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任外交部部长
- 格式:doc
- 大小:192.00 KB
- 文档页数:4
前外交部长李肇星激情演讲寄语深外学子要有“赤子情怀,国际视野”4月28日下午,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应邀做客深圳外国语学校,在深外高中部体育馆做了题为《赤子情怀国际视野》的演讲。
到场聆听演讲的除了一校四部2000多名师生,还有市教育局副局长唐海海、深外家长委员会多名委员、以及郭华老师工作室的部分教师等。
“诗人外交家”李肇星李肇星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随后进入外交部工作。
1970年被派驻非洲工作,从那时起历任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随员、驻莱索托大使馆一秘、外交部新闻司长、新闻发言人、部长助理、驻联合国代表、副部长、驻美大使、外交部长等职。
李肇星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外交家,他还有着诗人的情怀,因此有“诗人外交家”之称。
在李部长的演讲之前,高中部黄晓鸿、刘琳霞两位老师深情朗诵了李肇星的诗作《奶娘》,让深外学子增进了对李肇星外交家另一面的了解。
此次来深外演讲的路上,李肇星先生还专门给深外写了一首诗《爱国求知——与深圳外国语学校学友共勉》,诗的最后这样写道:“母校是我们的摇篮,/开始向往无涯学海的地方。
/这是祖国最温馨的部位,/报效百姓的千舟万舸从这里起航。
”要记住“人民至上,人民万岁”人民万岁、祖国唯一、学海无涯、任重道远,是李肇星演讲的四个部分,贯穿着一个人成长的主线,也寄寓着他对深外学子的殷殷期望。
演讲伊始,李肇星饱含深情地说道:人们最伟大,人民最重要。
这是他了解中外历史、观察国际形势之后得出的结论。
从物质方面来看,“劳动人民是每个人的衣食父母”;而从精神方面来看,劳动人民同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长期的外交生涯中,李肇星形成了一个习惯“没事问!”。
每到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他都会问起当地人:什么是他们最为自豪的。
比如关于芭蕾舞、高尔夫的知识,他就是这样得来的。
李肇星说,欧洲文艺复兴之前,在现在的意大利,亚平宁半岛上的一个地方叫佛罗伦萨,是但丁的故乡,那里的饭菜做得不错,餐厅里人群拥挤,男服务员经常要踮起脚尖走路,颇受顾客的欣赏,这就是芭蕾舞的起源。
历任外交部发⾔⼈历任外交部发⾔⼈⾃1982年3⽉26⽇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钱其琛第⼀次作为发⾔⼈答记者问,1983年3⽉1⽇,齐怀远作为第⼀位正式发⾔⼈出现在中外媒体⾯前,30多年来,已有29位外交部发⾔⼈交替亮相。
其中,男性有24位:钱其琛、齐怀远、俞志忠、王振宇、马毓真、李肇星、⾦桂华、段津、吴建民、李建英、沈国放、陈健、崔天凯、唐国强、朱邦造、孙⽟玺、孔泉、刘建超、秦刚、马朝旭、洪磊、刘为民、陆慷、耿爽。
⼥性有5位:李⾦华、范慧娟、章启⽉、姜瑜、华春莹。
钱其琛(1928年1⽉-2017年5⽉),男,1928年1⽉⽣于天津市,江苏嘉定⼈。
李肇星,男,汉族,1940年10⽉⽣,⼭东胶南⼈。
⼤学⽂化,教授、博⼠⽣导师。
1985年-1990年,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司长,外交部发⾔⼈1990年-1993年,外交部部长助理1993年-1995年,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使1995年-1998年,外交部副部长1998年-2001年,中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使2001年-2003年,外交部副部长2003年-2007年,外交部长。
吴建民(1939年3⽉30⽇—2016年6⽉18⽇),男,汉族,江苏南京⼈。
1965年到1971年,吴建民在外交部翻译室⼯作期间,曾多次给⽑主席、周总理、陈毅等⽼⼀辈领导⼈做过翻译。
沈国放,1952年出⽣于江苏省常熟市⼀个普通⼯⼈家庭。
朱邦造,1952年⽣,江苏⽆锡宜兴⼈,学法语出⾝。
1997 - 2001 任外交部发⾔⼈、外交部新闻司参赞、副司长、司长;2001 - 2003 任中国驻突尼斯兼驻巴勒斯坦国⼤使;2004 - 2008 驻瑞⼠⼤使馆⼤使,起任中国驻瑞⼠⼤使,2008年3⽉离任回国;2009年1⽉- 2014.12任中国驻西班⽛兼安道尔特命全权⼤使。
孔泉,男,1955年11⽉⽣,北京市⼈,⼤学毕业。
2001年—2006年外交部新闻司司长2006年外交部欧洲司司长;2006年—2008年外交部部长助理2008年3⽉—2013年5⽉,中国驻法国并兼驻摩纳哥公国⼤使(副部级)2013年6⽉—2015年中央外事⼯作领导⼩组办公室副主任2015年—2018年3⽉中央外事⼯作领导⼩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边海防委员会副主任2018年3⽉—中央外事⼯作领导⼩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边海防委员会副主任(正部长级),第⼗三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履新“四部长”鲜为人知的故事2007年4月27日,外交部、科技部、国土部等四部走马换将,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的任免案。
免去李肇星外交部部长职务,任命杨洁篪为外交部部长;免去徐冠华科技部部长职务,任命万钢为科技部部长;免去孙文盛国土资源部部长职务,任命徐绍史为国土资源部部长;免去汪恕诚水利部部长职务,任命陈雷为水利部部长。
外界媒体评论说:部长新人在党代会前到位,这是胡(锦涛)温(家宝)突破传统的制度创新。
儒帅“老虎杨”名校深造开始外交生涯杨洁篪1950年出生在上海黄浦区北京西路、温州路一带,1963年考入上海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与现任中国驻联合国大使王光亚有同寝室之谊。
文化大革命发生后,他在1968年进入上海浦江电表厂当了工人,成为“老三届”。
中美正式建交之前,外交部挑选一批外语方面的人才前往英国进修。
1973年,与龙永图等人一道,杨洁篪被选送到英国名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深造。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是英国唯一将教学与科研集中在社会、政治、经济科学领域的顶尖学校。
著名校友包括美国前总统肯尼迪、金融家索罗斯、诺贝尔奖得主罗素、20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哈耶克、蒙代尔等,国内名人则有费孝通、徐志摩、金岳霖、萧乾、林徽因等。
20世纪70年代中国派往英国进修的外交干部分为两批,第一批包括杨洁篪、乐爱妹(杨洁篪夫人)、王光亚、陈姗姗(王光亚夫人,曾任驻爱沙尼亚大使)、沙祖康(联合国副秘书长)、周文重(现任驻美大使)等。
第二批包括张业遂(外交部副部长)、陈乃清(张业遂夫人,朝鲜半岛事务特使)、张小康(驻新加坡大使)、唐国强(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办事处代表)。
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学习两年后,1975年6月,杨洁篪从伦敦回国,与王光亚等人一起进人外交部翻译室,开始了自己的外交生涯。
有趣的是,杨洁篪还有一个同胞弟弟杨洁勉,在中国外交界也是位大名鼎鼎的“美国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一)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外交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内主管外交事务的组成部门,负责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世界其他国家政府及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外交事务。
(二)成立时间:1954年9月,其前身是1949年10月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
(三)办公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2号,每年定期向公众开放两次。
(四)历任部长:1、周恩来 (1949-1958)2、陈毅 (1958~1972)3、姬鹏飞 (1972~1974)4、乔冠华 (1974.11~1976.12)5、黄华 (1976.12~1982.11)6、吴学谦 (1982.11~1988.4)7、钱其琛 (1988.4~1998.3),1982年3月26日,首次以外交部发言人身份,举行第一次新闻发布会。
8、唐家璇 (1998.3.18~2003.3)9、李肇星 (2003.3~2007.4)10、杨洁篪 (2007.4~2013.3)11、王毅(2013.3——)(五)外交部结构设置主要官员:部长、副部长、部长助理、发言人、驻外大使办公机构:办公厅、政策规划司、亚洲司、西亚北非司、非洲司、欧亚司、欧洲司、北美大洋洲司、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司、国际司、国际经济司、军控司、条约法律司、边界与海洋事务司、新闻司、礼宾司、领事司(领事保护中心)、香港澳门台湾事务司、翻译室、外事管理司、涉外安全事务司、干部司、离退休干部局、行政司、财务司、机关党委(部党委国外工作局)、驻部监察局、档案馆、服务中心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一)外交部发言人的级别外交部发言人是由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和两位副司长兼任,只是外交部的中层部门负责人。
新闻发言人的级别在各国做法不同,在我国新闻发言人只是中层领导。
在国外,发言人一般也都由各部门中层负责人兼任。
在美国,白宫发言人的级别相当于部级干部,但在英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的外交部发言人只是相当于处级干部。
盘点全世界之名的十大外交家: 第一在中国, 毫无争议NO.10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美国犹太人外交家,与越南人黎德寿一同为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原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后担任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并在水门事件之后继续在福特政府中担任此职。
NO.9安德烈·葛罗米柯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09-1989),外交家。
1939年起历任外交人民委员部美洲司司长、驻美国大使、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代表、外交部副部长、驻英国大使等职。
1957年起任外交部长。
NO.8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德国魏玛共和国总理和外交部长。
NO.7阿里斯蒂德·白里安阿里斯蒂德·白里安,法国政治家。
外交家。
法国社会党创始人,11次出任总理,以对德和解获得诺内尔和平奖,以非战公约和倡议建立欧洲合众国而闻名于世。
NO.6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劳恩堡公爵,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年-1890年),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人称“铁血宰相”、“德国的建筑师”及“德国的领航员”。
NO.5亨利·约翰·坦普尔·帕麦斯顿亨利·约翰·坦普尔·帕麦斯顿子爵第三HenryJohnTemple LordPalmerston,1784~1865 一译巴麦尊。
英国首相(1855~1858,1859~1865)。
英格兰第二帝国时期最著名的帝国主义者。
三度担任外交大臣,奉行内部保守、对外扩张政策。
NO.4本杰明·富兰克林本杰明·富兰克林是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外交家。
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盘点建国后至66年5月产生的外交部领导人的人员构成与级别1949年10月,政务院设立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主管国家外交工作。
1949年11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在北京东单外交部街31号成立,外交部长由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兼任,三位副部长分别为王稼祥、李克农、章汉夫。
1950年12月又增加伍修权为外交部副部长。
1954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继续主管国家外交工作。
至1954年,外交部机构设置有驻外使馆19个、代办处1个、领馆7个;部内司局级以上单位由9个增至15个。
1952年3月,根据中央与政务院指示,外交部系统干部进行了评定级别的工作,并于上半年基本完成,本文将详述1952年3月至1966年5月外交部领导人的评级统计,现具体介绍如下:一,1952年3月至7月评级时的外交部领导人: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兼,1954.9一1958.2)外交部副部长:•王稼祥(1949.10--1959.9)•李克农(1949.10一1954.10)•章汉夫(1949.10一1966.5)•伍修权(1950.12一1955.1)二,1952年3月至7月外交部领导人的评级情况:根据1952年中央和政务院公布的评级标准,政务院各部正副部长的行政级别为行政五级至行政七级,各部办公厅正副主任、正副司局长一般评级为行政八至十一级。
依据中央和政务院制定的评级标准,在1952年评级工作中,外交部领导人的具体评级如下:•周恩来(行政一级):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52年评级为行政一级•王稼祥(行政三级):外交部副部长,中央委员,中央外联部部长,52年评级为行政三级•李克农(正兵团级):外交部副部长,军委总情报部部长,52年军队评级为正兵团级•章汉夫(行政五级):外交部常务副部长,52年评级为行政五级•伍修权(行政六级):外交部副部长,52年评级为行政六级三,1952年8月至1966年5月外交部领导人的职级变动与新增领导人的级别统计:<1>,1952年8月至1966年5月外交部领导人: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兼,54.9一58.2)•陈毅(兼,58.2-66.5)外交部副部长:•王稼祥(49.10--59.9)•李克农(49.10一54.10)•章汉夫(49.10一66.5)•伍修权(50.12一55.1)•张闻天(54.12-60.11)•姬鹏飞(55.1一66.5)•袁仲贤(56.1一57.2)•罗贵波(57.10一66.5)•曾涌泉(57.11―63.8;64.1一65.12)•耿飚(60.1一63.8)•黄镇(61.4一64.3)•刘晓(62.12一66.5)•王炳南(64.3一66.5)•乔冠华(64.3一66.5)•韩念龙(64.3一66.5)•刘新权(64.3一66.5)•徐以新(66.1一66.5)•陈家康(66.1-66.5)<3>,1952年8月至1956年12月中央宣传部领导人的级别统计:1955年1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了几个主要职务的行政级别,其中关于国务院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的行政级别为行政四至五级,各部副部长、各委副主任的行政级别为行政六至八级,各部部长助理的行政级别为行政七至九级。
中国外交官有哪几位
从1949年至今,中国的外交战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截至目前已经有180个国家和中国建交,13个国家没有和中国建交,有5个国家和中国建交却没有和美国建交。
以下一一讲解。
首先致敬外交战线上历任负责人,中国的11位外交部长。
第1任外交部长:周恩来(兼任),任期:1949年—1958年
第2任外交部长:陈毅,任期:1958年—1972年
第3任外交部长:姬鹏飞,任期:1972年—1974年
第4任外交部长:乔冠华,任期:1974年—1976年
第5任外交部长:黄华,任期:1976年—1982年
第6任外交部长:吴学谦,任期:1982年—1988年
第7任外交部长:钱其琛,任期:1988年—1998年
第8任外交部长:唐家璇,任期:1998年—2003年
第9任外交部长:李肇星,任期:2003年—2007年
第10任外交部长:杨洁篪,任期:2007年—2013年
第11任外交部长:王毅,任期:2013年—至今。
2010年底中国外交部人事变动新人旅履外交部人事变动已密集展开精英外交梯队渐成型2010-12-1209:17中广网张志军任外交部常务副部长中广网北京12月12日消息(记者苏铃)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继王光亚10月初调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之后,外交部人事格局近期再次调整。
细心的人昨天在外交部网站“主要官员”一栏中发现,原先主管新闻的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已经接替王光亚负责外交部常务工作、主管政策规划事务。
今年以来外交部频繁的人事变动引起外界关注,分析认为,中国外交精英人才梯队正在逐渐成型。
50年代,一位法国女记者曾形容中国是一个“蓝蚂蚁的世界”因为那个年代中国人给她的印象仅仅是身着蓝色列宁装的一个群体,没有个性、没有色彩。
六十年后中国开始用奥运的焰火和飞驰的高铁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外国人关注中国,分析中国。
最敏感这份改变的无疑是中国驻外使领馆的外交官,他们戏称自己“春江水暖鸭先知”。
曾先后任中国驻伊朗、阿联酋、荷兰大使华黎明:因为我们的那个年代基本处在革命斗争的年代,所以我们当年入外交部的时候,告诉我们的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同帝国主义做斗争,同修正主义做斗争,那么改革开放之后,这个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外交要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的朋友,赢得更好的和平的国际环境,需要我们这个新一代的外交官在公共外交方面、和平外交这方面的形象要做很大的工作。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熟练运用“人文外交”、“公共外交”这种转变要远比脱下列宁装,习惯喝咖啡、打领带复杂得多。
但肩负历史使命,中国的外交官务必圆满完成自己的“角色转换”。
留心中国外交事业的人注意到,今年中国外交部领导层人事变动较为频繁,从年初崔天凯、傅莹、翟隽升任外交部副部长,到张志军接替王光亚调整为第一副部长,外交部从部长杨洁篪算起,部长层级12名领导目前都是出生于50年后的“共和国一代”,再加上中坚力量的“60后”司局级官员和大量“70后”的处级干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郭宪刚认为,经过这轮密集调整,文革期间造成的人才断层已经得到修补,颇具专业水准的中国外交精英人才梯队已经逐步成型。
武汉大学第三届“我做外交官”外交知识竞赛暨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模拟大赛参赛复习资料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院武汉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二〇一二年十月制一、外交礼仪1.常见的外交用语及其内函(1)国事访问: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应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的邀请对他国所进行的正式访问。
(2)国宾:指受某一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的正式邀请,到该国进行访问的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
(3)仪仗队:由海、陆、空三军人员组成的或由陆军人员单独组成的、执行礼节性任务的武装部队。
人数按各国规定不等。
仪仗队通常用来迎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将领等。
(4)鸣礼炮:鸣放礼炮起源于英国,是一种向对方致敬的表示。
鸣放炮数的多少,代表友好诚意和对对方的尊敬程度。
礼炮响数的多少依据受礼人的身份高低而定。
现在的国际惯例是:21响,迎送国家元首或其他相应级别的人;19响,迎送政府首脑或其他相应级别的人;17响,迎送副总理级官员。
以此类推,均取单数(因为,过去的海军迷信双数为不吉利,一直沿用至今)。
鸣炮的时间一般是在贵宾到达或离开时进行。
(5)东道主:“东道主”一词源于<<左传>>一书。
书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有这样的话:“诺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为此,“东道主”一词就成为“主人”的代称,而且广泛地使用起来了。
如在世界上某一国家举行国际性的体育活动、比赛等,某国就被成为“东道主”了。
(6)正式访问:指一国领导应某一国家领导的正式邀请,对邀请国进行的访问。
有时称为友好访问或正式友好访问。
国家元首的正式访问还可称为国事访问。
(7)非正式访问:这类访问的礼仪活动一般从简。
其中国家领导人以私人身份进行的访问称为私人访问,出访时途径某国所进行的访问可称为顺道访问,由于某种原因不便公开报道的访问则称为秘密访问。
此外,两国领导人为磋商重大问题举行的会晤,往往采用工作访问的形式。
外交部历届领导22018.08部长:王毅党委书记:张业遂副部长:乐玉成、王超纪检组长:谢杭生副部长:郑泽光、孔铉佑部长助理:李惠来、秦刚、陈晓东、张军张汉晖发言人:陆慷、耿爽、华春莹2018.03.15部长:王毅党委书记:张业遂副部长:李保东、王超纪检组长:谢杭生副部长:郑泽光、孔铉佑部长助理:钱洪山、李惠来、秦刚、陈晓东2012.02.09部长:杨洁篪党委书记:副部长:张志军、崔天凯、傅莹、宋涛、翟隽、程国平部领导成员:谢杭生部长助理:张昆生、张明、马朝旭、乐玉成2012.01.11外交部主要官员为14人,除部长杨洁篪外,还有张志军、李金章、崔天凯、傅莹、宋涛、翟隽、程国平等7位副部长,以及吴海龙、刘振民、张昆生、乐玉成、马朝旭、张明等6位部长助理。
人事动态·外交部部长王毅任国务委员·孔铉佑任外交部副部长(图|简历)·张明不再担任外交部副部长职务(图|简历)·陈晓东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原任中国驻新加坡大使(简历)·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图|简历)·秦刚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图|简历)·刘海星不再担任外交部部长助理职务(图|简历)·谢杭生任中央纪委驻外交部纪检组组长(图|简历)·李惠来、孔铉佑、刘海星任外交部部长助理·程国平不再担任外交部副部长(图|简历)·外交部部长助理再添一人办公厅主任李惠来出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孔铉佑升任部长助理(图|简历)·郑泽光任外交部副部长(图|简历)·外交部原部长助理刘建超任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专职,副部长级)·刘建超不再担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图|简历)·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建超不再兼任新闻司司长职务(图|简历)·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建超兼任新闻司司长(图|简历)·外交部部长助理张昆生涉违纪被免职秦刚任礼宾司司长(图|简历)·国务院任免工作人员王超、张明任外交部副部长·张明任外交部副部长钱洪山任部长助理曾任领导张明刘振民刘海星程国平刘建超张昆生翟隽宋涛乐玉成马朝旭崔天凯傅莹杨洁篪张志军李金章吴海龙现任官员:2018.02.26 姓名现任职务曾任职务王毅中共中央委员,外交部部长、党委副书记驻日本国特命全权大使,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4] 张业遂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外交部副部长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李保东外交部副部长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5] 王超外交部副部长商务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云南德宏自治州副州长谢杭生中央纪委委员,外交部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驻丹麦王国特命全权大使,驻保加利亚特命全权大使[6] 刘振民外交部副部长常驻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代表、全权大使张明外交部副部长,党委成员[7] 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办公厅主任郑泽光外交部副部长[8] 江苏省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外交部部长助理孔铉佑外交部副部长[9] 外交部部长助理钱洪山外交部部长助理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局长、党委书记李惠来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办公厅主任,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公使秦刚外交部部长助理、礼宾司司长[10] 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外交部发言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