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全瓷冠修复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56.99 KB
- 文档页数:3
使用e.max全瓷冠进行前牙修复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 探讨和评价e.max全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牙科美学特征。
方法:对基牙进行常规的全瓷冠牙体预备,使用瑞士康特公司生产的硫化硅橡胶取印模、超硬石膏灌制模型,在自然光线下使用vita3d比色板比色、选色,用e.max系列瓷粉制作修复体,临床试戴、调改、树脂粘结剂粘结。
结果:94%的病人对e.max全瓷冠修复非常满意,6%满意。
结论:e.max全瓷冠修复前牙无论从临床牙科美学还是从维护牙龈组织的健康的角度都是一种令人满意的修复方式。
【关键词】e.max全瓷冠;前牙美学【中图分类号】r78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08-02医用陶瓷作为口腔修复材料具有独特的美学性能,即极佳的生物相容性和优良的耐磨损性,尤其是良好的光传播和光反射特性。
它能够再现天然牙齿的半透明度.而这是金属材料和烤瓷材料所无法比拟的。
近5年来我科将e.max全瓷冠技术应用于临床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修复效果.现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共收集自2005年至2009年我科完成的35例前牙缺损缺失的全瓷冠修复病例,男性11例,女性24例,年龄20~55岁,其中全冠19颗, 桩核冠7颗,三单位的固定桥3个,共9个牙单位。
选择修复的前牙为:(1)变色牙及四环素牙;(2)上前牙切角缺损、外伤冠折;(3)上颌前牙区间隙;(4)经彻底根管治疗后的上前牙残冠、残根;(5)个别上前牙错位、扭转;(6)单颗前牙缺失、两端基牙情况良好,牙周健康。
1.2 修复方法:牙体预备: 唇面: 用深度指示车针先磨出1.2~1.5mm深的深度指示沟槽,再将沟槽间的牙体磨除。
切缘:先磨出两个深度指示沟槽,再将沟槽间的牙体磨除,磨除量为1.8~2.0mm 。
舌面及邻面:磨除量0.8~1.0mm。
颈部制备成1.0mm宽度的圆钝直角肩台,颈缘肩台位置在龈下约0.5mm或齐龈。
金属烤瓷冠与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牙体缺损的美学效果及对牙周健康的影响作者:刘益兵罗瑜彭赠妍何丽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4年第07期[摘要]目的:比较金属烤瓷冠与氧化锆全瓷冠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美学效果及对牙周健康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笔者医院接受种植牙修复的80例患者(共90颗患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n=40,患牙46颗)采用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对照组(n=40,患牙44颗)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比较两组临床恢复时间、修复前与修复6个月后种植体牙周指标,以及周围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的表达水平,对比随访12个月的远期效果。
结果:观察组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修复6个月后,观察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而牙周探诊深度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两组GCF各指标发生明显变化,且观察组修复6个月后GCF中SOD、GP-x水平高于对照组,IFN-γ、MMP-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牙周炎、牙龈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体外形、颜色匹配、牙龈适应性及牙敏感性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与钴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相比,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可明显改善种植体牙周指标及GCF中SOD、IFN-γ、MMP-2、GP-x表达水平,且远期效果也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钴铬合金烤瓷全冠;氧化锆全瓷冠;种植体;牙周指标;龈沟液[中图分类号]R78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4)07-0133-04Aesthetic Effects of Metal-baked Porcelain Crown and All-ceramic Crown Restorations: in Repairing Tooth Defect and Influence on Periodontal HealthLIU Yibing, LUO Yu, PENG Zengyan, HE Li(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Jiulongpo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Chongqing 40005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aesthetic effects and periodontal health of porcelain crown and all-ceramic crown restorations.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90 teeth) who underwent dental implant restoration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and January 202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0, 46 teeth, repaired withzirconia all-ceramic crown) and control group (n=40, 44 teeth, repaired with Co-Cr PFM). Clinical treatments, periodontal indicators, the level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interferon-γ (IFN-γ),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 (MMP-2)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 in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CF)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long-term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recovery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01). 6 months after repair, plaque index (PLI) and 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probing depth (P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restoration, all GCF indicators changed significantly. 6 months after restoration, the levels of SOD and GP-x in GCF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levels of IFN -γ and MMP-2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During the 12-month follow-up,the incidence rates of periodontitis and gingivit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qualification rates of restoration appearance, color matching,gingival adaptability and tooth sensitiv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Co-Cr PFM restoration, zirconia all-ceramic crown restor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eriodontal indicators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SOD, IFN-γ, MMP-2 and GP-x in GCF, with good long-term effect.Key words: Co-Cr PFM; zirconia all-ceramic crown; implant; periodontal indicator;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种植牙为拔完牙齿后待伤口完全愈合且牙槽骨愈合完好情况下,于缺牙区切龈的牙槽骨上用牙钻打一个钉道,然后埋入钛钉,待其自然愈合后予以种植牙修复改善牙周情况[1]。
玻璃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牙体缺损达龈下1~3mm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对牙体龈下缺损的纤维桩桩核树脂粘固,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86例因龋或牙折导致龈下缺损但未超过龈下3mm的患者,直接采用玻璃纤维桩光固化桩核树脂粘固,氧化锆全瓷冠修复,1~3年后进行疗效观察。
结果:经1~3年随访,成功率达95.3%,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结论:玻璃纤维桩光固化桩核树脂修复,牙体预备时的注意精细操作,以保持良好的边缘封闭性;加之氧化锆全瓷冠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即使龈下缺损深达3mm,也能保持良好固位和龈组织的健康。
标签:龈下缺损玻璃纤维桩光固化桩核树脂氧化锆全瓷冠残根残冠的保存和修复是口腔临床常见的治疗病例,如果因根折,严重龋损或医源性损伤等不同原因导致牙体缺损至牙龈或牙槽骨内时,修复往往难以进行。
目前临床中常采用牙冠延长术和牙根牵引术,来暴露牙体缺损断缘,重建患牙的生物学宽度,之后再择期进行修复。
这两种治疗方法都需要多学科共同合作来完成而且修复时间较长,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残根的即刻修复较为困难;倘若残根位于前牙区,则会影响美观,有些患者不易接受。
将龈下残根拔除后行固定桥修复或种植修复,如果龈下残根尚有足够的根长,则有悖于尽量保存牙体组织的原则,同时也会使简单的设计复杂化;而且这两种修复方法需要患者满足手术适应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且拔除残根后需要有2-3个月等待修复的时间。
近年来,玻璃纤维桩桩核修复技术已在临床上普遍使用,本课题组将玻璃纤维桩桩核技术运用到龈下残根,利用光固化桩核树脂的良好的流动性,和粘结性,获得理想的边缘封闭和和固位,具有简单、方便、省时的特点,再加上氧化锆全瓷冠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2009年6月~2014年7月来我科就诊的患者缺损达龈下的烤瓷牙修复后做回顾性调查分析,因冠折,严重龋损等不同原因导致牙体缺损至牙龈,共78例患者,86颗患牙。
仿生陶瓷材料在牙科修复中的应用研究从古至今,牙齿一直被认为是人类面部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疾病、事故等,可能会导致牙齿损坏或缺失。
为了满足人们对完美笑容的需求,牙科修复一直在不断发展创新。
近年来,仿生陶瓷材料在牙科修复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一、仿生陶瓷材料的特点仿生陶瓷材料,是指利用人工合成的陶瓷材料进行牙齿修复的技术。
它具有多种特点,首先是高度仿真。
相比起传统的金属材料,仿生陶瓷材料质感更加接近自然牙齿,使修复后的牙齿看起来更加真实自然。
其次,仿生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稳定性,能够保持修复牙齿的长期稳定性和功能。
此外,仿生陶瓷材料具有无毒、无刺激性等优点,对人体无害,可以广泛应用于牙齿修复。
二、仿生陶瓷材料的应用1. 全瓷冠仿生陶瓷材料在全瓷冠的制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全瓷冠是一种通过覆盖牙齿表面来恢复牙齿外观和功能的修复技术。
相比起传统的金属瓷冠,全瓷冠更加逼真,可以更好地达到修复牙齿的目的。
而在仿生陶瓷材料的应用下,全瓷冠的美观性和稳定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 美容修复除了全瓷冠,仿生陶瓷材料还广泛应用于牙齿美容修复领域。
牙齿美容修复是一种通过牙齿修复技术来改善牙齿外观,提高患者自信心的方法。
在过去,牙齿美容修复主要使用的是树脂材料,而现在,仿生陶瓷材料的应用使得美容修复效果更加理想。
仿生陶瓷材料可以更好地模拟自然牙齿的颜色和形状,使修复后的牙齿更加自然,并且耐磨性更好,更能保持修复效果的长久稳定。
三、仿生陶瓷材料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牙科修复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创新。
仿生陶瓷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修复材料,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功能性未来的仿生陶瓷材料有望具备多种功能,例如能够释放药物,抗菌等。
这将使得修复过程更加完善,同时也有助于预防龋齿等口腔问题的发生。
2. 数字化定制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也将对仿生陶瓷材料的应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的临床应用及其美学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及对牙龈健康状况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9年我院进行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修复的87例患者(309颗牙)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研究中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修复的87例患者(309颗牙),边缘着色A级者占96.66%,龈缘密合度A级者占93.09%,修复体颜色A级者占94.91%,修复体周围龋A级者占100%,修复体折裂A级者占96.73%,基牙松动100%;评分较低的为龈缘密合度和牙龈颜色不协调。
结论:为了减少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所出现的问题,分析失败原因,减少修复体失败的发生,必须严格遵守CAD/CAM氧化鋯全瓷冠修复体的适应证和操作规范。
标签:金属烤瓷;原因分析回顾全瓷的发展,其修复效果美观逼真,早已被广大医患认可,而其强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目前全瓷材料的种类较多,其强度也越来越高,修复适应证也越来越广,但在所有全瓷修复材料中,以CAD/CAM二氧化锆全瓷修复强度最高,它是对缺损或缺失牙,达到与真牙的颜色和功能相仿的修复方法[1]。
其特点是能恢复牙体的形态功能、抗折力强、耐磨性强、不变形、色泽稳定、耐酸碱。
其美观性、生物相容性是其它修复体无法取代的,是目前为止最为理想的修复体[2]。
所以笔者总结了这种全瓷修复的临床适应证、牙体预备要求以及修复效果,以供同道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资料根据2006~2009年我院进行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修复的87例患者(309颗牙),其中,男51例,女36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45岁;牙位:中切牙130颗,侧切牙122颗,尖牙32颗,磨牙25颗。
1.2 纳入标准:①牙齿变色:如前牙氟斑牙、变色牙,四环素染色牙,釉质发育不全等;②龋洞或牙体缺损较大:充填后易裂开,脱落变色或不美观者。
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目的探讨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前牙修复患者100例(235颗)按照使用材料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106颗)和对照组(50例,129颗)。
对照组采用镍铬合金烤瓷冠进行修复,观察组采用二氧化锆全瓷冠进行修复,对比两组修复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100%,对照组满意率79.1%。
观察组患者牙龈未出现变灰、变黑情况,对照组色泽变化发生率为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观察组患者的牙龈炎症发生率为18.9%,对照组发生率为4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观察组患者修复体与基牙间不存在间隙,边缘密合度均处于A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结论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较理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zirconia crown on the anterior tooth. Methods 100 cases (235 anterior teeth)of anterior tooth restoration in our hospital,According to the use of different materials,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106 anterior teeth)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129 anterior teeth).The control group was dental restoration with nickel-chromium alloy-porcelain crow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dental restoration with zirconia single crowns,evaluate comprehensively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zirconia all-ceramic anterior crowns with nickel chromium alloy porcelain crown for the restoration of the front teeth.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satisfaction rate was 100%,and control group of satisfaction rate was 79.1%.The observation group not change of color,the control group color change incidence rate was 23.3%,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1).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gingivitis incidence rate was 18.9%,the control group was 45.0%,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1).There is no gap between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abutment teeth,the edge of the edge is in a level,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1)or (P<0.05). Conclusion Porcelain-veneered zirconia single crown contribute to the aesthetic of the anterior teeth.[Key words] Zirconia all-ceramic crown;Anterior tooth restoration;Nickel-chromium alloy all-ceramic crowns近年来,随着全瓷系统的推出,为口腔医学修复前牙区的美容修复、牙体缺损以及牙列缺损固定修复方面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美学效果[1-2]。
26例氧化锆全瓷冠桥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二氧化锆瓷是一种很优秀的生物材料。
生物相容性优于各种牙科合金,包括金合金,且对牙龈无刺激、无过敏反应;牙齿颜色的自然感觉和不明显的牙冠边缘也是二氧化锆全瓷修复体的优点之一。
[1]因此,近些年来氧化锆全瓷冠桥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我科近几年也在临床上将氧化锆全瓷冠桥应用于牙体或牙列缺损的修复,现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2月~2010年3月来我科就诊的牙列缺损患者26例,女性18人,男性8人,其中前牙单个牙冠牙体缺损者10例,后牙单个牙冠牙体缺损者4例,前牙缺失1颗者8例,后牙缺失1颗者4例,其中远中游离缺失者有2例。
牙体缺损及缺失牙两侧的基牙牙周组织较好,无松动,口内卫生较好,有3例患者有深覆牙合,其中1例为远中游离缺失者。
2 牙体制备及全瓷冠桥的粘接固定全瓷冠修复时,必须根据不同的全瓷材料强度及要求与制作特点作出不同的预备量,本文按Vita All-Ceramics的要求制备基牙:(1)切端或牙合面预备:选择合适的金刚砂车针,将切端或牙合面制备出1.5~2mm的间隙。
(2)唇颊面预备:磨除≧1.0mm的牙体组织,若唇面弧形明显时,则将唇面分成切(牙合)1/2与颈1/2两个面预备,颈缘先终止于龈上。
(3)邻面预备:切开邻面时注意避免伤及邻牙,消除倒凹,近远中面平行或内聚6°,磨除≧1.0mm的牙体组织。
(4)舌面预备:上前牙舌面分成两个面预备:舌窝与隆突下轴壁。
要求预备出在ICP位与前伸牙合时均有足够的间隙;而下前牙不必分成两个面。
舌窝处按舌窝的外形均匀磨除,舌隆突下,需要作出与唇面颈1/3平行的轴壁。
后牙舌面的磨除量需参考颊、邻面。
舌面磨除量≧1.0mm的牙体组织。
(5)颈缘预备:颈缘预备是牙体预备最关键的内容。
颈缘处是修复体与预备体对接的部位,易致龋,要求越密合越好。
全瓷冠基牙肩台的基本形态为直角肩台或大的浅凹形,其宽度根据情况可有不同:肩台的宽度约为1mm,肩台的位置可置于龈上或龈沟内:龈上适合于后牙,前牙的邻面及舌面;龈沟内适用于有美观要求的部位。
牙科瓷修复体边缘设计的研究进展
吴菡秋;骆小平
【期刊名称】《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年(卷),期】2004(005)004
【摘要】陶瓷材料具有脆性大,易折裂等缺点.基牙设计的改良有助于降低修复体的瓷层应力分布,提高临床成功率.本文就近年来金瓷冠,瓷贴面,瓷嵌体以及全瓷冠的边缘设计及其对于瓷层应力分布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期对瓷修复的临床操作有所指导.【总页数】4页(P295-298)
【作者】吴菡秋;骆小平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南京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
【相关文献】
1.金瓷修复体瓷层失败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J], 张钊;陈树国
2.金-瓷修复体瓷边缘的制作技术 [J], 张艺权;邓振华;王宝成;邓再喜;张春宝;越野;卢芳丽
3.新型牙科铝瓷全冠修复体的制作工艺 [J], 万乾炳;游伦
4.核瓷和饰瓷厚度变化对全瓷修复体抗弯强度影响的研究进展 [J], 靳志亨;李清
5.机加工瓷修复体系统的洞型设计与边缘适合性的关系 [J], 徐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作者单位: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骆小平);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赵云凤)·综述·牙科全瓷冠修复的研究进展骆小平 赵云凤 陶瓷作为口腔修复材料具有极佳的生物相容性、优良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尤其是其独特的美学性能是金属材料和其他高分子材料无法比拟的[1]。
然而,由于牙科陶瓷的脆性大、强度差,限制了其临床使用。
1962年,Weinstein 等[2]发明了瓷附熔金属技术,将金属基底结构的强度和瓷的美学性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制作出具有一定美学效果的金瓷冠桥修复体。
这一技术目前已成熟且在口腔修复体的制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瓷附熔金属修复体的基底结构是金属,光线不能在基底结构中传导,直接影响了修复体的透光性,使其缺乏自然牙的活力。
同时,烤瓷合金中的金属离子不仅能使瓷修复体发生褪色,而且部分患者对金属有过敏反应[1]。
这些因素的存在促进了不需金属基底结构的全瓷冠系统的研制。
近十年来,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完善牙科用陶瓷材料,使其强度和韧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目前的牙科陶瓷材料不仅可以制作嵌体、贴面,而且可制作色泽类似于天然牙的全瓷冠。
这些制作全瓷冠的陶瓷材料,按制作技术不同可分为:①常规粉浆瓷(conventionalpowder2slurryceramics),②铸造陶瓷(castableceramics),③可切削陶瓷(machinableceramics),④热压陶瓷(hot pressableceramics),⑤渗透陶瓷(infiltrated ceramics)。
一、临床常用的全瓷冠修复材料及其制作技术11常规粉浆涂塑技术:它是采用一定量的白榴石晶体粉末和长石瓷粉末混合在一起,用蒸馏水调拌成粉浆,涂塑在特种耐火代型材料上,经过高温烧结制成全瓷冠的技术。
由于它具有长石瓷的色泽和透光性,因而,一次成型就能完成全瓷冠制作[3]。
常用的粉浆涂塑瓷有OptecHSP和DuceramLFC。
21铸造玻璃陶瓷技术:1972年,Grossman[4]报道了用可切削玻璃陶瓷经熔化、铸造制作牙科嵌体、贴面和人造牙冠的修复技术。
80年代中期,登士柏公司和康宁公司合作开发出离心铸造机和瓷化炉。
玻璃陶瓷修复体制作工艺是在高温(1350℃~1400℃)下将富含SiO2和K2O的玻璃进行熔化,通过失蜡技术进行玻璃的铸造成型,制成修复体的坯体。
再经过650℃的热处理成核并在1075℃高温下控制晶核生长,形成四硅氟云母晶体,提高玻璃陶瓷的强度和韧性。
由于这种陶瓷的透光性好并能混合来源于自然牙和周围软组织的颜色,产生变色龙作用(chameleoneffect),因而,修复体的表面仅需着色处理即可满足一般临床要求。
80年代末期,临床医生开始利用铸造Dicor陶瓷制作基底冠,其表面用美学性能好的长石瓷作饰瓷处理,制作出一种新型的陶瓷全冠(Willisglasscrown)[5]。
常用的铸造陶瓷有Dicor,CeraPearl和OlympusCastableCeramic。
31热压铸陶瓷技术:热压铸陶瓷制作技术首先由瑞士苏黎世大学口腔修复材料系于1983年研制成功。
1986年他们与列支登士敦牙科公司合作开发研制出IPS2Empress陶瓷块和EmpressEP500热压炉。
热压陶瓷制作工艺是将修复体蜡型放置在一个特殊设计的圆柱型炉模上,用磷酸盐包埋料包埋。
当模型加热到850℃时,打开上盖放入瓷块并盖上氧化铝推进棒,按下自控按钮。
炉内即按给定程序自动加热到1150℃并维持20min,粘滞的玻璃陶瓷材料在013~014MPa压力下注入腔型,完成瓷修复体的成型。
在随后的瓷表面处理上有两种方法可获得满意的色泽。
一是用与基体材料成份相似的表面釉瓷进行着色处理,得到相应的颜色,釉瓷厚度一般为50~60μm;二是表面饰瓷,在制作外形完整的蜡型后,去除将成为透明牙釉质部分的蜡,仅保留牙本质部分进行包埋,常规热压成型。
然后,在表面用常规长石瓷进行饰瓷[6]。
热压铸技术不仅可使全瓷修复体成型,而且可提高瓷的致密度和白榴石晶体的含量,从而改善瓷的强度。
这一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省时、费用低等优点,因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常用的热压瓷有IPS2Empress。
41In2Ceram技术:In2Ceram技术是法国人Tyszblat[7]于1987年发明的制作高强度、低收缩全瓷冠的技术,也是牙科陶瓷全冠制作中唯一使用其专利技术命名的制作技术。
其方法是将高纯度细颗粒的Al2O3粉末制成高体积分数(>65vol%)的注浆,涂塑在In2Ceram专用石膏代型上,通过石膏的毛细管作用吸收水份。
然后将模型放在In2Ceram炉内在1100℃温度下烧结2h,形成多孔的Al2O3骨架。
在Al2O3骨架上,采用特殊的镧硼硅玻璃,在1150℃高温下进行渗透,玻璃基质通过毛细管作用逐渐渗入到多孔的氧化铝核中。
用这种方法获得的陶瓷强度是常规玻璃陶瓷强度的2~3倍[8]。
经过玻璃渗透后的氧化铝核,再用Vitaalpha瓷进行表面饰瓷,即可得到理想的类似于自然牙的修复体。
常用的In2ceram瓷有VitaIn2ceramalumina和VitaIn2ceramspinal。
51CAM加工成型技术:1986年西门子公司率先将牙科CAD/CAM商品化,生产出CerecⅠ型牙科CAD/CAM系统。
但它仅能完成简单的嵌体和前牙贴面的制作,不能制作全冠和后牙嵌体的咬合·851·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年3月第35卷第2期 ChinJStomatol,March2000,Vol35,No.2面。
1994年西门子公司又推出CerecⅡ型牙科CAD/CIM系统,不仅能完成嵌体、高嵌体及前牙贴面的制作,而且能制作全瓷基底冠和咬合面形态完整的全瓷冠。
它是通过光学摄像系统采集印模,在计算机上进行修复体设计并将图形文件进行数字化处理传入计算机辅助制作系统,进行修复体的加工。
1992年瑞士推出CelayCopy2milling系统,它的制作原理如同配钥匙一样,首先制出一个暂时性的树脂修复体轮廓,并以此作为模坯,用一机械式描绘系统描记模坯形状并使其同步传到加工系统,进行修复体的制作。
这些CAD/CAM系统的研制成功为牙科全瓷修复技术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它们均是采用工业预成瓷块,经过机械加工方法得到形状复杂的牙科修复体。
常用的切削瓷有VitaMarkⅠ、Vita MarkⅡ、DicorMGC、DicorMGC2F、VitaIn2 Ceramaluminablock、VitaIn2Ceramspinal block。
未来的牙科CAD/CAM系统发展趋势是:①操作将更简单,成本更低;②能够稳定地从口腔内或模型上获取牙体预备情况;③制作inlay、onlay和全冠完全自动化;④快速完成修复体不超过10分钟;⑤易于更新并力求准确地获取龈下边缘情况[9]。
二、常用牙科全瓷冠修复材料的比较[1,10,11]从表1中列出的5类临床常用全瓷冠制作材料的特性可以看出,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最高的是In2Ceram渗透瓷,最低的是VitaMarkⅡ透长石瓷。
透光率最大的是Dicor铸造陶瓷和DicorMGC切削瓷;透光率最小的是In2Ceram渗透瓷。
从临床制作工艺比较,制作最简单的是VitaMarkⅡ、DicorMGC切削瓷和OptecHSP粉浆瓷,操作工艺最复杂的是In2Ceram渗透瓷。
对于上述5种全瓷修复系统来说,每种系统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临床选用材料时,必须根据其特点加以采用。
如,前牙冠可选择透光性较好的Dicor瓷,后牙冠应选择强度高、韧性好的In2ceram渗透陶瓷。
三、牙科全瓷修复技术的临床评价高强度、良好的适合性与可以接受的美学效果,是固定修复体所必须的。
尽管牙科陶瓷在测试时有很高的强度,但在受到拉应力时由于其表面的裂纹和微裂使之易于折裂。
Thompson等[12]用定量断口组织分析测定临床失败玻璃陶瓷冠的折裂应力为45~95MPa,仅为Dicor材料本身强度的50%。
这是由于Dicor材料断裂韧性低,制作过程中在Dicor玻璃陶瓷表面引发的裂纹降低了实际强度的缘故。
1988年Moffa等[13]报道Dicor全瓷冠使用3年的临床效果,用于前牙修复失败率为315%,后牙全冠修复的失败率为3513%。
尽管目前很多研究已采用ZrO2和Al2O3颗粒来增韧可铸造玻璃陶强度,但临床应用效果尚未见报道。
1994年Hankinson和Cappetta等[14]报道了使用白榴石加强的OptecHSP全瓷系统,制作159个全瓷冠(25个磨牙,88个前磨牙,46个前牙)观察5年的临床结果。
前牙、前磨牙、磨牙修复失败率分别为0、213%、24%。
1995年Sorensen等[15]报道了75个IPS2Empress全瓷冠使用1~30个月后,无1例临床失败。
1996年,Pr¨o bster[16]对95个In2Ceram全瓷冠(其中后牙68个,前牙28个)修复体追踪观察4年后,未见1例失败。
适合性的各种测量值的差别很大,且与测量方法密切相关。
但明确冠边缘粘固剂厚度是有实用意义的。
尽管美国牙医协会认为理想的粘固层厚度为25~40μm,但实际临床冠桥边缘粘固层厚度远超了这个标准。
最早使用的牙科CAD/CAM系统制作的修复体,在戴入基牙后粘固层厚度约为60~150μm[1],而目前的设备制作的修复体粘固层厚度仅为56μm[17]。
Dicor全冠在使用最新研制的Dicorplusceramics饰瓷后,制作的Willis玻璃陶瓷冠边缘粘固层厚度为30~60μm[1]。
Shearer等[18]的研究表明,常规In2Ceram技术制作的全瓷冠的边缘粘固层厚度为19μm。
综上所述,每一种全瓷修复系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并非尽善尽美,使用者必须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采用高强度、高韧性的牙科陶瓷材料以及简单的工业预成瓷块方式经CAD/CAM加表1 临床常用牙科全瓷冠修复材料的比较材料商品名分类晶体成分晶体大小(μm)弯曲强度(MPa)断裂韧性(MPam1/2)弹性模量(GPa)透光率(%)其他特征所需的 特殊器材 Optec HSP 粉浆瓷白榴石10~151051129641927~35对自然牙磨损大,一次成形易酸蚀特殊代型材料IPS Empress 热压瓷白榴石10~151271129681922~32表面需着色或饰瓷,易酸蚀特殊包埋料及热压炉In2Ceram 渗透瓷氧化铝1~544641612851~3表面需饰瓷但不易酸蚀特殊代型材料及高温炉Dicor 铸造瓷云母5~71251131731548表面需着色,易磨损,DicorPlus易作核冠特殊包埋料、铸造及瓷化设备Dicor MGC 切削瓷云母1~51841156832硬度接近牙釉质,易酸蚀CAD/CAMVita MarkⅡ切削瓷透长石5781186325~35硬度接近牙釉质,易酸蚀,有数种颜色CAD/CAM·951·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年3月第35卷第2期 ChinJStomatol,March2000,Vol35,No.2工制作的全瓷冠桥,将是21世纪牙科陶瓷修复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