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培训在护士岗位胜任力培训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72.65 KB
- 文档页数:2
岗位胜任力导向的培训模式在中医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与应用李克镜发布时间:2023-06-07T08:20:12.67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5期作者:李克镜[导读] 胜任力导向是当今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作为国家第二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近年来坚持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全科医生为目标,通过分层次培养、强化中医门诊教学、加强人文沟通能力培养、鼓励学位衔接等培训模式,促使其向着复合型医学人才方向发展,从而推进基地高质量内涵建设,提供了有益探索。
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摘要:胜任力导向是当今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作为国家第二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近年来坚持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全科医生为目标,通过分层次培养、强化中医门诊教学、加强人文沟通能力培养、鼓励学位衔接等培训模式,促使其向着复合型医学人才方向发展,从而推进基地高质量内涵建设,提供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岗位胜任力;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应用全科医师是医疗卫生体系中基层医疗服务的主体,承担着基层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与预防保健、健康管理及转诊等综合性一体化服务工作。
其岗位胜任力对于我国基层卫生服务质量的保证、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提出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包括6个维度[1],分别为:患者照顾、医学知识、专业素养、以系统为基础的实践、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和提高、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2002年临床医生的胜任力首次被明确定义:“在日常医疗服务中熟练精准地运用交流沟通技能、学术知识、技术手段、临床思维、情感表达、价值取向和个人体会,以求所服务的个人或群体受益。
”2018年中国住培精英教学医院联盟发布了“职业素养、知识技能、病人照护、沟通合作、教学能力、终生学习”六大中国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框架共识[2]。
基于二级医院护理岗位管理的分层培训实践摘要】目的:探讨符合二级医院岗位管理下的护士分层培训方法。
方法:根据《江苏省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及本院护士实际情况实施护士岗位管理,改进护士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及考核方式。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重点收集按照岗位管理培训前后半年N0及N3护士考核成绩、护士对培训方式及内容的满意度、护士长对N3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按照岗位管理要求分层培训后,护士对培训内容及方式的满意度、护士长对N3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满意度、N0、N3 护士考核成绩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结论:基于二级医院护理岗位管理进行分层培训不仅能提高护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及岗位胜任力,为医院培训出实践性专业性人才,同时能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增加护士职业成就感,稳定临床护士队伍。
【关键词】二级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分层培训【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083-02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urse training with two level of hospital post under the management of.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implementation of nurse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guidance" hospital nurse job management and the school nurse in Jiangsu Province, improving thetraining mode,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university mainly colle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ost managementtraining for half a year before and after N0 and N3 examination results, nurses and nurse of content training satisfaction, nurse to nurse N3 competency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hierarchical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e post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nurse satisfaction, training contentand methods of head nurse on N3 nurse competency satisfaction, N0, N3 nurse examination score is higher than before the training, the difference was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enthusiasm andpost nursing post management of two hospitals were stratified training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nurses in active learning competency based training practical talents forthe hospital professional, also can be a rational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increase nurses' professional sense of achievement, stability of clinical nurse.Keywords: leveltwo hospital; nurse management; training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进步,相关部门对护士数量的配备有了明确的要求,但由于护理队伍稳定性差,导致护理人员缺口仍然很大,新入职的护士水平参差不齐,学历背景、所接受过的培训各有不同,很难统一[1],特别是二级医院面对着护士流动性大,招聘困难等,有调查表明[2],二级医院护士配置仍不足,护士年轻化严重,学历、职称较三级医院普遍较低。
妇科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中应用BOPPPS教学模式的探讨发布时间:2022-12-10T02:54:42.51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8月16期作者:俞劲[导读]妇科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中应用BOPPPS教学模式的探讨俞劲(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护理部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摘要] 为探讨BOPPPS教学模式在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妇科分层培训于2022年3月引入BOPPPS 教学模式。
在一段时间的培训与应用后,发现BOPPPS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分层培训的质量,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学习效能,并强化了护理人员的授课能力,同时优化了护理人员对分层培训的满意度。
因此,我们认为在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中应用BOPPPS教学模式能有效的提高护士培训效果。
[关键词]BOPPPS 教学模式;分层培训;学习效能;授课能力;应用效果2005年卫生部发布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明确要求各级卫生机构要根据临床护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技术水平要求,调整护士队伍结构,将护理岗位工作职责、技术要求与护士的分层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1]。
医院应建立并完善护士培训制度,加强新护士的培训、加强专科护理的培训、加强护理管理的培训;护士培训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突出专业内涵,注重实践能力,提高人文素养,适应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2]。
为探究如何有效实施护士培训,提高护士个人能力,促进个人成长,实现护士自身价值,妇科病房于2022年3月起将BOSSSP教学模式引入护士分层培训中,激发护理人员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效能,并帮助护理人力提升了专业能力,明确了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
1 BOSSSPS教学模式简介BOPPPS教学模式是加拿大广泛推行的教师技能培训体系ISW的理论基础[3]。
BOPPPS教学模式包含“导言、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六大模块,其以上述六个模块的英文首字母命名,各个模块的释义见表1BOPPPS模块释义及任务[3]。
护士长岗位胜任力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本培训计划旨在提升护士长在工作中的胜任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承担管理职责,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二、培训内容
1. 护士长的角色定位
•理解护士长在医疗团队中的职责和作用
•掌握护士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 领导力培养
•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
•掌握团队管理与激励员工的方法
•培养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护士长的专业知识
•深入了解护理相关法律法规
•学习临床护理知识和技能
•掌握常见病症的诊疗流程
4. 人际关系管理
•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方法
•掌握解决团队内部矛盾的技巧
•提高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培训方法
1. 理论培训
•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等形式,传授护士长应具备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3. 角色扮演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护士长们在模拟场景中实践管理技能
四、培训评估
•培训结束后进行知识考核和能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计划
五、培训计划执行
1. 时间安排
•每周安排固定的培训时间,持续几个月进行培训
2. 培训师资
•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行培训
3. 培训资源
•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料和工具,辅助护士长学习和实践
六、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次培训计划,希望能够提升护士长的整体素质和职业技能,使其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为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护理分层次培训计划一、介绍护理是医疗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病人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和生存率。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分层次培训计划对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二、分层次培训计划的意义护理分层次培训计划可以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层次和技能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护理人员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服务质量。
三、分层次培训计划内容1. 初级护理人员培训•课程内容:基础护理知识、常见护理技能培训•培训形式:理论教学结合实际操作,导师指导实习•培训时间:3个月2. 中级护理人员培训•课程内容:进阶护理知识、专科护理技能培训•培训形式:案例分析、模拟实训、临床实践•培训时间:6个月3. 高级护理人员培训•课程内容:护理管理、创新护理技术培训•培训形式:专家讲座、科研项目参与、实际案例指导•培训时间:1年四、分层次培训计划的实施1. 评估护理人员水平在实施分层次培训计划前,需对护理人员进行水平评估,确定培训需求。
2. 设计培训课程根据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需求,设计相应的培训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
3. 实施培训计划组织专业培训师开展培训,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
五、分层次培训计划的效果评估1. 考核评价定期组织考核评价,对护理人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培训计划。
2. 满意度调查收集护理人员对培训计划的满意度和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提升培训质量。
六、总结通过建立护理分层次培训计划,可以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增强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护理人员分级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类医院和医疗机构层出不穷,服务群体涵盖面越来越广。
在这个情况下,有一类人员显得尤为重要,那就是护理人员。
护理人员在医院的工作中,无论是提供护理服务,还是开展护理咨询和宣传健康知识,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级培训势在必行,以更好地适应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需求。
二、培训目标1. 分级培训,逐级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提高护理服务的品质和安全性。
2. 建立标准化的培训制度,确保每一位护理人员都接受到系统全面的培训。
3. 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护理人员,推动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三、培训内容1. 初级护理人员培训:(1)基本护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包括基本护理操作、患者生活护理、检测仪器的使用等。
(2)应急护理技能的培训,包括常见意外伤害处理、心肺复苏术等。
(3)护理英语的基本培训,提高初级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
2. 中级护理人员培训:(1)专科护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的相关护理操作。
(2)疼痛护理和疾病护理方面的培训,提高中级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3)心理健康护理和患者励志护理技能的培训,提高中级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能力。
3. 高级护理人员培训:(1)慢性病护理和终末期护理方面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对特殊患者的护理技能。
(2)护理管理方面的培训,包括团队管理、危急情况处理、护理质量管理等。
(3)科研能力的提升,包括学术论文写作、课题研究等。
四、培训方式1. 理论教育:采用讲授、讨论、辅导等多种形式进行护理知识技能的培训。
2. 实践教育:通过实习、模拟临床等方式,让护理人员亲身体验和学习。
3. 网络教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课程、在线教学等形式进行护理知识技能的培训。
五、培训考核1. 培训结束后,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综合考核,包括理论考试、技能操作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等。
护士分级培训引言概述:护士分级培训是指针对不同级别的护士开展的专业培训课程,旨在提高护士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
通过分级培训,护士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本文将从不同级别的护士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机构、培训效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不同级别的护士培训内容1.1 初级护士培训内容初级护士培训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如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
此外,还需要学习基本的临床操作技能,如静脉输液、创口处理等。
初级护士还需要了解基本的疾病知识和常见病症的护理方法。
1.2 中级护士培训内容中级护士培训进一步加强了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包括更为复杂的操作技术,如心电图监测、各种导管的插入等。
此外,中级护士还需要学习更深入的疾病知识和护理技术,如重症监护、急救技术等。
1.3 高级护士培训内容高级护士培训主要注重护理管理和专业发展方面的培训。
高级护士需要学习护理质量管理、团队协作、领导力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高级护士还需深入研究某一专业领域,如儿科护理、心血管护理等,以提高自己在特定领域的专业水平。
二、护士分级培训方法2.1 理论学习护士分级培训的一部份是理论学习,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方式进行。
理论学习包括教材阅读、听讲座、参加研讨会等,以匡助护士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2.2 实践操作除了理论学习,护士分级培训还需要进行实践操作的训练。
通过摹拟实验、实际操作等方式,护士可以熟悉和掌握各种临床操作技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3 实习培训实习培训是护士分级培训的重要组成部份。
护士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与患者进行直接接触,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
实习培训通常在医院等医疗机构进行。
三、护士分级培训机构3.1 医院内部培训许多医院会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为护士提供分级培训。
这些培训机构通常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或者专业教育者组成,他们会根据护士的级别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基于胜任力为导向教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探讨彭丹萍(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江西吉安343000)【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2018年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新入职护士56例,根据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28例,2017年入职)和观察组(28例,2018年入职)。
常规组采用传统教学培训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比较2组培训前后胜任力、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成绩。
结果观察组培训后护士胜任力评分高于常规组,且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成绩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基于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可快速提升新入职护士核心胜任力,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增强操作能力。
【关键词】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基于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721(2021)06-0878-02DOI :10.19435/j.1672-1721.2021.06.075新入职护士临床工作经验较少,需进行系统培训后方可将所学知识技能融入临床工作中,胜任其护理岗位。
目前,我国已建立初步的人才胜任力框架模型,但在临床实践教学中仍缺乏对教学方法充分的研究,现行新入职护士培训主要以培训者的临床经验组织教学内容,较为散乱,缺乏系统性,不利于新入职护士快速融入临床工作环境[1,2]。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本研究探讨了基于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2017年—2018年新入职护士各28例,根据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2017年)和观察组(2018年)。
常规组中男6例,女22例;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22.31±1.53)岁;学历:大专17例,本科11例。
观察组男5例,女23例;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1.86±0.52)岁;学历:大专19例,本科9例。
《岗位胜任力与核心能力在护理领域的应用》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岗位胜任力与护理工作•核心能力与护理工作•岗位胜任力与核心能力的关系•岗位胜任力与核心能力的提升方法•护理领域中岗位胜任力与核心能力的应用前景•总结与展望01岗位胜任力与护理工作岗位胜任力是指护理人员在特定护理岗位上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能够完成该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
护理人员的岗位胜任力包括技术操作能力、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岗位胜任力的定义•护理工作对岗位胜任力的要求包括: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能够与其他医护人员协作完成复杂的护理任务。
护理工作中的岗位胜任力要求•岗位胜任力对护理工作的意义在于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同时,具备岗位胜任力的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复杂多变的临床环境,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
此外,医院也可以通过岗位胜任力评估来选拔和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提高整个护理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岗位胜任力对护理工作的意义02核心能力与护理工作核心能力是指个体在特定职业领域中,具备的独特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组合。
护理领域的核心能力通常包括临床判断、沟通与合作、领导力、自主学习和科技应用等方面。
核心能力的定义护理工作中的核心能力要求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临床判断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医生、同事和其他医护人员有效合作,共同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沟通与合作具备团队管理和领导能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决策,指导团队应对各种挑战。
领导力具备持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并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