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美学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16
【24】解读《24诗品》——流动二十四、流动【原文】:若纳水輨⑴,如转丸珠。
夫岂可道⑵,假体如愚⑶。
荒荒坤轴,悠悠天枢。
载⑷要其端⑸,载同其符⑹。
超超神明,返返冥无。
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解释】:⑴、輨,包车辕的铁。
⑵、道,说。
⑶、愚,愚蠢、不开化。
这里指愚蠢的看法。
⑷、载,记载。
出自《庄子·齐物论》:“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⑸、端,开头。
⑹、符,符合,相契合。
【意义分析】:首四句中“若纳水輨,如转丸珠。
”水车转动,不停地流出清水,珠丸转动,永无停息之时。
但这种流动是事物本体性质的表现,宇宙本体就是变动无常的,不可以人力为之,也不可以言喻,如果以为流动只是假借圆的物体才有,那就是一种类似愚蠢的看法。
中四句就是说天体的运行,不管是地轴还是天枢,都是荒荒、悠悠,空阔不尽,而没有停息之时的。
所以寻找其变动之渊源,认识其相契之本性,才能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流动”。
后四句是说它如神明般变化莫测,周流无滞,返归于空无寂寞,上下几千年而始终如一,这才是“流动”美的本质。
此种流动之美,宋人的诗话中也常有论及,例如叶梦得《石林诗话》曾说道:“古今论诗多矣,吾独爱汤惠休称谢灵运为‘初日芙渠’,沉约称王筠为‘弹丸脱手’两语,最当人意。
‘初日芙渠’,非人力所能为,而精彩华妙之意,自然见于造化之妙,灵运诸诗,可以当此者亦无几。
‘弹丸脱手’,虽是输写便利,动无留碍,然其精圆快速,发之在手,筠亦未能尽也。
然作诗审到此地,岂复更有余事。
韩退之《赠张籍》云:‘君诗多态度,霭霭箔春空。
’司空图记戴叔伦语云:‘诗人之词,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
’亦是形似之微妙者,但学者不能味其言耳。
”【总体论述】:“流动”一品说的是诗歌意境的流动之美,也就是飞动之美。
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篇中曾说:“延寿《灵光》,含飞动之势。
”东汉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所描绘的飞禽走兽都有飞动之态,而胡人、玉女、神仙等也都脉脉传神,栩栩如生。
美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3)美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47、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
集体无意识是由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
艺术家正在它的驱动下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
这种学说只是一种心理学的假设,没有足够的科学根据,也抹杀了艺术家的个性。
48、模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在西方影响极大。
它的合理性在于,始终把艺术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艺术看成是再现和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它的缺陷在于忽视了艺术自身的审美特质,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和表现性,因而未能全面揭示艺术的本质。
49、表现说——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情感为主,其代表人物有西方美学家德拉克洛瓦、克罗齐,中国的言志说、心生说和缘情说大体上亦可划入表现说。
表现说把艺术本质同艺术家主体情感的表现联系起来,突破了把艺术归结为模仿、认识外在世界的局限性,突出了艺术的审美特性,比模仿说更接近真理,在美学史上是一大进步。
但表现说完全回避艺术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无视主体情感的客观根源,因而是片面的。
50、有意味的形式说——上世纪英国美学家克莱夫。
贝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
所谓“形式”,就视觉艺术而言,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特定方式排列而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所谓“意味”,贝尔认为乃是这种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着的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情感。
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也即“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说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方面,比表现说列进一步,但它把“意味”及“审美纯形式”与一切现实完全切断,脱离人类社会历史,陷入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
51、符号说——由美国的苏珊。
朗格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情感应是一种人类的普遍情感。
这种学说理论上达到了列高的层次,但仍不能正确地解决艺术本质问题。
大学美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延边大学延边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美学之父”是()。
A:鲍姆嘉通 B:康德 C:沃尔夫 D:莱布尼茨答案:鲍姆嘉通2.美学属于()。
A:社会科学 B:人文学科 C:自然科学 D:工程科学答案: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工程科学3.美学学科是在()的哲学体系中得以建立。
A:感性主义 B:经验主义 C:科学主义 D:唯理主义答案:唯理主义4.心理学为基础重建“自下而上的美学”的人物是()。
A:康德 B:费希纳 C:马克思 D:黑格尔答案:费希纳5.中国美学有哪几种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所指?()。
A:西方美学 B:中国古典美学思想C:“中国美学” D:美学在中国答案: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国美学”;美学在中国6.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学界的观点()。
A: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 B: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经验 C: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 D: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真”答案: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经验;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7.美学与艺术学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研究的对象范围不同 B:外延重合(交叉)部分二者研究的内容及方向不同C:艺术是外在体验,美学是内在的体验 D:艺术是感性认识,美学是纯思辨的答案:研究的对象范围不同;外延重合(交叉)部分二者研究的内容及方向不同8.美学作为哲学思维是纯思辨()A:对 B:错答案:错9.美学是一种哲学思维()A:对 B:错答案:对10.马克思的哲学美学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A:对 B:错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马克思将审美的本质归结于()。
A:必要劳动 B:剩余劳动 C:精神劳动 D:自由的劳动答案:自由的劳动2.“美的规律”集中体现()。
A:自然规律 B:劳动价值 C:社会规律 D:人的本质及其劳动的理想性答案:人的本质及其劳动的理想性3.审美本质的基础与出发点是()。
A:审美形式的探讨 B:审美现象的探讨 C:以劳动为核心的实践及其结构的探讨 D:审美对象的探讨答案:以劳动为核心的实践及其结构的探讨4.马克思基于现实劳动并面向未来的立场,标明了马克思美学思想的()。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单选)1、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美学》一问世,标志着美学学科的正式建立。
被后人称为“美学之父”。
2、鲍姆嘉登《美学》一书的书名Aesthetica,音译为“埃斯特惕卡”,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感性学即美学。
3、鲍姆嘉登把美学看成认识论。
4、“由上而下”的美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哲学思辨。
5、《诗学》一书的作者是亚里士多德6、刘勰的文学理论专著名为《文心雕龙》,又是美学著作。
7、人对现实世界的审美关系属于精神关系8、在人对现实世界所产生的众多关系中,其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关系是实用关系9、提出“美与善相统一”论断的人是苏格拉底。
此观点的长处是肯定了美与善之间的联系。
10、认为动物也有美感也会进行审美活动的人是达尔文11、“快乐说”和“心理距离说”等美学学说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心理学的方法12、从历史发展过程看,把山水自然开始作为绘画和文学的题材,这标志着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识开始觉醒13、提出“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的人是伍举。
此观点是以善为美。
虽然肯定美必须以无害为基础,但忽略了美的特点。
伍举论美的资料保存在先秦著作《国语》中。
14、以费希纳为代表的美学学说属于实验美学15、以立普斯等人为代表的美学学说属于移情说16、艺术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丹纳17、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是与生产劳动分不开的。
人类最原始的审美意识开始于对工具的制作和观照18、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19、美学研究各种审美对象,其中最重要的是艺术中的审美对象。
20、“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历史性。
21、美学研究的方法具有多层次性,这意味着美学研究的各种方法在性质上有着不同的特点。
22、19世纪中叶以前,哲学方法一直是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23、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对于美学研究有总的指导意义。
24、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应当是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美学简答论述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美学的性质是什么?3、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4、怎样理解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基础?5、为何说美学是一种人生实践?6、审美对象的特点是什么?7、审美经验的特点是什么?8、请简要回答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9、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及其特殊性是什么?10、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为审美主体、审美对象的存在提供了现实依据?11、请简要说明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
12、什么是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13、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对审美活动的发生有什么意义?14、确定审美形态的基本标准是什么?15、审美形态的特征是什么?16、审美形态的历史性表现在哪里?17、比较中西审美形态与语言的关系。
18、优美的特征是什么?19、崇高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20、悲剧的特征是什么?2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22、喜剧的特征是什么?23、如何理解作为人生存在的悲剧和喜剧?24、丑的特点是什么?25、简述罗森克兰兹对丑这有一审美形态的研究的贡献。
26、荒诞的特征是什么?27、简述人变成"非人"的含义。
28、简述审美经验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29、审美经验的两种直观性是什么?30、为什么审美经验具有非功利性?31、谈谈对于审美经验的超越性的基本看法。
32、简述审美感知相对于一般感知的特点。
33、审美理解具有什么特点?34、审美主体的功能调节和结构调节分别指的是什么?35、想象的先验层面和经验层面是怎样两个不同的层面?36、简述审美体验的起始终结都是感觉。
37、简述难以给艺术下定义的原因。
38、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是什么?39、简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140、分析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艺术是如何向非艺术领域渗透的。
41、意象是如何生成的?42、怎样理解"艺术品就是要创造意象世界"?43、论述艺术意象的主要特征。
全国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课程代码】00037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柏拉图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B)A、美的事物B、美本身C、美感D、艺术2、审美关系从属于人与世界的(B)A、反映关系B、存在论关系C、认识关系D、实在论关系3、马克思认为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是(D)A、先天条件B、家庭条件C、个人条件D、社会条件4、席勒认为,在审美的国度里,每个人都是(B)A、快乐的公民B、自由的公民C、富有的公民D、闲适的公民5、“多样统一”这一形式规律最本质的特点是(D)A、整齐一律B、均衡对称C、对比反差D、和而不同6、认为动物也具有美感的是(C)A、康德B、卡西尔C、达尔文D、柏格森7、广义的审美形态包括自然美、艺术美和(C)A、人体美B、工艺美C、社会美D、心灵美8、审美形态的二重性是指民族性与(D)A、地域性B、时代性C、阶级性D、世界性9、最基本的两种审美形态是(A)A、优美与崇高B、悲剧与喜剧C、丑与荒诞D、崇高与滑稽10、博克认为崇高感源于人类的(A)A、安全需要B、社交需要C、生殖需要D、道德需要11、古希腊悲剧属于(B)A、性格悲剧B、命运悲剧C、社会悲剧D、历史悲剧12、现代丑学的开端是(C)A、卢梭的《忏悔录》B、莱辛的《拉奥孔》C、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D、克罗齐的《美学原理》13、在古希腊的审美经验理论中,“净化说”的倡导者是(D)A、巴门尼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4、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所处的时代是(C)A、古希腊B、中世纪C、近代D、现代15、中国古代美学中把自然物人格化的理论是(B)A、畅神说B、比德说C、缘情说D、童心说16、在审美感知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B)A、相互分离B、相互对立C、相互交融D、互不相关17、在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中,中国古代儒家美学重视的是(C)A、感知B、想象C、情感D、理解18、审美活动中最典型、最高级的形态是(D)A、生产活动B、娱乐活动C、科学活动D、艺术活动19、主张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的艺术”的美学家是(B)A、费希特B、黑格尔C、叔本华D、尼采20、苏珊·朗格所倡导的艺术观是(B)A、游戏说B、符号说C、原型说D、集体无意识说21、中国古代美学家韩愈主张(A)A、文以载道B、诗以言志C、音由心生D、诗缘情22、艺术活动开端于(A)A、意象的产生B、意境的营造C、感官的触发D、情感的抒发23、最重要的艺术创造力是(D)A、认识能力B、观察力C、表达能力D、想象力24、在艺术接受的过程中,主体的精神升华到高度自由境界的阶段是(D)A、观B、感C、品D、悟25、审美是艺术的(C)A、唯一功能B、次要功能C、核心功能D、间接功能26、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A)A、先秦B、两汉C、魏晋D、唐宋27、西方中世纪美学主张(A)A、美育应服务于信仰B、美育应服务于认知C、美育应服务于政治D、美育应服务于科学28、中国古代人性觉醒、个性发展的时代是(C)A、夏商周时期B、先秦时期C、魏晋时期D、唐宋时期29、美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C)A、受动性B、规范性C、能动性D、强制性30、美育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培养(A)A、全面发展的人B、道德高尚的人C、理性的人D、感性的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大学美学美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是由哪位哲学家系统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鲍姆加登D. 康德答案:C2. 下列哪位哲学家提出了“审美无利害关系”的观点?A. 黑格尔B. 康德C. 尼采D. 马克思答案:B3. 美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其核心是?A. 知识教育B. 道德教育C. 情感教育D. 技能教育答案:C4.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自然美B. 社会美C. 艺术美D. 所有以上答案:D5. 下列哪项不是艺术的基本特征?A. 形象性B. 创造性C. 模仿性D. 情感性答案:C6. 美学中的“崇高”概念最早由哪位哲学家提出?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朗吉弩斯D. 康德答案:C7. 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是?A. 基础学科B. 核心学科C. 辅助学科D. 边缘学科答案:B8. 下列哪项不是审美体验的特点?A. 主观性B. 情感性C. 客观性D. 直观性答案:C9. 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A. 经验主义B. 理性主义C. 实证主义D. 辩证唯物主义答案:D10. 美育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项?A. 认知功能B. 情感功能C. 道德功能D. 经济功能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美学研究的领域包括哪些?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技术美学答案:ABCD12. 美育的实施途径包括?A. 课堂教学B. 社会实践C. 文化活动D. 个人修养答案:ABCD13. 美学研究的方法包括?A. 哲学分析B. 心理学研究C. 社会学研究D. 艺术批评答案:ABCD14. 美育的目标包括?A. 培养审美情感B. 提高审美能力C. 塑造审美人格D. 增强审美意识答案:ABCD15. 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体现在?A. 道德美B. 审美与道德的相互影响C. 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D. 审美判断与道德判断的区分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美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艺术作品。
美学美育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艺术B. 审美活动C. 人类情感D. 社会文化答案:B2. 美育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审美能力B. 培养道德品质C. 增强科学素养D. 促进身体健康答案:A3. 美学中的“美”是指()。
A. 客观存在的美B. 主观感受的美C. 社会公认的美D. 个人偏好的美答案:B4. 下列哪项不是审美活动的特点?()A. 主观性B. 情感性C. 客观性D. 创造性答案:C5. 美育与德育的关系是()。
A. 完全独立B. 互为补充C. 相互对立D. 完全相同答案:B6. 美学中的“丑”是指()。
A. 客观存在的丑B. 主观感受的丑C. 社会公认的丑D. 个人偏好的丑答案:B7. 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是()。
A. 核心地位B. 辅助地位C. 边缘地位D. 基础地位答案:B8. 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是()。
A. 实证研究B. 理论研究C. 历史研究D. 比较研究答案:B9. 美育的主要功能是()。
A. 知识传授B. 技能训练C. 情感陶冶D. 智力开发答案:C10. 美学中的“崇高”是指()。
A. 客观存在的崇高B. 主观感受的崇高C. 社会公认的崇高D. 个人偏好的崇高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美学研究的内容包括()。
A. 美的本质B. 美的形态C. 美的起源D. 美的创造答案:ABCD12. 美育的途径包括()。
A. 艺术教育B. 文化教育C. 道德教育D. 自然教育答案:ABCD13. 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是()。
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渗透D. 完全相同答案:BC14. 美育的目标包括()。
A. 培养审美情趣B. 提高审美能力C. 增强审美意识D. 促进全面发展答案:ABCD15. 美学中的“悲剧”是指()。
A. 客观存在的悲剧B. 主观感受的悲剧C. 社会公认的悲剧D. 个人偏好的悲剧答案: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