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标考试应知应会50题

  • 格式:docx
  • 大小:28.12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标考试应知应会50题

一、填空题

1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所规定的,自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2、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3、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密切联系、体现的实践性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以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

6、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学习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

7、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

8、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而。

9、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

10、综合实践活动是由设置、由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

11、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的学习活动。

1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13、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14、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

15、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又是活动方案的。

16、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17、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在坚持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的前提下,强调。

1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充分发掘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

19、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并在小学生阶段即开始对团队合作精神予以启蒙和培养,在小学通常鼓励以为单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0、各小学要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在保证基本课时(每周3课时)总数的前提下给予小学生弹性的时空环境,允许不同的学习小组或个体有不同的学习进度,保证小学生活动的。

21、小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创设一种适合学生兴趣和自我发展的学习时空,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与生活相关的自然问题或社会问题,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22、研究性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包括中展开的合作研究等等。

23、小学研究性学习展开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24、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的为主要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中学”和“学中做”。

25、小学3-6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为主。

26、小学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等方面。

27、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场所必须从,学习内容的载体也必须从。

二、简答题

1、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2、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背景

3、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4、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是什么?

5、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6、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有哪些?

7、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是什么?

8、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什么?

9、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要求是什么?

10、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内容是如何选择的?11、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实施的一般程序是什么?13、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理念

14、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目标是什么?15、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内容是如何选择的?

三、论述题

1、结合自已的实际教学谈谈如何选好综合实践的活动主题

2、谈谈你在综合实践课中是如何转变角色的

3、谈谈教师在综合活动教学中提升教育品质,更新理念的重要性

4、谈谈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

5、谈谈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6、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加强学习,理解课程体系目标的重要性

7、谈谈目前综合实践的教学现状及观念更新,课堂教学结构改变的方向

8、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如何创设氛围,激发探究兴趣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标准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15162 更新时间:2016/6/19

Ⅰ.总体概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是初中阶段(7—9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

1.整体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世界具有整体性,世界的不同构成——个人、社会、自然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文化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也具有整体性,文化的不同构成——科学、艺术、道德也是彼此交融的。人的个性具有整体性,个性发展不是不同学科知识杂烩的结果,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是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2.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