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基础知识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风电基础知识引言: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风电作为一种无污染、可持续的能源形式,越来越受到关注。
无论是面对日趋紧张的能源供应,还是追求绿色环保的发展,风能都成为了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关注焦点。
本文将介绍风电的基础知识,包括风能的转化原理、组成结构以及风电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等。
一、风能的转化原理风能是一种动能,可以通过风力发电机将其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机是利用风能使转子旋转,通过转子与发电机的直接耦合或通过齿轮箱连接,使发电机产生电力。
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分是转子,其外形类似于大风车。
当风力吹向转子时,转子的叶片受到推动,并开始旋转。
转子上设置的发电机可以将旋转转子的运动转化为电力。
二、风电的组成结构1.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是风电站的核心设备。
它由塔筒、轮毂、叶片、发电机和变频器等组成。
塔筒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支撑结构,通常采用钢铁或混凝土制成。
轮毂是连接塔筒和叶片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使叶片能够转动。
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组的动力装置,一般由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具有轻质、高强度的特点。
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核心部件,通常采用异步发电机或同步发电机。
变频器是将风力发电机组产生的交流电转化为稳定的直流电的装置。
2.电网连接装置电网连接装置包括变电站和输电线路。
变电站将风力发电机组产生的电能转换为适于输送的电气能,并将其接入电力系统中。
输电线路用于将发电站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户端。
三、风电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1.提高风能利用率目前风能的利用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为了提高风能利用率,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和运行需要更加科学合理。
同时,需要对风力资源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选择更加适合的风力发电机组。
2.增强风电系统的稳定性由于风力发电的波动性较大,风电系统的稳定性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完善风电并网技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发展离岸风电相比于陆地风电,离岸风电具有风能资源丰富、风速稳定等优势。
第一篇:风电基础技术知识第一章风能资源概述第一节:风向与风速风是大气的运动。
气象学上一般把垂直方向的大气运动称为气流,水平方向的大气运动称为风大气的运动本质上是由太阳热辐射引起的。
因此,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地球表面上,受太阳加热的空气较轻,上升到高空;冷却的空气较重,倾向于去补充上升的空气。
这就导致了空气的流动——风。
全球性气流、海风与陆风、山谷风的形成大致都如此。
风向与风速是确定风况的两个重要参数一、风向风向——来风的方向。
通常说的西北风、南风等即表明的就是风向。
陆地上的风向一般用16个方位观测。
即以正北为零度,顺时针每转过22.5°为一个方位。
风向的方位图图示如下。
二、风速风速——风流动的速度,用空气在单位时间内流经的距离表示,单位:m/s或km/h。
风速是表示气流强度和风能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风速和风向都是不断变化的。
瞬时风速——任意时刻风的速度。
——具有随机性因而不可控制。
——测量时选用极短的采样间隔,如<1s。
平均风速——某一时间段内各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如日平均风速、月平均风速等。
1、风速的周期性变化风速的日变化:一天之中,风速的大小是不同的:——地面(或海拔较低处)一般是白天风速高,夜间风速较低。
——高空(或海拔较高处)则相反,夜间风强,白天风弱。
其逆转的临界高度约为100~150m。
风速的季节变化:一年之中,风的速度也有变化。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风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是:春季最强,冬季次之,夏季最弱。
2、影响风速的主要因素垂直高度:由于风与地表面摩擦的结果,越往高处风速越高。
定量关系常用实验式表示:V=V0(H/H0)nV—高度H处的风速。
V0—高度H0处的风速,测得。
n—地表摩擦系数,或地表面粗糙度。
取值范围:0.1(光滑)~0.4(粗糙)。
地理位置海面上的风比海岸大,沿海的风比内陆大得多。
障碍物风流经障碍物后,将产生不规则的涡流,使风速降低。
但随着远离物体,这种涡流逐渐消失。
风电的基础知识1.风力发电机的技术原理三相三相不控桥整流蓄电池(1)发电机为三相(即三根线),输出三相应该是相互导通的,两根引出线的电阻是相同的,任意两根线一打是会出现火花。
(2)12V蓄电池充满电之后,电压会上升,一般蓄电认为电池充满在13.8V~14.5V之间。
用风力充电,蓄电池电压都会高,1.1V~1.3V为额定电压,多种蓄电池工作状态选择是不一样的。
10.2V切入逆变器。
发电机频率的监控,控制器增加监控点,电压信号选择保护。
风能-机械能-电能-用电器2.风力发电机实际上是一个由风机叶片、发电机及尾舵组成的机组。
(1)最理想的叶片3.叶片扫风面积越大,接受风能则越大。
叶片侧面叶型的不同设计,可提高转速,减小阻力。
1.风力发电机的技术原理三相三相不控桥整流蓄电池nbsp; (1)发电机为三相(即三根线),输出三相应该是相互导通的,两根引出线的电阻是相同的,任意两根线一打是会出现火花。
(2)12V蓄电池充满电之后,电压会上升,一般蓄电认为电池充满在13.8V~14.5V 之间。
用风力充电,蓄电池电压都会高,1.1V~1.3V为额定电压,多种蓄电池工作状态选择是不一样的。
10.2V切入逆变器。
发电机频率的监控,控制器增加监控点,电压信号选择保护。
风能-机械能-电能-用电器2.风力发电机实际上是一个由风机叶片、发电机及尾舵组成的机组。
(1)最理想的叶片叶片扫风面积越大,接受风能则越大。
叶片侧面叶型的不同设计,可提高转速,减小阻力。
叶片理论极限值CP(max)=0.593P∝SρO3 * CP(目前,大风机叶片实际做出来最理想的CP值为0.48,小风机为0.48~0.36,而HY 系列的叶片CP值可做到0.42。
) (2)高效能的发电机发电机效率:大型发电机 0.95小型发电机 0.6~0.5HY系列的发电机 0.74 整机转化效率:整机转化效率 = 气动效率(CP值) * 发电机效率即HY系列发电机的整机转化效率为:0.42*0.74=0.28~0.3以,远高于国标规定的效率值为0.24。
风电场基础知识一、引言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风电场作为利用风能发电的重要设施,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风电场的基础知识,包括风能的产生、风电机组的构成和工作原理等内容。
二、风能的产生风能是由太阳能引起的,当太阳辐射地球表面时,地表吸收的能量会使空气受热膨胀,形成气流。
气流在地球表面上的山脉、海洋和湖泊等地形的影响下,产生了不同的风。
而这些风可以被利用来驱动风力发电机,通过转动发电机发电。
三、风电机组的构成风电机组主要由风力发电机、塔筒和控制系统组成。
1. 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是风电场的核心设备,它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机主要由风轮、发电机和传动系统组成。
风轮是通过叶片捕捉风能,转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发电机则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传动系统则起到将风轮的转速变换为发电机所需转速的作用。
2. 塔筒塔筒是风力发电机的支撑结构,它将风力发电机安装在一定的高度上,以便获取更高的风能。
塔筒一般由钢铁或混凝土材料构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风电机组的核心控制设备,主要负责监测和控制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风速的变化调整风轮的转速,以保证风力发电机的稳定运行。
同时,控制系统还可以监测风电机组的各项指标,并在出现故障时及时报警。
四、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当风经过风轮时,风轮的叶片会受到风的作用力而转动。
转动的风轮将机械能传递给发电机,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能通过电缆输送到变电站,经过变压器升压后,最终被送入电网供应给用户使用。
风电机组的输出电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风速、风轮的尺寸和形状、发电机的效率等。
一般来说,风速越高,风电机组的发电效果越好。
五、风电场的规划与建设风电场的规划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