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的心理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269.31 KB
- 文档页数:1
高龄产妇妊娠期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关键词】高龄产妇;妊娠期;心理分析;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35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50-01所谓“高龄产妇”是指35岁以上第一次妊娠的产妇。
因高龄产妇存在的妊娠风险较多,如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早产的可能性较大,先天性畸形率也相对增加,同时容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等疾病,从而导致了产妇过度紧张、焦虑、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基层医院,妇产科护士针对高龄产妇的心理特征,做好心理护理对母体和胎儿的健康,有效的预防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1 临床资料我院妇产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接收孕期保健的高龄产妇32例,年龄35-45岁,平均年龄为37.2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20例,初中及以下12例。
2 妊娠期心理特征高龄怀孕可以造成对目前身体和心理上的危害,因为很多高龄产妇考虑到自己不像年轻人那样以后还有很多机会,所以对这个胎儿会非常宝贝,这无疑就会加重孕妇的心理负担,使其精神过于紧张、忧虑、担心流产及胎儿发育是否正常和自身的健康状况,以及能否安全度过妊娠期和分娩期。
尤其是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和妊娠糖尿病的高龄产妇更易产生焦虑和恐惧。
随着预产期的临近,又担心分娩能否顺利、分娩过程母子的安危、胎儿有无畸形、婴儿的性别家人能否接受等等心理特征。
3 护理措施3.1 一般护理3.1.1 护士应向高龄产妇宣传定期检查的重要性,及早发现高危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系统管理及监护,指导其注意适当休息,并告知左侧卧位、自数胎动及日常活动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做好孕妇家属的宣传教育工作,让他们了解孕期知识,更好地关心孕妇。
3.1.2 要帮助高龄产妇正确认识和应对妊娠中出现的各种不适合和常见症状,如出现头痛、眼花、胸闷、气短、腹痛、阴道流血、有液体自阴道流出以及胎动异常等及时到医院就诊。
妇产科护理专题报告范文——妊娠期抑郁症1. 概述妊娠期抑郁症(Prenatal Depression)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情绪障碍,表现为持续的悲伤、焦虑、沮丧等情绪,严重时可能对孕妇及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本报告旨在探讨妊娠期抑郁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预防方法,为妇产科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2. 病因妊娠期抑郁症的病因复杂,包括生物学、心理学和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原因。
生物学因素主要包括孕妇激素水平变化、遗传因素等;心理学因素包括孕妇对妊娠和分娩的恐惧、焦虑等;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关系、社会支持等。
3. 临床表现妊娠期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情绪低落、焦虑、沮丧、无助等。
2. 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活动减少。
3. 睡眠质量下降,食欲改变。
4. 自我评价过低,自信心不足。
5.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自杀倾向。
4. 护理措施针对妊娠期抑郁症患者,护理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关心和支持。
2. 评估患者情绪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妊娠期抑郁症的认识。
4. 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增加亲友支持。
5.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放松训练,如深呼吸、瑜伽等。
6. 监测患者生理指标,确保母婴安全。
5. 预防方法预防妊娠期抑郁症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孕期保健,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
2. 开展孕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孕妇应对妊娠期心理压力。
3. 注重家庭关系,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4. 鼓励孕妇保持社交活动,增加社会支持。
5. 关注孕妇生理和心理需求,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
6. 总结妊娠期抑郁症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妊娠期抑郁症的识别和干预。
通过本报告的探讨,希望为妇产科护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降低妊娠期抑郁症的发生率,保障母婴健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实际应用请结合临床实际情况。
护理探讨 中外健康文摘护理探讨 2008年6月第5卷第6期 W orld Health Dige stM edica l Pe ri odica l 参加体育活动,让家属多和病人交流。
这样病人很快就放松下来,心情非常好,脸色也红润了。
护患之间相关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对患者精神的安慰、情绪的稳定、希望的增强、人格的尊重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这无疑体现了一种人性化的关怀,有利于为患者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
114 沟通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注重沟通,增强沟通意识和沟通技巧,提高沟通能力,做好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工作,是良好职业素质的体现。
很多情况下,不但需要决定应该做什么,而且还要向患者讲明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取得他们的认知和认同,要他们能够理解、接受并配合。
如果关系疏通协调不力,对方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则不能增加患者的信心。
因而,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以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2 沟通不当的影响在交流过程中,不当的沟通方式会导致信息传递受阻或曲解的现象发生,使患者无法表达真正的感觉,以下沟通与使用方式不当有关:211 突然改变话题如患者问自己术前能否进食,护士说“不能,晚上注意休息”,第二天术前问是否进食或吃了其他东西时,病人说喝了一杯水,这样影响了手术开始时间。
所以在交流过程中直接改变话题或利用无意义的谈话内容作出反应改变话题、转移沟通重点,可能会阻止一个人说出一些有意义的内容。
212 急于陈述自己的观点在沟通过程中常用一种说教式的语言,并且过早的表达个人的判断,使对方没有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机会。
213 虚假的或不适当的保证为了使患者高兴,讲一些肤浅的、宽心的安慰话。
如患者担心自己能否康复,护士回答说“当然啦,你的身体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这种方法使患者无法或不愿意进一步将他的害怕与焦虑表达出来。
他可能会觉得护士无法理解他或不愿意了解他的真实感受。
这样的话听起来似乎给人以鼓舞,但并不恰当或令人满意。
情境一:正常妊娠妇女的护理任务一:妊娠生理学习要点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
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出是妊娠的终止。
卵子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在子宫腔内着床,形成胎儿及其胎儿附属物。
胎儿附属物包括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
妊娠的前8周称为胚胎为主要器官分化发育的时期;从第9周起称为胎儿,为各器官进一步发育成熟的时期;不同妊娠时期,胎儿发育有不同的生理特点。
妊娠过程中在胎盘产生的激素作用下,母体各系统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生理性、心理性变化。
了解妊娠期母体的变化,有助于护理人员帮助孕妇了解孕妇了解自身的变化,减轻由于知识缺乏而引起的焦虑,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
本节着重学习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和功能以及妊娠期母体生理、心理的变化。
学习本节内容要求能说出妊娠期孕妇各系统生理变化(生殖系统、乳房、血液循环系统)。
能说出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
重点、难点解释一、妊娠发生(一)受精与着床1.受精:精子与卵子相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受精卵的输送与发育:包括桑椹期、囊胚期、两胚层期、三胚层期。
3.着床:晚期囊胚侵入到子宫内膜的过程,也称植入。
4.蜕膜的形成:孕卵着床后,子宫内膜发生蜕膜样变,可分为三个部分:底蜕膜、包蜕膜和壁(真)蜕膜。
(二)胎儿附属物的形成与功能1.胎盘:由底蜕膜、叶状绒毛膜和羊膜共同构成,是母体与胎儿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
有气体交换、供给营养、排泄废物、防御功能、合成功能。
2.胎膜:是由平滑绒毛膜和羊膜组成。
3.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的条束状组织,足月胎儿脐带长约30~100cm,平均约55cm。
脐带表面有羊膜覆盖,内有一条脐静脉,二条脐动脉。
4.羊水:为充满于羊膜腔内的液体,足月妊娠羊水量平约1000~1500毫升。
二、胎儿的发育妊娠8周末:胚胎初具人形,头的大小约占整个胎体的一半。
可以分辨出眼、耳、口、鼻,四肢已具雏形,B超可见早期心脏形成并有搏动。
妊娠12周末:胎儿外生殖器已发育,部分可辨别性别。
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的心理护理干预(1) 一般护理:取左侧卧位休息,减轻增大的右旋子宫对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的压迫,增加回心血量,有利于改善肾和胎盘的血液循环;指导孕妇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及含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全身水肿者应限制盐的摄入量;妊娠期高血压应增加门诊产前检查次数,子痫前期孕妇应住院治疗,保持病室宁静、整洁;间断吸氧,每日2〜 3次,可增加血氧含量,改善全身主要器官和胎盘的氧供;假设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还应准备床档、急救车、吸引器、氧气、开口器、产包,以及硫酸镁和葡萄糖酸钙等急救药品。
〔2〕心理护理:孕妇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其血压及治疗效果。
妊娠期指导孕妇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抑制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展。
消除孕妇焦虑的情绪,关于所出现的心理状况予以相应的理解和支持。
与孕妇一起听胎心,告知目前胎儿的状况。
激励家属陪伴,为孕妇提供f顷诉的环境和机会,稳定孕妇情绪,使其保持身心平静,精神愉快乐观,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过程。
〔3〕病情护理:观察血压变化尤其是舒张压的变化,每4小时测 1次血压,及时推断病情的变化;按时送检尿常规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每日或隔日测体重1次;按时检查眼底,了解小动脉痉挛程度;注意胎动、胎心以及子宫敏感性有无改变。
告知孕妇关注有无自觉症状、如头痛、眼花、恶心呕吐等,一旦出现说明病情进展到重度子痫前期,要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处理。
〔4〕用药护理:在给予患者解痉、降压、扩容、冷静、利尿等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及不良反应,在执行护理措施的过程中应做到准时给药,观察用药的效果,要熟悉药物的毒性反应的表现及急救措施。
硫酸镁是解痉的首选药物,应用硫酸镁时应注意给药途径的选择,间隔时间和用药的剂量。
硫酸镁用药过量时会引起毒性反应,甚至死亡。
因此,用药时要注意监护。
2.妊娠高血压的护理查房是怎样的啊,如何控制妊娠高血压妊娠高血压是孕妇特有的病症,多数发生在妊娠二十周与产后两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9月第4卷第18期Chin J M0d Drug Appl,Sep 2010,Vo1.4.No.18 吸引前给予充分吸氧,避免引起低氧血症。 正确选择吸痰管,吸痰管的外径应小于所管套管内管直 径的1/2,以免吸管太粗影响气体进入,吸出气太多也易形成 负压过大而造成肺不张。 吸痰前后气管套管内不要滴注生理盐水,盐水对分泌物 的移动变稀是无效的,而且影响氧合作用,又易增加感染 机会。 保持有效的痰液引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临床实践中 我们总结了三步排痰法,即一吸、二拍、三吸。一吸:吸入药 物,通过气管滴药或雾化吸人药物吸入支气管肺内起到溶解 稀释干燥痰液及杀菌作用,使粘液变稀,咯出。常用仅-糜p 酶、庆大霉素等。二拍:翻身拍背、吸入药物后协助患者翻 身,叩击背部使药物与粘痰充分接触后发挥药效,拍背应自 下而上从边缘到中央,手成勺状以增加振动力量使痰松动, 同时嘱患者咳嗽将痰咯了。三吸痰,由于危重患者咳嗽无力 或因昏迷反射消失即使采用上述方法仍不能有效排谈,此时 应给予吸痰,正确吸痰方法:将吸引管徐徐插入内套管,待吸 管达到一定深度将其痰向上提取,方可缓慢转动吸引,遇有 分泌物处宜稍停留,防止将痰液推下,一次性吸引,吸引管进 出气管套管次数不宜太多,以不超过3次为好,否则也不易 保持SaO 正常,痰一次吸不净者,可先吸氧待SaO:回升后 再进行吸引,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 2.2.4出院指导戒烟酒,终身带管的教会家属清洗套管, 呼吸困难或脱管立即来院就诊。 3 医源性呼吸道感染的控制 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护理 单宝英 【关键词】孕产妇;心理;护理 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有安的情 绪,顺利完成分娩。是当代妇产科护士工作的首要任务。 从怀孕到分娩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孕产妇的心情是 十分复杂的,因急躁、紧张、惊恐常可引起宫缩乏力,致产程 延长,造成滞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及产 后泌乳减少,因此应该注意孕产妇的心理护理,使她们在最 佳状态下分娩。 1产前孕妇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深人,临床上产妇多为初产妇, 无经验。加之社会家庭对分娩的重视程度提高,更增加了对 分娩的精神紧张程度,大部分孕妇临产前的共同心理活动是 紧张、焦虑、恐惧。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指导、帮助、关心,怕 分娩时疼痛,怕出血,怕难产,担心胎儿不正常,一旦出现产 兆常表现出心慌意乱,吃睡不宁,高度的紧张心理导致植物 神经功能紊乱,以至造成原发性宫缩乏力使分娩不能按正常 进行,因此,需我们医护人员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和熟练的 专业技术,高度的责任和同情心,善于掌握孕产妇的不同心 理,以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 。 我们护理人员首先应做好宣传工作,解除紧张心理,要 以热情,亲切的态度向孕妇介绍病房,待产室,产房的环境及 作者单位:15581 1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星隆分局中心医院 -223・ 3.1病室每日用2 g/L优氯净拖地面2次,室温2O℃一 22qC,湿度60%~70%,最好单人房间,限制探视,对家属预 防感染知识宣教以取得配合。 3.2局部换药护理,2 0:/d,但敷料污染及时更换。 3.3加强口腔护理,2次/d,使用沈佩璋 认为用1.5%碳 酸氢钠液清洁口腔,对预防口腔感染效果强于生理盐水对照 组,P≤0.01。 3.4重视各种医用导管,器具的消毒、灭菌,尽量使用一次 性无菌物品。 3.5严格无菌操作,尤其是吸痰时,必要时戴无菌手套,吸 痰管每次用后应更换,口腔和气道同时吸痰应遵循先气道后 口腔的原则。 3.6重视气管内套管消毒,常规每日4~6 h进行一次,采用 双氧水消毒法,即3%双氧水溶液浸泡5 min后彻底清洁,再 用同样溶液浸泡5 min,最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并用无菌 纱布擦干。
妊娠剧吐患者的饮食及心理护理发布时间:2021-09-02T15:11:19.56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7期作者:叶明聪[导读] 早孕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妊娠期女性生活质量,绝大多数女性在妊娠早期会出现厌食、油腻、恶心、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头晕等各类不适症状,临床工作中将之称为早孕反应。
叶明聪四川省富顺县永年镇中心卫生院,643203早孕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妊娠期女性生活质量,绝大多数女性在妊娠早期会出现厌食、油腻、恶心、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头晕等各类不适症状,临床工作中将之称为早孕反应。
现在医学研究认为早孕反应主要是由于妊娠初期,孕妇体内HCG水平升高所致,而多数孕妇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体内HCG水平会逐渐回落,早孕反应也随之减轻消失,但是有少部分孕妇在早孕反应持续的过程中,其临床症状不断加重,恶心呕吐的症状始终没有得到缓解,由于恶心呕吐的症状相对较重,孕妇的饮食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这往往会导致孕妇出现机体营养不良以及水电解质失衡等健康问题,而经临床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这种情况被称为妊娠剧吐。
由于绝大多数普通群众都知道早孕反应因而在妊娠早期出现相关不适症状,多数人并没有引起重视,而随着症状不断加重,孕妇健康将受到严重威胁。
近年来,妊娠剧吐成为妇产科临床工作的重点研究内容,为进一步减少妊娠剧吐对孕妇造成的健康威胁,本文将从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角度向广大读者朋友们介绍如何应对妊娠剧吐。
从饮食护理角度来看,通过饮食保持正常的身体机能,对于孕妇而言极为重要,由于妊娠剧吐患者在饮食方面受到较大影响,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因此要通过科学的饮食护理措施,来降低妊娠剧吐对其机体营养摄入的影响。
在饮食过程中要注意科学控制进食时间。
由于部分妊娠剧吐患者呕吐次数比较频繁,因而会出现喉部食管以及胃黏膜受刺激水肿的情况,此时患者会有比较明显的消化系统不适症状,包括胃痛、胸骨后疼痛以及咽喉疼痛等,这种情况下要注意禁食,尤其要注意避免食用固体食物,还要注意控制禁食时间,虽然通过静脉补液的方式也能维持基本需求但仍要尽快恢复饮食,一般情况下在1~2日的禁食休息后患者临床症状会有所好转,此时即可开始少量进食流质食物,要采取循序渐进的饮食策略,鼓励患者增加进餐量,依托于患者自身进食后感受来逐渐回归正常饮食。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要点妊娠期是每个女性生命中宝贵而特殊的时期,对于胎儿的健康和发育至关重要。
在这个特殊阶段,妇女需要特别的关注和护理,以保证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以下是妊娠期妇女的护理要点:1.饮食妊娠期妇女需要注意合理的饮食,以保证对身体的充分营养。
建议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叶酸的摄入量。
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瘦肉、豆类和乳制品。
同时,摄入足够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获取维生素和矿物质。
除此之外,妊娠期妇女还需确保足够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应在2升以上。
2.避免有害物质妊娠期妇女要远离吸烟、酗酒和毒品,因为这些会对胎儿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
此外,还要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例如染发剂、农药等。
通过避免接触这些有害物质,能够降低胎儿的风险,保护妊娠期妇女的健康。
3.体育锻炼妊娠期妇女需要适度的体育锻炼,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的运动。
一些适合的运动方式包括散步、游泳和瑜伽等。
这些运动不仅有助于保持妇女的体魄,也有助于改善情绪和睡眠质量。
4.睡眠足够的睡眠对于妊娠期妇女的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保持每天7-8小时的充分睡眠。
睡前可以进行放松活动,例如泡温水浴或听舒缓的音乐,有助于帮助妇女进入放松状态。
5.心理健康妊娠期妇女要注重心理健康,积极调节情绪。
可以尝试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艺术疗法等。
此外,与亲朋好友分享妊娠期的喜悦和焦虑,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6.定期产前检查妊娠期妇女应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和自身的健康。
产前检查包括测量血压、测量体重、抽血检查和B超等,目的是确保妇女和胎儿的情况处于良好状态。
7.注意生活环境妊娠期妇女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
室内应保持通风良好,并避免受到二手烟的影响。
此外,妊娠期妇女还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品和强光等。
8.避免过度劳累妊娠期妇女应避免过度劳累,尽量减少长时间站立、蹲下或提重物的行为。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确保充足休息。
9.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妊娠期妇女应密切配合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包括遵循药物和补充剂的使用规定、接受产前筛查等。
孕妇心理护理论文浅析孕妇心理状态评估及心理护理【摘要】目的对孕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对不同类型的孕妇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及体会进行总结。
方法随机抽取94例近三年在我所就诊的孕妇病例资料,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孕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将孕妇的心理状态分为几个类型,并根据各类型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孕妇的心理类型主要可以分为焦虑型、抑郁型、疑心重型。
经过我们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所有孕妇的不良心理状况均得到显著缓解,并顺利分娩。
结论对孕妇的心理状态特点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孕妇克服不良心理,顺利生产,从而保证母婴平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孕妇保健工作中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孕妇心理状态护理评估对于怀孕期妇女来说,长期保持平稳乐观健康的心理,对胎儿的发育和孕妇自身的健康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可以保证胎儿顺利分娩,对于优生优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了对孕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对不同类型的孕妇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及体会进行总结,为今后可以对孕妇进行效果更加理想的保健服务,使孕妇的心理在孕期内能够保证平稳健康发展,保证胎儿顺利分娩,提供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
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抽取94例在我所就诊的孕妇病例资料,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孕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将孕妇的心理状态分为几个类型,并根据各类型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21年5月至2021年4月这三年时间里,抽取94例在我所就诊的孕妇病例资料,孕妇年龄在19至44岁之间,平均年龄27.6岁;孕周在24至37周之间,平均孕周31.2周;其中包括初产妇62例,经产妇32例;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对抽样中的94例在我所就诊的孕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孕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将孕妇的心理状态分为几个类型,并根据各类型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妊娠期的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11-08-15T17:09:43.170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第1期供稿作者:徐喜珍[导读] 晚期妊娠的心理与生理变化此时胎儿迅速生长发育,孕妇的各脏器功能负荷接近最高值。
徐喜珍(湖北省黄石爱康医院妇产科湖北黄石 435003)【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43-02
妊娠是女性一生中的特殊阶段,是婚后妇女一种特有的生理突变。
新生命的孕育过程,会给她们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系列反应,因此,做好这一特殊时期的心理护理和保健对保护妇女健康和婴儿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家按妊娠期内分泌活动状态,将妊娠女性生理与心理变化分为三个时期:不可耐受期(妊娠早期),适应期(妊娠中期),过度负荷期(妊娠晚期)。
在不同妊娠时期,孕妇分别出现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现报告如下: 1 妊娠期一般心理和生理反应 1.1将为人母的复杂心理正常怀孕后的妇女首先感受到的是将为人母的喜悦。
此时的心理状态既高兴又担心。
担忧的是胎儿的健康、性别、外貌;其次,孩子的性别是否理想,丈夫、公婆是否会责怪、歧视;再次,妊娠对于职业的发展会带来一系列的不便甚至是影响到职业的未来发展。
此外,怀孕会不会影响夫妻关系,产后休养问题,新家庭的经济问题;高龄孕妇更容易产生各种猜疑,未计划受孕者则会感到惊慌等等。
因此,孕妇常处于一种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中,非常渴望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
1.2早期妊娠的心理与生理反应妊娠6周就会有乏力、头晕、恶心、呕吐、择食等早孕反应,因子宫增大可出现尿频或便秘,因激素的影响致乳房胀痛。
此时期孕妇常因全神贯注于自身妊娠而使症状明显,导致出现焦虑、抑郁、强迫、敌对等心理健康问题。
1.3中期妊娠的心理与生理反应在这阶段孕妇的情绪是最为乐观的。
但腹部日渐增高的同时常害怕丈夫会嫌弃,将会失去了往日迷人的风韵。
1.4晚期妊娠的心理与生理变化此时胎儿迅速生长发育,孕妇的各脏器功能负荷接近最高值。
此期兴奋与紧张的矛盾心理,最易发生的负性情绪为情绪不稳定、易哭、心悸不安、对家人有厌恶感,在这个时期妊娠水肿、妊娠高血压等妊娠合并症也最容易发生。
1.5分娩期的心理与生理反应此期的心理比较复杂,既紧张害怕又喜悦高兴。
喜的是终于可见到十月怀胎的宝贝了,怕的是分娩的疼痛、是否安全、小孩的健康等。
2 妊娠期负性心理状态对妊娠的影响
负性心理状态对妊娠的直接影响是孕妇、胎儿或新生儿的影响。
证据表明孕期的并发症为:习惯性流产、早产、妊高症、子痫、产程延长。
严重者有恶性妊娠呕吐、产后大出血、产前抑郁是产后抑郁的最好预测指标。
对胎儿的影响有:胎儿畸形、低体重儿、新生儿神经系统畸形、智力发育障碍。
从现代心身医学观点看,导致妊娠期身心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以及孕妇的个性特征及所面临的生活情景,即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
3 心理护理与保健法
3.1保持良好的妊娠心态告诉孕妇应把怀孕看作是一件喜事,怀孕后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情绪,不要因过喜而激动,也不要因一些小事而自感悲伤,妊娠期要做到心宽、开朗、随和、不斤斤计较,始终以平稳的态度处世为人。
3.2关心孕妇的情感生活,避免不良情绪的危害营造一个良好生活环境和心理环境,给予体贴、关怀和理解。
丈夫可以将小家庭布置得更漂亮,整洁一些,从妊娠4个月开始,丈夫就可以同孕妇一起做胎教,还可以买一些胎教音乐和其他轻音乐磁带调节孕妇的身心。
在这一非常时期,丈夫应该像心理医生一样,担心保护好妻子的心理健康。
3.3孕期营养在怀孕的前后3个月就应小剂量补充叶酸。
孕妇要保证饮食多样化,选择各种各样新鲜的营养丰富的食物,其中尤以蛋白质、糖、钙和多种维生素为主。
少吃些含糖高、含盐多以及精加工的食品。
3.4合理安排孕期生活,做好产前检查为使孕妇安全度过这个时期,孕妇要预防疾病,防止病毒感染,要谨慎用药。
不要吸烟、大量饮酒,避免接触放射线。
着装要宽大舒适,寒暖适应。
孕妇要保持八九个小时的睡眠,卧室空气要流通,室内温度不宜过冷或过热,睡眠姿势提倡侧卧,以舒适为主。
孕期可照常参加适度的工作和劳动。
孕期的个人卫生要做到勤换内衣裤和淋浴。
妊娠期应节制性生活。
做好产前检查,当确定早孕时,应及时做早孕体检,妊娠20周开始,每4周一次。
28周后改为2周一次,36周后每周检查一次。
指导孕妇定期参加孕妇学习班,更多的掌握孕期的保健知识。
3.5分娩时心理护理分娩时,医护人员要耐心解释临产的各种生理过程,帮助消除恐惧,使其减少臆想,在整个分娩过程中接受指导,密切配合,促进产程顺利进展,向孕妇提供有关分娩间不适的资料,有利于临产时控制自己的反应;在第二产程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使其学会克制自己,接受指导主动配合;在进行各种检查或护理前,将目的、程序告诉产妇,可以减轻焦虑、降低疼痛。
分娩后,孩子生下后,应尽快使之偎依在母亲身旁,以减少和消除产妇的焦虑和生理疼痛。
掌握妊娠期心理状态,做好妊娠期的心理护理及保健对孕妇个体而言,意味着能否适应和顺利度过妊娠;对家庭而言,意味着即将出生的宝宝是否健康;对社会而言,意味着新一代的国民生理与心理素质如何;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关系到优生优育和祖国未来的发展。
因此应做好妊娠期的心理护理。