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网络安全平台的设计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97.29 KB
- 文档页数:1
基于国产商密算法移动安全接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发表时间:2019-08-07T13:34:01.79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0期作者:杨一帆[导读] 基于国产商密算法移动安全接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阐述。
国网沈阳供电公司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摘要:为了保证通信网络接入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系统的安全,设计编制移动安全接入系统。
目前互联网行业当中的虚拟专用网络(VPN),就为移动数据接入构建了安全传输隧道,提高了数据交互获取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通过国产商密算法与国外数据加密算法进行比较,可见国产商密算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通过对其不断的完善改进,可以促进国产商密算法国际化的发展。
本文主要基于国产商密算法移动安全接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阐述。
关键词:国产商密算法;移动安全接入系统;设计与实现引言:在移动数据安全接入系统时,需要构建安全通道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
在建构时主要通过VPN技术进行加密,提高数据接入的稳定性。
该技术是基于基础知识,在公用网络基础上构建的虚拟专用网络,通过为移动数据接入提供网络安全协议的虚拟专用网络和安全套接层的虚拟专用网络,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层协议簇,确保IP用户的基础通信安全。
一、数据传输技术为了保证数据安全传输,在接入系统设计时采取数据隧道传输进行加密控制。
该系统的数据隧道传输有两种网络通信协议,在程序设计时保证一个网络通信协议可以封装另外一个网络通信协议,最终将数据包并进行隧道加密传输[1]。
该系统的数据隧道加密传输是网络系统中点对点的透明传输,为了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与可靠,因此采取了双层数据封装的加密方案,为数据传输提高安全保护,该保护机制即是文中提到的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
在该技术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处理局域网和城域网的数据交互,并且可以应用于远程数据接入等工作当中,充分发挥了该技术的优势。
该技术在公用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数据进行加密封装对网络层进行新的定义,进而实现虚拟专用传输的目标,目前主要实现该工作目标的途径有SSL VPN和IPSDEC VPN。
网络安全工程项目案例(运营商)H3C服务湖南移动手机支付平台项目背景堂世交车、买电隼票、上瓣啡馆+不必忖现金,也不必刷银联卡’直接用手机就可以支忖,这样的场糸已不是设想’而屡现实。
由中国移动集团率头在湖南■设和运蕾.針对中国移动全网手机的支忖甲台已上践运行。
该平台柞为全国性的題据中心1将为全国用户握供支村服务,便全国移动手机支忖用户贸金羅K在湖朝槓计3年内将产生近1000亿元的灑|1效应。
由于该平台的用户数氛业务关議・对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严槁整求4湖南移动在设计之初就针时整个平台的廉统安金性进行了■点规划卜对平台的安全城划分' 访问控制、滞洞防护、黑客防护、木马陆护都担出了冥it的儒求&H3C解决之道为奮决以上需求’ H3C为用户提供狀据中心保护霹决方秦;通过高性證EM” AMW 防火堆和IPE设备.实现了对乎机吏村平台的实时、淤度盼IEU陲过在EMNET出□庄城部琶H3C千北IPS产品T1000-A,实现对JKS.木耳、的笳护:匾过瞬挂H3C千兆防火壇宴就用户対集忖平倉的访冋控剖.具盼火堆叩高并境特性很好址滙足了丈量孑叽用户莽览访间需求口H3C IPS在安全防护方面逬厂了if趣,有效确保了基于E冷黑世的支廿平色的Wob^用笑全口H3C IF£i&过廿听毎一牛HTTP遇羞.根据常见WEb攻击原理茁HTTP请求进行攻击特征匹配,可以实时組断£OL注入XSS聘贴・*等・于Mb的憑全威胁。
同时,H3C IPS在诵洞睛护方面分期通过了国际权威安全组纵CVE的蕉窖性认证和徽款的MAPP认证,可有效防护黑客利用支忖平會的劇1软件系號灣詞进行植嚴敎据窃取或篡改o实施效果•撼统计,藪至2009年底,手机支忖平台的活獣用户已翅过200万户.手机支忖各类商户将超过2000JT,全年交易额超过5临元’谿南已湮步威为国内一流的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基地;H3C PS和訪火埴在大谦■下根好地保证了手机支忖和移动电于商务的的业势安全和业务连级性;w犹IPS毎均超天拦観了上百条攻击事件;包括SOI_注入、園页捷乌「端虫、■洞利用等攻击H3C服务浙江移动互联网安全项目背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移动)隶■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全省拥有11个市分公司和62个县(市)分公司。
10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智能制造与趋势中国设备工程 2023.11(下)海上平台是从海底架起的一个高出水面的构筑物,上面铺设甲板做为平台,用以放置钻井或采油机械设备,提供钻井或采油作业场所及工作人员生活场所,固定式海上平台距离大陆较远,成为海中孤岛。
若采用传统的通讯方式,铺设通讯电缆或者光缆成本较高。
因此,一般需要采用远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解决海上平台语音和数据传输问题。
无线通信技术自身有很多优点,顾名思义,首先,无线通讯无需使用物理线路,通过电磁波即可直接传播,不用铺设电缆或者光缆,成本相对有线通讯来说非常低,更不会出现线路中断带来的故障。
其次,无线通讯的扩展非常容易,直接增加发射端和接收端即可扩展,增加无线通讯链路。
近年来,随着岸基通信、海上船舶通信、无人舰艇编队通信、海上平台、海上风力发电等一系列海洋通信系统的技术发展,对长距离离岸、高带宽、音频和视频传输、远程控制、遥测等的需求正在逐渐上升,传统的窄带宽通讯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常规的海上平台日常通讯需求,给海上平台日常办公和通讯带来了诸多障碍。
1 无线网络通信实现方式现在偏远山区和海上平台常见的无线通信方式包括以下几种:无线电短波通信、数传电台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微波通信、5G 通信等。
下文对上述无线网络通信方式的技术实现方式和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简单介绍。
1.1 无线电短波通信根据国际无委会对短波通信的相关定义,短波的频率为3~30MHz 之间,根据公式换算,波长在100~10m 之间。
短波通信是指利用短波进行的无线电通信,又称高频(HF)通信。
短波通信通过传输方式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通过地波进行通信,优点是受天气影响较小,稳定性较高,但是通信距离较短,工作频率较低。
另外一种是通过天波进行通信,天波可以经过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反射后,传输到上千公里之外,但是天波相对于地波,通信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天气干扰。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WebApp)课程教案第一章: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概述1.1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背景介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阐述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重要性1.2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技术介绍WebApp的定义和特点讲解WebApp开发所需的技术栈,如HTML、CSS、JavaScript等1.3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流程讲解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典型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上线等环节第二章:WebApp基础知识2.1 网络基础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如TCP/IP、等讲解WebApp在网络通信中的工作原理2.2 前端技术详细讲解HTML、CSS和JavaScript的基本语法和使用方法介绍前端框架和库,如React、Vue、Angular等2.3 响应式设计讲解响应式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响应式设计的实现方法,如媒体查询、弹性布局等第三章:WebApp开发工具与实践3.1 集成开发环境(IDE)介绍常用的WebApp开发IDE,如Visual Studio Code、WebStorm等讲解如何在IDE中进行代码编写、调试和部署3.2 版本控制工具讲解版本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Git的基本操作,如克隆、提交、拉取和合并等3.3 实战项目:搭建个人博客带领学生动手实践,搭建一个简单的个人博客WebApp讲解项目结构、文件配置和代码调试等关键环节第四章:WebApp核心技术与框架4.1 跨平台技术介绍跨平台技术的概念和优势讲解如何使用如React Native、Flutter等框架开发跨平台WebApp 4.2 数据存储技术讲解WebApp的数据存储方式,如本地存储、数据库等介绍如何使用如Firebase、LeanCloud等后端服务进行数据交互4.3 网络请求与异步编程讲解WebApp中网络请求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如Ajax、Fetch等介绍异步编程的概念和常用方法,如Promise、async/awt等第五章:WebApp性能优化与安全5.1 性能优化讲解WebApp性能优化的意义和目标介绍性能优化的方法,如代码压缩、懒加载、缓存策略等5.2 安全性问题讲解WebApp常见的安全性问题,如XSS、CSRF等介绍如何进行安全防护和加固,如使用S、验证码等第六章:WebApp测试与部署6.1 测试方法与工具介绍WebApp的测试方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性能测试等讲解如何使用如Jest、Mocha、Ch等测试框架进行测试编写和执行6.2 部署与运维讲解WebApp的部署流程,包括选择服务器、配置域名等介绍常用的WebApp运维工具,如New Relic、Sentry等第七章: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7.1 敏捷开发方法讲解敏捷开发的概念和原则介绍敏捷开发工具,如Trello、Jira等7.2 团队协作与沟通讲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介绍团队协作工具,如Slack、Microsoft Teams等第八章:市场营销与推广8.1 网络营销策略介绍网络营销的概念和策略讲解如何利用SEO、SEM、社交媒体等手段进行WebApp的推广8.2 用户增长与留存讲解用户增长和留存的策略介绍如何通过数据分析、用户画像等方法提升用户体验第九章:案例分析与实战演练9.1 成功案例分析分析成功的WebApp案例,如、微博等总结成功案例的关键因素和经验教训9.2 实战演练组织学生进行WebApp项目实战指导学生完成项目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部署等环节第十章:未来趋势与展望10.1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分析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探讨WebApp在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0.2 创新与突破介绍WebApp领域的创新技术和应用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为WebApp的发展贡献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重点解析本文教案涵盖了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WebApp)的全过程,从基础知识、开发技术、工具与实践,到核心技术与框架、性能优化与安全、测试与部署、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市场营销与推广、案例分析与实战演练,以及未来趋势与展望。
互联网平台创建的方案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创造和分享价值的机会。
互联网平台的创建成为了许多企业成功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互联网平台创建的方案,包括目标设定、平台类型选择、用户体验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一、目标设定在创建互联网平台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平台的目标。
目标设定可以帮助公司确定平台的功能、用户群以及盈利模式。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互联网平台目标:1. 提供信息和资源:这种平台主要提供信息和资源的搜索、整理和分享功能,例如搜索引擎、新闻聚合平台等。
2. 商品交易:这种平台主要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在线交易功能,例如电子商务平台、拍卖平台等。
3. 社交和通讯:这种平台主要提供用户之间的社交和通讯功能,例如社交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等。
4. 内容创作和分享:这种平台主要提供用户创作和分享内容的平台,例如视频分享平台、音乐分享平台等。
二、平台类型选择选择适合自己业务的平台类型是创建成功互联网平台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互联网平台类型:1. 垂直平台:这种平台针对特定的行业或领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例如医疗健康平台、教育培训平台等。
2. 横向平台:这种平台提供跨行业或多领域的服务。
例如电子商务平台、社交网络平台等。
3. P2P平台:这种平台通过连接需求方和供应方,提供中介服务。
例如共享经济平台、人才交流平台等。
4. 开放平台:这种平台提供开放的API (应用程序接口),让开发者可以基于平台的功能进行二次开发。
例如移动应用开放平台、云计算平台等。
三、用户体验优化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是吸引用户和提升平台价值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用户体验优化的建议:1. 简洁明了的界面设计:界面设计应该简洁明了,让用户能够快速找到需要的功能和信息。
同时,要保证界面的美观性,以增加用户的黏性。
2. 快速加载和响应:平台应该具备快速加载和响应的能力,以保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流畅体验。
3. 多渠道接入: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平台应该提供多种渠道接入,例如网站、移动应用等。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设计规范[引言]移动通信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在规划和设计移动通信网络时,需要依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本文将介绍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设计中的一些规范和标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于实践。
[一、网络需求分析]在进行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网络需求分析。
这包括对通信容量、数据传输速率、信号覆盖范围等方面的详细研究和评估。
规范要求进行充分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以便制定准确的规划方案。
[二、频谱规划与管理]频谱规划是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规范要求在频段分配和使用上遵循公平、高效、合理的原则。
同时,还要遵守频谱资源统筹利用和保护的原则,以确保网络性能的最大化。
[三、基站规划与部署]基站规划与部署是移动通信网络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规范要求在基站位置选择、天线高度设置、覆盖区域划分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此外,还要考虑基站之间的距离、干扰控制等问题,以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
[四、传输网络规划与优化]传输网络是移动通信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关键环节。
规范要求在传输网络的规划与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带宽容量、传输速率、网络覆盖等因素。
同时,还要考虑网络的可靠性、延迟、抗干扰能力等指标,以确保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五、网络安全规范]网络安全是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规范要求在网络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网络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这包括加密通信、安全认证、数据防护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
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网络风险的识别和处置。
[六、性能评估与优化]性能评估与优化是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规范要求在网络建设完成后,要进行全面的性能评估和优化工作。
通过测试和分析网络的关键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的问题,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和高质量服务。
[七、新技术应用与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对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基于PMS2.0系统运检移动作业平台的设计与应用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的全面建设,“大检修”体系需要加强在基层单位的深化应用,需要借鉴国际先进实践,实现基层单位运检管控模式的优化。
在此背景下,滁州供电公司按照“大检修”管理体系全面建设及精益化管理要求,开展运检移动作业平台建设。
全面提升基层单位、基层班组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实现运检业务的统一管理、资源的集中调配及作业的全过程管控,实现“大检修”管理体系在基层单位的全面实施和有效落地。
文章通过移动作业平台设计以及在滁州电网的实际应用,分析了移动作业平台的可操作性和便利性,并对在电网运维检修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提出了相关建议。
标签:移动终端;变电设备;应用;PMS2.0系统1 移动作業平台介绍滁州供电公司基于对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和运检业务管理提升需求的理解,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功能、统一设计的原则,以PMS2.0系统为基础,以移动通讯技术、可视化技术、数据挖掘分析技术为依托,初步建成“设备全面可测、资源统一可配、作业流程可控、设备绩效可析”的一体化管控平台,实现资源统一调配、现场作业全过程管控、设备状态全方位监控和设备绩效全维度分析,全面支撑“大检修”管理体系在基层单位的深化应用,满足运检一体化的管理要求。
(1)通过PMS2.0系统的运检移动作业终端的建设,促进滁州供电公司“大检修”体系的全面深化应用,从基层单位的业务需求出发,加强基础管理、提升业务运营能力。
(2)通过PMS2.0系统的运检移动作业终端,建立起设备状态全维度视图,提高信息系统对业务的支撑能力并实现有效减负,提升运检精益化管理水平。
(3)通过PMS2.0系统的运检移动作业终端,可以加强运检部与其他业务部门、上下级及外部单位间的业务协同。
(4)利用移动应用等新技术手段,推动运检业务模式优化及信息化支撑能力提升,提高班组工作效率和业务绩效。
2 移动作业平台架构设计基于PMS2.0系统的运检移动作业终端按照SG-ERP架构体系设计,包括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等关键内容。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440网络安全框架下的网络社交媒体平台分析张滢① 李留雁②(①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昆明 530100②沧源佤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云南,临沧 677400)摘 要: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对互联网社交平台的评价往往侧重于社交平台影响力,未能充分重视网络社交平台对社会生活的综合影响。
作为资讯传播渠道,网络社交平台对其用户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及相关的社会行为都有深刻的影响,能够打上自己的“渠道烙印”。
本文从网络安全治理的框架着手研究设计,对网络社交平台进行分析,认为网络社交平台是一种社会性网络,可以按照专业程度分为不同的类型。
关键词:网络社交平台;网络安全;监管;策略当前,互联网飞速发展,衍生出很多新业态、新模式,其以逐利为驱动的“野蛮发展”一方面确实推动了产业快速增长,但另一方面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尤其是社交平台等互联网重点领域,充斥着各种虚假、欺诈、谣言、色情、暴力等负面信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的综合治网格局。
网络社会组织是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发挥网络社会组织行业监督作用,维护互联网行业秩序,促进互联网行业自律,是网络社会组织参与网络综合治理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一、网络社交平台是一种社会性网络网络社交平台所依托的社交网络,或言之社会性网络(Social Networking, SN),是指“个人之见的关系网络”。
作为一个派生概念,社会性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SNS)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Internet)应用服务,是促进和支持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社交型服务,或提供这种服务的网站[1]。
网络社交平台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就实际应用而言,它既包括以网页为依托的PC 端社交网络,也包含移动社交网络(Mobile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5g 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与标准详解5G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与标准详解5G通信系统是下一代通信系统,具有高速率、宽带、低时延、大连接、高可靠和安全等特点。
5G通信系统的设计和标准非常重要,这对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5G系统的设计5G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用户设备、基站设备、核心网络设备等。
在设计5G系统时,需要考虑到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架构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因此,在设计5G系统方面,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切片技术:网络切片可以将物理网络分割成多个逻辑网络,以满足不同应用程序对不同网络资源的需求。
2. 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SDN可以将网络流量的方向和速度编程化,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
3. 虚拟化技术:虚拟网络函数(VNF)可以将网络功能虚拟化,如防火墙、路由、负载平衡等,以增强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4. Massive MIMO技术:Massive MIMO可以在同一频带上使用多个天线和用户设备,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网络容量。
5. 短距离通信协议:短距离通信协议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低延迟通信,适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物联网等领域。
5G系统的标准5G系统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和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联合制定。
目前,5G系统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无线接入标准:5G的无线接入标准包括两个阶段,分别是非独立组网(NSA)和独立组网(SA)。
NSA是在现有4G网络下实现5G通信,SA是建立5G独立网络。
2. 核心网络标准:5G的核心网络标准主要包括网络功能虚拟化和网络切片等技术。
其中,网络功能虚拟化可以将网络的各个功能虚拟化,使得网络更加灵活,网络切片可以将网络切割成不同的逻辑部分,以满足不同应用程序对网络的需求。
3. 安全标准:5G的安全标准主要包括网络安全和设备安全等方面。
其中,网络安全主要是指网络保护机制,设备安全主要是指设备防盗和数据加密等方面。
2015年l1月下
移动网络安全平台的设计及应用
袁晓维(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618300)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用户数据的剧增,移动网络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互联网与4G技术的普及,给我们的
信息环境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网络威胁。因此,加强移动网络安全管控的工作,成为了当前重要的工作任务。
【关键词】移动网络;网络安全;设计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TN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OO6—4222(2o15}22—0053-01
由于移动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网络与互联网形成
了紧密的联系,但两者的紧密关联给其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
问题 一些内部工作人员或者第三方工作员,采用违规操作谋
取一定的利益,同时在管理过程中,管理操作中出现的违规操
作也缺少一定的记录方式.导致无法追查。为了能够更好地规
避风险.构建移动网络安全管控平台能够更好地解决当前所
存在的问题
1移动网络安全管控平台主要功能设计分析
1.1管理系统功能架构
对于移动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应具备统一用户、单点登
录、集中审计、集中授权、集中认证、用户集中管理六个主要的
功能模块 在进行开发设计时,建议基于JAVA平台,通过
J2EE技术来实现各个功能板块之间的架构。①在安全管控平
台中,提供一个统一的入口实现身份验证,并为相关工作人员
提供一个WEB登录页面.按照不同工作人员的身份验证显示
不同的维护管理页面,并提供相应的管理功能。②在设计过程
中,要充分地考虑到数据核心业务层,把其作为整个系统的基
础核心。在整个数据组成中包含了身份数据、授权策略数据、
日志数据以及相关的资源数据等等.利用授权管理以及资源
认证等形式.提供相关的安全审计管理工作以及相应的服务
工具。⑧在进行设计过程中,管理系统要能实现用户资源系统
之间形成数据交互.并能够提供多个方面的接口。
1.2需要实现的具体功能分析
在整个管理系统中,整个管控平台要能够实现对所有自
然人的账号统一管理,并且利用身份管理的模式,解决传统模
式中共享账号所存在的问题。有效地实现实名制操作 此外.
通过身份认证以及访问入口。每个用户都能够分配到相应的
网络资源.需要通过授权的合法用户才能够对其进行访问.同
时安全管理平台在进行设计时.要能够有效地对所有维护操
作进行记录。并把其所有操作进行储存,有效地防止了非法以
及违规操作.实现操作审计功能
1.3数据处理管理及系统性能管理
在进行移动网络安全平台设计时,要实现相关数据备份
和恢复管理功能,有效地对所有的账号口令集中管理,增强平
台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在系统管理模块中.通过系统自身配
置以及相应的数据备份或恢复来实现数据处理.同时也可以
采用手工方式来进行数据备份与恢复。此外.在设计管控平台
时,要能够实现对各个模块进行性能监控,并且生成相应的报
表,这个报表可以提供给管理人员进行有效地分析.及时地调
整不同模块的负载情况。
1.4日志集中管理和审计系统设计
在设计移动网络安全管控平台时.应考虑展现层能够通
过多元化的形式生成报表,让管理人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
对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通过日志集中管理与审计
系统,对多个方面的日志来源形成有效的审计.同时.利用日
志集中管理与审计系统,实现与其它系统的互联,把相关的信
息传送于其它平台中进行有效的分析。
2移动网络安全平台的应用
2.1提升系统安全
移动网络管控平台设计完成后.把相应的业务系统进行
接入.并实现对所有系统进行操作的有效监管,让整个移动网
络信息安全事件的触发率有明显的下降.有效地提高各个系
统的运行安全。但在使用过程中,采用绕行登录的形式,来避
免使用管控平台
2.2实施强制性网络阻断
对于一个新的系统应用,需要有一定时间的推广。在这个
过程中.可以采用强制性网络阻断来实现消除绕行登录的可
能性,开展阻断工作时.把整个工作分为系统侧与终端侧并同
步进行。通过修改防火墙ACL策略强制性阻断终端地址.只
提供管控平台地址的访问权限,同时,应该及时地把没有与管
控平台进行连接的设备进行修改,实现能够与平台联通。
2_3解决管控平台的时延问题
经过多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发现,造成管控平台时延问题
的最大原因,是由于堡垒机性能负荷较高的问题。在许多时间
单用户登录已经完全占用了堡垒主机的内存.要解决这个问
题应该需要针对堡垒机进行扩容,让其所负载的资源能够实
现分配。
2.4解决管控平台的审计问题
对于当前移动网络管控平台的相关操作基本可以实现全
量记录,但是对于审计工作而言,存在着非常大的工作量 在
这样的一个大工作量的影响下.审计工作的准确率势必会受
到影响。比如:在利用windows设备进行登录维护时。进行对
其操作的日志记录方式只能够以录像的形式。如果登录时间
为5h,也就意味着审计工作人员需要5h的时间来对其进行
日志审计。这样的一种工作状态,很容易导致在审计过程中出
现违规的问题发生。所以在应用管控平台时.应该及时地解决
管控平台审计问题。
3结语
总而言之,关于移动网络安全平台的设计,不仅需要实现
相应的功能,同时还需要针对如何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问题
来进行深入地分析。相信通过设计人员的不断完善,能够提高
了整个系统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实现管控平台的使用率的提升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15年度科研项目重点项目(人文
社科)“新媒体环境下“移动课堂”的建设思路”(15SA0184)的
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志德,许力.网络安全原理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11玺,张洋.企业网络整体安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收稿日期:2015—11-8
i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