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与欣赏 精品素材17.读书吧
- 格式:doc
- 大小:549.00 KB
- 文档页数:4
快乐读书吧书目推荐好段赏析及解析为方便家长辅导孩子学习及教师备课,冬冬老师为大家带来统编教材同步课文微课栏目,内容紧紧围绕官方统编版教材,预习和复习都适合(包括课文朗读、图文解读、知识点、同步练习、类文阅读)。
知识点一、什么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有什么特征?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口耳相传的、具有虚构内容的口头文学作品。
民间故事的主要特征有:1. 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
2. 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3. 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4. 多采用象征形式,内容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二、怎样阅读民间故事传说呢?1.记住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动人的情节。
2.分析故事中主要人物的品质。
3.掌握民间故事的特点:(1)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2)寄托人们朴素的愿望。
4.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动笔摘录好词好句好段。
三、精彩片段我先读《八仙过海》:有一天,八仙在蓬莱阁聚会饮酒。
酒至酣时,他们聚在海边,个个亮出自己的法宝,准备渡海。
可是他们遭到东海龙王的阻挠,双方便展开了一场斗法较量。
八仙法力高强,最后获得了胜利,顺利地度过了大海。
《梁山伯与祝英台》:祝英台女扮男装进入学堂上学,遇到了梁山伯,多年的同窗苦读,两个人产生十分深厚的感情。
但祝英台父母嫌弃梁山伯家贫,逼迫祝英台嫁给别人,梁山伯忧郁而亡。
祝英台在出嫁那天跳入梁山伯的坟墓。
最后两人化为蝴蝶,双宿双飞。
四、好书推荐民间故事存在于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欧洲民间故事精彩纷呈。
《长不大的牧羊人》是意大利民间故事。
讲的是一个长不大的牧羊人寻找三只会唱歌的苹果里的美女巴尔加利娜的故事。
《灰额猫、山羊和绵羊》是俄罗斯民间故事。
讲的是灰额猫、山羊和绵羊逃离农家院,并齐心协力,用智慧战胜狼群的故事。
《列那狐的故事》是中世纪法国民间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
关于读书作文素材(精选8篇)关于读书作文素材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关于读书作文素材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关于读书作文素材(精选8篇)】,供你选择借鉴。
关于读书作文素材篇1读书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也要在读书中寻找快乐,在读书中成长,体会苦与甜。
时光。
我从书柜里取出几本平时最爱看的小说,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我看完了一大半,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突然,一阵敲门声把我从书中惊醒,我走到门口时嘴里还嘀咕着:“烦死了,正看着精彩的故事片段。
”。
打开门一看,哦,是妈妈。
妈妈提着菜走进门就问:“水烧开了吗?”“水、”?我突然想起妈妈的嘱咐的话来,“啊”,糟了,我大叫一声,赶忙跑到厨房,一切都晚了,水已烧干,水壶也从此罢工。
妈妈因为这件事好几天都不给我开笑脸。
这是苦的故事。
下面说甜的。
从三姨家回来的我,极其不情愿的在家呆着。
为啥?家里有好吃的有好喝的,这么优越的生活条件为什么不要,还不是因为那本书,那啥名字:《儿童文学》。
妈妈听了这个书的名字,说“这孩子可是爱看这本书了。
妈妈说你三姨就是爱看这书,文章才写得好。
”我想《儿童文学》真有这么好。
然后又提起陈年旧事,最后问:“真喜欢看?”我点点头。
当天,爸爸妈妈就给我买了本《儿童文学》,我心里的那个甜啊真叫甜。
主要是因为书的内容非常的好精彩。
这就是我在读书中体会的甜与苦。
同时,也在这种甜与苦中的锻炼了我的成长。
关于读书作文素材篇2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走进书屋,弥漫着清新淡雅的书香;踏入书海,散射着智慧聪颖的光辉,步入书的世界,萌生我对知识的渴求,对人生的憧憬。
啊!读书真好!漫游书间,或悲或喜,或忧愁又似畅然。
春之声,麻雀在枝头歌唱,青蛙在池塘边呱呱地叫着。
再看,那枝头任春风吹乱她长长的秀发;夏之舞,枝叶繁茂,百花齐放,蜂拥蝶舞,一簇簇一团团的乱花迷了你的眼!秋之悦,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稻田里呈现出丰收的喜悦“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冬之梦,银装素裹,火树银花,大地铺上白沙。
高考满分作文必备关于阅读的素材【90】1、我读书!读书让我知道了什么是酸?什么是甜?什么是苦?什么是辣?读书让我知道了怎么为人处事?读书给我的东西是:知识。
它丰富了我的大脑,增长了我的见识。
2、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3、多读书,通古今;多读书,消疲劳;多读书,增智慧;多读书,品书香;多读书,长见识;多读书,深阅历;多读书,淡名利。
世界读书日,愿你多读书,多幸福,多快乐。
4、读书,可以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的遨游;读书,可以让我们与高尚的人畅快对谈;读书,它可以陶冶我门的品德、思想,使之高尚。
世界读书日来到了,还在等什么呢?快快读书吧!5、书是净化心灵、愉悦心性、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厚积底蕴、提升品味的宝典。
我读书,我快乐。
6、多读书,行万里路。
好读书,开卷有益。
读好书,良师益友。
勤读书,学海无涯。
世界读书日,愿你遨游书海,其乐无穷。
下笔如神,收获无限。
7、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每当我读一本新书,获一份知识的时候,我心中的那种快乐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正如培根所说;“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一个教师,要想能够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就必须读书加以补足,况且,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没有一个渊博的大脑是不行的。
读书让我们能够很好的乘上时代的风帆,才能够让自己的职业生辉。
8、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
9、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10、读励志书,树雄心壮志,闯出一番事业;品美食书,知美食无数,下厨展手艺;阅旅游书,览美景于眼底,感知生活美好;翻技术书,学十八般技艺,展一身才华。
世界读书日,你爱读啥书,就有啥收获,愿你读书多多益善,开卷有益!11、读书可以充实我们的思想,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可以教给我们本领,可以纠正我们的过失,在书籍中,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原本是如此地美好!12、世界读书日,走进书的世界,忘记生活烦恼,与老朋友聊聊,多去学习探讨,阅读一本好书,是你一生的宝,做生活的伴侣,你会开心无比,愿你一切顺利,祝你事事如意。
初中读书篇素材摘抄
1.书籍的力量: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每当我打开一本新书,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
界,那里充满了智慧与想象。
书中的文字,像一颗颗种子,撒在我的心田,慢慢生根发芽,让我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
2.知识的海洋:图书馆是一个宝藏之地,每一本书都是一座岛屿,每一页纸都是一片海洋。
我沉醉在这片知识的海洋中,探索着未知的领域,感受着知识的力量。
它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广阔,也让我明白了自己的渺小。
3.书中的情感:有时候,书中的文字能够深深触动我的心灵。
那些关于爱、友情、梦想的
故事,让我欢笑、哭泣、思考。
书,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情感的传递者。
它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与复杂。
4.读书的习惯:我喜欢在午后的阳光下,静静地坐在窗前,手里捧着一本书。
那种宁静与
充实的感觉,让我仿佛与世隔绝。
读书,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让我学会了思考,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个与书相伴的时刻。
5.书籍的陪伴: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书籍一直是我最好的伙伴。
它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寂
寞的夜晚,也陪伴我迎接了每一个崭新的黎明。
书,是我灵魂的慰藉,也是我心灵的寄托。
它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快乐读书吧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连线题。
(12分)伊索寓言俄国《卵石和钻石》克雷洛夫寓言中国《狐狸和鹳》中国古代寓言古希腊《疑邻盗斧》二、读《中国古代寓言》,完成下面练习。
(37分)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分)(1)河伯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 )A.《画蛇添足》B.《望洋兴叹》C.《歧路亡羊》(2)“我宁肯相信我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这句话出自( )A.《东施效颦》B.《疑邻盗斧》C.《郑人买履》(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
B.《截竿入城》中,鲁国人拿的竹竿太长,为了入城,他听从一位老人的建议把竹竿从中截断了。
C.《塞翁失马》中,老翁因为骑马摔折了大腿免于征战,最终保全了性命。
2.读句子,猜人物,将序号写在括号内。
(9分)(2)他,爱好射箭,好大喜功,喜欢听别人夸奖他力气大,能拉开强弓。
( )(3)他,不辨是非,滥发善心,差点儿害了自己。
( )3.把寓言故事和故事中蕴含的道理用线连起来。
(16分)《五十步笑百步》遇事要随机应变,灵活变通,不要墨守成规。
《郑人买履》在一定条件下,福和祸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塞翁失马》只顾与对手争执,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方得利。
《鹬蚌相争》看待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要看其本质和全局。
三、读《伊索寓言》,完成下面的选择题。
(20分)1.《伊索寓言》是( )的寓言故事。
A.法国B.古希腊C.古埃及2.下列故事不是出自《伊索寓言》的是( )A.《北风和太阳》B.《两只青蛙》C.《南辕北辙》3.《狐狸和葡萄》中,狐狸没有吃到葡萄,是因为( )A.它不想吃。
B.它摘不到。
C.葡萄是酸的。
4.《狮子和报恩的老鼠》中,狮子明白的道理是( )A.不要以貌取人。
B.有错就改。
C.要诚实待人。
5.《狼和鹤》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人应该学会满足。
B.做善事应该不求回报。
快乐读书吧内容摘抄
1. “读书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哇塞,你能在书里遇到各种神奇的人和事呢!比如读《小王子》,我就好像跟着小王子一起在宇宙中旅行,那感觉简直太棒啦!”
2. “快乐读书吧,可不只是随便翻翻书这么简单哟!就像进入了一个魔法世界,《哈利·波特》里的魔法场景不就让我们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吗?”
3. “读书的时候呀,时间都过得飞快,就跟坐火箭似的!读《鲁宾逊漂流记》,我仿佛和鲁滨逊一起在荒岛上努力生存,那多刺激呀!”
4. “哎呀呀,书里的故事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啊!像《绿野仙踪》,多萝西的冒险经历不就让我们也跟着心潮澎湃吗?”
5. “读书真的能让人超级快乐呢!好比走进了一个满是宝藏的宝库,《海底两万里》不就带我们领略了神秘的海底世界吗?”
6. “快乐读书吧,这可是个能让我们大开眼界的地方哟!想想《昆虫记》里那些奇妙的小昆虫,不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吗?”
7. “读书不就是一场和作者的心灵对话吗?读《骆驼祥子》,我好像能听到祥子在跟我诉说他的苦难,真让人难过呀!”
8. “哇哦,书里的情感能深深打动我们呢!就像《简·爱》中简的坚韧,不就让我们也为之敬佩吗?”
9. “读书的乐趣简直无穷无尽呀!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国度,《爱丽丝梦游仙境》不就带着我们一起做了一场奇幻的梦吗?”
10. “快乐读书吧,真的会让我们收获满满哟!比如从《三国演义》里,我们能学到那么多的智慧和谋略,多厉害呀!”
我的观点结论:读书是一件超级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能让我们体验各种不同的人生,收获知识和快乐,大家一定要多读书呀!。
温总理提倡全民多读书
“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
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不久前与网民在线交流时表示。
网友“天天向上”问总理:“总理,您好。
我感觉中国人对待自己的文化真是重视得不够,能不能设立全国读书节,提倡全民读书,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温总理回答说:“我赞成他的意见。
方才我讲,我们这个民族上下五千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
”
毫无疑问,我们要吸收和借鉴世界的先进文化,但是如果连自己祖国的文化都不了解,都没有能够学好,就很难增强对世界的了解。
“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
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
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温家宝说。
(摘编自新华网,2009年3月1日)
书与灵魂
“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说。
“不要踩坏我的圆!”当罗马士兵的剑向他的头上劈去时,阿基米德说道。
“请不要挡住我的阳光!”主张返归自然的第欧根尼对着亚历山大大帝说。
人是一个有思想的灵魂,所以他的生命是高贵的。
当一个人的追求超越了他的生命的时候,他的灵魂是高尚的。
当一个人珍爱他的灵魂胜于一切的时候,这就达到了做人的最高境界。
当我们的生命真的要离开我们身体的时候,当我们的灵魂真的要远离我们而去的时候,当亲人的泪水滴落在我们即将僵硬的躯体的时候,也许,你在弥留之际会想起一句话:“我没白活!”
没有白活是生命价值的体现,是对生活充满希望的追求,是拒绝平庸向苦难的命运说“不”的怒吼!这才是一个无愧于心的有思想、有灵魂的真正大写的人!
那么,在这个人生的舞台上,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这个对于我们越来越实际,越来越追求现实社会繁华的今天,我们如何去做才能远离庸俗,才能保持着一种纯正的心态,做一个有灵魂的人呢?那就让我们亲近书本,热爱书籍吧!只有
爱书,读书,读好书,才能抚慰你那空虚寂寥的心情,替代你那些不现实的痴狂美梦,驱散那些想腐蚀你身心健康的鬼怪妖魔,洗尽你裹满一身的铜臭。
古人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今人说:读书吧!多读些好书,你会发现你永远是一个乐观的人;多读些好书,你会是一个洗尽物欲铅华与众不同的人;多读些好书,举手投足间你会成为一个令人尊敬、风流典雅的人;多读些好书,你的内心会呈现出五彩斑斓的世界!爱书吧!“读一本好书,虽然它不能马上让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但是它能教会你一些做人的道理。
”
在车上,当各种手机的铃声响起,时髦的乐曲此起彼落,这时,你突然发现有一个女孩或者是一个男孩,在车厢的一角,静静地安详地看着书,一心追求着文字带给自己的乐趣,丝毫不被周围环境感染。
此刻,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是感动,是无奈,还是感动着无奈呢?
是啊,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书似乎远离了我们,而我们却在尽情地享受着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
不要远离书本,读一些好书吧!不要远离知识,让知识来武装我们自身吧!它不但能改变我们不如人意的境遇,它还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它是一个国家奋起的源泉!
如果一个人想让别人来尊重,如果一个国家想要别国来尊重,那就亲近书本,远离平庸吧!
(宫利民/文,摘编自散文集《学会超越,懂得欣赏》)
严文井:读书,人才更像人
如果一个人有了“知识”这样一个概念,并且认识了自己知识贫乏的现状,他就可能去寻求、靠近知识。
相反,如果他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他就会远离知识,在他自以为是在前进的时候,走着倒退的路。
当我明白了自己读书非常少的时候,我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
当我知道了世界上书籍数目如何庞大的时候,我又产生了分辨好坏、选择好书的愿望。
教科书不过是古往今来的各种书籍当中的一小部分,你不得不尊敬它们,但不必害怕它们,更不要被它们捆住手脚。
为此,我已经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我没能考进大学,我并不认为自己不好学。
如果我在思考一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答,我就去向古代的智者和当代的求索者求教。
按照一个明显的目的,我打开了一本又一本书。
有的书给了我许多启发,有的书令我失望。
即使在那些令我失望的书面前,我还是感觉有收获。
那就是:道路没有完毕,还得继续走下去。
书籍默不作声,带着神秘的笑容等待着我们。
当你打开任何一本书籍的时候,马上你就会听到许多声音,美妙的音乐或刺耳的噪声。
你可以停留在里面,也可以马上退出来。
至于我,即使那本书里有魔鬼在嚎叫,我也要听一听,这是为了辨别小夜曲、牛鸣、苍蝇的嗡嗡、狮吼和魔鬼的歌唱有什么差别。
这些差别也是知识。
书籍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即使你没有上过任何学校,只要你愿意去求教,它们都不拒绝。
我读过一点点书,最初是为了从里面寻找快乐和安慰,后来是为了从里面寻找苦恼和疑问。
只要活着,我今后还要读一点点书,这是为了更深地认识我自己和我同辈人知识的贫乏。
书籍,在所有动物里面,只有人这种动物才能制造出来。
读书,人才更加像人。
张汝伦:启人心智的书最值得读中国人习惯把知识分子叫做读书人,读书人就要读书,不读书就不是读书人。
但是,一个成天只看武侠小说和连环画的人,一般人们也不会称他们是读书人。
可见,传统并不认为只要读书(不管什么书)就是读书人,而是对读书人所读之书,心照不宣地有所认定。
这种不言而喻的认定体现了一个社会和民族健全的良知和心智。
然而,当印书出书与商业利润结合在一起时,传统的标准就难以为继了。
不过,个人还是可以坚持自己读书的要求与爱好。
在我看来,最值得读的书是启人心智的书,即能破除心中的种种偏见和误解的书,能打开一个新的精神领域或精神世界的书。
人最容易被自己头脑中种种错误的思想、认知和成见所蒙蔽,因而无法看清真理,反而固执地拒绝接受真理。
最好的书就是能破除人心执迷与魔障的书,也就是能解放思想的书。
“解放思想”说起来很痛快,可实际上不容易。
启人心智的书是让人于无疑处有疑的书,是让人觉今是而昨非的书,是让人恍然大悟的书,是让人深思不已的书。
这样的书,一定不会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之书,而是体大思精、远见卓识的原创著作。
这样的书,一定不是文人舞弄风雅或小资红男绿女之书,而是关怀人类和文明命运的忧患之书。
这样的书,也一定不会是十分好读的书,好读的书多数比较浅薄。
启人心智的书要能破我们心中的迷障,一定是初看会觉得不容易理解或不好接受。
但我们想都不用想就能接受的东西往往是我们心中已有的东西,就谈不上启人心智了。
我还喜欢读用心而不仅仅是用头脑写的书。
尼采说他喜欢看用血写的书,大概也是指灌注了作者生命之书吧。
就像哲学一样,有的哲学后面有哲学家那个人,有的哲学后面则没有。
现在很多书只有所谓的客观知识,却没有作者本人对知识的体贴和融通。
作者仅仅是用
头脑在写书,而没有同时也在用心写书。
不知怎的,我对这样的书总提不起兴趣。
也许人们会笑我不知学问为何物。
不过依我浅见,司马迁的《史记》,闻一多的《唐诗杂论》,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大概还是可以算是有学问的。
(摘编自《文汇报》,2008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