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宁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doc
- 格式:doc
- 大小:328.50 KB
- 文档页数:7
计算与科学专业相关的信息资料基本信息概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科代码:070102)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s (原名:计算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
数学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
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初步具备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某个方向上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专业方向及特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理科专业,包括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两个方面。
方向一是以信息科学方面为主,计算数学方面为辅;方向二是以数学方面为主,信息科学方面为辅。
[1]相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几何、概率统计、数学模型、离散数学、微分方程、物理学、信息处理、信息编码与信息安全、现代密码学教程、计算智能、计算机科学基础、数值计算方法、数据挖掘、最优化理论、计算机图形学、c/c++语言、java语言、汇编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应用技术、软件系统、操作系统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体现了在扎实的数学基础之上,合理架构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专业基础理论。
通过信息论、科学计算、运筹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教育和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实践课、专业实习各环节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解决科学计算、软件开发和设计、信息处理与编码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能胜任信息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或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3.了解某个应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4.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宁波大学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知识宽厚扎实,具有创新能力,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接受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训练、获得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2)掌握坚实的、系统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及较广泛的物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具有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和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5)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电磁学、理论力学、量子力学12、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物理、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数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1、学制四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
2、毕业最低学分毕业最低学分为164学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符合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
课程按春季、秋季、短学期安排。
本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几大类:通识教育类课程(42学分);基础类课程(27学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心理学导论、学习的科学与技术等;物理基础类课程(29学分):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数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理论物理类课程(19学分):计算物理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2、量子力学2、相对论导论、量子光学导论、量子信息与量子调控导论等、非线性物理导论、理论物理专题等凝聚态物理类课程(20学分):半导体物理、材料物理、结构与物性、纳米材料与技术、凝聚态物理导论、量子信息与量子调控导论、量子光学导论等光学类课程(20学分):光电子技术、信息光学、量子光学导论、激光技术与应用、非线性光学、现代光电测试技术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课程(19学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计算机数学符号运算、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嵌入式开发系统等2.学分分配汇总表3.实践性教学学分分配一览七、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总表七、宁波大学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总表(续表五)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一览九、光学辅修课程设置一览物理学(本科)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一览物理学(本科)双专业课程设置一览。
【宁波大学排名】宁波大学特色专业-宁波大学录取分数线宁波大学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由浙江省和宁波市共建共管。
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校名。
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地开始办学历程。
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
2000年后,又有宁波海洋学校、宁波林业学校、宁波师范学校等陆续并入。
学校于1992年被列为全国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1995年首批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0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2003年接受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等级,2005年硕士点突破50个,科研经费突破1亿元,2006-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特色专业4门,2007年被增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8年以第二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宁波大学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占地27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近78万平方米。
学校各类设施齐备,办学条件优良,建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图书馆为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宁波分中心,现有藏书313万册(纸质和电子),拥有5家设备齐全、水平较高市级附属医院。
学校地势开阔,甬江蜿蜒,树木葱茏,楼宇隽永,是求学治学的极佳场所。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包玉刚、邵逸夫、包玉书、王宽存、赵安中、曹光彪、李达三、汤于翰、朱绣山、顾国华、黄庆苗、叶杰全、范思舜、魏绍相、姚祥兴、应圣瑞、严信才等约60位港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捐资逾4亿元人民币,帮助学校建设了一批教学科研、实验实训和活动中心大楼、设立了一批奖助学金和奖教基金我,造就了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软硬件支持。
如今,海外华人华侨对学校的关心和帮助已从一个家族到一个群体,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第三代,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已成为他们表达和弘扬爱国爱乡、造福桑梓伟大激情的一个重要载体。
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1年版)专业代码:082402 专业名称:轮机工程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创造性地从事科研、教学、设计与管理工作,能适应21世纪航运发展、海洋开发和海军建设需求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其基本规格要求为: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严谨的学术作风,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科学研究方法和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身心健康。
二、学制与在校年限学制为三年。
特别优秀,且已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的硕士生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最多提前不超过半年。
少数硕士生因情况特殊或在规定的学制内不能完成学业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业或延期毕业。
硕士生累计在学的最长年限(含休学)为5年。
硕士生申请提前或延期毕业,均须经学校批准,具体按学校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三、主要研究方向1、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2、船舶自动化与机电控制;3、船舶与海洋结构物修造新技术。
四、培养体系与总学分要求1.培养体系硕士生培养作为一个完整体系,主要分为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两个阶段。
(1)硕士生课程主要包括核心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和必修环节三部分,其中:核心类课程为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拓展类课程为非学位课,包括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英语、双语课程的选修、跨校或跨学科的选修、专业补修课等;必修环节包括学术交流活动、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实践训练。
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学时包括课堂学时和课下学时(自学或准备实验、报告、课程论文等)。
(2)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硕士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开题考核、中期检查、论文评审和论文答辩等论文保障环节进行质量管理和监控,保证学位论文质量。
宁波大学会计学(CGA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宁波大学会计学(CGA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备扎实会计、财务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国际会计和理财规则,熟练运用英语技能,能胜任在各类企业(尤其在会计师事务所、跨国企业、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及海外公司)、事业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会计、审计及理财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会计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 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3. 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4. 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技能和人际沟通能力;5. 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政策、法规及国际会计准则和惯例;6.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7. 具备国际职业会计师的全面技能,包括专业知识、管理、领导、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等。
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中级财务会计 (上)、中级财务会计(下)、成本会计2、主要课程: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商法、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 (上)、中级财务会计(下)、成本会计、财务管理、高级管理会计、会计理论、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四、学制与毕业要求1、学制: 四年。
2、毕业最低学分: 164,其中包括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个学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符合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规定,可授予宁波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 本专业课程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方向及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构成。
通识教育课程42学分,学科大类课程 33 学分,专业教育平台课程40学分,其中包含CGA所要求的4门课16学分、专业方向课程37学分,其中包含CGA所要求的5门课20 学分。
3、实践性教学学分分配一览七、宁波大学会计学(CGA方向)课程设置总表注:1.带“★”号课程为学位课程,共3门,要求达到75分以上方可获得宁波大学学位。
2019年宁波大学招生计划录取人数及招生专业目录(文科理科)宁波大学招生计划录取人数及招生专业目录(文科理科)2019年宁波大学招生计划录取人数及招生专业目录(文科理科)选择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考生后半生的生活方向和轨迹,很多考生因为高考填志愿时没有足够重视,要么浪费了不少分数;要么学了不喜欢的专业,在大学里感觉“痛不欲生”。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正是说明志愿填报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填报志愿,填报志愿时选大学应主要考虑哪些指标?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大学招生计划人数和招生专业。
今日将带你一起了解关于宁波大学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宁波大学招生专业目录等相关知识。
注:2019年宁波大学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人数截至发稿前官方暂未公布,所以小编先整理了2018年宁波大学的招生计划专业的信息。
考生务必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本文只作参考!2018年宁波大学招生计划人数和招生专业在浙江招生计划专业名称计划类型层次科类计划数日语非定向本科文史7学前教育(师范)非定向本科文史2英语非定向本科文史25工商管理(中加学分互认)非定向本科文史5金融学(全英文班)非定向本科文史18德语非定向本科文史20教育学类(师范类文科)[按类招生,含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历史学(师范)专业]非定向本科文史10会计学(ACCA)非定向本科文史24经济学类(按类招生,含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工程专业)非定向本科文史65小学教育(师范)非定向本科文史1国际经济与贸易(全英文班)非定向本科文史15工商管理类(按类招生,含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旅游管理、物流管理专业)非定向本科文史55新闻传播学类(人文与传媒类)(按类招生,包括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新闻学、广告学专业)非定向本科文史10会计学(CPACanada)非定向本科文史19英语(师范)非定向本科文史5法学类(法政类)[按类招生,含法学、法学(英语特色班)、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非定向本科文史65金融学(全英文班)非定向本科理工18会计学(CPACa11ada)非定向本科理工19教育学类(师范类理科)(按类招生,含化学(师范)、生物技术(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物理学(师范)专业)非定向本科理工20日语非定向本科理工3预防医学非定向本科理工20海洋科学类(按类招生,含海洋药学、生物技术、水产养殖学、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非定向本科理工20机械类(按类招生,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工程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非定向本科理工81新闻传播学类(人文与传媒类)(按类招生,含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新闻学、广告学专业)非定向本科理工5水产养殖学(卓越班)非定向本科理工5数字媒体技术非定向本科理工12英语非定向本科理工20土木类(土木建设类)(按类招生,包括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工程、城乡规划专业。
宁波大学的历史来源_宁波大学的热门专业宁波大学的历史****宁波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1年,当时它是宁波师范学校的前身。
随着发展,学校于199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在2002年更名为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现在是中国教育部直属本科高校之一,是宁波市重点支持的高水平大学。
宁波大学有哪些热门专业金融学:涵盖金融市场、投资管理、国际金融等领域,培养金融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人才。
工商管理:培养具备管理、经济、营销、人力资源等综合能力的管理人才,涵盖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方向。
信息与计算科学: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人才,包括软件开发、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方向。
机械工程:涵盖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工程、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培养具备机械工程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工程技术人才。
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学方面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主要涉及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等领域。
宁波大学各专业的学费是多少专业名称学费工程力学6000通信工程6900水产养殖学免学费经济学类5300工商管理类600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300工商管理6000法学类6000行政管理5300应用心理学5300小学教育6000学前教育5300思想政治教育5300中国语言文学类5300传播学5300历史学5300地理科学5300英语6000德语5300日语5300英语6000建筑学6000工业设计6000微电子科学与工程6000物理学5300数学类5300化学类5300化学工程与工艺6000机械类5300智能制造工程600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6900电子信息类60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000土木工程6900环境工程6000船舶与海洋工程6000物流管理6000生物科学类5300海洋药学6000食品科学与工程6000临床医学6900预防医学6000工程力学6000物理学5300数学与应用数学5300物理学5300生物技术5300旅游管理28800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28800数学与应用数学28800阳明创新班5300阳明创新班5300注:以上各专业收费信息****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出入请以学校官网发布为准!宁波大学的优势专业有哪些一、水产养殖学生要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就业现状1、网络工程方向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
2、软件工程方向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
3、通信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产业、财政、金融、邮电、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
4、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宽口径专业,主干学科为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
学生毕业后可为政府、国防、军队、电信、电力、金融、铁路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领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高级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并可继续攻读信息安全、通信、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发展趋势截至2005年底,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平均就业人数322.8万人,其中工人约占6 0%,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较低,远不能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
软件业人才供需矛盾尤为突出。
2002年,全国软件产业从业人员59.2万人,其中软件研发人员为15.7万人,占26.52%。
而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国家技术人员的平均比例都在30%以上。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人员总量稍显不足。
需求分析1.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按照人事部的有关统计,中国今后几年内急需人才主要有以下8大类: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律师人才。
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目前联合调查的专业领域人才需求状况表明,随着中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从事基础性开发的人员。
宁波大学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史学基础、较高的文化综合素质,既能胜任历史教育、科研、文博等工作,又具备进一步深造能力的应用、研究并具的复合型历史文化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熟练检阅各类历史文献,具有一定的历史教育、研究以及文化应用能力,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视野开阔,适应性强,有健全的体魄,并掌握一门外语。
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2、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历史文化原典选读、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方志学通论、新方志编纂学、国学概论、经学通论。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1、学制:四年。
最长学习期限为6年。
2、毕业最低学分毕业最低学分为164。
其中,必修课114学分(包括通识教育平台32学分,学科大类平台27学分,专业教育平台26学分,专业方向模块29学分);选修课50学分(包括通识教育平台10学分,学科教育平台6学分,专业教育平台11学分,专业方向模块11学分,任意选修课8学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学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历史学学士。
须符合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有关规定。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根据专业的特点分为历史学、方志学、国学三大模块方向,课程按春季、秋季、短学期安排。
其中,思政与通史课程42学分,学科大类平台33学分本专业课程、专业教育平台和专业模块方向课程77学分。
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几大类:基础类课程:中国通史系列、世界通史系列、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历史文化原典选读、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等;历史专题类课程:中国通史专题研究系列、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经济史、近代中外关系史等;方志编纂类课程:方志学通论、新方志编纂学、年间学、编辑理论与实务、档案管理学、史料学等;国学类:国学概论、经学通论、训诂学、国际汉学通论、《诗经》导读、《史记》导读等;七、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总表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一览九、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培养计划志书编纂辅修课程历史学(本科)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一览历史学(本科)双专业课程设置一览。
宁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业科学技术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硬、软件的基础理论、计算机工程技术及综合应用方法。
毕业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应获得以下知识能力:
1. 掌握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组织与体系结构,具有对其的操作技能及基本的逻辑设计能力。
2. 掌握计算机硬、软件开发和综合应用的知识和能力。
3. 系统地接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计算机工程与软件工程、信息技术等应用系统的基本设计和开发能力。
4. 具有计算机科学新理论及新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
5. 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计算机产业发展状况。
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核心课程
1.学位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结构、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
2.主要课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操作系统、计算机科学方向系列课程、计算机工程方向、软件工程方向系列课程、信息技术方向系列课程。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
1. 学制:四年
2. 毕业最低学分
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其中必修(含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方向模块)学分为109。
学生从计算机科学方向、计算机工程方向、软件工程方向、信息技术方向四个模块方向中选一个方向主修。
每个毕业生要修满55学分的选修学分(其中必须取得短2、短3学期各3学分),包括通识教育平台选修课程10学分、跨学科大类教育平台课程6学分、专业教育平台选修课程10.5学分、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程16.5学分、创新创业4学分、任意选修课程8学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工学学士学位。
学生必须满足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的相关条例。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
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
课程按春季、秋季、短学期安排。
本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几大类:
通识教育类(42学分);
基础类(30学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化学、大学物理、工程技术导论、工程图学基础等;
电子技术类(10学分):电路原理、数字逻辑等;
计算机专业基础类(32学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结构、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算法设计与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等;
计算机专业应用类(30学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信息检索技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人机交互设计、软件测试技术、游戏制作、电子商务技术、Web系统与技术、信息保障与安全、实时系统软件设计、软件过程管理、计算机安全、数字图像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管理与维护、嵌入式系统等。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20学分):见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一览)。
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总表
课程类别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中、英文)
学
分
数
总
学
时
学时分配建议
修读
学期
修读
说明
讲
课
自主
学习
实
验
上
机
实
习
实
训
通识教育课程
必
修
必修32学分,具体见《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思想政治课程16学分,大学体育4学分;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训练2学分;大学英语8学分,计算机应用基础2学分
选修
10学
分
人文科学板块 4学分
社会科学板块 4学分
综合板块 2学分
学科大类教育平台本
学
科
大
类
必
修
课
程
080J01G 高等数学A1Advanced Mathematics A1 5 85 85 1 261X11A 大学化学College Chemistry 2.5 51 34 17 1 080J30E 大学物理B1College Physics B1 2 34 34 1下771G01A
工程技术类学科导论Engineering
Technique Introduction
1.5 26 26 1下
080J02G 高等数学A2Advanced Mathematics A2 5 85 85 2 080J31A 大学物理B2College Physics B2 3 51 51 2 080J40D
大学物理B实验Physical Experiment of
College B
1 34 34 2
080J11A 线性代数BA Linear Algebra B 2 34 34 2 091A30A
工程图学基础
Engineering Drawing Basis
2 34 34 2
100J04A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
High-level language in C
3 68 3
4 34 2 跨学科大类选修课程,共 6 学分
应修小计:必修27,选修6 27+6
专业教育平台必
修
080J15A
概率统计A
Probability Statistics (A)
3.0 51 51 3
107J01X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3 68 3
4 17 17 3
102J01D 离散数学Discrete Mathematics 4.5 76 76 3
102J07A
◆★数据结构与算法
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
3.5 59 4
102J07X
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
Experiments of 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
1 34 17 17 4
101G03X 数字逻辑Digital Logic Circuit 3.5 68 51 17 3
102J02E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结构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
4 76 59 17 4
102J05X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s 4 85 51 17 17 5
选
修
102J02S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 of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
1 1周1周短
2 必须修读
10.5学分,
其中包括
短学期3学
分102J08S
程序综合实验
Programming Experiments
2 2周2周短2
107J32X
程序设计实践
Programming Pragmatics
0.5 17 17 3
101G08X
数值计算与MATLAB语言Numerical
Computations and MATLAB Program
3.0 59 42 17 4
计算机科
学101G01K
电路原理(一)Principles of Electrical
Circuits(1)
3 59 42 17 4
计算机工
程102J03X
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Assembly Language
and Microcomputer Interface
4 8
5 51 17 17 5 全选
107J03X
◆JAVA语言与INTERNET程序设计
Programming in JAVA
3 68 3
4 17 17 4
信息技术
软件工程应修小计:必修:26.5 选修:10.5
26.5
+16.
5
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一览
九、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一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专业课程设置一览
双学位课程设置:双专业课程+毕业设计(论文),共54学分。
学位课程成绩要求在75分以上。
十、有关说明:
1、课程中所标示的自主学分均为实验17学时,学分数为0.5学分。
2、标注★的是学位课,标注◆的为双语课程。
3、有关毕业设计的说明:
第六学期短学期开始进行选题、文献翻译等工作,第七学期开始进入毕业设计工作,实行“一次设计、两次答辩”,学生可在指导教师同意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在第八学期初,或第八学期15周进行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