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8
任务型阅读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阅读法是一种通过对材料进行分析和理解,并根据提供的问题进行回答的阅读方法。
它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培养阅读技巧、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阅读法可以被广泛应用。
任务型阅读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巧。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材料进行阅读,学生可以学会找到关键词、理解文章的主旨、段落大意以及作者意图等。
任务型阅读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主动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任务型阅读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通过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学生需要运用他们学过的语法、词汇和语言知识来分析和理解文章。
这可以帮助他们巩固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任务型阅读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学生可以发展批判性思维,学会提出问题、分析和评估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他们可以进行逻辑推理,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并能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任务型阅读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学生需要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和他们自己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培养实际和批判性的思维能力。
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的设计策略摘要: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研者一直探讨的问题。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这不仅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个性化学习。
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阅读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型;策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阅读是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有效的阅读往往取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阅读的目的,任务型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明确的阅读目的,并为学生提供有利于阅读活动顺利开展的场景。
因此,有效运用任务型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
任务的设计需要教师把文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一般分为阅读前任务(pr-reading tasks),阅读中任务(while-reading tasks),阅读后任务(post-reading tasks)。
那么,如何有效设计任务型阅读教学呢?一、明确任务型阅读教学的步骤1.阅读前任务(pr-reading tasks)此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先熟悉教材的主题,并对内容进行预测,也就是阅读前的导入任务。
此阶段可以运用一些问题法或是讨论法等,把任务抛给学生,吸引学生主动走进文本阅读中,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做好阅读前的准备,并熟悉阅读任务。
如教学《charlie chaplin》一课时,我让学生讲讲你眼中的卓别林是个什么样的人,你知道他的背景吗?who is he?where was he born?when did he become famous?what’re his famous films?how canyou recognize him?通过这些问题,使人物形象立体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去探究,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指导中的运用分析【摘要】基于任务的教学模式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成就感和自信心得到提升,进而提高整体素养,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文章结合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必要性进行论述的基础上,阐明了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指导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模式,高中英语阅读,运用策略一、引言我国的英语教学一直将阅读教学作为一个重点,在教材的编排上也注重课程的具体设置和阅读材料的选择。
然而应该看到的是:不少高中生当前的英语阅读水平已经落后于英语课程改革要求和高考的需要。
在英语新课标中,强调了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教育和考核,“能阅读一般的英语报刊杂志和浅显的文学作品并获取主要信息,摘录要点,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根据上下文线索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能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意图,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确定不同的阅读策略等”。
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阅读题目的分析也可得出,对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考察比重愈来愈大。
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能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在阅读中经由对细节的分析和概括,对文章的意图进行进一步的归纳与判断。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能仅仅将英语课文看成是简单的语法材料,仅仅满足于使学生掌握语法、词汇、句型,而要把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当做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获取所需信息。
而当前不少教师在实际教学进程中并未掌握这种教学理念。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逐步深入,构建适合实际需求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任务的教学模式普及是被广大外语教学人员和语言学家认可,并投入实践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教育部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也将此种教学模式作为推荐和提倡的外语教学方法。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概述(一)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内涵任务型教学模式简称TBT (Task-based Teaching)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而设计出相应的交际任务,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并掌握英语应用能力,学会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均得到提升,最终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高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究一、引言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有效的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文将通过对高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高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提供一些有效的经验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高中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能够理解所读内容,获取相关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通过阅读,学生不仅要理解文本表面的意思,还要具备分析和思考的能力,能够对文本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被认为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语法和句法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还是接触和了解不同文化的途径,通过阅读不同的文学作品和文化资料,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增加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
三、教学内容1. 阅读材料选择。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需求,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
可以选择不同难度和领域的文章、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等。
2. 阅读策略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教会学生不同的阅读策略和技巧。
比如预测、推断、判断、归纳、主旨概括等。
3. 阅读训练。
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训练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词汇和语法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的词汇和语法进行训练,帮助他们掌握并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知识。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大量实例,解释和指导学生阅读材料,使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内容和语言特点。
2. 合作学习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相互讨论,相互帮助,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2018年18期总第406期基础教育研究ENGLISH ON CAMPUS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文/武莹【摘要】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认为:在高中英语课堂中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思维模式,不仅能够起到改善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的作用,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
通过设计阅读教学任务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更能却确立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
从某种程度上说,任务型阅读学习模式更受学生的青睐。
本文在深入理解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并且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证明任务型教学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的。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英语阅读;应用【作者简介】武莹,辽宁锦州渤海大学。
一、什么是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从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出发,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它以语言学习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
它强调教学中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特别是归属感和成就感。
在做任务的过程中,他们会相互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会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
任务型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都充满了情意色彩,很适合高中英语的教学。
二、高中英语阅读现状及存在问题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概述。
阅读作为语言学习重要方式之一,它能让学生学生的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技能有很大提高。
但是这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跟随老师的引导,自主学习,才能提高英语的整体水平。
2.英语阅读教学发展。
(1)传统的阅读教学。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主要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跟随老师,按部就班地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大多数老师只是片面地认为阅读是学生积累单词,强化语法知识点的过程,忽略了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有其自身结构的严谨性和主题思想。
长期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整体语言能力很难有和很大提高。
(2)任务型阅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四环八步”教学模式构建摘要: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老师们提供了教学的有效途径,使得老师们能够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
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缺乏科学有效的阅读模式。
根据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阅读教学的原则和不断反复实践探索,我们拟初步构建“四环八步”阅读教学法模式。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一. 理论基础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以一种以具体的学习任务为学习动力或者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
它强调学习的过程,更重视语言学习者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和用所学语言来解决问题。
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来自多方面。
根据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其特点之一,是大量的结对练习(pair work)和小组活动。
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使用语言的几率便大大增加。
另外,任务型语言教学所追求的正是语言习得所需要的理想状态,即大量的输入与输出,语言的真实使用。
任务型语言教学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在语言的使用的方面,采用各种各样的任务,可以使学生有机会综合运用他们所学的语言,在交流中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上,以运用语言和完成任务为最终目标,从而降低他们的心理压力。
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最大益处是改变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
二.阅读教学原则Torgesen(1998)提出以下阅读原则:1.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2.尽早开展阅读教学 3.采用三段教学步骤(读前,读中,读后)4.阅读教学注意事项 5.培养流畅的阅读者阅读教学的模式主要有三种:自上而下的模式(the top-down approach),自下而上模式(the bottom-up approach),交互补偿模式(the interactive-compensatory approach)。
自上而下模式提倡阅读背景知识的重要性,背景知识比词汇问题更重要(Eddie&Moran,1989)。
英语阅读采用的教学方法(完整版)英语阅读采用的教学方法英语阅读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传授阅读技能:通过课堂教学传授预读、略读、查读等阅读技能,引导学生的阅读活动,帮助他们理解和获取信息。
2.训练阅读速度:组织训练阅读速度的实践活动。
如进行计时阅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
3.培养阅读习惯: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克服有害的阅读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扩展阅读范围:除读课本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读一些英语课外读物,培养自学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方法自上而下自上而下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常见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其核心理念是从整体出发,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策略。
以下是自上而下教学方法的步骤:1.确定阅读目标:教师首先会明确阅读目标,通常是一篇主题明确、难度适中的*。
2.预习生词:教师会提前预习*中的生词,并将这些生词呈现给学生,以便学生能够理解*的大致内容。
3.阅读*:学生开始阅读*,教师会提供一些问题或任务,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4.分析*:教师会引导学生分析*的结构、语言和内容,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5.讨论和反馈:学生和教师会进行讨论和反馈,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自己的阅读过程。
自上而下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策略,适合于高中以上的学生。
在实施自上而下的教学方法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来选择阅读材料,以确保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2.教师要提前预习生词,并呈现给学生,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3.教师要提供明确的问题或任务,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4.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的结构、语言和内容,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5.教师要组织讨论和反馈,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自己的阅读过程。
英语阅读教学方法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方面,通过有效的阅读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水平、拓展知识面和培养思维能力。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1.限时阅读训练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每天定时定量地阅读英文材料,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和题目。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高中时期英语的学习对学生整体素质和核心素养有很大的影响,而英语教师在英语课程中采用何种方式,将会对整体的教学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们得到的学习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这与个人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将任务型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提升英语水平。
基于此,本文针对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措施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同行业提供一份借鉴。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高中英语;教学应用引言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目前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将实际的任务与问题的关系,在特定的教学活动中,逐步地掌握有关的知识。
任务型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探索和对知识的了解,使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地发挥。
在高中英语课堂上,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英语的学习水平,使他们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课堂上的人物,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好准备任务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整体发展的需要,明确学习任务后要实现什么目标。
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不能笼统的概括,而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才能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一的《English around the world》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进行设计阅读任务,使学生进行总结,培养其对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其次,要对教学任务的内容进行充实。
任务并非一种简易的架构,而是要有大量的资料来支持,在进行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重视对输入材料的知识含量,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然、真实的任务情境,这样就能使任务的内容变得更丰富。
第三,要注意课堂教学中任务链条。
在高中英语课堂上,教师在进行任务的设计时,要注意到具体的内容,并且要注意每一项任务的相互联系,保证任务能够与学生的学习动力相共鸣,并且要确保任务对于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具有推动作用[1]。
任务型教学法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摘要】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输入方式,阅读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获取信息,学习或娱乐的最基本途径。
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我国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测试重点。
任务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该教学方法将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参与、实践、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师生共同完成语言教学任务,使学生自然的接近语言,更好的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外语学习。
本文旨在尝试用任务型教学法理论来指导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以期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英语阅读教学;高中一、引言1.1研究背景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阅读是语言运用中最频繁的一种活动,是积极主动的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促进其他语言技能提高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往往是重点。
但是很遗憾,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存在不少弊端,例如: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教学内容单一乏味,教师在课堂设置上缺乏科学性等。
然而,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做”中学,“用”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
我国基础教育新英语课程标准也在其基本教学理念中“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1.2研究目的及意义本文从对任务型教学和阅读教学的理论介绍,挖掘任务型教学法运用于高中阅读课堂教学的积极意义和有效途径,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启示,期望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运用语言的机会,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文献综述2.1阅读理论2.1.1阅读的概念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是单纯的教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阅读也就常常与词或句子的翻译等同起来。
但自六十年代以来,国外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新的阅读理论。
goodman(1967)借助心理语言学的观点提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是作者、语言信息和读者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读者单方面的“对号入座”式的纯语言活动。
blooms提出阅读理解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读者在自己具有的背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语言活动达到对所读材料的理解,然后把信息应用到新情况和实际中去,再对信息进行比较和分析,然后进行综合和推论,最后对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态度进行评估。
widosan (1979)提出阅读不仅是获得信息的过程,而且是解释信息的过程,读者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决定于他原有的背景知识和语言信息的重要性。
可以看出,阅读不是依靠纯语言知识翻译字词去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读者通过视觉感知语言信号后,主动利用自己的相关背景知识和思维能力与篇章建立联系,达到理解全文意义的效果。
2.1.2阅读模式2.1.2.1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是指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把重点放在每一个字词,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段落的意义上。
这种阅读模式的缺点是读者不能够运用自己的相关背景知识和思维推断能力达到对阅读材料语篇层次上的理解。
2.1.2.2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是指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运用词汇和句法等语言知识,还运用于语篇相关的背景知识对语篇进行预测以达到对阅读材料最理想的理解。
2.1.2.3相互作用的阅读模式相互作用的阅读模式是指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以语言输入为基础,运用原有的知识对其进行筛选加工,理解合成以产生对阅读材料最有可能的理解。
很明显,相互作用的阅读模式比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模式更具科学性,因为此模式与心理语言学模式相一致,能够使读者真正经历阅读的心理语言学过程,以最富有成效的方式达到阅读理解的目的。
2.2任务型教学理论2.2.1国内外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与发展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的课堂教学方式,它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英语教学法的新发展成果,是交际法的新发展。
prabhu被认为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的创始人。
prabhu(1987)认为,当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某项任务而不是集中于他们正在使用的语言上时,他们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nunan(1989)认为,任务是指由教师调控,学生获得信息,并且经过思维加工,最后输出语言的学习活动。
他还认为任务具有结构性,由以下五部分组成:任务目标、输入、活动、师生角色和环境。
long和crookers(1992)认为,任务是一项有特定目的的工作或活动,应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他们还认为语言习得产生的条件是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willis (1996)在《任务型学习模式》一书中提出任务型学习的三个阶段: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 cycle)和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
在前任务阶段,教师导入话题和布置任务,学生参与一些活动。
任务环阶段包括任务、计划、报告三部分。
在语言聚焦阶段,学生通过书面或口头文本进行语言分析。
skehan(1998)阐述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
第一,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和母语的习得过程不同。
第二,语言运用取决于规则系统和词汇化系统。
ellis(1999)又提出了“输入与互动假设”是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并且强调学生需要的并不是简单的语言形式,而是可以理解的输入和合适的输出机会。
鲁子问(2002)主持了对于“真实运用任务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实验,认为任务型课堂的知识和技能教学包括以下几点:课堂导入、任务呈现、语言知识的学习、文化信息的教学和技能的训练。
龚亚夫(2003)论述了任务型教学的特点:第一,所谓任务首先关心是语言的意义而不是语言的形式。
第二,任务型教学要求学生会模拟生活中的真实情景。
第三,完成任务是关注的焦点。
第四,判断任务完成的好坏依据是是否做成了一件事情。
魏永红(2004)撰写了《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认知心理学视角》,主要阐述了任务型教学的产生背景、理论依据、教学模式与主流交际法教学模式的比较以及任务型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三、任务型教学法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3.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3.1.1阅读前任务阅读前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主题和任务。
阅读前的任务即导入任务,在这一阶段教师运用提问、讨论、图象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把任务呈现给学生,引入到阅读文章的话题上来,去激活学生相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充分做好阅读准备,熟悉阅读任务。
3.1.2阅读中任务经过阅读前任务阶段,学生在大脑中勾勒出了有关课文主题的大概轮廓,并对课文有所了解之后,教师引导他们进入阅读中阶段。
任务型阅读教学中的读中活动主要是鼓励学生积极投入阅读活动,通过运用各种阅读方式和技巧来阅读课文,达到获取信息,理解课文,培养阅读技能的目的。
实施课堂阅读教学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略读课文,了解大意;查读文章,搜索信息;精读课文,深层理解。
3.1.3阅读后任务任务型教学模式提倡将“语言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在现实中和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收集信息、分析并利用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获取新知识并利用知识创新的能力。
因此,阅读后的任务,教师应设计帮助学生发现语言规律、认识语言现象的任务。
在此基础上,还需设计具有开放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任务中亲自动手,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讨论,角色扮演,复述和写作等任务。
四、结语与传统英语语言教学相比较,任务型英语教学不仅吸收了传统英语教学的优点,而且又显示出其特有的强大优势。
运用学习任务组织教学,既能强化语言的实际,又能充分体现语言交际的本质。
完成任务的过程能促使学生自然地和有意义地运用语言,有利于营造语言习得和创造性使用语言的最佳环境。
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以学习任务为主线,学生活动为主体,教师调控、帮助为辅的互动式阅读交际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1] ellis, rod. task-based language and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2] goodman, k. s. 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j]. 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 1967.[3] long, h. m. & crookes, g. three approaches totasked-based syllabus design [j]. tesol quarterly, 1992.[4] nunan, d.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5] prabhu, n. s. second language pedagogy [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6] skehan, p.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7] willis, j.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m]. london: longman, 1996.[8] 罗毅、蔡惠萍.英语课堂教学策略与研究方法 [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9] 鲁子问.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程序探讨 [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2).[10] 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心理学视角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 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