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各镇产业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长安镇介绍长安镇位于东莞市南端,东邻深圳市,南临珠江口,西连虎门港,G107国道、S358省道、广深高速、虎岗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等纵横贯通全镇;区域面积98平方公里,下辖13个社区,常住人口67万(2013),其中户籍人口4.6万,旅港同胞3万多。
改革开放以来,长安发展成为广东乃至全国镇域经济的排头兵,曾获“全国首届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第3名、全国文明村镇、国家卫生镇、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中国摄影之乡等5个国家级之乡、广东省红旗基层党组织等国家级荣誉50多项、省级荣誉60多项。
[1] 长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出口总额、国税收入、用电量、常住人口等5个指标位居东莞各镇街第一,经济社会建设综合指标总分2014年居东莞第一。
地理环境长安镇是东莞市下辖的 32 个镇区之一,位于东莞市最南端,珠江口东南岸,东连深圳宝安,西接虎门古镇,地处广(州)深(圳)经济走廊中部,是广州、东莞与深圳交通往来的南大门,距深圳市区 55 公里,广州市区 90 公里,东莞市区 30 公里,广深高速公路、 G107 国道、 S358 省道纵横贯通全镇,水路紧临东莞市虎门港[2] 。
长安镇背山面海、坐北朝南的地貌走向,有“左龙(蛇口)右虎坐莲台,依山傍水中平原”之称。
[3]行政区划截止2011年行政区域总面积97.87平方公里,下辖13个社区居委会,常住户籍人口4万多人、非户籍人口100多万人,旅港同胞3万多人。
社区主要有上角、厦边、厦岗、上沙、沙头、乌沙、锦厦、新民、涌头、咸西、长盛、宵边、新安。
产业重镇长安镇是中国机械五金模具名镇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也是中国市场名镇,每年一届的“中国(长安)国际机械五金模具展览会”,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一个大型专业展会。
最近些年来坚持把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抓手,选择了“三旧”改造、自主创新、产业转型、节能降耗四个重点进行突破,取得积极成效。
东莞各镇未来发展趋势东莞市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较大的市,下辖多个镇。
根据东莞市政府的发展规划,在未来几年内,东莞各镇有不同的发展趋势。
首先,长安镇作为东莞市的中心镇,将继续发挥其作为制造业中心的优势,促进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长安镇将重点发展电子、汽车、家电等高科技产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技术创新。
其次,虎门镇作为重要的物流中心和港口节点,将加强与深圳的合作,打造国际物流枢纽,提升港口的运力和服务水平。
虎门镇还将发展新兴物流业务,包括电商物流、跨境电商等,通过提供更便捷、快速、可靠的物流服务,吸引更多企业和资金进驻。
第三,南城镇将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南城镇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同时,南城镇还将发展乡村旅游,利用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乡村风貌,打造吸引游客的休闲度假胜地。
第四,厚街镇将加强创新创业,打造科技创新园区。
厚街镇将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项目,提供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吸引人才和资金进驻。
同时,厚街镇将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兴产业,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园区。
最后,凤岗镇作为东莞市的后发镇,将加快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
凤岗镇将重点发展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就业机会,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凤岗镇还将加强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升城市形象和居住环境。
综上所述,东莞各镇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不同的趋势。
长安镇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虎门镇打造国际物流枢纽,南城镇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厚街镇打造科技创新园区,凤岗镇发展现代服务业。
这些发展趋势将为东莞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并带动整个地区的繁荣和进步。
东莞产业园发展趋势东莞产业园是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莞市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随着东莞市加快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东莞产业园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速度也愈加迅猛。
本文将从东莞产业园发展的趋势、发展的影响、政府的支持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东莞产业园发展的趋势1. 特色化和专业化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日益竞争,东莞产业园需要从传统的生产加工转变为研发创新、高附加值的产业园。
未来,东莞产业园将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高附加值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2. 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东莞产业园需要注重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发展。
未来,东莞产业园将推动绿色生产、低碳经济和循环利用,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争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实现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3. 跨区域合作与创新联动。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东莞产业园将加强与周边城市产业园区的合作与联动,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联动效应,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同时,东莞产业园将积极借助科技和创新资源,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创新驱动和技术引领,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二、东莞产业园发展的影响1. 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东莞产业园的发展将带动经济的增长,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民生福祉。
2. 加速城市化进程。
东莞产业园的发展将吸引大量人口流入,加速城市化进程,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改善城市环境和居住条件。
3.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
东莞产业园的发展将吸引创新要素和高端人才流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整个地区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4. 增强区域竞争力。
东莞产业园的发展将带动周边城市产业园区的发展,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联动效应,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东莞东坑:纵深推进专业镇建设 擦亮“东坑智造”名片文/李思敏 通讯员/王莲辉东莞市东坑镇地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核心腹地、东莞几何中心,毗邻松山湖科学城,是全国文明村镇、省教育强镇,也是省通讯电子技术创新专业镇。
早在2010年,东坑镇就提出了创建省技术创新专业镇,打造通讯电子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
10多年来,东坑镇以乘风破浪的勇气和姿态,一路披荆斩棘、坚毅前行,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建设等各项工作,成功实现了从次发达镇到GDP 突破200亿元的“蝶变”。
至2023年底,东坑镇规上工业增加值已达136.8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超75%,占比连续多年位居全市首位;企业发展量质齐升,规上工业企业达277家,培育出东勤科技等3家产值百亿级企业,形成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双轮驱动”产业集群。
2023年,东坑镇成功入选首批广东省专业镇建设名单。
在此契机下,东坑镇以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为牵引,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全域创新和全链条创新,不断提升全镇综合能力,迸发出强劲的高质东莞市东坑镇以工业立镇,近年来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不断完善“创新+制造”生态链,推动科技创新赋能先进制造,培育了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阵列持续壮大,充分展示了“百千万工程”全省典型镇的担当作为。
未来,东坑镇将坚持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擦亮“东坑智造”名片,为专业镇建设和“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被纳入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东坑镇丁彭黄片区创新强镇33创新强镇量发展动力。
精准施策强活力 种好创新发展“试验田” 育企业、兴产业、强实业,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新质生产力迸发的“土壤”。
近年来,东坑镇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培育先进制造龙头企业为抓手,纵深推进专业镇建设,推动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全面优化升级,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东莞经济调研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对东莞市经济状况的调研分析,旨在全面了解东莞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2. 城市概况作为中国广东省的一座重要城市,东莞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东临深圳市,南接广州市,自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
目前,东莞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拥有广泛的工业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3. 经济发展状况3.1 工业经济东莞以其制造业闻名于世。
众多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在东莞设立了生产基地,涵盖多个行业领域,如电子产品、玩具制造、纺织服装等。
这些企业不仅为东莞带来了大量的产业链,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3.2 外贸出口东莞是中国的外贸大市,出口额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其制造业的发展为出口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东莞的外贸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塑料制品、纺织品和服装等领域。
东莞的外贸市场不仅覆盖了亚洲地区,还辐射到了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市场。
3.3 城市建设东莞城市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充分重视,道路交通、水电供应和通信网络等方面得到了快速改善。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城市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4. 产业结构4.1 制造业东莞的制造业是其经济的支柱产业。
从小作坊起家的企业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成长为全球知名的制造业集群。
制造业涉及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塑料制品、纺织品等多个细分领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4.2 服务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东莞的服务业也逐渐壮大。
金融、物流、旅游、教育等服务业在东莞逐渐兴起,为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支撑。
5. 发展优势与挑战5.1 发展优势东莞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这些是东莞成为制造业中心的重要优势。
同时,东莞还位于珠三角地区,与深圳、广州等城市相邻,便利的交通和较为完善的供应链网络也为东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5.2 发展挑战随着经济的发展,东莞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东莞中小企业分析报告引言东莞位于中国广东省南部,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在过去几十年里,东莞发展迅猛,吸引了大量的中小企业进驻。
本报告旨在对东莞中小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探讨。
1. 中小企业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根据东莞市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东莞共有中小企业23万余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0%以上。
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东莞市的城区和各个工业园区。
2. 产业结构与特点东莞的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电子信息和纺织服装行业。
制造业是东莞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以电子产品和家电制造业最为突出。
这些企业在产品制造、加工和贸易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竞争力。
与此同时,东莞的中小企业也面临着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是规模小、资金有限,很多企业处于初创和发展阶段。
其次,技术研发能力相对薄弱,缺乏创新驱动力。
再次,面临的市场竞争激烈,价格竞争压力大。
3. 中小企业的影响和贡献东莞的中小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首先,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了城市人口的增长和流动。
其次,中小企业对东莞的外贸出口贡献巨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此外,中小企业还推动了东莞的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当地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
4. 中小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东莞的中小企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是市场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其次,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中小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然而,中小企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融资难题,由于规模较小、信用状况相对不稳定,中小企业往往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和其他资金支持。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中小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降低成本,以保持竞争力。
此外,中小企业还需要应对政策变化、环保要求等方面的挑战。
5. 政府支持和发展方向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东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广东东莞哪个镇最富
东莞最富有、经济最发达的十强镇依次是虎门镇、长安镇、石龙镇、常平镇、厚街镇、樟木头镇、塘厦镇、大朗镇、寮步镇、大岭山镇。
1、虎门镇是全国千强镇之首,亦是东莞最富有的镇,2007年虎门镇农民纯收入为18349元,位居东莞32个镇区榜首,该镇也是东莞名副其实的第一富镇。
2、长安镇是中国五金模具重镇,东莞西北部工商业重镇,2007年长安镇农民纯收入达18270元,仅次虎门镇,成为东莞第二大经济强镇。
3、石龙镇面积虽小,但经济发达、工商业十分活跃,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居中国千强镇前列。
4、常平镇位区优越、交通发达,大京九铁路横穿全镇,是东莞东部交通中心,境内有东莞火车站、东莞东火车站。
全镇人均GDP位居东莞前列。
5、厚街镇是东莞制造业名镇,鞋业相当发达,被誉为鞋业之都。
家俱业也发达,又被誉为家具之都。
同时还是展览名城,境内有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
6、樟木头镇经济发达,尤其以地产业最为突出,有“小香港”之美誉。
7、塘厦镇区位优越,交通发达,工业化程度高,全镇农民年均收入位居东莞前列。
8、大朗镇毛织业发达,是中国毛织产业重镇。
9、寮步镇紧邻大市区,连接松山湖高新产业园。
经济交通相当发达,区位优越。
10、大岭山镇是中国家俱出口第一镇。
东莞市下辖4个街道(莞城区、南城区、万江区、东城区)、28个镇:虎门镇、长安镇、石龙镇、塘厦镇、常平镇、厚街镇、清溪镇、石碣镇、樟木头镇、凤岗镇、大朗镇、大岭山镇、高埗镇、寮步镇、中堂镇、东坑镇、茶山镇、黄江镇、麻涌镇、横沥镇、桥头镇、道滘镇、沙田镇、企石镇、石排镇、望牛墩镇、洪梅镇、谢岗镇1、虎门镇:新联工业区;大宁工业区;大板地工业区;南面工业区、龙眼工业区、路东工业区2、长安镇:宵边工业区;宵边第三工业区;宵边第四工业区;振安科技园;乌沙工业区;上沙工业区;南城第一工业区;大岭山工业区;茶山鹿步工业区;高步工业区;安力科技园;厦边银城工业区;锦夏河南工业区;涌头工业区;平谦工业园;长安镇大型工业区;上沙村第一工业区;上沙村第二工业区;夏岗工业区;沙头工业区;厦边工业区;冲头工业区;3、石龙镇:下甲工业区;工交第一工业区;石龙大洲工业区;西湖工业区;黄泗围工业区4、塘厦镇:太阳城工业区;138工业区;128工业区;东莞科苑城信息产业园5、常平镇:东部工业园;土塘工业园;木抡工业区;白石岗工业区;桥沥工业区;张屋村工业区;松柏塘工业区;上坑工业区;袁山贝小龙工业区;漱旧工业区;桥沥南门村工业区;下墟工业区;平板石大道板石工业区;横江厦工业区;元江工业区;司马工业区;朗州工业区6、厚街镇:厚街科技园;白豪工业区;赤岭工业区;新塘工业区;下卞工业区;桥头工业区;白沙工业区;横岗工业区;河田工业区;仃山工业区;寮厦工业区;涌口工业区;溪头工业区;南五工业区7、清溪镇:清湖工业区8、石碣镇:四甲第二工业区;四甲第三工业区;鹤田厦工业区;黄四围工业区;桔州第三工业区;四村第二工业区;横滘工业区;沙腰工业区9、樟木头镇:樟洋工业区;金河工业区;富达工业区;百达工业区;宝山工业区;石新工业区;东三工业区;旗岭工业区10、凤岗镇:三联工业区;雁田南山工业区;雁田水贝工业区;雁田布心工业区;天堂围工业区;官井头小布华华侨工业区;竹塘村玉泉工业区;宏盈工业区;塘沥金凤凰工业区;油甘浦村乐富山工业区;益鹏工业区;官井头工业区11、大朗镇:求富路工业区;黎贝岭工业区;水口村金沙墩工业区;大朗高英工业区;长塘第一工业区;长塘第二工业区;大朗巷尾工业区;大朗镇佛子凹工业区;黄曹朗村禾碌工业区;大朗镇黄竹溪工业区12、大岭山镇:松山湖产业科技园;大岭山科技园;嘉财工业区;马蹄岗工业区;大塘工业区;杨屋村第三业区;连平工业区;矮岭冚向东工业区;鸡翅岭村工业区13、高埗镇:裕元工业区;下江城工业区;冼沙第二工业区;上江城工业区;下江城工业区14、寮步镇:富竹山工业区;下岭贝工业区;伟易达工业区;三星工业区;横坑工业区;泉塘工业区;缪边工业区;华南工业园15、中堂镇:江南工业区;斗朗工业区;蕉利工业区;槎滘工业区;黄涌工业区;凤涌工业区;和光工业区;大新围工业区;郭洲工业区;三涌工业区;一村工业区16、东坑镇:小塘工业区;东坑工业区;井美工业区;骏达工业区;黄麻岭工业区;丁屋工业区;初坑工业区;长安塘工业区;百顺工业区;第二工业区;骏发工业区;角社工业区;二环路侨联工业区17、茶山镇:京山工业区;南社工业区;塘角水围工业区;南社工业区;刘黄工业区;卢边工业区;京山第三工业区;粟边村工业区;横江工业区;上周塘工业区;塘角工业区;十八工业区;孙屋工业区;茶南路茶山村工业区;卢屋工区;第八工业区;下朗工业区;18、黄江镇:合路工业区;裕元工业区;美江工业区;裕园工业区;鸡啼岗工业区;袁屋围工业区;黄牛埔工业区;金钱岭工业区;社贝工业区;刁朗村新围工业区;北岸发记工业区;19、麻涌镇:川槎工业区;新基工业区;麻一工业区;新沙港工业区;一村第二涌工业区;第二涌工业区;大盛工业区;南洲工业区;麻三工业区;麻四工业区;电镀工业区20、横沥镇横沥镇工业区;三江工业区;村尾工业区;石涌工业区;神山工业区;西城工业区;村头工业区;裕宁工业区;田坑工业区;山厦工业;西部工业区21、桥头镇:石水口银湖工业区;禾坑工业区;东江村工业区;华兴工业区;桥头镇工业区;岗头工业区;李屋金湖工业区;桥头工业区;东太湖东江工业区;桥头居委会盛达工业区;桥头成熟工业区;田新工业区22、道滘镇:大罗沙工业区;蔡白第一工业区;永庆第一工业区;永庆第二工业区;昌平村大备湾工业区;九曲工业区;小河大涡工业区;南城工业区;昌平工业区;厚德上梁洲工业区;牛仔洲工业区;厚德五花工业区23、沙田镇:西太龙工业区;齐沙工业区;西太隆工业区;民田村民田工业区;港口工业区;虎门港大坭工业区;齐沙工业区;杨公洲工业;稔洲工业区;福禄沙工业区;大泥工业区24、企石镇:黄金湖工业区;上截联兴工业区;振华工业区;莫屋工业区;上洞工业区;霞朗工业区;东平工业区;旧围工业区;新南第二工业区;上洞村一横东路第一工业区;下截工业区;深巷第二工业区;东山永盛工业区;东山村工业区;企石镇清湖工业区;永发工业区25、石排镇:王屋工业区;黄家壆工业区;埔心工业区;水贝工业区;福隆罗屋工业区;沙角工业区;赤坎工业区;向西工业区;福隆第二工业区;石崇工业区26、望牛墩镇:中韩桥工业区;望牛墩工业区;芙蓉沙工业区;五涌工业区;寮厦工业区;扶冲工业区;金牛工业区;朱平沙工业区;聚龙江工业区;下漕工业区;扶涌村第一工业区;杜屋工业区;洲涡工业区;27、洪梅镇:第二工业区;乌沙工业区;尧均管理区河东工业区;河西工业区;樱花台盈工业区;黎洲角村工业区;洪屋涡工业区;尧均村工业区28、谢岗镇:银湖工业区;谢岗镇花园工业区;赵林金川工业区;谢岗镇大龙工业区;谢岗镇第五工业区;谢岗镇振兴工业区;谢岗镇金川工业区;谢岗镇工业区谢岗村眼口工业区。
东莞,起步于制造,发达于制造,扬名于制造。
1978年,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诞生于此。
30多年来,东莞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制造业名城,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形成了门类齐全、配套完善、技术先进、涉及30多个行业和6万多种产品的制造业体系,被誉为“世界计算机之都”、“世界玩具之都”、“世界鞋业之都”和“南派服装名城”。
业界素有“东莞塞车,全球缺货”、“不论你在哪里下单,都在东莞制造”的美誉。
东莞各镇街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如石龙电子信息、大朗毛织、虎门服装、长安五金模具、大岭山家具、厚街鞋业、茶山食品等,蜚声中外。
【五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以计算机零部件及接口设备、电子元器件为主,配套率高达95%,部分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10%-40%的份额,已成为全球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
拥有台达、三星、京瓷、日立、先锋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以及聚信科技、步步高等国内知名企业。
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拥有长安五金模具、虎门电子线缆、寮步汽车、横沥模具等4个产业集群,聚集了一批技术先进、产业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如三星电机、金宝电子、京瓷美达、创基电业、柯尼卡美能达、华新电线电缆、中远船务、京滨、信浓马达等。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30多年来,东莞纺织服装类经历了“无牌—贴牌—创牌—名牌”的过程,涌现出虎门“中国女装名镇”、大朗“中国羊毛衫名镇”、厚街“世界鞋业总部”等全国闻名的产业集群。
以纯、松鹰、小猪班纳、搜于特、兴业、圣旗路、观奇等纺织服装企业,华宝、琪胜、跨日等鞋类企业快速成长。
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除了东莞腊味、麦芽糖、东莞米粉、东莞腐竹等驰名中外的传统产品外,饮料有可口可乐、雀巢、加多宝、日之泉,啤酒有华润、金威、珠江,饼干有嘉顿、华美、荣华、思朗,糖果有徐福记,糕点有圣心,方便面有七宝一丁、龙华日清等。
造纸及纸制品业东莞已建成中国最大的造纸及纸制品生产基地,拥有玖龙、理文、金州、银州等全国闻名的大中型企业。
中国塑胶商贸重镇,南往深圳38公里清溪电脑制造企业塘厦镇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电源设备、家用电器为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国际性电子、电脑、电器及周边设备加工制造业基地之一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家用电器、精密机械、运动器材等高科技产品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国际性电子、电脑、电器及周边设备加工制造业基地之一凤岗镇厚街:形成了以机电、鞋业、家具等为支柱的产业集群,其中机电、鞋业和家具三大产业出口量总和占全镇出口总额的85%。
电子机电类企业占外资企业投资总额47%,占全镇出口总额的72%。
常平:形成以五金、毛织、电子、塑料制品等为重点的支柱行业虎门形成了包括服装、电子、物流、会展、五金、塑料、玩具、彩色印刷、电线电缆等30多个行业,6万多个品种长安主要行业是电子、电器、五金、玩具、制鞋、制衣等沙田大岭山形成了以家具、印刷、电子三大产业为支柱,五金、塑胶、皮革、制鞋、化工齐头并进的多元化工业群体红梅主要工业产品有纸制品、玻璃、纺织服装、皮具袋品、电子电器、五金医药等道滘麻涌望牛墩逐步形成了由纺织、服装、五金、造纸、电子、机械等待业组成的中堂形成以电子、塑料、玩具、五金、制鞋、箱包等为主的工业布局石碣镇数码产业重镇,还有电器、五金制品、玻璃制品、灯饰制品、现代家俱、服装服饰、文化用品、皮革制品、精制食品等等,石龙茶山形成了以服装、玩具、食品、五金、塑料、电子为主的工业布局。
寮步初步形成了以电子、电脑、电器组成的产业簇群,是东莞市三大电脑资讯产品生产镇之一。
石排企石镇企石镇在以人造花、灯饰、五金、塑料等为主的原工业生产体系基础上,大力开展招商选资,重点扶持光电科技、电子信息、汽车配件、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高技术、高效益、低耗能、低污染的产业,横沥镇东坑形成了以电子、服装、塑胶等行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大朗在工业领域形成了毛织业、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三大主导产业。
桥头已初步形成以电子、塑胶、机械、印刷、纺织、家私为支柱行业的现代工业体系。
东莞行政区域一览东莞各镇详细状况及各镇下辖个行政村、社区概况。
东莞行政区域一览东莞市辖28个镇、4个街道;386个行政村、205个社区。
全市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2022年东莞市户籍人口为184.77万人,外来暂住人口为413.62万人,常住人口为825.48万人。
截至2022年,港澳同胞约100万人,海外华侨约30万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
街道:(4个)1、莞城街道:辖东正、市桥、北隅、西隅、罗沙、博厦、兴塘、创业,共8个社区;莞城街道办事处(地址:驻市桥社区高第街1号)。
2、南城街道:辖鸿福、宏远、胜和、元美、亨美、三元里、篁村、新基、周溪、袁屋边、白马、石鼓、蛤地、西平、雅园、水濂、新城,共17个社区;南城街道办事处(地址:胜和社区莞太路51号)。
3、东城街道:辖岗贝、花园新村、东泰、温塘、桑园、周屋、余屋、鳌峙塘、峡口、柏洲边、上桥、下桥、樟村、梨川、堑头、主山、石井、同沙、光明、牛山、立新、火炼树、星城,共23个社区;东城街道办事处(地址:岗贝社区东城路(东城大道))。
4、万江街道:辖万江墟、万江、石美、莫屋、拔蛟窝、黄粘洲、蚬涌、谷涌、小享、蛄、上甲、新村、新谷涌、共联、水蛇涌、大莲塘、牌楼基、严屋、大汾、流涌尾、金泰、曲海、坝头、胜利、官桥颉⒓蛏持蕖⑿潞汀⑿鲁牵共28个社区;万江街道办事处(地址:驻万江社区万福路)。
镇:(28个)石碣镇:辖城中1个社区及石碣、唐洪、黄泗围、西南、单屋、梁家、沙腰、刘屋、水南、四甲、鹤田厦、涌口、横颉⒔壑14个行政村;石碣镇人民政府驻城中社区。
石龙镇:辖中山东、中山西、兴龙3个社区及西湖、忠维、林屋、蒲溪、新维、王屋洲、黄家山7个行政村;石龙镇人民政府驻王屋洲村。
茶山镇:辖茶山圩、茶溪2个社区及上元、茶山、下朗、横江、增丁⒙边、寒溪水、南社、塘角、博头、冲美、粟边、孙屋、超朗、京山、刘黄16个行政村;茶山镇人民政府驻茶山圩社区。
石排镇:辖太和1个社区及石排、下沙、福隆、庙边王、沙角、黄家、赤坎、向西、水贝、田寮、横山、埔心、谷吓、塘尾、李家坊、田边、中坑、燕窝18个行政村;石排镇人民政府驻太和社区。
东莞哪个镇工厂最多东莞的长安、清溪、塘厦镇以电子厂最为集中,主要产电脑磁头、手机马达、LCD等。
大岭山以家具厂居多;厚街、虎门鞋厂最多;大朗镇毛织产业重镇,毛织厂最多!东莞简介东莞广东省辖地级市、特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珠江三角洲东岸中心城市。
地处广东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介于东经113°31′—114°15′,北纬22°39′—23°09′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雨量充沛。
西北接广州市,南接深圳市,东北接惠州市,全市陆地面积2460.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82.57平方千米。
截至2021年末,东莞市常住人口数为1053.68万人。
东莞市下辖28个镇(区)和4个街道,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0855.35亿元。
东莞被誉为世界工厂东莞32个镇(街道)每个镇工厂都多,“世界工厂”东莞实至名归东莞,又称"莞城",位于珠江口东岸,"广东四小虎"之首,号称"世界工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篮球城市,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是全国4个不设县的地级市之一。
东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有着1700多年的郡县史,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建郡,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
东莞有港澳同胞约120万人,海外华侨约30万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有"音乐之城" 、"科技之城"、"博物馆之城" 、国家森林城市等美誉。
2015年2月,东莞再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2015年4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ICLEI世界大会全球200余城代表聆听"东莞声音"。
樟木头
中国塑胶商贸重镇,南往深圳38公里
清溪
电脑制造企业
塘厦镇
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电源设备、家用电器为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就是国际性电子、电脑、电器及周边设备加工制造业基地之一
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家用电器、精密机械、运动器材等高科技产品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就是国际性电子、电脑、电器及周边设备加工制造业基地之一
凤岗镇
厚街:
形成了以机电、鞋业、家具等为支柱的产业集群,其中机电、鞋业与家具三大产业出口量总与占全镇出口总额的85%。
电子机电类企业占外资企业投资总额47%,占全镇出口总额的72%。
常平:
形成以五金、毛织、电子、塑料制品等为重点的支柱行业
虎门
形成了包括服装、电子、物流、会展、五金、塑料、玩具、彩色印刷、电线电缆等30多个行业,6万多个品种
长安
主要行业就是电子、电器、五金、玩具、制鞋、制衣等
沙田
大岭山
形成了以家具、印刷、电子三大产业为支柱,五金、塑胶、皮革、制鞋、化工齐头并进的多元化工业群体
红梅
主要工业产品有纸制品、玻璃、纺织服装、皮具袋品、电子电器、五金医药等道滘
麻涌
望牛墩
逐步形成了由纺织、服装、五金、造纸、电子、机械等待业组成的中堂
高埗
形成以电子、塑料、玩具、五金、制鞋、箱包等为主的工业布局
石碣镇
数码产业重镇,还有电器、五金制品、玻璃制品、灯饰制品、现代家俱、服装服饰、文化用品、皮革制品、精制食品等等,
石龙
茶山
形成了以服装、玩具、食品、五金、塑料、电子为主的工业布局。
寮步
初步形成了以电子、电脑、电器组成的产业簇群,就是东莞市三大电脑资讯产品生产镇之一。
石排
企石镇
企石镇在以人造花、灯饰、五金、塑料等为主的原工业生产体系基础上,大力开展招商选资,重点扶持光电科技、电子信息、汽车配件、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高技术、高效益、低耗能、低污染的产业,
横沥镇
东坑
形成了以电子、服装、塑胶等行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大朗
在工业领域形成了毛织业、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三大主导产业。
桥头
已初步形成以电子、塑胶、机械、印刷、纺织、家私为支柱行业的现代工业体系。
黄江
主要产业有电子、塑胶、五金、鞋业、家私、玩具等
谢岗
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五金、玩具、纺织制衣、保健食品等高新科技产品为主的工业布局
~~~~~~~~~~~~~~~~~~~~~~~~~~~我就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2013年出台的方案提到的“五大产业集群分布”
上周,东莞市政府集中印发促进五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方案,涉及服装鞋帽、食品饮料、造纸、家具与玩具文体产业五块,为具体产业如此密集制定产业升级方案还就是首次。
除了提出如“打造成2家产值超过50亿元服企”、“3家主营收入达到百亿元的食品工业龙头”等等的具体目标外,文件中引人注意的还有各镇街的产业分工与各镇街“集团军作战”的抱团定位。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镇街自发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的产业,比如说起虎门大家就想到虎门的服装,说起厚街就想到了家具与鞋业,说起道滘大家想到食品,都打上了各自的产业烙印。
在本次出台的方案中,镇街的特色产业与优势产业被作为5个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而提及。
比如造纸行业,“就
是以中堂镇为中心,以麻涌、洪梅、万江、道滘、望牛墩等镇街所在的水乡片造纸核心集聚带为重点”,从而形成中堂造纸产业市场群。
目前东莞各镇街的产业虽各有特征,但基本还就是单打独斗,分散缺乏合力。
新出台的方案则非常明确了各镇街的协同合作、“集团军作战”的思路,提出要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以产业为纽带来带动各镇街、各产业集群的合作。
甚至不局限在同一个产业的合作,强调各产业集群间的合作。
在《东莞市促进玩具及文体用品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中就提出:“玩具及文体用品产业链条较长,与其她产业的关联度较高。
我市现有的石龙电子、长安五金模具、横沥模具制造、虎门服装等产业集群都可以为玩具及文体产业提供各种必不可少的原辅料,探索我市玩具及文体用品产业与其她优势产业之间的互助合作。
”
集团军作战的方式无疑会胜过单打独斗式的发展,如果内部真正实现在各镇街产业、各产业集群间搭建合作的桥梁与平台,实现信息的互通、合作的共赢,对外集中打造出“东莞家具”、“东莞造纸”等等的统一性区域品牌,东莞产业的转型升级无疑将带来巨大的能量。
造纸产业:中堂、麻涌、洪梅、万江、道滘、望牛墩,形成中堂造纸产业市场群;
家具产业:大岭山家具产业集群及“家具出口内销促进中
心”,厚街家具创意产业集群及厚街“广东家具国际采购中心”;
食品产业:茶山、道滘、南城、麻涌、石龙、厚街、洪梅、东城,绿色食品与广式食品产业带;
服装产业:厚街―虎门―长安―松山湖―大朗―常平时尚产业带;
玩具文体产业:以石排、常平、清溪、虎门、塘厦为中心的五大产业集群。
~~~~~~~~~~~~~~~~~~~~~~~~~~~我就是华丽丽的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