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沭一中2018学年高二历史18月学情调查试题岳麓版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585.25 KB
- 文档页数:9
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4分)1.观察下列图片,你从中获取的信息主要是A.反映了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B.中国传统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C.中国传统农业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D.铁器的广泛使用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2.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来发达,在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大多精美,质量也上乘。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工匠优秀,积极性高B.皇室需要高质量的产品C.国家权力的支持D.生产不计成本3.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
”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两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4.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瓷和珐琅彩。
这座墓葬的形成时间应不早于:5.明朝冯梦龙在《三言两拍》里有很多关于社会现象的描写。
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杨八志(陕西商人)与李氏商议道:“我年近三旬,读书不就,家事日渐消乏。
祖上原在闽、广为商,我欲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往漳州商贩,图几分利息,以为赡家之资,不知娘子意下如何?”该材料反映了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B.商业活动改变着人们观念C.重农抑商的社会风气深入人心 D.科举制度阻碍商业的发展6.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情况最准确的是A.一战期间,棉纺织业大幅发展 B.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C.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D.外商在华棉纺织企业严重萎缩7.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中获得了()A.土地所有权 B.进厂打工权C.生产和分配自主权 D.兴办乡镇企业权利9.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在华盛顿国会大厦里,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上帝干了些什么?”一语,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西欧粮食的收获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罗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
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导学号:05812221】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C.水利灌溉技术发达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B[从材料信息可知,在古代中国的粮食亩产量要远高于西方,其原因在于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B项正确;A、C两项不够全面;D项不是原因。
]2.据史载:西汉时期,政府在灾荒年减免家赀少者的田租,或假部分山林川泽苑囿给贫民或假犁牛贷种食给贫民。
如《汉书》载,绥和二年(前7年)诏:“其令水所伤县邑及他郡灾害什四以上,民赀不满十万,皆无出今年租赋。
”西汉政府对灾民实施救济的根本原因是( )A.实行对小农经济的扶持政策B.避免因流民问题而引发农民起义C.小农经济支撑着王朝的生存和发展D.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C[西汉政府对灾民实施救济是为了保护小农经济,其根本原因在于小农经济是支撑封建王朝统治的经济基础,C项正确;A、B、D三项都是表象和表层原因。
] 3.下图为《东汉集市画像砖》拓片。
画面左右上角分别刻有“北市门”、“南市门”。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市场交易发展繁荣B.农产品大量商品化C.专业市场开始形成D.城市经济功能增强A[根据题目中的时间“东汉”“北市门、南市门”可以看出,东汉时期的市场交易发展繁荣,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农产品商品化的问题,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东汉时期还并未形成专业的交易市场,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强调的是“市”,并未强调城市功能的变化,故D项错误。
]4.南宋袁采在其《世范》一书中多有“富家置产当存仁心”、“兼并用术非悠久计”等规劝世人处事保全之道的治家格言。
2018-2019青云中学八年级历史十月学情诊断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把正确答案抄写到下列方框内)1.如图是1820-1840年间,中国一项进口物品的统计图,请根据这一时段的历史知识,作出判断,该物品指的是A. 谷物B. 棉纱C. 鸦片D. 茶叶2.道光帝在听了林则徐的“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了之后宣布查禁鸦片.表明其禁烟最根本的原因是A.鸦片输入败坏了民风B.鸦片输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C.鸦片输入枯竭了财源D.鸦片输入危及到了清朝的统治3.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4.虎门销烟浮雕被人民英雄纪念碑列为第一块浮雕因为虎门销烟A.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早的禁烟运动B. 是林则徐领导的C. 它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D. 因为这件事,6月26日被联合国列为禁毒日5.鸦片战争是中国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第一次战争。
英军以较少的兵力、较小的代价战胜了中国。
中国在这次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①清朝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②对内敌视人民③对外妥协投降④经济落后,武器落后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6.南京在中国古代曾经为六朝古都,近代史上又有两个政权建都再此,可谓经历了沧桑巨变。
他最早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根据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望厦条约》D.《北京条约》7.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低级的历史错误。
这是因为A. 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B. 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D.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8.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9.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A.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B.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上游地区C.沙俄侵占北方大片领土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0.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是在A. 北伐后B. 西征后C. 定都天京后D.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后11.太平天国、义和团的失败,和以往农民起义最大的不同在于A. 清军的残酷镇压B.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C. 列强的疯狂进攻D. 农民军内部分裂12.恭亲王奕诉是清朝晚期宗室中比较贤能的人,在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之后,他没有留恋那一去不复返的闭关时代,而是大胆朝前走,到国际社会中寻找新的出路。
2018—2018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高一历史试题及参考答
案(1)【岳麓版】
15 试题2018—2018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高一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1)【岳麓版】
2018—2018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高一历史试题(1)【岳麓版】命题范围必修一第1、2单元
全卷满分100分,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共50分)
一、选择题(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轩辕黄帝是五千年中华明的缔造者,是炎黄子孙的共同祖先。
2018年
3月29日,巳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黄帝故里隆重举行,这种
“认祖归宗”的情结于古代的()
A.宗法制B.分封制
C.个人崇拜D.占卜传统
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
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
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王国维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是()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
C.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
D.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3.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在此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
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进化论根据图片材料可知,爱因斯坦的这一成就是对“光电效应”的解释。
对这一现象的解世纪”及材料对其意义的表述判断,它是量子理论。
A项所述与“20世纪”不符。
B项所述指的是相对论。
D项所述是物理学界的传统认识。
答案选C项。
5.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在美国研制成功。
它的出现( )A.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B.标志着互联网的诞生C.是美苏“冷战”的结果D.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它的诞生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答案选A项。
6.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量剧增,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上商店、网上商场、网上商城大量涌现。
网上购物正以其商品信息大、可选范围广、成本低、消费者主动性强的优势,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
这反映出( )A.网络已经进入每个家庭B.实体店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C.其他的购物方式已经落伍D.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购物日益流行,体现了它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答案选D项。
7.下面的漫画反映的是典型的“搜索引擎依赖症”,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 )A.要远离网络,以免带来伤害B.网络搜索使人类知识贫乏C.网络运用需要注意趋利避害D.搜索引擎依赖症是无法避免的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人们对网络的严重依赖,这是不恰当地利用网络而造成的负面影响。
它告诉我们,在利用网络时要趋利避害。
答案选C项。
8.2000年6月26日,中、美、英、日、德、法等6国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完成。
下列关于该计划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从一开始就参与了该计划B.其成果有利于破解生命奥秘C.实际上就是研究克隆技术D.需要在登月飞船上进行实验答案:B解析:该计划开始于1990年,我国参与该计划是在1999年,A项所述错误;克隆技术是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技术,C项所述错误;D项所述是对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错误理解。
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单元检测(五)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850年,伦敦毫无疑问是世界金融体系的太阳。
1950年,纽约成为全球财富的中心。
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C.《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订D.美国经济实力独霸天下答案 B解析题目要求回答的是美国取得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直接原因,只有B项符合。
A项是外部原因;C项是贸易,只是经济的一个方面;D项是根本原因。
2.某国际组织的宗旨是为成员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
它成立20余年后,主要借款对象由西欧各国变为发展中国家,扩大了各国购买力,促进了世界贸易。
该组织( )A.建立于1945年,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B.是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C.是法德以经济合作促政治和解的初次尝试D.以灵活性、渐进性、开放性为其重要特点答案 A解析材料中“为成员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属于世界银行的特点,故A正确。
3.某国际经济组织具有“联合国下属金融机构”“全球最大的发展援助机构”“战后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的支柱”等性质,该经济组织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世界贸易组织答案 B解析从题干中列举的该经济组织的性质、宗旨和地位等信息看,这符合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特点,故选B。
4.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贸易协定法案》,授权总统给那些对美国产品做出类似让步的国家提供低至50%的税率。
到1935年底,美国与14个国家达成了这样的协议,到1945年达成协议的国家总数增至29个。
它反映了美国政府( )A.谋求国际贸易体系的主导地位B.结束新政恢复自由贸易C.以贸易合作强化反法西斯同盟D.干预国际贸易转嫁危机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美国通过《贸易协定法案》,对给予美国产品做出类似让步的国家提供低至50%的税率,实际上是美国谋求国际贸易体系的主导地位的反映,故A项正确;只是给予部分国家降低税率的待遇,而不是所有国家,且不是没有税率,所以不是自由贸易,故B项错误;1934年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开始,故C项错误;虽然有干预国际贸易,但并不仅仅是为了转嫁危机,故D项错误。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西欧粮食的收获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罗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
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导学号:05812221】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C.水利灌溉技术发达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B[从材料信息可知,在古代中国的粮食亩产量要远高于西方,其原因在于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B项正确;A、C两项不够全面;D项不是原因。
]2.据史载:西汉时期,政府在灾荒年减免家赀少者的田租,或假部分山林川泽苑囿给贫民或假犁牛贷种食给贫民。
如《汉书》载,绥和二年(前7年)诏:“其令水所伤县邑及他郡灾害什四以上,民赀不满十万,皆无出今年租赋。
”西汉政府对灾民实施救济的根本原因是( )A.实行对小农经济的扶持政策B.避免因流民问题而引发农民起义C.小农经济支撑着王朝的生存和发展D.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C[西汉政府对灾民实施救济是为了保护小农经济,其根本原因在于小农经济是支撑封建王朝统治的经济基础,C项正确;A、B、D三项都是表象和表层原因。
] 3.下图为《东汉集市画像砖》拓片。
画面左右上角分别刻有“北市门”、“南市门”。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市场交易发展繁荣B.农产品大量商品化C.专业市场开始形成D.城市经济功能增强A[根据题目中的时间“东汉”“北市门、南市门”可以看出,东汉时期的市场交易发展繁荣,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农产品商品化的问题,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东汉时期还并未形成专业的交易市场,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强调的是“市”,并未强调城市功能的变化,故D项错误。
]4.南宋袁采在其《世范》一书中多有“富家置产当存仁心”、“兼并用术非悠久计”等规劝世人处事保全之道的治家格言。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
”造成这种重大变化的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B.新航路的开辟C.丝绸之路的开通D.富尔顿发明汽船解析:选B。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的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使各个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
2.《世界知识画报》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图: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西欧人首次远航至马六甲附近时的巨大木船,尽管经历沧桑依然保存完好。
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出这艘船最有可能属于谁的( )A.迪亚士 B.哥伦布C.达·伽马 D.麦哲伦解析:选D。
迪亚士只到达好望角。
哥伦布到达美洲。
达·伽马到达印度。
麦哲伦的船队实现环球航行,经过马六甲海峡。
3.在长期的争霸战争中,英国最终打败法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实质上反映了( ) A.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B.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胜利C.英国海军的胜利D.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社会制度的胜利解析:选D。
长期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英国最终打败法国,主要是由于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要胜过法国的封建制度。
4.学者彭慕兰在《大分流》中提出,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美洲新大陆殖民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欧洲胜出。
作者意在强调( )A.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和议会制度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必然因素B.中国从西汉时期开始用煤,历史悠久,可以进行工业革命C.西欧兴起有偶然性,市场扩大与煤的利用是西欧胜出的关键D.煤的利用与社会结构、社会分工、整个生产力的发展阶段脱钩解析:选C。
材料关键信息是:“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美洲新大陆殖民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欧洲胜出”。
早期的殖民扩张使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获得大量的资本和原料,煤的利用推动工业革命的进程,最终使得西欧经济实力超过中国。
临沭一中2018-2018学年高二12月学情调查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1.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2.“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不能没有新理论思维。
”中国在不同的时期分别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种思想。
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是A.继承、发展、创新 B.批判、吸收、发展C.吸收、创新 D.肯定、否定、再肯定3.三民主义曾经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其最主要的实践成果是A.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与人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4.在中国民主革命的长期实践斗争中,毛泽东做出的彪炳史册的贡献有①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②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③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④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5.有人说:“如果民国初年实行了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农民就会富起来,中国就能避免贫富悬殊的弊病。
”对于这种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农民得到土地自然会富起来B.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土地平均了就能避免贫富悬殊C.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资产阶级土地纲领行不通D.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这是一种土地国有制6.下列属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理论创新的是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③“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7.下图反映的是1992年10月19日,邓小平与中共十四大的代表亲切见面的情景,这次会议的突出贡献是A.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B.改革开放从此揭开序幕,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D.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下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回答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许多问题②第一次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③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④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9.毛泽东曾强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的今天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中共活用“马列主义”体现在①发动南昌起义,占领中心城市②建立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政权③运用“一国两制”理论,解决祖国统一大业④采用和平赎买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10.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材料体现的共同本质思想是A.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D.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11.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
……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
”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①改组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②颁布《临时约法》③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现国共合作④提出“新三民主义”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2、2018年8月17日《光明日报》载文说:“《毛泽东选集》159篇文章中有112篇出自陕北窑洞,毛泽东思想在这里走向成熟。
”这段时期主要是指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3.邓小平指出:“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什么叫社会主义,没有搞清楚,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搞清楚。
现在,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从经验教训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什么叫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给出正确回答是在( )14.邓小平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基础上创立的。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性主要体现在( )A.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B.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的结合C.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满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15.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B.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C.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D.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基层民主16.1986年1月6日,有世界性影响的美国《时代周刊》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为首期封面人物。
邓小平当选可能是基于以下原因①他推行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在中国深得人心②他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③他的南方谈话改变了中国④他在改革的同时保持了政治上的稳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7.不久前,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译本(1920年陈望道翻译)在山东广饶发现。
对该书在中国出版,有人评价说“从此,这个徘徊在欧洲大路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
”这一“幽灵”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有①新三民主义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④1956年后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18.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19.孙中山指出:“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享乐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
”鉴于此,他提出的主张是()A.驱除鞑虏 B.平均地权 C.创立民国 D.扶助农工20.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
“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一卜形成的结论。
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1942年中国远征军人缅作战B.一战后张謇南通大生纱厂逐渐走向衰落C.2018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自动对接D.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21.2018年4月14日7时许,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受灾群众达十多万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代表社会主义发展方向22.“双百”方针提出的根本目的是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B.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D.让各种思想自由辩论23.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三个面向的实质是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D.教育的发展需要有超前性2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中国完成这一“壮举”的主要举措是 A.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 B.普及九年义务教育C.中国“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D.开展希望工程25.图4“希望工程宣传画”说明了90年代以来,政府实行“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是加紧A. 扫盲工作B.普及义务教育C.加强中等教育D.发展高等教育26.仔细观察图5:361。
的标志和广告词。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①一千年前的宋代,开始出现的印刷术和火药,世界领先②一百年前,因落后挨打,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③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决策,使中国再度起飞④十三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我们再度起飞铺平道路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27.“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雪莱在其名作《西风颂》中的豪迈预言,对这句名言的正确理解是( )A.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现象,冬天来了,春天不久也将到来B.与中国名言“失败是成功之母”意思相近,在经历失败的冬天后,成功的春天也到来了C.相信丑恶的现实总会转瞬即逝,真、善、美则会永存D.在经历资本主义社会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到来28.(2018•海南联考)恩格斯说:“他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恩格斯说的作家是( )A.巴尔扎克 B.雨果 C.司汤达 D.歌德29.一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他阅读了《巴黎圣母院》《基督山恩仇记》《唐璜》《悲惨世界》等一系列相关的作品。
依据你的判断,他研究的课题可能与哪一文学流派有关(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代主义 D.批判现实主义30.“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
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这种考虑在一些作品中有所反映……”下列作品中能够反映材料种所说的“这种考虑”的是()A.《唐璜》 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 D.《第二十二条军规》31.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共和制度的建立 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C.人们生活质量提高 D.民主思想开始广泛传播32.(2018•山东滨州模拟)在某些画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画家对现实生活消极、悲观绝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中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
这些画家的美术流派应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33.出版社若要为卓别林的电影剧本《摩登时代》设计插图封面,插图的风格要与剧本的风格一致。
以下最能让出版社心仪的画家是( )A.毕加索 B.米勒 C.塞尚 D.凡•高34.据统计,艺术市场上成交价格超过一千万美元的旷世绘画有十幅,排在前四位的皆是凡•高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