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登记业务培训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244.50 KB
- 文档页数:68
第一节:社保政策与业务术语简介1.1.社会保险简介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项目,它的保障对象主要是全体劳动者,目的是保障基本生活,具有补偿收入减少的性质。
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政府给予资助并承担最终责任。
社会保险实行权利和义务相对应的原则,劳动者只有履行了缴费义务,才能获得相应的收入补偿权利。
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现在大部分地市的社会保险征收实现“五险合一,一票征收”,同时实施了收支二条线管理模型。
即将与基金征集相关的管理环节与待遇支付的环节分开管理,与基金征集相关的我们定义为公共业务,待遇业务分别包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待遇支付和失业待遇支付。
1.2.社会保险特征1)非盈利性。
社会保险是非盈利性保险,它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以实施社会政策为目的。
2)强制性。
社会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
所谓强制性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劳动者个人和所在单位都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参加。
社会保险的缴费标准和待遇项目、保险金的给付标准等,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统一规定。
劳动者个人作为被保险人一方,对于是否参加社会保险、参加的项目和待遇标准等,均无权任意选择和更改。
3)普遍保障性。
社会保险对于社会所属成员具有普遍的保障责任。
不论被保险人的年龄、就业年限、收入水平和健康状况如何,一旦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政府即依法提供收入损失补偿,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社会保险除了现金支付以外,通常还为劳动者提供医疗护理、伤残康复、职业培训和介绍、老年活动等多方面的服务。
4)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对等性。
社会保险待遇的给付一般不与个人劳动贡献直接相关联。
享受者要作出贡献,但其享受并不是与其贡献完全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