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区域地理南极洲
- 格式:pptx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16
高二地理世界区域地理—大洋、南极洲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世界区域地理——大洋、南极洲(一)目标要求:1. 识记要求:(1)大洋洲澳大利亚的自然和经济地理特点。
(2)南极洲的自然地理特点。
从环境(臭氧层空洞、南极污染等)和科考的角度入手。
2. 能力要求:澳大利亚的气候差异及成因(二)知识结构:二. 内容讲解(一)大洋洲——世界面积最小的一洲1. 位置:(1)经纬度:北纬30度——南纬47度之间,南北回归线穿过,东经110度——西经130度之间,日界线(或180度经线)穿过。
(2)海陆:太平洋中众多的岛屿在国际交通和战略上占有重要地位。
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位置的重要性——国际交通、通讯、军事战略上地位重要:是亚洲与南北美洲、非洲、南极洲之间的海上、空中航线和海底通信电缆的必经之地;岛屿(关岛、夏威夷群岛、斐济岛、新西兰北岛等)为海上、空中航线上淡水、燃料、食品、和生活用品的供应地)2. 面积最小,人口最少。
——但人均资源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如人均水资源、人均粮食等。
3. 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两岛、新几内亚岛及太平洋上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大陆岛: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新西兰南北两岛等——原为大陆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陷落或海平面上升同大陆分离——面积较大,地势较高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而成——海拔较高,地势险峻——如夏威夷群岛珊瑚岛: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珊瑚主要生活在热带海域)——面积不大,地势低平——如大堡礁4. 居民:绝大部分是欧洲移民后裔,土著居民为黄种人和黑种人5. 澳大利亚(1)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英裔为主,讲英语(2)东、中、西部地形不同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西部: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一半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的艾尔湖。
高二地理七下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南极洲南极洲作为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其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造就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本文将从地理概述、气候特点、地表特征、生物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地理概述南极洲位于地球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仅存的大陆之一,在地理位置上与我国和南美洲相对应。
它的面积约为1.3亿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被永久冰盖覆盖。
南极洲是世界上最高、最寒冷、最干燥、最风速最大的地区,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大陆。
二、气候特点南极洲的气候极端严寒,几乎全年都是冰雪覆盖。
夏季只有一两个月,气温也只能达到零下10摄氏度左右。
冬季则更加恶劣,气温较为常见的可以降到零下70摄氏度甚至更低。
此外,南极洲常年多风,风速可达每小时100多公里,这也大大增加了洲上的寒冷感。
三、地表特征南极冰盖是南极洲最显著的地表特征,被誉为“地球的冰帽”。
南极冰盖大约有3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冰盖。
除此之外,南极洲还有山地、岛屿以及峡湾等地貌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是南极半岛,它是南极洲最北部的部分,也是唯一的陆上用途较多的地区。
四、生物资源尽管南极洲环境恶劣,但仍然有一些生物适应并栖息于此。
南极洲的海洋里生活着丰富的鱼类、鸟类和海豹等水生动物。
此外,许多鲸鱼也会来南极洲海域觅食或迁徙。
此外,南极洲也有一些特殊的陆生动物,如企鹅、海象等。
这些生物在南极洲的寒冷环境中展现了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生态适应能力。
五、环境保护由于南极洲作为地球上最原始的地区之一,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对南极洲环境的保护。
国际南极条约于1961年签署,旨在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并规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和限制。
全球各国都积极参与南极洲的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致力于保护这个美丽而脆弱的大陆。
总结:南极洲作为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和科学研究价值。
了解南极洲的地理概述、气候特点、地表特征、生物资源和环境保护对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南极洲地球上位置最南的大陆:南极大陆的发现:最后一块被发现的神秘大陆南极洲的面积:世界第五大洲1南极洲远离其他大洲,孤立于地球的最南端,是地球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大的一洲。
它是未来南半球各大洲间横越南极的空中交通的唯一中间基地2冰雪覆盖的白色世界,世界最大的冰库:体积占世界上冰的总体积的90%,南极洲的冰如果全部融化,世界海平面将升高50~70米。
3寒极和风库酷寒: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5°C以下,极端气温达-88°C以下;干燥: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5mm以下,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mm烈风: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风速17米/秒~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南极的暖季:11月~次年3月南极洲的酷寒、干燥、烈风的冰原气候特征形成成因:(1)纬度高------南极洲地处高纬,一年内地面接受的太阳光热最少,造成严寒。
(2) 海拔高,冰层厚------南极洲的高原地形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对南极洲成为世界“寒极”,具有重要影响;冰层巨厚,冰层对太阳辐射的强反射率加剧气候的寒冷。
(3) 气压高------酷寒使南极大陆形成了强大的高压中心,从大陆中心向边缘地带经常吹反时针方向的强大的极地东风,降水稀少而风力极大,形成干燥烈风。
酷寒使降水以暴雪的形式出现,长久的积雪形成庞大的深厚的大陆冰盖。
烈风、暴雪和巨大的冰盖又是南极大陆酷寒的原因。
(4) 洋流------南纬40-60度持续西风环流,造成一种特殊的“风壁”。
它阻碍了南极地区与低纬度地区的热量交换,也是造成该地酷寒的原因之一。
4资源宝库1世界最大的淡水库:在南极地区冰雪世界中,一目了然的丰富资源便是巨大的冰雪资源。
据统计,在南极地区,冰雪总量之和约达2700万立方公里,储存了全世界可用淡水的72%。
2丰富的生物资源:受气候的影响,南极地区的生物集中在沿海地带及周围海域,主要的生物资源有:磷虾、鲸、海豹以及企鹅等。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南极洲南极洲,这片位于地球最南端的神秘大陆,是一个充满极端环境和独特魅力的地方。
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来说,南极洲是一个重要且引人入胜的区域地理研究对象。
南极洲的地理位置极为特殊。
它几乎完全位于南极圈以内,四周被广阔的南大洋环绕。
由于其高纬度的特点,南极洲的气候异常寒冷,是世界上最冷的大陆。
在这里,年平均气温通常在零下25 摄氏度以下,极端最低气温甚至可以达到零下 892 摄氏度。
这种极端的寒冷造就了南极洲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南极洲的地形也别具一格。
它是一个高原大陆,平均海拔高达 2350 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
整个大陆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冰盖平均厚度达到 2000 多米,最厚的地方超过 4000 米。
这些巨大的冰层不仅塑造了南极洲的地貌,还对全球的气候和海平面产生着重要影响。
南极洲的山脉、冰架、冰川等地形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其中,著名的文森峰是南极洲的最高峰,海拔达到 5140 米。
南极洲的气候条件极其恶劣。
由于其高纬度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南极洲的气候寒冷干燥,多大风。
这里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仅为 55 毫米左右,被称为“白色荒漠”。
同时,强烈的极地东风常年吹拂,风速常常可以达到每秒 30 米以上。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生物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然而,尽管环境如此严酷,南极洲仍然拥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
这里的生物种类相对较少,但每种生物都适应了极端的环境。
比如,企鹅是南极洲最具代表性的动物之一,它们有着厚厚的羽毛和特殊的脂肪层来抵御寒冷。
还有海豹、海象等海洋哺乳动物,以及一些适应极寒环境的鸟类和微生物。
这些生物在南极洲的生态平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南极洲的资源也十分丰富。
首先是矿产资源,据探测,南极洲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此外,南极洲的海洋资源也非常可观,这里的渔业资源丰富,同时也是研究海洋生态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场所。
然而,由于南极洲特殊的环境和生态脆弱性,对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极其谨慎,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01目录Chapter南极洲概述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位于地球最南端,被南极洋包围,与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等大陆隔海相望。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严寒、干燥、风暴频繁,是地球上最寒冷、最风暴频繁的大陆。
南极洲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其中磷虾、鲸、海豹等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南极洲的生态系统南极洲的生态平衡南极洲的生物群落南极洲的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平衡,其中磷虾在南极洲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南极洲的生态保护1 2 3南极洲的科学价值南极洲的科学考察历史南极洲的科学考察设施南极洲的科学考察南极洲的国际合作与未来展望南极洲的国际合作南极洲的未来展望地理位置与范围地理位置范围气候特点与影响因素气候特点影响因素南极洲气候受南极冰盖、海洋环流、大气环流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南极冰盖对气候影响最为显著。
地形地貌及冰川作用地形地貌冰川作用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生物资源生态环境02南极洲历史探索与开发Chapter早期探险活动及发现过程18世纪至19世纪初的探险活动0120世纪初的南极竞赛02南极大陆的逐步发现03科学研究站建设与国际合作各国南极科考站的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南极条约体系的建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南极资源的种类与分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南极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0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02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并存0303南极洲生物多样性保护Chapter海洋生物资源丰富过度捕捞问题保护措施030201海洋生物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生态脆弱性南极洲陆地生物群落生态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和破坏。
独特的生物群落南极洲陆地生物群落独特,包括企鹅、南极洲特有的植物等。
保护意义保护南极洲陆地生物群落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研究生物进化和生态适应等科学问题。
陆地生物群落特点及保护意义生态系统平衡与食物链关系生态系统平衡食物链关系生态失衡风险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影响人类活动干扰环境污染问题保护措施与意义04南极条约体系与国际合作机制Chapter南极条约签署背景及主要内容签署背景南极洲作为地球上唯一未被人类大规模开发的大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南极洲[读图识记]1.南极圈;2.周围的海峡、大陆;3.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1、地球上位置最南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位置:几乎全部在南极圈内。
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面积:世界第五大洲重要性:未来南半球大洲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惟一中间基地【注意】重要经线60°W:附近为南极半岛,沿顺时针方向向东依次为威德尔海、毛德皇后地、威尔克斯地、维多利亚地、罗斯海、玛丽·伯德地0°:穿过大西洋90°E:穿过印度洋180°:穿过太平洋主要纬线南极圈:南极大陆几乎全部在南极圈内。
2、冰雪高原: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冰层平均厚2000千米,有“冰雪高原”之称3、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暖季:11月~次年3月原因:①从纬度位置看:纬度位置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经过的路线长,大气对其削弱作用强,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少,因此气候严寒,降水以降雪为主,日积月累,形成了今日的冰雪大陆。
②从海拔高度看: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上空气中水汽含量少,大气的保温效果差,气温低。
③从地表状况看:南极洲被巨厚冰层覆盖,冰雪一方面可以反射掉大部分太阳辐射,同时使地势增高,又进一步使气温降低。
④从气压状况看:南极大陆被极地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增温,降水稀少;地表相对平坦,因此风速较大。
⑤洋流——南纬40°~60°持续西风漂流,造成一种特殊的“风壁”。
它阻碍了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也是造成该地区气候酷寒的原因之一。
可见,南极洲酷寒、干燥、烈风的气候特点是上述因素综合形成的。
各要素问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
4、资源和科研宝地淡水资源:体积占冰川体积的90%以上,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周围海洋上多冰山矿产资源:煤(维多利亚地)、铁(印度洋沿岸)储量最丰富生物资源:磷虾、鲸、海豹、企鹅原始的自然环境,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最好考察时间:每年9月~次年3月,极昼、暖季我国的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不在南极圈内)、中山站(在南极圈内)、昆仑站(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泰山站(在昆仑站和中山站之间)5、南极条约: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宗旨:保护南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注意]极地科考北极黄河站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78°55′N,11°56′E)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于2004年7月28日投入使用。
高二地理两极地区知识点地理是一门探索地球的学科,包括了许多不同的知识点。
其中,两极地区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本文将从南极和北极两个方面介绍高二地理中与两极地区相关的知识点。
一、南极地区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寒冷、最干燥的地方之一,被广阔的冰盖所覆盖。
以下是关于南极地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 南极大陆:南极大陆是南极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位于南极圈内。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在地球上的背部,由冰雪覆盖。
该地区几乎完全不适宜人类居住。
2. 南极冰盖:南极冰盖是地球上最大的冰雪覆盖区,它大约覆盖了98%的南极大陆。
冰盖的厚度可达数千米,含有丰富的淡水资源。
南极冰盖对地球的气候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 生物多样性:南极地区生物多样性较低,大部分地区由冰雪和岩石构成。
然而,南极洲仍是许多特殊动物的栖息地,如企鹅、海豹和海鸥等。
这些动物适应了极端的环境,并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4. 环境保护:由于南极地区极端的环境条件和特殊的生物群落,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
《南极条约》等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确保了南极地区的和平与科学研究合作,并禁止了对南极资源的商业开发。
二、北极地区北极地区是北半球最北端的地区,同样是一个极寒、冰雪覆盖的地带。
下面是北极地区的几个关键知识点:1. 北极洲:北极洲是北极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浮冰和冰架构成。
与南极相比,北极洲地势较低,地况较为复杂。
该地区资源较丰富,如石油、天然气等,也因此引发了许多国家的争夺。
2. 海冰:北极地区主要由海冰构成,是大陆架上的冰层覆盖。
受气温和季节的影响,海冰会有不同程度的融化和形成。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海冰逐渐减少,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问题。
3. 北极经济开发: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科技的进步,北极地区逐渐成为各国开发的热点。
石油、天然气和渔业资源的开发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争议。
同时,北极地区的航道开放也给国际贸易带来了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