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舱布置设计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2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动机舱布置设计规范

前言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标准所管理。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编制:

校核:

审定:

批准:

本规范的版本记录和版本号变动与修订记录

发动机舱布置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前横置前驱汽油机机舱的主要布局型式、可选布置方式、主要尺寸排列及基本间距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M1类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551-2003 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GB 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

GB 15085-1994 汽车风窗玻璃刮水器、洗涤器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17354-1998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

GB/T 20913-2007 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

GB/T 24550-2009 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

GB 4785-2007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GB 7063-1994 汽车护轮板

SJ-BZ-30-2007 轿车最小离地间隙规范

SJ-DP-5-2009 轮胎包络间隙检查规范

3 术语

3.1装配性:指总装可行性,考虑总装线专用工具如风扳机、扭力扳手、发动机

快速吊装设备或机器人快速举升设备、液体加注设备等的装配接近性和可操作性。

3.2维修性:指利用常规维修工具维修或拆装被维修件时,除了与被维修件处于

同一直接装配连接链的相关零部件外避免拆装其它零部件的能力,比如:更换离合器泵,拆装离合器油管和离合器踏板与离合器泵的连接是正常的,但拆装制动总泵则属于维修性不好。

4要求

4.1前横置前驱发动机舱主要系统构成

4.1.1内燃机为主动力的机舱系统构成

表1 机舱主要部件构成表

4.2基本布置原则

4.2.1动力总成布置应最大限度地与选定底盘平台结构相匹配,避免底盘平台硬点

布局发生颠覆性修改或对底盘性能有较大影响的修改;

4.2.2以满足各系统性能为优先确定主要功能部件的基本定位位置;

4.2.3最大限度实现电液分区布置;

4.2.4布局美观;

4.2.4.1大型部件排列应按棋盘型(方形)排列;

4.2.4.2管线空间应尽可能使管线布置隐蔽;外露管线的布置应尽可能避免斜

向排列;多排管线布局时应确保管线间间距均匀。

4.2.5尽可能保证左右轮荷的平衡。

4.2.6机舱布置必须满足总装工艺对各零部件的装配性、液体加注和下线调整及

检测的操作方便性要求。

4.2.7机舱布置必须满足基础保养和常规维修项目的维修性要求,并尽可能满足

对重要部件的维修性要求。

4.3基本备选布局方案

4.3.1内燃机动力系统基本布局方案

4.3.1.1左驾驶

图1 左驾驶机舱基本布局形式

4.3.1.2右驾驶

图2 左驾驶机舱基本布局形式4.3.2主要布局备选方案

4.3.2.1左侧布局(见图3)

(1)(2)

(3)

图3 左驾驶机舱布局备选布置方案(左侧布局形式) 4.3.2.2 右侧布局(见图4)

(1) (2)

图4 左驾驶机舱布局备选布置方案(右侧布局形式) 布局形式可以根据机舱内实际空间状况按照4.2的原则进行调整。 4.4 机舱各系统布局方案及布置要求 4.4.1 发动机+变速器

4.4.1.1输出轴中心位置:

变速器输出轴应位于前轮轴线前上1/4区域内(正侧视图),见图5

图5 变速器输出轴轴心布置区域

4.4.1.2驱动轴夹角:

横置发动机内侧初始万向节夹角:一人载荷应≤4°,空载时≤7°。极限工况下,

最大万向节夹角≤万向节产品许用极限夹角-3°通常选用的万向节产品许用夹角:外侧46°,内侧23°。

4.4.1.3发动机周边基本间距:

表2 发动机周边间距

表2中的间距要求为基本间距要求,除特别注明外,按表2执行。

下部发动机最低点离地间距应满足SJ-BZ-30-2007的要求。

由于发动机振幅受多方面因素(主要行驶冲击力方向和发动机悬置约束情况)

影响,当难以确定发动机合理的周边最小间距目标值时,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计算出发动机运动包络(发动机运动包络按4.4.1.4规定的六个极限工况计算获得),再表3确定间距目标值。

表3 发动机运动包络间距

间距最小值备注

发动机运动包络与周边零部件间距10mm 除轮系包络外15mm 轮系包络

4.4.1.4发动机运动负荷:

发动机运动负荷一般分六个极限工况考虑:

表4 发动机运动负荷

极限工况推荐计算负荷允许计算负荷备注

急加速1G 1G

紧急制动1G 1G

左/右急转向 2.5G 1G

急速压缩6G 3G 考虑发动机重力的条件下急速回弹6G 5G 考虑发动机重力的条件下

图6 发动机运动包络示意图

4.4.1.5发动机悬置布置:

左右悬置中心连线与发动机扭矩轴夹角应尽可能小,推荐≤5°。

图7 发动机悬置

4.4.2纵向构成件

4.4.2.1前碰空间要求(见图8、图9)

图8 机舱X向前碰空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