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无损探伤的控制系统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49.80 KB
- 文档页数:3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目录一、内容概览 (1)1. 无损检测的重要性 (1)2.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定义及作用 (2)3. 本文目的与结构 (3)二、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4)1.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与特点 (5)2.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6)3.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 (7)三、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8)1. 初始阶段 (9)2. 发展阶段 (10)3. 现阶段 (11)四、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分类与特点 (12)1. 脉冲反射法超声波检测技术及其特点 (13)2. 穿透法超声波检测技术及其特点等 (15)3. 各种技术的比较与分析等 (16)一、内容概览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概述:简要介绍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定义、原理及特点,为后文的内容做铺垫。
技术发展历程:回顾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过程,包括早期探索、技术成熟及广泛应用等阶段。
应用领域:详细介绍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如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建筑结构等。
技术优势与局限性:分析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优势,如非破坏性检测、高灵敏度、实时监测等;同时探讨其局限性,如对某些材料或结构的检测能力有限等。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如智能化、集成化、环保型等。
1. 无损检测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众多无损检测技术中,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因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穿透力和效率等优点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介绍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首先我们来探讨无损检测的重要性。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在不破坏产品的情况下,对其内部结构、性能和材质进行检测,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这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可信度,还降低了因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
保障安全生产: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避免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
超声波探伤仪原理一、前言超声波探伤仪是一种常见的无损检测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质量检测和缺陷检测。
本文将从超声波探伤仪的原理入手,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解析。
二、超声波的特性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kHz的机械振动波,其具有以下特性:1. 能够穿透物体: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但同时也能够穿透物体并到达另一侧。
2. 反射和散射:当超声波遇到不同密度或不同介电常数的物质时,会发生反射和散射现象。
3. 吸收: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能量损失,被介质吸收。
4. 速度与密度有关:在同一介质中,超声波传播速度与介质密度成正比例关系。
三、探伤仪的组成一个典型的超声波探伤仪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发射器:产生高频脉冲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机械振动,从而产生超声波。
2. 接收器:将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放大。
3. 显示器: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为图像并显示出来。
4. 控制器:控制发射和接收过程,以及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四、超声波探伤原理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特性来检测材料中的缺陷。
其基本原理如下:1. 发射超声波:探伤仪通过发射器产生高频脉冲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机械振动,从而产生超声波。
这些超声波穿过被检测物体并被反射或散射回来。
2. 接收反射信号:接收器将反射或散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放大到适当的水平,以便进一步处理和分析。
3. 分析反射信号:控制器对接收到的反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缺陷。
如果存在缺陷,则可以确定其位置、形状、大小等信息。
4. 显示结果:最后,控制器将分析结果转换为图像并显示出来,供操作人员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评估。
五、超声波探伤的应用超声波探伤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质量检测和缺陷检测,包括:1. 金属材料:超声波探伤可以检测金属材料中的裂纹、夹杂、气孔等缺陷。
2. 塑料材料:超声波探伤可以检测塑料材料中的气孔、裂纹、夹层等缺陷。
3. 混凝土结构:超声波探伤可以检测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空洞、蜂窝等缺陷。
超声波探伤检测规程一、总则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各类锻(铸)件探伤检测依据:编制本规程的依据如下:委托书及有关工程技术检验要求设计图JB/T8290-2011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锻件质量级别所评定的超声检测。
GB/T7233.2-2023标准对铸件进行质量评级GB/T11345-2013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Ⅱ级二、检测人员应是取得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委会颁发的超声Ⅱ级或Ⅱ级以上人员,对检查对象特征有足够的认识三、仪器、探头试块、耦合剂1、所用探伤仪器必须符合JB/T 8290-2011标准中7.3条关于仪器的要求2、所用探头必须符合JB/T 8290-2011标准中7.3条关于探头的要求3、所用试块为JB/T 8290-2011标准9.1.2条中CSK-ⅠA、CSK-ⅡA试块、CS-1、CS-2试块4、所用试块为GB/T 11345-2013标准中CSK-ⅢA试块。
5、所用试块为GB/T 7233.2-2023标准中CS-1-5、ZB300试块。
6、耦合剂:机油四、探伤1、采用纵波直探头,用CS-1和CS-2试块来调节探伤灵敏度和对缺陷定量、定位。
2、探伤灵敏度:由锻件技术要求或有关标准确定的一般不低于Φ2平底孔总量直径。
分两种:a.底油调节法b.试块调节法,常用底波调节法3、探伤时机:锻件应在热处理后进行探伤,对于带孔槽和台阶的锻件,探伤应在加工前进行。
4、扫查方式:原则上应在探测面上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全面扫查,扫查覆盖面应为探头直径的15%,探头移动速度不大于150mm/s。
扫查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缺陷波的情况和底波的变化情况。
五、缺陷的测定(数量、大小、位置)扫查中发现锻件内部缺陷时要根据缺陷反射波高,测定缺陷当量大小位置,一般用当量法定量,计算法:6dB法。
锻(铸)件质量级别评定:1、根据JB/T 8290-2011标准中,表6-1、表6-2、表6-3对锻件进行质量评级。
2、根据GB/T 7233.2-2023标准对铸件进行质量评级。
新制铁路车轴超声波探伤工艺解析摘要:在新版《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简称《轮规》)未使用之前,旧《轮规》中的轮轴超声波探伤旧工艺在探伤方法、设备、标准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由此导致了铁路轮轴制造与检修技术文件中没有普遍推广应用轮轴超声波探伤旧工艺,例如轮轴超声波自动探伤B、C型的显示技术就未得到推广应用。
本文解析了新《轮规》中超声波探伤工艺的主要变化,便于轮轴探伤的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深入了解铁路货车轮轴超声波探伤新工艺的作业执行。
关键词:轮规;超声波探伤工艺;变化分析在铁路货车运行中注重轮轴质量控制工作,分析轮轴质量影响因素,从轮轴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承受重量、使用环境和使用条件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轮轴质量。
其中,超声波探伤工艺属于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在轮轴损伤检测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借助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完善超声波自动化探伤系统,为铁路货运车辆运行安全性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1、铁路货车轮轴损伤分析1.1 车轮磨损货车运行过程中,车轮与钢轨直接接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较强的摩擦力,极易出现车轮磨损情况。
车轮磨损类别包括踏面磨损与轮缘磨损。
(1)踏面磨损。
货车在运行中的紧急制动,使踏面出现了凹槽,无法确保轮轴四周能正常运行。
制造材料质量不佳因素影响,会使货车运行过程中踏面出现“剥离”情况。
材料不同所造成的“剥离”裂纹程度也不同,均会加大车轮与钢轨的摩擦力,并有强大的冲击性[1]。
(2)轮缘磨损。
因多种力影响,轮缘内侧、外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撞击,使货车在运输中无法直线行驶。
再加上车辆运行速度较快、行驶地势与地形较复杂,会使其边缘受到较强烈的冲击,所产生的磨损程度较严重。
同时,还增加货车运行过程中的阻力,严重时会使货车失衡而发生脱轨事故。
1.2 轮轴和车轮裂纹铁路货车轮轴车轮裂纹发生的部位较多,需根据裂纹产生情况详细探究裂纹类别,主要包括车轴裂纹、车轮踏面裂纹、防尘板座裂纹、轮缘根部裂纹等。
产生各种车轮裂纹的主要原因包括:车轴与制动拉杆组合不合理、受较强烈性的撞击,在外力影响下对其造成破坏。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1章绪论 (3)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3)1.3 论文主要内容 (4)第2章系统的总体设计 (5)2.1 设计方案 (5)2.2 系统的硬件选型 (5)2.2.1 单片机选型 (5)2.2.2 超声波传感器选型 (6)2.2.3 超声波接收芯片选型 (6)2.2.4 显示器选型 (7)第3章系统的硬件设计 (8)3.1 基本系统构成 (8)3.1.1 系统电源电路 (9)3.1.2 超声波发射电路 (9)3.1.3 超声波接收电路 (10)3.1.4 晶振电路 (11)3.1.5 复位电路 (11)3.1.6 显示电路 (12)3.1.7 报警电路 (13)3.2 电路原理图 (13)3.3 PCB图 (14)第4章系统的软件设计 (15)4.1 软件keil的简介 (15)4.2 主程序流程 (16)4.3 超声波收发模块程序设计 (16)4.3.1 超声波收发中断子程序 (17)4.3.2 距离测算子程序 (19)4.4 显示模块程序设计 (20)4.4.1 初始化程序 (22)4.4.2 显示程序 (22)4.4.3 延时程序 (23)4.5 现场实测距离显示 (25)第5章结论 (26)5.1 总结 (26)5.2 系统实物图形 (27)5.3 展望 (27)致谢 (28)参考文献 (29)附录 (30)摘要本文阐述了基于51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仪的设计过程和运行结果。
AT89C51单片机控制定时器产生方波脉冲,同时计时器T1开始计时。
发出的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而后遇到障碍物体的表面时超声波折返,超声波接收模块接收返回的超声波信号并且把超声波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计时器记录超声波往返所用的时间,从而由51单片机计算得到实测距离。
再使用四位数码管显示距离。
硬件电路由超声波发射电路、超声波接收电路、电源电路、四位数码管显示电路、电铃报警电路、12MHz晶振电路等组成。
建筑钢结构焊缝超声探伤质量管理发布时间:2023-02-28T07:46:11.986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5卷19期10月作者:文海林[导读] 为了保证建筑钢结构的焊接内部质量,需对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
文海林深圳市房屋安全和工程质量检测鉴定中心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为了保证建筑钢结构的焊接内部质量,需对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
钢构件的加工制作、现场安装、检测过程是一个多方参与密切协作的过程,由于管理上的疏漏,使焊缝超声探伤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本文简要阐述了建筑钢结构工程焊缝超声探伤的基本特点,在管理上可能出现影响焊缝超声探伤质量的因素,提出了从管理角度做好焊缝超声探伤质量控制的策略,希望能给相关从业人员带来参考。
关键词:焊缝超声探伤检测管理建筑钢结构1、概述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钢结构具有绿色、高效、安全、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高层及大型场馆类建筑中。
钢结构构件由一块块零件板在工厂通过焊接方法预制组装完成,然后拉到工地现场进行构件间的焊接连接安装,钢结构焊缝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检测。
在建筑钢结构中,焊缝超声探伤是依据其焊缝质量等级进行检测,设计要求的一、二级焊缝应进行内部缺陷超声波探伤,一级焊缝检测比例100%,二级焊缝检测比例20%[1]。
2、设计过程管理由于钢结构构件的复杂性,需经过初步设计、深化设计的过程。
零件板间各类焊缝质量的等级(一级、二级、三级)、熔透方式(全熔透、部分熔透、角焊缝)在设计图纸中没有一一体现,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图纸升级改版、技术调整变更要求未及时传递给各相关方,传递过程存在时差混乱等原因给施工焊接、焊缝超声探伤造成错乱。
做到有图必有图审章,经过图审确认后,建立图纸分发平台,各相关方建立图纸台帐,做好图纸分发记录,按设计盖章确认后的图纸施工作业。
由于设计考虑不周,某些构件零件板挨得太近、夹角太小、尺寸太小等原因,焊缝超声探伤的扫查空间受限,超声波声束无法覆盖到整个焊缝及热影响区,会存在焊缝探伤盲区而漏检,因此对于此类焊缝在设计初期应与检测单位沟通,确认好零件间距、夹角、大小,便于检测实施。
无损检测——超声波探伤检测实施细则1.1超声波检测的目的检测压力容器和钢结构焊缝的缺陷,并确定缺陷位置、尺寸、缺陷评定的一般方法及检测结果的等级评定。
1.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压力容器和钢结构焊缝缺陷的超声检测和检测结果的等级评定。
本方法适用于母材厚度为8~300mm的铁素体类钢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缝的超声检测。
本方法不适用于铸钢及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外径<159mm的钢管对接焊缝;内径≤200mm的管座角焊缝及外径<250mm和内外径之比<80%的纵向焊缝检测。
1.3超声波检测依据标准a.JB4730-9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b.GB11345-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1.4仪器设备A.探伤仪、探头及系统性能a.探伤仪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工作频率范围为1~5MHz,仪器至少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
探伤仪应具有80dB 以上的连续可调衰减器,步进级每挡不大于2dB,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dB以内,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dB。
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其余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效规范规定。
b. 探头(1) 超声检测常用探头有单直探头、单斜探头、双晶探头、水浸探头、可变角探头和聚焦探头等。
具体划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有效规范规定。
(2) 晶片有效面积一般不应超过500mm2,且任一边长不应大于25mm。
(3)单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应大于2°。
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
c. 超声探伤仪和探头的系统性能(1) 在达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应≥10dB。
(2) 仪器和探头的组合频率与公称频率误差不得大于±10%。
(3) 仪器和直探头组合的始脉冲宽度:对于频率为5MHz的探头,其占宽不得大于10mm;对于频率为 2.5MHz的探头,其占宽不得大于15mm。
(4) 直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大于或等于30dB,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大于或等于6dB。
超声波仪器性能的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超声波检测的工作原理。
2、通过现场测试超声波仪器性能,包括垂直线性和水平线性,进一步熟悉超声波仪器的性能,加深理解。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1、超声波探伤仪2、直探头(2.5p14, 2.5p20, 5p14 等均可)3、IIW1 试块(或CSK-IA, 1# 试块)4、平底孔试块三、实验原理在目前的实际探伤中,应用最广泛的是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
其基本原理是将一定频率间断发射的超声波(称脉冲波)通过一定介质(称耦合剂)的耦合传入工件,当遇到异质界面(缺陷或工件底面时),超声波将产生反射,回波(即反射波)为仪器接收并以电脉冲信号在示波屏上显示出来,由此判断缺陷的有无,以及进行定位、定量和评定。
这种仪器荧光屏横坐标表示超声波在工作中的传播时间(或传播距离),纵坐标表示反射回波波高。
根据荧光屏上缺陷的位置和高度可以判定缺陷的位置和大小。
四、实验步骤1、测定垂直线性缺陷在工件中的大小是通过缺陷回波在示波屏上的幅度大小反映的,反射回波幅度是一定规律反映缺陷实际反射声压的大小,即为仪器的垂直线性状况,以垂直线性误差表示。
图1 超声波探伤仪连线图如图1所示,把与探伤仪连接的直探头平稳地耦合在平底孔试块的探测面上,仪器上的"抑制"与"深度补偿"关闭,在衰减器上应至少留有30dB的衰减余量,调节"增益",使直探头在试块上找到的最大平底孔回波高度为100%满刻度,固定探头位置与接触压力(必要时可采用专用的探头压块)调节衰减器,依次记下每衰减2dB时平底孔回波幅度的满刻度百分数并记入表1,并与理论值比较,取最大正偏差△+和负偏差最大绝对值|△-|之和为垂直线性误差,即:△=(|△+|+|△-|)(%)注:理论波高值按下式计算--△dB=20lg(H100/H) (式中H100为以100%满刻度起始的基准波高,H为每衰减2dB时理论上应达到的波高)。
钢结构及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钢结构焊缝内部缺陷的现场检测。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母材厚度不小于8mm的铁素体类全熔透焊缝脉冲反射法超声波检测。
2执行标准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T 50621-2010《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29712-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验收等级》3检测目的检测钢结构焊缝是否满足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规范要求。
4仪器设备PUXT-330全数字金属超声探伤仪、标准试块、探头、耦合剂。
5资料收集在检测前,应该收集以下资料:1工程名称、相关设计文件、检测所依据的标准;2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名称;3特别说明资料和其他必要资料6试验检测过程6.1抽查频率设计要求全焊透的焊缝,其内部缺陷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级焊缝应进行100%的检验,其合格等级应为现行国家标准(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B级检验的I级或I级以上;二级焊缝应进行抽检,抽检比例应不小于20%,其合格等级应为现行国家标准(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B级检验的II级或II级以上;全焊透的三级焊缝可不进行无损检测。
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表面检测:1、外观检查发现裂纹时,应对该批中同类焊缝进行100%的表面检测;2、外观检查怀疑有裂纹时,应对怀疑的部位进行表面探伤;3、设计图纸规定进行表面探伤时;4、检查员认为有必要时。
6.2技术指标依据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的规范评定等级要求进行。
6.3仪器操作6.3.1试块试块应采用与被检工件相同或近似声学性能的材料制成。
标准试块尺寸符合GB/T 11345-2013的要求。
探伤室设计方案一、引言探伤室作为一种用于进行无损检测的专用设施,其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功能性对于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探伤室的设计要素、空间布局和设备配备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提供一个高质量的探伤室设计方案。
二、探伤室设计要素1. 环境要素探伤室应位于环境相对清净的地方,远离噪声、震动和尘埃等干扰源。
同时,应考虑通风、温湿度控制以及防尘措施等,以保持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
2. 空间要素探伤室的设计应考虑人员活动区域、设备布置区域以及待测物件存放区域等。
合理规划空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安全性。
3. 安全要素安全是探伤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在探伤室的设计中应包括适当的安全设施,如应急照明、紧急停电设施、灭火器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4. 装修要素探伤室的装修材料应具备防火、防尘、防潮等性能,并且颜色应选用对检测物件有较高对比度的中性色调,以提高探伤的可视性。
三、空间布局1. 入口区域探伤室的入口区域应该宽敞明亮,方便人员和物件的进出。
为了避免外界的光线对探伤工作的影响,可以设置特殊的门禁和门帘。
2. 办公区域办公区域应位于空间的一侧,包括工作台、电脑和文件柜等。
此区域用于探伤人员的休息、会议和存放工作资料等。
3. 作业区域作业区域是探伤室的核心区域,主要包括探伤设备、工作台以及检测物件支持架等。
设备的布置应具备人性化的设计和人员工作流程的考虑。
4. 保养区域保养区域应置于作业区域的一侧,用于存放维护、清洗和校准设备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四、设备配备1. 探伤设备根据探伤对象和检测要求,应配置适当的探伤设备,如超声波探伤仪、射线探伤仪和磁粉探伤仪等。
设备的选型应综合考虑性能、精度和使用成本等因素。
2. 检测支持设备为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还应配备一些检测支持设备,如显微镜、测量仪器和数据分析软件等。
3. 人员防护设备为保护探伤人员的安全,应配备适当的人员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等。
同时,应设立明确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演练。
超声探伤技术3.1无损探伤3.1.1无损探伤种类及特点无损探伤是在不损坏工件或原材料工作状态前提下,对被检验部件的表面和内部质量进行检查一种测试手段。
常用的无损探伤方法有射线探伤、超声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和涡流探伤。
下面分别介绍。
(1) 射线探伤射线探伤(RT)是利用电磁波穿透工件,完好部位与缺陷部位透过剂量有差异,其程度与这两部分的材质、射线强度和透过方向与缺陷尺寸有关,从而形成缺陷影像。
射线探伤的主要特点如下:1)图片上有完好部位与缺陷部位的黑度差形成的缺陷平面投影影象,一般无法测量缺陷的深度;2)基本不受焊缝厚度限制;3)要求焊缝双面靠近,检验成本高,时间长;4)对操作人员有射线损伤射线探伤有利于检验出夹渣、气孔等体积形缺陷。
对平行于射线方向的开口性缺陷有检出能力(2) 超声探伤超声探伤是利用弹性波在缺陷部位形成反射或衍射的方法提取缺陷信号,其信号强度与波的类型、探伤频率,缺陷的尺寸、取向及其表面状态以及完好部位和缺陷部位的材质有关。
超声探伤的主要特点如下:1)显示器屏幕上缺陷波的幅度与位置代表缺陷的尺寸与深度,一般较难测量缺陷真实尺寸,只有采用衍射波法可测缺陷高度;2)厚度小于8mm时,要求特殊检验方法;3)焊缝只须单面靠近,检验时间短,成本低;4)对操作人员无损害。
超声探伤有利于检出裂纹类面积形缺陷。
(3)磁粉探伤磁粉探伤是将焊缝磁化利用缺陷部位的漏磁通可吸附磁粉的现象得以形成缺陷痕迹以达到探伤效果的检测手段。
磁粉探伤限于检验铁磁材料,要完全接近与工件表面,缺陷性质容易辨认,油漆与电镀面基本不影响检验灵敏度,但应做层膜厚度对灵敏度影响的试验。
磁粉检测可以用来检表面与近表面缺陷。
(4)渗透探伤渗透探伤的原理是利用毛细作用将带有颜色的渗透液喷涂在焊缝表面上,使其渗入缺陷内,清洗后施加显象剂显示缺陷彩色痕迹。
渗透检测适用于各种金属工件,不要电源,缺陷性质容易辨认,渗透操作到显示缺陷约半小时。
锻钢件超声波探伤标准1. 引言本标准旨在规范锻钢件超声波探伤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以确保锻钢件的质量和安全性。
超声波探伤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锻钢件的内部缺陷,如裂纹、气孔、夹杂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锻钢件的超声波探伤。
2. 术语和定义2.1 超声波探伤:利用超声波传播和反射特性,检测和识别材料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2.2 锻钢件:以锻造方法制成的钢材件,包括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3. 超声波探伤设备要求3.1 超声波探伤仪器应具备合适的频率范围和能量大小,以确保能有效检测和识别锻钢件内部缺陷。
3.2 控制系统应稳定可靠,能够准确控制超声波的传播路径和接收信号。
3.3 探头应选用适合锻钢件的形状和尺寸,以保证良好的探测效果。
3.4 超声波探伤设备应定期校准和维护,以保证其性能和准确度。
4. 操作规程4.1 准备工作4.1.2 清洁锻钢件表面,确保无尘和杂质。
4.1.3 安装适合锻钢件的探头,并保证其良好接触。
4.1.4 确定超声波探测方式和参数。
4.2 超声波检测4.2.1 将探头放置在待检锻钢件的表面,并在合适的角度下开始扫描。
4.2.2 根据超声波探测仪器的显示结果,检测和记录任何异常信号。
4.2.3 对于检测到的异常信号,应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判定,以确定其是否为缺陷。
4.3 结果评估和记录4.3.1 根据超声波检测结果,评估锻钢件内部缺陷的性质和大小。
4.3.3 对于被确认为缺陷的锻钢件,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或淘汰。
5. 质量控制5.1 进行超声波探测前,应对探测仪器进行校准和质量控制。
5.2 在超声波探测过程中,应定期进行仪器效能和准确度的检验,并记录结果。
5.3 对于超声波探测结果不确定或有争议的锻钢件,应进行复检或其他适当的措施。
6. 安全注意事项6.1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6.2 使用超声波探测仪器时,应注意防护措施,避免超声波对人体造成伤害。
6.3 当发现超声波探测仪器存在故障或问题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和处理。
基于QT的高性能超声探伤仪高丹华;杨恋;董庆庆;丁捷;耿瑞华;何爱军【摘要】介绍了一款高性能超声波探伤仪的模块化系统设计方案.前端以FPGA为主控,进行100 Mbit/s数据的高速采集和处理,使用FT232H实现USB高速数据传输,后端以S5PV210处理器为控制核心,实时分析和处理回波数据.基于QT/Embedded图形界面开发环镜,设计了探伤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探伤控制、2D加速波形实时显示、存储等功能.通过整体性能测试表明,该设计方案能够满足现实应用中波形显示的实时性和探伤结果的高性能要求.【期刊名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3页(P17-18,24)【关键词】超声波探伤;ARM;FPGA;FT232H;QT;2D加速【作者】高丹华;杨恋;董庆庆;丁捷;耿瑞华;何爱军【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46;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46;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46;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46;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46;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8780 引言超声波探伤仪是一种便携式工业无损探伤仪器,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国内市场中的大部分数字超声探伤仪在设计上大都存在着模块化程度不够,精度不够高,LCD显示分辨率不高、刷新率不够或者存在闪烁等问题,操作者难以从仪器屏幕上获得准确的信息,也使得产品的推广和升级存在不少难度[1]。
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高度模块化,高性能的超声波探伤仪,可实现高分辨率LCD的实时无闪烁显示1。
1 探伤系统设计1.1 硬件设计系统基于FPGA+ARM为核心的硬件平台进行开发,采用模块设计的理念,主要由信号采集单元、系统控制单元和人机交互单元组成,每两个单元之间通过唯一的数据总线通信,系统框架图如图1所示。
超声波检测华北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摘要:超声无损检测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的非常广泛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它对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尽管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国内出现了一些数字化的超声检测仪器,但其数据处理及扩展能力有限,缺乏足够的灵活性。
而虚拟仪器是近年来刚刚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仪器构成方式,它是一种、通讯技术和测量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无损检测;超声波探伤;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Abstract:As a kind of NDT(Non-Destructive Testing),UT (Ultrasonic Testing) is widely used in modern industry, whi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the reliability of product. Although along with technical development in electronics, some digital UT instruments have been developed at home, its expand- ability and the ability of processing data limited. VI (Virtual Instru- ment) is a new Instrument structure developed recent years and is an outcome which combines the computer technique, the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together with the measure technique, which has huge expandability, flexibility and the prosperous vitality.Keywords:NDT(Non-Destructive Testing) UT (Ultrasonic Testing) computer technique communication technique1、引言损检测诊断技术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已在机械制造、石油化工、舰艇船舶、汽车、铁道、建筑、冶金、航空航天和核能等工业中被普遍采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知道,当物体振动时会发出声音。
科学家们将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
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
当声波的振动频率大于20000赫兹或小于20赫兹时,我们便听不见了。
因此,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通常用于医学诊断的超声波频率为1~5兆赫兹。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
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等。
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
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条件下,一个物体振动的能量与振动频率成正比,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我国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呼唤斤年时斤百很难血流到达患病的部位.利用加湿器的原理,把药液雾化,让病人吸入,能够提高疗效.利用超声波巨大的能量还可以使人体内的结石做剧烈的受迫振动而破碎,从而减缓病痛,达到治愈的目的。
[编辑本段]超声波的产生声波是物体机械振动状态(或能量)的传播形式。
所谓振动是指物质的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进行的往返运动。
譬如,鼓面经敲击后,它就上下振动,这种振动状态通过空气媒质向四面八方传播,这便是声波。
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大于20KHz以上的,其每秒的振动次数(频率)甚高,超出了人耳听觉的上限(20000Hz),人们将这种听不见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超声和可闻声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一种机械振动,通常以纵波的方式在弹性介质内会传播,是一种能量的传播形式,其不同点是超声频率高,波长短,在一定距离内沿直线传播具有良好的束射性和方向性,目前腹部超声成象所用的频率范围在2∽5MHz之间,常用为3∽3.5MHz(每秒振动1次为1Hz,1MHz=10^6Hz,即每秒振动100万次,可闻波的频率在16-20,000HZ 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