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车床手柄座夹具设计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545.74 KB
  • 文档页数:1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手柄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 件材料为HT200,根据选择毛坯应考虑的因素,该零件体积较小,形状较复杂,外表面采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粗糙度要求,由于零件生产类型为成批,大批生产,而砂型铸造生产成本低,设备简单,故本零件毛坯采用砂型铸造。

由于零件上孔都较小,且都有严格的表面精度要求,故都不铸出,留待后续机械加工反而经济实用。

2.2.基准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是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现选取825H φ孔的下端面作为粗基准,利用一组共两块V 形块分别支承825H φ和13R 作主要定位面,限制5个自由度,再以一个销钉限制最后1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然后进行铣削。

(2)精基准的选择

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后面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再重复。

2.3.工艺路线的拟定

制定工艺路线得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卡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1)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一:备料 工序二:铸造毛坯

工序三:粗铣上、下表面,精铣下表面;

工序四:钻825H φ孔;

工序五:插键槽6H9;

工序六:铣槽14⨯43 mm ;

工序七:钻、拉孔710H φ;

工序八:钻孔5.5φ;

工序九:钻、扩714H φ螺纹孔;

工序十:钻、钳5φ锥销通孔、M10-7H ;

工序十一:终检。

(2)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一:备料 工序二:铸造毛坯

工序三:钻825H φ;

工序四:粗铣上、下表面;

工序五:精铣下表面;

工序六:插键槽6H9 mm ;

工序七:铣槽14 mm ⨯43 mm ;

工序八:钻孔5.5φ;

工序九:钻、拉孔710H φ;

工序十:钻、扩714H φ;

工序十一:钻、钳5φ锥销通孔、M10-7H ;

工序十二:终检。

(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上述两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一是先加工上下表面为中心的一组工艺,然后加工825H φ的孔,再以825H φ的孔的孔为基准加工710H φ的孔。方案二则是先加孔825H φ后再加工上下表面,再加工孔710H φ,此时方案二采用车床加工工序一,这样有利提高效率,节省成本。经比较可知,先加工上下表面,再以上下表面为基准加工825H φ及插键槽,最后完成对710H φ的孔的定位。显然方案一比方案二的装夹次数减少了,同时也更好的保证了精度要求。

综上所述,零件的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工序一:备料 工序二:铸造毛坯

工序三:粗铣、半精铣45φ凸台端面,选用X51立式铣床;

工序四:钻,扩,铰825H φ内孔,选用Z535立式钻床;

工序五:钻,粗铰,精铰710H φ孔,选用Z525立式钻床;

工序六:铣槽23.0014+mm ,选用X63卧式铣床;

工序七:钻、粗铰、精铰714H φ螺纹孔,选用Z525立式钻床;

工序八:钻底孔,攻螺纹孔M10mm ,选用Z525立式钻床;

工序九:钻5φ锥销通孔,选用Z525立式钻床;

工序十:拉键槽6H9mm ;

工序十一:钻槽底通孔钻5.5φ,选用Z525立式钻床;

工序十二:终检。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CA6140车床手柄座零件材料为HT200,毛坯重量约为0.73kg ,生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采用砂型铸造生产。由于所有孔均有精度要求,且尺寸小,均不铸出。故仅确定三个端面的相关尺寸。

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确定加工余量:

砂型铸造,机器造型,材料为灰铸铁,查表5-2可知,公差等级CT 为8~12,选取CT10,查表5-3可知,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为E~G,选取G 。

切削余量:查表5-4可知, 基本尺寸小于100mm ,加工余量为1.4mm ;

基本尺寸小于63mm ,加工余量为0.7mm 。

铸件公差等级为CT10:查表5-1,基本尺寸小于100mm ,取3.2mm ;

基本尺寸小于63mm ,取2.8mm 。

(1)φ45mm 圆柱两端面毛坯尺寸及加工余量计算

根据工序要求,φ45mm 圆柱两端面经过两道工序,先粗铣φ45mm 圆柱大端面,再粗,半精铣φ45mm 圆柱小端面,各步余量如下:

粗铣: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3.2-23,其余量值规定,对于大端面(≤50mm )为1.0~2.0mm ,现取1.8mm ;对于小端面,取为1.2mm 。表3.2-27粗铣平面的厚度偏差(≤30mm )为-0.25~-0.39mm ,现取-0.30mm 。

半精铣: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2.3-2,其余量规定值为1.0mm 。

故铸造毛坯的基本尺寸为43+1.2+1.8+1.0=47mm 。又根据前面铸件尺寸公差标准值,取尺寸公差为2.8mm 。故:

毛坯的名义尺寸:43+1.2+1.8+1.0=47mm ;

毛坯的最小尺寸:47-1.4=45.6mm ;

毛坯的最大尺寸:47+1.4=48.4mm ;

粗铣大端面后的最大尺寸:43+1.0+1.2=45.2mm ;

粗铣大端面后的最小尺寸:45.2-0.30=44.9mm ;

粗铣小端面后的最大尺寸: 43+1.0=44mm ;

粗铣小端面后的最小尺寸: 44-0.30=43.7mm 。

精铣后尺寸与零件尺寸相同,但由于设计零件图纸并未给出具体的公差等级,现按《加工工艺手册》表5.29,粗铣→精铣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取IT8,按入体原则取值。故精铣后尺寸为4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