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产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96.65 KB
- 文档页数:4
艾叶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艾叶(Artemisiaucheri)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由于其地方分布广泛和历史悠久,已被广泛用于草药治疗和药物研究。
艾叶中含有多种种类的挥发油,包括烯烃、芳樟、脑蒽、芳香醌、多芳物类物质、芳樟醇、脑醇等,它们各自在药物中具有不同作用,因此其制备提取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二、研究现状
目前,对艾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的研究,主要以传统的溶剂提取法和气相色谱(GC)为主。
传统的溶剂提取方法,有效地分离出艾叶中的挥发油,但由于其手工操作繁多、时间长、成本高等缺点,已不能满足现实中的需求。
气相色谱(GC)技术在艾叶挥发油提取领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准确度,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不能对稀有物质进行检测,检测效率较低,操作复杂等。
三、研究趋势
随着艾叶挥发油提取工艺的日趋完善,最近一些研究者也开始运用新技术,如液体-液体萃取、超临界液体萃取、超声波萃取、微波萃取、柱式挥发提取(SFE)等技术,多种技术联合应用,以提高艾叶挥发油提取工艺的效率和准确度。
四、结论
艾叶挥发油提取工艺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操作复杂、效率低、收率不高等。
未来的研究将努力改进传统的技术,开发新的方法,提高提取效率,以获得更优质的提取结果。
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景治中;赵媛媛;吴艺林
【期刊名称】《分析测试学报》
【年(卷),期】2001(020)0z1
【摘要】艾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甚广,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浓烈香气,且有散寒、止痛、止血的功效,用于痛经、崩漏、胎动不安;外治关节酸痛、腹中冷痛、皮肤瘙痒等症[1].……
【总页数】2页(P92-93)
【作者】景治中;赵媛媛;吴艺林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57-55
【相关文献】
1.艾叶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J], 阳一兰;石峰;詹国平;欧阳燕;赵慧星
2.三个产地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J], 蒋潇;田静
3.不同品种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J], 江丹;易筠;杨梅;洪宗国;张勰;郭双喜
4.三种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J], 何正有;张艳红;魏冬;郁荣华;袁慧慧;蓝闽波
5.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和抗真菌活性的研究 [J], 努尔比耶·奥布力喀斯木;热娜·卡斯木;杨璐;王金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艾叶挥发油提取实验及分析
艾叶挥发油提取实验及分析
谢志美;蒋玉仁
【期刊名称】《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024)005
【摘要】采用异丙醇抽提结合水蒸气蒸馏技术提取艾叶中的挥发性组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提取工艺获得了丁酸、邻-二甲苯、正丁醚、反式-1-丁氧基-1-丁烯、丁酸-1-甲丙酯等新的挥发油组分.实验表明,该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很好地提取艾叶中挥发性组分.
【总页数】6页(27-32)
【关键词】异丙醇萃取;水蒸气蒸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艾叶挥发油
【作者】谢志美;蒋玉仁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教务处,湖南,株洲,412007;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2;Q949.783.5
【相关文献】
1.正交试验优选马尾松松针挥发油提取条件及挥发油GC-MS分析[J], 粟本超; 陈小鹏; 肖万娟; 黄霞; 罗振业; 冯昌信
2.柑橘皮挥发油提取及HPLC测定柑橘皮挥发油中的柠檬烯含量[J], 丁洁; 沙芮; 王爱霞; 钱滢文; 牛犇; 高俊; 梁宁
3.不同提取方法对怀菊花挥发油成分的影响及挥发油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J], 段宾宾; 刘鹏飞; 王文基; 赵铭钦; 张钺; 张迪。
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和抗真菌活性的研究努尔比耶·奥布力喀斯木;热娜·卡斯木;杨璐;王金辉【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40)9【摘要】目的探讨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单体化合物对常见食品致腐败真菌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艾叶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通过薄层色谱(TLC)法和硅胶柱层析法从艾叶挥发油中分离纯化出单体化合物,并用TLC法和GC/MS法定性鉴别,核磁共振(NMR)技术对其分子结构进行确认.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计算艾叶挥发油及其分离的单体化合物对疫霉、黑曲霉、粉红聚端孢、青霉、链格孢的抑菌率,二倍梯度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艾叶挥发油共检测出30种化合物,其中桉树脑和4-松油烯醇的含量分别为22.71%和7.34%.TLC法和GC/MS法分析样品和对照品,其Rf值和保留时间基本相同,经NMR技术确定桉树脑和4-松油烯醇的分子结构.艾叶挥发油对5种真菌(疫霉、黑曲霉、粉红聚端孢、青霉、链格孢)的抑菌率为15.2%~74.5%,桉树脑对5种真菌的抑菌率为25.6%~69.4%,4-松油烯醇对5种真菌抑菌率为18.2%~72.9%.艾叶挥发油对疫霉、黑曲霉、粉红聚端孢、青霉的MIC为50 μL/mL,对链格孢的MIC为100 μL/mL,桉树脑和4-松油烯醇对5种真菌的MIC分别为50、40μL/mL.结论首次从艾叶挥发油中分离纯化出桉树脑和4-松油烯醇.艾叶挥发油及其分离的这2种单体化合物对5种真菌均有抗真菌活性,抗菌活性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Objective To study the violate compounds and antifungal activity of volatile oil extracted from 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Methods Steam distillation was used to extract volatile oil from Artemisia argyi that wassubjected to gas chromatography/mass(GC/MS)analysis,the monomer compounds were separated using thin-layerchromatography(TLC)combined with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TCL method and GC/MS qualitative was employed to identify,the molecular structure was confirmed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The inhibition rate of volatile oil its monomers on Phytophthoracapsici,Aspergillusniger,Trichotheciumroseum,Bgbfngnvb.nhg and Alternaria were determined by mycelial growth rate method.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was determined by two fold gradient dilution method.Results 30 compounds were detected from the essentialoil,including eucalyptol and terpinen-4-ol with their relative content 22.71%and 7.34%,respectively.After being separated,,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eucalyptol and terpinen-4-ol are validated by NMR.The range of antifungal rate of essential oils is 15.2%~74.5%,range of eucalyptol and terpinen-4-ol was 25.6%~69.4%and 18.2%~72.9%,respectively.The MIC of essential oil against Artemisia argyi was 100 μL/mL,the others were 50 μL/mL.The MIC of eucalyptol against the 5 kinds of fungi was 50 μL/mL and the MICof terpinen-4-ol against the 5 kinds of fungi was 40 μL/mL.Conclusion Eucalyptus and terpinen-4-ol were isolat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the essential oil of Artemisia argyi L,and were found to be antifungal activity against the 5 kinds of fungi available,and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its concentration.【总页数】5页(P1195-1198,1202)【作者】努尔比耶·奥布力喀斯木;热娜·卡斯木;杨璐;王金辉【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新疆林业科学院,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14【相关文献】1.艾叶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J], 阳一兰;石峰;詹国平;欧阳燕;赵慧星2.三个产地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J], 蒋潇;田静3.不同品种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J], 江丹;易筠;杨梅;洪宗国;张勰;郭双喜4.三种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J], 何正有;张艳红;魏冬;郁荣华;袁慧慧;蓝闽波5.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J], 景治中;赵媛媛;吴艺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艾叶烧的烟有哪些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艾叶是中医灸法临床所用的主要原材料,灸治过程中除艾叶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发挥作用外,艾烟中的成分也有一定作用。
为了探讨艾叶燃烧产生的艾烟中所含的挥发性成分,有人对艾烟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
针对艾叶燃烧产生的气体成分复杂、且浓度甚低的情况,特选择苯一甲醇作为吸收液对烟(气体)进行吸收。
1.定性分析将吸收液进行GC、GC-MS、GC-FTIR等综合定性分析,结果显示艾烟挥发性成分为氨水、乙醇、乙二醇、醋酸、乙酰胺、丙酸、环己烯、甲基呋喃、丁酰胺、3-甲基-丁酰胺、季酮酸、戊S醇、2-甲基戊S醇、斯德酮、正已基胺、萘、葵酸、乙内酰尿、三甲基对二氮杂苯、溴代氮杂环丁烷。
2.定量测定将吸收液蒸馏,其中水及挥发性成分在低于110℃时全部蒸发,其余膏状物在110℃~200℃之内无蒸发,此膏状物即为艾烟的重组分,其量由直接称重测定,其结果为每克艾叶燃烧可获得挥发性成分0.022克,重组分0.29克,灰渣0.091克。
哎叶的药理作用与主要化学成分1.化学成分。
艾叶含挥发油,从中已鉴定出60种成分;从全株的挥发油中分得32个成分。
叶还含有黄酮类成分、桉叶烷类成分、三萜类成分及镍、钴、铝等元素。
2.药理作用。
艾叶煎剂或挥发油均有广泛的抑菌作用。
用艾条或艾叶烟熏消毒烧伤病房,可提高治愈率;也可用于某些污染区或传染病区的消毒。
艾灸可动员更多的巨噬细胞离开周围组织,进入腹腔,在腹腔中清除异物的作用比较彻底。
艾叶的热水提取物具有强抗补体活性成分,为两种酸性多糖。
艾叶油能松弛气管、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平喘作用,但不是通过B2受体或促使肾上腺素能神经释放介质引起。
而且对慢反应物质的释放有抑制作用。
艾叶油有明显的镇咳和祛痰作用。
艾叶醇提取物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
此外,还有利胆和兴奋子宫作用。
艾叶的生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作者:王坤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23期摘要:本文主要对艾叶的生物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艾叶的应用十分普遍,其属于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是艾的干燥叶,属于菊科。
艾叶不但可以作为家禽的饲料使用,同时还能作为一味中药药材,我国对艾叶的应用研究工作在最近几年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成绩,尤其是在临床效果方面,令人满意。
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研究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帮助。
关键词:艾叶;生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在我国的中药发展与研究的过程中,艾叶是必不可少的中药材种类,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艾叶在我国拥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具有丰富的药源,但是对于艾叶的相关记载却并没有十分普及,虽然在《黄帝内经》中有所涉猎,但是相关的研究却很少,这对于艾叶的进一步推广具有重要的帮助。
本文对艾叶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分析,并且明确其自身的价值,希望可以得到广泛的推广。
1 生物化学成分1.1 挥发油首先在研究中发现,艾叶中的生物化学成分中包含挥发油这一物质,并且挥发油的种类十分丰富,不同的挥发油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对其进行分离提取以后,再经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相关技术能够进一步确定出不同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一般情况下,艾叶中挥发油的含量大约在0.4%左右,但是这也并不是绝对的数据,有些挥发油的含量更低一些,有些却更高一些,可以达到0.56%,相关工作人员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对艾叶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发现在其中含有龙脑、石竹烯氧化物等物质,并且在研究中还发现了在采摘期的艾叶就具有不同的含量,应该与生长环境或者地域等因素相互关联,在对艾叶进行炮制以后,挥发油的含量出现明显降低的趋势,进而减小了对胃产生的刺激。
1.2 黄酮类除了挥发油以外,黄酮类也是艾叶中主要的生物化学组成成分。
对艾叶中所含有的黄酮类成分进行测量发现,黄酮类的总含量大约在13.42%左右。
在当前的鉴定中,可以肯定的黄酮类成分有5,7-二羟基-6、5-羟基-6等,因为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界中具有广泛的存在,所以经常与空气相互接触以后,就在含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个产地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蒋潇;田静【摘要】Objective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from three different places by analyzing the volatile oil content andits chemical composition.Methods Extracting volatile oil of the leaves of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from three places of or-igin by using steam distillation method,then use the GC -MS method to identif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extracted volatile oil. Results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from Yunnan has the volatile oil content of about 0.18% and has 58 kindsof ingredients.Sichuan pro-duced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has volatile oil content of around 0.33%,contains 52 kinds of ingredients.Folium artemisiae argyi comes from Hubei contains 0.19% volatile oil and has 48 kinds of ingredients.Conclusion Different kinds of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have dif-ferent volatile oil contents,and the number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are not the same.They contain parts of the same chemical constit-uents bu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among the various ingredients of different herbs.HINT:Mind the differences of producing area in the practical use.%目的:比较不同产地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
艾叶中发油的提取与鉴定摘要:在参阅和理解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水蒸汽蒸馏法、石油醚萃取法制备艾叶中的挥发油,然后运用TLC法进行鉴定艾叶挥发油样品的化学成分。
其中,水蒸汽蒸馏法制备的艾叶挥发油中所含化合物以小分子的挥发性萜类化合物为主;石油醚提取法则得到大量的芳香族化合物。
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艾叶挥发油所含化学成分相差较大,工业化生产时应充分考虑这个因素。
并分析不同鉴定方法鉴定的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艾叶挥发油的工业化制备提供相关参数。
关键词:艾叶;气相色谱法;挥发油;萜类化合物Argy Wormwood Leaves V olatile Oil Extraction AndIdentificationYang Yanli, Hu Haobin(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 Longdong University, Qingyang745000,Gansu ,China)Abstract:In the reference and the understanding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respectively, by steam distillation of petroleum ether extract, preparation of volatile oil, and then use the TLC 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sample. Among them, water vapour distillation in preparation of volatile oil contained in compound with small molecular volatile terpenoids; petroleum ether extraction rules to get a large amount of aromatic compounds. Preparation of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of volatile oil chemical composition vary, industrial production should take full account of this factor. Analysis of different methods for ident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volatile oil from Artemisia Leaf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as industrialized preparation to provide related parameters.Key words:Argy wormwood leaves ;Gas chromatography; Volatile oil; Terpenoid compounds0 引言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leve,et Vant)的干燥叶,其同属植物野艾(Artemisia Vulgaris L—)的干燥叶也可作艾叶用。
艾叶中挥发油实训小结艾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多药用价值。
其中,挥发油是艾叶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本文将对艾叶中挥发油的实训进行总结,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结论等内容。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训的目的是通过提取和分离方法,获得艾叶中挥发油,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分析,了解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二、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准备好新鲜的艾叶样品、无水乙醇、石油醚等。
2. 艾叶提取:将适量的艾叶样品切碎,并加入无水乙醇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充分浸润。
3. 挥发油提取:将浸泡后的艾叶样品经过滤,得到过滤液。
再将过滤液进行浓缩,去除大部分溶剂。
4. 分离纯化:将浓缩后的溶液用石油醚进行萃取,得到挥发油溶液。
5. 挥发油纯化:通过旋转蒸发仪将挥发油溶液进行浓缩,去除残余的溶剂。
6. 挥发油鉴定: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进行鉴定和分析,确定其化学成分。
三、实验结果及结论经过实验操作和分析,我们成功地从艾叶中提取并纯化出了挥发油。
通过GC-MS分析,我们得到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
根据GC-MS的结果显示,艾叶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β-谷烯、桉叶醇、柠檬烯等。
其中,β-谷烯的含量最高,占总挥发油含量的50%;桉叶醇和柠檬烯的含量分别为30%和20%。
根据文献报道和药理实验证明,艾叶中的挥发油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其中,β-谷烯具有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等作用;桉叶醇具有镇痛、消肿和抗菌作用;柠檬烯则具有镇静、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
艾叶中的挥发油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天然药物成分。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艾叶中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等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艾叶挥发油提供了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