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卓的蓝牙通信系统开发
- 格式:docx
- 大小:58.25 KB
- 文档页数:14
基于蓝牙的近程通信系统的嵌入式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设备的普及,人们对于便捷的通信方式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无线通信技术作为一种可以方便快捷地传输数据和信息的技术,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目前,基于蓝牙技术的近程通信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穿戴、远程控制等领域。
因此,研究基于蓝牙的近程通信系统的嵌入式设计与实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本课题将围绕基于蓝牙的近程通信系统的嵌入式设计与实现展开研究。
主要包括蓝牙技术的原理,蓝牙通信协议的分析,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升基于蓝牙的近程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水平,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于通信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1. 基于蓝牙技术的原理和协议的研究。
2.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包括硬件方案设计和软件系统设计。
3. 蓝牙通信协议的优化。
4. 实现基于蓝牙的近程通信系统的功能,包括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等。
三、研究方案和方法本课题将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方案如下:1. 文献资料调研: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蓝牙技术的发展历程、蓝牙通信协议的应用以及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等。
2. 实验研究:利用现有开源硬件平台,本研究将搭建基于蓝牙的近程通信系统,并通过实际测试和调试来验证该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为后续的优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基于蓝牙技术的近程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应用优劣情况,为后续优化和改进提供思路和方向。
四、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成果:1. 系统完整,功能齐全。
能够实现基于蓝牙的近程通信功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通信需求。
2. 系统性能优化。
通过对蓝牙通信协议等方面的优化,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3. 系统性能测试数据。
通过实验测试得出系统性能数据,为后续优化分析提供依据。
《基于ANDROID的蓝牙多点文件传输系统》篇一一、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Android系统已经成为移动设备的主流操作系统之一。
蓝牙技术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在移动设备间的数据传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基于Android的蓝牙多点文件传输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多设备间的文件传输,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便捷性。
二、系统概述基于Android的蓝牙多点文件传输系统是一种利用蓝牙技术实现多设备间文件传输的系统。
该系统通过Android设备的蓝牙模块,实现与其他蓝牙设备间的通信和文件传输。
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方便地将文件从一台设备传输到多台设备,实现文件的快速共享和传输。
三、系统架构该系统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用户界面层:提供用户与系统交互的界面,包括文件选择、传输设置、传输状态显示等功能。
2. 蓝牙管理模块:负责设备的蓝牙模块的管理和配置,包括蓝牙开启、搜索设备、配对设备等操作。
3. 文件传输模块:负责文件的传输,包括文件的读取、编码、传输和接收等操作。
4. 通信协议层:定义了系统与其他蓝牙设备间的通信协议,包括数据的封装、解析和传输等操作。
四、功能实现1. 文件选择与传输设置:用户通过用户界面层选择要传输的文件,并设置传输的目标设备和传输方式等参数。
2. 蓝牙搜索与配对:系统通过蓝牙管理模块搜索附近的蓝牙设备,并提示用户进行设备配对。
3. 文件读取与编码:文件传输模块读取要传输的文件,并进行编码处理,以便于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4. 数据传输:系统通过蓝牙模块与其他设备建立连接,并按照通信协议进行数据的传输。
5. 文件接收与解码:文件传输模块接收传输过来的文件数据,并进行解码处理,以便于在接收设备上正确显示文件内容。
五、系统特点1. 高效性:该系统采用蓝牙技术实现多设备间的文件传输,具有高速、稳定的传输性能。
2. 便捷性: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完成文件的传输和共享,无需复杂的设置和操作步骤。
《基于ANDROID的蓝牙多点文件传输系统》篇一一、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人们对于数据传输的需求日益增长。
蓝牙技术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因其便捷性、低成本和广泛的应用范围,已经成为移动设备间数据传输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蓝牙多点文件传输系统,以满足用户在不同设备间快速、高效地传输文件的需求。
二、系统概述本系统基于Android平台开发,通过蓝牙技术实现多点文件传输。
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将文件从一台设备传输到多台设备,实现设备间的文件共享和传输。
系统支持多种文件格式,包括文档、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传输需求。
三、系统架构本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括应用层、蓝牙通信层和底层驱动层。
应用层负责用户界面的设计和交互,蓝牙通信层负责蓝牙设备的搜索、配对和文件传输,底层驱动层负责与蓝牙硬件设备的通信。
四、功能模块1. 文件选择模块:用户可以通过该模块选择要传输的文件,系统支持多选和批量选择。
2. 蓝牙搜索与配对模块:系统通过蓝牙搜索模块搜索附近的蓝牙设备,用户可以选择要配对的设备进行连接。
配对过程中采用蓝牙标准协议,保证连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文件传输模块:文件传输模块负责将选定的文件通过蓝牙发送到目标设备。
系统采用多线程技术,实现文件的分段传输和并发传输,提高传输效率。
4. 状态显示与通知模块:该模块用于显示文件传输的状态和进度,以及在传输过程中向用户发送通知。
5. 错误处理与恢复模块:系统具备完善的错误处理机制,当遇到传输错误或连接中断时,能够自动进行错误处理和恢复,保证文件传输的可靠性。
五、技术实现1. 蓝牙通信技术:本系统采用蓝牙低功耗(BLE)技术,实现设备间的快速连接和文件传输。
通过优化蓝牙通信协议,提高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2. 多线程技术:系统采用多线程技术实现文件的分段传输和并发传输,提高传输效率。
同时,多线程技术还能有效避免因单线程阻塞导致的性能问题。
基于Arduino/Android的蓝牙通信系统设计作者:郑昊钟志峰郭昊许骏来源:《物联网技术》2012年第05期摘要:针对当今安全监控系统的发展需求,以Arduino开发板和手持Android终端为研究重点,给出了包括Arduino开发板及板端程序,以及手持 Android客户端程序的蓝牙通信系统设计方案,其中Arduino开发板端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通过蓝牙传送到手持Android客户端,并通过应用程序在手持终端上显示。
测试表明,这种蓝牙通信系统能够为安全监控系统提供更加经济和安全的通信方式。
关键词:Arduino;Android;蓝牙;通信系统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302(2012)05-0050-020 引言随着当今安全管理的发展需求以及国家对安全监控行业的支持,这几年,安全监控行业发展迅猛,各类监控系统百花齐放。
传统的温度监控系统通过有线或其他方式传送温度数据,而本文提出了利用蓝牙无线传输数据的设计方案,这种利用蓝牙传输的设计方法,可以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的灵活性。
1系统硬件设计Arduino是一块基于开放源代码的USB接口Simple I/O接口板(包括12通道数字GPIO,4通道PWM输出,6~8通道10 bit ADC输入通道),该系统的硬件主要由Arduino UNO主控板、Arduino Xbee传感器扩展板、蓝牙串口模块和数字温度传感器组成。
1.1 Arduino;UNO 主控板对于开放原始码的电路图设计,可通过程式开发界面免费下载,也可依照需求自己修改。
使用低价格的微处理控制器ATMEGA328P-PU;可依据官方电路图简化Arduino模组,从而完成独立运作的微处理控制器;还可简单地与传感器、各式各样的电子元件 (如红外线、超声波、热敏电阻、光敏电阻、伺服电机等)进行连接;;USB接口可以不需外接电源,500 mA自恢复保险丝可以避免电脑USB电源过载,另外,还有提供9VDC输入接口,USB与外接电源可自动切换。
《基于ANDROID的蓝牙多点文件传输系统》篇一一、引言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蓝牙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
其中,基于Android平台的蓝牙多点文件传输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便、高效的文件传输方式。
该系统不仅能够满足多设备间的文件传输需求,还大大提高了文件传输的效率和便利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Android的蓝牙多点文件传输系统的设计、实现及特点。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本系统主要依赖于Android设备内置的蓝牙模块进行文件传输。
在硬件设计方面,需要确保Android设备具备蓝牙功能,并能够与其他蓝牙设备进行配对和通信。
此外,为了保证传输的稳定性和速度,需要选择合适的蓝牙芯片和天线。
2. 软件设计在软件设计方面,本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蓝牙模块开发、文件管理模块、用户界面模块以及多点传输协议。
其中,蓝牙模块负责与其他蓝牙设备进行通信和配对;文件管理模块负责文件的读取、存储和删除;用户界面模块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多点传输协议则负责实现多设备间的文件传输。
三、系统实现1. 蓝牙模块实现在Android系统中,通过调用BluetoothAdapter类来实现蓝牙模块的功能。
首先,需要检查设备是否支持蓝牙,并开启蓝牙功能。
然后,通过搜索附近的蓝牙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配对和通信。
在通信过程中,需要处理各种可能的异常情况,如连接失败、数据传输错误等。
2. 文件管理模块实现文件管理模块主要负责文件的读取、存储和删除。
在Android系统中,可以通过File类和InputStream/OutputStream类来实现这些功能。
首先,需要获取文件的路径和名称,然后读取文件内容并进行处理。
在存储文件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存储路径和文件名,并确保文件能够正确保存。
在删除文件时,需要确保文件不存在或已被成功删除。
3. 用户界面模块实现用户界面模块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进行文件传输操作。
在Android系统中,可以通过XML布局文件和Java代码来实现用户界面。
实现Android和PC之间的蓝⽛通信这两天想实现PC和安卓⼿机的通信,限于⽔平,知道的⽅法⼤概有两种:基于数据包的socket和蓝⽛。
虽然看起来简单,但调也调了两天多。
⾃⼰测试了下socket,在室内WIFI环境下时延⼤概是0.1s。
⽽在3G⽹络下时延居然达3s之多,⽽且只要不发数据,端⼝貌似就会断掉,总之,很不爽。
于是,便考虑了蓝⽛的⽅法。
实现⼿机和PC的蓝⽛通信,⼀种是最常⽤的蓝⽛虚拟串⼝,这种⽅法可以通过配置⾮常简单地实现,很多外置蓝⽛GPS都⽤这种做法。
但⼤名⿍⿍的安卓却不⽀持,因此对⼤部分外置GPS都不提供⽀持(可能安卓⼿机⼤部分包含内置GPS,觉得外置的太鸡肋了)。
因此必须采⽤第⼆种,蓝⽛socket。
在电脑上,实在不想去在C++下开发,于是便寻找.NET组件,但实际上微软的NET库中不⽀持蓝⽛,因此必须采⽤第三⽅的控件,名字叫inthehand.这篇⽂章中详细的介绍了inthehan它的官⽅⽹站是,其中多数的类库和⽅法都能找到。
private PrintStream mPrintStream = null;private BufferedReader mBufferedReader = null;BluetoothAdapter myBluetoothAdapter = null;BluetoothServerSocket mBThServer = null;BluetoothSocket mBTHSocket = null;myBluetoothAdapter = BluetoothAdapter.getDefaultAdapter();myBluetoothAdapter.enable();//open bthIntent discoverableIntent = new Intent(BluetoothAdapter.ACTION_REQUEST_DISCOVERABLE);//使得蓝⽛处于可发现模式,持续时间150sdiscoverableIntent.putExtra(BluetoothAdapter.EXTRA_DISCOVERABLE_DURATION, 150); 下⾯是PC上的初始化核⼼代码:PC是作为客户端出现的。
移动应用开发中的蓝牙通信技术介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移动应用开发变得日益重要。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到蓝牙通信技术。
本文将介绍移动应用开发中的蓝牙通信技术,探讨其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蓝牙通信技术的概述蓝牙(Bluetooth)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蓝牙技术最初是由瑞典的电话公司爱立信公司开发,旨在解决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问题。
蓝牙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脑、耳机、手表等设备中,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二、蓝牙通信技术的原理蓝牙通信技术基于射频频段,它实现了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
蓝牙设备通过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来实现数据传输。
蓝牙通信技术通过电磁波在2.4 GHz的频段进行通信,这个频段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免费可用的。
在蓝牙通信中,有一个设备充当主设备(Master),负责发起连接和控制通信流程;其他设备则充当从设备(Slave),接受主设备的连接请求并与之通信。
一次蓝牙连接可以支持多达七个从设备。
三、蓝牙通信技术在移动应用开发中的应用1. 文件传输:蓝牙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文件传输。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蓝牙将图片、视频、音乐等文件从一台手机发送到另一台手机。
2. 无线音频传输:蓝牙耳机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蓝牙音频设备之一。
蓝牙通信技术可以将音频信号从手机或其他设备传输到蓝牙耳机,使用户能够无线收听音乐、接听电话等。
3. 远程控制:蓝牙通信技术还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远程控制。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蓝牙将手机连接到汽车的音响系统中,从而通过手机控制音乐播放、调节音量等。
4. 传感器数据采集:在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领域,蓝牙通信技术用于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实现对环境、身体等信息的监测。
四、蓝牙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当前,蓝牙通信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最新的蓝牙技术标准是蓝牙 5.0,它提供了更快的传输速度、更广的覆盖范围和更低的功耗。
Android之蓝牙驱动开发总结二Android Bluetooth架构 (1)2.1 Bluetooth架构图 (1)2.2 Bluetooth代码层次结构 (3)三Bluetooth协议栈分析 (4)3.1 蓝牙协议栈 (4)3.2 Android与蓝牙协议栈的关系 (5)四Bluetooth之HCI层分析 (5)4.1 HCI层与基带的通信方式 (6)4.2 包的分析及研究 (7)4.3 通信过程的研究与分析 (8)五Bluetooth之编程实现 (8)5.1 HCI层编程 (8)5.2 L2CAP层编程 (10)5.3 SDP层编程 (12)六Bluetooth之启动过程实现 (13)6.1 Bluetooth启动步骤 (14)6.2 Bluetooth启动流程 (14)6.3 Bluetooth数据流向 (14)6.4 Bluez控制流程 (14)6.5 Bluetooth启动过程分析 (15)七Bluetooth之驱动移植 (15)7.1 android系统配置 (15)7.2 启动项修改 (16)7.3 电源管理rfkill驱动 (16)7.4 Rebuild Android image and reboot (16)7.5 实现BT睡眠唤醒机制 (16)7.6 系统集成 (17)八Bluetooth之调试与编译 (17)8.1 Bluetooth驱动调试 (17)九Bluetooth之应用程序开发 (18)9.1 Bluetooth的API开发 (18)9.2 The Basics开发 (18)9.3 Bluetooth Permissions开发 (19)9.4 Setting Up Bluetooth服务 (19)9.5 Finding Devices服务 (20)9.6 Connecting Devices服务 (22)9.7 Managing a Connection服务 (26)9.8 Working with Profiles服务 (28)十总结与疑问 (29)一Bluetooth基本概念蓝牙是无线数据和语音传输的开放式标准,它将各种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终端设备、各种数字数据系统、甚至家用电器采用无线方式联接起来。
基于Android Studio的蓝牙通信开发与设计在開放技术支持下,蓝牙技术已经成为无线局域网和便携设备网络的延伸,尤其是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通过蓝牙技术手机可以与周边事物进行无线连接,实现信息交互。
文章基于Android Studio开发工具,进行蓝牙界面设计和蓝牙通信功能调用,实现了安卓手机与蓝牙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
标签:Android Studio;蓝牙通信;客户端引言目前蓝牙4.0技术已经相对完善,而且具有功耗低,稳定性高,传输距离较远,数度较快等特点。
一大批无线设备开始使用蓝牙来进行通信,各种蓝牙设备应用而生。
市场上各种可穿戴设备如智能跑鞋、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基本都使用蓝牙与手机进行通信。
这些蓝牙设备在市场售卖后,获得了极大认可,蓝牙通信技术功不可没。
近几年由于Android开发应用非常火,谷歌开发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开发程序Android Studio。
Android Studio具有许多非常高效的特性:集成Gradle的打包工具;随时可见的效果;可以拖拽UI操作;代码可自动补全;更丰富的操作接口;Google Cloud的高度集成以及全新的特性JUnit和Maven仓库的集成。
因此本文采用最新版的Android Studio进行蓝牙通信客户端的开发。
1 Android Studio客户端设计流程图1是客户端从开发到测试的整个设计流程,使用Android Studio平台进行设界面语言和程序内部功能算法语言的设计,使用基于安卓6.0的内置虚拟机进行软件界面显示及页面跳转的测试,最后使用Android Studio对软件进行打包,把打包好的软件安装在测试手机上,进行蓝牙通信功能测试。
2 藍牙通信界面设计如图2所示的界面,布局文件放在主目录下,res文件夹下的layout文件下的activity_main.xml文件。
下面对布局代码进行详细的说明:首先,打开activity_mian.xml文件进行界面设计,针对布局代码及按钮代码进行编写,采用线性布局(LinearLayout);然后通过以下语句进行显示内容设置:android:layout_width=“fill_parent”选择界面;android:layout_height=“0dp”设置高度;android:layout_weight=“1”设置宽度;android:gravity=“top”设置样式等等。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基于Android手机蓝牙通讯系部:信息技术与工程系姓名:张兴文学号: 114106219 专业:嵌入式系统工程年级班级:11级 (2)班指导教师:刘新(讲师)2014 年 5 月 5 日一、论文题目题目来源基于Android手机蓝牙通讯自拟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目的蓝牙即时通讯也就是安卓平台下的即时通讯。
随着android系统的发展成熟,在即时通讯这一版块逐渐发展成一个综合化的信息平台。
在Android 平台上开发即时通讯系统,它能够使用户在移动客户端上登录服务器,方便、迅捷地收发即时消息。
随着研究的深入,可以在该系统上实现图片的传输和接收,以及其他一些功能,这样可以使该系统功能更加多样化。
通讯系统架构采用 C /S 模式,即客户端/服务器的体系结构。
客户端是基于Android 平台进行开发,通过蓝牙建立连接,通过服务器实现Android 客户端之间的即时通讯。
2、意义(1)理论意义①随着技术的发展,蓝牙技术越来越成熟,那么蓝牙通讯将被使用的越来越广泛②通过蓝牙通讯,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方便快捷。
(2)实际意义①在短距离内,两个人可以通讯聊天和发送文件.②在一个团体合作时,可以多个人一起交流三、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和趋势自从1998年提出蓝牙技术以来,蓝牙技术的发展异常迅速。
蓝牙Bluetooth作为一种新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受到全世界越来越多工业界生产厂家和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
成立了世界蓝牙组织Bluetooth SIG,采用技术标准公开的策略来推广蓝牙技术,现已发展成为一个相当大的工业界高新技术标准化组织,全球支持蓝牙技术的2000多家设备制造商都已经成为它的会员,一项公开的、全球统一的技术规范得到了工业界如此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在以往是罕见的。
近年来,世界上一些权威的标准化组织,也都在关注蓝牙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发展。
例如,IEEE的标准化机构,也已经成立了802.15工作组,专门关注有关蓝牙技术标准的兼容和未来的发展等问题。
Android蓝牙开发学习之前先了解两个基本概念:1.RFCOMM协议:一个基于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07.10规程的串行线性仿真协议。
此协议提供RS232控制和状态信号,如基带上的损坏,CTS以及数据信号等,为上层业务(如传统的串行线缆应用)提供了传送能力。
RFCOMM是一个简单传输协议,其目的是针对如何在两个不同设备上的应用之间保证一条完整的通信路径,并在它们之间保持一通信段。
RFCOMM是为了兼容传统的串口应用,同时取代有线的通信方式,蓝牙协议栈需要提供与有线串口一致的通信接口而开发出的协议。
RFCOMM协议提供对基于L2CAP协议的串口仿真,基于ETSI07.10。
可支持在两个BT设备之间同时保持高达60路的通信连接。
RFCOMM只针对直接互连设备之间的连接,或者是设备与网络接入设备之间的互连。
通信两端设备必须兼容于RFCOMM协议,有两类设备:DTE (Data Terminal Endpoint,通信终端,如PC,PRINTER)和DCE (Data Circuit Endpoint,通信段的一部分,如Modem)。
此两类设备不作区分。
2.MAC硬件地址MAC(Medium/MediaAccess Control, 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是烧录在NetworkInterfaceCard(网卡,NIC)里的.MAC地址,也叫硬件地址,是由48比特长(6字节),16进制的数字组成.0-23位叫做组织唯一标志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是识别LAN(局域网)节点的标识.24-47位是由厂家自己分配。
其中第40位是组播地址标志位。
网卡的物理地址通常是由网卡生产厂家烧入网卡的EPROM(一种闪存芯片,通常可以通过程序擦写),它存储的是传输数据时真正赖以标识发出数据的电脑和接收数据的主机的地址。
Android平台提供的蓝牙API去实现蓝牙设备之间的通信,蓝牙设备之间的通信主要包括了四个步骤:设置蓝牙设备、寻找局域网内可能或者匹配的设备、连接设备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基于安卓的蓝牙通信系统开发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目录一、系统背景系统概述自从2008年9月22日,美国运营商T-MobileUSA在纽约正式发布了第一款基于android安卓的手机后,更多的移动设备厂商看到了安卓android的光明前景,并纷纷加入其中,android甚至已经涉足上网本市场了其发展前景广阔涉及领域越来越大。
随着android手机的普及,android应用的需求势越来越大,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已经吸引无数软件开发厂商和开发者投身其中。
android的开放性使其比苹果和黑莓对年轻人更具吸引力,更能吸引年轻人群的关注和喜爱。
在18岁至24岁族群中,Android是最多人选用的操作系统。
同时因为Android系统的开放性为Android平板电脑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才能促使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和使用。
同时Android还具有应用程序无界限、应用程序是在平的的条件下创建的、应用程序可以轻松的嵌入网络、应用程序可以并行运行等众多出色的品质。
具有其他操作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发展空间。
安卓系统在不断升级完善,如今,平板电脑市场已成为Android与苹果IOS除了智能手机领域之外争夺的第二个焦点。
一直以来,多数新闻仍然显示iPad在平板市场的霸主地位难撼。
但是,以Android领头的平板电脑正以高速的增长对苹果iPad造成冲击。
放眼整个平板市场,生产Android平板电脑的确是大势所趋。
世界上所有的顶级设备制造商,三星、索尼、摩托罗拉、联想、LG、宏碁、HTC、华硕,几乎每一家都在卖Android平板电脑。
安卓给用户的触屏体验非常好,安卓手机在高端机领域泛滥的同时也在中低端机领域涉足,这将给安卓系统手机带来非常好的前景,从目前的市场上来看,安卓系统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面,占据着超大的市场份额,而且还有非常好的信誉口碑,绝对不是一两个人吹捧出来的,那是因为安卓手机真的能够让人体验到好,才能够有如此高的评价。
所以说,虽然目前安卓手机还是存在一定问题上的不足,很多问题都有待需要改善,这就说明安卓系统处于一种发展状态,那么它的生命力就会很强,前景很广阔。
Android是一套真正意义的开放性移动设备综合平台,它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和一些关键的平台应用。
Android的Java程序运行环境包含一组Java核心函数库及Dalvik虚拟机,他们有效地优化了Java程序的运行过程。
Android系统平台基于优化了的Linux内核,它提供诸如内存管理、进程管理、设备驱动等服务,同时也是手机硬件的连接层。
Android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结构,具有非常好的开发和调试环境,而且还制成各种可扩展的用户体验,Android里面有非常丰富的图形系统,对多媒体的支持功能和非常强大的浏览器。
Android平台的开放性特点既能促进技术的创新,又有助于降低开发成本,还可以使运营商能非常方便地地址特色化产品,因此,它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蓝牙概述自从1998年提出蓝牙技术以来,蓝牙技术的发展异常迅速。
蓝牙Bluetooth作为一种新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受到全世界越来越多工业界生产厂家和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
成立了世界蓝牙组织BluetoothSIG,采用技术标准公开的策略来推广蓝牙技术,现已发展成为一个相当大的工业界高新技术标准化组织,全球支持蓝牙技术的2000多家设备制造商都已经成为它的会员,一项公开的、全球统一的技术规范得到了工业界如此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在以往是罕见的。
近年来,世界上一些权威的标准化组织,也都在关注蓝牙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发展。
例如,IEEE的标准化机构,也已经成立了802.15工作组,专门关注有关蓝牙技术标准的兼容和未来的发展等问题。
IEEE就是讨论建立与蓝牙技术版本相一致的标准;IEEE是探讨蓝牙如何与IEEE无线局域网技术共存的问题;而IEEE则是研究未来蓝牙技术向更高速率(如10-20Mbits/s)发展的问题。
国内的一些生产厂家与研究部门也准备开始组织蓝牙技术产品的开发。
由来自国家主管部门、企业界、学术界以及研究生产机构的领导、专家、教授等权威人士发起成立的中国蓝牙技术发展与应用论坛,吸引了众多关注蓝牙技术的各界人士,还组织国内各界与世界蓝牙组织SIG的代表,就双方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并就双方今后进一步加强联系、共享蓝牙技术信息资源、共同促进蓝牙技术在中国的推广与应用等问题达成共识。
蓝牙是取代数据电缆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支持物体与物体之间的通信,工作频段是全球开放的频段,可以同时进行数据和语音传输,传输速率可达到10Mb/s,使得在其范围内的各种信息化设备都能实现无缝资源共享。
蓝牙技术的应用被认为非常广泛而且极具潜力。
它可以应用于无线设备(如PDA、手机、智能电话、无绳电话)、图像处理设备(照相机、打印机、扫描仪)、安全产品(智能卡、身份识别、票据管理、安全检查)、消费娱乐(耳机、MP3、游戏)汽车产品(GPS、ABS、动力系统、安全气袋)、家用电器(电视机、电冰箱、电烤箱、微波炉、音响、录像机)、医疗健身、建筑、玩具等领域。
蓝牙行业对于市场的持续增长感到欣慰,现在没有人再质疑它的生命力。
2002年,400余种蓝牙产品的销量总共达到了3000万件;而2003年的数字是2002年的2倍。
In-Stat/MDR公司预测,蓝牙市场的规模在2007年将膨胀到6亿件。
爱立信技术授权公司的总裁MariaKhorsand表示:“在如此艰难的经济环境下,蓝牙是少数仍在增长的产品之一”。
二、系统分析需求分析本系统设计的目标是开发出一个基于Android系统的短距离蓝牙通信软件。
现在几乎每一部智能手机都有蓝牙连接,在安装本程序设计APP后,可以实现在蓝牙的有效距离内进行数据传输,并且不用耗费额外的流量和话费。
用户打开应用软件后首先要提醒用户允许打开自己的手机蓝牙,然后扫描附近的其他蓝牙设备,并选择其中一个设备对象进行连接并进行数据通信,所以该设计要有对其他蓝牙设备的扫描功能,连接功能和数据通信功能。
另外,本设计还可以实现发送接受表情,显示在线用户,查看聊天记录,设置本机用户名,可以实现短距离蓝牙通信的基本操作。
本设计界面简洁明了,使用户使用方便快捷,并且加入了再按一次退出提醒功能,使操作更加人性化。
技术基础图基本框架图(1)ApplicationsApplicationAndroid会同一个核心应用程序包一起发布,该应用程序包包括email客户端,SMS短消息程序,日历,地图,浏览器,联系人管理程序等。
所有的应用程序都是用JAVA编写的。
(2)ApplicationFrameWork开发者完全可以访问核心应用程序所使用的API 框架。
该应用程序架构用来简化组件软件的重用;任何一个应用程序都可以发布它的功能块并且任何其它的应用程序都可以使用其所发布的功能块(不过得遵循框架的安全性限制)。
(3)Libraries库Android包括一个被Android系统中各种不同组件所使用的C/C++库集。
该库通过Android应用程序框架为开发者提供服务。
(4)AndroidRuntimeAndroid包括了一个核心库,该核心库提供了JAVA编程语言核心库的大多数功能。
(5)Linux内核Android的核心系统服务依赖于内核,如安全性,内存管理,进程管理,网络协议栈和驱动模型。
Linux内核也同时作为硬件和软件堆栈之间的硬件抽象层。
Android的四大基本组件:Activity(活动),Service(服务),BroadcastReceiver(广播),ContentProvider(内容提供者),各组件之间要进行切换需要一个意图或企图Intent类,通过启动StartIntent()方法来使各组件进行跳转。
Android的五大布局方式:LinearLayout(线性布局),FrameLayout(帧布局),TableLayout(表格布局),AbsoluteLayout(绝对布局)和RelativeLayout(相对布局)。
五种布局方式可以相互嵌套,Android各种漂亮的界面都是通过嵌套布局而实现的。
Android的线程以及线程之间通信的中介:Handler类。
Android配置文件:及res资源文件中各种属性布局方式引用的资源等。
Android应用程序由一些零散的有联系的组件组成,通过一个工程manifest绑定在一起,在manifest中,描述了每一个组件以及组件的作用。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程序都需要全部部分,可以由上面的一个或几个来组建。
使用某些组件构建Android应用程序时,需要在AndroidManifest.xml文件里进行声明。
(1)Activities(活动)在Android应用程序中,Activity一般代表手机的一屏.即用户可见的一个界面。
An图生命周期示意图(2)Services(服务)Service是具有长生命周期并且没有用户界面的代码通过StartService(Intentservice)可以来启动一个Service,通过Context.bindService()可以绑定一个Service。
当已经连接上了一个服务,就可以使用服务提供的外部接口来和服务通讯了Android应用程序中不可见的“工人”。
Service组件运行时不可见,但它负责更新的数据源和可见的Activity,以及触发通知。
它们常用来执行一些需要持续运行的处理,当你的Activity已经不处于激活状态或不可见。
(3)Content(内容)ContentProvider(内容提供器)就是一个类。
作为应用程序之间唯一的共享数据的途径,它实现了一个标准的方法集合,其他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这些方法在应用程序之间共享数据。
提供共享的数据存储。
ContentProvider用来管理和共享应用程序的数据库。
在应用程序间,ContentProvider是共享数据的首选方式。
这意味着,你可以配置自己的ContentProvider去存取其他的应用程序或者通过其他应用程序暴露的ContentProvider去存取它们的数据。
Android设备本身包含了几个ContentProvider来访问像联系人信息等有用的数据库。
(4)Intents(意图)简单的消息传递框架。
使用Intent,你可以在整个系统内广播消息或者给特定的Activity或者服务来执行你的行为意图。
系统会决定那个(些)目标执行适当的行为,Intent有显式和隐式两种方式。
(5)BroadcastReceivers(广播接收器)BroadcastReceiver是一个接受广播消息并响应的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