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比例典型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17.58 KB
- 文档页数:3
比及比例小升初总复习练习题一、选择题1、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比是3:1,如果它们的底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A.高也相等B.高的比是1:3 C.高的比是3:12、女生占全班人数的45%,这个班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A.3∶2 B.11∶9 C.9∶113、把3:5的前项加上9,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A.9 B.12 C.154、若4x=3y(x≠0)则()。
A.x∶y=4∶3 B.x∶4=y∶3 C.y∶4=x∶3 D.4∶x=3∶y5、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2,则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6、两个圆柱形容器,它们的高相等,底面半径的比是1∶3,它们的体积比是()。
A.1∶3 B.1∶6 C.1∶9 D.1∶17、已知2x=y-4(y>4),那么x和y()。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二、填空题1、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0000,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4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千米;丙、丁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80km,在这幅地图上,丙、丁两地的图上距离是()厘米。
2、非0自然数A和B,如果A=13B,那么A、B的最大公因数是(),A和B成()比例。
3、把10克糖放入70克水中,糖和糖水的比是()4、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2,如果一个外项是0.5,那么另一个外项是()。
5、一个精密零件的实际长度是6毫米,在图纸上的长度是6厘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6、如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三角形A比三角形B多4.5平方厘米,三角形B的面积与三角形C的面积比是2:3,则平行四边形面积为___________ 。
7、A 、B 两圆的重叠部分占圆A 的52,占圆B 的41,那么圆B 面积与圆A 面积之比为________ 。
三、解决问题1、一列货车前往灾区运送救灾物资,3小时行驶了150km ,从出发点到灾区共有450km ,按照这样的速度,走完全程一共需要多少小时?(用比例解)2、在1:1800000的地图上一段6cm 长的公路,在另外一幅地图上同样的这条公路长8cm ,求另外这幅地图的比例尺.3、冬冬家的客厅是正方形的,用边长0.8m 的方砖铺地,正好需要50块。
人教版小升初比和比例应用题专题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解答题1.希望小学六年级学生中,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为7∶5,又转来15名男生,这时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为3∶2。
希望小学六年级现在有多少名学生?2.下面是三名同学某次足球练习情况。
姓名射门/次射中/次张晓156李欣105王浩1810(1)张晓的射中次数与射门次数的比是(),比值是()。
(2)李欣的射中次数与射门次数的比是(),比值是()。
(3)王浩的射中次数与射门次数的比是(),比值是()。
(4)马上举行全省小学生足球赛,各个小学推荐一名优秀的足球选手。
如果你是体育老师,你会推荐谁去?为什么?3.甲、乙、丙三人参加长跑比赛,甲和乙速度比是3:4,乙和丙速度的比是2∶5,求甲、乙、两三人速度的比.4.五(1)班男、女生人数比是12:11,又转来4名女生后,全班共有50人,求现在男、女生的人数比?5.某工厂有三个车间,第一车间人数与总数的比是1∶4,第二车间人数是第三车间的78。
第一车间比第三车间少21人,这个工厂一共有多少人?6.园林绿化队要栽一批树苗,第一天栽了总数的15%,第二天栽了76棵,这时剩下的与已栽的棵数的比是3:5.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7.新学期,六(一)班购置图书50本,要分给班上的男生和女生,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4,男生和女生各能分到多少本书?8.老师给班里买了90本儿童读物,按4∶5分别借给一组和二组。
这两个组各借书多少本?(用两种方法解答)9.一台播种机第一次工作3时,播种17100m2;第二次工作4时,播种22800m2,分别写出每次播种的面积和工作时间的比,你认为它们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10.两个外项的积加上两个内项的积结果是120,其中一个内项是最小的质数,一个外项是最小的合数,请你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比例。
11.五一假期,郑磊和爸爸妈妈自驾去外地看外婆。
-小升初比例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解答题(题型注释)天读了72页,照这样计算,她又读了15天,她又读了多少页?(用两种方法解答)2.小明从家步行去学校,如果每分钟50米,24分钟可以到达,如果每分钟行60米,可以几分钟到达?(用比例解)3.小军读一本故事书,若干天后,已读的与未读的比是3:4,又读了44页后,未读的与这本书总页数的比为3:8,这本书有多少页?4.六一班原来有42个学生,其中男生占,后来又转来了若干名女生,这是男生、女生人数的比是6:5,转来多少人?5.一种喷洒果树的药水,农药和水的质量比是2:75.现有300克农药,能配这种药水多少千克?6.配置一种盐水,盐和水的质量比是1:25.(1)25克盐需要加水多少克?(2)1000克水需要加盐多少克?(3)520克盐水里含盐多少克?7.甲乙丙的平均数是24,甲比乙是2:3,甲比丙是3:4,求甲乙丙分别是多少?8.科技组与气象组人数的比是5:4,气象组与美术组人数的比是2:3.已知美术组与科技组共有55人.美术组比气象组多多少人?9.设一个量x与另一个量y成正比例,已知当X=6时,y=4.(1)写出y和x的关系式.(2)求出当x=6.9时,y的值.参数答案1.180页【解析】1.试题分析:方法一:6天读了72页,平均天读多少页,用72÷6=12页,她又读了15天,她又读了多少页,用15×12=180页,即可得解.方法二:6天读了72页,平均3天读多少页,用72÷2=36页,她又读了15天,她又读了多少页,用15÷3×36=180页.解:方法一:72÷6×15=12×15=180(页)答:她又读了180页.方法二:15÷3×(72÷2)=5×36=180(页)答:她又读了180页.2.如果每分钟行60米,可以20分钟到达【解析】2.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一定的,即每分钟走的路程与需要的时间的乘积是一定的,则每分钟走的路程与需要的时间成反比例,据此即可列比例求解.解:设x分钟可以到达,60x=50×24,60x=1200,x=20;答:如果每分钟行60米,可以20分钟到达.3.这本书有224页【解析】3.试题分析:设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由题意可知:未看的页数占总页数的,又读了44页后,未读的与这本书总页数的比为3:8,未读的占总数的,用44除以对应分率就这本书的总页数.解:44÷(﹣),=44÷,=224(页)答:这本书有224页.4.转来2人【解析】4.试题分析:原来男生占,则男生有42×=24(人);后来男生、女生人数的比是6:5,也就是男生占总数的,因为男生人数没有变化,根据男生24人,即可求出后来的总人数;用后来总人数减去原来总人数即为转来的人数,解决问题.解:42×÷﹣42,=24÷﹣42,=24×﹣42,=44﹣42,=2(人);答:转来2人.5.11.55【解析】5.试题分析:首先求得农药和水的总份数,再求得农药占药水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得药水多少千克,列式解答即可.解:2+75=77(份),300÷=11550(克),11550克=11.55千克;答:能配这种药水11.55千克.6.625克.40克.20克.【解析】6.试题分析:(1)设需要加水x克,根据盐与水的比是1:25,列出比例解答即可.(2)同理,设需要加水y克,根据盐与水的比是1:25,列出比例解答即可.(3)把这种盐水平均分成(1+25)份,其中盐占1份,水占25份,即盐占盐水的,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即可解答.解:(1)设需要加水x克25:x=1:25x=25×25x=625答:需要加水625克.(2)设需要加盐y克y:1000=1:2525y=1000×125y÷25=1000÷25y=40答:1000克水需要加盐40克.(3)520×=520×=20(克)答:520克盐水里含20克.7.甲数是,乙数是,丙数是.【解析】7.试题分析:甲比乙是2:3,甲比丙是3:4,可求出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6:9:8,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知:甲占总数的,乙数占总数的,丙数占总数的,三个数的总数是24×3.据此解答.解:甲:乙=2:3=6:9,甲:丙=3:4=6:8,所以甲:乙:丙=6:9:8,甲:24×3×=72×=,乙:24×3×=72×=,丙:24×3×=72×=;答:甲数是,乙数是,丙数是.8.10【解析】8.试题分析:假设气象组的人数是x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求出科技组人数是x,美术组的人数是x,根据“美术组与科技组共有55人”列出等式,x+x=55,求出x,求出各组人数,据此解答.解:假设气象组的人数是x人,则由科技组:x=5:4,得科技组=x;由气象组:美术组=2:3,得美术组=x,x+x=55,x=55,x=55×,x=20,美术组:×20=30(人),30﹣20=10(人),答:美术组比气象组多10人.9.(1)x:y=6:4(2)y=4.6【解析】9.(1)因为一个量x与另一个量y成正比例,所以x与y的比值一定,即x:y=6:4;(2)把x=6.9代入(1)即可求出y的值。
-小升初比例尺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解答题(题型注释)1:100的比例尺画出这一房间的平面图.2.在图中量出学校到汽车站的图上距离,再据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1)学校到汽车站的图上距离是厘米.(2)汽车站到商场的图上距离是厘米.(3)商场在汽车站的偏°方向2千米处,这幅图的比例尺是.(4)从学校到汽车站的实际距离是千米.(5)在汽车站南偏东45°方向1000米处有一个公园,请在图上画出公园的位置.3.一种精密零件长15毫米,如果把它画在12:1的零件图上,应画多少厘米?4.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10米,宽90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000的图纸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5.在标有比例尺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9cm,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已知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为5:4,求客车的速度是多少?6.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许多房屋、桥梁路面被毁.为了支援灾区重建,下图是工程队为灾区某小学重建设计的初步规划图.(1)量出花圃与校门之间的图上距离是厘米.经实际考察可得花圃与校门之间只有40米距离,这幅图的比例尺是.(2)教学楼在校门北偏西50度距校门60米处,画出教学楼的位置.7.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是15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这两地间的距离为3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8.学校有一块长方形的操场,长是80米,宽是50米,把它画在一幅平面图上,长画了16厘米,宽应当画多少厘米?并画出平面图。
9.如图所示,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上距离为6厘米,书店到学校的路线图上距离为3.2厘米,且两路线所成夹角的度数是120°.(1)请说出学校在小明家的什么方向上?(2)如果从小明家到学校需要15分钟,从学校到书店需要10分钟,求由小明家经过学校到书店的平均速度?(3)若电影院距离学校500米,位置刚好在学校的北偏东方向,并且路线与学校到小明家的路垂直,请你在图中画出学校到电影院的路线,并标出电影院的位置.10.在同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20厘米,甲、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12厘米.如果甲、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960千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参数答案1.解:量得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9米和6米,床的长和宽分别是2米和1米,书柜的长和宽分别是1米和0.5米,又因9米=900厘米,6米=600厘米,2米=200厘米,1米=100厘米,0.5米=50厘米, 900×1100=9(厘米), 600×1100=6(厘米), 200×1100=2(厘米),100×1100=1(厘米),50×1100=0.5(厘米),由此即可画出这个房间的平面图如下图所示:【解析】1.利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先求出房间的长与宽的图上距离,再利用长方形的画法画出这个房间和家具的平面图. 2.(1)2.2 (2)2.3(3)西;南30;1:60000 (4)1.32 (5)解:因为1000米=100000厘米,所以汽车站到公园的图上距离:100000× 160000 ≈1.67(厘米); 公园位置如下图所示:.【解析】2.解:(1)学校到汽车站的图上距离是 2.2厘米; (2)量得汽车站到商场的图上距离是2.3厘米;(3)商场在汽车站的西偏南30°方向,这幅图的比例尺为1:60000; (4)从学校到汽车站的实际距离是:2.2÷ 160000 =132000(厘米)=1.32(千米);3.解:15毫米=1.5厘米 1.5× =18(厘米) 答:应画18厘米【解析】3.这道题是已知比例尺、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解答即可.4.答:长应画5.5厘米,宽应画4.5厘米【解析】4.试题分析:要求长和宽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代入数值,分别计算即可. 解:110米=11000厘米 90米=9000厘米 图上长:11000×=5.5(厘米) 图上宽:9000×=4.5(厘米)答:长应画5.5厘米,宽应画4.5厘米. 5.客车的速度是100千米【解析】5.试题分析:先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求出甲乙两地的路程,进而根据“路程÷相遇时间=速度之和”求出客车和货车的速度之和;进而根据按比例分配知识求出客车的速度.解答:解:9÷=36000000(厘米);36000000厘米=360千米;5+4=9,360÷2×,=180×,=100(千米);答:客车的速度是100千米.6.2厘米,1:2000;【解析】6.试题分析:(1)量出花圃与校门之间的图上距离填写,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根据题意代入数据可直接得出这张地图的比例尺.(2)先求得教学楼距校门的图上距离,再依此画出教学楼的位置.解:(1)花圃与校门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40米=400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2:4000=1:2000.(2)60米=6000厘米,6000×=3厘米.画出教学楼的位置如下:7.1:5000000【解析】7.试题分析: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即为比例尺,据此即可作答.解:150千米=15000000厘米,3:15000000=1:5000000.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8.解:设宽应当画x厘米。
-小升初比例尺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解答题(题型注释)1.学校游泳池是长25米,宽8米的长方形.按照1200的比例尺,画出它的平面图.2.小东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约300米,在地图上的距离是1.5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这幅地图上小东家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是 2.5厘米,实际距离是多少米?3.在图中量出学校到汽车站的图上距离,再据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1)学校到汽车站的图上距离是厘米.(2)汽车站到商场的图上距离是厘米.(3)商场在汽车站的偏°方向2千米处,这幅图的比例尺是.(4)从学校到汽车站的实际距离是千米.(5)在汽车站南偏东45°方向1000米处有一个公园,请在图上画出公园的位置.4.银河小区一号楼的实际高度是42米,与模型高度的比是600:1,模型高多少厘米?(用方程解)5.一个学校操场是长200米.宽80米的长方形.先确定比例尺,在下面画出操场的平面图.6.甲乙两地相距1600千米,画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7.一块长方形运动场,长150米,宽100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2500的平面图上,这块长方形运动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8.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航线长25cm,一架飞机以每小时500km的速度从A地飞往B地,大约需要多少小时?9.看图做题(1)小明家位于街心广场的________面,大约________千米。
(2)街心广场西面2千米处有一条开发新街与公园路垂直,请在图中画线并表示出开发新街。
(3)以街心广场为观测点,人民公园位于南偏东55°距街心广场6千米处,用“△”表示出人民公园的位置。
10.在比例尺为3∶1的设计图上,量得精密零件的长为105毫米,这种精密零件的实际长度是多少?参数答案1.解: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得图上长是:25×1200=0.125(米)=12.5(厘米) 宽应是:8×1200=0.04(米)=4(厘米) 作图如下:【解析】1.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即可得到图形上的长和宽,进而完成画图.考查了应用比例尺画图,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注意单位的转换.2.解:因为300米=30000厘米, 则1.5厘米:30000厘米=1:2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00; 2.5÷ =50000(厘米), 50000厘米=500米; 答:实际距离是500米.【解析】2.(1)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已知,依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代入数值,即可求得这幅图的比例尺;(2)求小东家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解答此题应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 3.(1)2.2 (2)2.3(3)西;南30;1:60000(4)1.32 (5)解:因为1000米=100000厘米,所以汽车站到公园的图上距离:100000× 160000 ≈1.67(厘米); 公园位置如下图所示:.【解析】3.解:(1)学校到汽车站的图上距离是 2.2厘米; (2)量得汽车站到商场的图上距离是2.3厘米;(3)商场在汽车站的西偏南30°方向,这幅图的比例尺为1:60000; (4)从学校到汽车站的实际距离是:2.2÷ 160000 =132000(厘米)=1.32(千米);4.7【解析】4.解:设模型高x 厘米, 42米=4200厘米 4200:x=600:1 600x=4200600x÷600=4200÷600 x=7,答:模型高7厘米. 5.见解析【解析】5.试题分析: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即可得到图形上的长和宽,进而画出其平面图.解:依据题意可以选择1:2000的比例尺, 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得图上宽是:80×=0.04(m )=4(cm ),长应是:200×=0.1(m)=10(cm).作图如下:6.32厘米【解析】6.试题分析:这道题是已知比例尺、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列式即可求得图上距离.解:1600千米=160000000(厘米);160000000×=32(厘米);答:两地距离是32厘米.7.这块长方形运动场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解析】7.试题分析:要求平面图上运动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应根据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求出长方形运动场图上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面积)求出答案即可.解答:解:①根据此题的比例尺和实际的长,求出图上的长:150米=15000厘米,×15000=6(厘米);②根据此题的比例尺和实际的宽,求出图上的宽:100米=10000厘米,×10000=4(厘米);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图上的面积:6×4=24(平方厘米);答:这块长方形运动场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8.1.5小时【解析】8.1:3000000×25=75000000(厘米)=750(千米)750÷500=1.5(小时)9.(1)南;4(2)(3)【解析】9.(1)根据图上的距离和比例尺可知,小明家位于街心广场的南面,大约4千米.故答案为:南;4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2千米,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
小升初比例尺专题(学生版)1.比例尺的概念: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 比例尺或=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 注意:(1)比例尺是一个比,他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比关系,因此不能带有计量单位。
(计算时要先统一单位)(2)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得到的最简整数比,可以写成带比号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3)在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范围越小。
3.比例尺的分类数值比例尺: 1:100000000或1000000001 线段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可以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比如:1cm:50km = 1cm:5000000cm = 1:50000004.缩小比例尺:在绘图时,根据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在纸上画出来。
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缩小比例尺写成带比号的形式时,写成1:( ),或者()1.放大比例尺:对于机器零件比较小,有时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纸上,这样的比例尺就称为放大比例尺。
如:2:1 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放大比例尺写成( ):1。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特点是: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知识点一:比例尺的概念与分类例1:一幅图的比例尺是 , 那么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50千米在图上要画( )厘米。
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例2: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
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知识点二:比例尺应用题例3: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是7.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例4:一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是:甲乙两城在这幅地图上相距18厘米,两城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丙丁两城相距66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两城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知识点三: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例5:(1)将下面的平行四边形按3:1放 (2)将下面的三角形按1:2缩小一、填空题1、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与深圳之间的距离是26厘米。
【例4】小芳从家到学校有两条一样长的路,一条是平路,另一条是一半上坡路,一半下坡路。
小芳上学走这两条路所用的时间一样多。
已知下坡的速度是平路的1.6倍,那么上坡的速度是平路速度的多少倍?【例5】从甲地到乙地,需先走一段下坡路,再走一段平路,最后再走一段上坡路。
其中下坡路与上坡路的距离相等。
陈明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共用了3小时,其中第一小时比第二小时多走15千米,第二小时比第三小时多走25千米。
如果汽车走上坡路比走平路每小时慢30千米,走下坡路比走平路每小时快15千米。
那么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6】早晨,小张骑车从甲地出发去乙地。
下午1点,小王开车也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
下午2点时两人之间的距离是15千米。
下午3点时,两人之间的距离还是l5千米。
下午4点时小王到达乙地,晚上7点小张到达乙地。
小张是早晨几点出发?测试题1.上午8点8分,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8分钟后,爸爸骑摩托车去追他,在离家4千米的地方追上了他。
然后爸爸立即回家,到家后又立刻回头去追小明,再追上小明的时候,离家恰好是8千米,这时是几点几分?2.欢欢和贝贝是同班同学,并且住在同一栋楼里。
早晨7:40,欢欢从家出发骑车去学校,7:46追上了一直匀速步行的贝贝;看到身穿校服的贝贝才想起学校的通知,欢欢立即调头,并将速度提高到原来的2倍,回家换好校服,再赶往学校;欢欢8:00赶到学校时,贝贝也恰好到学校。
如果欢欢在家换校服用去6分钟且调头时间不计,那么贝贝从家里出发时是几点几分。
3.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地95千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刻返回,第二次在离B地25千米处相遇。
求A、B两地间的距离?4.地铁有A,B两站,甲、乙二人都要在两站间往返行走.两人分别从A,B两站同时出发,他们第一次相遇时距A站800米,第二次相遇时距B站500 米。
问:两站相距多远?5.如右图,A,B是圆的直径的两端,甲在A点,乙在B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两人在C 点第一次相遇,在D点第二次相遇。
小升初数学《比和比例》专项试题一、填空题1.38∶0.625可以与24∶________组成比例,这两个比化成最简整数比都是________,比值是________,这个比值写成“成数”是________。
2.根据(________)的基本性质可以得到2∶3=10∶15,根据(________)的基本性质可以得到210315=;根据(________)的基本性质可以把2∶3=10∶15写成2×15=3×10。
3.在52:83、51:62、0.8:0.24、103四个比中,选两个组成比例是______.4.请你从20的因数中选择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________)。
5.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2,如果一个外项是0.5,那么另一个外项是(________)。
6.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都是6,且两个比值都是4,则这个比例可以写成(________)。
7.已知2.5,4和10这三个数,再添上一个数,就可以组成一个比例,则添上的这个数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或(________)。
8.12、8、0.1再添上一个数可以组成一个比例,这个数最大是(________)。
9.a 和b 互为倒数c 和d 互为倒数,用这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式:__:__=__:__。
10.在比例5∶3=15∶9中,如果内项3加上3,那么外项9________,比例仍成立。
11.在比例5∶4=75∶60中,如果第一项减少15,那么第四项应增加(________),比例才成立。
12.如果137a b=(a 、b 都不为0),那么a ∶b =(________)。
13.如果3445a b =,且a 、b 均不为0,那么b ∶a =(________)∶(________)。
14.比例尺还可以这样表示:这样的比例尺叫做(________)这个比例尺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
15.从东台安丰古街到建湖九龙口的实际距离是9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
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比和比例专项复习题一.选择题(12分)1.如果甲数的23等于乙数的35,那么甲数∶乙数=()。
A.6∶15B.10∶9C.15∶6D.9∶102.下面4组比中,可以组成比例的是()。
A.30:36和6:5B.0.6:2和3:1C.54:78和34:2140D.20:10和60:203.铺地的面积一定,那么()和砖的块数成反比例。
A.砖的边长B.砖的周长C.砖的面积D.砖的体积4.两个数的比值是511,如果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2倍,则比值是()。
A.10B.22511C.22D.5115.甲、乙两堆沙子质量的比是5∶3,已知两堆沙子共重9.6吨,甲堆沙子重()吨。
A.1.2B.3.6C.6D.9.66.下列选项中,在图上用8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最短的比例尺是()。
A.1∶300000B.15000000C.1∶250000D.1∶500000二.判断题(10分)()8.如果x−y=0(x、y均不为0),那么x和y成正比例。
()9.根据2×10=4×5,只能写出2∶4=5∶10一个比例。
()10.甲足球队以5比0大胜乙队,说明在特殊情况下,比的后项可以是0。
()11.甲、乙两人同走一条路,甲走完需20分,乙走完需30分,甲和乙的速度比是2∶3。
()三.填空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12.如果x:y=9:8,那么y:8=(),9y−8x=()。
13.如图反映的是某景区门票钱数和张数之间的关系。
(1)门票钱数和张数成()比例。
(2)当门票张数为10张时,门票是()元;如果门票是1000元,则买了()张门票。
14.3:8的前项变成了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
如果比的后项变成了32,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加上()。
15.34=()100=()%=():()=()(填小数)。
16.一张长方形图片,长为24cm,宽为16cm。
把这张图片按1∶4缩小后,新图片的长是()cm,宽是()cm,这张图片的()不变,()发生了变化。
小升初比例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如果5:12的前项加上5,要使比值不变,则后项应加上( ) A.5 B.10 C.12 2.把7:8的比的前项加上14,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上( ) A.14 B.24 C.8 D.16 3.在2:3中,如果后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加上( ) A.4 B.6 C.9 4.比的前项扩大5倍,后项缩小5倍,比值( ) A.扩大10倍 B.扩大25倍 C.不变 5.把4:7的前项加上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 A.12 B.21 C.28 D.32 比的前项扩大到它的3倍,后项缩小到它的 1/4,则比值就( ) A.缩小到它的1/12 B.扩大到它的4倍 C.扩大到它的12倍 7.一个非零自然数除以( ),商大于这个数. A.小数 B.真分数 C.假分数 D.带分数 8.甲数除乙数的商是0.4,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比是( ) A.0.4:1 B.5:2 C.2:5 某种糖水,已知糖占糖水重量的5%,糖和水的比是( ) A.1:20 B.1:19 C.19:10 如果A:B=1/9,那么(A×9):(B×9)=( ) A.1 B1/9. C.1:1 11.0、5千克盐溶解在20千克水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 ) A.4/5 B.1/5 C.1/41 D.无选项 在相同的时间内,钟表上时针转动的圈数是分针的( ) A.60倍 B.1/60 C.12倍 D.1/12 1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周长的比是2:3,它们体积的比是5:6,圆锥与圆柱高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A.8:5 B.12:5 C.5:12 D.5:8 14.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的长是( ) A.5/8 B.1/8米 C.5/8米 D.1/8 15.水结成冰,体积增加1/10,当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少( ) A.1/10 B.1/11 C.1/12 16.修一条路,已修的是未修的80%,已修的与未修的比是?( ) A.80:100 B.4:5 C.10:8 17.把5:8的前项加上2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加上( )A.20 B.32 C.40 18.与 2/3相等且分母不大于15的分数有( )个.A.3 B.4 C.5 19.有一种最间分数,它们的分子与分母的乘积都是140,如果把所有选择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那么,第三个分数是( ) A.4/35 B.7/20 C.5/28 20.在分数3/4,0.75,15/20中,与18/24相等的分数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1.在下列分数中,与18/24相等的分数有( )A.1/2 B.4/6 C.6/8 D.8/10 22.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同一个非零自然数,得到的分数值一定( ) A.与原分数相等 B.比原分数大 C.比原分数小 D.无法确定 23.不计算,下列分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A.5/6 B.8/12 C.10/7 D.9/15 24.下列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的是( ) A.4:6和12:24 B.0.5:0.1和50:1 C.2/3:1和4:6 25.把一个正方形各边按1:2的比例放大后,现在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面积的比是( ) A.1:2 B.2:1 C.4:1 D.8:1 26.下面表述错误的一条是( ) A.在比例里两个外项和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B.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比叫比例尺 C.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正比例 27.下面四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B.3,4,6,8这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 C.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D.比例尺1:200000表示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的2千米 28.用4,0.8,5和x组成比例,并解比例,x有( )种不同的解.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5/10的分数单位是 1/10,与5/8的分数单位相差1/40 2.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是42,约分后得1/5,原来这个分数是7/35 3.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84,约分后是2/5,这个分数原来是24/60 4.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是31,若分子与分母都减去5,约分后是2/5,原分数是11/20 5.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1.5和6,两个比的比值都是3,这个比例是 1.5:0.5=18:6. 6.在一个比例中,两个比的比值是1/3,这个比例式的外项分别是10和60,这个比例是 10:30. 三.解答题(共30小题) 1.有甲乙两个粮仓,甲仓存粮占两地仓总数的5/9,从甲仓调出40吨给乙仓后,甲乙两个粮仓存粮吨数的比为7:8,甲乙两仓原来各存粮多少吨? 2.甲、乙两仓库共有220吨粮食,从甲仓库运走1/4,从乙仓库运走1/5,共运走了50吨.甲、乙两仓库原来各存粮多少吨? 3.甲乙两个粮库,原来甲仓库存粮的吨数是乙仓库的60%,如果从甲仓库调5吨粮食到乙仓库,甲粮仓库存粮的吨数是乙仓库的80%.原来甲乙两个仓库各存粮多少? 4.东、西两个仓库所存粮食的比是7:3.如果从东仓库运60吨粮食到西仓库,则东仓库存粮占西仓库的150%,两个仓库共存粮多少吨? 5.甲、乙两个仓库原有粮食吨数之比是5:4,甲仓库运走了36吨后,两个仓库的粮食吨数之比是3:4,甲仓库原来有多少吨粮食? 6.甲、乙两个仓库存粮吨数比是4:3,如果从甲仓库中取出8吨放到乙仓库中去,那么甲、乙两个仓库存粮吨数比是4:5.两个仓库原来共存粮多少吨? 7.甲、乙两个仓库所存粮食的质量相等,从甲仓库中取出8吨粮食放入乙仓库后,甲、乙两个仓库所存粮食的质量比是4:5.甲仓库原来有多少吨粮食?(请用比例解) 8.甲乙两个仓库存粮吨数的比为4:3,从甲仓库取出45吨运往乙仓库后,甲乙两仓库存粮吨数的比是7:9,那么原来两仓库各存粮多少吨? 9.甲乙两个仓库共存放粮食若干吨,已知乙仓存放的吨数是甲仓的2/3,如果甲仓调36吨到乙仓,则甲仓存粮是乙仓的3/5,那么两仓一共多少吨? 10.某粮库有一号和二号两个粮仓,一号库存粮是二号库存粮的5/7,现从二号库调600吨到一号库,那么一号库存粮是二号库的80%,原来两个仓库各存粮多少吨? 11.两个仓库装粮食,第一个仓库是第二个仓库存粮的3倍,如果从第一个仓库中取出20吨放入第二个仓库中,第二个仓库中的粮食是第一个仓库中的5/7,问每个仓库各有多少 粮食? 12.甲、乙两个车间工程队人数的比是7:3.如果从甲队派30人到乙队,则甲、乙两队人数的比是3:2,甲、乙两个车间原来各有多少人? 13.甲厂人数是乙厂人数的4/5,从乙厂调70人到甲厂,这时乙厂的人数是甲厂人数的1/2,两厂原来各有多少人? 14.甲车间人数是乙车间人数的2/3,如果从甲车间调30人到乙车间,则甲车间是乙车间的1/2.两车间原来各有多少人? 15.甲车间的人数是乙车间人数的80%,从乙车间调70人到甲车间,则乙车间人数是甲车间的2/3,甲乙车间原来各有多少人? 16.有甲乙两个学习小组,甲组人数是乙组的3/5,如果从乙组调1人到甲组,那么甲组人数是乙组人数的5/7,甲乙两个小组原来各有多少人? 17.公司有甲 乙两个工厂,甲厂人数是乙厂的4/5,因工作需要,从乙厂调70人到甲厂,这时乙厂人数是甲厂的2/3,问原来甲乙两厂各有多少人? 18.某校六年级有甲、乙两个班,甲班学生人数是乙班的5/7.如果从乙班调3人到甲班,甲班人数是乙班的4/5.甲、乙两班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 19.应急抢险队有两个小组,乙组人数是甲组的3/4,如果从甲组调48人到乙组,那么甲组就占总人数的2/5,原来两组各多少人? 20.玩具厂有两个车间,甲车间人数是乙车间人数的5/6,如果从甲车间调3人到乙车间,甲车间人数就是乙车间人数的4/5,甲、乙两个车间原来各有多少人? 21.甲乙两个车间原来人数相等,因工作需要,从甲车间调18人到乙车间,这时甲车间的人数是乙车间的 1/4.乙车间原来有多少人? 22.甲乙两个车间原有人数的比是4:3,甲车间调48人到乙车间后,甲乙两个车间人数的比是2:3,问甲、乙两车间原来各有多少人? 23.某工程队男女职工人数的比是4:3.因支援其他工程,调走女职工66人,这时女职工人数是男职工人数的4/9,这个工程队原来有男职工多少人? 24.有甲、乙两个班,甲班人数是乙班的5/4,如果从甲班转2人到乙班,这时甲、乙两班人数比是8:7,求原来两班各有多少人? 25.某校六年级有甲、乙两个班,甲班人数是乙班的5/7.如果从乙班调3人到甲班,甲班人数是乙班人数的4/5.甲、乙两班原来有多少人? 26.甲乙两人共有若干本图书,已知甲和图书总数的比是3:7,若乙给甲15本,则两人的图书本数相等.甲乙两人原来各有图书多少本? 27.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借出总数的11/15后,又买来2400本,这时图书馆里的书和原来书的本数比是1:3,学校原来有图书多少本? 28.甲乙共有一批图书,开始甲比乙多1/2,后来甲给了乙4本后,这时甲只比乙多1/4 ,两人原来各有书多少本? 29.甲的火花是乙火花的3倍.如果甲给乙6枚,则甲的火花枚数是乙的3/2.问:两人原来各有火花多少枚? 30.甲、乙两个书架原有图书本数的比是2:3,从乙书架拿20本放到甲书架,两个书架上图书本数就一样多.原来甲书架有多少本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