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经济生活二轮复习专题1_生活与消费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36
高2019届政治学科第二轮复习《经济生活》知识专题近五年高考对《经济生活》的考查知识点分布经济生活模块主要特点【高频考点】价格变化与影响(高频);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历次);市场调节机制(高频);改善宏观调控(高频);发展对外经济(高频);生产与消费(近两年连续考查)。
【选择趋势】曲线图像、图表题考查较多,尤其是曲线每年必考,但偏重基础理解,难度有所降低。
计算题不再侧重计算,而是注重考查变量之间的关系。
企业经营与发展、价格的知识为高频考点。
涉及考点既包括高频考点,也有不常用考点,比如:2017年GDP,2卷货币职能,3卷就业,2016年投资理财,所以备考要全面,覆盖所有考点。
注重逻辑推理题,不一定直接考查路径推导,考查推断题型较多【主观特点】原因类、措施类为常考题型;背景材料可直接利用的价值大,尤其是概括问题、分析作用以及提出建议的题。
考查主干知识,综合性强,以课本的知识为理论依据,答案更多是理论与具体问题的融合、以及时政语言的运用。
专题一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个人专题联网一、货币财富的拥有着1.货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展差距,促进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合理配置。
(3)从对外贸易角度看:通过对本国货币升值与贬值幅度的调控,引导商品进出口结构的优化,促进对外贸易平稳发展。
(4)从经济发展角度看2.国家如何调控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1)调控货币供应量依据市场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货币流通速度),合理调控货币供应量。
(2)调整宏观经济政策(1)几千年来,货币形式随着商品交换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迄今为止,货币形式大致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和信用货币几个发展阶段。
(2)人们通过使用两种结算方式:一是用现金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二是双方通过银行转账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移动支付正成为一种时尚的购物结算方式。
2019高三政治二轮练习学案:生活与消费 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 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b〕 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是:。基本职能:和 注意:〔1〕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2〕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3〕流通手段≠商品流通 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和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例1.〔2017届辽宁沈阳东北育才高三一模〕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占有人才,谁就会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就会成为“通吃”的赢家,问题是如何给脑袋定价。给“脑袋定价”是因为知识〔〕 A.是有用物品,但没有经过劳动B.不是商品C.是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D.有用,但没有价值 例2、2007年7月28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要求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应向社会公布,通知销售者停止销售,告知消费者停止使用,并召回其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①是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②不是商品,因为它的使用价值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③不是商品,因为它有安全隐患,不能顺利实现其价值④不是商品,因为它被召回,不再用于交换。 A.①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例3.小王运用信用卡购买了300元的鸭舌。信用卡作为电子货币的一种,在使用过程中执行的货币职能有〔〕①一般等价物 ②流通手段 ③贮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例4、请同学们回答,它们分别执行的是什么职能? 1.一盒牛奶标价5圆人民币。〔〕2.张某出国买回一台手提电脑。〔〕 3.小王取回投资国库券的利息。〔〕4.张红今天到超市买回一套衣服。〔〕 5.民民的爷爷留给他一个金元宝。〔〕 2、纸币的含义、优点、发行规律(b) 〔1〕含义: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2〕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为限度,即纸币发行量=流通中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3〕通货膨胀,物价全面持续的的经济现象;通货紧缩物价全面持续的经济现象。 例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这就是说〔〕①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②纸币的面值〔如1元、1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③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④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大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例2、在我国,人民币之所以能够购买各种商品,是因为〔〕 A.人民币是一般等价物B.人民币是一种货币 C.人民币能够衡量出商品价值的大小D.人民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例3、马克思说:“纸币的发行只限于它所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流通数量。”这说明〔〕①金属货币要由纸币来表现,它本身无实际意义②纸币的发行量如果不等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可能发生通货膨胀③只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发生变化,纸币的购买力也必然发生变化④纸币流通条件下,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仍然是金或银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 例4.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2.2万亿元B.2万亿元C.3万亿元D.2.4万亿元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和优点(a) 信用卡含义:是具有、、、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信用卡作用:可以集、、消费、结算和查询为一体,能,简化收款手续,,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2、外汇和汇率的含义(a) 〔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注意:外币不一定都是外汇。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 3、汇率升高和跌落(b) 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反之,说明外汇汇率。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c)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稳定,对外保持稳定,对,对、促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例1.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①标志着我国平衡国际收支、偿还对外债务能力增强制②有利于减少国际贸易摩擦,扩大对外贸易③有利于调节外汇市场、稳定汇率、防范金融风险④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例2、小林的父亲听说小林学了外汇的知识,就考他说:“我想从国外进口一批货物。听说人民币以后还要升值,假如是真的,我是现在进这批货物划算,还是以后进划算。”小林的回答是〔〕 A.现在合算,因为人民币越升值,外国货价格越高B.现在合算,因为在人民币升值前可以购买更多的国外货币 C.升值后合算,因为升值后外国货价格降低 D.升值后合算,因为人民币升值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国货币 例3、有人认为,“跟谁都可以过不去,但就不能跟钱过不去”;也有人认为,“为人民服务,不如为人民币服务”。产生这些崇拜金钱思想的经济根源在于〔〕 A、货币是商品B、货币有价值C、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例4、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一10元人民币。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小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 A.多付人民币0.5元B.少付人民币0.5元C.少付人民币2.5元D.多付人民币2.5元 经济生活第2课《多变的价格》复习学案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b) 〔1〕根本原因:;〔2〕直接因素: 〔3〕间接因素: 2、价值与价格的关系(c):从根本上讲,决定价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b):略 3、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b) 〔1〕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比。某种商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其价值量越大。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比。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此,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减少。 例1.在广东省的许多地方,逢年过节人们喜欢购买鲜花装饰家里或赠送亲朋好友。到这个时候,鲜花的价格就比平时高出很多。在上述材料中,影响鲜花价格上涨的因素有〔〕 A、地域,通过改变鲜花的需求来影响鲜花价格B、时间,通过改变鲜花的需求来影响鲜花价格 C、习俗,通过改变鲜花的需求来影响鲜花价格D、地点,通过改变鲜花的供给来影响鲜花价格 例2、近几年温州餐桌上多了一道凉菜——鸭舌,此菜颜色酱紫,香气扑鼻,味道醇厚甜美。市场上一只鸭子仅卖30元左右,而把鸭舌单独加工,市场价格在每公斤110元至160元之间。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社会分工越发达,生产成本会越低B.价格越高的商品,销量就越大 C.专业化的劳动一定能提高产品的价格D.商品价格是由其价值决定的 例3、作为“强身健体”的重大举措之一,中国华芳集团棉纺有限公司2007年4月投入1亿多元人民币引进的100台自动络筒机,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还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材料中的劳动生产率 A.是社会劳动生产率B.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C.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正比D.与商品的使用价值成反比 例4、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农产品加工转化以后之所以会增值,其根本原因是〔〕 A.农产品加工转化以后增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B.农产品加工转化以后更能满足市场需求 C.农产品加工转化后增加了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农产品加工转化后增加了商品的科技含量 例5、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时,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人是〔〕 A.30元B.60元C.90元D.120元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c)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为基础,实行。 〔2〕表现形式是。 例1、价值规律要求的等价交换是指〔〕①每一次具体的交换过程都是等价交换②等价交换的实现有赖于价格依据供求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③等价交换应当理解为商品交换过程的总趋势④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绝大多数是符合等价交换,只有少数是不等价交换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例2、十几年前,我国共有洗衣机厂300多家,如今,有80%的厂家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剩下的30家经过挖潜、改造、技术攻关,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更新产品占领市场,成为洗衣机的生产基地。这种优胜劣汰〔〕①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有利于促使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③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企业提高素质④有利于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例3、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兼并和破产现象也越来越多。企业间的兼并和破产〔〕①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②是股份制改造的最正确途径③是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 ④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c) 〔1〕对生活的影响 A、价格变动对需求的一般影响。〔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对它的购买〕 B、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的影响比较小,对的影响比较大。〕 C、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要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2〕对生产的影响 〔1〕调节生产。价格变动会使生产者扩大或缩小生产规模,从而增强或减少生产量。 〔2〕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企业来讲,只有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生产商品的,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所以,企业应该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例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以下哪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大〔〕A.自来水B.大米C.汽车、珠宝D.煤气 例2、海尔双动力洗衣机能够取得好的销售业绩,最主要的原因是〔〕 A、商品的科技含量高B、商品的使用价值符合市场需求 C、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高D、商品的价值符合消费者的心理 例3、海尔双动力洗衣机的成功给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是〔〕 A、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B、必须依靠科技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C、要真正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廉价丰富的优势D、要退出市场竞争激烈的商品生产,生产供不应求的商品 《经济日报》在报道汽车价格问题时说:降价决不是一种简单的让利行为,对外来说,降价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对内来讲,那么是企业自身的一场“内部革命”。据此回答 例4、“降价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说明了〔〕 A、市场占有率是由价格高低决定的B、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市场需求 C、价格的变动与产品的供应量密切相关D、降价会导致产品价值量的增加 例5、“内部革命”主要应包括〔〕①加快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②强化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增加产品价值量④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替代品和互补品〔a〕 〔1〕替代品:两种商品的功用,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在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同时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
2019高考政治二轮专项卷:专项1生活与消费【一】选择题1、2017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建成通车,京沪两大城市之间实现4个小时直达。
对于高铁这种交通方式,有人说,虽然它的价格高,但速度快,用时少;也有人说,虽然它的速度快,但价格高。
不同消费者对高铁关注的共同点说明()A、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C、人们选择商品时,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D、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第一种观点看重高铁速度快,重视的是高铁的使用价值;材料中的第二种观点强调的是高铁价格,而高铁的价格是由其价值决定的,应选D,排除C。
商品价格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B错误;A与题意不符。
2、(2017·福州模拟)2017年国庆长假期间,某市家电市场借“以旧换新”发起让利活动,五星电器推出购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厨卫单件“满1000元送500元”“满2000元送900元”的优惠活动;长虹推出护眼欧宝丽平板电视以旧换新4999元特价;国美还对准高温商机推出空调节,活动现场购买流行品牌空调可享受多重优惠等。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回收的旧家电仍是商品,因为国家财政补贴回购②回收的旧家电仍是商品,因为它们还在进行商品交换③以旧换新活动有利于鼓励人们遵循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那么④以旧换新活动有利于拉动消费需求,缩小居民收入差距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商品的判定、影响消费的因素和消费原那么,旨在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回收的旧家电仍是商品,因为其仍处于流通领域,②当选。
题中商家开展的“以旧换新”活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③当选。
3、(2017·济南模拟)2017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持续走高,1月4日为6.6215,2月18日为6.5781,走高434个基点,并连续创汇改以来新高。
以下观点与这一变化不符合的是()A、进一步提高了外商在我国投资的吸引力B、中国居民赴美国旅游可以购买更多的服务C、对中国商品出口到美国带来更大的压力D、用同样数量的人民币能进口更多的美国商品[答案]A[解析]此题属于逆向选择题。
专题一生活与消费2018年高考题题组一货币1.(2018全国Ⅲ,4分)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MP3(音乐播放器)、电子词典、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这说明①市场竞争导致商品优胜劣汰②商品使用价值会影响人的消费选择③功能不同的商品会相互替代④商品使用价值因替代品出现而减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8北京文综,4分)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越出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
这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A.强化人民币支付职能,弱化贮藏职能B.减少国内货币供给,降低物价水平C.提高国内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效果D.增加境外人民币需求,利于扩大进口题组二价格3.(2018全国Ⅰ,4分)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生产该商品相关的判断如下表所示。
其中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4.(2018全国Ⅰ,4分)我国快递业竞争日趋激烈,快递服务平均单价连续6年下滑,2017年降至12.37元。
在此背景下,若其他条件不变,能引起快递市场供给曲线从S移动到S′(见下图)的是①放宽市场准入,吸引外商投资②工资成本上涨,管理费用增加③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劳动效率④网民人数上升,网购数量增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8全国卷Ⅱ,4分)甲、乙、丙是三种相关商品。
当甲的价格上升后,乙与丙的需求变动如下图所示。
这表明①甲与乙是互补品②甲与乙是替代品③甲与丙是替代品④甲与丙是互补品⑤乙与丙是替代品⑥乙与丙是互补品A.①③B.②④C.②⑤D.④⑥6.(2018北京文综,4分)如下图所示,航空公司通常会给预订时间早的机票较大折扣。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机票折扣的目的在于乘客数量的最大化B.机票价格的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滞后性C.预订机票早的乘客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D.航空公司预收机票款获得的投资收益高2017年高考题题组一货币1.(2017全国卷Ⅱ,4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元/100美元)由645.79振荡走高至689.06,这对我国对外经济造成重要影响。
高考复习之《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一.考点一览高考考点:(一)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和纸币(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三)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四)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五)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知识网络:二、知识点拨复习策略高考对本单元的考查主要是货币的两种基本功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的本质,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
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学习中要加强练习巩固掌握这些考点所涵盖的内容,需要深刻领会与把握。
价值规律是本单元乃至全书的重点和难点,正确理解并自觉遵循价值规律,个人可以更合理地消费购物,企业可以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和经营。
因此,价值规律历年都是高考的命题焦点。
树立正确的消费是本单元的落脚点。
从中央制定改进作风八项规定、科学发展观、节约型社会来看,科学合理的消费有利于节约资源、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
科学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成为2013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重难突破1.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判断一个物品是不是商品,首先看它是不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肯定不是商品;然后再看是否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
(3)把握,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的关系商品包含于劳动产品,劳动产品又包含于物品。
因此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而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4)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特有的本质的属性。
(5)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区别:①使用价值通过自身表现,价值不能表现自己,只能通过交换价值、价格表现;②使用价值是商品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特有、本质属性,反映人与人交换劳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