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全程饲养管理经验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24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的饲养管理是指对蛋鸡进行科学地饲养、管理和照顾,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主要包括:环境管理、饲料管理、疫病防治和舍鸡管理。
一、环境管理蛋鸡的饲养环境对于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蛋鸡饲养环境主要包括饲养场地、鸡舍和饮水环境。
环境管理的主要要点如下:1. 饲养场地的选择:应选用离城市远、环境空气新鲜、无排放污染的地方以供饲养。
2. 鸡舍的建筑:鸡舍内部的设计应尽量保持通风透光和保温性能,确保蛋鸡在舍内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 饲养设备:应选用先进的饲养设备,保障蛋鸡的饲养条件。
4. 饮水环境:饮水设备应该保持干净,并时常换水,确保饮水的清洁和新鲜。
5. 清洁卫生:保持鸡舍的干净卫生,及时清理鸡粪、换洗鸡舍床上材料,做好饲养场地的清洁卫生工作。
二、饲料管理蛋鸡的饲料管理是保证蛋鸡正常生长发育和高产蛋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饲料管理的要点如下:1. 饲料品种:蛋鸡的饲料应选用高质量、营养全面的专用鸡饲料。
2. 饲料供应:饲料应定时定量地供应,保证蛋鸡获得足够的营养。
3. 饲料配方:根据蛋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和生产情况,合理调整饲料配方,以满足蛋鸡的营养需求。
4. 饲料加工和储存:饲料应加工完整,无霉变和异物,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以免饲料变质影响蛋鸡的健康。
三、疫病防治蛋鸡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率。
疫病防治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疫苗接种:蛋鸡在饲养过程中,需要按照兽医的建议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以预防鸡的疫病。
2. 疾病监测:定期对蛋鸡进行疫病监测,及时发现疫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3. 疫病隔离:发现蛋鸡患病后,应该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疾病传播。
4. 饲养场地的卫生管理:保持饲养场地的卫生是预防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四、舍鸡管理蛋鸡舍鸡是指蛋鸡生产周期结束后,需要对蛋鸡进行处理的工作。
舍鸡管理的要点如下:1. 精心照料:当蛋鸡进入舍鸣期时需要精心照料,注意保暖、饲料的质量和数量。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是指以产蛋为主要经济目的的鸡种,它的饲养管理决定了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下面是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1. 饲养环境管理:蛋鸡需要一个安全、舒适、干燥、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的环境。
饲养场所要保持清洁,定期清理禽舍内外的污物。
准备干净的饮水设备和饲料器,保持饮水器中的水清洁,定期更换饮水管。
2. 饲料管理:蛋鸡需要均衡的饲料来满足其生长和产蛋的需要。
饲料应包含适当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饲料要保持新鲜,定期检查饲料是否有异味或霉变。
饲料的喂养量和频次需要根据鸡的生产阶段和群体做出调整。
3. 喂养管理:蛋鸡要定时喂食,保证鸡群的生长和发育。
每日喂食时间要固定,可以在早晨和傍晚各喂一次,鸡群饮食量和饮水量要保持平衡。
避免喂食过量,造成浪费和蛋鸡肥胖。
饮水器要保持饮水畅通,定期清洗和消毒。
4. 疾病预防:蛋鸡容易受到多种疾病的侵扰,因此要进行常规的疾病预防工作。
定期给蛋鸡进行疫苗接种,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
注意饲养场所的卫生,消毒禽舍和饮水器,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对有疾病症状的蛋鸡要及时隔离和治疗。
5. 群体管理:蛋鸡是以群体饲养的,要注意群体管理。
保持鸡群的稳定和和谐,避免蛋鸡间的争斗和拘泥。
定期检查鸡群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策略。
6. 照明管理:蛋鸡对照明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保持适当的光照时间和强度,提供充足的自然光或人工光。
根据不同阶段的蛋鸡调整照明时间和亮度,以提高蛋的产量和质量。
7. 温度管理:蛋鸡对温度也有一定的要求。
在冬季要保持禽舍的温暖,以避免蛋鸡的冻伤。
夏季要保持禽舍的通风,适当降低温度,以减少蛋鸡的热应激。
8. 饮水管理:蛋鸡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定期清洁和更换饮水器中的水,确保饮水器的通畅和清洁。
给蛋鸡提供新鲜的饮水,避免断水和水质不良。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饲养环境管理、饲料管理、喂养管理、疾病预防、群体管理、照明管理、温度管理和饮水管理。
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要点1.环境管理:-温度:鸡舍应保持适宜的温度,育雏期的温度要高于育成期。
刚进入育成期的蛋鸡逐渐适应舍内环境,鸡舍温度可以逐渐降低。
一般来说,温度在18-24摄氏度之间为宜,温度波动应尽量减小。
-通风:适当的通风能够帮助排除鸡舍内的湿气和有害气体,并保持空气新鲜。
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鸡舍通风量要达到每小时2-6立方米/只。
-光照:控制适当的光照时间可以促进蛋鸡成长和下蛋。
蛋鸡育成期的光照时间一般为14-16小时,可以通过人工照明来实现。
2.饲料管理:-饲料配方:蛋鸡育成期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
饲料中要包含适当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蛋鸡的营养需求。
饲料中的粉碎细度也要适中,以便鸡只能充分消化吸收。
-饲料供应:要按时、定量、定期地供应饲料,避免浪费和饥饿。
饲喂的次数要根据饲养密度和饲料消耗量来确定,一般每天分2-3次饲喂。
-饮水管理:保证饮水的干净和新鲜,每天都要清洗饮水设备。
水源要保持流畅,避免水池中的水变浑浊。
3.疫病预防:-疫苗接种:按照兽医的建议,对蛋鸡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以预防常见的传染病,如新城疫、口腔热等。
接种时要注意疫苗的储存和注射方法。
-预防寄生虫:定期进行寄生虫检测和药物驱虫。
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绦虫和跳蚤等,严重感染会影响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率。
-防止交叉感染:严禁外人进入鸡舍,减少病原菌传播的机会。
鸡舍、饮水设备和饲料器具要定期消毒,以杀灭潜在的病原体。
4.群体管理:-合理饲养密度:根据鸡舍的面积和鸡只的数量,确定适当的饲养密度。
过高的密度会增加蛋鸡之间的争斗现象,影响鸡只的生长和健康。
-定期体重测量:每周测量一次蛋鸡的体重,以了解鸡只的生长情况。
体重的变化可以作为调整饲料供应和质量的依据。
-疾病监测:定期观察蛋鸡的精神状态、食欲和大小便等,发现异常时要及时处理。
如发现鸡只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要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病菌扩散。
以上是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的要点,良好的管理和细致的照顾对于蛋鸡健康成长和高产蛋至关重要,饲养人员应密切关注鸡只的需求,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障鸡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高产蛋鸡的饲养管理高产蛋鸡是一种生产力非常高的家禽,对于饲养者来说,做好饲养管理非常重要。
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高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1. 环境管理高产蛋鸡的饲养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卫生。
可以采用水帘墙、风机等设备来保持鸡舍内空气流通。
鸡舍内应经常清理消毒,每批入舍前应消毒一次,保持鸡舍干净。
2. 饲喂管理高产蛋鸡的饲喂管理非常关键。
要保证饲料的质量,选用优质的饲料,并根据生长阶段进行精细化饲养。
常见的饲料有谷物、豆粕、鱼粉、肉骨粉等。
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要给鸡喂足够的饲料,能够满足它们的生长需求。
(2)每日喂饲的次数要均匀,饲料应放置在容易被发现的地方,以便适时地添加饲料。
(3)要定期检查饲料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疾病防治高产蛋鸡容易出现一些疾病,如传染性鼻炎、突变性禽病、大肠杆菌感染等。
因此,要注意疾病的预防和及时治疗。
(1)饲喂合理饲料,保持良好卫生环境,及时清理禽舍,防止疾病的传播。
(2)加强禽舍消毒管理,勤洗手、勤换衣服,保持清洁工作场所。
(3)发现病情立即隔离患病鸡,及时进行治疗,并对禽舍进行彻底消毒。
4. 养殖技术管理高产蛋鸡的成长需要合理的养殖技术,特别是在控制鸡的生长及发情方面要有所注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养殖技术:(1)控制生长速度:超量饲喂会导致蛋鸡生长过快,容易出现鸡肥瘦不均的问题,影响蛋鸡的产蛋量以及经济效益。
(2)控制日照时长:正常情况下,高产蛋鸡需要保持12-14小时的日照时长,否则会影响蛋鸡的产蛋量。
(3)控制发情周期:了解高产蛋鸡的发情周期,达到适时适度地激发蛋鸡进入产蛋期,提高产蛋量和经济效益。
总之,高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需要饲养者时刻保持警觉,注意细节,做好各个方面的管理,以确保高产蛋鸡健康成长并产出高质量的蛋。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的饲养管理是指在饲养蛋鸡过程中,根据蛋鸡的生理特点和食欲特点,合理安排蛋鸡的饲料和饮水,提供适宜的环境和空间,科学管理蛋鸡的生长和发育,以达到提高产蛋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饲料管理、水源管理、环境管理、疫病防控和日常管理等方面。
一、饲料管理:1.合理配制饲料:根据蛋鸡的生长阶段和产蛋期的不同,合理配制饲料,保证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能满足蛋鸡的需求。
2.定时定量喂养:根据蛋鸡的饥饿感和进食的能力,合理安排蛋鸡的进食时间和进食次数,保证饲料的摄取量和摄取频率。
3.保持水分充足:蛋鸡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保持饲料中的水分充足,搭配提供清洁的饮水设施,确保蛋鸡的水分供应。
二、水源管理:1.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清洗饮水设施,保持水源的清洁和新鲜,避免饮用脏污水源导致疾病传播。
2.保持水源充足:保证饮水设施供应的水量充足,避免蛋鸡因为水源不足而饮水不充分。
三、环境管理:1.确保舒适的温度:根据蛋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调节饲养环境的温度,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保证蛋鸡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2.保持通风良好:保持饲养场的通风良好,保证空气的流通,排除饲养场内部的潮湿和异味,提高蛋鸡的生活品质。
3.避免噪音干扰:尽量避免饲养场内外的噪音干扰,蛋鸡对噪音较为敏感,噪音干扰会影响蛋鸡的生长和产蛋。
四、疫病防控:1.定期排查疫病:定期对蛋鸡进行健康排查,及时发现疫病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疫病在饲养场内传播。
2.疫苗接种:按照兽医的建议和饲养计划,定期为蛋鸡接种相应的疫苗,提高蛋鸡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3.生物安全措施: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避免疾病的来源,加强饲养场的消毒工作,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五、日常管理:1.定期清洁消毒:定期对饲养场内的设施和鸡舍进行清洁和消毒,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感染风险。
2.合理安排蛋鸡的生活空间:根据蛋鸡的体型和数量,合理安排蛋鸡的生活空间,避免拥挤和压死现象的发生。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的饲养管理是指对蛋鸡进行合理的饲养和管理,以保证其健康生长和高产蛋。
本文将从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疾病防控和日常维护等方面介绍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饲料管理1. 饲料选择:选择优质饲料,确保蛋鸡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
应根据蛋鸡的生长阶段和需要,配制合理的饲料配方,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2. 饲料供应:要根据蛋鸡的生长和产蛋需要,控制饲料的供应量和供应时间,确保蛋鸡能够适时、适量地摄取饲料。
应定时定量地喂食,避免饲料的过量或不足。
3. 饲料管理:要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定期清理饲料盆、饮水器等饲料器具,避免饲料受潮、发霉或沾染病菌。
饲料的储存要放置在通风、干燥、防鼠防虫的地方,避免污染和变质。
二、环境管理1. 鸡舍布局:鸡舍应有合理的布局,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和采光充足。
合理设置鸡窝、饲料器、饮水器等设施,便于蛋鸡生活和管理。
鸡舍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进行消毒和杀菌,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2. 温度控制:蛋鸡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生活,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气温调整鸡舍的温度。
冬季要加强保暖措施,如加设取暖器、加厚保温材料等;夏季要保持通风,使用降温设备如湿帘等。
3. 水源管理:蛋鸡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饮水器应保持畅通,水源要新鲜、卫生。
要定期清洗和更换饮水器,防止饮水受到污染和病菌传播。
三、疾病防控1. 疫苗接种:蛋鸡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都需要接种相应的疫苗,以预防常见的传染病。
应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定期接种和补种疫苗,以提高蛋鸡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2. 疾病监测:要定期对蛋鸡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蛋鸡。
要注意观察蛋鸡的精神状态、食欲、体重变化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3. 病区管理:对于有病的蛋鸡,应尽早隔离和治疗,避免病菌传播给其他蛋鸡。
病区要做好消毒、除菌工作,尽量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四、日常维护1. 定期清洁:要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废料,保持鸡舍的清洁和干燥。
《产蛋鸡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措施》咱说这鸡啊,要想下好蛋,可不是个简单事儿。
我就见过好些个鸡,那每一只啊,情况各不相同。
就像我们那小鸡场,有只叫小红的鸡,看着毛色鲜亮,一个羽毛都不乱,那眼神儿透着灵气。
可是一开始啊,它下蛋的数量真不咋地,一天就几个小蛋。
我就寻思着,得想个法子提升提升咱这些鸡的产蛋量。
首先呢,饲料肯定是少不了的。
我就把大家伙儿都召集起来,说:“咱就像那菜农一样,看着鸡就得像看自己的菜地,想要收成好,那得精心管理。
”我站在鸡圈那儿,看着它们或疑惑或盯着我手里饲料袋的眼神。
这饲料可是有讲究的,不能光喂那些单一的粗粮。
我就选了些有科学配比的饲料,还加了些营养添加剂,保证它们吃得营养均衡。
记得有一回,我请来一位老王,他可是养鸡多年的专家,满脸皱纹看着就是经验的结晶。
老王站在鸡圈旁,操着一口带着方言的普通话就开始讲:“咱养鸡啊,就跟养娃似的,得用心,鸡吃啥、咋晒太阳,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白菜。
”听着老王的话,那些鸡们似乎也懂了,鸡叫声此起彼伏,有的还啄啄地上的草,一派热闹景象。
除了饲料,环境卫生也重要啊。
我就跟场长说:“咱得给鸡一个舒适的环境,就像人找个好住处,心情顺了下蛋也勤。
”场长一开始也不太乐意,皱着眉头说:“清洗鸡舍得花好多功夫。
”我就笑着跟他说:“场长啊,你看那玩泥人的,哪有光看不练就能成的?咱得有点长远的眼光。
”场长被我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点道理。
于是我们就开始每天给鸡舍定时清理,通风、换水,把鸡感觉干净、舒服了。
过程中啊,有些鸡的食欲明显提高了,像那叫小白的鸡,平时总是脏兮兮的,现在干净了,那吃得欢快,下蛋也多了。
再说饲养管理呢,光伙食好也不行,还得有点激励措施。
你看鸡下蛋多了,也得有奖励。
我就琢磨着在鸡舍里挂几个亮眼的红绳子,每次下蛋最多的鸡,我就给它在圈子外面挂上。
这红绳子虽然简单,但鸡们看到红绳子,个个精神起来,一窝蜂争着要那“荣誉”。
还有啊,得讲究个好氛围。
鸡舍里不能总是死气沉沉的,我就想着组织些活动,给它们放放音乐,搞搞“自由散步”,让它们在运动中舒展筋骨。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疾病防控、育雏管理和生产管理。
一、饲料管理1.合理配置饲料:根据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需要,合理配置营养配方,确保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适宜,并根据蛋鸡的生长阶段和饮水情况,采用不同粒径和形态的饲料。
2.定时定量喂养:建立科学的喂养制度,每天定时定量喂养,避免过度喂食或饥饿。
饲料供应要足够,保证蛋鸡的生长和产蛋需要。
3.清洁饮水: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设施,确保饮水的干净卫生。
水的温度要适宜,冷水会影响消化和产蛋。
饮水的水质也要符合要求,避免因水质不良对蛋鸡的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二、环境管理1.鸡舍设计:合理设计鸡舍的结构和布局,确保通风良好、光线充足、温度适宜,并采取防寒、防热、防风、防潮等措施,为蛋鸡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2.密度控制:根据蛋鸡的品种和生长阶段,控制合理的饲养密度,保证每只蛋鸡的活动空间充足,避免鸡舍过于拥挤,导致蛋鸡的互相竞争和压力过大。
3.卫生管理:鸡舍要定期清洁、消毒,定期更换鸡蛋下蛋材料和饲料,保持鸡舍的干净卫生,预防蛋鸡生病和感染传染病。
三、疾病防控1.免疫接种:按照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给蛋鸡进行疫苗接种,保证蛋鸡的免疫力正常,预防常见疫病的发生。
2.疫情监测:定期进行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疫病,减少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3.药物使用:按照兽药使用规范,合理使用兽药,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兽药,防止兽药残留和抗药性的产生。
四、育雏管理1.孵化管理:控制孵化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保证蛋的孵化质量,及时清理和替换孵化器内的浮蛋、未孵化和死胎蛋。
2.雏鸡疫苗接种:在雏鸡出壳后适时给予必要的疫苗接种,增强雏鸡的免疫力,预防疫病的发生。
3.健康管理:定期对雏鸡进行健康检查,观察其食欲、精神状态和排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治疗。
五、生产管理1.蛋窝管理:设置合适的蛋窝,保证蛋鸡下蛋的环境舒适,避免蛋鸡因为环境不适而把蛋排出来或损坏。
健康养殖·管理畜牧业环境 2021.0540摘 要:蛋鸡生命前126d饲养管理是否得当,关系到其能否达到生产潜力,本文针对于蛋鸡综合饲养管理,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全面促进小母鸡健康发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蛋鸡;综合饲养;管理措施1 雏鸡饲养管理1.1 育雏准备工作为了提高雏鸡成活率,首先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在雏鸡进场前3~5d左右将鸡舍清扫干净并消毒处理,同时检查育雏器以及保温系统是否正常运行,而后在雏鸡到场前1d,将饮水器、饲料器、围圈、垫料等必要设施设置好,并将育雏器调至标准温度,在饮水器中灌满8%的糖水。
结合以往蛋鸡饲养管理经验总结分析,育雏期蛋鸡饮用糖水15h,至少能够降低蛋鸡前7天50%的死亡率,另外,在饮用水中添加维生素、电解质、抗生素等,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要准备好碎玉米或者小米作为雏鸡饲料,有效预防雏鸡糊肛。
1.2 育雏期饲养管理雏鸡进场后的3h之内先饮用8%的糖水,不能投喂饲料,同时需要观察鸡背温度,正常温度应该在30℃~32℃左右,而后每7d,鸡背温度需要降低3℃,直到降低到21℃为止,保证环境温度满足雏鸡舒适需求。
另外,需要在每层鸡笼中铺1~2层厚的报纸或牛皮纸,为雏鸡采食和饮水提供便利。
雏鸡进场后的2~3d,可以在饲料器中添加饲料供雏鸡采食,进场后的第6d,可以将笼中铺垫的报纸或牛皮纸取出。
为了避免雏鸡啄肛,需要在雏鸡进场第10d时对雏鸡进行断喙。
与此同时,在最开始的2~3d,需要为雏鸡进行24h不间断光照,如果雏鸡体质较差,可以适当延长1~2d,保证光照强度达到5W/m2。
通常情况下,在雏鸡0~6周龄时,最好每平方米饲养30~50只雏鸡,而后结合日龄以及体重,适当增加或降低饲养密度,同时需要保证饲养环境中每30~50只雏鸡有一个饮水器,保证雏鸡在采食和饮水时不拥挤,从而促进鸡群均匀发育。
为了能够饲养出体质健康、发育均匀的小鸡,需要在雏鸡进场前铺垫好清洁垫料。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蛋鸡的产蛋量和品质非常重要。
以下是蛋鸡的饲养管理要
点:
1. 饲料管理:蛋鸡的饲料要均衡、全面,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产蛋期的需要进行饲养管理,比如在产蛋高峰期,可以适当增加蛋
白质的供给。
2. 饮水管理:蛋鸡需要饮用干净、新鲜的水。
水的质量和供水设施的卫生状况对蛋
鸡的生产和健康都有影响。
饮水设施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干净。
3. 环境管理:蛋鸡对环境的舒适度很敏感,应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
蛋舍应
有良好的通风和隔热设施,以确保温度适宜。
定期清理蛋舍,消毒蛋舍,防止疾病的传
播。
4. 疫病防控:蛋鸡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应定期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同时要进
行定期的体检和疾病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隔离。
5. 光照管理:光照对蛋鸡的产蛋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
蛋鸡需要一定的日照时间,
一般每天12-15小时。
在冬季可以适当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量。
6. 行为管理:蛋鸡的行为管理也是很重要的,可以采用适当的饲喂方式和饲喂器具,提供适宜的空间,防止鸡群之间的争斗或损伤。
7. 蛋的采集和储存:蛋鸡产的蛋要及时采集,保持蛋壳完整无损。
采集后要进行清
洁和消毒,然后储存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以保持蛋的新鲜和品质。
8. 监测和记录:饲养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和记录,包括蛋鸡的产蛋量、饲料消
耗量、疾病情况等,以便进行分析和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饲养管理是农户们及养殖商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谈谈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环境的控制好的环境是蛋鸡产蛋的保障,所以必须保持鸡舍内空气流通,保持温度恒定,维持饮水自动化,粪便及时清理等操作,水、氧、日照、温度、饲料等环境要匹配,经常观察环境,及时调整环境。
二、饲料的管理合理的饲料摄入量和合理的饲料成分对蛋鸡产蛋量有很大影响,雌蛋鸡产蛋期一定要加强蛋白质的供给,成年鸟四周岁以后,可适当减少蛋白质的供应,这样有利于延长鸟龄和降低饲料成本。
饲料要保持新鲜、干燥、无异味等。
三、疫病的预防疫病的预防非常重要,定期对鸡舍内进行消毒,出现疾病时及时隔离和治疗。
在生产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检查和记录体状况,对出现异常的鸟群,及时处理。
四、光照的管理光照对蛋鸡的影响非常大,要保证光照充足,鸟群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都会受到光照的影响,特别是日长严重缺少时,对蛋鸡的免疫能力和产蛋能力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一定要保证光照充足。
五、温度的管理蛋鸡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它们适宜的环境温度在15摄氏度至26摄氏度,若温度过高或过低,则会对蛋鸡的健康和产蛋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温度的控制是建立在鸡舍通风良好和保暖设备完善的基础上的。
天气变化大时,应根据温度情况及时进行温度调节,并经常进行观察,保持适宜的温度。
六、规范的管理制度一个好的蛋鸡养殖管理制度是蛋鸡能否顺利成长和良好产蛋的关键,应制定完善的时间表和标准操作流程,以便更好的掌控鸡舍内的管理工作,并在相应时期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良。
蛋鸡饲养管理对于蛋鸡的健康和产蛋量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养殖商必须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为鸟群提供舒适的环境和营养合理的饲料,注重日常的管理和预防疫病,才能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第一篇蛋鸡饲养管理一、育雏期饲养管理(一)雏鸡选择(二)环境卫生(三)育雏环境(四)饮水与开食(五)正确断喙(六)雏鸡饲养二、育成期饲养管理(一)合理换料(二)体重和体型(三)饲养方案(四)光照制度(五)环境条件(六)均匀度三、产蛋期饲养管理(一)开产前饲养管理(二)产蛋高峰期饲养管理(三)蛋鸡日常管理第二篇肉仔鸡饲养管理技术一、品种选择(一)艾维茵(二)爱拔益加二、鸡舍选择(一)鸡舍的布局(二)鸡舍的类型三、设备选择(一)喂料设备(二)饮水设备(三)增温设备(四)通风换气设备(五)消毒设备(六)饲养用具四、饲养方式选择(一)垫料平养(二)网上平养(三)笼养五、养好肉仔鸡的基本条件(一)温度(二)湿度(三)通风换气(四)光照(五)密度六、饲养管理要点(一)进雏前管理要点(二)雏鸡管理要点七、饲养作业规范第三篇鸡场卫生和主要疾病防治一、生物安全制度二、免疫程序三、带鸡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带鸡消毒优点(二)消毒药物(三)带鸡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四、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一)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二)新城疫的防治措施五、传染性支气管炎六、大肠杆菌病七、肉鸡猝死综合征现代养鸡技术第一篇蛋鸡饲养管理一、育雏期饲养管理(一)雏鸡选择目前辽宁省蛋鸡品种主要以国外引进的良种为主,如海兰、罗曼、伊莎、迪卡、海赛克斯等品种,地方优良鸡种如庄河大骨鸡、黑羽绿壳蛋鸡及一些地方土种鸡等也有一定比例,养鸡户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饲养的优良鸡种。
在订购雏鸡前首先要对种鸡场进行考察,笔者认为目前市场上的优良品种生产性能都很接近,关键是看种鸡场对种鸡饲养管理水平如何。
种鸡场之间差距很大,所以选种不如选场,对种鸡场要了解种鸡的日龄及免疫是避免免疫失败最好的办法(青年母鸡和老龄母鸡的后代免疫程序不同),所以购入的鸡雏必须来自于防疫严格、种鸡质量高、抗体水平高、出雏率高的种鸡场,并选择活泼、眼睛有神、大小整齐、腹部收缩良好、脐环闭合完全、无血迹且肛门干净的健康鸡雏。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的饲养管理是保障蛋鸡健康和高产蛋的重要工作,下面是蛋鸡饲养管理的要点。
一、饲料管理蛋鸡的饲料管理是蛋鸡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可以直接影响到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要合理搭配饲料,提供优质饲料,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满足蛋鸡的需求。
要定时配给饲料,确保饲料的新鲜,避免发霉和变质。
二、水源管理饮水是蛋鸡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要保证蛋鸡有充足的清洁饮水。
要定时更换饮水器中的水,保证水的清洁卫生,避免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
要保证蛋鸡随时都有饮水,确保蛋鸡的水分摄入量足够。
三、环境管理蛋鸡的饲养环境对蛋鸡的生产和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要保持饲养环境的舒适和清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热或过冷的环境对蛋鸡的影响。
要定期清理饲养环境,保持饲养环境的干燥和卫生,避免霉菌和细菌的滋生。
四、疾病防治蛋鸡的免疫和疾病防治是保障蛋鸡健康的重要环节。
要进行常规的免疫接种,按照免疫程序定期给蛋鸡注射疫苗,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要定期检查蛋鸡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和治疗疾病,避免疾病传播和扩散。
六、合理饲养密度蛋鸡的饲养密度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有直接影响。
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保持饲养环境的舒适度。
不宜过高的饲养密度会导致蛋鸡过度拥挤,增加蛋鸡的压力和疾病的发生。
合理的饲养密度有利于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
七、场地卫生管理蛋鸡的场地卫生管理是预防疾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环节。
要定期清理场地,清除废弃物和粪便等污物,保持环境的干净和卫生。
要进行杀菌消毒,防止细菌和寄生虫感染,减少传染疾病的发生。
蛋鸡的饲养管理是很复杂的工作,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调整,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只有做好全面的饲养管理,才能保障蛋鸡的健康和高产蛋。
高产蛋鸡的饲养管理高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是保证鸡只生长发育、产蛋质量、免疫力等方面的关键。
本文将从饲养环境、饲料配方、饲料投喂等方面分别阐述高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一、饲养环境1. 温度调节:高产蛋鸡通常需要在灯光下饲养,保持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它们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量。
初段饲养温度要在28℃左右,而后期要在18℃左右。
2. 确保通风良好:好的通风可以让鸡舍内保持新鲜空气和适宜温度,同样也可减少疾病的发生,是高产蛋鸡饲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3. 保持干燥:鸡舍内要保持干燥,湿度不应超过70%。
湿度过高会使鸡只的身体接触到湿气,导致体温降低、感冒等疾病的产生。
4. 充足的日光:高产蛋鸡需要日光来有效地合成维生素D,保持骨骼健康,尽量保证鸡舍内的自然光照或是引进一些人工光源。
二、饲料配方高产蛋鸡的饲料主要需确保能够缓解生产负担,保障其营养需求,提高产蛋量和蛋质质量。
应根据其生长周期和体重制定不同的配方。
1. 高能量饲料:高能量饲料能够提供蛋鸡合理的热能,促进蛋鸡的消化,使之更容易吃下足够的饲料,同时还能增加鸡实现高产蛋的概率。
2. 合理的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是蛋鸡体内合成蛋黄体素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根据不同生长周期的鸡只的需要调配不同的蛋白质比例。
3. 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同样能够增强蛋鸡的免疫力和促进种蛋鸡生长。
应把它们均匀的混合到饲料中。
三、饲料投喂高产蛋鸡的饲料投喂方式需要确定饲养密度、投喂时间和饲料的合理用量等多个方面,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1. 餐次饲喂:每日至少需要向蛋鸡投喂2-3次,保证其能够摄入足够的饲料含量。
2. 饲料量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可以根据鸡只的生长阶段、生产能力等需求来调节,保证蛋鸡能够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
3. 确保饮水充足:饮水是鸡只保健的关键,要保证24小时供应清洁可口的饮水。
4. 饲养密度控制:合理的饲养密度既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也可以预防鸡窝环境下疾病的传播。
通常蛋鸡密度不应过高,每平方米面积不超过6只。
1 / 1 蛋鸡全程饲养管理经验汇总 第一章 进雏前的的准备: 1.物理消毒:清除鸡舍的粪便、扫净,晾晒通风15天以上,洗净网架及饲养器具。 2.化学消毒;①首先要洗净网架及棚舍的各个角落。之后使用消毒液和2%的火碱进行全面的消毒。②在地面还处于湿润的时候撒上白灰,因为在此时撒上白灰可以迅速吸收地面水分使地面干燥,另外石灰在地面形成了一层薄薄的表皮,这层表皮可以起到与地面隔离的作用。③高锰酸钾+甲醛熏蒸效果比较理想,一套可熏蒸100m?。或者使用烟雾弹的消毒剂进行熏蒸效果也比较理想。在熏蒸的时候温度在20℃以上,湿度在80%以上熏蒸效果最理想。 3.检查饲养用具,洗净消毒做好进雏前的准备。 第二章 选择优质雏鸡 要求:羽毛清洁、有光泽、干燥,鸡群整齐度好一般体重应在34克以上、雏鸡要活 1 / 1
泼、叫声响亮清脆、眼大有神,脐部没有血痕、愈合良好、羽毛覆盖完整,泄殖腔周围干净,喙、眼、腿、爪无畸形。将整个雏鸡握在手中,有弹性和较强的挣扎力,一周以内因细菌感染等造成的死亡率在0.5%以内。 第三章 蛋鸡饲养管理 (1)育雏期(1-42日龄)的饲养管理 1-42日龄为商品蛋鸡的育雏期:雏鸡出壳消化机能不健全,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靠两个来源:一市靠供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高蛋白的饲料;二靠雏鸡本身腹中未完全吸收的卵黄提供营养物质。育雏期是雏鸡的各个系统发育的时期,雏鸡各组织器官从功能的不健全或不具备逐渐发育,雏鸡对外界的各种应激因素抗逆性很差,主要依靠母源抗体的保护免受病害,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病理现象甚至死亡。因此,要注意控制好育雏鸡舍的温度、湿度及通风换气工作,适时给雏鸡加水加料,并给予充足的光照,让雏鸡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现在人们倾向 1 / 1
于饲养轻型鸡,但由于本身遗传育种要求片面,导致轻型鸡体重不易达标,胆小易惊群,易产生啄癖。所以应在1周龄前适当提高日粮质量,增加饲料中蛋白含量及多种维生素的水平;注意预防球虫病及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生。应注意的是此期如果鸡群患了传染性支气管炎,将来假母鸡的比例会明显增多,因此要做好各型传支多价疫苗的接种,当然其他疾病的早期合理免疫接种也很重要。总之,6周龄以前是整批鸡盈利与否的关键。 (一)雏鸡到达前7天的工作日程 1.清除育雏舍内的一切和育雏无关的物品。 2.修理门窗安装防鼠、雀网板。 3.冲洗墙壁、地面。 4.喷洒消毒 接雏前五天 1.喷洒消毒。 2.铺平垫料。 1 / 1
3.放置饮水器、料筒和其他用品。 4.关闭门窗、甲醛+高锰酸钾(每套可消毒大约100m?)或烟雾弹熏蒸消毒,密闭24小时。 接雏前三天 1.打开门窗排除刺激性气体。 2.检查加热设备。升温,观看升温情况,达不到要求,要采取补救措施。 接雏前一天 1.育雏舍升温,高温区要达到35℃。育雏舍全面积温度达25℃ 2.准备20公斤温开水(1000只雏鸡) 3.准备10公斤开食饲料(1000只雏鸡) 4.若育雏舍内甲醛味还很刺鼻,可用氨水中和。 (二)育雏1--7日龄的饲养管理 第1天(1日龄) 1.将雏鸡放进育雏舍。育雏舍温度保持在35--36℃,昼夜温度要均匀。 1 / 1
2.鸡雏到家要在散开后,尽快喝上温开水。水中必须添加蛋鸡专用营养药。 3.当三分之一的雏鸡到处啄食时,就开食添加开食料。要做到少添勤加,以刺激雏鸡尽快开食。 4.饮水加入专用开口药物连饮10--20小时。 5.光照23小时,要用60---100瓦的灯泡。 6.湿度为65%。 第2--3天(2--3日龄) 1.观察鸡群,挑出残弱雏,并记录死亡淘汰数。 2.开始使用全价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达到20%,能量达到2900千卡。 3.光照23小时。 4.湿度65%。 第4--7天(4--7日龄) 1.育雏舍温度降低到33℃。 1 / 1
2.注意观察鸡群状态,吃喝情况,若发现异常要及时找出原因并改进。 3.光照每日递减0.5小时。 4.湿度为65%。 5.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 (三)雏鸡8--14日龄的饲养管理 1.育雏舍温度降到32℃。 2.光照控制到21小时。 3.观察鸡群,注意是否有血样粪便。 4.扩群,将围栏扩大三分之一,增加活动面积。 (四)雏鸡15--21日龄的饲养管理 1.育雏舍温度降到30℃。 2.继续加强对鸡白痢、球虫病的防治。 3.观察鸡群注意法氏囊病前期的表现,如果鸡突然大批伏卧在网架上,不吃不喝,啄肛现象严重,应首先考虑是否发生法氏囊病。 4.鸡群消毒,每周2次以上。 5.光照控制在20小时。 1 / 1
6.将围栏再扩大三分之一,增加活动面积。 (五)雏鸡22--28日龄的饲养管理 1.育雏舍的温度保持在28℃。 2.坚持带鸡消毒,每周1--2次。 3.扩大围栏一倍的面积,更换料筒、中型饮水器。 4.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避免发生呼吸道疾病和腹水等症。 (六)雏鸡29---42日龄的饲养管理 1.育雏舍的温度降到25℃。遇到恶劣天气适当提高舍温1---2℃,并在饮水中加入乳白金防止应激。 2.光照控制在18小时小时以内或自然光照。 3.称体重,对照品种标准。如普遍超标,应提前更换饲料。如普遍低于标准,应继续使用雏鸡饲料,饲料里加入速肥产品。当体重达到标准时,就更换饲料 (2)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1 / 1
育成期是指42日龄到149日龄的青年鸡。此阶段只要任务是提高成活率、提高均匀度、为产蛋鸡打基础。要求一月一测体重,如果大群鸡体重达不到标准,要改变饲料配方,增加饲料里蛋白质的含量。如少数鸡体重与标准差的太多,可分出来喂养雏鸡料,以保证按期开产。 1.6-8周龄雏鸡的器官功能(除性器官外)日趋正常,能够适应外界环境并具备了较高的抗病能力,可以说能独立生存了。这一阶段是系统成熟及适应期,也是骨骼逐渐发育的开始,在保证饲料营养全价平衡的同时,给予适当的饲喂量,促使其日耗料达到标准。注意调整鸡群均匀度,到8周龄末鸡群胫长达标相当重要,电话:()因为这影响到该品种能否发育到应具备的体型,显然个子极矮的小僵鸡毫无饲养价值的。与此同时,要及时淘汰鸡群中的小公鸡,避免浪费饲料。此期间要尽量做好传染性喉气管炎及流感的首次免疫。 1 / 1
2.9-12周龄这是育成期,青年鸡活泼喜食,体格坚实,对饲料营养要求相对较低。正因为如此,养殖户往往忽视了对育成期的管理,认为育成鸡管理粗放,管好管坏一个样,管与不管一个样。其实不然,育成鸡是鸡体骨骼及肌肉发育的重要时期,是吊架子的时间。降低日粮水平是为了增加其采食量,并提高其耐粗饲能力和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无论处于任何季节的育成鸡都要设法使其日粮耗量超过标准5%以上。由于本期为粗饲期,相对容易患一些环境性疾病如大肠杆菌病,肠炎如细菌毒素中毒,以及曲霉菌病、寄生虫病等。要做好定期预防投药及日常消毒工作,并及时投喂抗蠕虫药物。后期要着手疏散鸡群密度并固定笼只数和笼位,对于平养蛋鸡要开始设置产蛋箱。 3.13-18周龄这是后备期也就是产蛋前的鸡,这时候鸡体的生殖系统包括输卵管、卵巢及性腺进入快速发育期。鸡冠开始长大,脸颊红润,羽毛光滑油亮,羽翼丰满, 1 / 1
肢体挺阔。从这时的鸡群已经基本上可以预见到今后的生产性能,鸡群发育一致,均匀度(体态均匀度、性成熟均匀度、免疫均匀度等)大于80%,预示优良。 对于体重偏小或严重超标以及性发育不一致的个别鸡只要尽早发现并分开饲养以期合格。如有必要,应进行修喙,以防浪费饲料及啄癖发生。期末鸡只日食量要接近100克,体重达到开产体重或略超标,并注意调整日粮使蛋白含量达到16%,钙、磷含量提高,逐渐增加贝壳粉用量。为防止鸡只开产前腹泻,可降低料中粗纤维及石粉含量,或改用成品预产料。期间光照控制要合理,不可延长光照时间或增大光照强度,时间也不应低于14小时?此为刺激母鸡性发育的光照值?。此时已经有个别鸡只产蛋,因此应该把防疫工作在此前做完、做好。同时有必要对鸡群进行产前预防投药和驱虫,以缓解鸡体应激。 1 / 1
4.19-24周龄产蛋初期即见效期,也就是说花了十几元成本育鸡终于收到效益了。由于良好的前期管理,鸡群产蛋率平稳上升(阶梯式上升),一般由见蛋到开产(50%产蛋率)需20天左右的时间,再经3周左右就达到高峰了。这一阶段要随时注意产蛋率的变化,加强饲养管理及日常工作,搞好环境卫生。在产蛋率上升直至16小时恒定光照,光强5-10勒克斯。 最近两年由于受烈性传染病影响,往往到高峰期鸡群产蛋率徘徊上升或突然下降,值得关注。但只要养殖户对蛋鸡前期饲养管理采取科学严谨方法,就能避免或减少损失。同时可以合理安排育雏时间,禁用发病种鸡产的蛋孵化鸡苗,使初产鸡日龄避开季节性流行病。本期要注意淘汰鸡群中的假母鸡。 (一)育成鸡的特点及要求 育成期生长发育仍很迅速,主要是骨骼的发育。饲养中防止过肥、早熟,为开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