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十二课理想与现实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5
第十二课《现实与理想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第二课时——《古希腊雕塑艺术》教案执教者:陈萍教材内容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十二课《现实与理想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
学情分析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在心理与生理上都面临着成长的困惑,再加上社会的负面影响,或多或少使得他们对人体有一些扭曲的认识,因此引导学生鉴赏与正确评述古希腊雕塑,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眼光。
理解了古希腊雕塑的审美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人体雕塑的形成,以正确的审美眼光去看待它们,懂得如何鉴赏古希腊雕塑艺术。
教材分析本课时作为《现实与理想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课题部分,占一个课时。
在整个西方雕塑发展史上,古希腊雕塑代表着一种美学高度、雕塑范式。
通过古希腊雕塑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也为对艺术有兴趣的同学今后自主欣赏更多的西方雕塑作一个铺垫。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古希腊雕塑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及其代表作的艺术魅力。
难点:古希腊雕塑艺术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艺术变化。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讨论使学生了解古希腊雕塑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概括其雕塑艺术的总体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及多媒体等辅助手段使学生了解古希腊雕塑艺术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艺术特点和它所确立的原则与规范对西方雕塑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希腊雕塑作品的欣赏,感受古希腊人创造的雕塑所传达的美学理念,体验艺术家在创作时所倾注的激情及艺术品丰富的感染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观看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片段视频,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演员以雕塑的形式表演了什么内容?导入本课。
板书课题:古希腊雕塑(二)欣赏激趣,深入感悟了解古希腊人体雕塑艺术产生的原因1、古希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古希腊的雕塑艺术;2、古希神话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3、古希腊人的社会生活对古希腊雕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教师小结: 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社会生活孕育了古希腊的雕塑艺术。
第12课现实与理想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说课稿)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外国雕塑的特点及重要作品有基本了解,识别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重要雕塑作品,加深对世界艺术多样性的了解。
2、提高学生在艺术欣赏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3、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审美能力,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对外国雕塑的重要作品及其特点有基本的了解,能够识别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重要雕塑作品,加深对世界艺术多样性的理解。
教学难点:使学生领会不同民族雕塑和特定的宗教、审美观念、生活习俗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探究课题(一)教师创设教学情景,导入探究课题播放一段雕塑视频短片,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引出课题。
(二) 学生感受身边的雕塑艺术之美,进入教学情境,领会新课意图,愉快接受课题,激发出探究欲望。
二、新知探究(一)了解雕塑有关知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顾相关知识:1、什么是“雕塑”,其大致分类是怎样的?2、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有哪些?教师阐述:所谓古文明,其中就包括雕塑艺术。
“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雕塑艺术作品在题材、形式及其所体现的审美观念、思想情感等方面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
今天我们沿着古文明的发源地进行一次免费的雕塑艺术之旅,共同探秘雕塑艺术。
(二)欣赏过程第一:古埃及1、播放视频资料《狮身人面像》,并提问:这座雕像为何要塑成“狮身”“人面”的形象?2、学生直观欣赏,并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发表观点;并探讨了解古埃及雕塑的特点。
第二:两河流域1、简要欣赏另一只著名的《受伤的狮子》,让学生品位其神态及精神内涵,并尝试用简短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欣赏感受,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2、师生共同概括两河流域雕塑的艺术成就。
第三:古印度1、投放一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哪些是古印度的作品?能说出你的理由吗?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艺术感悟能力。
《外国雕塑撷英》教学设计
三讲授新课
1.外国雕塑中“陵墓”同样是关键词
埃及雕塑的艺术特征与象征意义
《萨夫拉狮身人面像》
《拉美西斯二世法老像》
《拉霍特王子及王妃像》
2.外国雕塑中“宗教”也是关键词
两河流域与印度雕塑的艺术特征
《哈达佛陀头像》《王子菩萨像》
《人首翼牛像》
《受伤的狮子》
《伏虎》
3 .“神话”外国雕塑的又一关键词
古希腊雕塑的艺术特征
《拉奥孔》
4 .文艺复兴时期雕塑的关键词“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的作品:
《垂死的奴隶》《被缚的奴隶》5 .17-19世纪的欧洲雕塑
贝尼尼——戏剧性
《阿波罗与达芙妮》
6 神秘的非洲木雕关键词“夸张”
四、总结
1. 回顾本课的重点问题
2 .
板书
外国雕塑撷英
一、古埃及雕塑
二、两河流域与古印度雕塑
三、古希腊雕塑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
五、17-19世纪的雕塑。
12.理想与现实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课时:1课时课题:外国雕塑撷英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领会不同地域雕塑在表现形式及审美观念上的差异;能够比较、分析,进而识别外国重要雕塑作品的风格、特点及时代特征,认识到不同地域的雕塑形态各异、自成一体,与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宗教,社会生活等密切相关,它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具体反映;最终达到使学生开阔艺术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的目标。
教学重点:使学生对外国雕塑的重要作品及其特点有基本的了解,能够识别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重要雕塑作品,加深对世界艺术多样性的理解。
教学难点:使学生领会不同民族雕塑与特定的宗教、审美观念、生活习俗的联系。
教学方法:721教学讨论法学生展示教具:电子白板电脑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二、导入新课:引出课题(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具有东方韵味的国粹,这节课我们走出国门,领略一下美轮美奂的外国雕塑作品的迷人魅力)——外国雕塑撷英(图)——阐述课题:共同体验一下外国雕塑作品是如何将现实与理想凝结,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最近世界体育界最关注的话题:世界杯:吉祥物狮子goleo)(图)萨夫拉狮身人面像——守护在胡夫之子萨夫拉金字塔旁的狮身人面像高达20M长57M,仅头部就有6M高,是埃及现存最大、最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提问学生:埃及人为什么创造出狮身人面的形象呢,它又有什么寓意呢?)关于它的说法有很多种,有一种说法,他的头部是按法老的真实形象雕刻的,而他的身体则被塑造成一只伏地而卧的狮子。
在古埃及,狮子是人间的守护者,也是地下世界的守护者。
法老死后要成为天神,必须免遭外界的打扰,因此,狮身人面像便成为最好的守门者。
古埃及人将狮子作为神供奉,他与法老形象结合而成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法老在人世间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
可见,法拉们把自己和狮子的真实形象与他们渴望的理想境界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它原本有作为法老身份、地位标志的巨大胡须,却被入侵埃及的法国拿破仑军队用炮轰后掠走。
第12课现实与理想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教学设计一、教学课题现实与理想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外国雕塑的特点及重要作品有基本了解,识别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重要雕塑作品,加深对世界艺术多样性的了解。
2、提高学生在艺术欣赏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3、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审美能力,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对外国雕塑的重要作品及其特点有基本的了解,能够识别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重要雕塑作品,加深对世界艺术多样性的理解。
教学难点:使学生领会不同民族雕塑和特定的宗教、审美观念、生活习俗的联系。
四、板书设计现实与理想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一、什么是雕塑?二、外国雕塑作品的发源1、古埃及2、两河流域和古印度3、古希腊4、走进“文艺复兴”5、17-19世纪的欧洲雕塑五、教学程序设问导入:师:同学们知道乐山有什么好玩的吗?学生:乐山大佛。
师:对啊,前几天老师去了乐山大佛,那真是一件鬼斧神工的雕塑品啊!说到雕塑,那老师就给同学们讲解一下。
雕塑分为两大类:浮雕和圆雕。
浮雕就是粘在一个平面上只能从正面去欣赏(自己贴在黑板上黑同学做演示,让同学们记忆更深刻)。
圆雕则是独立于空间可以从各个角度去欣赏(站到讲台前面,展示自己是独立于空间的)。
这节课我们走出国门,领略一下美轮美奂的外国雕塑作品的迷人魅力——外国雕塑撷英——阐述课题:共同体验一下外国雕塑作品是如何将现实与理想凝结,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1.古埃及雕塑萨夫拉狮身人面像(石灰石,公元前2860—前2565) 埃及在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金字塔建筑艺术达到了顶峰,不仅建筑规模雄伟,而且在金字塔周围出现了以整块巨石雕成的狮身人面像。
守护在胡夫之子萨夫拉金字塔旁的狮身人面像,高达20米,长57米,仅头部就有6米高。
这尊狮身人面像是埃及现存最大、最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已成为埃及古老文明的象征。
第 12 课现实与理想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一:教学课题:现实与理想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外国雕塑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不同民族雕塑的主要特点有所了解;领会不同地域雕塑在表现形式及审美观念上的差异;能够比较、分析,进而识别外国重要雕塑作品的风格、特点及时代特征,认识到不同地域的雕塑形态各异、自成一体,与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宗教,社会生活等密切相关,它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具体反映;最终达到使学生开阔艺术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的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重要雕塑作品及艺术特色。
认识到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雕塑形态与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宗教、社会生活等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感受、体验、分析、探究、雕塑艺术美的能力,提高对作品的鉴赏与评述能力,提高审美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讲述、提问、讨论、探究)和形式(互动式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参与积极性。
以开放性、多元化的角度,探索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与内容对学生进行美感训练,遵循高中阶段学生的认识规律,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雕塑形态与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宗教、社会生活等密切相关,它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具体反映,使学生开阔艺术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通过欣赏不同地域雕塑作品,加深对世界艺术多样性的理解,尊重多元文化。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对外国雕塑的重要作品及其特点有基本的了解,能够识别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重要雕塑作品,加深对世界艺术多样性的理解。
教学难点:使学生领会不同民族雕塑与特定的宗教、审美观念、生活习俗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设计: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五:教案内容设计:( A )内容结构本课由以下五节组成:第一节,简要介绍了古埃及雕塑的重要特征,指出它与宗教的密切联系,具体分析了《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的艺术特色。
理想与现实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教学目标:1、了解外国古代雕塑的主要类别、发展状况、突出成就及不同民族雕塑的主要特点;2、领会不同地域雕塑在表现形式及审美观念上的差异;3、能够识别外国重要雕塑作品的风格、特点及时代特征,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对外国雕塑的重要作品及其特点有所了解,能够识别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重要雕塑作品,加深对世界艺术多样性的理解。
教学难点:使学生领会不同民族雕塑与特定的宗教、审美观念、生活习俗的联系。
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运用课件播放视频资料导入本课内容《外国雕塑撷英》提问:画面出现的是什么雕塑作品(学生思考、回答)二、讲授新课1、根据图片中雕塑作品分析这些雕塑分别属于哪个古代国家或时期的?外国雕塑往往都带有鲜明的民族性或地域特征,相信很多同学对此都会有所了解,那么,请你说说看——这些雕塑分别属于哪个古代国家或时期?要求:分成5个组,分别是古埃及雕塑研究小组、两河流域、古印度雕塑研究小组、古希腊雕塑研究小组、文艺复兴雕塑研究小组、17—19世纪欧洲雕塑研究小组。
学生观看并根据图片说出对应的国家或时期,学生分组讨论并选出组长组长负责讨论时的记录,同时选出一名发言人回答问题,其他同学注意听或进行补充教师倾听汇报结果并进行补充教师:请古埃及雕塑研究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播放图片学生(古埃及雕塑研究小组):介绍《拉霍特普王子与王妃像》、《哈弗拉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总结古埃及雕塑的特点:神圣不可侵犯的、神秘、气势恢宏教师:请两河流域、古印度雕塑研究小组发言并播放图片两河流域、古印度雕塑研究小组:介绍《人首翼牛》、《受伤的狮子》总结两河流域雕塑的特点:充满装饰美介绍《舞王湿婆》总结古印度雕塑的特点:富有宗教气息教师:请古希腊雕塑研究小组发言,播放图片,古希腊雕塑研究小组介绍总结古希腊雕塑的特点:理想化教师补充讲解:古希腊的民族特点对雕塑艺术的影响随意、自然的生活、运动方式。
【课题】外国雕塑撷英-现实与理想的凝结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人民美术出版社)课型:鉴赏【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一】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从五个方面鉴赏了外国雕塑撷英:一、古埃及雕塑二、两河流域和古印度雕塑三、古希腊雕塑四、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雕塑五、17-19世纪欧洲雕塑【二】学情分析:学生为高中生,对外国雕塑有一定的了解,但高中生的心思大多都在文化课上,所以我们要以兴趣为导入点,让学生以培养兴趣为主,掌握基本的雕塑基础鉴赏方法,能够运用雕塑语言进行简单的雕塑创作,让学生体会和领略雕塑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雕塑热情。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雕塑鉴赏的基本方法,了解雕塑术语并掌握,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作品赏析、讨论初步掌握雕塑鉴赏基本方法,雕塑术语,学会采用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雕塑的热爱,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雕塑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并运用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
教学难点:对雕塑鉴赏基本方法的掌握,对雕塑术语的学习和运用。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鉴赏作品、教科书【七】学具准备:铅笔、笔记本、教科书【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询问并引导学生雕塑是什么?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见过哪些雕塑作品?知道哪些外国的雕塑作品?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雕塑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内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的一个艺术门类。
(二)新课教学活动一:向学生展示各个地方,各个时期外国雕塑作品图片,让学生尝试去鉴赏这个雕塑作品。
引导学生从主题思想、雕塑历史背景、艺术特点、造型特点等方面去赏析。
学生思考并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简单介绍各个时期、各个地方的雕塑特点。
第十二课理想与现实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人美版《美术鉴赏》教案1. 课程背景本课程是《美术鉴赏》课程的第十二课,主要介绍了外国雕塑撷英和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
本课程通过介绍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雕塑作品,让学生了解到不同艺术时期的美学观念、文化背景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差异。
同时,通过对比和分析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帮助学生掌握雕塑艺术的基本知识和鉴赏能力。
2. 学习目标•了解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雕塑作品的艺术风格与特点,并能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掌握雕塑艺术的基本知识,包括雕塑的材料、技法、造型等方面。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在欣赏雕塑作品时,能够辨认其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
3. 教学内容3.1 外国雕塑撷英本节课将介绍一些外国雕塑作品,包括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雕塑、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19世纪成熟时期的雕塑等。
通过对这些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雕塑作品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到不同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
•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雕塑:介绍希腊和罗马时期的雕塑作品,如《大理石奔跑的马》、《獠牙山的猎豹》等。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作品,如《大卫像》、《基督救世像》等。
•19世纪成熟时期的雕塑:介绍19世纪成熟时期的雕塑作品,如《思想者》、《吉方伯人像》等。
3.2 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本节课将介绍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包括雕塑的材料、技法、造型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通过了解这些基本概念,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雕塑作品。
•雕塑的材料:介绍雕塑中常用的材料,包括石头、木头、铜、铁等。
•雕塑的技法:介绍雕塑中常用的技法,包括凿、刻、镂、塑等。
•雕塑的造型:介绍雕塑中的造型,包括抽象造型、具象造型等。
4.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PPT展示雕塑作品的图片,介绍不同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
•点读法:通过对雕塑作品图片上的标注文字进行点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专业术语和艺术概念。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取一件雕塑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向全班汇报。
人美版第12课外国雕塑撷英教案古希腊古罗马艺
术
高一美术鉴赏第12课《外国雕塑撷英》
古典艺术的起源——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教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希腊、罗马美术古希腊美术,着重鉴赏古希腊美术中最突出、最具影响力的人像雕刻和建筑艺术。
前者是古希腊雕刻中的经典作品,其中包括奠定了西方人体美术传统的人体雕塑。
所选建筑,是古希腊最着名的雅典卫城、以及其中的主要建筑──帕特农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神庙,同时介绍古希腊人创造的三种柱式。
所有这些,都为后来的西方古典建筑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古罗马美术,着重鉴赏它的多种建筑类型和对后世的影响;同时鉴赏古罗马美术中最富有特色的肖像雕塑的代表作。
本节,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希腊、罗马美术对后世的影响。
所选作品集中在人体艺术和古典建筑方面。
这部分也是课程内容的延伸,以激发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努力探究的精神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美术鉴赏,外国美术鉴赏第二课。
分为古希腊美术、古罗马美术和相关链接三部分。
古希腊美术,着重鉴赏古希腊美术中最突出、最具影响力的人像雕刻和建筑艺术。
前者是古希腊雕刻中的经典作品,其中包括奠定了西方人体美术传统的人体雕塑。
所选建筑,是古希腊最着名的雅典卫城、以及其中的主要建筑──帕特农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神庙,同时介绍古希腊人创造的三种柱式。
所。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十二课理想与现实的凝结--外
国雕塑撷英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领会各民族绘画形式的差异;能够比较、分析外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风格、特点及时代特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外国古代绘画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不同民族绘画的主要特点有基本的了解,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开阔艺术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
4:价值目标: 认识到外国古代绘画的丰富多彩是世界多元文化的生动体现。
2学情分析
本课选入的外国雕塑作品,注意到了雕塑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及文化内涵的不同。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而领会到各民族艺术的特色与特定的文化、宗教之间的联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加深对外国古代绘画的了解,认识外国绘画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教学难点:领会古代不同民族绘画形式上的差异及其与现实生活、宗教、审美观念的联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讲授】新课
1、导课: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留下了大量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
当我们徜徉在艺术长河中的时候,常常会被他们所倾倒。
这些艺术珍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见证,它们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操,直到今天,仍然继续带给我们无比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