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表现——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502.15 KB
- 文档页数:3
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及营造设计浅析作者:张妍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16年第12期摘要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在操场、教学楼周围等空旷的场地摆放或设计植物景观。
校园的植物景观是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进行营造和设计的,是根据植物本身的特点和文化内涵,以艺术的方式和手段营造出优美的意境。
植物景观的营造与设计能够有效地提升高校的文化修养和内涵,并有利于校园形象的建设,同时对办学水平和质量也有所影响。
基于此,探讨高校植物景观这一校园文化的设计,分析在高校校园建设植物景观的原则,并提出合理营造与设计校园中植物景观的方法。
关键词校园文化;植物景观;文化内涵;营造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6.35.020环境对于生活质量与生活方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生活在较差的环境中,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消极和负面的影响。
作为学生的第二个家,学校不只是学习文化课的地方,更是学生生活与成长的场所。
校园环境中植物景观的合理构建对于传播校园文化与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修剪和设计植物景观,能够完整地展现出一所学校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同时在精神上感染和影响着校内的教师和学生。
精心营造和设计的校园植物景观可以自然而然地带动校园的气氛,让教师和学生都能感受到精神愉悦,并净化浮躁的心灵。
环境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高校校园的植物景观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
1 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1.1 文化内涵在古代,文化是一种教育形式,文化的作用在于教育人、感化人,是人的精神向导。
而在现代社会中,文化是经由人类不断地探索和创造出来的各种财富,涵盖了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两个方面。
文化被定义为生活的方式,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项依托。
在各种各样的景观设计中,植物一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植物不只是用来观赏的实物,同时还是传递情感、精神寄托的载体。
基于生态策略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研究——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为例沈丽娜;魏安龙;张建平【摘要】文章对西北大学长安校区进行了生态规划设计研究.对比不同空间格局的生态效应,结合西北大学长安校区的自身特点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全面规划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大学长安校区的布局形式为单一功能分区,未来应向复合功能分区转变,基本符合簇群结构设计模式,未来向5个集群式建筑空间布局方式发展.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土地嵌合体种类少,校园目前已建造部分自然环境与知识信息相交融的生态空间.由于校园仍在建设中,因此设计中绿化景观未形成一定体系结构,未来应充分考虑景观的多样与交叉组合,形成较合理的斑块、廊道、基质有机结合的生态景观空间构型,校园内交通走向合理基本符合圈层交通模式,此外校园还应加强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加强环卫及便利座椅的生态规划.【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45)001【总页数】4页(P127-130)【关键词】校园规划;生态规划;持续发展【作者】沈丽娜;魏安龙;张建平【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27;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27;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环境科学·Key words: Campus planning; the ecological plan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西北大学长安校区背靠秦岭,面向市区,位于长安科技产业园西安大学城内,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镇南200 m,距市中心16 km,距校本部13 km,西万公路与长咸公路在此交汇通过,如图1。
总体规划用地103 hm2,校区用地南北高差3 m,地势平坦,如图2。
所在区域属西安市未来重点发展规划范围之内,位于秦岭脚下,氵皂河、潏河及秦岭水流为西北大学长安校区营造了自然优美、气候适宜的生态环境。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在校园实际建设中的应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在校园实际建设中的应用,能够为校园环境提供美化和改善、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功能,进一步提升校园的文化氛围和生态环境。
下面从绿化设计、景观布局、景观元素、功能需求等方面说明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在校园实际建设中的应用。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在校园实际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绿化设计。
通过对校园绿地、庭院等空间的规划和植物的选择,可以打造出美丽宜人的校园环境。
不同的植物种类与风格的运用,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选择花木繁茂的植物,可以增加校园的色彩和生气,吸引师生和游客的注意。
还可以通过周围环境的配合,营造出一种与校园文化相契合的绿化氛围,提高校园的整体品质。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在校园实际建设中的另一个应用是景观布局。
通过对景观元素的规划和布局,可以使校园的景观更加和谐统一。
通过合理安排花草树木的摆放位置和种植形式,能够形成一条绿色走廊或树荫道,为师生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和学习环境。
还可以结合建筑物的位置和功能,将植物景观与建筑相互融合,达到美学和实用性的统一。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在校园实际建设中还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景观元素,来满足校园功能需求。
通过设置草坪、花坛、植物雕塑等景观元素,可以为师生提供休闲、运动、观赏等多种功能。
还可以将植物景观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例如在校园中设置一些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园林,既美化了校园环境,又丰富了师生的文化生活。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还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和植物的科学养护,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提升。
合理的植物选择能够适应校园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减少水、肥料和药物的使用,降低环境的压力。
科学养护植物,保持植物的健康和生长,能够保持校园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在校园实际建设中的应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在校园实际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塑造校园环境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可以改善校园环境。
校园是学生的第二个家,一个美丽舒适的校园环境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身心感受。
通过合理布置不同品种的树木、花草和灌木等植物,可以使校园的景色更加美丽。
校园的绿地可以提供学生活动、休息和娱乐的场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宜居的环境。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可以提升校园的教育质量。
生态环境与教育质量密切相关。
充足的绿化植物不仅可以美化校园环境,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可以促进学生与自然亲近,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观察能力。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可以提高校园的生态环境。
植物具有自净作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和粉尘,净化空气。
植物还可以调节气温,提供阴凉和遮阳的功能,减少炎热天气对师生的不适。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可以创建校园生态链,建立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通过对不同植物的布局和植物元素的运用,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植物景观的设计还可以融入校园文化和历史元素,增强校园的文化氛围和传承。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在校园实际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改善校园环境,提高教育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校园应重视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在校园建设中充分发挥植物景观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应加强对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设计水平和技术手法,为校园景观的建设贡献力量。
高校植物景观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及其研究发表时间:2020-11-10T07:41:02.489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0年23期作者:朱司甲1 刘成兴2 闫昱升朱佳炜[导读] 高等教育事业在发展的同时,各个高校文化建设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各种校园文化也在多角度加以渗透,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 541004摘要:高等教育事业在发展的同时,各个高校文化建设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各种校园文化也在多角度加以渗透,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
具体分析植物景观和校园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更好的展现出植物景观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也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目前,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并没有重视植物景观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二者相互分离开来。
对此,从高校植物景观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高校植物景观对校园文化的影响,进而提出了高校植物景观设计建议,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植物景观;校园文化;功能分区前言: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需要和整个校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为校园的整体氛围建设做出努力,因此需要结合高校的特点,营造出书香氛围,也能够为学生在校园中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校植物景观的设计需要结合学校的一些标志性区域展开,并且做好创新,尤其是保留校园内一些具有纪念价值的景观。
合理配置植物,通过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更好的充实校园文化的内容,也能够使得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
1.高校植物景观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校园文化属于高校中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以校园为主要的区域,以校园精神为特点所产生的群体性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1]。
高校植物景观是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于高校生态系统的直接调节方式,维护了生态环境的平衡也是校园景观生命力的象征。
通过一些植被植物所表现出的直接景观形式,能够为高校师生提供必要的休闲、交流和学习的场地,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能够成为校园独特的靓丽风景线。
校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内涵与意境营造———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为例张哲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陕西省杨陵712000)摘要:就大学校园环境体现着校园的显性文化,是学校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主要载体。
园林景观作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美化校园和创造校园生态环境的作用,它还可以反映学校的教育价值观念、缅怀历史,甚至对学生的内在素质教育起到无法预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论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校园前区为切入点,对校园前景和校内一园进行实地调研、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突出显示了学校“农、林、水”,和“现代与古朴”并行的风格特点,以及其自然优美的游园风光。
并在对学校园林景观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小结。
关键词:校园景观;意境;内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图分类号:S7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9)06-0096-021校园概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已经建设成为一个较完备的园林景观体系。
在未踏进校门开始,已经可以体会到其文化内涵的建设。
在进入校园门口之前,大门左右两侧,分别有两块大型浮雕,以“都江堰”和“三峡”为主景构建出“现代农业场景”与“古代农业场景”,体现着“农、林、水”的农业院校的主题思想,也意味着“继往”与“开来”的美好寓意。
随着逐渐进入校园内部,校园文化氛围更加突出和明显,通过微地形设计、植物围合、水体规划和景观雕塑小品等设计,校园内无不体现着文化与内涵,意在通过景观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改善与提高师生的校园归属感。
2景观分析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为例,该校园整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式为主体。
步入校园,由近及远映入眼帘的景观有:方块状种植绿篱,圆形喷泉广场与雕塑和红色建筑物主体。
中轴线两侧即为喷泉水池、建筑小品和种植于微地形上面的乔灌草植物群落。
前景由9块方形植篱组成“田”,与其两侧的喷泉长池表现农耕文明。
同时在空间上起到拉长空间的作用。
中部为下沉式的同心圆喷泉广场,中心雕塑“希望的田野”是梯田和镰刀的造型,意味着学风“蒸蒸日上”,也是农业院校的象征。
大学校园环境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长安
校区为例
康亚丽;薛东前
【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
【年(卷),期】2011(023)003
【摘要】该文以校园环境空间的使用者为主体,以使用后评价理论为基础,运用统计学方法,对陕西师范大学校园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最后评价结果为E4,即较好.将所评价的相关反馈信息作为校园环境空间进一步设计及建设的依据,为完善校园环境空间提供了理论方法和途径.
【总页数】4页(P174-176,179)
【作者】康亚丽;薛东前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23
【相关文献】
1.陕西师范大学“夜跑”现状调查——以长安校区为例 [J], 蔡珊
2.关于大学校园宿舍区绿地使用中的性别差异研究——以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为例 [J], 陈新;余俊骅;马庆龙
3.基于生态策略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研究——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为例 [J], 沈丽
娜;魏安龙;张建平
4.大学校园雨水收集与利用可行性研究——以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新校区为例[J], 赵庆玲;赵瑜;叶惠珠;李海荣
5.陕西师范大学关学研究院揭牌仪式暨“关学思想的当代价值”高端学术论坛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隆重举行 [J], 江求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校园环境不仅是师生工作学习的主要场所,同时更应该是传递校园精神的媒介,传播着校园的历史与文化。
而特色植物景观作为主要的呈现方式,通过一种“软教育”[1]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着师生,对校园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校园特色植物景观是指能够在校园里构成独特风景,并在社会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植物群落景观,它能够给人们一种真实的美的感觉与联想,还能成为学生和本地市民的“打卡”景点[2]。
校园内特有的植物景观,不但艺术价值高视觉效果好,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风景在其他学校中很少见,形成了较有特点和辨识度的景观。
高校是一个集学习、生活、工作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在校师生来自全国各地,辐射范围较广,高校又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所以营造特色植物景观对高校有着重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升校园美观度。
营造特色植物景观能够形成独特的校园景色,区别于千篇一律的校园景观,给师生以及周边居民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二是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营造出特色的植物景观可以让高校拥有独特的“名牌”,受到社会的关注,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这所学校,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3.1.1园林美学基础园林美学是运用美学的理论,从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造园艺术的美学特点及审美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园林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园林艺术的历史演变、设计原则、审美规律等方面。
主要遵循三种设计原则,其中自然性原则是指在园林设计中要尽可能地保持自然景观的原貌,不过度人工化。
同时,在设计中可以加入一些自然元素,以增强景观的自然感;人文原则是指在园林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和情感体验,根据不同场所和不同人群特点进行差异化设计,并注重营造舒适、宜人的环境氛围;艺术性原则是指在园林设计中追求审美效果和艺术价值,运用各种美学手段和技巧,创造出独具魅力的艺术品位。
在园林美学中还需遵循对比与协调、重点与平衡、色彩与光影的审美规律。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在校园实际建设中的应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在校园实际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美化校园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提升校园整体氛围和品质的关键。
植物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校园内部的植物布局,还要与校园的建筑、道路和其他设施相协调,使整个校园环境更加和谐统一。
在实际建设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应用需要考虑到校园文化特色、自然环境、节约资源等因素,下面将具体介绍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在校园实际建设中的应用。
校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要考虑到校园文化特色。
每所学校都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风貌,因此植物景观设计要考虑如何将学校的特色文化融入到设计中。
一些古老的学校可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人文积淀,植物景观设计可以考虑采用一些具有历史感和沧桑感的植物,如古老的银杏树、百年老樟等,以突出学校的历史文化。
而一些现代化高校则可能更加偏重于时尚和科技氛围,植物景观设计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未来感和科技感的植物,如多肉植物、银叶植物等,以展现学校的现代氛围。
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将校园的文化特色充分考虑进去,使得植物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共同展现出学校的魅力和个性。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要考虑自然环境因素。
校园位于城市的环境中,周围可能受到建筑、交通和工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周边的环境因素,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
在市中心的学校周围可能会受到空气污染和噪音的影响,植物景观设计可以选择一些对空气污染具有一定吸附作用的植物,如吊兰、常春藤等,以提高校园的空气质量。
而在郊区的学校周围可能会有更多的自然环境,植物景观设计可以选择一些原生植物,如水杉、柳树等,以促进校园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融合。
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校园的自然环境,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使得校园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要考虑节约资源因素。
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校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也要考虑到如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在植物的选择上要考虑到水资源的节约,可以选择一些耐旱的植物,如仙人掌、龟背竹等,以降低对水资源的依赖。
植物景观意境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高校校园作为城市绿地和生态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校园建设中,植物景观意境被广泛应用,为校园注入自然之美,增添生机和活力,使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更加美好。
植物景观意境可以从多个角度应用于高校校园,下面从三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植物景观意境园林美化高校校园中广泛种植的植物有着丰富的颜色和形态,它们一道组合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园林景观。
植物景观意境园林美化主要有如下几种:1.花坛花坛一般是由各种颜色的花卉和乔灌木木材组成,围绕着校区大道、学生食堂和学生宿舍等场所设置,不仅可以美化校园,还可以带来诸多福利,如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工作、生活空间。
2.绿化带绿化带是指校园中的各处走廊和道路旁边的植物景观带。
这些植物景观带通常由乔木、灌木、花坛、草坪和多年生常绿灌木组成,可以为校园注入一些自然之美。
3.草坪草坪可以增添校园的绿色感,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气息。
它们还可以作为户外运动和休闲的场所,使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和周末与自然亲近。
植物景观意境不仅可以美化校园,还可以为校园建筑增添生气。
下面列举几种植物景观意境的校园建筑:1.绿色墙体绿色墙体是一种技术,将植物种植在校园建筑外墙。
美观又实用,除了美化墙体外,还可以起到节能和环保作用。
2.屋顶花园屋顶花园一般安装在屋顶顶部,美化建筑物,增强建筑物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3.吊兰、多肉等在室内设计中,一些植物景观意境也可以应用,如小吊兰、多肉等,给室内带来生机与活力。
三、植物景观意境的环境塑造通过植物景观意境的环境塑造可以营造出更加自然绿色的校园环境。
植物景观意境的环境塑造主要有以下两种:1.创建校园花园创建校园花园是一种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理念。
通过建立校园花园,让学生更加了解自然,了解植物的田园魅力,医生自己的兴趣生活,还可以进行自然雕塑创作,创造独特的校园环境。
2.种植乔木和灌木种植乔木和灌木可以改善校园的生态环境,吸收废弃物质,保持空气清新,还可以去限制斜坡发生的泥石流。
校园植物园景观设计与文化传承植物园作为校园内的重要景观元素,不仅可以为师生创造美好的休闲环境,同时也承载着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本文将探讨校园植物园景观设计如何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从而创造出独特而有魅力的校园环境。
一、植物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1.1 自然环境美化植物园作为校园独特的自然景观,通过布置各类植物,能够有效美化校园环境,提升师生的视觉享受。
景观设计需要考虑植物的选择、布局和搭配,使校园环境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色彩和形态,为师生创造一个宜人的学习与休闲场所。
1.2 生态环境保护与教育植物园景观设计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教育。
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植物资源,可实现校园的绿化与空气净化,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生态的关注与爱护。
同时,通过布置植物园内的标识牌和解说板,向师生传递植物知识,提升他们对生态环境的认知与理解。
1.3 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植物园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景观设计来丰富校园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传承。
例如,在植物园内设置代表校园历史与荣誉的纪念碑或雕塑,以及种植一些代表地域特色的植物,都能够在视觉上与情感上与师生产生共鸣,加深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二、校园植物园景观设计案例2.1 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为了充分发挥校园植物园的文化传承作用,可以在景观设计中融合传统文化元素。
比如,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文化意义的植物,如梅花、兰花等,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寓意。
同时,可以结合园内建筑的风格和材料,设计独特的庭院景观,让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
2.2 强调校园历史与荣誉校园植物园景观设计应该与校园历史与荣誉相结合,突出学校的特点与形象。
可以种植一些与校训、校史相关的植物,设置纪念性的景观元素,如纪念碑、雕塑等,用以表达学校对历史的铭记与传承,激励师生不忘初心,胸怀使命。
2.3 营造多样化的休闲空间除了传统的花坛、草坪等元素,植物园还可以通过设计各种多样化的休闲空间,为师生提供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