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一天的时间
- 格式:ppt
- 大小:515.50 KB
- 文档页数:1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 一天的时间24时计时法|北师大版教案:一天的时间24时计时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7.2节一天的时间24时计时法。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24时计时法,能够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并能够进行时间推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24时计时法的概念,能够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24时计时法的概念,能够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2. 重点:掌握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能够进行时间推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尺子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天有多少小时吗?如果早上7点钟起床,晚上7点钟睡觉,一天是多少小时呢?”2. 讲解:讲解24时计时法的概念,以及如何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24时计时法的重要性。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时间推算的练习,例如:“如果早上7点钟起床,下午3点钟上课,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3点钟是几点?”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运用24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
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一天的时间24时计时法1. 24时计时法的概念2. 如何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3. 时间推算的技巧七、作业设计a) 早上7点钟b) 下午3点钟c) 晚上9点钟2. 答案:a) 7:00b) 15:00c) 21:0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掌握情况总体良好,但在时间推算方面仍有一些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时间推算的技巧,并通过更多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一下,除了24时计时法,还有其他计时法吗?如果有,请简要介绍。
24时记时法的意义及与普通记时法的换算问题导入看一看,说一说。
(1)凌晨1时,淘气在睡觉。
(2)下午1时,淘气在做什么?(教材70页上面例题)过程讲解1.认识24时记时法(1)通常所说的深夜12时也是新一天的开始,即0时。
时针走一圈到中午12时,再走一圈又到了深夜12时,表示这一天的结束。
时针一天走了2圈,共计24小时。
因此1日=24时。
重点提示深夜12时既是前一天的结束时刻,又是新一天的开始时刻。
(2)一日里24时的表示方法。
方法一普通记时法:时针走到几时,就说几时,然后在前面加上凌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词语来区别不同的时刻。
如上午时针指向9,应说上午9时;而时针第二次指向9,这时就是晚上9时。
方法二24时记时法,如下图所示。
24时记时法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记时方法。
图中的时钟有两圈,分内圈和外圈。
内圈数是时针走第一圈时表示的时刻,外圈数是时针走第二圈时表示的时刻。
下午1时就是13时,晚上9时就是21时,时针指向外圈的几就读几时,不用再说上午或下午等词语。
2.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应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话时常用普通记时法,例如,早上6时起床,晚上9时睡觉,爸爸下午4:30下班……但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都采用24时记时法,例如,电视上的节目预报、火车时刻表、各商场的营业时间……3.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表示上的区别(1)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某一时刻时,一定要在时刻前加上表示时间的限制词,例如,凌晨1时和下午1时加上限制词“凌晨”和“下午”就区别开了。
(2)24时记时法用不同的数表示,不加限制词也会让人清楚地知道是哪一时刻。
例如,下午1时可以表示为13时;21:00就表示晚上9时,23时就表示晚上11时……4.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的换算24时记时法是把中午12时以后的普通记时法的时刻加上12计算出来的,所以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方法如下:下午1时13时(13:00)例如:夜里11时就是23时,15时就是下午3时。
《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生理解并掌握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关系是有些困难的。
可以借助课件,让学生感受到一天里时针的转动过程,知道一天时针转两圈,是24时,在转的过程中,选择有些时刻让学生动作表演,可以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同时加深学生对一天是24时的理解和体会。
教材分析:一天的时间”是在学生学习了年月日和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本节教材安排了看电视节目预告、邮箱取信时间、阅览室开放时间、儿童作息时间表等情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会24时记时法及其应用价值。
教学时,要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如作息时间表、公共场合等,一般要用24时记时法,使学生认识到24时记时法简洁明了,从而激起学生学习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互换的兴趣,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一天的时间”。
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
2、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3、培养学生尊重作息制度的良好习惯和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24时记时法,并能与普通记时法互换。
教学难点:认识24时记时法,并能与普通记时法互换。
教学方法:观察、操作教具:多媒体课件、时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看电视,那么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听段音乐,听听这是什么节目开始时的音乐,(课件播放新闻联播开始时的音乐),学生回答后老师接着问:谁能告诉老师新闻联播什么时候播出吗?从而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一天的时间)二、探索新知,教学24时计时法.1.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们,你们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12时、晚上12时、0时……)那么,一天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你们看过春节联欢晚会吗?教师: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之一.那么我们来共同们回忆一下当时的场面,好吗?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钟声在什么时间敲响?课件播放。
1、一天有24时,可以分段记时(12时计时法),也可用24时计时法。
(A1)1.1 晚上8时是( B )。
A.8时B.20时C.21时1.2 早上9时是( A )。
A.9时B.21时C.21:001.3 小明上学时间是早上7:00,用24时计时法表示( A )A.7时B.早上7时C.19时1.4 下午2时是( A )时。
A.14B.2C.221.5 晚上7时40分是( B )。
A.7:40B.19:40C.7时40分2、能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换。
(A2)2.1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晚上19时开始,用12时计时法表示就是( A )开始。
A.7:00B.17:00C.19:002.2 早上8:30分上课是就是( C )上课。
A.20:30B.20:00C.8:302.3 晚上9时睡觉就是( C )睡觉。
A.19:00B.20:00C.21:002.4 17时是下午( B)时。
A.17B.5C.292.5 凌晨2时是( A)。
A.2:00B.14:00C.0:203、借助钟表或画图测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B1)3.1 华联商场每天的营业时间为8时至20时,全天共营业( B )时。
A.283.2 上午7时到晚上9时经过了( B )。
A.2小时B.14小时C.16小时3.3 小明早上7:45到校,下午15:50离校,他的在校时间是( A )。
A.8时5分B.7时55分C.8:053.4 早上7时到晚上7时经过了( C )。
A.10小时B.24小时C.12小时3.5 平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他一共睡了( C )时。
A.3B.15C.94、依据条件推算出开始时刻或结束时刻。
(B2)4.1 淘气去踢球,踢了3时,休息半小时,来回路上共花1时,18时到家,他( B )出发。
A.1:30B.13:30C.14:304.2 一场足球赛进行90分,中场休息15分,23:30比赛结束,比赛是(C )时间开始的。
第七单元年、月、日第2课时一天的时间教学内容:教材第70、71页。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知道一天有24时,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换算。
2.能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3.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难点: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准备与方法:模拟时钟、时钟卡片。
引导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会看时间吗?知道一天的时间到底有多长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相互换算。
2、经历展示、观察发现过程,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
(二)自学指导:自学课本第70页内容,解决以下问题:1、结合实际经验说一说:一天有几时?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几圈?2、出示挂图并观察,图上有什么。
3、组内交流,说说18:30、19:00、19:33等表示晚上什么时刻。
4、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操作学具,研究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间关系。
三、反馈交流得出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和24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化的方法。
四、精讲点拨:教师结合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讲解。
五、当堂训练1、完成课本71页第1题;并与同伴交流。
2、完成课本71页第4题;并与同伴交流。
3、用24时记时法表示出下列的时刻。
凌晨5时晚上9时上午9时下午4时中午12时晚上12时4、用普通记时法表示下的时刻。
6时 11时 14时 16时 19时 23时六、课堂小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七、布置作业:完成课本71页练一练2、3题板书设计:一天的时间24时计时法---------12时计时法两次(起止)时刻的差=经过的时间教学过反思:时间其实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而且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只不过它一直以一种抽象的形式出现。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间计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间计算主要涉及的是24小时制的时间表示法,以及时间的加减运算。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时间和计算概念:
1. 时间单位:时间的基本单位是小时、分钟和秒。
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2. 24小时制:在这种时间表示法中,一天从00:00开始,到23:59结束。
例如,上午8点表示为8:00,晚上8点表示为20:00。
3. 时间的加法:
当分钟数相加超过60时,需要进位到小时。
例如,3:55 + 0:07 = 4:02。
当小时数相加超过24时,需要进位到天。
但在三年级上册的数学中,通常不涉及跨天的时间计算。
4. 时间的减法:
当分钟数不够减时,需要从小时中借1小时,即60分钟。
例如,4:15 - 0:30 = 3:45。
当小时数不够减时,通常意味着是在计算两个不同日期之间的时间差,这在三年级上册的数学中可能不涉及。
5. 时间的比较:直接比较小时和分钟数。
例如,8:30比7:45晚,因为8>7;而10:20比10:30早,因为20<30。
6. 时间的换算:有时题目可能会要求将时间从一种格式转换为
另一种格式。
例如,将1小时45分钟转换为分钟,即1×60 + 45 = 105分钟。
在进行时间计算时,关键是要理解时间的基本单位和24小时制,以及如何进行进位和借位。
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掌握这些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