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0.41 MB
- 文档页数:30
2021年末东三省人口排行1、辽宁省(4229.4万人)辽宁省地处东北地区,省会沈阳,东三省之一。
截至2021年末,辽宁省常住人口4229.4万人,是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省份。
其中,城镇人口3079.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72.81%;全年出生人口20.0万人,出生率4.71‰;死亡人口37.7万人,死亡率8.89‰;人口自然增长率-4.18‰。
在14个地级市中,辽宁人口最多的城市是沈阳市,而盘锦市2021年末户籍人口为129.3万人,是辽宁省户籍人口最少的城市。
2、黑龙江省(3125万人)黑龙江省地处东北地区,省会哈尔滨,是中国最北端及最东端的省级行政区。
截至2021年末,黑龙江全省常住总人口3125.0万人,http://比上年减少46.0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2052.8万人,乡村人口1072.2万人。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省人口出生率为3.59‰,死亡率为8.7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1‰。
在黑龙江12个地级市、1个行署中,哈尔滨常住人口1000.99万人(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是黑龙江唯一一个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也是黑龙江人口最多的城市;而大兴安岭地区是黑龙江人口最少的地级行政区。
3、吉林省(2375.37万人)吉林省,东三省之一,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
截至2021年末,吉林省全省常住人口为2375.37万人,是东三省人口最少的省份。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05.1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3.36%。
全年出生人口11.22万人,出生率为4.70‰;死亡人口19.29万人,死亡率为8.08‰;自然增长率为-3.38‰。
在9个市(州)中,长春市常住人口超过900万,是吉林省人口最多的城市,而白山市是吉林省人口最少的城市。
2021年东三省人口分布特点截至2021年,东北三省总人口为9729.7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89%。
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其特点是中部和南部人口多,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北部和东部人口少。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是本册教材中关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节课主要通过分析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特点,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城市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城市分布以及人口、城市分布与经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特点,提高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基本知识。
但学生对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了解相对较为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东北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的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掌握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状况,认识人口、城市分布与经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城市分布状况,人口、城市分布与经济、自然环境的关系。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东北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观察、分析,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东北地区城市,分析其人口与城市分布的原因。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东北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的认识。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地图:准备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图、城市分布图等相关地图。
2.教学案例:收集典型的东北地区城市案例。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一、东北地区的人口情况1. 人口总量东北地区由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份组成,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
但是由于资源枯竭、产业结构不平衡、人口外流等原因,东北地区的人口总量一直在下降。
2019年,东北地区的总人口为1.0905亿人,其中辽宁省人口为4352.7万人,吉林省人口为2756万人,黑龙江省人口为3.7978万人。
2. 人口密度东北地区的人口密度较低,是中国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之一。
而且,人口密度分布也比较不均衡,辽宁、吉林两省的人口密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黑龙江省的人口密度则相对较低。
由于气候原因,东北地区的大部分人口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南部平原地区。
3. 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东北地区的人口分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两种。
常住人口指在东北地区常年居住的人口,流动人口则是指在东北地区工作、学习、旅游等各种原因暂居东北地区的人口。
近年来,东北地区的常住人口一直在下降,而流动人口则逐渐增加。
目前,东北地区的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
二、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南部平原地区。
其中,沿海地区的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和港口的作用,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化水平也相对较高。
而南部平原地区则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城市也相对较多。
1. 沿海城市东北地区的沿海城市包括大连、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等。
这些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和港口的作用,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化水平也相对较高。
此外,沿海城市还是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地区联系最紧密的地区之一。
2. 中部城市东北地区的中部城市包括沈阳、长春、吉林市等。
这些城市是东北地区的政治、文化、教育和经济中心,城市化水平也较高。
同时,这些城市还与周边的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联系紧密,是地区内企业和人才聚集的地方。
3. 南部平原城市东北地区南部平原地区的城市主要包括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等。
这些城市是东北地区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城市化水平也相对较高。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导学案一、导入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塞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奇特的地理环境。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人口与城市的分布情况也备受关注。
本次导学案将盘绕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展开,帮助学生了解这一地区的人口特点和城市发展情况。
二、人口分布1. 人口总量: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总面积约为123.7万平方公里,人口总量约为1.09亿人。
2. 人口密度:东北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工业重镇。
其中,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城市人口密度较高,而辽宁省的西部地区和黑龙江省的北部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
3. 人口结构:东北地区的人口结构相对老龄化,劳动力资源相对不足。
随着经济转型和人口流动,东北地区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三、城市分布1. 主要城市:东北地区拥有一些重要的城市,如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等。
这些城市不仅是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文化、教育、科技的重要基地。
2. 城市发展:东北地区的城市发展较为成熟,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
随着城市化经过的加快,东北地区的城市发展也呈现出多样化和特色化的趋势。
3. 城市规划:东北地区的城市规划注重生态环境珍爱和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打造宜居城市和宜商城市。
通过城市规划,东北地区的城市将更加摩登化、智能化和人性化。
四、思考与讨论1. 你认为东北地区的人口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有何影响?2. 你对东北地区城市发展的未来展望是什么?3. 你认为东北地区的城市应该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珍爱之间的干系?五、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我们了解了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情况,深入了解了这一地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希望同砚们能够加深对东北地区的了解,关注地区的发展变化,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做好准备。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1、人口分布:
(1)人口数量:东北地区人口数量比建国前大幅增长。
(2)人口分布:不均匀。
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地区人口多,北部地区和山区人口少。
(3)民族构成: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分布最广)、蒙古族(分布在东北地区西部)、回族(分布在东北地区中部)、朝鲜族(分布在长白山两侧)、鄂温克族(分布在东北地区西北端)、鄂伦春族(分布在东北地区北部山区)、赫哲族(分布在三江平原),其中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
2、城市分布:
(1)分布特点:城市集中在交通干线(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京哈线)沿线地区。
(2)主要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以及大庆、齐齐哈尔、绥芬河、图们、鞍山、丹东等。
哈尔滨:东北地区北部中心城市-位于松花洒江畔,工业发达,是重要铁路枢纽,通过滨洲—滨绥线与俄罗斯保持广泛联系;
长春:东北地区中部中心城市-是我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沈阳:东北地区南部中心城市-是该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工业以机电、重型机械和有色冶金著称,也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其皇宫建筑群仅次于北京故宫。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南端,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出海)门户,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联系密切。
该市依山傍海,环境优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大连工业发达,是我国的造船、机车制造、石油化学和服装等工业中心,该城市的国际服装节,更是一个国际性经济文化旅游盛会。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导学案一、导入引言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也是人口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本次导学案将重点探讨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以及城市分布特点,帮助同砚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发展状况。
二、进修目标1. 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总量及人口结构特点;2. 了解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分布情况及特点;3. 掌握东北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三、进修内容1. 东北地区的人口总量及人口结构特点;2. 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分布情况及特点;3. 东北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四、进修步骤1. 人口总量及人口结构特点a. 东北地区的人口总量约为X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X%;b. 东北地区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人口比例较低;c. 东北地区人口结构较为老龄化,劳动力资源相对不足。
2. 主要城市的分布情况及特点a. 哈尔滨: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工业和农业发达,是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b. 大连:东北地区的国际化城市,拥有重要的港口和航运业;c. 沈阳: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工业发达,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3. 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a. 经济发展水平: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集,城市发展较快;b. 政策导向:政府政策对人口和城市分布有一定影响,如城市化政策、人口政策等;c. 区位优势:东北地区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其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五、教室练习1. 请同砚们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2. 选择一个东北地区的城市,比如哈尔滨、大连或沈阳,分析其城市发展的特点和优势。
六、课后作业1. 以《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为题,写一篇500字的短文,总结东北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2. 收集一些关于东北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的数据资料,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做一份简要报告。
七、拓展延伸1. 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迁徙情况及其影响;2. 钻研东北地区城市化经过中的问题与挑战。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1. 人口概况东北地区是指中国境内的吉林、黑龙江、辽宁三个省份,是我国的传统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粮食生产区。
东北地区具有广阔的土地面积和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大量人口在此定居和发展。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东北地区的总人口为约1.03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6%。
其中,辽宁省人口最多,约占东北地区总人口的45%,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人口相对较少。
东北地区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沿海地区。
大部分人口聚集在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等主要城市以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吉林省长春市等城市。
2. 城市分布2.1 辽宁省辽宁省是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主要城市包括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等。
沈阳市位于辽宁省中南部,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辽宁省的省会。
大连市位于辽宁半岛的南端,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经济中心。
2.2 吉林省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的中部,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农业基地和工业省份。
主要城市包括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等。
长春市是吉林省的省会,也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
2.3 黑龙江省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地区的最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
主要城市包括哈尔滨市、大庆市、佳木斯市等。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的省会,也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和文化中心。
3. 城市化进程东北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比重逐渐增加。
尤其是沈阳市、大连市、哈尔滨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
这些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定居。
不过,城市化进程也面临一些问题。
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对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需要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以适应人口增长带来的挑战。
4. 人口流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动也逐渐增加。
知识点梳理一、人口分布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同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和不同地区人口差异较大。
2、不同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的人口密度分别是85人/千米²、147人/千米²、298人/千米²,由此可知省人口密度较小,省人口密度较大。
3、人口分布规律及原因思考:课本31页活动题第3题①分布规律: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
中部和南部人口多,北部和东部人口少。
人口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地区人口多,其中平原和平原人口较为稠密。
人口偏少,省北部山区属于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
②主要原因:(受、、、因素的影响)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经济、开发历史长短)是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东北地区中部和南部多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纬度相对较低,气候温暖,产业发达,因此人口稠密;北部和东部多地形,地势崎岖,森林茂盛,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条件较差,人口稀疏。
4、主要少数民族①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少数民族有、、、、、、等。
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思考:课本33页活动题第1、2题②分布:满族分布广泛;蒙古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回族主要分布在中部;主要分布在长白山两侧;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西北端;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
二、城市分布1、交通状况: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络中,占主要地位,纵横交错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
主要铁路有(北京—哈尔滨)、(哈尔滨—大连)、(哈尔滨—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
2、主要城市思考:课本35页活动题第1题①分布特点:城市集中在沿线地区,特别是线、线、线沿线地区。
②哈尔滨: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哈尔滨也是重要的,通过线与俄罗斯保持广泛联系。
哈尔滨拥有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都拥有异域风情。
③长春: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著名的制造基地,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有规模宏大的第一汽车制造厂,也有较大规模。
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考点基础练考点一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1.下列关于东北人口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B.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C.三江平原人口稠密,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相对稀疏D.黑龙江北部山区人口密度相对稀疏2.以下对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均匀分布B.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稠密C.北部山区的人口稠密D.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少3.黑龙江省北部平原开发得比较晚,人口稀疏,原因是()A.地势高,交通不便B.纬度高,气温低C.降水稀少,气候干旱D.森林茂密,交通不便考点二东北地区的民族分布1.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A.汉族B.朝鲜族C.鄂伦春族D.满族2.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是()A.回族、满族B.维吾尔族、傣族C.朝鲜族、土家族D.赫哲族、满族考点三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1.下列城市中属于东北地区海港城市的是()A.沈阳B.大连C.长春D.哈尔滨2.下列哪个市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A.哈尔滨B.吉林C.沈阳D.大连3.东北地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A.河流沿岸B.国界线附近C.沿海地区D.交通干线沿线综合提升练下图是“东北地区地理事物分布图”。
读图,完成13小题。
1.东北地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A.交通干线沿线地区B.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C.蒙古族集中分布区D.纬度较高的山谷地区2.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哈尔滨市重要的铁路枢纽B.沈阳临海,海运交通便利C.长春是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D.黑河与俄罗斯接壤3.“鄂伦春”一词有种含义,即“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
读图,鄂伦春族主要分布()A.大、小兴安岭B.长白山C.三江平原D.松嫩平原4.解放牌汽车产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其总部位于()A.哈尔滨B.长春C.沈阳D.上海5.黑龙江省有“冰城”之称的城市是()A.哈尔滨B.齐齐哈尔C.牡丹江D.佳木斯读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回答67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