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野生浆果发展现状与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83.78 KB
- 文档页数:2
大兴安岭经济转型期产业发展探讨【摘要】通过研究大兴安岭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针对目前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转型这一形势,探讨林区发展替代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和途径。
大兴安岭地区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区域,自开发建设以来,大兴安岭林区走的是一条以消耗森林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道路。
当前,大兴安岭地区正处在可采森林资源枯竭期、经济转型关键期、发展方式转变紧要期。
在保证国家宏观产业政策调整目标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优势,摒弃劣势,努力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产业发展高端化、产品研发科技化,是破解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资源保护与开发矛盾的突破口,是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对于大兴安岭地区经济转型,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大兴安岭经济发展模式概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兴安岭林区采取的是一元经济发展模式,林区经济以森林资源开发为主导产业,它左右着林区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
在主导产业兴旺发达的同时,忽视了发展相关的产业,以至于在森林资源得到保护的同时,产业效益急速下降,林区经济走向萧条。
森林资源的保护导致因森林资源而生的主导产业趋于衰退。
进入90年代后期,面对出现的“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被动局面,通过相继实施的天然林保护、生态示范区建设工程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立足本地资源和环境优势,加强生态林区建设,森林资源得到保护。
二、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1、产业比例严重失调第二产业是主体,第一、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第二产业也多以森林采伐及其配套业为主导,产业链很短。
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产业横向协调差、纵向水平低,产业转型基础薄弱。
产业层次低使经济难以实现飞跃。
2、资金不足大兴安岭林区的主导产业为上游基础性产业,产品的深加工程度相对较低,缺少在市场中具有竞争能力的产品,并且产品的附加值也远低于下游加工业,这是大兴安岭林区财力困乏的根本原因。
3、政企不分,企业缺乏活力政企不分不能产生责权利相统一的有效的市场竞争主体,使政府职能混乱,资源配置低效。
一、产业发展情况大兴安岭、伊春及黑河等地现有大、中、小型蓝莓加工企业约40多家。
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达到18家,主要生产蓝莓果酒、果汁饮料、罐头、果酱、干果、烘焙食品等9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年加工产值近3亿元。
涌现出大兴安岭超越野生浆果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百盛蓝莓有限责任公司、北极冰蓝莓酒业有限公司、大兴安岭富林山珍科技有限公司、兴安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林格贝和伊春兴安红酒业有限公司、鑫野实业有限公司、忠芝大山王酒业有限公司等蓝莓加工骨干龙头企业。
企业生产的果酒、饮料等产品销往国内大中城市,速冻果、花青素及部分产品出口到日本、美国、捷克、韩国等国家。
二、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通过市场引导,政策、资金扶持,采取资产重组和科技推动等多种方式,扶持蓝莓加工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质量管理体系和产业化升级项目建设,解决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等突出问题,使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拉动产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重点推进大兴安岭北极冰蓝莓酒庄有限公司、黑龙江兴安红酒业有限公司、伊春市鑫野实业有限公司、伊春市忠芝大山王酒业有限公司、大兴安岭超越野生浆果开发有限公司、大兴安岭富林山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大兴安岭依莓饮品有限公司、大兴安岭坤美蓝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果酒类加工升级改造和扩建项目,到2020年,培育建立2个1万吨级蓝莓果酒加工企业;重点推进大兴安岭百盛蓝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大兴安岭富林山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大兴安岭依莓饮品有限公司、伊春市鑫野实业有限公司、伊春市忠芝大山王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适合少年儿童、中青年、老年人、女性等系列中高档饮料项目建设,到2015年,培育建立2个至3个1万吨级蓝莓饮料加工企业;重点推进大兴安岭林格贝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大兴安岭坤美蓝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黑龙江兴安红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扩建花色苷产品生产能力,到2020年,花色苷产量达到200吨;重点推进伊春市鑫野实业有限公司、大兴安岭富林山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大兴安岭依莓饮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单体速冻加工改扩建项目,到2015年,培育建立1个1万吨级蓝莓冷冻果加工企业;重点推进大兴安岭超越野生浆果开发有限公司、大兴安岭富林山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伊春市鑫野实业有限公司、大兴安岭兴安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改扩建罐头、果酱、果脯、果糕、果粉等加工项目,分别培育建立1个至2个5000吨加工能力的果酱加工企业和罐头加工企业。
北极冰蓝莓酵素产品介绍一、行业龙头的领导地位:大兴安岭拥有中国90%的野生蓝莓资源,而北极冰拥有中国1/3的采摘资源,独家拥有300万亩采摘基地。
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北极冰蓝莓酵素原材料甄选自生长在原始森林里的野生蓝莓、野生蔓越莓、野生蓝靛果、野生黑莓、野生树莓、野生黑加仑六种极地浆果,完全区别于市场常见酵素产品使用的苹果、桂圆、蔬菜等材料。
三、原材料特有的营养价值北极冰蓝莓酵素原料产地位于大兴安岭,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天然原始森林,最低气温零下54,纯净无污染,1987年的兴安岭大火形成的草炭为极地浆果的生长带来了丰富的矿物质及碱性因子。
三、天然抗氧化剂,满汉全席的营养北极冰蓝莓酵素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尤其富含花青素。
花青素能清除人体内有害的自由基,还可与胶原蛋白形成抗氧化保护膜,保护细胞和组织不被自由基氧化,防止脑神经老化,通过血脑屏障,改善退行性老年痴呆,延缓和转化衰老症状。
三、大兴安岭野生蓝莓被誉为“浆果之王”蓝莓卡路里低但营养丰富,被选为最佳水果。
蓝莓所具有的天然蓝色是花青素集中的标志,花青素是一种能帮助防御心脏病的元素,(蔓越橘也含有花青素,但是蓝莓所含更多)。
三、速效保护眼睛,当之无愧的护眼之宝北极冰蓝莓酵素中含有的花青素可促进视网膜细胞中视紫质的再生成,可预防重度近视及视网膜剥离,有效抑制破坏眼部细胞的酵素,缓解日常使用电脑手机的人群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干涩、疲劳。
如果是假性近视,花青素能帮助帮助恢复正常视力,有机会让你从此丢掉眼镜~,逐渐出现老花眼,白内障,眼底病,眼睛的炎症,有的还有高血糖,高血脂等问题每天多吸收花青素,可增强视力,延缓视力模糊,提升视野清晰度,防衰老,长期坚持饮用,可年轻10岁!四、双重保护,口服的皮肤化妆品北极冰蓝莓酵素全面抵抗自由基,天然的阳光遮盖物,能够阻止紫外线侵害皮肤,阻止皮肤皱纹和囊泡的出现,保持皮肤的柔顺光滑。
6种天然抗衰花青素,活化胶原蛋白,6种森林浆果可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对受损细胞进行修复,改善皮肤弹性、减少皮肤病和波纹,消除疤痕、祛除色斑、美白肌肤。
蓝莓(Blueberry),意为蓝色的浆果之意。
一种是低灌木,矮脚野生,颗粒小,但花青素的含量很高;第二种是人工培育蓝莓,能成长至240公分高,果实较大,水分较多,花青素含量相对偏低。
全世界分布的越橘属植物可达400余种,原产和主产于美国又被称为美国蓝莓。
我国主要产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尤其是大兴安岭中部,而且都是纯野生的。
近几年来才成功进行人工驯化培植。
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
全世界分布的越橘属植物可达400余种。
蓝莓的名称来源于英文blueberry,意为蓝色的浆果。
它是多年生绿叶或常绿灌木,果实为浆果。
蓝莓栽培最早的国家是美国,但至今也不到百年的栽培史。
因为其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所以风靡世界。
是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
在中国北方,东北的长白山及大、小兴安岭一带自然生长许多野生的笃斯越桔(俗称笃斯、都柿)、越桔(俗称红豆)等蓝莓类植物的野生品种资源。
这里生长的蓝莓,风味独特,酸甜适宜,口感好,可用来食用、制作饮料、香料、酿酒之用。
因为其资源稀缺再加上采摘困难以及其富含的营养元素,所以野生蓝莓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长白山及大小兴安岭一带的野生蓝莓原来均是通过当地居民去永冻层采摘所得,其量很少,大部分加工企业只能通过收购才完成加工销售。
因为东北资源的独特性,加上政府的支持,许多企业和研发机构慢慢参与进来,蓝莓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长白山及大小兴安岭一带野生蓝莓售价很高,很多当地甚至外地采摘者贪图利益,在收获季节蜂拥而至,为抢摘果实,使用铁耙型工具野蛮采收,造成植株大量死亡。
在中国南方,越橘属植物主要分布在西南几省,利用价值较高的品种为乌饭树。
中国的蓝莓栽培起步较晚,主要以北高从、半高丛、矮丛、以及兔眼蓝莓为主。
地域分散,种植面积截止2009年春天大概在20000余亩,主要分布于:山东、吉林、辽宁、江苏、贵州、云南等。
6-以大兴安岭为例打造低碳农产品产业集群推动地方农业经济发展■赵志会/文区域农业发展由于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也受到固有农业资源禀赋的约束,农业功能单一,分工成线性状态,常规农业呈现以大量要素投入换取农业单产效率提升以及资本取代劳动力促进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必然趋势,而随着大兴安岭地区“生态固本、低碳转型、绿色崛起、兴区富民”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以六大接续产业为主体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发展低碳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区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为此,大兴安岭结合人均耕地面积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快速及带动性较强的特点,确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打造低碳农产品产业集群的战略要点,取得显著成效。
基本情况低碳农产品产业集群是指发挥区域内农业资源优势,以低碳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增加农业效益,形成低碳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随着大兴安岭多项支农、惠农措施的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力较强的特点得以发挥,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打造低碳农产品产业集群的各项要素趋于完善,低碳农产品产业集群框架初步构建。
(一)金融服务平台初步形成。
一是先后制定了《加强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信贷指导意见》、《加强信贷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绿色信贷服务的信贷指导意见》以及《用好用足优惠利率政策,扶持民贸特需企业发展》等金融支持绿色农业发展的窗口指导性文件,推进全区低碳经济发展;二是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困境,人民银行联合地区中小企业局组织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搭建“非公有制经济银企对接会”合作平台,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创造合作机会;三是开通绿色产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增加信贷投入。
通过将绿色低碳农产品产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企业确立为地区朝阳产业,鼓励金融机构对其实施贷款的政策倾斜,开通绿色产业绿色信贷通道,优先办理贷款,简化贷款手续,并创新了应收账款抵押、库存商品抵押和仓单抵押等新的信贷产品,切实解决低碳农产品产业链中各环节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中小企业因抵押不足难以获得贷款的难题。
大兴安岭概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上,美丽富饶的大兴安岭,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金鸡冠”上。
她东接小兴安岭,西邻呼伦贝尔大草原,南濒松嫩平原,北与俄罗斯阿穆尔州、后贝加尔边疆区隔江相望。
边境线长786公里,有漠河、呼玛两个国家级一类口岸。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建立于1964年,与国家林业局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合署办公,是全国少有的政企合一地区。
辖三县、四区、十个林业局(其中有5个林业局分别与5个县区合署办公),人口53万,总面积8.3万平方公里。
北京-哈尔滨-漠河航班已经开通,旅客列车可直达北京、大连、营口、哈尔滨、齐齐哈尔和呼伦贝尔等地,北京至加格达奇的111国道全线贯通,高等级公路直达中国最北的村落??北极村,通讯网络遍布全区,金融机构配套齐全,医疗卫生、广播电视功能完善。
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北、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国有林区,森林覆盖率78.72%,它是黑龙江、嫩江的水源地,是东北、华北地区的天然屏障,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黑龙江省政府确定的八大经济区之“生态功能保护区”、“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
据专家测算,大兴安岭每年创造的生态效益高达1163亿元人民币。
大兴安岭地区发展优势明显。
同时享受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示范等四大政策,具有全国少有的政策优势。
今年,《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即将由国务院批准并组织实施,“天保”二期工程也即将实施,这对我区招商引资工作无疑是一个重要机遇。
几年来,大兴安岭人依托政策、地缘、资源、生态四大优势,以对俄经济贸易合作园区为载体,以引进战略投资者为切入点,以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经贸合作活动,并因地制宜制定了一些资源支持、资金扶持以及保护外来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绿色食品、特色养殖、兴安北药、林产工业和矿产开发等六大接续产业,精心打造林木产品精深加工、绿色食品和野生浆果生产、有色金属冶炼及能源转化、对俄经济贸易合作、生态休闲旅游五大基地,全力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寒地黑土绿色物产系列之黄金浆果作者:暂无来源:《黑龙江画报》 2011年第11期文/ 卜青山本刊记者刘洋张子佳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功能健康食品,素有“黄金水果”之美誉的蓝莓的保健价值已逐渐被更多的消费者所认识。
蓝莓及其系列产品已经成为各大超市的宠儿,蓝莓果干、果酱、果酒、罐头、饮料、色素胶囊等产品销售量与日俱增。
大兴安岭地区具有独特的冷凉型气候优势,是世界上少有的一块全境无污染的天然肥沃黑土,被称为最敢叫响绿色食品的地方。
在大兴安岭以北,原始森林之中生长出的蓝莓(被当地人称为“嘟柿”),其储量占全国的90%以上,占全世界的30%,能抵御零下50℃的严寒,根部常年生长在冻土中,其果实属浆果,果肉细腻,果味酸甜,营养丰富,是具有药食两用功能的珍稀野果。
由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投资成立的寒地黑土农业物产集团因其雄厚的实力、全面的经营战略以及先进的经营理念,受到国内众多科研院所的青睐,纷纷向他们伸出了合作之手。
集团与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等国内很多在开发蓝莓方面比较知名的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发了蓝莓原浆、蓝莓浓缩汁、蓝莓干红等,这些蓝莓系列产品均达到了国际水准,受到消费者欢迎。
另外,寒地黑土集团还非常注重企业自有产品开发团队的建设,他们依靠自身的力量自主高水平地完成了“利用高浓度果糖蓝莓脱水”实验,一步到位地解决了蓝莓干果加工过程中干瘪、破碎的问题,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蓝莓宝贵成分“花青素”的破坏。
寒地黑土农业物产集团的野生蓝莓产品已经全部通过了国家“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ISO9001 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HACCP出口食品认证。
目前,寒地黑土集团已经成功地推出了野生蓝莓干红、野生蓝莓果酒、野生蓝莓原浆、野生蓝莓果汁、野生蓝莓果酱、野生蓝莓罐头、野生蓝莓果干等产品,年消耗野生蓝莓果300万吨。
寒地黑土蓝莓产品最吸引人的地方,不仅因其百分之百选择产自大兴安岭的野生蓝莓作原料,而且为了保持大兴安岭野生蓝莓的天然成分,在产品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寒地黑土集团一直坚持不用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的原则,为此,他们的蓝莓产品,口味醇甜中略带些许酸感,微微酸觉中又蕴涵着淋漓的甘甜,食之爽口无比,齿颊久留余香,细细品来,有一种令人十分享受的美好感觉。
合理营造沙棘多功能林的建议作者:刘晓辉来源:《绿色科技》2017年第01期摘要:指出了大兴安岭林区地处黑龙江西北部,气候寒冷,树种单一,森林结构简单,生产力较低,经济价值不高,植被恢复缓慢,适宜树种难选。
通过引种优良沙棘树种,利用其自身所具有的经济和生态上的双重优势和其极高的抗逆性、广泛的适应性及其相关制品的纯绿色与多功能特性,进行多功能林营造,不但能够快速恢复植被,而且能够尽快地恢复生物链。
对实现大兴安岭林区“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总体目标,改善大兴安岭林区的生态环境和提高林区的经济效益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沙棘;多功能林;建设思路中图分类号:S7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10009031引言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的落叶浆果灌木或小乔木,雌雄异株。
沙棘根系发达、枝繁叶茂、生长迅速、结实量多、喜光、耐风沙、耐干旱、耐严寒、耐贫瘠,适应性极强,同时又有很高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特别是沙棘果、叶、皮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和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营养保健及增强人类体质食用和药用价值,在食品、保健品、药品及化妆品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是营造多功能林,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优良树种。
2沙棘在大兴安岭林区栽培的适应性分析目前在大兴安岭林区引种栽培的沙棘主要是从蒙古沙棘亚种中选育得来的果实较大的类型。
野生的蒙古沙棘亚种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的巴尔瑙尔以及贝加尔湖的乌兰乌德邻近地区,其生境条件与大兴安岭林区的自然条件基本相似(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沙棘的原产地与大兴安岭林区生境条件基本相似,沙棘在大兴安岭栽培的生长发育条件都是比较适合的。
大兴安岭林区在沙棘的引种研究和培育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
1998年春季,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林科所引进原产于俄罗斯联邦哈卡斯共和国米努辛斯克果园(北纬57°13′),2006年株高2 m以上,冠幅1.5 m;2004年引种沙棘二年生苗3000株,定植于林科所实验基地苗圃,成活2600株,成活率88%;2007年引进沙棘14个品种,培育沙棘苗70万株,营造沙棘生态经济景观林67.6 hm2;加林局古里苗圃2000年引种的俄罗斯大果沙棘4个品种,营建采种林45亩,造林750亩,现生长良好,采种育苗近3万株;白桦苗圃1993年营造中国沙棘1000亩,造林后虽未加管理,但是保存率仍在50%以上,生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