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测试
- 格式:ppt
- 大小:278.50 KB
- 文档页数:74
移动终端芯片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1.引言1.1 概述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移动终端芯片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凸显。
移动终端芯片作为整个移动终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为了确保移动终端的安全可靠性,各类移动终端芯片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以移动终端芯片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为主题,对移动终端芯片的安全性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将介绍移动终端芯片安全技术要求的概念和意义。
然后,对移动终端芯片的物理安全要求和逻辑安全要求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在介绍了移动终端芯片安全技术要求后,我们将重点关注移动终端芯片安全测试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具体包括物理安全测试方法和逻辑安全测试方法的原理和实施步骤。
通过本文的撰写和探讨,旨在提高读者对移动终端芯片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理解,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移动终端芯片安全的关键问题,促进移动终端的安全可靠性和发展。
通过对移动终端芯片安全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为移动终端产业链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推动移动终端的创新和进步。
本文结构如下:引言部分概述了移动终端芯片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背景和意义;正文部分分为移动终端芯片安全技术要求和移动终端芯片安全测试方法两大部分,具体展开对各个方面的分析和讨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这样的结构,希望能够全面系统地介绍和阐述移动终端芯片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相关知识点,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框架和思路。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移动终端芯片的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展开讨论。
具体而言,文章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2.正文2.1 移动终端芯片安全技术要求该部分将详细介绍移动终端芯片在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方面的要求。
首先,我们将讨论芯片在物理安全方面的需求,即如何保护芯片免受物理攻击和非授权访问。
其次,我们将探讨芯片在逻辑安全方面的要求,包括如何确保芯片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不存在漏洞或后门。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基本技术要求分册Mobile Terminal Test Specification of China Telecom- Basic Technological Requirements Fascicule(Version 2010.V1)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发布保密等级:公开发放目录目录 (I)前言 (VI)1适用范围 (1)2参考资料 (1)3名词和缩略语 (1)3.1名词 (1)3.2缩略语 (3)4概述 (5)4.1测试等级 (5)4.2测试结果判断准则 (6)4.2.1预期结果的测试结果判断准则 (6)4.2.2测试用例的测试结果判断准则 (6)4.3测试编号组成 (7)4.4简化测试集和完整测试集 (7)5测试环境和素材 (8)5.1测试环境 (8)5.2测试配置参数 (8)5.3测试仪器仪表 (9)5.4测试素材 (9)6CDMA1x终端要求 (11)6.1最低性能要求 (11)6.1.1CDMA1x终端射频性能要求 (11)6.1.2CDMA1x终端协议一致性要求 (11)6.1.3CDMA1x终端数据性能要求 (11)6.2业务能力 (11)6.2.1TC-BasicReq-02001 [必选] 【简化集】紧急呼叫 (11)6.2.2TC-BasicReq-02002 [可选] 【简化集】电路型数据承载业务 (12)6.2.3TC-BasicReq-02003 [必选] 【简化集】分组数据承载及预置参数 (12)6.3电路域增值业务 (14)6.3.1TC-BasicReq-03001 [必选] 【简化集】主叫号码识别显示(CNIP)/主叫号码识别限制(CNIR) (14)6.3.2TC-BasicReq-03002 [必选] 【简化集】呼叫转移 (15)6.3.3TC-BasicReq-03003 [必选] 【简化集】呼叫等待(CW)/呼叫保持 (16)6.3.4TC-BasicReq-03004 [必选] 【简化集】三方通话(3WC) (16)6.3.5TC-BasicReq-03005 [必选] 【简化集】话音优先 (16)6.4开关机、选网和鉴权 (17)6.4.1TC-BasicReq-04001 [必选] 【简化集】开机 (17)6.4.2TC-BasicReq-04002 [必选] 【简化集】系统捕获 (18)6.4.3TC-BasicReq-04003 [必选] 【简化集】数据业务鉴权 (18)6.4.4TC-BasicReq-04004 [必选] 【简化集】国际漫游 (18)6.4.5TC-BasicReq-04005 [必选] 【简化集】网络选择方式,自动选网 (19)6.4.6TC-BasicReq-04006 [必选] 【简化集】鉴权 (19)6.5基本通话功能 (19)6.5.1TC-BasicReq-05001 [必选] 待机空闲状态下输入号码,发起语音呼叫 (19)6.5.2TC-BasicReq-05002 [必选] 来电提示 (20)6.5.3TC-BasicReq-05006 [必选] 通话中访问电话本查看联系人 (20)6.5.4TC-BasicReq-05008 [可选] IP拨号功能及前缀 (21)6.5.5TC-BasicReq-05010 [必选] 语音电话与SMS并发,语音通话中,收到短消息21 6.5.6TC-BasicReq-05011 [必选] 语音电话与MMS并发,语音通话中,收到MMS通知216.6通用用户界面 (23)6.6.1TC-BasicReq-06001 [必选] 状态栏图标 (23)6.6.2TC-BasicReq-06002 [必选] 【简化集】待机界面显示运营商名称 (24)6.6.3TC-BasicReq-06003 [必选] 本机菜单 (24)6.6.4TC-BasicReq-06007 [必选] 低电量关机提示 (25)6.6.5TC-BasicReq-06010 [必选] 键盘锁/屏幕锁基本功能 (26)6.7文字输入和信息提取 (27)6.7.1TC-BasicReq-07001 [必选] 输入法 (27)6.7.2TC-BasicReq-07002 [必选] 联想输入 (27)6.7.3TC-BasicReq-07003 [必选] 输入字符(基本类别) (28)6.7.4TC-BasicReq-07004 [可选] 中文词组输入 (28)6.8电话本 (29)6.8.1TC-BasicReq-08010 [必选] UIM电话本基本功能(仅当终端支持UIM卡时)296.8.2TC-BasicReq-08011 [必选] 终端电话本与UIM电话本之间的记录复制(仅当终端支持UIM卡时) (30)6.9铃声和提示音 (31)6.9.1TC-BasicReq-09001 [必选] MIDI铃声,16和弦及以上 (31)6.9.2TC-BasicReq-09002 [必选] 设置来电铃声 (31)6.10硬件配置和功能要求 (32)6.10.1TC-BasicReq-20006 [必选] 电池续航能力 (32)6.10.2TC-BasicReq-20007 [必选] 【简化集】声码器 (32)6.10.3TC-BasicReq-20008 [必选] 【简化集】无线Modem(仅当终端配备Modem时)336.11UIM卡接口要求 (33)6.12字符集 (34)6.12.1TC-BasicReq-24001 [必选] 显示字符(基本类别) (34)6.13图片文件格式 (35)6.13.1TC-BasicReq-25001 [必选] 图片文件格式,jpeg/jfif,jpeg/exif(仅当终端屏幕为彩色屏幕时) (35)6.13.2TC-BasicReq-25002 [必选] 图片文件格式,GIF 87,GIF 87a,GIF89a(仅当终端屏幕为彩色屏幕时) (35)6.13.3TC-BasicReq-25003 [必选] 图片文件格式,PNG(仅当终端屏幕为彩色屏幕时)366.14音频文件格式 (37)6.14.1TC-BasicReq-26001 [推荐] 音频文件格式,编码(codec)为mp3、文件扩展名为.mp3 376.14.2TC-BasicReq-26002 [必选] 音频文件格式,编码(codec)为midi、文件扩展名为.mid 376.14.3TC-BasicReq-26003 [必选] 音频文件格式,编码(codec)为AMR NB、文件扩展名为.amr (38)6.14.4TC-BasicReq-26004 [必选] 对多媒体编码的最低解码要求 (39)6.14.5TC-BasicReq-26005 [推荐] 音频文件格式,编码(codec)为AAC/AAC+ (39)6.14.6TC-BasicReq-26006 [推荐] 启动音乐播放器 (40)6.15环境要求 (40)6.15.1TC-BasicReq-29001 [必选] 终端的工作环境要求 (40)6.16终端外观设计要求 (40)6.16.1TC-BasicReq-30001 [必选] 终端的外观要求 (40)6.17终端软件要求 (41)6.17.1TC-BasicReq-31001 [必选] 终端软件升级 (41)6.17.2TC-BasicReq-31002 [必选] 【简化集】显示软件版本、PRL版本和ESN(或MEID)416.18终端MEID要求 (41)6.19终端支持OTA要求 (41)6.20终端支持PUIMID UIM卡要求 (42)7CDMA 1x/EVDO终端要求 (42)7.1最低性能要求 (42)7.1.1CDMA1X/EVDO终端射频性能要求 (42)7.1.2CDMA1x终端协议一致性要求 (43)7.1.3CDMA1x终端数据性能要求 (43)7.2接收分集 (43)7.2.1TC-EVDO-02001 [可选] 接收分集终端要求 (43)7.2.2TC-EVDO-02002 [可选] 单天线监听1X寻呼信道要求 (43)7.2.3天线设计要求 (44)7.3混合操作 (44)7.4移动性管理要求 (44)7.4.1TC-EVDO-04001 [可选] 移动IP PDSN间切换,移动终端在激活状态 (44)7.4.2TC-EVDO-04002 [可选] 移动IP PDSN间切换,移动终端在休眠状态 (45)7.4.3TC-EVDO-04003 [可选] 移动IP PDSN内切换,移动终端在激活状态 (45)7.4.4TC-EVDO-04004 [可选] 移动IP PDSN内切换,移动终端在休眠状态 (46)7.4.5TC-EVDO-04005 [必选] 简单IP PDSN内切换,移动终端在激活状态 (46)7.4.6TC-EVDO-04006 [必选] 简单IP PDSN内切换,移动终端在休眠状态 (47)7.5数据业务基本能力要求 (47)7.5.1TC-EVDO-05001 [必选] 【简化集】终端IP层相关要求 (47)7.5.2TC-EVDO-05002 [必选] TCP/UDP支持 (48)7.5.3TC-EVDO-05003 [必选] PPP配置 (48)7.5.4TC-EVDO-05004 [必选] Simple IP操作 (49)7.5.5TC-EVDO-05005 [必选] Simple IP认证失败 (49)7.5.6TC-EVDO-05006 [可选] Mobile IP操作 (50)7.5.7TC-EVDO-05007 [必选] PRI参数 (51)7.5.8TC-EVDO-05008 [必选] 数据业务参数配置 (51)7.5.9TC-EVDO-05009 [必选] 【简化集】EVDO接入数据业务参数配置 (51)7.5.10TC-EVDO-05010 [可选] 数据呼叫起呼抑制 (52)7.5.11TC-EVDO-05011 [必选] 数据业务激活态下的非激活定时器 (52)7.5.12TC-EVDO-05012 [必选] 混合终端HRPD休眠状态下,移动台侧重激活分组数据呼叫 527.5.13TC-EVDO-05013 [必选] 混合终端HRPD休眠状态下,网络侧重激活分组数据呼叫537.6系统捕获和鉴权 (53)7.6.1TC-EVDO-06001 [必选] 系统捕获 (53)7.6.2TC-EVDO-06002 [必选] 终端新旧UIM卡接入鉴权 (54)7.7接口要求 (55)7.8数据业务并发处理 (55)7.8.1TC-EVDO-08001 [可选] 数据业务并发处理 (55)7.9终端耗电性能 (55)7.9.1TC-EVDO-09001 [必选] 终端激活待机时间 (55)7.9.2TC-EVDO-09002 [必选] 终端网络语音通话时间 (56)7.10MEID要求 (57)8详细更新历史 (58)附录 A 终端技术参数 (63)图目录图5-1:终端基本技术要求测试环境 (8)表目录表4-1:要求等级 (5)表4-2:用例的测试结果判断准则 (7)表5-1:测试仪器仪表 (9)表5-2:测试素材 (9)前言本规范是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体系的系列规范之一,该系列规范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分册:(1)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基本技术要求分册(2)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SMS分册(3)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MMS分册(4)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Java分册(5)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BREW分册(6)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流媒体分册(7)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全功能浏览器分册(8)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WAP浏览器分册(9)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LBS分册(10)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PIM分册(11)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CDMA/GSM双模终端分册(12)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DM分册(13)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PSVT分册(14)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QCHAT分册(15)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Email分册(16)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条码分册(17)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1xEVDO混合操作要求分册(18)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现网分册(19)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Rev.0现网测试要求分册(20)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Rev.A现网测试要求分册(21)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增值业务现网测试分册(22)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Rev.A数据终端分册(23)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最低数据性能要求分册(24)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MEID空口一致性分册(25)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UI分册(26)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UI分册附件1(Brew平台常用功能操作流要求)(27)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UI分册附件2(WinCE平台常用功能操作流要求)本规范描述了CDMA终端基本技术要求的测试环境、测试素材、测试用例和测试结果判定准则。
移动终端信息安全测试方法
移动终端信息安全测试是检查移动终端信息安全状况的重要手段,确保移动终端信息安全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移动终端信息安全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移动终端信息安全测试原理移动终端信息安全测试是一种研究移动终端信息安全性的方法,主要通过模拟攻击和安全检测的方式,来检查移动终端的安全状况。
1、模拟攻击:通过模拟可能发生的攻击行为,以检测移动终端的安全弱点,主要包括密码破解、病毒攻击、应用程序漏洞攻击等。
2、安全检测:通过软件和硬件的安全检测,检查移动终端内部的软硬件设置、数据备份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网络安全等,以确保移动终端信息安全可靠性。
二、移动终端信息安全测试方法
1、硬件安全检测:主要检测硬件设备的安全性,包括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硬件设备设置、数据备份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等,主要通过实验室测试来进行,以确保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2、软件安全检测:主要检测移动终端的软件设置、程序安全性、病毒安全性、操作系统安全性等,主要通过模拟攻击和安全检测软件来进行,以确保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3、网络安全检测:主要检测移动终端的网络安全性,包括网络安全设置、网络通信安全性等,主要通过网络攻击模拟和网络安全检测软件来进行,以确保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移动终端信息安全测试主要通过模拟攻击和安全检测的方式,来检查移动终端的安全状况,包括硬件安全检测、软件安全检测和网络安全检测等,以确保移动终端信息安全可靠性。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终端测试规范1. 介绍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终端测试规范是为了确保移动通信终端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性能,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移动通信企业的终端测试工作,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硬件测试、软件测试、通信测试和功能测试。
2. 硬件测试硬件测试是基于终端硬件的各项功能、性能和可靠性进行检测和评估。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外观检测终端外观检测要求终端产品外形美观、结构坚固、按键灵活、屏幕无明显瑕疵,并符合中国移动通信企业的相关规定。
2.2 电池性能测试对终端的电池性能进行测试,包括电池容量、电池寿命、充电时间和放电时间等方面的评估,确保终端在使用过程中的续航能力和稳定性。
2.3 通信性能测试对终端的通信性能进行测试,包括信号接收强度、通话质量、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的评估,以保证终端在各种网络环境下的正常通信能力。
软件测试是基于终端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界面进行测试和评估。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操作系统评估对终端的操作系统进行评估,包括安全性、稳定性和兼容性等方面的测试,确保终端在各种使用场景下的正常运行。
3.2 应用程序测试对终端的应用程序进行测试,包括功能完整性、界面友好性和性能稳定性等方面的评估,以保证用户在使用终端时能够顺利完成各项操作。
4. 通信测试通信测试是基于终端与网络的连接和数据传输进行测试和评估。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信号接收测试对终端的信号接收能力进行测试,评估终端在不同信号强度下的表现,以确定终端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可用性。
4.2 数据传输测试对终端的数据传输能力进行测试,包括上传速度、下载速度和数据传输稳定性等方面的评估,确保终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产生丢包或卡顿等问题。
功能测试主要是对终端的各种功能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1 通话功能测试对终端的通话功能进行测试,包括通话接通率、通话音质和通话稳定性等方面的评估,确保用户在通话过程中的良好体验。
手机终端测试工作总结
手机终端测试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工作之一,它涉及到手机软件的稳定性、兼容性、性能等方面的测试。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手机终端测试工作,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首先,手机终端测试需要细心和耐心。
由于手机终端的软件繁多,测试过程中
需要反复测试,找出软件的bug并及时修复。
这就需要测试人员有耐心和细心,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
其次,手机终端测试需要全面和深入。
在测试过程中,不仅需要测试软件的基
本功能,还需要测试其兼容性、性能等方面。
只有全面和深入地测试,才能确保软件的质量。
再次,手机终端测试需要团队合作。
在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需要与开发人员、产品经理等多个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只有团队齐心协力,才能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手机终端测试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终端
软件的更新迭代速度越来越快,测试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测试方法和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测试能力。
总的来说,手机终端测试工作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测试人员具备
细心、全面、团队合作和不断学习的能力。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能够不断提升自己,为手机终端软件的质量保驾护航。
保密等级:公开发放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技术标准Q/CT XXXX.1-2010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Rev A 现网测试要求分册(含终端、数据终端)Mobile Terminal Test Specification of China Telecom —1xEV-DO Rev A Field Requirements Fascicule (2010.V1)200×-××-××发布200×-××-××实施 发布中国电信集团公司Q/CT XXXX.1-2010目目 前 1 2 3录录 .......................................................................................................................................... I 言 .........................................................................................................................................V 适用范围.................................................................................................................................. 1 参考资料.................................................................................................................................. 1 名词和缩略语.......................................................................................................................... 13.1 3.2 4名词 .................................................................................................................................... 1 缩略语 ................................................................................................................................ 3概述.......................................................................................................................................... 5 4.1 4.2 4.2.1 4.2.2 4.3 4.4 测试等级 ............................................................................................................................ 5 测试结果判断准则 ............................................................................................................ 5 预期结果的测试结果判断准则 ..................................................................................... 5 测试用例的测试结果判断准则 ..................................................................................... 5 测试编号组成 .................................................................................................................... 6 简化测试集和完整测试集 ................................................................................................ 65测试环境和素材...................................................................................................................... 7 5.1 5.2 5.3 5.4 测试环境 ............................................................................................................................ 7 测试配置参数 .................................................................................................................... 7 测试仪器仪表 .................................................................................................................... 8 测试素材 ............................................................................................................................ 96PRL 更新、系统捕获、新旧 UIM 卡接入鉴权 .................................................................. 9 6.1 6.2 6.3 6.4 TC-RAFIELD-01001 [必选] 【简化集】CPRL 更新 静态 .............................................. 9 TC-RAFIELD-01002 [必选] 【简化集】系统捕获 静态 ................................................. 9 TC-RAFIELD-01003 [必选] 【简化集】新旧 UIM 卡接入鉴权 静态 ......................... 10 TC-RAFIELD-01004 [验证]SSD 同步 静态 .................................................................... 107增强型开销信道测试.............................................................................................................11 7.1 TC-RAFIELD-02001 [必选] 【简化集】移动台发起增强型空闲状态协议协商(带有 PREFERREDCONTROLCHANNELCYCLE 属性) ..........................................................................11 7.2 TC-RAFIELD-02002 [可选]SLOTTEDMODE 属性协商和连接关闭后的 T12/T23 计时器 12 7.3 TC-RAFIELD-02003 [可选]移动台接收 DATA OVER SIGNALING 消息 .......................... 13 7.4 TC-RAFIELD-02004 [可选]移动台发送 DATA OVER SIGNALING 消息 .......................... 14 7.5 TC-RAFIELD-02005 [可选]移动台接收子同步控制信道包囊中的短包 ...................... 148增强型业务信道测试............................................................................................................ 15 8.1 TC-RAFIELD-03001 [必选] 【简化集】移动台接收单用户数据包 静态 ................... 15IQ/CT XXXX.1-2010 8.2 8.3 8.4 9 TC-RAFIELD-03002 [可选]移动台接收多用户数据包 静态 ........................................ 16 TC-RAFIELD-03003 [可选]移动台接收单用户短数据包 静态 .................................... 17 TC-RAFIELD-03004 [可选]移动台以最大速率发送数据包(反向 1.8MBPS)静态 ... 18切换测试................................................................................................................................ 19 9.1 9.2 TC-RAFIELD-04001 [必选] 【简化集】EVDO 激活更软切换(DRC 重指定) ....... 19 TC-RAFIELD-04002 [必选] 【简化集】EVDO 激活软切换(DSC 变换/DRC 重指定) 19 9.3 TC-RAFIELD-04003 [必选]【简化集】 移动台在同一 PDSN 下的从 EVDO 向 CDMA 1X 的休眠切换................................................................................................................................ 20 9.4 TC-RAFIELD-04004 [必选]【简化集】 移动台在同一 PDSN 下的从 EVDO 向 CDMA 1X 的激活切换................................................................................................................................ 21 9.5 TC-RAFIELD-04005 [必选]【简化集】 移动台在同一 PDSN 下的从 CDMA 1X 向 EVDO 的休眠切换................................................................................................................................ 21 9.6 TC-RAFIELD-04006 [不测]MOBILE IP 下,移动台在不同 PDSN 之间的 EVDO 休眠切 换 22 9.7 TC-RAFIELD-04007 [不测]MOBILE IP 下,移动台在不同 PDSN 之间的 EVDO 激活切 换 23 9.8 TC-RAFIELD-04008 [不测]MOBILE IP 下,移动台在不同 PDSN 之间的从 EVDO 向 CDMA 1X 的休眠切换 ............................................................................................................. 24 9.9 TC-RAFIELD-04009 [不测]MOBILE IP 下,移动台在不同 PDSN 之间的从 EVDO 向 CDMA 1X 的激活切换 ............................................................................................................. 24 9.10 TC-RAFIELD-040010 [不测]MOBILE IP 下,移动台在不同 PDSN 之间的从 CDMA 1X 向 EVDO 的休眠切换............................................................................................................... 2510 混合模式测试........................................................................................................................ 26 10.1 TC-RAFIELD-05001 [必选] 【简化集】CDMA 1X 和 EVDO 均为空闲状态,MO/MT 电话 静态 .................................................................................................................................. 26 10.2 TC-RAFIELD-05002 [必选] 【简化集】CDMA 1X 空闲状态,EVDO 休眠状态下, MO/MT 电话 静态 ................................................................................................................... 26 10.3 TC-RAFIELD-05003 [必选] 【简化集】CDMA 1X 空闲状态,EVDO 非实时数据业务 激活状态下,MO/MT 电话 静态............................................................................................ 27 10.4 TC-RAFIELD-05004 [必选] 【简化集】CDMA 1X 和 EVDO 均为空闲状态,MO/MT 短消息 静态 .............................................................................................................................. 27 10.5 TC-RAFIELD-05005 [必选] 【简化集】CDMA 1X 空闲状态,EVDO 休眠状态下, MO/MT 短消息 静态................................................................................................................ 28 10.6 TC-RAFIELD-05006 [必选] 【简化集】CDMA 1X 空闲状态,EVDO 非实时数据业务 激活状态下,MO/MT 短消息 静态 ........................................................................................ 28 10.7 TC-RAFIELD-05007 [必选] 【简化集】EVDO 休眠状态下,移动台侧重激活分组数据 呼叫 静态 .................................................................................................................................. 29 10.8 TC-RAFIELD-05008 [必选] 【简化集】EVDO 休眠状态下,网络侧重激活分组数据呼 叫 静态 ...................................................................................................................................... 29 11 Performance 测试 ................................................................................................................ 30 11.1 TC-RAFIELD-06001 [必选] 【简化集】PPP SESSION(SIMPLE IP) 建立时间 静态 ...... 30IIQ/CT XXXX.1-2010 11.2 TC-RAFIELD-06002 [必选] 【简化集】AT 发起的连接建立时间 静态 ..................... 31 11.3 TC-RAFIELD-06003 [可选]AN 发起的连接建立时间(采用缺省的 SLOTTEDMODE 属性) 静态 31 11.4 TC-RAFIELD-06004 [可选]AN 发起的连接建立时间(采用非缺省的 SLOTTEDMODE 属 性) 静态..................................................................................................................................... 32 11.5 TC-RAFIELD-06005 [必选] 【简化集】AT 与 1XEVDO REVISION A 系统进行 SESSION 协商 静态 .................................................................................................................................. 33 11.6 TC-RAFIELD-06006 [可选]反向链路数据性能(传送 HICAP FULL BUFFER 业务数据) 静态 34 11.7 TC-RAFIELD-06007 [可选]反向链路数据性能(传送 LOLAT BURSTY 业务数据)静态 35 11.8 TC-RAFIELD-06008 [可选]反向链路峰值速率数据性能(采用非缺省的功率参数组传 送 FULL BUFFER 业务数据)静态 ............................................................................................. 36 11.9 TC-RAFIELD-06009 [必选] 【简化集】AT 发起的呼叫建立成功率 静态 ................. 37 11.10 TC-RAFIELD-06010 [必选] 【简化集】EVDO REV A 下长时间数据下载测试 动态 37 11.11 TC-RAFIELD-06011 [必选] 【简化集】EVDO REV A 下长时间数据上传测试 动态 38 12 Session 协商测试 ................................................................................................................. 39 12.1 TC-RAFIELD-07001[可选] EVDO 连接状态下 REV A PERSONALITY 1 到 REV A PERSONALITY 2 转移 ................................................................................................................. 39 12.2 TC-RAFIELD-07002[可选] EVDO 休眠状态下 REV A PERSONALITY 1 到 REV A PERSONALITY 2 转移 ................................................................................................................. 40 13 其它........................................................................................................................................ 41 14 详细更新历史........................................................................................................................ 42 附 录 A 终端技术参数 ........................................................................................................... 42IIIQ/CT XXXX.1-2010图目录图 5-1:现网 EVDO Rev A 混合组网环境配置示意 .................................................................. 7表目录表 4-1:用例的测试结果判断准则 ............................................................................................... 6 表 5-1:测试仪器仪表 ................................................................................................................... 8 表 5-2:测试素材 ........................................................................................................................... 9 表 A-1:终端技术参数 ............................................................................................................... 42IVQ/CT XXXX.1-2010前言本规范是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体系的系列规范之一,该系列规范主 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分册: (1)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基本技术要求分册 (2)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SMS 分册 (3)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MMS 分册 (4)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Java 分册 (5)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BREW 分册 (6)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流媒体分册 (7)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全功能浏览器分册 (8)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WAP 浏览器分册 (9)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LBS 分册 (10)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PIM 分册 (11)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CDMA/GSM 双模终端分册 (12)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DM 分册 (13)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PSVT 分册 (14)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QCHAT 分册 (15)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Email 分册 (16)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条码分册 (17)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1xEVDO 混合操作要求分册 (18)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现网分册 (19)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Rev.0 现网测试要求分册 (20)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Rev.A 现网测试要求分册 (21)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增值业务现网测试分册 (22)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Rev.A 数据终端分册 (23)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最低数据性能要求分册 (24)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MEID 空口一致性分册 (25)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UI 分册 (26)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UI 分册附件 1(Brew 平台常用功能操 作流要求) (27)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UI 分册附件 2(WinCE 平台常用功能 操作流要求) 本规范描述了 CDMA EVDO Rev A 终端/数据终端现网要求的测试环境、测试 VQ/CT XXXX.1-2010素材、测试用例和测试结果判定准则。
移动智能终端性能测试与评估研究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离不开他们。
这些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它们不仅提供便利的通信功能,还可以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多媒体操作。
然而,在这些终端中,由于硬件和软件都有限制,性能问题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移动智能终端性能测试与评估研究就成为一个必要的任务。
一、移动智能终端性能测试的意义对于一个移动智能终端而言,性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它不仅关系到用户体验,还关系到终端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用性。
因此,对于一个终端而言,性能测试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性能测试能够检测终端的各项性能指标,包括 CPU、内存、存储、网络和电池等方面,同时也能够预测终端在现实使用场景中的性能表现。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了解终端的性能瓶颈,从而针对性地进行优化。
因此,移动智能终端性能测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移动智能终端性能测试的方法现代的移动智能终端一般由软硬件组成,而为了测试它们的性能,我们需要使用一些专门的测试工具。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应用程序性能测试应用程序性能测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测试方法。
通过安装和运行不同的应用程序,我们可以了解终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表现。
比如,我们可以测试在运行游戏、视频播放等资源密集型应用时的性能表现,判断终端运行这些应用程序的流畅度和稳定性。
2. 系统性能测试系统性能测试是一种非常全面的测试方法。
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比如 AnTuTu 等来进行测试。
这些工具通常会测试终端的 CPU、内存、存储、网络和电池等方面的性能,并生成相应的测试结果和报告。
3. 真实环境测试真实环境测试是一种非常实际的测试方法。
通过实际的场景模拟,比如打电话、发送短信、上网等,我们可以测试终端在真实使用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这种测试方法通常比较贴近实际使用情况,因此能够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和数据。
四、移动智能终端性能评估的指标对于一个移动智能终端,性能评估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移动终端性能测试的基础知识与实践移动终端性能测试在现代软件应用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由于移动设备数量巨大,且不断推出新型号,移动终端性能测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与复杂。
本文将介绍移动终端性能测试的基础知识与实践,给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1. 测试环境测试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这包括测试设备的选择、操作系统与版本、应用程序的版本、网络连接类型等因素。
测试设备的选择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目标用户群体来选取。
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版本也需要根据测试需求来选择,并保持测试环境的一致性。
网络连接类型也应同样注意,以免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 测试目标测试目标是测试的核心,它是指我们要测试什么。
通常移动终端的性能测试目标包括以下几点:(1)启动时间:指应用程序从启动到完全加载所需要的时间。
(2)响应时间:指用户操作某一功能时,系统响应的速度。
(3)性能稳定性:指应用程序使用一段时间后性能是否仍然稳定。
(4)内存占用:指应用程序运行时所占用的内存大小。
(5)电池消耗:指应用程序在运行时,对设备电池的消耗情况。
(6)网络速度:指应用程序网络连接时的速度。
3.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是测试的重要步骤之一。
它需要根据测试目标,确定测试方法。
通常使用的测试方法包括人工测试、自动化测试和压力测试。
(1)人工测试:人工测试是指通过人工的操作,观察应用程序的性能,记录测试结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试目标较少,测试范围较小的情况。
(2)自动化测试:自动化测试是指使用测试工具,按照预定的测试计划执行测试任务,自动化地记录、分析测试结果。
自动化测试适用于测试目标较多,测试范围较广的情况。
(3)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指在一定负载下,测试系统的性能与稳定性。
在压力测试中,测试工具模拟出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系统,并在测试过程中不断增加负载,测试系统的稳定性。
4. 测试分析与报告测试分析与报告是测试的最后一步。
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测试报告向相关人员反馈测试结果。
159第7章 系统测试技术试成本逐步上升;(2)稳定性:移动应用软件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与终端的电话、短信、浏览器等背景业务经常在功能层面上产生交互,移动应用的不稳定性提升;(3)可维护性:用户体验是应用产品开发人员关注的重点,在应用交付使用后,开发人员还要定期对应用运行质量进行监控和测试;(4)性能:终端上移动应用的表现如何与终端、网络和服务的性能都有关系,性能遇到瓶颈时,应用业务的优化成本也不断提高。
从用户角度看,测试重点主要有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稳定性测试和安全性测试等。
7.4.3 移动终端测试实例本节测试实例以Android 系统平台上运行的“大角虫”软件作为待测软件,对其编写测试脚本,完成基本的登录功能以及简单的滑动操作。
本次测试的基本步骤如下。
1.环境搭建(1)Java 环境安装配置,Eclipse 安装① 从官网下载JDK1.7(最好是JDK1.7,最新版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配置好JA V A_HOME 环境变量。
② 从官网下载并安装Eclipse 或者MyEclipse (也可以使用idea 开发工具,本书用版本是:Luna Service Release 2(4.4.2)的Eclipse 来介绍)。
(2)下载、安装和配置SDK① 从Android 中文官网下载适当版本的SDK ,然后再网上寻找镜像。
下载好SDK 需要的一些文件,如图7-7所示。
图7-7 SDK需要文件160 软件测试(慕课版) ② 下载完成后,需配置ANDROID_HOME 环境变量,使得PA TH 里包含$ANDROID_HOME/ platform-tools 和$ANDROID_HOME/tools 。
③ 检查配置成功:在cmd 中输入命令:android–h ,若出现图7-8结果则说明配置成功,否则重复检查以上步骤。
图7-8 ANDROID_HOME环境变量配置成功(3)安装配置Appium① 从http://appium.io/下载Appium ,安装后将环境变量path 中配置安装目录下的:\Appium_1.4\ node_modules\.bin 。
手机终端测试实施方案一、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手机终端的稳定性和性能对用户体验至关重要,因此手机终端测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手机终端测试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测试目标。
1. 确保手机终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 验证手机终端的性能指标,包括响应速度、功耗、内存占用等;3. 确保手机终端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通信稳定性;4. 验证手机终端在不同操作系统版本下的兼容性;5. 发现并修复手机终端的缺陷和问题。
三、测试环境。
1. 硬件环境,包括不同型号的手机终端、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不同网络环境(2G/3G/4G/Wi-Fi);2. 软件环境,包括测试工具、测试平台、测试数据等;3. 人员环境,包括测试人员、开发人员、产品经理等。
四、测试内容。
1. 功能测试,验证手机终端的各项功能是否符合需求,包括拨号、通话、短信、网络连接等;2. 性能测试,包括响应速度、功耗、内存占用、CPU占用等;3. 兼容性测试,验证手机终端在不同操作系统版本下的兼容性,确保在不同设备上的稳定性;4. 安全测试,验证手机终端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通信安全性,包括数据加密、防火墙等;5. 用户体验测试,通过用户调研和反馈,验证用户在使用手机终端时的体验,包括界面友好性、操作便捷性等。
五、测试方法。
1. 手工测试,由测试人员手动操作手机终端,进行功能验证、界面测试等;2. 自动化测试,利用测试工具进行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等,提高测试效率;3. 压力测试,模拟大量用户同时访问,验证手机终端在高负载情况下的稳定性;4. 安全测试,利用安全测试工具对手机终端进行漏洞扫描、数据加密验证等。
六、测试流程。
1. 确定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测试内容等;2. 设计测试用例,根据测试目标和测试内容,设计详细的测试用例;3. 执行测试用例,按照测试计划执行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果;4. 缺陷管理,对测试中发现的缺陷进行记录、分类、跟踪和验证;5. 测试报告,整理测试结果,编写测试报告,包括测试总结、问题分析、改进建议等。
sim卡终端测试结果反馈报告Sim卡终端测试结果反馈报告一、引言Sim卡终端测试是确保移动通信设备与Sim卡的兼容性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本报告旨在对进行Sim卡终端测试的结果进行反馈,以便于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移动通信设备的性能。
二、测试目的Sim卡终端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验证移动通信设备与Sim卡之间的互操作性和稳定性。
通过测试,可以确保移动通信设备能够正常识别和使用Sim卡功能,保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通信质量和安全性。
三、测试内容1. Sim卡插拔测试通过多次插拔Sim卡,测试移动通信设备对于插拔操作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测试结果显示,在多次插拔后,设备能够正常识别和使用Sim卡。
2. Sim卡识别测试测试移动通信设备对于不同类型的Sim卡的识别能力。
测试结果显示,设备能够识别并正常使用各种类型的Sim卡,包括2G、3G和4G Sim卡。
3. Sim卡功能测试测试移动通信设备是否能够正常使用Sim卡的各项功能,包括通话、短信、上网等。
测试结果显示,设备能够正常使用Sim卡的各项功能,通信质量良好。
4. Sim卡安全性测试测试移动通信设备是否能够对Sim卡进行安全保护,防止Sim 卡被盗用或被恶意篡改。
测试结果显示,设备具有良好的Sim卡安全性保护机制,能够有效防止Sim卡被非法使用。
四、测试结果经过Sim卡终端测试,移动通信设备在各项测试项目中表现良好,能够正常识别和使用Sim卡的各项功能。
测试结果显示,设备的互操作性和稳定性较高,能够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
五、优化建议鉴于测试结果,我们对移动通信设备的Sim卡终端功能提出以下优化建议:1. 进一步提高Sim卡插拔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确保设备在频繁插拔操作下依然能够正常工作;2. 持续更新设备的Sim卡识别能力,以适应新型Sim卡的发展趋势;3. 加强设备对于Sim卡安全性的保护,提高防护机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4. 不断优化Sim卡功能的使用体验,提高通话质量和上网速度。
移动用户终端无线局域网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
移动用户终端无线局域网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
一、无线局域网技术指标
1、地理位置及传输距离:传输距离可以达到多少?无线局域网系统需要设置在哪里,究竟需要多大空间?
2、数据传输速率:信号传输最高速率可以达到多少?发信息传输的速率有什么样的变化?
3、信号强度:信号的强度和实时传输的信息有什么关系?某特定距离有多大信号强度?
4、时延:传输时的时延大小,影响着系统的运行效率,它与人工明确的信息传输速率又有什么关系?
5、干扰强度:空气中的干扰信号可能会影响正确信息的传输,无线局域网系统能否应对这种干扰?
6、数据安全性:系统及终端设备需要满足多高的安全性?信息是否能正确传输而不被篡改和窃听?
二、无线局域网测试方法
1、结构对比:对比不同系统结构,比较相同指标在各个系统的表现,在不同的环境中的的识别度。
2、卫星测定:使用卫星测定的方法,可以得出位置信息,测试无线传输距离等指标。
3、阻抗测试:使用专业的仪器进行信号阻抗的测量,可以准确的测量出信号的强度,确定出无线信号传输的距离。
4、性能测试:内容测试,安全性测试和速度测试等测试方法,评估不同终端设备的性能,确定出无线局域网系统的最佳传输效果。
5、满足度测试:系统及设备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满足用户的定位信息传输,以及安全性、数据速率等技术指标?
6、综合测试:综合考虑以上各项测试数据,并结合实际用户环境,得出系统及设备的最优化配置及使用模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手机测试样机数量要求:
1.测试中心常规测试送测终端37台(不包含省公司),具体要求如下:
2.测试配件及其他要求:
a)3个耳机,2个假电池,PC套件、Modem驱动、AGPS、WLAN、手机电视以及相关说明文档
b)提供送测终端电子版IMEI号,写明IMEI对应终端的类型
c)手机背面贴标签,写明是哪个月的(例如8月或8月上),特殊终端需标识(如CMMB实验室CA、
CMMB外接射频、协议等)
测试卡要求:
1.每轮次每款终端提供必要的测试卡:
2.建议厂商将每张测试卡开通相应的资费套餐
其他产品送测要求:
1.定制GSM手机:2台机器,1台为实验室网络配置(用于DM等测试),一台为正式商用版本配置;
非定制GSM手机:2台机器,均为正式商用版本配置。
2.无线座机:共计5台机器(请通过贴标签区分),1台为DM、EPIM等业务按照实验室网络参数配置;且可选择网络模式(TD优先、仅TD、GSM优先、仅GSM等),其余4台为正式商用版本。
3.G3数据卡:5台机器,均为正式商用版本配置。
4.G3便携式无线接入网关:5台机器,均为正式商用版本配置。
5.G3平板电脑:总计20台机器(请通过贴标签区分),1台WLAN,2台CMMB外接射频,1台CMMB实验室密钥,4台协议(需要关闭DM、DCD、呼叫转移等业务及开射频孔),1台协议网络可选、1台网络可选(通过菜单或者工程模式提前说明),其他10台配置为实验室参数。
辅助工具:2个假电池,PC套件、Modem驱动,3个耳机,质量承诺书,提供送测终端电子版IMEI号;。
终端测试报告测试日期:2021年8月1日
测试人员:XXX
测试对象:终端设备
测试环境:公司实验室
测试目的:
1. 验证终端硬件和软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检测终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测试终端的功能和性能
测试内容:
1. 确认终端基本信息:终端型号、系统版本、固件版本、内存、存储等
2. 测试终端的基本功能:开机、关机、重启等
3. 检测终端的网络连接:通过WIFI或者移动数据连接网络
4. 测试系统稳定性和性能:确认终端是否出现卡顿、死机、闪
退等问题
5. 测试终端的应用软件:确认应用内是否有UI异常、打开速度、运行稳定性等
6. 测试摄像头:确认图像质量、拍照、录像等功能是否正常
测试结果:
1. 终端硬件和软件符合设计要求
2. 终端可靠性和稳定性表现良好,没有出现闪退、死机等情况
3. 终端的基本功能、网络连接、摄像头功能正常
4. 应用软件运行稳定,打开速度快,UI无异常
总结:
终端测试结果表明,终端的性能符合用户要求,且系统稳定性良好。
我们将继续努力完善终端的功能和性能,为用户打造更好的产品。
数字移动通信终端通用功能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数字移动通信终端是指能够接收和传输数字信号的移动通信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
其通用功能要求包括通信功能、数据功能、多媒体功能和系统功能等几个方面。
下面将分别介绍每个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一、通信功能要求:1.信号接收和传输能力:移动通信终端应具备良好的信号接收和传输能力,可接收和传输可靠稳定的语音和数据信号。
测试方法可采用不同信号强度下的通信测试,检测终端对信号的敏感度和传输质量。
2.通话质量:通话质量是衡量通信终端性能的重要指标,包括音质、声音清晰度和信号稳定性等方面。
测试方法可以通过模拟通话测试和实际通话测试来评估通话质量。
3.信息传输速率:通信终端应具备较高的信息传输速率,能够快速传输数据和多媒体内容。
测试方法可以采用下载、上传和传输文件等方式,测试终端的信息传输速率。
二、数据功能要求:1.数据传输支持:通信终端应支持各种数据传输方式,如2G/3G/4G/5G网络、Wi-Fi、蓝牙和NFC等。
测试方法可以通过测试各种数据传输方式的稳定性和速率来评估通信终端的数据功能。
2.数据安全性:通信终端应具备一定的数据加密和安全防护功能,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
测试方法可以采用漏洞扫描和数据加密性能测试来评估通信终端的数据安全性。
三、多媒体功能要求:1.图像和视频质量:通信终端应具备良好的图像和视频显示效果,包括色彩还原、清晰度和流畅度等方面。
测试方法可以采用图像和视频播放测试,评估通信终端的图像和视频质量。
2.音频功能:通信终端应具备良好的音频功能,包括音乐播放、音频录制和语音助手等。
测试方法可以采用音频播放和录制测试,评估通信终端的音频功能。
四、系统功能要求:1.硬件性能:通信终端应具备较高的硬件性能,包括处理器、内存和存储等方面。
测试方法可以采用基准测试和性能测试来评估通信终端的硬件性能。
2.操作系统稳定性:通信终端应具备稳定可靠的操作系统,不易出现崩溃和卡顿等问题。
中国移动通信彩信MMS终端测试规范中国移动通信彩信MMS终端测试规范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彩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发送多媒体消息的主要手段之一。
彩信的使用范围广泛,包括了照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多媒体形式。
然而,要想让彩信顺利传送,需要终端设备和网络的完美匹配。
因此,中国移动通信彩信MMS终端测试规范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测试准备1.测试条件(1)运营商网络、系统及与之相应的彩信中心;(2)彩信测试终端设备;(3)终端测试帐号及测试短信;(4)测试人员工作站及测试软件;(5)测试人员的安全准备,包括防静电处理和适当的人员防护。
2.测试环境测试环境应当准确反映真实环境。
3.测试数据记录测试人员需要对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记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说明。
二、测试内容1.基本测试(1)彩信的发送与接收测试:测试终端应该完全支持彩信的发送和接收功能。
(2)彩信元素测试:测试终端应该完全支持所有彩信元素。
(3)渐变色和动态图测试:测试终端应该完全支持渐变色和动态图的显示。
(4)选取模版测试:测试终端应该完全支持各种模版使用。
(5)音频播放测试:测试终端应该完全支持所有格式的音频文件播放功能。
2.界面测试(1)彩信主界面测试:测试终端主界面应该完全支持彩信界面的显示。
(2)媒体素材选择界面测试:测试终端选择媒体素材的界面应该完全支持选择媒体素材。
(3)彩信内容编辑界面测试:测试终端应该完全支持彩信内容的编辑功能。
3.性能测试(1)数据丢失率测试:测试终端应该能够完全支持正常传输数据,且数据丢失率应该较低。
(2)响应速度测试:测试终端应该充分满足响应速度的要求。
(3)协议兼容性测试:测试终端与各种网络协议和标准之间应该完全兼容。
(4)稳定性测试:测试终端应该满足长时间使用运行稳定的要求。
三、测试策略1.测试前的准备测试人员应该在面对终端测试之前,首先进行终端设备的充分了解,包括手机品牌、网络制式、终端价格等终端设备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