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沪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望岳》过关习题(1)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4
预备(上)课内诗词精讲精练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①?齐鲁青未了②。
造化钟神秀③,阴阳割昏晓④。
荡胸生层云⑤,决眦入归鸟⑥。
会当凌绝顶⑦,一览众山小⑧。
【说明】①岱宗:泰山的尊称。
泰山是“五岳之首”。
夫( f ú)如何:怎么。
② :原是春秋国的两个国名,在今山境内,后用代指山地区。
未了:不尽。
③造化:大自然。
:齐聚。
神秀:天地之灵气,奇异秀美。
④阴阳割昏:古代山南叫“阳”,山北叫“阴”。
割:分。
此句是泰山很高,在同一,山南山北判若清早和夜晚。
⑤ 胸:心胸。
曾:同“ ”,重叠。
⑥决眦( zì):决:裂开。
眦:眼眶。
决眦:全力大眼睛。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⑦会当:当,定要。
凌:登上。
⑧小:形容的意用法,意思“以⋯⋯小,⋯⋯小”。
【译文】宏伟的泰山,终究如何雄?走出,仍旧可那青青的峰。
奇异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开出清早的夜晚。
白云,胸中沟壑;翩翩,入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峰,俯瞰群山,激情。
【文学文化知识】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人。
曾任校工部外郎,故世称“杜少陵”、“杜工部”。
他是唐代大的主人,被世人尊“ 圣”,其英勇揭示当社会矛盾,苦人民寄望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多秀作品,示了唐代由盛衰的史程,其被称“ 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了跟别的两位人李商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国民,人格崇敬。
在上,善于运用各种歌形式,尤于律;格多,而以沉郁挫主;言精,拥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在中国古典歌中杜甫受尊敬,影响深。
存 1400 多首,有《杜工部集》(也叫《杜少陵集》)。
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称,是古代民山神恭敬拜、五行念和帝王巡封禅相合的物,后道教所承,被道教名山。
分是岳泰山、西岳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泰山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内容简析】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735),杜甫到洛阳士考,果落第而,于是北游。
《望岳》习题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的气势和的景色。
2. “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的特点。
3. “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特点。
4. “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
5. “决眦入归鸟”一句蕴涵了。
6. 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7. 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8. 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9. 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的语句:10. 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11. 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很好,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13. 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请从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答案:1.望高大雄伟神奇秀丽 2.高大雄伟 3.神奇秀丽 4.参天耸立 5. 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6.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7.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8.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1.大自然也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
(强调不是简单的翻译句子,而是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钟“积聚、汇聚之意。
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割”字炼字极好,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好象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更能表现出泰山的高大巍峨。
12.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蕴含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
13.1、写景富有层次,从远望到近望,到细望。
古诗望月练习题六班姓名得分一、文学常识:《望岳》是朝,作者是。
二、解释带点字:岱宗:。
夫如何:。
未了:。
造化:。
钟:。
阴:;阳:。
决眦:决:。
眦:。
决眦:,入:,即会当:。
凌:。
割:;昏:;晓:。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 ”三、填空:《望岳》描写了景象,抒发了。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第 1 页共 1 页 014年10月15日诗词赏析训练题《望岳》一、赏析《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而,时间是从至,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
答案:远、近朝、暮2、”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_____景,用_____描写,表达了____ 。
答案:高大、神奇秀丽、实、细节、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3、”造化”句写泰山的____,是___ 写;”阴阳”句写泰山的_____,是____写。
答案:秀美、虚;高大、实4、《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解释。
首联是,颔联是,颈联是,尾联是。
答案:远望、近望、细望、俯视5、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_____,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___ 。
答案:整体形象、诗人的感受6、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答案: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
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蕴含的人生哲理: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7、“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答案:”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爱。
8、文中”割”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
答案:从山的北面看来,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象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望岳》习题一、基础过关1.诗中的“岱宗”指的是“”的泰山。
“,”蕴含的人生哲理是站得高看得远。
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高峰,俯视一切的精神和气概。
2.“阴阳割昏晓”中“”是指山北和山南。
“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的特点。
3.“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的高大 ,“”一句描写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4.“”一句蕴藏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综合训练1.“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简要赏析。
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用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
B.“造化钟神秀”中“钟”字写出泰山将天地间一切秀丽的景色聚集在一起的神奇作用。
C.“会当凌绝顶”中,“会当”的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D.作者用“岱宗夫”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三、拓展应用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颔联中用得最传神的两个字是、。
2.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
3.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4.“会当凌绝,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参考答案一、基础过关1.五岳之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阴阳,高大(巍峨)。
3.泰山,造化钟神秀。
4.决眦入归鸟。
二、综合训练1.形象地表现出泰山高耸陡峭的特点,像一把利剑把世界分割成明暗两部分,用字极富神韵。
2.D三、拓展应用1.钟,割。
2.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平原,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写出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山雄伟高矗;三是“荡胸生层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凸显泰山的高俊;四是“一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
《望岳》习题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的气势和的景色。
2. “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的特点。
3. “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特点。
4. “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
5. “决眦入归鸟”一句蕴涵了。
6. 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7. 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8. 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9. 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的语句:10. 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11. 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很好,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13. 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请从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答案:1.望高大雄伟神奇秀丽 2.高大雄伟 3.神奇秀丽 4.参天耸立 5. 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6.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7.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8.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1.大自然也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
(强调不是简单的翻译句子,而是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钟“积聚、汇聚之意。
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割”字炼字极好,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好象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更能表现出泰山的高大巍峨。
12.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蕴含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
13.1、写景富有层次,从远望到近望,到细望。
古诗三首赏析练习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⑴东临.碣石()⑵水何澹澹..()⑶山岛竦峙..()()⑷星汉..()⑹造化钟...神秀()..灿烂()⑸秋风萧瑟()⑺阴阳...绝顶()()..割昏晓()⑻会当凌⑼水光潋滟..雨亦奇.()..晴方.好()()⑽山色空蒙()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内容理解:(一)《饮湖上初晴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本诗作者是____朝_______(人名)。
诗歌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把西湖比作_______,两者的相似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运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淡妆”与前面__________相照应,”浓抹”与前面_________相照应,相宜与________相照应。
3、下面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描写了西湖晴天湖水的美丽风光。
B、“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描写作者身处西湖远观雨中山色的美。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分)2.“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___ ____的特点;3.“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的特点。
(2分)4.“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
“决眦入归鸟”一句蕴涵了。
5.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2分)6.请从“割”字入手,对“阴阳割昏晓”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寓意的人生哲理是什么?(2分)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2分)10.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请从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分)1.望高大雄伟2.“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___ ____的特点;2.高大雄伟3.“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的特点。
(2分)3.神奇秀丽4.“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
4.参天耸立“决眦入归鸟”一句蕴涵了。
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5.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2分)5.“钟“积聚、汇聚之意。
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6.请从“割”字入手,对“阴阳割昏晓”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6.“割”字炼字极好,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好象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寓意的人生哲理是什么?(2分)7.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8.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望岳》赏析及阅读练习题《望岳》赏析及阅读练习题10.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11.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
可谓形神兼备。
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13.“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的特点。
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望岳参考答案】1.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上一页[1]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思想将来的登岳。
首联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接着自我作答。
颔联两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
颈联两句是写细望,细望中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尾联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2.“齐鲁青未了”是经过诗人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可谓惊人之句。
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那样用“崔峨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衬托泰山之高。
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写出了地理特点,写其它山岳时不能移用。
望岳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其中“岳”指的是________。
2. 《望岳》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________的志向。
3. 杜甫在《望岳》中提到了“岱宗”,它位于今天的________省。
答案:1. 泰山2. 登高望远3. 山东二、选择题1. 杜甫在《望岳》中所望的山是以下哪一座?A. 华山B. 泰山C. 嵩山D. 峨眉山答案:B2. 下列关于《望岳》的描述,正确的是:A. 杜甫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B. 诗人通过登高望远,抒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C. 这首诗是杜甫在晚年所作。
D. 诗中“岱宗”指的是华山。
答案:B三、简答题1. 请简述《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的意境。
答案: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巅,俯瞰群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胸怀壮志,志在千里的豪情壮志。
2. 《望岳》这首诗体现了杜甫怎样的人生观?答案:《望岳》这首诗体现了杜甫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人生观,通过登高望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目标的执着追求和对理想的无限向往。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望岳》全文,回答问题: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诗中“岱宗”指的是什么?答案:岱宗指的是泰山。
2. 诗人在诗中是如何描绘泰山的?答案:诗人通过“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等诗句,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
3. 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立志攀登至泰山之巅,俯瞰群山,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理想的追求。
五、作文题请以“登高望远”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结合《望岳》一诗,阐述你对“登高望远”这一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答案:略。
《望岳》习题
基础题
1.默写古诗《望岳》。
2.比一比,再组词。
昏() 晓()凌() 览()婚() 绕()陵() 鉴()综合题
3.解释。
岱宗:__________ 齐鲁:________
造化:___________ 阴阳:
荡胸:会当:
夫:青:
钟:入:
眦:凌:
览:曾:
4.填出下列相应的山名:
东岳()南岳()西岳()北岳()中岳()
(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的景色。
首联写远望泰山,的特点;颔联写近望泰山、的形象;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之景;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钟”在这里是“”的意思,用一“钟”字,将大自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望中泰山的。
提高题
6.选择题。
(1)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A.由近望到远望
B.由远望到近望
C.由俯视到仰视
D.由仰视到俯视
(2)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3)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
可谓形神兼备。
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7.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昏沉知晓凌晨阅览
结婚缠绕陵园鉴赏
综合题
3. 泰山;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
天地自然;山之北为阴,山之南为阳;
心头涤荡,胸襟为之开阔;应当,一定要;
虚词,无实义;指泰山之色,青翠苍郁;
聚集;收入眼里,看到;
眼眶;登临,登上;
俯视;通“层”
4. 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
5.(1)唐杜甫子美少陵野老诗史
(2)望高大雄伟神奇秀丽峰峦连绵
山色青翠神奇秀丽巍峨高大薄暮鸟归
(3)泰山之高峻连绵
(4)积聚、汇聚人格化神奇秀丽
提高题
6.选择题。
(1)B (2)D (3)D (4)B
7.泰山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一样,切断了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分出了山南向阳明亮,山北背阴晦暗的两个世界,有力的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8.泰山的最高峰又指人生的最高峰,表达了作者坚忍不拔的性格,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伟大政治抱负和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