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与汉文化》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30.01 KB
- 文档页数:31
引言汉语言文字不仅仅是汉文化的传承工具,其本身就是汉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五千年文明史中,汉字和中华文化早已血肉相连,成为相依相存密不可分的整体。
汉字和汉文化共同构成了特殊的“汉文化圈”,影响着不同的民族,架起人类社会交流沟通的桥梁。
汉字和汉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使本土民族的文化传统受到了保护和弘扬。
一、汉字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之一,也是地球上古老神秘的文字地带。
原始汉字出现在大约4500年前,汉字成为完整的体系大约在3700年前,现在能看到的最古老的汉字——甲骨文大约在3300年前。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某种具体文字的性质要看这种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是什么样的语言单位。
汉字记录的是汉语语素,所以汉字是语素文字。
二、汉文化“汉文化”是以汉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化,汉文化以儒家文化(儒家的历史、哲学和伦理观)为核心,其特点则是开放式的,有巨大的包容性。
历史上汉文化不仅融合了中国多种民族的文化,也吸收了许多外来民族的文化因子。
三、从汉字看汉文化何九盈先生在《汉字文化学》中指出:“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又服务于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它自身又是文化的一部分。
”汉字作为自源文字,是汉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它是汉文化的产物。
先有汉文化,然后才有汉字,但它又服务于汉文化,对促进汉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一)、汉字是汉文化的一部分文字都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汉字是汉文化的一部分。
汉字是古老的表意文字,是不依傍其他文字,独立创造出来的自源文字。
(二)、以汉字构形理据看汉字的文化内涵1、汉字作为语素文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在它的自身结构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我们探究汉字字形的构字理据,可以发现汉民族诸多的文化特征。
2、另外,我们从新字的产生和旧字的消亡中,也可看出某些文化因素的变动。
新字的出现和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文化科学各方面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从“金”旁的字,两周以后才大量出现,“铁”字不见于两周金文,所以从“金”的字的大量出现,只有在青铜器高度发达以后才有可能。
汉字和汉文化目录引言 (1)一、汉字的形成与发展 (2)二、从书法创作看汉文化 (3)三、从汉字形体解读汉字的文化功能 (4)(一)从汉字管窥中国古代礼仪 (4)(二)从汉字构形看汉字文化内涵 (5)四、汉字对汉文化的历史传播作用 (6)五、弘扬汉字和汉文化势在必行 (7)(一)汉文化的特点决定了汉字时代的到来 (8)(二)与时俱进开展汉字推广和汉文化传播 (9)结论 (11)主要参考文献 (1)摘要摘要作为当代人我认为,研究汉字和汉文化是必要的,是有科学和历史价值的。
毫不夸张的说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就是依靠汉字承载和传播的,它是汉文化和华夏文明忠实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是先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更好的传承和弘扬汉字、汉文化,是我们要积极探索和努力付诸实践的。
本文将试图通过分析汉字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汉字的文化功能与作用,以及站在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角度阐述汉字和汉文化的关系,论证研究汉字和汉文化的必要性,阐明观点:当代人继承与弘扬“汉字和汉文化”的责任义不容辞,与时俱进的科学推广势在必行,倡导人们积极的去参与汉字和汉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汉字汉文化汉字推广汉文化传播汉字和汉文化引言汉字有着6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目前世界上惟一没有失传并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也是全世界众多专家学者共同瞩目和研究的焦点,纵观历史的发展,不能不说这是由汉字自身的特点和它所具有的文化历史意义所决定的。
从汉字形成与发展的悠久历史便可以透视出中华民族的传播思想和深层的文化渊源。
正如余志鸿先生所说:汉字不仅凝聚着我们祖先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映射着民族感情和人文观念;汉字不仅以其平面具象特征给人视觉的享受和体现审美价值,还以其和谐的韵律传播字义文化;汉字不仅具有语素特点的独立性和功能性,还具有极强构词能力的超想象性和灵活性。
汉字实际上已成为研究中华民族文化的“语言化石”。
[1]那么汉字和汉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我认为可以打个比方,从汉字诞生的那天起,汉字和汉文化就像一对形影不离的双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