瘤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D.靶向治疗E.手术治疗参考答案:B七、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1.根据中国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2015年·北京),食管鳞癌高风险人群不包括()A.长期居住于食管鳞癌高发区B.一级亲属有食管鳞癌病史C.既往有食管病变史D.无吸烟史E.长期饮酒史参考答案:D2.食管早癌的内镜下表现不包括下列哪项()A.席纹征B.银色征C.粉色征D.局部血管纹理消失E.局部粘膜发红、发白,边界清楚参考答案:A3.推荐高风险人群食管癌筛查起始年龄为()A.40岁B.45岁C.50岁D.55岁E.60岁参考答案:B4.下列哪项不属于食管癌前疾病()A.食管白斑症B.反流性食管炎C.贲门粘膜撕裂D.食管憩室E.Barrett食管参考答案:C5.推荐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A.5B.2至3C.1.5D.1至3E.3至5参考答案:D八、ESD规范化操作及进展1.早期食管鳞癌放大内镜下AB分型不包括哪项()A.AB.B1C.B2D.B3E.C参考答案:E2.关于ESD术后穿孔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胃ESD穿孔的风险最低(胃远端)B.研究发现,ESD的穿孔率在食管为2.6%,胃为4.2%,结肠为14.1%,C.张力性气胸或气腹是罕见的,但担心穿孔并发症,需要紧急减压D.穿孔的发生率和切除的难度(大小、位置)无关E.如果出现穿孔,建议术后使用抗生素治疗参考答案:D3.早期食管癌、食管炎诊断可采用()A.卢戈氏碘反应法B.甲苯胺蓝染色法C.靛胭脂散布法D.冰醋酸染色法E.结晶紫染色法参考答案:A反应性染料不包括()A.卢戈氏碘液B.刚果红C.酚红D.肾上腺素E.亚甲蓝参考答案:E4.下列哪项不属于外牵引法()A.钛夹-牙线法B.磁珠锚法C.双通道内镜法D.夹上夹牵引E.双镜联合法参考答案:D九、ESD手术操作技巧1.不属于注射的方法()A.右手注射法B.左手注射法C.内镜注射法D.出针注射法E.旋镜注射法参考答案:E2.标记时一般采用的顺序()A.由近及远,由低至高B.由远及近,由高至低C.由近及远,由高至低D.由远及近,由低至高E.由近及远,由口至肛参考答案:D3.关于预切开的原则叙述有误的是()A.由低到高B.由近及远C.避免回拉切割D.病灶大小、位置、术者水平决定切开范围E.需环周切开参考答案:E4.ESD操作时镜子握持方法正确的是()A.小指无名指握持内镜B.小指握持内镜C.无名指握持内镜D.小指无名指中指握持内镜E.无名指中指握持内镜参考答案:B5.关于注射技巧叙述有误的是()A.注射位置:邻近标记点外侧进行,原则是使标记点外侧隆起最高B.注射方向:由近及远,先高位后低位,后一针在前一针的“山脚”进针C.注射量:注射后要保证标记点外为同一高度、同一平面,食管黏膜,不宜注射过高D.注射范围:??根据术者预切开速度及预切开策略而定,而并不需要一次性将全周完成注射E.注射方法:先穿刺到黏膜下层深部,然后一边拔针一边注射;先穿刺到黏膜下层浅部,然后一边进针一边注射参考答案:B十、早期食管癌内镜下诊治进展1.早期食管癌ESD的特点不包括下列哪项()A.空间小,但是可以翻转操作B.蠕动快,尤其卢戈氏液染色后C.心脏、主动脉搏动,壁外器官压迫D.肌层薄,易穿孔参考答案:A2.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T1a 淋巴结转移为0%B.T1b-SM1淋巴节的转移几率为9%-20%C.T1b-SM 2的病变,淋巴结转移风险高达50%左右D.T1b-SM2为MM距离SM200μm以内参考答案:D3.食管癌的发病因素()A.亚硝酸胺类化合物B.真菌毒素C.遗传因素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4.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呈0-III型病变时浸润深度多为()A.黏膜肌层B.黏膜固有层C.黏膜下层D.固有肌层参考答案:C5.关于早癌食管癌AB分型下列哪项说法错误()A.该分型是常用分型B.出现难形成环形的异常血管考虑B2型C.出现B3型也可以考虑行ESD术D.出现小的AVA时要考虑病变发生在EP/LPM参考答案:C十一、内镜色素染色在消化道早癌中的应用1.不属于染色剂基本要求()A.本身具有颜色B.与被染组织间有亲和力C.被染色的染色体或者胞浆有被染色的特性D.无致癌性参考答案:D2.哪一种不是醋酸染色观察病灶的方法()A.醋酸轮廓法B.醋酸冲洗法C.醋酸NBI观察法D.醋酸动态观察法E.醋酸三明治法参考答案:B3.碘染色不适宜的人群()A.孕妇B.儿童C.甲亢患者D.碘过敏者参考答案:B早期胃癌内镜下粘膜特征有()A.发红、苍白、糜烂、出血、颗粒、结节B.血管走形紊乱、消失C.异常肿瘤血管形成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4.醋酸三明治法配比方式()A.0.2%靛胭脂10ml+1.5%醋酸10ml+清水30mlB.0.2%靛胭脂30ml+1.5%醋酸10ml+清水10mlC.0.2%靛胭脂10ml+1.5%醋酸30ml+清水10mlD.0.2%靛胭脂10ml+1.5%醋酸10ml+清水10ml 参考答案:A十二、高效完成ESD剥离的关键1.下列哪项不是ESD操作的优势()A.可控制病变的切除形状B.整块切除率较高C.便于进行病理评估D.并发症风险更小参考答案:D2.早期胃癌目前较有前途的治疗方法是()A.开腹手术B.内镜下氩气刀治疗C.内镜下EMR治疗D.内镜下ESD治疗参考答案:D3.下述哪种不是Erbe电外科设备常用的模式()A.Endocut QB.Dry cutC.Spray电凝D.慢速电切参考答案:D4.ESD操作时理想的剥离层次()A.黏膜层B.黏膜肌层C.黏膜下浅层D.黏膜下层下1/3参考答案:D5.ESD操作时止血采用的模式首选哪种()A.电切模式B.软凝模式C.强凝模式D.APC参考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