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微生物学实际经验总结绝对实用
- 格式:doc
- 大小:399.50 KB
- 文档页数:25
活性污泥法各种工艺总结,看完果断收藏了!1、缺氧——好氧(A1/O)当仅需要脱氮时,宜采用A1/O法,当污水经预处理和一级处理后,首先进入缺氧池中,利用氨化菌将污水中的有机氮转化为NH3—N,与原污水中的NH3—N一并进入好氧池,在好氧池中,除与常规活性污泥法一样对含碳有机物进行氧化外,在事宜的条件下,利用亚硝化菌及硝化菌,将污水中的NH3¬N硝化生成—N ,为了达到污水脱氮的目的,好氧池中硝化混合液通过内循环回流到缺氧池,利用源污水中的有机碳作为电子供体进行反硝化将—N 还原成N2。
缺氧池设在好样池之前,当水中碱度不足时,由于反硝化可以增加碱度,因此可以补偿硝化过程中对碱度的消耗。
1.1 基本原理污水在好氧条件下是含氮有机物被细菌分解为氨,然后在好氧自养型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亚硝酸盐,再经好氧自养型硝化细菌作用转化为硝酸盐,至此完成硝化反应;在缺氧条件下,兼性异养细菌利用或部分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碳源为电子供体,以硝酸盐替代分子氧作电子受体,进行无氧呼吸,分解有机质,同时,将硝酸盐中氮还原成气态氮,至此完成了反硝化反应。
A1/O工艺不但能取得比较满意的脱氮效果,而且通过上述缺氧——好氧循环操作,同样可取的高的COD和BOD的去除率。
1.2 工艺特点(1) A1/O 工艺同时去除有机物和氮,流程简单,构筑物少,只有一个污泥回流系统和混合液回流系统,节省基建费用。
(2)反硝化缺氧池一般无需外加有机碳源,降低了运行费用。
(3)因为好氧池在缺氧池后,可使反硝化残留的有机物得到进一步去除,提高出水水质。
(4)缺氧池中污水的有机物被反硝化菌所利用,减轻了其他好氧池的有机负荷,同时缺氧池中反硝化产生的碱度可补充好氧池中硝化所需的碱度。
(5)脱氮效率较高,一般氮的去除率约为(60~85)%2、A2/O 厌氧——好氧当仅需除磷时,宜采用A2/O 工艺,在去除污水中的磷,整个流程由沉砂池、厌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组成。
活性污泥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特征及作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三种,此外还有真菌、病菌等。
微生物中细菌是分解有机物的主角,其次原生动物也有一定的作用。
活性污泥中主要以菌胶团和丝状菌存在,游离的细菌较少。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较多,经常出现的原生动物主要有钟虫类、盾纤虫、漫游虫、吸管虫、变形虫等。
此外还有一些后生动物,如轮虫和线虫。
因此,活性污泥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世界。
对工艺管理者来说,应会识别微生物,并了解它对污水处理过程的指示作用。
下面是几钟生物相对活性污泥的指示情况:1、活性污泥良好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钟虫类、盾纤虫、盖纤虫、累枝虫、聚缩虫、内管虫、独缩虫等吸附性原生动物。
如果此类微生物占总数的80%以上,个体在1000个/mL 以上的话,应该判断为具有高净化效率的活性污泥。
2、活性污泥处于恶劣状况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波豆虫、豆型虫、草履虫、弹跳虫、屋滴虫(大多数为游泳型),可以判断为絮凝体细碎。
严重恶化时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消失。
3、在活性污泥分散解体时出现微生物:辐射变形虫、多核变形虫、扇形变形虫等肉足类。
可判断为絮体变小出水混浊,SS升高,而这类微生物急增时必须调整工艺状态,减少回流污泥量和通气量,则可以印制污泥解体。
4、在活性污泥出现恢复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漫游虫、徐叶虫、徐管虫、尖毛等(全毛类)5、在活性污泥膨胀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浮游球衣藻和霉菌。
丝壮菌是造成污泥膨胀的诱导生物,丝壮菌大量增殖是,则吸附型的原生动物急剧减少,污泥性能恶化,形成所谓的漂泥现象。
一旦出现丝壮菌增殖的趋势,4-7天后SVI急剧上升甚至会超过200。
6、进水负荷低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游仆虫、狭甲虫等生物。
判断为有机物较少,应增大曝气量。
溶解氧不足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扭头虫、丝壮菌等,此时污泥发黑并放出腐臭味,应增大曝气量。
曝气过量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肉足类及轮虫类,包括阿米巴虫,高负荷和毒物流入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盾纤虫和钟虫的锐减是负荷过高和毒物流入的征兆,大多数微生物灭绝时活性污泥已被破坏,必须进行恢复。
活性污泥的性能评价方法总结一、活性污泥的组成活性污泥中有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其中好氧细菌是分解有机物的的主体。
1mL曝气池混合液中细菌总数约为1×10^8个。
真菌中主要是丝状的霉菌,在正常的活性污泥中真菌不占优势。
如果丝状菌显著增长,则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恶化。
原生动物和细菌一起在污水净化中起作用。
在1mL正常的活性污泥混合液中,一般存活着5×10^3~2×10^4个原生动物,其中70%~90%为纤毛虫类。
原生动物促进了细菌的凝聚,提高细菌的沉降效率。
原生动物以细菌为食饵,可以去除游离细菌。
活性污泥中的后生动物通常有轮虫和线虫。
这些后生动物都摄食细菌、原生动物及活性污泥碎片。
二、活性污泥的物质组成Ma:具有代谢功能的微生物群体Me:微生物残留物(主要是细菌内源代谢,自身氧化产物)Mi:由原污水携入的难为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Mii:由污水携入的无机物三、活性污泥评价指标1、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指1L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悬浮固体干重,它是衡量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数量多少的指标。
它包括微生物菌体(Ma)、微生物自生氧化产物(Me)、吸附在污泥絮体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Mi)和无机物(Mii)。
由于MLSS在测定上比较方便,所以工程上往往以它作为估量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数量的指标。
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希望维持较高的MLSS,以缩小曝气池容积,节省占地和投资,但MLSS浓度也不能过高,否则会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一般反应器中污泥浓度控制在2000~6000mg/L。
2、MLVSS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指1L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挥发性悬浮固体含量,它只包括微生物菌体(Ma)、微生物自生氧化产物(Me)、吸附在污泥絮体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Mi),不包括无机物(Mii)。
所以MLVSS能比较确切地反映反应器中微生物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处理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的MLVSS/MLSS比值在0.75左右,对于工业污水,则因水质不同而异,MLVSS/MLSS比值差异较大。
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浅析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它的目的是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让水资源得以再生利用。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它利用微生物在污泥中的生物降解作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本文将就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中的作用进行浅析。
一、微生物在活性污泥中的作用1. 有机物质的分解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通过分解有机物质来完成污水处理的过程。
有机物质是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它的存在会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
而微生物通过吸收和降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成无害的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 氮、磷的去除除了有机物质的分解外,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还能通过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去除污水中的氮和磷等无机物质。
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所释放的氮磷化合物会被微生物吸收并在其中转化,从而实现对氮、磷的去除。
3. 细菌细胞自身的降解在生物降解过程中,微生物细胞自身也会进行降解,从而释放出更多的微生物和酶,促进有机物质的降解和去除。
二、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影响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不同的有机物质具有不同的降解能力,因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对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在实际的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水质的特点和处理的要求来合理选择和控制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微生物的活性是指微生物对有机物质的降解能力。
在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的活性对污水处理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活性受到温度、pH值、氧气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这些因素的控制。
四、微生物的养护和管理为了保证微生物在活性污泥中的正常生长和活动,需要对其进行养护和管理。
养护和管理的方法包括污泥的通风、搅拌、水质的监测和调节,以及添加适量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等。
只有保证了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正常生长,才能保证污水处理的效果。
五、结语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其中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中的作用进行浅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和工作机制。
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生物相的观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三种,此外还有真菌、病毒等。
微生物中的细菌是分解有机物的主角,其次原生动物也有一定的作用。
活性污泥微生物中的细菌主要以菌胶团和丝状菌形态存在,游离细菌很少。
活性污泥中的原生动物种类较多,经常出现的原生动物主要有钟虫类,还有楯纤虫、吸管虫、漫游虫、变形虫等。
另外,还有一些原生物,如轮虫和线虫。
可以说,活性污泥是一个广阔的微生物世界。
我们是通过几年的生产,在生物相的观察上积累了一点经验以飨读者。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观察,一般通过光学显微镜来完成,通常称为镜检。
在长期的镜检过程中,我们根据各种相关资料介绍,并结合生产过程中生物系统的性质、特征的变化等,将镜检分为如下几情况:一、微生物种类的变化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种类会随水质变化以及运行阶段而变化。
培菌阶段,随着活性污泥的逐渐生成,出水由污变清,污泥中微生物的各类生物菌发生有规律的演替。
运行中,通过观察污泥中微生物种类的正常变化,可以推测运行状况的变化。
1、当发现没有钟虫,却有着大量的流动纤虫如各种数量较多的草履虫、漫游虫、豆形虫、波豆虫等,而细菌则以游离细菌为主,此时表明水中有机物质较多,处理效果很低;如果原来出水水质良好,突ERP系统的实施提高了企业总体信息化水平。
取得了如下的成绩:(1)ERP系统实现了公司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度集成,公司的核心业务高度依赖ERP系统运行。
(2)很好的适合公司核心业务,提高了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促进了业务流程和业务操作的规范性,使得企业在管理和业务上更加精细化,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ERP系统为公司经营管理与决策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目前主要业务数据已形成完整数据库,基础数据准确、完整。
ERP已经成为各级经营管理人员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
(4)完善和改进了业务流程。
简化了原来重叠交叉的职能,并通过ERP系统和相应的业务规范对业务流程进行了规范,改变原来业务处理的随意性。
活性污泥及微生物知识
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微生物群体主要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等.其中,细菌和原生动物是主要的二大类.活性污泥主要用来处理污废水.是一种好氧生物处理方法.活性污泥中复杂的微生物与废水中的有机营养物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
随着活性污泥的正常运行,细菌大量繁殖,开始生长原生动物,是细菌一次捕食者。
活性污泥常见的原生动物有鞭毛虫、肉毛虫、纤毛虫和吸管虫。
活性污泥成熟时固着型的纤毛虫、钟虫占优势;后生动物是细菌的二次捕食者,如轮虫、线虫等只能在溶解氧充足时才出现,所以当出现后生动物时说明处理水质好转标志。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包括: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污泥沉降比(SV30),污泥指数: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密度指数(SDI)。
微型动物对活性污泥状态和性能的指示作用
运行管理中的指示生物
⏹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出现的顺序:细菌-植物型鞭毛虫-肉足
类-动物型鞭毛虫-游泳性纤毛虫、吸管虫-固着性纤毛虫-轮虫
⏹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演替判断水质和污水处理程度,还
可以判断污泥培养成熟程度;
⏹根据原生动物的种类判断活性污泥和处理水质的好坏;
⏹根据原生动物遇恶劣环境改变个体形态及其变化过程判断进水
水质变化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2024年环境工程微生物总结____年环境工程微生物发展总结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环境工程微生物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保护工具,其在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____年环境工程微生物的发展进行总结,包括应用领域、研究进展和前景展望等方面。
一、应用领域1. 污水处理:在____年,环境工程微生物在污水处理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利用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可以有效地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通过引入新型微生物菌株,改进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实现了高效、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
2. 生物降解:环境工程微生物在生物降解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通过研究微生物降解机理和优化菌株选用,可以高效降解有机废弃物、油污等环境污染物,大幅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
3. 土壤修复:土壤污染是一个严重影响环境质量的问题,环境工程微生物在土壤修复方面的应用成果丰硕。
研究人员通过选育、培养出一系列具有土壤修复功能的微生物菌株,可以修复受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的土壤,改善土壤质量,恢复植物生长。
4. 水体治理:水体污染是当前全球范围内面临的重要问题,环境工程微生物在水体治理方面的应用也显著增加。
通过利用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行降解和转化,可以改善水质,维护水生态系统的稳定。
二、研究进展1. 新型微生物菌株的发掘:在____年,研究人员通过多种筛选方法和创新性技术手段,不断发掘出具有优良环境适应性和功能的新型微生物菌株。
这些菌株具有高效降解、抗污染、耐逆性强等特点,推动了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2. 微生物降解机理的深入研究:对于微生物降解机理的深入研究是环境工程微生物发展的关键。
通过对微生物降解过程中的代谢途径、酶活性、基因调控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揭示微生物降解的分子机制,为微生物菌株的优化和环境修复技术的改进提供理论指导。
3. 生物技术的应用拓展: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也在逐渐拓展应用领域。
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作者:石志杰单位:石家庄高新区供水排水公司日期:2010年10月6日摘要:污水处理中,大多采用活性污泥法,而这种方法是通过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
因此生物池中污泥所含微生物的数量及种类直接关系到出水水质,也给污水处理过程中工艺的调整起到了指示的作用。
关键词:工业污水、活性污泥、微生物一、引言:随着国家对环境污染冶理力度的加大,各污水处理厂的治理力度也在加大。
石家庄高新区污水处理厂是以UNITANK活性污泥法来处理污水的,因其进水中工业废水比重较大,而且有一部分污水是经过企业处理后才排放的,且碳氮磷的比例失衡,因此,不利于污水的进一步处理。
为了监控活性污泥的性状及调整工艺的需要,除了检测污泥的MLSS,SV30,MLVSS 等指标外,还重点监测了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通过几年的观察,我们掌握了微生物随进水水质及温度等变化的状况,这些为我厂的工艺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活性污泥的概念及作用机理1、活性污泥是指;由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的、具有良好的污水净化功能的菌胶团。
2、活性污泥去除污水中有机物的作用机理(1)吸附阶段:由于活性污泥具有巨大的表面积,而表面上含有多糖类的粘性物质,导致污水中的有机物转移到活性污泥上去。
(2)分解并稳定阶段: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通过吸收营养物质来合成细胞组分,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产能代谢,产能代谢所产生的能量,供合成细胞组分及维持生命活动之用。
也正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活性污泥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处理后出水水质的好坏同组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活性有关。
三、微生物的生长环境1、营养比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有合理的营养比,这个比例为碳:氮:磷为100:5:1,而我厂进水中工业废水占到70%以上,相应的生活污水所占比重较低,微生物生存所需的碳氮磷的比例不协调,通过大量的实验(如表1所示),测出我厂碳:氮:磷为(37-68.1):(13.3-24.3):1。
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07生物工程2班3207008361 一、实验目的观察显微镜下污泥中的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形态。
了解污泥微生物的生活环境以及其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指示作用。
二、实验原理活性污泥的基本概念1.活性污泥是指: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的、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功能的絮绒状污泥。
除活性微生物外,活性污泥还挟带着来自污水的有机物、无机悬浮物、胶体物;活性污泥中栖息的微生物以好氧微生物为主,是一个以细菌为主体的群体,除细菌外、还有酵母菌、放线菌、霉菌以及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性污泥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的主体作用物质,在废水生物处理中,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处理构筑物及何种工艺流程,都是通过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使活性污泥具有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机物的活力,在有氧的条件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从而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
处理后出水水质的好坏同组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活性有关。
活性污泥中细菌含量一般在107~108个/mL;原生动物103个/mL,原生动物中以纤毛虫居多数,固着型纤毛虫可作为指示生物,固着型纤毛虫如钟虫、累枝虫、盖纤虫、独缩虫、聚缩虫等出现且数量较多时,说明培养成熟且活性良好。
在处理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中存在大量的原生动物和部分微型后生动物,通过辨别认定其种属,据此可以判别处理水质的优劣,因此将微型动物称为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指示生物。
2.活性污泥的物理性质颜色:黄褐色状态:似矾花絮绒颗粒味道:土腥味含水率:99%左右3.活性污泥的沉降浓缩性能(1)污泥沉降比:SV取混合液至1000mL或100mL量筒,静止沉淀30min后,度量沉淀活性污泥的体积,以占混合液体积的比例(%)表示污泥沉降比。
(2)污泥体积指数:SVISV不能确切表示污泥沉降性能,故人们想起用单位干泥形成湿泥时的体积来表示污泥沉降性能,简称污泥指数,单位为mL/g。
污泥培养与驯化的实战总结!通过工程实例总结,如何缩短污泥培育与驯化的时间以及削减在过程中简单消失的问题,从污泥的投加、调试以及按设计废水的满负荷运行,确保好氧生化设施装置一次性运行正常。
一、前期预备工作1、调试前检查鼓风机的油质、油位是否在视镜的2/3,盘动风机转鼓,检查是否正常,启动风机运行是否有异响。
曝气装置的曝气盘是否裂开与紧固,管道是否有漏气以及各运转设备是否正常。
检查生化池的竣工资料以及清洁、试漏等预备工作。
2、物料预备1. 污泥预备a:好氧生化污泥按4-6g/l的干污泥计算,假如是可生化性较好的污水(食品、肉类加工)投加干泥的量可实行低值,可生化性较差的废水(化工制药、焦化、造纸、电镀等)或高cod、高氨氮废水投加污泥量实行高值,甚至多一点。
b:有条件尽可能用同类废水或相像的废水污泥,这样可削减污泥培育、驯化的时间。
c:用市政废水污泥投加,则需要污泥的培育与驯化。
污泥的投加量按85%的含湿计算:假如好氧生化池是500M3。
则需要干污泥500*5kg=2500kg,一吨湿污泥含干污泥1000*(1-85%)=150kg,那么500M3的生化池需要17吨湿污泥。
2. 辅料的预备碳源(葡萄糖、面粉)、尿素、磷酸二氢钾、片碱等。
养分比:一般除碳工艺即废水中的碳、氮、磷之比,BOD:N:P=100:5:1。
硝化反硝化工艺中的碳氮掌握在COD:NH3-N=4-6。
(这里不做解释)各类养分的当量:葡萄糖添加换成碳源(铬法):1g葡萄糖可换算成1.06g COD甲醇添加换算成碳源:1g甲醇可以换算成1.5g COD面粉添加换算成碳源(铬法):1g面粉可以换算成1.1gCOD。
红糖添加换算成碳源:蔗糖的总量50%,1g红糖可换算成0.5gcod。
尿素添加换算成氮源:添加1g N源,需添加尿素2.14 g磷酸二氢钾换算成磷源:添加1g P 源,需添加磷酸二氢钾 7.35 g过磷酸钙不建议采纳:钙增加水硬度,而且溶解于水较慢。
环境工程微生物总结微生物在环境工程领域发挥着重要角色。
它们能够降解有机物质、移除重金属污染、处理废水、净化大气和土壤等。
本文将总结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和作用。
一、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废水处理是环境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首先,微生物可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例如,厌氧微生物可以通过厌氧消化和乳酸发酵过程将有机物质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其次,厌氧和好氧微生物也可以协同作用,通过好氧氧化和硝化作用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最后,微生物还可以通过吸附和沉淀过程去除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和重金属离子。
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的浓度,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二、微生物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土壤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微生物在土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微生物能够通过生物降解过程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例如,一些细菌和真菌可以降解石油、农药和有机溶剂等污染物。
另一方面,微生物还可以通过吸附和沉淀作用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
一些微生物能够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无毒的沉淀物或吸附在细胞表面。
微生物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修复受污染的土壤,恢复土壤的生物功能和生产能力。
三、微生物在大气净化中的应用大气污染是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微生物在大气净化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微生物能够通过吸附和降解作用去除大气中的有害气体。
例如,一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吸附和降解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
其次,微生物还可以通过固定和转化作用改变大气中的氮循环。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一些固态氮化合物能够转化为氮气或其他无害气体。
微生物在大气净化中的应用,能够降低大气污染的浓度,改善环境质量。
总之,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们能够降解有机物质、去除重金属污染、处理废水、净化大气和土壤等。
微生物通过吸附、降解和转化作用,能够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活性污泥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特征及作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原生动物与藻类三种,此外还有真菌、病菌等。
微生物中细菌就是分解有机物的主角,其次原生动物也有一定的作用。
活性污泥中主要以菌胶团与丝状菌存在,游离的细菌较少。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较多,经常出现的原生动物主要有钟虫类、盾纤虫、漫游虫、吸管虫、变形虫等。
此外还有一些后生动物,如轮虫与线虫。
因此,活性污泥就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世界。
对工艺管理者来说,应会识别微生物,并了解它对污水处理过程的指示作用。
下面就是几钟生物相对活性污泥的指示情况:1、活性污泥良好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钟虫类、盾纤虫、盖纤虫、累枝虫、聚缩虫、内管虫、独缩虫等吸附性原生动物。
如果此类微生物占总数的80%以上,个体在1000个/mL以上的话,应该判断为具有高净化效率的活性污泥。
2、活性污泥处于恶劣状况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波豆虫、豆型虫、草履虫、弹跳虫、屋滴虫(大多数为游泳型),可以判断为絮凝体细碎。
严重恶化时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消失。
3、在活性污泥分散解体时出现微生物:辐射变形虫、多核变形虫、扇形变形虫等肉足类。
可判断为絮体变小出水混浊,SS升高,而这类微生物急增时必须调整工艺状态,减少回流污泥量与通气量,则可以印制污泥解体。
4、在活性污泥出现恢复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漫游虫、徐叶虫、徐管虫、尖毛等(全毛类)5、在活性污泥膨胀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浮游球衣藻与霉菌。
丝壮菌就是造成污泥膨胀的诱导生物,丝壮菌大量增殖就是,则吸附型的原生动物急剧减少,污泥性能恶化,形成所谓的漂泥现象。
一旦出现丝壮菌增殖的趋势,4-7天后SVI急剧上升甚至会超过200。
6、进水负荷低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游仆虫、狭甲虫等生物。
判断为有机物较少,应增大曝气量。
溶解氧不足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扭头虫、丝壮菌等,此时污泥发黑并放出腐臭味,应增大曝气量。
曝气过量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肉足类及轮虫类,包括阿米巴虫,高负荷与毒物流入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盾纤虫与钟虫的锐减就是负荷过高与毒物流入的征兆,大多数微生物灭绝时活性污泥已被破坏,必须进行恢复。
环境工程微生物总结范文一、引言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环境工程问题,如废水处理、土壤修复、废弃物降解等,都需要依靠微生物的活动来完成。
微生物通过各种代谢活动,不仅可以降解有机污染物,还可以修复受损土壤,分解废弃物等。
本文将综述环境工程微生物的应用及其影响。
二、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废水处理是环境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好氧污泥法,通过好氧条件下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可以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其次是厌氧消化法,通过厌氧条件下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可以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等有用气体,实现能源回收和净化水体的双重目的。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如微生物燃料电池、微生物电解池等,通过微生物的电活性来处理废水,不仅能产生电能,还能净化水体。
三、微生物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微生物在土壤修复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受污染的土壤中往往富含有机物、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对土壤的生态功能和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微生物可以通过降解有机物、还原重金属等活动来修复受损的土壤。
此外,一些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如解大肠杆菌等,可以用来控制土壤中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保护农作物的健康。
四、微生物在废弃物降解中的应用废弃物的降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微生物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许多有机废弃物,如木屑、餐厨垃圾等,都可以通过微生物的活动来降解。
微生物可以产生一系列酶来分解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有用的物质。
同时,微生物还可以将部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等有用气体,实现能源回收。
五、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影响环境工程中的微生物应用不仅可以解决具体的问题,还可以改善整个环境的质量。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环境中的有机物得到了有效的降解和转化,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相比,微生物方法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六、结论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广泛且重要。
环境工程微生物总结选择一个环境问题,论述微生物在防治此问题中的作用及研究应用现状。
由于有机毒物和重金属的污水农田灌溉和土地处理,固体废物的堆放和填埋,以及地下储油罐泄露,还有最普遍的农药喷洒等等,使得土壤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这些物质破坏了土壤生态平衡,随水源进入人体毒害人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微生物土壤修复。
土壤生物修复,是利用土壤中天然的微生物资源或人为投加目的菌株,将滞留的污染物快速降解和转化,恢复土壤的天然功能。
土壤本来就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因此选用适当的菌种,可以是受污染土壤本来就有的菌种,或是新植入的菌种。
加入适当的营养物并保证合适的溶解氧,微生物可以通过自身的特点快速的分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从而缩短土壤修复的时间。
关于土壤修复的研究应用现状,最主流的是土壤生物修复功能。
有微生物修复法和植物修复法两种。
微生物修复法分原位生物修复(将污染土壤在原地处理)和异位生物修复。
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对某些污染物的超强吸附积累,以及植物代谢等共同途径,增强污染物的降解活性,从而加速土壤污染物的降解过程。
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小比表面积大分布广种类多生长旺繁殖快适应性强易变异1分布广种类多。
已发现的微生物达____万种以上,新种不断发现.。
可以说微生物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冰川,温泉,火山口等____环境都有。
土壤,空气,水,还有动植物体表都有微生物存在。
2繁殖快:因为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很强,由于微生物个体微小,单位体积的表面积相对很大,有利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细胞内的代谢反应较快.3变异。
微生物个体微小,对外界环境很敏感,抗逆性较差,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外界环境的影响;另外,微生物的结构简单,缺乏免疫监控系统,很容易变异,但微生物的遗传不稳定性,是相对高等生物而言的。
稀释平板分离法该方法是将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稀释液,通过平板划线,表面涂布或是平板浇注的方法,接种到配置好的培养基上,最终获得分离出来的特定微生物种群。
活性污泥中细菌间的相互关系是竞争、互生(同种)。
利用含义大量需氧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在强力通气的条件下使污水净化的生物学方法。
活性污泥:是由污水中繁殖的大量微生物凝聚而成的绒絮状泥粒。
具有很强的吸附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活性污泥中含有多种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
原生动物及藻类。
净化水质的以好氧微生物为主体。
对于含氰。
铅汞等有毒工业废水的处理可加入分界毒物的微生物。
活性污泥絮粒的大小、形状、紧密程度、构成絮粒的菌胶团细菌与丝状菌的比例及其生长情况能很好地反映污水处理状况。
活性污泥的污泥絮粒大、边缘清淅、结构紧密,呈封闭状、具有良好的吸附和沉降性能。
絮粒以菌胶团细菌为骨架,穿插生长一些丝状菌,但丝状菌数量远少于菌胶团细菌,未见游离细菌、微型动物以固着类纤毛虫为主,如钟虫、盖纤虫、累枝虫等;还可见到木盾纤虫在絮粒上爬动,偶尔还可看到少量的游动纤毛虫等,轮虫生长活跃。
这是运行正常的污水处理设施的活性污泥生物相,表明污泥沉降及凝聚性能较好,它在二沉池能很快和彻底地进行泥水分离,处理出水效果好。
在形成这种生物相结构时,应加强运行管理,以继续保持这种运行条件。
污泥出现絮体结构松散,絮粒变小,观察到大量的游动型纤毛虫类(豆形虫属、肾形虫属、草履虫属、波多虫属、滴虫属等)生物、肉足类生物(变形虫属和简便虫属等)急剧增加的生物相,出现这种生物相时,污泥沉降性差,影响泥水分离。
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污泥负荷过低,菌胶团细菌体外的多糖类基质会被细菌作为营养物用于维持生命需要,从而使絮体结构松散,絮粒变小。
若同时观察到大量的游离细菌的生物相时,则是由污泥负荷过高引起的,这时污水中的营养物质丰富,促使游离细菌生长很好,絮凝的菌胶团细菌趋于解絮成单个游离菌,以增大同周围环境的比表面,同样使污泥结构松散,絮粒变小。
此外,由于污泥絮粒的解絮或变小容易被微型生物吞噬,使得微型生物因食物充足而大量繁殖。
对由于污泥负荷过低,应采取减少污泥回流量、投加营养物质、缩短泥龄等方法提高污泥负荷运行;对由于污泥负荷过高,则应采取减少进水流量,减少排泥等措施降低污泥负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