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变
细
+
胞-
死
亡
抑癌蛋白失活
肿瘤细胞转化
+
细胞克隆增殖
肿瘤
二、 致癌作用评价方法
1、何时应考虑进行致癌性评价
人体可能长期暴露于该药物 该药物或其代谢物的结构与已知致癌物相似 反复染毒毒性试验提示该药物可能产生癌前
病变(细胞毒性作用或异常增生) 遗传毒理学短期试验得到阳性结果
2、致癌作用评价方法
1)、培养细胞恶性转化试验 2)、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 3)、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 4)、转基因小鼠致癌试验
转穿梭质粒的转基因动物小鼠:转入带有报告基因的穿梭载 体,是研究体内基因突变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思考题
一、解释下述概念 1.直接致癌物 2.间接致癌物 3.遗传毒性致癌物 4. 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二、论述题
1.致癌作用评价方法有哪些?
药物依赖性(第16章)
Drug dependence
一、概述
1、基本概念
间接致癌物(indirect carcinogen):指需经体内代 谢活化后才具致癌性的物质。Pro-, proximate, ultimate
促癌物(promoter of carcinoma ):本身无致 癌作用,只有与致癌剂同时存在时,能增加后者 致癌活性的物质
遗传毒性致癌物(genotoxic carcinogens): 作 用靶部位为机体的遗传物质,靶分子为DNA。 包括直接致癌物、间接致癌物
药物致癌作用(第13章) carcinogenesis
特殊毒性(三致)
❖致突变(mutagenicity)(遗传毒理学 genetic toxicology)
❖致畸(teratogenicity)(生殖与发育毒理学 reproductive & developmental toxic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