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现状的调查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7
教育学生职业素养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与意义在当前社会发展中,职业素养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教育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备受各界关注,本次调研旨在探究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以便为教育改革提供实证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实地观察与访谈,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职业素养发展情况。
样本覆盖范围包括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
三、调研结果分析1. 学生对职业素养的理解: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大部分学生将职业素养理解为包括道德品质、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技能等方面。
少部分学生认为职业素养仅仅涉及职业技能方面。
2. 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1)道德品质表现:学生普遍认同道德品质对于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道德规范,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存在脱离社会道德的行为。
(2)沟通能力表现:学生的沟通能力整体较好,但有部分学生在与他人沟通中存在表达不清晰、语言不当等问题。
(3)团队合作能力表现: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还存在缺乏主动性、不善于与他人合作等问题,需要加强培养。
(4)职业技能表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需要教育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四、调研结果启示1. 加强道德教育:学校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并开展道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提升沟通能力:课堂教学中应通过互动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交活动,提升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团队合作的实践项目课程,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4. 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学校应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开展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五、结论本次调研结果表明学生职业素养存在可提升的空间。
加强道德教育、提升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强化职业技能培养都是学校教育需要关注的重点。
教育园地f : N素质教育 高职学生素质状况调查与分析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学生已经成为大 学生群体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高职学生又不同 于普通大学生,全面分析当前高职学生的素质状况及其形 成的原因,是培养合格高职人才的教育实践的需要。笔者 通过对717名高职学生进行“素质调查问卷”以及与部分高 职学生、教师进行交流,比较全面地掌握了高职学生的素 质现状,并对其素质特点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一、
高职学生的素质现状
1。蠢职学生的个人墨素t基本情况 目前,有43.5%的高职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经济 状况一般,独生子女占学生总数的52%。大部分学生身体 素质良好、精力充沛,同时绝大部分学生个人卫生习惯较 好。但是,有少数学生有嗜酒、吸烟、沉迷于网络、游戏 的不良习惯。 2.性格外向度、自信心、自我控翻力 有55%的高职学生对大多数人都感到信任,并且有 文/赫欣瑶 47%的学生能和观念不同的人进行交流;被调查的高职学 生普遍自信程度较高,有52%的学生感到自己值得自豪的 地方很多:17%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一般。 3.学习方面 大多数高职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上不是很勤奋,但 58%的学生不觉得学习吃力或者困难,对问题的理解速度 较快;63%的学生对待学习态度认真,积极上进。但是, 在学习方式上,仍有38%的学生仅满足于弄懂书本上和老 师讲授的内容。 4.心理状况 高职学生多数能够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78%的学生 能够经常开心大笑;8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短时间内就能 走出失意的低谷;多数高职学生能够找到合适的排解困难 的方式,有58%的学生遇到困难会自己想办法解决。 5.视野开啊廑 当前的高职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曰益提高,信息来源 也十分多样化。但是,他们对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往
进行实务模拟操作,以此让学生比较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 进行账务处理的异同,同时从中体会会计电算化的强大优 势。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素质能力调研报告[提要] 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一切为学生成才”也是我们的办学宗旨。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目前我们培养的学生有什么缺陷,企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建议以及毕业生的诉求是本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调研报告本文系2012年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课题《高职学生评价模式创新:职业达标制——以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应是我们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基于此,我们就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所具有的职业能力以及企业对财务人员职业能力的需求状况,对潍坊、青岛等地12家企业的财务部门以及包括我院的600余名毕业生进行了调研和问卷调查,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一、企业对财务人员素质能力的需求情况调查显示,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着重在以下五个方面:(一)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
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会计信息,并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信息的质量影响了决策的正确性和利益分配的格局。
为了确保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需要会计人员诚信的品质。
诚信是会计人员的立身之本。
诚信要求会计人员要忠诚于自己所承担的会计事业,热诚勤勉地做好会计工作,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反映经济事实,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
(二)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
会计是一项具有极强专门技能的职业,只有受过专业训练,且具有相当业务水平和能力的人才能胜任这项工作。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应做到:承担与自己的专业水平相适应的工作,从事超出自己专业能力的工作是不道德的。
通晓并遵守国家、行业及本单位的有关规定,及时熟悉掌握最新的财经法规、制度,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及时更新知识,以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等。
(三)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
会计人员在履行会计职能时应保持客观公正,应摒弃个人私利,避免各种可能影响其履行职能的利益冲突;以中立的态度客观、真实、充分地反映经济活动中的会计信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相关利益主体各方,不能为满足特定的个人、集团需要或因偏见的影响而扭曲会计信息。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高职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
人文素养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地位却往往被忽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不足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必要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便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水平。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高职学生面临着各种信息碎片化、智力单一化的挑战。
他们往往更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而人文素养恰恰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表现,包括对文化艺术的欣赏、人际交往的能力、道德品质的修养等。
高职学生在提升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通过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分析影响人文素养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这也是本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研究背景】就是基于以上问题和思考的情况下,我们选择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2 研究目的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当前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发展和素质提升。
2. 正文2.1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现在我们来具体调查一下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
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高职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高职学生对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科学的了解不够深入,缺乏对这些领域的兴趣和热爱;一些学生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片面化、功利性的倾向,缺乏批判性思维和综合性思考能力;部分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对社会、国家的发展和变革关注不足。
中职生职业素养现状调查分析一、调查目的中职生的职业素质包含了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心理和职业理想等多方面,培养起来是一项要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覆盖于教育全方位的长期性、系统性的教育工程。
中职生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是否被用人单位认可,也决定了自身是否能否够适应社会,实现个人职业理想,走向全面发展。
因此,如何创新、搭建和实施行之有效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模式是困扰许多中职院校的一个问题,也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项研究是以学生为调研对象开展的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现状的调查,以期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所模拟的职业情境中,帮助学生积淀今后从业所必需的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与职业技能。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问卷及访谈内容涉及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识、具备职业能力的情况等。
此次调查对象为江阴中等专业学校周庄校区高三学生,专业涉及到机电、数控、模具、计算机等。
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为100 %。
另外,辅以访谈法,与走访调查的部分对象围绕问卷展开更为深入的谈话,获取问卷调查数据结果背后的理由描述。
三、调查内容及结果调查内容围绕职业素养展开,共16题,1-10题为单选,11-15为多选,16题为简答题。
调查结果见下图:四、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中职生职业素养现状不容人乐观。
主要体现在中职生对自己在职业学校的学习目标定位清晰、但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1.学习目标定位清晰所调查学生(80%的学生要参加江苏省对口单招)中,20%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35%学生表示说不清。
他们中有85%把提高学习成绩作为近期目标,完成中职学业后准备继续深造的有80%,而选择求职的学生占了15%。
同时46%的学生认为中职教育培养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职业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中职学生学习目标定位还是很清晰的,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经意识到职业能力对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职学生发展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初中或职业中学毕业生,在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现代职业技能的基础上,能在一定范围内独立地从事或管理具体技术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职学生是高职教育的当事人,他们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对高职学生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1.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学生综合素质是学生智育、文化、品德、体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这方面的调查发现,许多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尤其是在品德方面表现突出。
班级组织纪律不严,考试作弊现象较为普遍,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和想法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提高。
2.学习习惯不好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存在很多问题。
学生们往往习惯于只依赖老师或同学的指引来完成学习任务,而自己的学习动力和自学能力不够强,对知识点的把握不够精准,所以在学习效果方面表现一般。
3.技能培养不足技能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在实践中,许多高职学校存在很多技能培养不足的问题,比如装备落后、实验室环境不佳、职业指导不足等。
这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技能水平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增强。
4.职业素养不足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有些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还没有明确的认识,对职业的本质也缺乏深刻的理解。
这些缺陷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毕业前景,更会影响社会的发展。
1.培养全面素质针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偏低的问题,学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开展相关的品德修养课程和组织各类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和文化修养。
2.优化教学模式学生习惯依赖老师和同学的现象,我们可以尝试优化教学模式。
比如通过开展自主学习训练、开展课外辅助答疑等形式,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3.改进实践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技能,学校可以改进实践教学,并提高实践环节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实验室运营和培训,配备更先进的教学装备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现状与对策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从事社会活动的一种必备素质。
目前,由于教育素质的欠缺,许多高职学生缺乏职业素养,因此无法胜任社会工作。
总体来说,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文化和能力的结合。
很多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技能落后的问题,无法胜任现代社会的需要;
二是缺乏自我调节能力。
由于学校教育注重理论,缺乏实践,很多高职学生缺乏训练和练习,对自我调节能力也没有较好的发挥;
三是缺乏专业素养。
国家的重视程度不大,大学的专业课程没有专门的职业素养课程,课程内容重视理论,缺少实操,很多高职学生的专业素养也比较薄弱。
要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教育。
学校要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丰富和提高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知识,重视开展实践活动;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
学校要建立职业素养拓展课程,并提供更多的就业指导服务和实践项目;
三是加强学生自身素养的培养。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思想道德教育机制,强调学生对自身素养的自我约束,激发学生的职业素养潜力,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上就是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现状与对策的概括。
从整体上加强学校的教育和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有助于高职学生在社会中立足,实现自身价值。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适应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和复杂的职业需求。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不足,亟待加强研究和引导。
本文将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推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部分到此结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查找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对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调查与分析,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提供参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提升和专业素养的提高。
通过一个深入的分析,发现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为高职院校提供更科学合理的人文素养培养模式,促进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1.3 意义和作用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人文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精神,使其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的人才。
人文素养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文学修养、艺术修养和审美情感的培养,使他们具备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
人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2. 正文2.1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调查是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等方式进行的,主要涉及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认知程度、对人文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人文艺术的欣赏能力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存在人文素养欠缺、认识模糊、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现状的调查报告 作者:刘惠群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13期
【摘 要】本项研究是以用人单位为调研对象开展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结论为:其一,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其二,高职院校理当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结果是:提出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和创新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理念和4条方法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现状;校企合作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包含了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心理和职业理想等多方面,培养起来是一项要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覆盖于教育全方位的长期性、系统性的教育工程,难度较大,加之在意识、道德、心理和理想等软指标上难以考评教育成果,因此,如何创新、搭建和实施行之有效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模式是困扰许多高职院校的一个问题,也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本项研究即是以用人单位为调研对象开展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二、调研方法与过程 (一)样本选取。该项调查是依照非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部分与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企业、高职毕业生普遍就业的服务类行业的企业,以及对员工职业素质要求较高的三资企业等共计150家用人单位作为调查对象。
(二)过程实施。调查自2013年5月起实施,历时四个月,至8月末结束。期间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累计向调查对象发放《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调查问卷(企业用)》150份,其中走访调查发放50份,回收50份,网络调查发放100份,回收100份,经筛查,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为100%。另外,辅以访谈法,与走访调查的部分对象围绕《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调查访谈提纲(企业用)》展开更为深入的话谈,获取问卷调查数据结果背后的理由描述。
三、调研数据统计分析 (一)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要求的分析。问卷第4题各选项列举了职业素质一般表现的17个方面,其中用人单位认为作为录用员工的标准,高职毕业生最应当具备的有爱岗敬业、踏实主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学习提高的能力列为对高职毕业生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的期待(见表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表1 用人单位认为高职毕业生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一般表现 用人单位选择占(%)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一般表现 用人单位选择占(%)
爱岗敬业 97.33 严谨守纪 36.67 踏实主动的工作态度 86.67 服从领导 36.00 团队协作能力 80.67 身心健康 30.00 专业知识和技能 74.00 适合的职业发展方向 23.33 人际交往能力 68.67 学习提高的能力 18.00 恰当的自我认知水平 60.67 组织管理能力 16.00 明确的职业兴趣和择业目标 56.00 创新创造能力 12.67 诚实守信 52.00 科学合理的职业奋斗目标 8.00 完成任务的能力 41.33 (二)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现状的评价。大多数用人单位认为,相对于其他就业群体,严谨守纪、服从领导是高职毕业生突出的优点,恰当的自我认知水平和踏实主动的工作态度也是可取之处。相反,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上升空间是高职学生较为明显的劣势(见表2)。
总体上,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的满意度评价较好,但也有近一成的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表现出的职业素质比较不满意(见表3)。
表2 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优、缺点的评价 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一般表现 用人单位认为是优点的占(%) 用人单位认为是劣势的占(%)
严谨守纪 78.00 12.00 服从领导 69.33 6.00 恰当的自我认知水平 58.67 15.3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踏实主动的工作态度 54.00 28.00 人际交往能力 24.67 65.33 表3 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的满意度评价 满意程度 用人单位选择的占(%) 非常满意 4.00 满意 51.33 比较满意 36.00 比较不满意 8.67 (三)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的评价和建议。问卷第6题结果显示,超过90%的受访的用人单位认可目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的成效。访谈对象中,与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100%都曾参与过学校开展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问卷第7题列举了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4个一般途径,调查结果是大多数用人单位赞同通过实习、实训开展职业素质教育,认为学校开设专门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相比于以上两种方式,对于学校在理论教学课堂内和学生活动中开展职业素质教育活动的方式,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关注度不高(见表4)。
(四)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五个方面认识的分析。调查者将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划分成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这5个方面,请受访的用人单位依照其认可的重要程度排序。结果是,几乎100%的用人单
位都把职业道德排在首位,而职业心理多被排在末位。对于职业能力的重要程度,各家用人单位观点分歧较大,将其排在前两位和后两位的基本上各占50%,其中,有接近10%的用人单位将职业能力排在最后一位(见表5)。
表4 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一般途径的认可度排序 教育途径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合计 在第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 10 23 40 43 116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第二课堂学生活动中开展职业素质教育活动 23 22 27 52 124 开设专门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 51 64 35 0 150 通过实习、实训开展职业素质教育 66 41 27 9 143 合计 150 150 129 104 表5 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五个方面的重视程度排序 职业素质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第五位 合计 职业意识************ 职业理想************ 职业能力172****3150 职业道德 149 1 0 0 0 150 职业心理*********** 合计 150 150 150 150 150 (五)用人单位对员工职业素质教育的态度。问卷第9题问及“贵单位是否对员工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回答“是”的占100%,可见,用人单位都注重并且实施员工的职业素质教育。
(六)调查结果具备普遍适应性。调查在样本的选取上是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各行各业共计150家用人单位作为调查对象(见表6)。从问卷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来看,不同产业、性质不同、规模存在较大差异的各用人单位在问卷回答上无明显特征性差异,访谈中也未发现该问题。因此,认为该项调研结论具备普遍适应性。
表6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项目 单位性质 所属产业 单位规模 国有企业 三资企业 民营企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小 于 5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 50 至 200 人 200 至 500 人 500 至 1000 人 大 于 1000 人 数量 10 60 80 2 24 124 33 19 48 31 19 百分比 6.67 % 40 % 53.33 % 1.33 % 16 % 82.67 % 22 % 12.67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 32 % 20.67 % 12.67 % 四、研究结论 (一)用人单位比较看重的职业素质恰恰是高职学生欠缺的。例如:接近70%的用人单位认为人际交往能力是员工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之一,然而,同时有超过65%的用人单位认为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是高职学生相对于其他就业群体在职业素质方面的明显劣势。相反是有74%的用人单位认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员工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之一,之所以将职业能力排在次要位置上,其中有一个无奈的原因,就是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即便从事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之间仍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要想有称职的员工上岗,用人单位往往都要再对录用的毕业生进行专门的岗位职业能力培训。
(二)某些职业素质方面的劣势是制约高职毕业生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大多数受访的用人单位没有把科学合理的职业奋斗目标、学习提高的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这些高职学生比较欠缺的职业能力列为对高职毕业生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的期待。然而,这些素质正是一名职业者推动其事业持续、积极、向上发展的要素。
五、思考和建议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职业素质教育方面,用人单位比学校更超前。借鉴成功的经验,将用人单位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作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势必能够对高职院校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认为,校企合作不失为提升和创新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高职院校若要通过校企合作促进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门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课堂教学即是传统的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因此,让职业素质教育进入高职院校的课程、课本和课堂,应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便捷途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不仅要进理论课堂,更应当进入实训课堂,因为只有在基于岗位真实工作状况的模拟实训环境中进行的实训教学,教师才能更好的扮演“老板”,学生才能更好的体会“员工”,职业体验感才能更强,职业素质教育才能够更加深刻。
(二)校企文化对接,广泛汲取企业开展员工职业素质教育的宝贵经验。现实中,三资企业和一些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在员工职业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方面十分重视,并且采取了相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